地矿行业标准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 0080-93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829485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矿行业标准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 0080-93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地矿行业标准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 0080-93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地矿行业标准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 0080-93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地矿行业标准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 0080-93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地矿行业标准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 0080-93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矿行业标准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 0080-9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矿行业标准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DZ/T 0080-9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 z / T 0 0 8 0 一 9 3煤 田 地 球 物 理 测 井 规 范1 9 9 3 一 1 2 一 0 9 发布1 9 9 4 一 1 0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 布目次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引用标准 “ ( 1( 1 )3总则 ,. (1)4 测井设计 。 “ “ (2)5 仪器与设备 ” ,. “ , (2)6 施工准备 “ 。 (5)7 测量技术 (6)8 资料处理与解释 ,. , 。 ( 1 1 )9 安全与防护 ” ” , ,、 , 、 、 、 ( 1 5 )附 录A 测井通知书( 补充件)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8 )附 录B 井场原始 数据记录簿( 补充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1 9 )附 录C 测井成果 簿( 补充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0 )附 录D 测井记录、 处 理盘( 带) 入 库登 记表( 补充件) 一( 3 5 )附 录E 中英测井方法曲线名称 对照表( 参考件 。 ” “ ( 3 6 )附 录F 煤田测井 常用基本量与 术语符号( 参考件.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淮D Z / T 0 0 8 0 一9 3煤 田地 球 物 理 测 井规 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田地球物理测井( 以下简称测井) 的设计、 仪器设备、 测量技术、 原始资料质量评价、资料处理与解释、 报告编制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田地质勘查、 煤矿生产勘探及其有关的水文、 工程、 环境地质中的测井工作

5、。弓I 用标准G B 3 1 0 0 3 1 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单位标准G B 4 7 9 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 B 8 9 2 2 油( 气) 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 B / T 1 4 4 9 9 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D Z / T 0 0 6 9 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图式图例G WF 0 2 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总 则煤田地质勘查中, 每个钻孔都须按设计要求测井。测井工作必须重视试验和综合研究, 在掌握施工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 选用经济技3州32术合理的物性参数和方法。13 测井一般可完成以下地质任务: 确定煤层的埋深、 厚度及

6、结构; b . 划分钻孔岩性剖面, 提供煤、 岩层的物性数据; 确定含水层位置及含水层间的补给关系; a . 测量地层产状, 研究煤、 岩层的变化规律、 地质构造及沉积环境; 推断解释煤层的碳、 灰、 水含 量, 岩层的砂、 泥、 水含量; e . 测定钻孔顶角与方位角; 9 . 提供地温、 岩石力学 性质等资料; h . 对其他有益矿产提供信息或做出初步评价。3 . 4 所有方法仪器必须进行定期刻度、 测试及井场检查。3 . 5 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既要综合各种测并成果, 又要正确 合理地运用地质、 钻探和化验等方面的资料; 同时, 还应不断拓宽地质应用领域。3 . 6 国家重点勘查项目 的

7、钻孔应全部或大部分进行数字测井。 数字测井应测全各下井仪器可测量的全部信息并尽量予以利用。I2 测井工作的组织形式、 技术力量、 仪器设备、 交 通工具等应适应测井的施工特点。同时, 地质、 钻探等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为测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中 华人民共和国 地质矿产部1 9 9 3 一 1 2 一 0 9 批准1 9 9 4 一 1 0 一 0 1 实施 IDz / T 0 0 8 0 一9 3测井设计4 . , 基本要求4 . 1 . 1 煤田地质勘查中开展测井工作, 必须编写设计.4 . 1 . 2 设计编制前, 应广泛搜 集、 研究施工区及邻区的测井、 地质、 水文、 地面物探、

8、钻探等有关资料。4 . 1 . 3 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需要, 并尽量采用新方法、 新技术, 以扩大地质应用范围, 提高综合效益。4 . 2 测井设计内容 a . 地质任务、 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b . 对以往测井工作的评价; c . 区内地质、 地球物理特征; d . 确定试验孔的数量、 孔位, 试验目 的 及试验内容; e . 采用的测井物性参数、 方法、 技术条件及技术指标; r . 资料处理与解释要求. 成果图件内容以及报告提交时间; 9 . 仪器 设备的配备, 人员和组织 管理 情况; h . 安全措施和经费予算等。4 . 3 试验工作4 . 3 门 未充分掌握地质 一地球物理特征的地

9、区及需研究或推广新方法、 新技术时, 应在 基准孔或 选择有代表性的钻孔进行试验工作。4 . 3 - 2 对试验孔的要求4 . 3 . 2 . 1 基准孔必须全孔取心, 岩、 煤心采取率应分别高于 7 5 %和 9 00 。 其他试验孔的煤、 岩心的采样层段、 采样方法及化验与物性测试内容应与试验目的相适应。4 . 3 . 2 . 2 煤层编号、 厚度、 结构、 岩性、 地质构造、 地层时代及岩心倾角等, 应正确划分、 详细描述.4 . 3 - 3 试验前应编写试验方案; 试验后应及时写出试验总结。4 - 4 设计的审查、 批准和修改4 - 4 . 1 测井设计应报主管单位审查批准。4 . 4

10、 . 2 测井设计批准后, 应遵照执行。 如有重大修改和补充, 须报送原审批单位 批准。5 仪器与设备5 . 1 仪器设备的配置5 . 1 . 1 应 根据任务要求 和施工条件选配测井仪器、 纹车、 电缆和运输设备。5 . 1 . 2 应 配置必须的测试 仪表和器材。5 . 2 使用、 维护和管理5 . 2 . , 购置仪器设备时, 应对各项性能指标及有关资料进行验收, 且其性能指标应满足煤田测井的技术要求 。2 - 2 各 种仪器设备必 须按说明书 和操作手册的 规定使用和维护。2 - 3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维修人员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并经一口一,考核合格

11、方可上岗。5 . 2 . 4 每台 仪器设备都应建立技术档案( 内容包括说明书、 使用情况、 检修记录、 测试和刻度图 表等) 。5 . 2 . 5 仪器设备及电缆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 1 的要求。5 . 2 . 6 仪器中电 池的电 压低于额定值的1 5 % 时, 应 及时更换。长期停用时, 必须将电 池取出。5 . 2 . 7 凡需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仪器和部件, 必须按所要求的环境使用。D z / T 0 0 8 0 一9 3表 1序号项目最低绝缘( MQ)1地面仪器线路间及对地、 纹车集电环间及对地 1 02发电机、 电动机、 变压器对地13井下仪器线路对外壳( 接通者除外) , 潮湿态电

12、缆缆芯之间及对地24测井后表皮干操状态下电极系电极间及对地2备注凡仪器设计对绝缘有特殊要求者. 应达到设计要求5 . 2 . 8 下井仪使用后, 必须擦洗干净, 活动部分应涂油防锈, 易松动部件应检查紧固。5 . 2 . 9 长期不使用的完好仪器设备应存放在专用库房中, 且每三个月通电检查一次。5 . 2 . 1 0 涉及到仪器主要技术指标的改进, 须提出方案并经上级批准。 改进后须认真测试、 绘制新图, 存档备查。5 . 2 . 1 1 天轮、 地轮、 导向轮和测量轮的直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 1 0 倍( 胶皮电缆) 或3 0倍( 恺装电缆) 。5 . 2 . 1 2 电缆应在滚筒上整齐缠绕;

13、 测孔累计深度达 1 x1 0 , .时应掉头使用恺装电缆测井后须及时清洗; 长期停用时应涂油防锈。5 . 2 . 1 3 电缆需加长时, 必须使用类型相同的电缆。5 . 2 . 1 4 测井专用的仪器设备和汽车不准作非测井使用或随意拆卸。仪器车应停放在专用车库中。5 . 2 . 1 5 车内仪器室必须保持整洁, 禁止吸烟。5 . 2 . 1 6 数字采集及资料处理系统5 . 2 . 1 6 . , 计算机房应符合所用计算机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5 . 2 - 1 6 . 2 在用的计算机, 应具有防病毒措施。5 . 2 - 1 6 . 3 各种磁介质记录的程序及数据文件必须存放在防磁、 防静电

14、、 防潮、 防尘, 温度、 湿度符合要求的专用柜中。程序及原始数据文件必须留有备份; 原文件与备份应分别存放, 其文档资料也应妥善保存。5 . 2 - 1 6 . 4 磁介质记录的程序及数据文件, 每 6 个月需作例行检查, 每 1 2 个月需重新拷贝。5 . 2 - 1 6 . 5 采集程序( 含固化程序) 开发和修改后必须鉴定.5 . 3 仪器的调校、 测试与刻度5 . 3 . 1 一般要求5 . 3 . 1 . 1 用于定量解释的方法仪器的刻度装置, 其物理量必须由高一级的刻度装置传递或经精密仪器测定, 并定期监测。5 . 3 . 1 . 2 各种仪器设备均须按说明书和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调

15、校、 测试与刻度。5 . 3 . 1 . 3 各种仪器设备除下文特别指明的外, 测试、 刻度间隔为 6 个月; 因更换元器件、 调整工作状态引起仪器灵敏度变化或井场刻度检查误差超限时, 也须重新测试或刻度。5 . 3 . 1 . 4 数字测井系统中各方法仪器及模拟核测井仪器每 1 2 个月必须测试稳定性 ; 连续工作 4h , 其输出变化不大于3 . 5 %.5 . 3 . 1 . 5 测试和刻度的数据必须用磁介质( 数字仪) 或曲线( 模拟仪) 记录, 并绘制相应图表妥善保存。5 - 3 - 2 电缆深度5 . 3 . 2 . 1 深度记号及其要求: a . 制作记号必须用钢尺丈量; 两记号

16、间的 标准间 距为1 0 m , 丈量误差不 超过5 m m; 每百米记号的后边应标记识别记号 ; 制作的记号必须在孔内检查; b . 发现记号移位、 或电缆在孔内经强力拉伸、 或累计测孔深度达 1 x1 0 ., 须检查记号间距, 并填写检查记录; c . 检查中 发现标准记号间的 误差超过。 . l o m, 或累计 误差超过o . 1 % 时, 必 须重作。D z / T 0 0 9 0 一9 35 . 3 . 2 . 2 不能制作深度记号的电缆在启用或掉头使用、 或在孔内经强力拉伸、 或累计测孔深度达 1 x1 0 m时, 应在深度大于5 0 0 m的钻孔中, 以提升运动状态下检查电缆

17、与测量轮之间的配合误差。仪器测量深度与实际丈量值对照, 误差超过0 . 3 %时, 须调整测量系 统; 不大于。 . 3 %时, 须求得各方法仪器的深度校正公式。5 . 3 . 3 记录仪 模拟)5 . 3 - 3 . 1 每 1 2个月测试一次。5 . 3 . 3 . 2 测试内容及误差要求: a . 电压常数不大于 1 %; b . 测程比 例不大于2 . 5 %; c . 阻尼时间( 实测) ; a . 传送误差不大于 I %.5 . 3 . 4 电子换向器( 模拟) 测试内容为稳流范围、 稳压范围、 波形、 零输出和线性范围。5 . 3 . 5 核测井仪器5 . 3 - 5 . 1 更

18、换光电倍增管、 调整放大倍数或调整阐电压后, 应测试坪曲线。 坪斜不超过2 %的坪区宽度不宜小于 1 0 0 V。工作电压应位于坪区中心部位。5 . 3 - 5 . 2 最高地温大于5 0 的施工区, 应测试仪器的温度稳定性。 常温与最高地温时输出相差不超过5 %,5 . 3 - 5 . 3 每次刻度时, 应同时测试井场检查装置的响应值及刻度环的量值。5 . 3 - 5 . 4 密度测井仪每3 个月刻度一次, 要求如下: a 测点不得少于3 个( 包括水点) , 计算刻度系数后将测量值回 代, 误差不大于。 . 0 3 g / c m ; b用同一照射率测定伽玛伽玛和自然伽玛响应值的折算系数。

19、5 . 3 . 5 . 5 自然伽玛测井仪使用刻度装置计算计数率与照射率的换算关系。5 . 3 . 5 . 6 中子一中子测井仪使用刻度装置刻度, 孔隙度相对误差不大于 l o %o5 . 3 - 5 . 7 模拟仪器还应测试以下内容: a . 时 间 常 数 ; b . 线性范围; 。 . 道间干扰: 载源核测井道对自然伽玛道的干扰不大于 。 . 5 %,5 . 3 . 6 电阻率测量仪器5 . 3 . 6 . 1 电阻率测井 仪: 给定值不少于6 个; 测量值与给定值比较, 2 0 1 0 0 n m时, 相差不超过5 r 1 m ;大于 1 0 0 1 1 m时, 误差不大于 5 %.5

20、 . 3 . 6 . 2 井液电阻率测井仪和井液电阻率计: 给定值不少于三个, 测量值与给定值比较, 误差不大于5 %; 井液电阻率测井仪还应分别用金属管和绝缘管屏蔽, 置于同一液体中, 两者测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 X.5 . 3 - 6 . 3 地层倾角测井仪各臂微聚焦电阻率: 给定值不少于3个, 各臂间电阻率相对误差不大于1 0 0 o .5 . 3 . 了 声速测井仪 在校验筒( 铝或钢) 内测试纵波时差和稳定性, 连续工作2 h , 各次实测值与标准值相比, 相差不大于5 / M.5 . 3 . 8 超声成像测井仪 在已知倾角方 位刻度装置上 测试, 误差不大于出 厂指标。5 . 3

21、. 9 井斜仪( 包括 地层倾角仪中井斜测量部分) 每 3个月在校验架上进行校验。 方位角在 0 . 3 6 0 0 、 顶角在。 。 至极限值之间, 至少各有8 个校验点,DZ/ T 008 0一 93且均匀分布。误差: 顶角不大于0 . 5 * 、 方位角不大于 5 0 ( 顶角大于 3 0 时) 。5 . 3 - 1 0 井径仪5 . 3 - 1 0 . 1 模拟仪在开臂和收臂两个方向多点测量, 并计算 K和d值。误差要求: 3 0 0 mm内不大于1 5 m m; 大于 3 0 0 mm时不大于5 %.5 . 3 - 1 0 . 2 数字仪在开臂和收臂两个方向测量, 误差不大于1 0

22、mm.5 . 3 . 1 1 井温仪 给定温度应覆盖测区地温变化范围, 且均匀分布。测量值与精度为0 . 1 的水银温度计比较, 误差不大于 0 . 5 C。同时测定系统阻尼时间。5 . 3 - 1 2 流量测井仪 用于定量计算时, 每 1 2个月刻度一次。选择三种直径不同、 长度大于 1 . 5 m的钢管, 多次( 至少三次) 改变注水量, 确定转速、 孔径和流量之间的关系。与精度为 1 %的流量计比较, 相差不大于 2 %.5 . 3 . 1 3 测井纹车5 . 3 - 1 3 . 1 每 1 2个月测试一次。5 . 3 . 1 3 . 2 内容及要求: a . 集电环与电刷的接触电阻变化

23、值在最高测速运转时不超过 5 S b , b磁化干扰: 以最高测速运转, 干扰电位不大于。 . 5 mV ,6 施工准备6 门测井通知书6 . 1 . 1 凡测井钻孔应由地质部门提前 2 4 h发出“ 测井通知书” , 并经地质和测井负责人签字。6 . 1 . 2 电讯通知测井时, 测井人员到达井场后, 应及时补办正规手续。6 . 1 . 3 测井通知书内容见附录A。6 . 1 . 4 测井人员应在约定时间前抵达井场。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到达, 应将计划到达时间及时通知有关部门。6 . 2 测井准备 出发前应根据测井任务分析钻孔地质情况及邻孔测井资料, 检查仪器工作状态和磁介质质量及容量,

24、并清点所需用的仪器设备、 工具、 材料、 资料等。6 . 3 钻孔准备及要求6 . 3 . 1 井场钻台前应有 1 0 m以上的开阔地, 器材堆置不应影响车辆的进出及就位。6 . 3 . 2 终孔深度必须保证所有下井仪器能测到最下 目的层以下 2 m。终孔直径应大于下井仪外径2 0讯m。6 . 3 . 3 若钻孔条件复杂, 应与有关人员研究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6 . 3 . 今 测井前, 需将钻具 下到井底冲孔, 待测井人员 和设备到达井场后提钻。 绳索 取芯钻孔在冲 孔后应缓慢提钻 。6 . 3 . 5 同一施工区, 泥浆性能应力求稳定; 含砂量不应大于 5 % , 粘度不应大于 3 0 s

25、 , 密度不应大于1 . 3 g / c m ; 除水文孔及测量井温的钻孔外, 一 般情况下井液应 注满到井口 或套管 鞋以 上。6I6 测井期间, 钻机应留 有值班人员。冲洗钻孔所需设备及照明、 防雨、 避雷等 设施必须完 好。6 . 4 井场布置及要求6 . 4 . 1 测井仪器设备应妥善安放, 纹车与井口间距一般应大于 1 0 m, 且能通视。6 . 4 . 2 下井电缆应从孔口中心通过。 不用导向轮时, 井口滑轮轮槽应与绞车滚筒轴线垂直, 且对准滚筒中点。6 . 4 . 3 地面的电源线与测量线必须分开布放, 并防止踏破和拉断。6 . 4 . 4 模拟仪地面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之间的距离

26、, 不应小于下井电极系极距的5 0 倍。 测量电极应放D z / e 0 0 8 0 一 9 3在与井液物化性质相近的液体中, 并远离电话、 避雷设施及仪器、 设备的接地线.6 . 4 . 5算深度 。6 . 4 . 6应准确丈量各下井仪记录点至电缆零记号间的长度; 并使用与钻探统一的深度起算点. 计算起下井仪器必须密封可靠。下井前应与地面仪器连接通电检查。测皿技术7 . 1 一般要求了 . 1 . , 原始记录 除井场直接记录在原始曲线图或磁介质上的数据外, 其他原始数据必须及时、 准确、 齐全、 清楚地填写( 格式见附录B ) 。 原始记录严禁涂改; 划改时, 应使原来的字迹仍可识别; 严

27、禁事后凭回忆填写。 记录员不应由操作员兼任。7 . 1 . 2 测量范围 由最深目的层以下2 m至井深 2 0 m。特殊层段按设计或测并通知书要求进行。7 门. 3 测量方式7 . 1 . 3 . 1 一般情况下, 除井斜、 井液电阻率、 井温等可自上而下测量外, 其他方法应在提升电缆时连续记录。水文测井, 需根据所采用的方法和设计要求确定。7 . 1 . 3 . 2 分段测量时, 衔接处至少重复测13 + 2 0 m或两个测点。7 . 1 . 33 点测时, 测点处仪器停留时间, 应大于系统阻尼时间的 2 倍。7 . 1 . 4 检查测量7 . 14 . 1 各物性曲线间有矛盾时, 必须检查

28、测量。测量技术条件相同, 相对误差不大于5 %a7 . 14 . 2 同一区内, 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仪器工作时, 应作一致性检查测量。测量技术条件相同, 相对误差不大于 7 . 5 %a7 . 1 . 5 测量项目选择7 . 1 . 5 . 1 含煤井段至少测量4 种物性参数, 非含煤井段至少测量3种物性参数。 采用的物性参数, 应按煤种、 煤层结构及地质目的进行选择, 其原则如下: a . 凡探煤钻孔, 应测量密度( 或伽玛伽玛) 、 电阻率、 自然伽玛; b . 复杂结构煤层或薄煤层的地区, 应采用垂直分辨率高的测井方法; c . 凡要求进行岩石力学性质计算的钻孔, 应测量声波和密度。7

29、. 1 . 5 . 2 一般情况下, 均应测量井径。7 . 1 . 5 . 3 所有测井钻孔均须测量井斜。7 . 1 . 5 . 4 所有测井钻孔应测量井液的密度、 电阻率及其温度。了 . 1 . 6 深度比例尺 全孔用1 : 2 0 0 或 1 : 5 0 0 ; 煤系地层用 1 : 2 0 0 ; 目的层用 1 : 5 0 ,7 . 1 . 7 采样间隔 目的层段不大于5 c m, 其他层段用 1 0 c m或 5 c m。 特殊测井方法应依据所要求的测量精度及仪器1性能确定 。7 . 1 . 87 . 1 . 8式 中: 6电缆提升速度( 以下称测速) 模拟仪测井的最高测速按下式计算:V

30、 _6 0 全 h t ,( m/ mi n )O h 按不同测量目的规定的厚度值, 见表 2 ;t , 记录仪及探测器 实测的 系统阻 尼时间 ( s ) 3 . 5 0蕊0 . 2 0备往当已知岩心倾角时, 可使用真厚7 . 2 . 1 7 . 5 煤层厚度小于 3 . 5 0 m时, 应在 1 : 5 0 曲线图上确定取心深度。7 . 2 - 1 7 . 6 计算的取心深度和取心器所在的实际深度, 经查核无误后, 方可引爆7 . 2 - 1 7 . 7 井壁取心工作必须自下而上地进行, 下放取心器应超过预定深度5 m再提到取心位置。取心结果要相应地标注在主要参数的原始曲线图上。7 . 2

31、 - 1 7 . 8 心样由地质人员现场鉴定和签名后, 随原始曲线保存。资料处理与解释8 . 1 原始资料质量评价 原始资料评价标准见表4 、 表5 ,8 . 2 原始资料验收 测井后, 室内组应及时验收全部原始资料并办理有关手续。8 . 3 模拟曲线的整理及数字化8 . 3 . 1 原始曲线图上的所有文字与数据均应用墨汁标明。8 . 3 . 2 原始曲线图上均应标明原始数据、 刻度数据及横向比例尺( 极值法除外) 。8 . 3 . 3 原始曲线图上的深度记号必须按实际值逐个标注。起算深度不同的多条曲线, 应分别标注。8 . 3 . 4 原始曲线需重新描绘方能长期保存和复制时, 可在其背面按原

32、迹描绘. 不能在背面描绘者, 可用虚线沿线迹描清。8 . 3 . 5 复制曲线时, 不得人工修饰。对深度误差进行平差时, 必须在两个深度记号间进行; 每次平差在图上不大于 1 m m.U z / T 0 0 8 0 一 9 3表4 模拟原始资料质量评级标准序号项目甲乙丙废口 曲 线 质 量原 始 数 据符合本标准相应条款要求主要技术数据无遗漏, 无涂改扮无使用价值测速同不超过规定的1 . 5倍超过规定的三倍首尾记号无漏记; 传送误差不大于 1 . 5 %; 记号连续漏记两个以上时, 误差不大于 。 . 4 5 m记 号 及传送 误 差3传送误差大于 5 %4曲 线反 映断记、 声波跳动次数不超

33、过规定的两倍且不在煤层处; 无畸变现象不到乙级又不属目的层严重畸变横 向比例5可采煤层的相对幅值符合 7 . 1 . 1 0 . 4 的要求幅值均达不到规定的三分之一6线 迹经描绘可复制的难于辨认的曲线段每百米不超过 5 . 0 m5 0 %以 上无法复制7大 比 倒尺 测 量符合 7 . 1 . 1 0 . 5 的要求了废品者煤 层 均 不 符 合7 . 工 . 1 0 . 5的要求8仪 器 刻 度距前次刻度间隔不超过规定的 1 . 5倍; 刻度项目不少于规定的二分之一各项 目的刻度间隔均超过规定的三 倍9井场检查检查误差不超过相应规定的 1 . 5 倍1 0苗倪奋 = o以上1 - 9 项

34、单项最低等为综合等级牛米 , 。 I1 1井斜符合本标准相应条款要求符合 8 , 9 项乙级或以上要求, 点距及最下测点与井底距离均不大于5 0 m; 检查点及加密点不低于应测数的三分之二, 且检查误差不超过规定的 1 . 5倍达不到乙级又不属于废口口口者均 未 检 查 ; 检 查 点译 鹅 韶 讨 扣 宁 的倍; 井斜大于 5 0 时无 方 位1 2点测井温符合8 , 9 项乙级或以上要求; 点距及最下测点与井底距离均不大于2 0 mr 检查点及加密点不低于应测数的三分之二 且检查误差不超过规定的 1 . 5 倍均未检查, 检查点误差超过规定的三倍13扩散法各曲线均达到乙级或以上, 曲线条数

35、及幅度不低于7 . 2 . 巧要求的三分之二乙级或以上曲线条数少于规定的二分之 一14流量测并测量内容符合设计要求, 且各曲线均达到乙级 或 以 上各曲线均为废1 5全孔原始资 料 综 合 评价四种物性参数 I,2 0 0曲线达到甲级, 或测量了五种参数, 其中三种达到甲级、 两种达到乙级; 可采煤层两种参数1: 5 。曲线达到甲级;井斜及设计要求的井温、 扩散法、 流量测井达到甲级; 设计要求的井径达到乙级或以上三种参数 1 = 2 0 0曲线达到乙级或以上; 可采煤层均测了 1 : 5 0曲线, 且达到乙级或以上;井斜及设计要求的井温、 扩散法、 流量测井达到乙级或以上全部参数方法数据均无

36、法利用; 或测斜 为 废 品D z / T 0 0 8 0 一 9 3表 5 数字原始资料质量评级标准序号项目甲乙丙废口 数 据 采 集 质 量I S 6 9湘 r 已 符合本标准 相应条款要求主要技术数据无遗漏, 无涂改 达一 不 到一 乙 级 又 不 属 于 废 曼无使用价值超过规定的两倍口不超过出厂指标的1 . 2 倍测 速丢、 错 码 率大 于5 %丢、 错码率不大于 2 %; 不超过两个的连续丢、 错码每百米不超过两处, 且不在目的层及 界 面 上3丢错码 率超过规定的四倍不超过 7 . 1 . 9 . 2 规定的两倍厅深度误差5应测 自然伽玛异常段为 。 . 1 m. 其余符合7

37、. 1 . 7要求采 样间 隔均大于。 . 1 m传送误差每 1 0 m大于 。 . 6m; 目的层严重畸变6传送误差每l o m不大于0 . 3m, 井壁规则段声波跳动不超过规定的两倍; 无畸变现象;目的层及其界面处无干扰监视或回放曲线仪器刻度距前次刻度间隔不超过规定的 1 . 5 倍; 刻度项目不少于规定的二分之一各项目的刻度间隔均超过规定的三 倍7厅井场检查检查误差不超过相应规定的1 . 5 倍帕欠谧 目 乏 n以上 1 - 8项单项最低等为综合等级9 干m-+ . 口1 0并斜符合本标准相应条款要求符合 7 , 8项乙级或以上要求; 点距及最下测点与井底距离均不大于5 0 m, 检查点

38、及加密点不低于应测数的三分之二, 且检查误差不超过规定的1 . 5 倍 达 不 到 乙 级 又一 不 属 于 废 口 日 口 者均未检查; 检查点% A 井 超 讨 规 宁 的 三倍; 井斜大于 5 - 时无方位符合 7 , 8项乙级或以上要求; 点距及最下测点与井底距离均不大于2 0 m; 检查点及加密点不低于应测数的三分之二, 且检查误差不超过规定的1 . 5 倍均未检查; 检查点误 差超 过 规 定 的 三1 1点测井温倍乙级或以上曲线条数少于规定的二分之 一各曲线均达到乙级或以上, 曲线条数及幅度不低于 7 . 2 . 1 5 要求的三分之二1 2扩 散 法测量内容符合设计要求, 且各

39、曲线均达到乙级 或 以 上1 3流量测井各 曲 线 均 为 废1 4全孔原始资料综合 评 价四种物性参数达到甲级或测量了五种参数, 其中三种达到甲级、 两种达到乙级; 井斜及设计要求的井温、 扩散法、 流量测井达到甲级, 设计要求的井径达到乙级或以 上三种参数达到乙级或以上; 井斜及设计要求的井温、 扩散法、 流量测井达到乙级或以上全部参数方法数据均 无 法 利 用 ; 或 测斜 为 废 品D Z / T 0 0 8 0 一9 38 . 3 . 6 全孔原始曲线的数字化应采用1 : 2 0 0 曲线图; 目的层段应采用 1: 5 0曲线图。8 . 3 . 7 数字化后的曲线与原始曲线形态应一致

40、, 幅值误差不大于 1 mm, 深度误差不大于 。 . 2 0 me8 . 4 数字测井资料的预处理8 . 4 . 1 数据库的文件名及计量单位 a . 数 据库 文件名应统一; b . 数据库中成果曲线的量值单位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8 . 4 . 2 内容及要求8 . 4 . 2 门必须使用实测的回程差、 起算深度和深度校正公式计算深度。 解释处理时, 各方法曲线的深度应取齐。8 - 4 - 2 . 2 对丢、 错点编辑时. 应综合考虑其他方法, 且不得修改原始磁介质记录8 - 4 - 2 . 3 测井资料作滤波处理时, 应选择合理的滤波方法和参数。8 . 4 . 2 . 4 在计算物理里

41、时, 应使用最新的刻度数据并进行各种影响因素的校正8 . 4 . 2 . 5 应制作频率交会图、 z值图或其他统计性图表。8 . 5 单孔测井资料解释的一般要求8 . 5 门测井钻孔, 均应进行全孔地质解释。8 . 5 . 2 解释原则应合理, 依据须充分。8 . 5 . 3 煤层及夹研的解释符合下述要求: A . 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定性、 定厚物性参数; b . 各物性参数方法, 应按各自的解释原则解释, 确定成果采用各解释结果的平均值; 。 . 确定成果与单一方法解释结果比较, 相差应符合表 6 要求。8 . 5 - 4 含水层( 带) 、 溶( 裂) 隙带的解释应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

42、 定性解释必须有分别能反映地层储水空间和渗透性能的物性参数曲线。 定厚解释确定成果应采用两种物性参数解释成果的平均值 且两物性参数与确定成果深度相差不应大于 1 . 0 m, 厚度相差不应大于。 . 5 m, 表 6 m煤 层 厚 度最 大 厚 度 差最大深度差夹层最大厚度差最低可采厚度一1 . 3 0镇 0 . 1 0蕊 0 . 2 0簇 0 . 1 01 . 3 1 3 . 5 0蕊 0 . 1 5( 0 . 2 5镇 0 . 1 53 . 5 1 - - 8 . 0 0蕊 0 . 2 0( 0 . 3 0( 0 . 2 0 8 . 0 0蕊 0 . 3 0镇 0 . 4 0簇 0 . 3

43、 0备注当已知岩心倾角时, 可使用真厚8 . 5 . 5 岩层、 标志层、 破碎带应结合 地质、 区域规律等方面资料进行综合解释。8 5 . 6 岩性剖面及目的层的确定成果应标注在主要曲线图上。8 . 5 . 7 各类图件应整洁、 美观. 采用的格式和图例应符合D Z / T 0 0 6 9 要求。8 . 5 . 8 “ 钻孔测井综合成果图” 应包含如下内容: 图名及图头; b . 深度标尺和横向比例尺; 主要物性参数曲线; d . 测井解释的岩 性剖面; 标志层、 含水层及其他有益矿产。a . 5 . 9 测井成果提交前, 必须审核并签名。8 . 6 模拟测井资料解释8 . 6 . 1 岩性

44、剖面的解释应在 1 : 2 0 0或 1 : 5 0 0图上进行, 目的层的定厚解释在 1 : 5 0曲线图上进行。D z / T 0 0 8 0 一9 38 . 6 . 2 单孔解释应提出以下主要成果: a . 煤层成果表; b . 岩层、 标志层、 破碎带、 含水层及其他有益矿层成果表; c . 测斜成果表; d . 测温成果表; e . 测井综合成果图; f . 测井设计要求提交的其他成果。8 . 6 . 3 测井结束后, 应在七天内提交正式解释成果。8 . 7 数字资料处理与解释B - 7 . 1 应选择适合于施工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岩性识别和分层方法; 岩性解释成果与采取率较高的岩心

45、比较应基本符合。8 . 7 . 2 凡测井井段应作砂、 泥、 水含量, 碳、 灰、 水含量和岩石力学性质计算。计算结果应符合所在区地质地球物理规律, 并满足测井设计的精度要求。8 . 了 . 3 其他处理项目, 按测井设计要求进行。8 . 7 . 4 除按 8 . 6 . 2要求外, 应提出以下成果: a . 岩层的砂、 泥、 水含量; b . 煤层的碳、 灰、 水含量; c . 煤、 岩层力学性质; d . 地层倾角处理成果图。8 . 了 . 5 测井结束后, 一般应在十天内提交正式解释成果。8 . 7 . 6 中间性图件及数据库文件应妥善保存。8 . 8 测井专业技术报告88 . 1 施工

46、区工作结束后, 应编制测井专业技术报告。8 . 8 . 2 编制过程中, 应加强施工区物性规律的综合研究, 对不合理的单孔处理成果应重新处理。8 . 8 . 3 主要内容: a煤、 岩层及标志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n . 仪器设备、 物性参数方法及技术条件; c . 煤、 岩层定性定厚解释依据; d . 数字处理方法及其依据; e . 岩、 煤层对比、 构造、 沉积环境、 开采技术条件等地质应用成果; f . y l 井质量评述。8 . 8 . 4 成果附图: a . 钻孔测井综合成果图; b . 物性综合柱状图; c . 煤、 岩层曲线对比图; d . 复杂结构煤层对比图; e . 测井设

47、计要求的平面等值线图; f . 其他有关图件。安全与防护9 . 1 基本要求9 门门各测井站( 队、 组) 必须贯彻执行有关测井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实施细则, 并配备兼职的安全工作人员。U z / T 0 0 8 0 一 9 39 . 1 . 2 测井时测井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非本岗位的仪器设备。9 . 1 . 3 测井仪器车等工作场所的电源、 温度、 湿度应符合安全需要, 并备有有效的消 防措施。9 . 1 . 4 机械设备不得在运转中检修; 仪器 通电检修或有可能接触3 6 伏以 上电 压时, 应采取相 应措施.9 . 1 . 5 测井施工现

48、场如不具备基本的安全保障, 不得进行测井作业。9 . 2 测井仪器车及行车安全9 . 2 门仪器车必须由熟练的驾驶员定人驾驶。9 . 2 . 2 行车前及长途行车途中应做好车况、 放射源及仪器设备安全检查。 途中留宿, 必须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场所。9 . 3 仪器与孔内安全9 . 3 . 1 仪器开机前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复查: a . 电源电压、 频率与极性; b . 仪器接线及接地; c . 各开关、 部件及计算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d . 需固定装置的安装状况; e . 绞车的刹车及变速装置。9 . 3 . 2 测井过程中. 操作人员应观察仪器、 设备工作状态, 发现异常应及时关机。9 . 3

49、 . 3 仪器工作结束后, 须将各操纵部件恢复到安全位置; 严禁在通电状态下搬运仪器设备和拔、 插接线。9 . 3 . 4 仪器设备运输前, 应妥善包装和固定, 运输中禁止与有碍安全的货物混装。 车载计算机须采取防震、 防尘措施, 其软驱和硬盘必须处于安全状态。9 . 3 . 5 检查电 缆绝缘须断开缆芯与 地面、 井下仪器间的连线; 检查各仪器设备绝缘必须选用与 其耐压相应的仪表。9 . 3 . 6 恺装电缆拉出绞车时, 应防止打结。9 . 3 . 7 严禁使用低燃点高挥发性的汽油作静电显影液的溶剂。9 . 3 . 8 下井仪器与电缆连接处须设有拉力薄弱环节, 该点拉断力应小于电缆允许拉力的

50、二分之一。9 . 3 . 9 绞车启动、 电缆提升和下放时, 严禁紧急刹车和骤然加速。电缆提升时, 仪器和工作人员应避开电缆活动影响区。9 . 3 - 1 0 严禁超井深下放电缆。仪器距井口2 0 m时, 应有减速警戒信号。9 1 3 . 1 1 电缆提升及下放速度不得超过 4 0 m/ m i n ( 数字仪不应超过 2 0 m/ min ) ; 井况复杂或接近孔底时, 须降低下放速 度。 当仪器接近套管或井口 时, 提升 速度不应 超过6 m / m i n ; 不 安全井段应降低空 提速度。9 . 3 . 1 2 仪器在井底停留不得超过 6 0 s , 裸眼井段停留时间不应超过 3 .

51、mi n ,9 . 3 - 1 3 严禁用下井仪器冲击孔内障碍物。遇阻时, 应将仪器提出井口, 通、 冲孔后重新测量。9 . 3 - 1 4 测井过程中, 须将井口附近的无关物品移开; 电缆提出后须及时盖好井口。9 . 3 门5 测并时应先使用无推靠( 聚中) 装置的井下仪器试测; 安全性差的钻孔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9 . 3 - 1 6 下井仪器遇卡 时, 应立即停车, 收拢井下推靠臂, 缓慢上下活动; 如 仍未解脱, 应迅速研究处 理事故的具体措施, 指定专人处理。9 . 3 - 1 7 测井中有雷电危害时, 须立即关闭仪器电源。9 . 4 放射源的保管、 运输及使用9 . 4 .

52、1 放射源必须存放在专用源库中, 源库的设计及源库内外的剂量当量率应符合G B 8 9 2 2 的 要求。源库的选址应经环保等有关部门批准。9 . 4 . 2 施工区应建立临时源库, 源库应设有警戒标志 并有防盗等措施; 临时源库距居住区 距离须 大于 1 6Dz/ T 0 08 0一 932 0 m ,9 . 4 . 3 井场临时放置的放射源罐距工作人员距离应大于l o m ; 且应采取防止 丢失的 措施.9 . 4 . 4 必须建立放射源的使用档案及健全的领用、 保管制度。9 - 4 . 5 严禁打开放射源的密封外壳和严禁使用密封破坏的可溶性放射源测井。 放射源应定期检查密封的表面污染及泄

53、 漏情况, 污染或泄漏超标时必须采取措施。9 . 46 放射源的调拨、 处理、 转让及废弃放射源的处理, 必须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 以下简称条例) 规定办理各种手续, 并取得主管单位的批准。9 . 4 . 7 遇有放射源被盗、 遗失等放射性事故时. 用源单位必须妥善处理并按 条例 及GWF 0 2的要求迅速呈报主管单位和当地环保、 公安等有关部门。事后应将事故经过、 事故责任、 造成的影响及处理结果, 写出详细报告并建立专项档案。9 . 4 . 8 放射源掉入孔内必须尽量打捞, 并指定专人负责实施; 打捞无效. 应检测放射源所在位置。当确认未破损污染时, 可

54、用水泥全孔封井、 并呈报主管单位。 提交地质报告时, 须将孔号、 事故日期、 及放射源的详细情况写明, 并在平面图及钻孔柱状图上标注9 . 4 . 9 车辆运输放射源时, 车内及车附近的剂量当量率应符合 G B 8 9 2 2的要求。9 - 5 放射性射线卫生防护9 . 5 . 1 拟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 必须经过体检; 有不适应症者, 不得参加此项工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确认放射损伤者, 应及时治疗或调离放射性工作。9 . 5 . 2 所有的放射性工作人员, 应由所在单位建立健康档案。953 操作放射源时应在源罐中进行, 禁止直接接触放射源 当必须裸露使用放射源时,

55、 应使用专用工具。具有定向装置的载源仪器 人体应在定向窗口背面操作。9 - 5 . 4 放射性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当量不得超过 G B 4 7 9 2的规定; 超过时须安排必要的恢复期, 暂停接触放射源。9 . 5 . 5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 保健津贴、 休假等应按有关规定执行。9 , 6 爆炸品的安全防护9 . 6 . 1 装填取心器的工作场所必须远离火源和电源, 装填过程中严禁吸烟. 严禁冲偷。9 . 6 . 2 装有火药的取心器, 其引线须与外壳短路: 保存和运输时, 不得装有弹头, 且须装入专用箱中。 检查取心器通断的电表. 电流不得超过2 0 毫安9 . 6 . 3 井壁取

56、心时必须明确分工。取心器与电缆连接前, 须由连接人员亲自将绞车集电环短接。9 . 6 . 4 爆炸品被盗或遗失时, 应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及主管单位报告, 并积极寻找。9 . 6 . 5 本标准对爆炸品的未尽事宜, 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品管理条例 执行。n z / T 0 0 8 0 一9 3 书A知录通附井 测( 补充件)一、 测井任务地区号钻机孔孔深测量范围自井场, 完成下列测井任务:m 至m。希于月日时到达二、 钻孔情况1 . 安全情况及测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2孔径变换: 从m 至m , 币m , 伪mm; 从m至3 . 套管最终深度4 . 泥浆性质m; 孔 内液 面深度mm; 从

57、 m, 中米 .比重g / c m , o粘度三、 交通情况( 附示意图)四、 附钻孔1 : 2 0 0 地质柱状图( 包括岩、 煤心采长和倾角)填发年月日; 收 到年月日地质技术负责人测井技术负责人D z / T 0 0 8 0 一9 3C IL I%阵 k 阵 k ; 阵阵 Ic车脸剑妈曰际石巾叹崛袱姿渊仅侧 幸积霖玻暇甲嘴彭积践姆徐 8端复 邢睦铁娜徐联侣迎婆报咯旧分桐卑中职侧送缭钾 粥暇旧份袭吸白、爵刽袱 邢唱旧份瑕吸锌国留嫂帐 琳嗒旧呐奴吸蝗夏 释唱泪袭匡寨夏 粥唱映糊卑嘟帐举外彭 粥鹉职卑象级鹭外翻 释嗒职鸟搽袭吸豪擎 邢解职半日专家帐夏01山邢 6国耀的闺粥卜国粥9旧邢 的国邢

58、对闰粥 的国粥 N田邢 叫国邢DZ/ T 0 080 一 9 3裤旧产尸一崛誉驳峪尝盛暇嗒理出日. -趁谕年旧折笔国吠肠娜唱峨级属希沼盆李呈狱理岔卞应岔叹勺徐蒸山 占丫 下尔七 ,口2受岸匆求暴翼蓄令中酬雏书 霉 雏 毕一中甥奈招翅影县书嗯娜钾 l孟彰一侧绝,断 舀每撰狱烈言令回盆映气徐蔓卞十,口 2鉴后岔求辈翼七李已昌巨已、日 已 三一一舀息护坛誓蓄令椒娜岔中令盆蒸侧侧常欢即侧、 、划错和钟侧耻妞节 !并国理摆橄侧拓星希划明裂坎口叹葵 豁 履 袄哭聂 蕊半暇书攀日一尧氨帐邀1口粥Dz/ T 008 0一 93划本一!liz 训 ! :尔 K i已E通 日翻 裤 能 侧已袋 耀 蓄 澎 半已担

59、尽 1 ?* W t w g 6 日“ 拓 “ 乡 三瞬写囱叹言唇 二鹅举EF Z令岔C.解橄 。息 R 篡苍 睿 馨偌翻华田叔遏up -t* E皇篡。0 P m-sp e 9:陇# 军叱姊能处中登闷心门叫 泞嘴卜勺O口三邢唱旧分掌撅耸鹰洲组籍姆N国粥D z / T 0 0 8 0 一9 3阵一一摇N .i l坦布圈 毒山 日识、祖产,、招回 勺创郭绷押 昆解崔 E . : 已暇圈 1 ? 3 ?a一l逐侧 ,召卜口目十,侧巴望 :巨v;急百轰 r日划迷胡哭蓦:E三eL召匆板中 骡;4 Z q rl . 雀邢唱旧幸粼族鹭件纂的国邵D z / T 0 0 8 0 一9 3曰四日比x馨占获擎玛。昙

60、占翎 已邪 。砰七拟粤留铃玛a y E职目。望 E1 全喇e黔一荞位召帐 mfim韧侧典橄翻催裂溯am0+.z 品1 15k聪华留誉裂如脸拟栩侧稠 欲殡侧窝,留二怜恻夏飞住划燃 望M 盗侧 c a赢如软拟恤莱易盯绷 次咄铡霎几橄翻催 丫V肖串0417郊t拟搜 留 盯孝 易 昌绷 次咄铡2v橄翻7tE 几蝴袋些挑Z i l七树恶 冷 于 t i -绷 日强及测 三旦 资誉二测 已叙涤酬 s妈竺怀极.恻粥喉旧划泪璐告伟烈饰翻叮国粥D Z / T 0 0 $ 0 一9 3嗒旧一硬昌! e 划 长票喜硬妇长回爵Avov三 硬二叹肾ig乒.栩卑望M* L D IP砚理胡日一”赛奈瑙唱举攀创送扣钟翎醚报崔

61、瞩夏侠耳侧职荆书理长翻晨翅+ :般织毫 0 . ;邢解习去匹本夏提华长侧爱恻例卿醒硬巨玛岛喇早ImRK髦已l处 中们闺邢D Z / T 0 0 8 0 一9 3 车 绘 嘲 鸽唱旧砂坦咖墅渭。圳翼日尾钾吕篷。卜口0毕戴坦申一繁指。咽夏乞瑞钾已篷余|les言一澳徐愉霉乞长峨留履蠢窝.|侧褪厦堪9一侧蝎婆燕卯 众一岔一口|叹一珠 众一岔一位|叹一婿 泣|或一珍利驻pu毫林u知侧职卯U卜 帐 福粥唱职耸鹭蛆夏婚国辉D z / T 0 0 8 0 一9 3招霆毒N鑫蓦 晏 二 、 尔9 rV m 二 、 t矍 墨日二二遏娜 3 3 E G矍 擎 琳 霖亡*。遏v捉JE圈; N 1 -7吩叹WV E瑞奋

62、擎14。遏lp桩JE暴 署。、 叫百L; 越 ,口娜二5 ? pYBa霜3a3a3a3a3a3a粥咯暇宕鹰并国钾堪帐卜国粥Dz / T 00 80一 93噢权乘写牟碟众锡次挑翻彗翟誉霉 * 体侧叔找迷 已神 , 43,_ ,嗽 划 - 5爵o p = .已恤 职 世 节n 侧令 rA已爵叫 艇 被、M ?习日R爵 W昌圈凝 a叫艇咯褪E嗜 - 理 留一一心_白吧应姗召r橄翻卜乞侧绷一糊塑|粥唱旧袭吸令爵制橄的国邢鹉旧碘半骤D z / T 0 0 8 0 一9 3姗稼盖翼“晨 日t-K 映绷 已醚十晨 已林 -v一一少旧万日侧货洲翩毒袋:荟当 e* 麟绷 已琐+寰赵 已i*中旧若已侧咙洲喇 u一

63、日/日一琳劝貂翻剑裂六昭缭甚。已。火汉中酬缀钾已释嗒旧分袱军由月赵送翻钾侧云铡抹蜓1际伪口粥罗|一闯唱名维举洲顺卜袱一少月因裂U z / T 0 0 8 0 一 9 3霆毒侧翼已嘱弩14恻尝发翻铃中r 9C Il一 # i 。 坍 足翌、 叫户侧 任耻拉娜i i i长娜调霉i 。殴职l撰已珍 噢 骡 中邢瞬裳嘟袱联侣噢转。T山邢D z / T 0 0 8 0 一 9 3阵阵 Ir k ;口|一气车耸喇圈山卜粉一积骥咪越聆旧匆喧耸恨一忿橄联贺徐照 卿碍友袅工帐衰 粥咪娜蛆毫寸口邢 邢嵘澎礁夏的口粥 邢联侣瞬胜随幂唱裂zu粥粥赛脸酬唱喇珠侈噢线叫.邢D z / T 0 0 8 0 一9 3年啥喇鸽

64、 日期霉状喂墨撰恻鬓眺彭琳和V, 94E U W Z 。野 s ,4i侧已耻检姆坦长回般留Imi 。9 斯鬓:线 迎 A 中邢彰法姻鸽喇嵘贺噢毁T口粥U z / T 0 0 8 0 一9 31 ) 馨长娜塑3 4a划 三送划 已畴明爱阵一嫉阵一株始娜 姗 六uot振姆塑乘侧 日嗽划 已殴矍粥咪涟龚裳旧足唱裂2曰粥Dz / T 008 0一 931E ;姗妇祖叹昌送 已一J卜 卜塞阵一找报联链礴真翻祖硬目嗽 三. -J踢一lA =的口粥娜任粥娜Dz/ T 00 80一 93侧 尸暇咙已岸翼侧 目踢咙已峪裘侧 尸四Mh4 已震晨族众言工 耀联婆蛆奏忆城)叮0粥D z / T 0 0 8 0 一 9

65、 3崛和班吠俐禅k F戒口默 纠 中州翻姗一仲之咯f ll产护 W,# N W,软级晨口l74一I因替翔盆 中悠翎骤10粥 耸长子忿邵卿酬世K振翻侧裁二咯卿徐蒸 自嘱趁U z / T 0 0 8 0 一 9 3 附录E中英测井方法曲线名称对照表 ( 参考件 )表 E1i 7 4 井方法英文名称缩写符号电测井E le c t r ic a l L o g g in gr电 位l p o n mu e o u : P o t e n ti a lSP自N 电位梯度为a mt a n e o u . P , Rn : i a l Gr l 山 I MS PG电 汲 电 位一 E l- ro d e

66、P u re e d :EP屯阻率电位又 o r tn 川 议 c a n e : 卿N R电阻 率 梯度L a t e r a l R . . i s t iv u vL R双 电位D u a !- N o r m a l R e = i s i v it yDN R 一 n :a ,一“ a re r al R e . u tiv iryDI . R接池屯阻梯度G r ow n d Re e ma m G r a J u r ntG RG汽电们 乏 电阻M盯旧 一 司以. r .n . c R e , u , y mc 9 1 : R厄流一一价: r a n t厂U R14 R M . t

67、i1 L F k 1z G u a r d C u r r e n t G r a d ie n tGCG = IR 9 O 1 V & zt! - 寸 T h r ee -E lec tr od e R , is d v ity L a te ro lo g 一- 一 卞 一一L 1.3Th r e e - E l e c t r o d e C o n d u c t i v it y L a t e r o l o gS e v e n - E le c t r o d e L a t e r o lo gD e e p L at e r o l o gS h o l l o w L a

68、 t e r o l o gMe d iu m L a t e r o l o gL3 C七侧向( 电阻率)深侧向 电砚率)浅 it 向( 电阻率)巾侧向( 电一数车)LL?LLDLLSLLM微甩阻率Mi c r o R e s i s t i v i t yM R微 if l 向Mi c r o L a t e r o lo gM 1 , R泥浆电阻率Mu d R e s is t i v it yN URt + 电 位Mi c r o N o r m a l R e s i s t i v i t yM R N汁 全 沸 度.Mi c r o t , a te r a l R e s ia

69、iv it yM RL?l i 发枝 化I n d u c e d P o l a r i z a ti o nI P愉则 井N u c l e a L o g g i n g自 然 伽 玛N a t u r a l Ga m maGR伽 玛 伽玛G a mm a G a mmaG G长源距伽玛伽玛L o n g S p a c e d Ga mma Ga mn u iG GL短源距伽玛伽玛S h o r t S p a c e d C a mma Ga m maGG S长源距密度L o n g S p a c e d De n s i t yDNLD z / T 0 0 8 0 一9 3续

70、表 EI测井方法英文名称缩写符号短源距密度S h o r t S p a c e d D e n s it yDN S补偿密度C o mp a n s a te d D e n s it yCDN密度孔隙度D e n s i t y P o r o s i t yDN P岩性密度L i t h o l o g y D e n s it yL D L低能伽玛伽玛L o w E n e r g e G a mm a G a mm aLGG中子一中子计数率N e u t r o n N e u t r o n C o u n tNN C中子一中子孔隙度N e u t r o nN e u t r o

71、 n P o r o s i t yN NP中子伽玛Ne r t r o n G a mm aN U G长源距中子中子L o n g S p a c e dN e u t r o nNN I短源距中子中子S h o r t S p a c e dN e u t r o nN NS补偿中子C o mp e n s a te d Ne r t r o nCNN中子俘获伽玛能谱N e u t r o n C a p t u r e G a mm a - R a y S p e c t r u mCG S次生活化( 伽玛能谱)I n d u c e d A c t iv i t io n Ga m m

72、a - R a y - S p e c t r u mI G S自然伽玛能谱N a t u r a l G a mm a - R a y S p e c t r u mN GS钾 铀 社K . U. 丁 卜K U T声 测 井Ac o u s t i c L o g g i n g单发单收时间S in g l e - S o u r c e S in g l e - R e c e i v e r A c o u s t ic Tr a v e l TimeSAT纵 波 时 差C o n p r e s s io n a l S l o wn e s sCS补 偿 声 波B o r e h o

73、 le C o m a s a t e d Ac o u n s t ic Wa v eBCA纵 波 速 度C o m p r e s s io n a l V e lo c i t yCV纵 波 声 幅C o mp r e s s i o n a l A mp l it u d eCA横波速度S o in c S h e a r Ve lo c it yS V横 波 时 差S h e a r Wa v e S l o wn e s sS S全 波 列F u l l W a v e f o r mAFW声波孔隙度A c o u s t ic Wa v e P o r o s i t yAP补f

74、声波孔隙度C o m p a s a t e d A c o u s t i c Wa v e P o r o s it yCAP变 密 度 测 井V a r i a b l e D e n s it y L o gVDL超 声 成 相V l t r a s o o ic T e l e v i e we rV S T井 径C a l ip e rCA L争 卜 温T e m p e r a t u r e下EM井温梯度T e m p e r a t u r e Gr a d i e n tTM G井 斜 角 度D r i f t An g l eDA钻孔方位角A z imu t h o f

75、D e v i a t io nAD产 状Dip me t e rDI P蜗 抖 图Ta d p o le p l o tTP流 量 测 井Wa t e r F lo w Yie l dW F Yn z / T 0 0 8 0 一9 附录F煤田测井常用垂本f与术语符号 ( 参考 件)常用基本量与术语采用G B 3 1 0 0- 3 1 0 2 ,测井常用基本量如下:符号 P P 尸。趾, C 中AO LAv t o t ,d oh aTo 名称地层真电阻率地层电子密度微观光电俘获截面纵波时差碳含量孔隙度梯度电极系极距声、 核测井源距, 屏蔽电极长度屏蔽电极中心电极长度死时 间仪器直径、 井径仪平衡直径起算深度井温仪平衡温度符号 P b U山 , 1 , W AAM lAo I N d h入 名称体积密度宏观光电俘获截面横波时差岩石强度指数煤水分煤灰分电位电极系极距探测器间距、 电极宽度中心电极系统阻尼时间井径、 厚度深度回程差电压常数、 测程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探化探分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铁梁、 李崇儒、 陈国伟、 姜永生、 王振善、 孙少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