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训练PPT参考幻灯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8271915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319 大小:30.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力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19页
肌力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19页
肌力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19页
肌力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19页
肌力训练PPT参考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力训练PPT参考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力训练PPT参考幻灯片(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疗法的有关概念运动疗法的有关概念1 (一)概述(一)概述2 1、定义、定义肌力(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自主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指肌肉自主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3 2、肌力的直接影响因素、肌力的直接影响因素肌肉横截面积肌肉横截面积肌肉初长度肌肉初长度运动单位募集及释放速率运动单位募集及释放速率肌纤维走向肌纤维走向杠杆效率杠杆效率4 肌肉横截面积肌肉横截面积每条肌纤维横断面积之和为肌肉的生理横每条肌纤维横断面积之和为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断面积。肌肉的横截面表明了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肌肉的横截面表明了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和肌纤维的粗细,因而可反映肌肉的发达和肌纤维的粗细,

2、因而可反映肌肉的发达程度。程度。单位生理横截面积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称单位生理横截面积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称为绝对肌力。为绝对肌力。肌肉的横截面积越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肌肉的横截面积越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也越大。力量也越大。5 6 肌肉的初长度肌肉的初长度肌力的产生也有赖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肌力的产生也有赖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肌肉的弹性特点决定其在生理限度内具有肌肉的弹性特点决定其在生理限度内具有适宜的初长度,则收缩产生的肌力较大。适宜的初长度,则收缩产生的肌力较大。一般认为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其静息长一般认为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其静息长度的度的1.2倍时,产生的肌力最大。倍时,产生的肌力

3、最大。7 运动单位募集及释放速率运动单位募集及释放速率运动单位的激活及其释放速率被认为是与运动单位的激活及其释放速率被认为是与肌力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肌力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肌肉开始负荷时,即需要募集一定量的在肌肉开始负荷时,即需要募集一定量的运动单位;随着负荷的增加,则需要募集运动单位;随着负荷的增加,则需要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更多的运动单位。当负荷仍然增大时,运动单位释放速率则当负荷仍然增大时,运动单位释放速率则较释放的运动单位数量更为重要,此时,较释放的运动单位数量更为重要,此时,释放速率是形成肌力更为重要的机制。释放速率是形成肌力更为重要的机制。8 9 肌纤维走向肌纤维走向10 11

4、 杠杆效率杠杆效率12 3、肌力的间接影响因素、肌力的间接影响因素肌肉的功能状况肌肉的功能状况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个体状况个体状况13 肌肉内部功能状况肌肉内部功能状况 肌肉内部功能状况也直接影响肌力肌肉内部功能状况也直接影响肌力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缺氧缺氧酸中毒酸中毒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钙离子钙离子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4 肌肉的收缩方式肌肉的收缩方式肌肉生理收缩包括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肌肉生理收缩包括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大形式。大形式。不同收缩形式的最大肌力有所不同不同收缩形式的最大肌力有所不同 。

5、15 收缩速度收缩速度是影响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影响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肌肉收缩速度越低,运动单位的募集机会肌肉收缩速度越低,运动单位的募集机会就越大。就越大。在等速向心收缩低角速度测试时产生较大在等速向心收缩低角速度测试时产生较大力矩值的结果即为此证据。力矩值的结果即为此证据。16 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产生肌力的神经生理机制包括募集纤维类产生肌力的神经生理机制包括募集纤维类型的选择、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神经元的型的选择、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运动单位的同步性、冲动传导及中抑制、运动单位的同步性、冲动传导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等。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等。因此,肌力的大小与中

6、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因此,肌力的大小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节密不可分神经系统的调节密不可分 。17 个体状况个体状况肌力的大小与个体状况(如年龄、性别、肌力的大小与个体状况(如年龄、性别、健康水平、心理因素等)有关。健康水平、心理因素等)有关。一般在一般在2030岁时个人的肌力水平达到峰值。岁时个人的肌力水平达到峰值。女性的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女性的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2/3,男性肌,男性肌力通常与男性激素有关力通常与男性激素有关 。18 4、肌力下降的原因、肌力下降的原因年龄增加年龄增加废用性肌肉萎缩废用性肌肉萎缩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原性疾病肌原性疾病19 年龄增加年龄增加20岁

7、后随年龄增加肌力逐渐下降,下肢较岁后随年龄增加肌力逐渐下降,下肢较上肢下降更快。上肢下降更快。20 废用性肌肉萎缩废用性肌肉萎缩制动及无功能状态所产生的以生理功能衰制动及无功能状态所产生的以生理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废用性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废用性肌肉萎缩。肌肉萎缩。完全卧床下,肌力每周减少完全卧床下,肌力每周减少10%15%,每,每天减少天减少1%3%。如卧床休息。如卧床休息35周,肌力周,肌力即可减少一半。即可减少一半。肌肉也出现萎缩,股四头肌和踝背伸肌尤肌肉也出现萎缩,股四头肌和踝背伸肌尤为明显,肌肉容积缩小、肌肉松弛;通过为明显,肌肉容积缩小、肌肉松弛;通过适当

8、运动训练,肌肉容积可复原。适当运动训练,肌肉容积可复原。21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脑瘫脑血管病、脑瘫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22 肌原性疾病肌原性疾病肌营养不良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与躯干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与躯干的肌力下降与肌肉萎缩。的肌力下降与肌肉萎缩。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主要为四肢近端肌群、颈屈曲肌群、咽喉肌群主要为四肢近端肌群、颈屈曲肌群、咽喉肌群等。等。23 开链运动或闭链运动开链运动或闭链运动开链运动:指运动轴的近端固定,远端活动的运开链运动:指运动轴

9、的近端固定,远端活动的运动方式,有利于进行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例如动方式,有利于进行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例如手握哑铃进行肱二头肌训练。手握哑铃进行肱二头肌训练。闭链运动:指运动轴的远端固定,近端活动的运闭链运动:指运动轴的远端固定,近端活动的运动方式,有利于运动轴各肌肉的协同性力量训练,动方式,有利于运动轴各肌肉的协同性力量训练,例如下蹲运动训练对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例如下蹲运动训练对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臀大肌、髂腰肌等的综合力量训练。小腿三头肌、臀大肌、髂腰肌等的综合力量训练。24 (二)原理(二)原理25 1、肌肉适应性改变、肌肉适应性改变肌力训练的作用并非是肌纤维

10、的增加,主要是使肌力训练的作用并非是肌纤维的增加,主要是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并由此增强肌力。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并由此增强肌力。肌肉的适应性变化包括:肌肉的适应性变化包括:使肌肉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发达、完善,同时肌肉功使肌肉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发达、完善,同时肌肉功能也可获得改善。能也可获得改善。肌肉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收缩蛋白、肌红蛋白、酶蛋白增加收缩蛋白、肌红蛋白、酶蛋白增加ATP、热能含量和糖原储备增加、热能含量和糖原储备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缔组织量也增多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缔组织量也增多 26 2、超量恢复、超量恢复训练时和训练后肌肉的即时变化为疲劳和训练时

11、和训练后肌肉的即时变化为疲劳和恢复的过程。恢复的过程。训练后肌肉出现疲劳时,肌肉收缩力量、训练后肌肉出现疲劳时,肌肉收缩力量、速度和耐力均明显下降,能源物质等也有速度和耐力均明显下降,能源物质等也有所消耗,通过一定时间休息使生理功能逐所消耗,通过一定时间休息使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消耗的能源物质得以补充。在恢渐恢复、消耗的能源物质得以补充。在恢复到训练前水平后,可出现一个超量恢复复到训练前水平后,可出现一个超量恢复阶段,即各项指标继续上升并超过训练前阶段,即各项指标继续上升并超过训练前水平。水平。27 如果下一次肌力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如果下一次肌力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那么就

12、可以该超量恢量恢复阶段内进行,那么就可以该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阶段的生理生化水平为起点,使超量恢复叠加和巩固起来,实现肌肉形态及功能复叠加和巩固起来,实现肌肉形态及功能的逐步发展。的逐步发展。因此,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因此,超量恢复是肌力训练的生理学基础。28 肌肉练习引起肌疲劳肌肉练习引起肌疲劳适宜的练习频度适宜的练习频度练习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原有功能形态水平形态功能变化29 超量恢复原理超量恢复原理力量力量增长增长30 增强肌力的方法增强肌力的方法主动训练是增强肌力的唯一方法!主动训练是增强肌力的唯一方法!在神经支配能力不改变的前提下,肌肉力在神经支配能力

13、不改变的前提下,肌肉力量的提高不可能超过量的提高不可能超过1级。级。31 (三)生理作用(三)生理作用32 防治失用性肌萎缩,特别是肢体制动后的防治失用性肌萎缩,特别是肢体制动后的肌萎缩。肌萎缩。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痛所致的肌萎防治因肢体创伤、炎症时疼痛所致的肌萎缩。缩。促进神经系统损害后的肌力恢复。帮助维促进神经系统损害后的肌力恢复。帮助维持肌病时的肌肉舒缩功能。持肌病时的肌肉舒缩功能。33 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弯、平足等骨关调整肌力平衡,对脊柱侧弯、平足等骨关节畸形起矫治作用。节畸形起矫治作用。增强躯干和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排列增强躯干和腹背肌力平衡,改善脊柱排列及应力分布,增加脊

14、柱稳定性,防治脊柱及应力分布,增加脊柱稳定性,防治脊柱疾病。疾病。34 改善原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以促进改善原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以促进关节的动态稳定性,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关节的动态稳定性,防止负重关节的退行性改变。性改变。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治内脏下垂、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对防治内脏下垂、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意义。改善呼吸及消化功能有一定意义。35 (四)训练方法分类(四)训练方法分类36 1、肌肉收缩形式分类、肌肉收缩形式分类等长收缩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等速收缩37 (1)等长训练)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利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肌力训练,收

15、缩时利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肌力训练,收缩时肌肉长度基本不变,不引起关节运动,又肌肉长度基本不变,不引起关节运动,又称为静力训练(称为静力训练(static exercise)。)。38 39 优点优点动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动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器械;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器械;可用于某些等张训练不易锻炼或无法锻炼的肌群,可用于某些等张训练不易锻炼或无法锻炼的肌群,如四肢的内收肌群;如四肢的内收肌群;可在石膏、夹板固定时或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疼可在石膏、夹板固定时或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疼痛症状等情况下应用;痛症状等情况下应用;潜在的损伤少,较为安全,故可在术后早期康复潜在的损伤少,较

16、为安全,故可在术后早期康复应用,或教会患者后在家中进行;应用,或教会患者后在家中进行;不引起肌肉肥大;不引起肌肉肥大;所用的时间较少,费用较低。所用的时间较少,费用较低。40 缺点缺点训练效果与功能和技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故不训练效果与功能和技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故不能直接运用于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能直接运用于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增强的肌力与训练时的角度特别相关,仅在关节增强的肌力与训练时的角度特别相关,仅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某一角度上才能获得训练效果,若欲活动范围的某一角度上才能获得训练效果,若欲达到关节活动范围内各点均增强肌力的目的,则达到关节活动范围内各点均增强肌力的目的,则需要逐点

17、训练,这相对较为费时;需要逐点训练,这相对较为费时;由于等长收缩时的屏气效应,可加重心血管负担;由于等长收缩时的屏气效应,可加重心血管负担;除非有专门的测定仪器,否则无法向患者提供肌除非有专门的测定仪器,否则无法向患者提供肌力改变的反馈。力改变的反馈。41 (2)等张训练)等张训练(isotonic exercise)定义定义利用肌肉等张收缩方式进行肌力训练。练习时利用肌肉等张收缩方式进行肌力训练。练习时肌肉本身发生缩短或伸长,克服阻力作大幅度肌肉本身发生缩短或伸长,克服阻力作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为动力性训练(关节运动,又称为动力性训练(dynamic exercise)。)。向心性收缩(向心

18、性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离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42 43 优点优点训练方式丰富,有各种器械可供选择应用;训练方式丰富,有各种器械可供选择应用;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获得训练效果;获得训练效果;可客观量化地观察运动、肌力的大小及进展情况,可客观量化地观察运动、肌力的大小及进展情况,因此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效果;因此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效果;不像等长训练,一般不产生血压的明显上升,因不像等长训练,一般不产生血压的明显上升,因此更适宜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此更适

19、宜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训练患者的辅助肌和稳定肌;可训练患者的辅助肌和稳定肌;哑铃等属自由重量的器械价格相对合理,教会患哑铃等属自由重量的器械价格相对合理,教会患者后可在家中训练。者后可在家中训练。44 缺点缺点应用器械提供的技术、阻力必须与患者自应用器械提供的技术、阻力必须与患者自身的肌力水平相匹配;身的肌力水平相匹配;训练时需要一定的医疗监督;训练时需要一定的医疗监督;训练相对较为费时,如确定、调整运动量训练相对较为费时,如确定、调整运动量或仪器调整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或仪器调整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45 (3)等速训练)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在等

20、速运动过程中,欲保持预定角速度不在等速运动过程中,欲保持预定角速度不变,即需要专门的装置具备感应系统感受变,即需要专门的装置具备感应系统感受运动环节每一点肌力大小的改变,并通过运动环节每一点肌力大小的改变,并通过反馈调节系统即时改变阻力大小使之与肌反馈调节系统即时改变阻力大小使之与肌力大小的改变相匹配,这样方可使预定的力大小的改变相匹配,这样方可使预定的角速度在整个运动环节中保持不变。角速度在整个运动环节中保持不变。由于运动环节中每一点的阻力负荷与其相由于运动环节中每一点的阻力负荷与其相应的肌力形成最佳匹配,因此可较好地达应的肌力形成最佳匹配,因此可较好地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到增强肌力的目的。

21、 46 2、按有无阻力分类、按有无阻力分类辅助辅助-主动训练主动训练主动训练主动训练抗阻训练抗阻训练47 (1)辅助主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辅助力量由治疗师、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辅助力量由治疗师、患者的健肢提供,也可利用器械、引力或患者的健肢提供,也可利用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来帮助完成。水的浮力来帮助完成。48 49 50 51 (2)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指患者主动以肌肉收缩形式完成的运动。指患者主动以肌肉收缩形式完成的运动。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也不要克服外力阻运动时既不需要助力,也不要克服外力阻力。力。5

22、2 (3)抗阻运动)抗阻运动(resistance exercise)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需要克服外来阻力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需要克服外来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才能完成的运动。徒手抗阻徒手抗阻器械抗阻器械抗阻53 (五)基本原则(五)基本原则54 1、施加适当阻力、施加适当阻力为使肌力增强,训练必须给予一定的阻力,无阻为使肌力增强,训练必须给予一定的阻力,无阻力状态下的训练不能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力状态下的训练不能达到增强肌力的目的。阻力可来自于肢体的重量、肌肉运动时外加的阻阻力可来自于肢体的重量、肌肉运动时外加的阻碍力量等。碍力量等。阻力通常施加在训练肌肉远端附着部位,方向总阻力通常施加在训练

23、肌肉远端附着部位,方向总是与肌肉收缩使关节发生运动的方向相反。是与肌肉收缩使关节发生运动的方向相反。具体方法是:在活动范围的起始和终末施加最小具体方法是:在活动范围的起始和终末施加最小的阻力,中间最大;达到足以使患者发挥最佳能的阻力,中间最大;达到足以使患者发挥最佳能力,但又不过大而阻止患者完成活动的阻力水平;力,但又不过大而阻止患者完成活动的阻力水平;施加的阻力应根据患者肌力改善的情况逐渐增大施加的阻力应根据患者肌力改善的情况逐渐增大 。55 2、过量负荷原则、过量负荷原则即过量负荷原则,即训练时施加的阻力负即过量负荷原则,即训练时施加的阻力负荷应适当超过患者现有的活动水平,并保荷应适当超过

24、患者现有的活动水平,并保证超过一定的时间,否则就达不到改善肌证超过一定的时间,否则就达不到改善肌力的目的。力的目的。训练强度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时间训练频率训练频率训练间期训练间期收缩方式收缩方式56 训练强度训练强度常用最大肌力的比例(常用最大肌力的比例(%)或相对)或相对1RM(1 repetition maximum)或)或10RM(10 repetition maximum)的比例为)的比例为患者选择适度的训练强度。患者选择适度的训练强度。1RM(一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仅能完成一(一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仅能完成一次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大抗阻力重量。训练时,以次全关

25、节活动范围的最大抗阻力重量。训练时,以1RM为为基准作等长训练,一日一次,每周测定一次基准作等长训练,一日一次,每周测定一次1RM,再逐渐,再逐渐增加运动的负荷量。增加运动的负荷量。 10RM(10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 指受试者能连续运动指受试者能连续运动十次,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做不了十次,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做不了10次,此极限重量可作为基准。每周测定一次次,此极限重量可作为基准。每周测定一次10RM,逐,逐渐增加重量。渐增加重量。 57 训练时间训练时间主要包括肌肉收缩时间和运动时间。肌肉主要包括肌肉收缩时间和运动时间。肌肉收缩

26、时间常用于等长收缩的训练,即训练收缩时间常用于等长收缩的训练,即训练时,若肌肉收缩时间短,则训练的强度需时,若肌肉收缩时间短,则训练的强度需较大;反之,若需要肌肉收缩较长时间,较大;反之,若需要肌肉收缩较长时间,则训练的强度可以较小。运动时间是指一则训练的强度可以较小。运动时间是指一次训练所需要的时间。次训练所需要的时间。58 训练频率训练频率频率是指一次训练中肌肉收缩的次数(收频率是指一次训练中肌肉收缩的次数(收缩频率)以及每日、每周、每月的训练次缩频率)以及每日、每周、每月的训练次数(训练频率)。肌肉收缩频率是收缩时数(训练频率)。肌肉收缩频率是收缩时间加上休息时间除以运动时间。频率越高间

27、加上休息时间除以运动时间。频率越高则训练效果越好,原则上每周则训练效果越好,原则上每周3次的肌力增次的肌力增强训练就有较好的训练效果。强训练就有较好的训练效果。59 训练间期训练间期训练间期与训练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刚开训练间期与训练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刚开始进行训练时,有肌力的增加,但未见肌始进行训练时,有肌力的增加,但未见肌肉横断面积有任何增加,训练肉横断面积有任何增加,训练40天后,可天后,可见肌肉的横断面积随着增加。见肌肉的横断面积随着增加。60 肌肉收缩的方式肌肉收缩的方式肌肉收缩方式不同,如:离心性、向心性、肌肉收缩方式不同,如:离心性、向心性、等长性收缩方式等,选择的训练方法也不等长

28、性收缩方式等,选择的训练方法也不同。同。61 3、反复训练、反复训练为了达到增强和巩固肌力水平的目的,必为了达到增强和巩固肌力水平的目的,必须进行多次的重复收缩训练,而非单次收须进行多次的重复收缩训练,而非单次收缩。缩。一般仅在患者合并存在疼痛性关节疾病或一般仅在患者合并存在疼痛性关节疾病或肌腱炎等情况时,训练的次数才可有所减肌腱炎等情况时,训练的次数才可有所减量。量。 62 4、适度疲劳、适度疲劳 l根据超量恢复原理,肌力训练会引起一定的肌肉根据超量恢复原理,肌力训练会引起一定的肌肉疲劳,因为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疲劳,因为无明显的肌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力训练也难以取得明显

29、效果。肌力训练也难以取得明显效果。l过于疲劳,例如由于前次的训练引起无力、疼痛过于疲劳,例如由于前次的训练引起无力、疼痛或不愿再进行原有或新的运动训练,则会极大地或不愿再进行原有或新的运动训练,则会极大地影响训练效果。影响训练效果。l对于肌力训练而言,疲劳的标志为肌力不增加反对于肌力训练而言,疲劳的标志为肌力不增加反而减退、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运动协而减退、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运动协调性明显降低、患者主诉疲乏劳累。调性明显降低、患者主诉疲乏劳累。63 l因此,肌力训练要特别注意掌握适宜的训因此,肌力训练要特别注意掌握适宜的训练频度,尽量使后一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练频度,尽量使后一

30、次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l训练间隔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完全恢复,训练间隔太短时,肌肉疲劳尚未完全恢复,继续训练将加重疲劳,以致引起肌肉劳损;继续训练将加重疲劳,以致引起肌肉劳损;间隔太长时,超量恢复已消退,就无从积间隔太长时,超量恢复已消退,就无从积累而无法使肌肉收缩力增强。累而无法使肌肉收缩力增强。l一旦出现疲劳现象,原则上应停止训练。一旦出现疲劳现象,原则上应停止训练。64 5、选择适当运动强度、选择适当运动强度肌收缩强度相当于最大收缩强度肌收缩强度相当于最大收缩强度40%时,时,运动单位募集率较低,主要募集运动单位募集率较低,主要募集型肌纤维,型

31、肌纤维,对增强耐力有效;对增强耐力有效;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收缩强度增加时募集率增高,a型、型、b型型肌纤维也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肌纤维也依次参与收缩,对增强肌力有效。故应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收缩强度进行故应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收缩强度进行 65 肌力训练时,并非需要同时满足上述所有肌力训练时,并非需要同时满足上述所有的原则,但阻力原则和超量负荷原则是必的原则,但阻力原则和超量负荷原则是必须的,其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须的,其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若能同时满足以上全部原则为更佳。若能同时满足以上全部原则为更佳。66 (六)肌力训练方法选择原则(六)肌力训练方法选择原则67 1、选择原则、选

32、择原则按肌力选择按肌力选择即在肌肉功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肌力即在肌肉功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现有肌力水平来选择肌力训练方式。水平来选择肌力训练方式。按肌肉收缩形式选择按肌肉收缩形式选择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利用不同肌肉收缩形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利用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优点、避免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缺点,式的优点、避免不同肌肉收缩形式的缺点,也是选择适合患者训练方法的原则。也是选择适合患者训练方法的原则。68 2、0级肌力级肌力电刺激:电刺激:延缓肌萎缩的发生。延缓肌萎缩的发生。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主观努力,试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主观努力,试图引起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

33、大脑皮质运动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放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前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瘫痪肌群。瘫痪肌群。这种主观努力,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这种主观努力,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经营养作用,促进神经本身的再生。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69 3、12级肌力级肌力肌肉电刺激疗法:肌肉电刺激疗法:此时由于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因此既可此时由于肌肉已有随意的肌电活动,因此既可以进行肌电反馈训练,也可使用肌肉电刺激法以进行肌电反馈训练,

34、也可使用肌肉电刺激法训练。肌电反馈训练和肌肉电刺激相结合,有训练。肌电反馈训练和肌肉电刺激相结合,有可能取得较好疗效。可能取得较好疗效。主动主动-辅助训练:辅助训练: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以便完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以便完成大幅度的关节运动。注意应强调主观用力,成大幅度的关节运动。注意应强调主观用力,仅给予最低限度的助力,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仅给予最低限度的助力,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助力运动。70 4、2级肌力级肌力辅助辅助-主动运动: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训练。主动运动:减除重力负荷的主动训练。可用带子悬挂肢体,或把肢体放在敷有滑可用带子悬挂肢体,或把肢体放在敷有滑

35、石粉的光滑平板上,在水平面上运动,或石粉的光滑平板上,在水平面上运动,或在温水浴中运动,利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在温水浴中运动,利用水的浮力消除部分肢体自身的重力,使训练易于完成。肢体自身的重力,使训练易于完成。71 72 73 5、34级肌力级肌力由主动训练进展到抗阻训练。由主动训练进展到抗阻训练。对抗较大阻力进行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对抗较大阻力进行收缩,可增加运动单位募集率,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募集率,从而提高训练效果。使肌肉对抗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而竭尽全力使肌肉对抗它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而竭尽全力进行收缩训练者,称为最大收缩训练。进行收缩训练者,称为最大收缩训练。以低于最大阻力(如以低于最大阻

36、力(如80%、60%、40%最大阻最大阻力等)进行训练,称为次大收缩训练。力等)进行训练,称为次大收缩训练。74 肌力肌力方法选择方法选择0级级电刺激、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电刺激、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12级级 肌肉电刺激、主动肌肉电刺激、主动-辅助训练辅助训练2级级免负荷主动运动免负荷主动运动3级级主动抗部分重力运动、主动抗轻微阻力运动主动抗部分重力运动、主动抗轻微阻力运动4级级抗阻训练抗阻训练5级级抗阻训练抗阻训练75 6、按肌肉收缩形式选择、按肌肉收缩形式选择增加静态力量可采用等长训练增加静态力量可采用等长训练肌肉骨骼损伤早期可采用渐进抗阻的等长训练;肌肉骨骼损伤早期可采用渐进抗阻的等长训练;

37、增加动态力量可采用等张收缩;增加动态力量可采用等张收缩;促进功能性活动则采用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促进功能性活动则采用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交互的形式。缩交互的形式。76 (七)常用训练方法(七)常用训练方法77 1、等长训练、等长训练适应证适应证需要增强肌力的患者,尤在关节不能或不宜运需要增强肌力的患者,尤在关节不能或不宜运动时(如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关节创伤、炎动时(如关节石膏或夹板固定,关节创伤、炎症和肿胀等情况),用于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症和肿胀等情况),用于延缓和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性萎缩。25级肌力的肌肉均可进行等长收缩运动训练级肌力的肌肉均可进行等长收缩运动训练 78 方式方式徒手等

38、长运动徒手等长运动受训肢体不承担负荷而保持肌肉等长收缩活动受训肢体不承担负荷而保持肌肉等长收缩活动肌肉固定练习肌肉固定练习适用于肢体在石膏固定中,要求肌肉收缩时不适用于肢体在石膏固定中,要求肌肉收缩时不能引起任何关节运动。能引起任何关节运动。利用器具利用器具利用各种固定不动的器械和物品,保持肢体肌利用各种固定不动的器械和物品,保持肢体肌肉的等长收缩。肉的等长收缩。79 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当阻力等于或大于肌肉可产生的力量、关当阻力等于或大于肌肉可产生的力量、关节不产生运动时,即可发生等长训练,故节不产生运动时,即可发生等长训练,故采用自由重量和重量采用自由重量和重量-滑轮系统等设备滑轮系统等设备等

39、速装置在角速度为等速装置在角速度为0 /s的各个关节角度的各个关节角度均可进行该训练。均可进行该训练。徒手或不用设备也可进行。徒手或不用设备也可进行。 80 短促等长训练短促等长训练基本方法: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基本方法: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下等长收缩,持续6s,重复,重复20次,每次间歇次,每次间歇休息休息20s,1次次/d。“tens”法则方法:训练法则方法: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续续10s后休息后休息10s,重复,重复10次为一组训练,共次为一组训练,共作作10组;组;1次次/d,每周训练,每周训练34次,

40、持续数次,持续数周。周。81 多点等长训练多点等长训练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10做一组等长训做一组等长训练,每组重复收缩练,每组重复收缩10s(其中初始(其中初始2s为增加为增加张力的时间,最后张力的时间,最后2s为降低张力的时间,中为降低张力的时间,中间间6s为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为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用时,角速度设定为装置上使用时,角速度设定为0 /s,然后,然后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训练。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训练。82 短暂最大收缩训练短暂最大收缩训练为等张和等长相结合的抗阻训练方法,肌为等张和等长相结合的抗阻训练方法,肌肉抗阻等张

41、收缩后,再持续最大等长收缩肉抗阻等张收缩后,再持续最大等长收缩510s,然后放松,重复,然后放松,重复5次,每日训练只作次,每日训练只作一个动作,每次增加负荷一个动作,每次增加负荷0.5kg。83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等长训练可改善肌肉耐力,但作用较小。等长训练可改善肌肉耐力,但作用较小。短促等长训练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短促等长训练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律性呼吸,以预防血压升高。律性呼吸,以预防血压升高。多点等长训练可克服等长训练的角度特异多点等长训练可克服等长训练的角度特异性,但由于生理性溢流的范围一般在该角性,但由于生理性溢流的范围一般在该角度前后方向的度前后方向的10左右,故进行多点等

42、长训左右,故进行多点等长训练时两点间的角度范围不应超过练时两点间的角度范围不应超过20。84 多点等长训练更适合于存在慢性炎症、关多点等长训练更适合于存在慢性炎症、关节运动尚可但无法进行动态抗阻训练的患节运动尚可但无法进行动态抗阻训练的患者。者。多点等长训练时,每一点的阻力应逐渐增多点等长训练时,每一点的阻力应逐渐增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增强肌力。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增强肌力。短暂最大训练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短暂最大训练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510s者,可不加大负荷。者,可不加大负荷。85 2、等张训练、等张训练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心球;弹性阻力自由重量,如哑铃、沙袋、实

43、心球;弹性阻力装置。装置。滑轮系统。滑轮系统。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等张力矩臂组件,如股四头肌训练器等。可变阻力装置。可变阻力装置。功率自行车。功率自行车。阻力交互训练组件阻力交互训练组件 86 87 股四头肌训练椅股四头肌训练椅88 上上肢肢训训练练器器89 功率车功率车90 弹力带弹力带91 渐进抗阻训练渐进抗阻训练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10次运次运动的最大重量(动的最大重量(10RM)。)。进行如下进行如下3组训练:组训练:第第1组:组:50%的的10RM重量,重量,1015次次/min的速度,的速度,10次锻炼;次锻炼;第

44、第2组:组:75%的的10RM重量,重量,1015次次/min的速度,的速度,10次锻炼;次锻炼;第第3组:组:100%的的10RM重量,重量,1015次次/min的速度,的速度,10次锻炼;每组训练间休息次锻炼;每组训练间休息1min。训练前应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训练前应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每周增加阻力重量。每周增加阻力重量。92 RM测量(以伸膝为例)测量(以伸膝为例)膝关节全力向正前方伸直。膝关节全力向正前方伸直。与小腿成直角系一牵引绳。与小腿成直角系一牵引绳。小腿伸直位加重量,并逐渐增重。小腿伸直位加重量,并逐渐增重。重量增加到膝不能保持伸直位时,这个最重量增加到膝不能保持伸直位时,这

45、个最大阻力的重量就是大阻力的重量就是1RM.93 94 渐退抗阻训练渐退抗阻训练与渐进抗阻训练相反,即为第与渐进抗阻训练相反,即为第1、2、3组训组训练的重量分别为练的重量分别为100%的的10RM、75%的的10RM、50%的的10RM,其余方式则相似。,其余方式则相似。 95 每日调节的渐进抗阻训练每日调节的渐进抗阻训练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测定需训练肌或肌群通过规定范围能完成6次运动次运动的最大重量(的最大重量(6RM)。)。进行如下进行如下4组训练:组训练:第第1组:组:50%的的6RM重量,重复重量,重复10次;次;第第2组:组:75%的的6RM重量,重复重量,重复6次

46、;次;第第3组:组:100%的的6RM重量,尽最大努力重复;重量,尽最大努力重复;第第4组:根据第组:根据第3组的重复次数调整练习重量,一般第组的重复次数调整练习重量,一般第3组重复次数达组重复次数达56次,则训练重量不变;低于次,则训练重量不变;低于56次,次,则减量;高于则减量;高于56次则增量。次则增量。次日训练的运动量根据第次日训练的运动量根据第4组的重复次数确定,一组的重复次数确定,一般第般第4组重复次数越高,训练重量的增量就越大,组重复次数越高,训练重量的增量就越大,第第4组适宜的重复次数为组适宜的重复次数为57次,次日训练的增量次,次日训练的增量为为2.274.54kg。 96

47、等长等长-等张训练比较等张训练比较区别点区别点等长训练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张训练肌肉长度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肌肉变长或缩短肌肉变长或缩短肌肉张力肌肉张力加强加强不变不变关节运动关节运动无无有有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关节不宜活动者关节不宜活动者主动运动、抗阻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方法方法肌肉全力收缩维持肌肉全力收缩维持310秒秒肌肉反复收缩、放松肌肉反复收缩、放松97 3、辅助主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适应证:适应证:肌力较弱尚不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的肌肉,即肌力较弱尚不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的肌肉,即肌力恢复到肌力恢复到2级时。级时。在训练时要随着肌力的恢复不断地改变辅在训练时要随着肌力的恢复不断地改变

48、辅助的方法和辅助量。助的方法和辅助量。98 辅助主动运动方法辅助主动运动方法1徒手辅助主动运动徒手辅助主动运动利用治疗师的手法,不需要任何器械的帮助利用治疗师的手法,不需要任何器械的帮助例如,股四头肌肌力为例如,股四头肌肌力为2级时,让患者侧卧位,级时,让患者侧卧位,训练侧下肢在下方,让患者主动伸膝关节,同训练侧下肢在下方,让患者主动伸膝关节,同时治疗师在小腿后方稍施加辅助力量。时治疗师在小腿后方稍施加辅助力量。99 辅助主动运动方法辅助主动运动方法2悬吊辅助主动运动悬吊辅助主动运动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将运动的肢体悬吊起来,利用绳索、挂钩滑轮等将运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再

49、水平面上进行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然后再水平面上进行训练。训练。100 辅助主动运动方法辅助主动运动方法3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在光滑的板面上进行运动,以减少肢体与滑板在光滑的板面上进行运动,以减少肢体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之间的摩擦力。但此方法是在克服一定阻力进行的,比徒手和但此方法是在克服一定阻力进行的,比徒手和悬吊方法难度提高。悬吊方法难度提高。101 辅助主动运动方法辅助主动运动方法4滑车重锤主动运动滑车重锤主动运动是在垂直面上进行,利用滑车、重锤减轻肢体是在垂直面上进行,利用滑车、重锤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的自身重量。适用于拮抗肌可拉起重锤的患者,且只适用于适用于拮抗肌可拉

50、起重锤的患者,且只适用于髋、肩、膝等大关节,不能用于手指、踝等关髋、肩、膝等大关节,不能用于手指、踝等关节。节。102 辅助主动运动方法辅助主动运动方法5浮力辅助主动运动浮力辅助主动运动利用水碓肢体的浮力或加上漂浮物减轻肢体重利用水碓肢体的浮力或加上漂浮物减轻肢体重力的影响。力的影响。103 4、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方法:方法:训练中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姿势,将肢体置于抗训练中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姿势,将肢体置于抗重力位,防治代偿运动。重力位,防治代偿运动。适应证:适应证:肌力达肌力达3级以上的患者级以上的患者运动的速度、次数、间歇要根据患者实际运动的速度、次数、间歇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情况而定。1

51、04 5、抗阻运动(、抗阻运动( resistance exercise )适应证:适应证:适用于肌力达到适用于肌力达到4级或级或5级,能克服重力和外力阻力完级,能克服重力和外力阻力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患者。成关节活动范围的患者。禁忌证禁忌证肌肉、关节感染或肿胀肌肉、关节感染或肿胀患者训练的时候或训练患者训练的时候或训练24小时后仍感关节肌肉疼痛小时后仍感关节肌肉疼痛关节不稳定(如肌腱断裂或关节周围肌肉张力极其低关节不稳定(如肌腱断裂或关节周围肌肉张力极其低下者)下者)II级以上高血压或心血管合并症者级以上高血压或心血管合并症者105 徒手抗阻力主动运动徒手抗阻力主动运动固定关节近端固定关节近端

52、阻力方向与运动肢体成直角阻力方向与运动肢体成直角加阻力宜缓慢,使运动中肌肉收缩时间延加阻力宜缓慢,使运动中肌肉收缩时间延长,一次动作长,一次动作23秒完成;重复次数为秒完成;重复次数为810次。次。 可做向心性等张收缩、离心性等张收缩及可做向心性等张收缩、离心性等张收缩及等长运动。等长运动。对骨折患者要注意阻力的部位和保护骨折对骨折患者要注意阻力的部位和保护骨折固定部位,阻力也不宜过大。固定部位,阻力也不宜过大。106 器械抗阻力主动运动器械抗阻力主动运动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弹簧抗

53、阻力主动运动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107 抗阻运动方法抗阻运动方法2加重物抗阻力主动运动加重物抗阻力主动运动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直接将重物系在身体某部位进行练习。108 抗阻运动方法抗阻运动方法3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重锤与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用重锤做阻力,用滑车改变方向,牵引方向与用重锤做阻力,用滑车改变方向,牵引方向与肢体应成肢体应成90直角,肌肉可发挥最大力量直角,肌肉可发挥最大力量速度不宜过快,肌肉收缩到极限后应停速度不宜过快,肌肉收缩到极限后应停23秒。秒。109 抗阻运动方法抗阻运动方法4弹簧抗阻力主动运动弹簧抗阻力主

54、动运动用弹簧的弹性做阻力用弹簧的弹性做阻力110 抗阻运动方法抗阻运动方法5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摩擦抗阻力主动运动用摩擦力做阻力用摩擦力做阻力摩擦阻力难以控制、不稳定,不便于数字表示,摩擦阻力难以控制、不稳定,不便于数字表示,易磨损,较少用。易磨损,较少用。111 抗阻运动方法抗阻运动方法6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水中抗阻力主动运动对抗水浮力的运动,可在四肢末端拴上浮子,对抗水浮力的运动,可在四肢末端拴上浮子,再向下运动克服浮力的阻力。再向下运动克服浮力的阻力。112 操作程序操作程序强度:强度:依训练目的、损伤恢复阶段、患者身体状况,依训练目的、损伤恢复阶段、患者身体状况,一般分为亚极量和极量,前者

55、在增加耐力时或一般分为亚极量和极量,前者在增加耐力时或软组织愈合早期使用,后者在康复后期使用。软组织愈合早期使用,后者在康复后期使用。负荷量:负荷量:初始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重复初始一般以最大负荷量进行,重复10次,即次,即10RM;康复进展期,也可用体重的百分比计算,例如:康复进展期,也可用体重的百分比计算,例如:下肢伸展训练为下肢伸展训练为20%体重,下肢下压训练为体重,下肢下压训练为50%体重。体重。113 速度:速度:自由重量或重量自由重量或重量-滑轮抗阻训练时,宜采用低速,滑轮抗阻训练时,宜采用低速,以利于安全和减少势能作用。以利于安全和减少势能作用。运动范围:包括短弧活动范围和全

56、关节活运动范围:包括短弧活动范围和全关节活动范围。动范围。前者在某些手术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禁忌或前者在某些手术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禁忌或关节活动范围内某一部分运动产生疼痛时应用关节活动范围内某一部分运动产生疼痛时应用 。114 重复次数:重复次数:增加肌力为目的时,重复次数应大于增加肌力为目的时,重复次数应大于56次,小于次,小于1520次;次;以轻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以轻阻力改善耐力时,则可安排35组共组共3050次。次。组数;为每一训练段中由一定重复次数组成、间组数;为每一训练段中由一定重复次数组成、间有休息的训练单位。有休息的训练单位。训练组数训练组数每组重复次数为总重复次数。每组

57、重复次数为总重复次数。增加肌力可采用的方法为增加肌力可采用的方法为6RM3组、组、12RM2组、组、3RM6组。组。频度:隔日或频度:隔日或45次次/周。周。疗程:疗程:增强肌力为目的时,应至少增强肌力为目的时,应至少6周以上。周以上。115 (八)训练注意事项(八)训练注意事项116 避免代偿运动避免代偿运动增强肌力训练中,不允许出现代偿运动。增强肌力训练中,不允许出现代偿运动。如髋关节屈曲,当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较弱如髋关节屈曲,当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较弱时,缝匠肌可出现代偿动作,即髋部屈曲时将时,缝匠肌可出现代偿动作,即髋部屈曲时将出现下肢外展、外旋。出现下肢外展、外旋。肌力训练过程中,

58、治疗师可利用徒手或固肌力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可利用徒手或固定等方法来抑制患者出现代偿动作。定等方法来抑制患者出现代偿动作。117 118 119 注意调节阻力注意调节阻力注意调节阻力施加的部位、方向。注意调节阻力施加的部位、方向。采取适当的姿势、体位采取适当的姿势、体位肌力下降同时伴有肌痉挛的患者不应强调肌力下降同时伴有肌痉挛的患者不应强调单块肌肉的肌力训练,以免加重肌痉挛程单块肌肉的肌力训练,以免加重肌痉挛程度。度。120 肌力与关节角度的关系肌力与关节角度的关系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121 掌握正确的运动量掌握正确的运动量对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失能疾病和心肺失对一些特殊的神经肌肉

59、失能疾病和心肺失能疾病要特别注意运动量。能疾病要特别注意运动量。训练时的负荷量要缓慢、逐渐地增加。避训练时的负荷量要缓慢、逐渐地增加。避免过度训练现象。免过度训练现象。122 训练应在无痛和轻度疼痛的状况下进行训练应在无痛和轻度疼痛的状况下进行如果最初训练引起肌肉的轻微酸痛,则属正常如果最初训练引起肌肉的轻微酸痛,则属正常反应,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恢复。反应,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恢复。如训练引起患者所训练的肌肉明显疼痛,则应如训练引起患者所训练的肌肉明显疼痛,则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疼痛不仅可增加患者不适减少运动量或暂停。疼痛不仅可增加患者不适感,而且也使训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感,而且也使训练难以达到预

60、期效果。一旦出现较明显的疼痛,则应在查明原因并进一旦出现较明显的疼痛,则应在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后再进行训练。行必要的治疗后再进行训练。123 注意心血管反应注意心血管反应训练中不应憋气,以防发生心血管问题;训练中不应憋气,以防发生心血管问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尤要加强预防对有心血管问题的高危患者尤要加强预防措施。措施。用力时要吸气、放松时将气体慢慢呼出。用力时要吸气、放松时将气体慢慢呼出。124 掌握肌力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对掌握肌力训练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高危人群应在良好指导下进行训练,并在训练人群应在

61、良好指导下进行训练,并在训练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严防意外发生。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严防意外发生。125 灵活运用各种不同训练方法,并适当考虑灵活运用各种不同训练方法,并适当考虑各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以提高训练各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以提高训练效果。效果。由于肌力训练的效果与患者的主观努力程由于肌力训练的效果与患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关系密切,故应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度关系密切,故应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126 训练前应使患者了解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训练前应使患者了解训练的作用和意义,训练中应经常给予语言鼓励并显示训练的训练中应经常给予语言鼓励并显示训练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效果

62、,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地点安静的环境中,患者能集中精力训练以及便于安静的环境中,患者能集中精力训练以及便于调整训练体位和姿势。调整训练体位和姿势。做好正确详细的记录做好正确详细的记录127 二、肌耐力训练二、肌耐力训练128 1、定义、定义肌耐力肌耐力肌肉持续运动进行某一项指定活动的能力或所肌肉持续运动进行某一项指定活动的能力或所能维持的时间,而不能继续某一项指定任务时能维持的时间,而不能继续某一项指定任务时成为疲劳。成为疲劳。因此肌肉耐力也被认为是肌肉重复收缩时的耐因此肌肉耐力也被认为是肌肉重复收缩时的耐疲劳能力。疲劳能力。肌耐力训练肌耐力训练增强肌肉耐力的训练

63、即为专门针对提高肌肉耐增强肌肉耐力的训练即为专门针对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力的训练。129 2、与肌力训练的区别、与肌力训练的区别发展肌耐力的同时必然发展肌力,即耐力发展肌耐力的同时必然发展肌力,即耐力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但严格地说,发展肌力和耐力在方法上并但严格地说,发展肌力和耐力在方法上并不相同。不相同。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抗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抗较重负荷,重复次数并不需要很多(高强较重负荷,重复次数并不需要很多(高强度,少重复);而发展耐力则需在较轻负度,少重复);而发展耐力则需在较轻负荷下,在较长时间内多次重复才能有效荷下,在较长时间内

64、多次重复才能有效(小强度,多重复)。(小强度,多重复)。130 3、与肌力训练的联系、与肌力训练的联系肌耐力训练与肌力训练密切相关肌耐力训练与肌力训练密切相关在发展肌力时,如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久,必在发展肌力时,如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久,必然导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力中,如不增加负然导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力中,如不增加负荷,则不可能较快地产生肌耐力,对肌力增长不利。荷,则不可能较快地产生肌耐力,对肌力增长不利。最大动力性肌力和动力性耐力两者之间呈明显正最大动力性肌力和动力性耐力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即使在静力性运动中亦如此。相关关系,即使在静力性运动中亦如此。肌力增加时

65、,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肌力增加时,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在相对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时,虽并不能明显增强肌在相对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时,虽并不能明显增强肌力,但对其后发展肌力起着良好的影响。力,但对其后发展肌力起着良好的影响。因此,临床上常将发展肌力和耐力结合起来进行因此,临床上常将发展肌力和耐力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从而使肌肉做功更为合理。训练,从而使肌肉做功更为合理。131 3、肌肉的适应性变化、肌肉的适应性变化线粒体量和质增加,氧化酶和电子传递能线粒体量和质增加,氧化酶和电子传递能力提高力提高少见无氧代谢途径的改变少见无氧代谢途径的改变肌纤维稍有增粗肌纤维稍有增粗以红肌纤维改变为主,并增加肌肉的血液

66、以红肌纤维改变为主,并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环循环132 4、等张训练法、等张训练法先测定重复先测定重复10次运动的最大负荷,即为次运动的最大负荷,即为10 RM值。值。用用10RM的的80量作为训练强度,每组训练量作为训练强度,每组训练1020次,重复次,重复3组,每组间隔组,每组间隔1min。亦可采用亦可采用5cm宽、宽、1m 长的弹力带进行重复长的弹力带进行重复牵拉训练。弹力带的一头固定于床架或其牵拉训练。弹力带的一头固定于床架或其他固定物上,根据需要进行某一肌群的耐他固定物上,根据需要进行某一肌群的耐力训练,尽量反复牵拉弹力带直至肌肉疲力训练,尽量反复牵拉弹力带直至肌肉疲劳,劳,1次次/d,

67、每周训练,每周训练35d。133 5、等长训练法、等长训练法取取2030的最大等长收缩阻力,作逐的最大等长收缩阻力,作逐渐延长时间的等长收缩训练,直至出现肌渐延长时间的等长收缩训练,直至出现肌肉疲劳为止,肉疲劳为止,1次次/d,每周训练,每周训练35d。134 小结小结肌力训练的原理肌力训练的原理肌力训练的方法肌力训练的方法肌力训练的选择肌力训练的选择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肌力与耐力训练的关系与区别肌力与耐力训练的关系与区别135 牵拉运动牵拉运动136 肌肉牵拉基础肌肉牵拉基础 牵拉: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牵拉: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旨在增加组织的伸展

68、性和关节的活其目的旨在增加组织的伸展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动范围。 肌肉具有收缩性和伸展性肌肉具有收缩性和伸展性收缩性:肌肉主动作功、长度变短的特性;收缩性:肌肉主动作功、长度变短的特性;伸展性:肌肉放松,在受到外力牵拉时长度增伸展性:肌肉放松,在受到外力牵拉时长度增加的特性。加的特性。 137 肌肉牵拉基础肌肉牵拉基础高高尔尔基基腱腱器器:位位于于肌肌肉肉-肌肌腱腱结结合合处处,是是接接受受牵牵拉拉刺激的感受器。刺激的感受器。快快速速牵牵拉拉肌肌肉肉时时:肌肌梭梭兴兴奋奋,刺刺激激传传入入神神经经纤纤维维,增增加肌张力,这一过程称为单突触牵拉反射。加肌张力,这一过程称为单突触牵拉反射。缓缓慢慢

69、持持续续牵牵拉拉肌肌肉肉时时:高高尔尔基基腱腱器器兴兴奋奋,激激发发抑抑制制反反应,使肌肉张力降低,肌肉放松,长度变长。应,使肌肉张力降低,肌肉放松,长度变长。因此因此进行牵拉时,进行牵拉时,牵拉的速度牵拉的速度、强度强度和和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将影响到治疗效果将影响到治疗效果 138 139 软组织挛缩软组织挛缩挛挛缩缩:经经过过关关节节的的肌肌肉肉或或其其他他软软组组织织发发生生缩短,从而引起关节活动范围降低。缩短,从而引起关节活动范围降低。挛缩可以通过检查肌肉的紧张度和关节的挛缩可以通过检查肌肉的紧张度和关节的活动范围而证实。活动范围而证实。 140 软组织挛缩分型软组织挛缩分型 肌静力性挛

70、缩肌静力性挛缩疤痕粘连疤痕粘连纤维性粘连纤维性粘连不可逆性挛缩不可逆性挛缩假性肌静力性挛缩假性肌静力性挛缩141 肌肉牵拉技术分类肌肉牵拉技术分类被动牵拉被动牵拉手法被动牵拉手法被动牵拉机械被动牵拉机械被动牵拉主动抑制主动抑制收缩收缩-放松放松收缩收缩-放松放松-收缩收缩拮抗肌收缩拮抗肌收缩自我牵拉自我牵拉 142 143 牵拉的目的牵拉的目的 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预防或降低躯

71、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144 适应症适应症 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疤痕形成,引起肌肉、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疤痕形成,引起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关节活动范围降低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关节活动范围降低 软组织挛缩影响软组织挛缩影响ADL当肌无力和拮抗肌紧张同时存在时,先牵当肌无力和拮抗肌紧张同时存在时,先牵拉紧张的拮抗肌,再增加无力肌肉的力量拉紧张的拮抗肌,再增加无力肌肉的力量145 禁忌症禁忌症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炎症。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炎症。新近发生的骨折。新近发生的骨折。新近发生的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或有新近发生的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

72、有血肿或有其他创伤体征存在。其他创伤体征存在。神经损伤或肌肉被拉长时巨痛。神经损伤或肌肉被拉长时巨痛。严重的骨质疏松。严重的骨质疏松。当孪缩或缩短的组织具有下列作用时牵拉应慎重:当孪缩或缩短的组织具有下列作用时牵拉应慎重: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或为了使肌肉保持一定的为了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或为了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力量,增加功能活动的基础,特别是截瘫或肌肉力量,增加功能活动的基础,特别是截瘫或肌肉严重无力的病人。严重无力的病人。146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牵拉。避免过度牵拉。避免过度牵拉已长时间制动或不活动的肌避免过度牵拉已长时间制动或不活动的肌肉结缔组织。肉结缔组织。避免牵拉水肿组织。避免牵拉水

73、肿组织。避免过度牵拉肌力较弱的肌肉。避免过度牵拉肌力较弱的肌肉。147 肌肉牵拉的程序肌肉牵拉的程序 牵拉前先评估病人,了解关节受限的原因牵拉前先评估病人,了解关节受限的原因是软组织引起的还是关节本身所致。是软组织引起的还是关节本身所致。选择好最有效或最佳的牵拉方法。选择好最有效或最佳的牵拉方法。 牵拉力量发方向应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牵拉力量发方向应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向相反。向相反。为避免牵拉中挤压关节,对关节可稍加分为避免牵拉中挤压关节,对关节可稍加分离牵引力。离牵引力。148 牵拉的放松及抑制技术牵拉的放松及抑制技术主动抑制技术主动抑制技术局部放松局部放松热疗热疗按摩按摩关节松动关节松动

74、 149 徒手被动牵伸肩关节方法徒手被动牵伸肩关节方法增加肩前屈增加肩前屈 牵拉肌群:肩后伸肌群牵拉肌群:肩后伸肌群 病人体位:仰卧位,上肢前屈,屈肘,前臂及手放松。病人体位:仰卧位,上肢前屈,屈肘,前臂及手放松。治疗者位置:面向病人站在牵拉一侧。上方手从内侧治疗者位置:面向病人站在牵拉一侧。上方手从内侧握住肘关节,下方手放在肩胛骨腋缘固定肩胛骨。握住肘关节,下方手放在肩胛骨腋缘固定肩胛骨。 牵拉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最大范围,以拉牵拉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最大范围,以拉长肩后肌群。长肩后肌群。增加肩后伸增加肩后伸增加肩水平外展增加肩水平外展增加肩外旋增加肩外旋增加肩外展增加肩外展

75、150 徒手被动牵伸肩关节徒手被动牵伸肩关节151 自我牵拉肩关节自我牵拉肩关节152 牵伸前臂旋前旋后牵伸前臂旋前旋后153 牵伸腕关节、指关节牵伸腕关节、指关节154 自我牵伸腕关节自我牵伸腕关节155 156 自我牵伸指关节自我牵伸指关节157 牵伸国绳肌牵伸国绳肌158 牵伸伸屈膝肌群牵伸伸屈膝肌群159 自我牵拉伸屈膝肌群自我牵拉伸屈膝肌群160 161 牵伸髂腰肌牵伸髂腰肌162 牵伸髋内收外展肌牵伸髋内收外展肌163 内收肌的自我牵拉内收肌的自我牵拉164 牵伸髋旋内旋外牵伸髋旋内旋外165 自我牵拉髋后伸肌群自我牵拉髋后伸肌群166 自我牵拉小腿三头肌自我牵拉小腿三头肌167

76、上肢肌力训练上肢肌力训练168 一、肩部肌群一、肩部肌群169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解剖及运动学概要170 肩关节运动肩关节运动前屈前屈后伸后伸内收内收外展外展旋内旋内旋外旋外提肩胛提肩胛171 屈肌群屈肌群三角肌前部三角肌前部喙肱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胸大肌胸大肌172 173 174 175 伸肌群伸肌群三角肌后部三角肌后部背阔肌背阔肌大圆肌大圆肌176 177 内收肌群内收肌群胸大肌胸大肌背阔肌背阔肌大圆肌大圆肌冈下肌冈下肌小圆肌小圆肌178 外展肌群外展肌群三角肌中部纤维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冈上肌179 旋内肌群旋内肌群肩胛下肌肩胛下肌背阔肌背阔肌胸大肌胸大肌大圆肌大圆肌180 旋

77、外肌群旋外肌群冈下肌冈下肌小圆肌小圆肌三角肌后部纤维三角肌后部纤维181 提肩胛肌群提肩胛肌群斜方肌斜方肌菱形肌菱形肌提肩胛肌提肩胛肌182 2、徒手抗阻训练、徒手抗阻训练183 1)肩前屈肌群肌力训练)肩前屈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坐位坐位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上面向病人站立,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上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向下施加阻力。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前屈肩关节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前屈肩关节184 185 186 2)肩后伸肌群肌力训练)肩后伸肌群肌力训练

78、体位:体位:俯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俯卧位,上肢放在体侧,伸肘。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骨,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向下施加阻力。骨,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后伸肩关节。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后伸肩关节。187 3)肩外展肌群肌力训练)肩外展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侧,屈肘90,前臂中立位。,前臂中立位。坐位坐位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外侧,并向内施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外侧,并向内施加

79、阻力,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以保持稳定。加阻力,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以保持稳定。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外展上肢抗阻力全范围外展上肢188 189 4)肩内收肌群肌力训练)肩内收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仰卧位,上肢外展90,前臂中立位。,前臂中立位。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骨,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后面固定肩胛骨,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内侧向外施加阻力。下方手放在肱骨远端内侧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收上肢抗阻力全范围内收上肢190 5)肩内旋肌群肌力训练)肩内旋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肩

80、外展仰卧位,肩外展90,屈肘,屈肘90,肘部放在床沿,肘部放在床沿,前臂旋前位垂直向上。前臂旋前位垂直向上。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站在病人头侧,内侧手握住肘关节内侧,保持站在病人头侧,内侧手握住肘关节内侧,保持稳定,外侧手握住前臂尺侧远端并施加阻力。稳定,外侧手握住前臂尺侧远端并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旋肩关节。抗阻力全范围内旋肩关节。191 192 6)肩外旋肌群肌力训练)肩外旋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肩外展仰卧位,肩外展90,屈肘,屈肘90,肘部放在床沿。,肘部放在床沿。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下方手握住肘部内侧,保持稳定,上面向病人站立,下

81、方手握住肘部内侧,保持稳定,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背侧并向足的方向施加阻力。方手握住前臂远端背侧并向足的方向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外旋肩关节。抗阻力全范围外旋肩关节。俯卧位下练习:俯卧位下练习:肩外展肩外展90,屈肘,屈肘90,肘部放在床沿,固定肩胛骨,肘部放在床沿,固定肩胛骨,握住前臂远端背侧,并向下施加阻力。握住前臂远端背侧,并向下施加阻力。193 7)提肩胛肌群肌力训练)提肩胛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位,上肢放于体侧坐位,上肢放于体侧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站病人身后,双手放在两侧肩部,四指在前,站病人身后,双手放在两侧肩部,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同时向下施加阻力。拇

82、指在后,同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病人双肩同时向上抬,对抗阻力。病人双肩同时向上抬,对抗阻力。194 3、器械训练、器械训练195 原理与徒手抗阻训练基本相同原理与徒手抗阻训练基本相同阻力可以采用沙袋、哑铃、拉力器、弹力阻力可以采用沙袋、哑铃、拉力器、弹力橡胶、重锤等。橡胶、重锤等。阻力的方向均应与训练肌群的收缩方向相阻力的方向均应与训练肌群的收缩方向相反,并保持其他关节稳定,避免代偿运动反,并保持其他关节稳定,避免代偿运动或其他肌群的参与。或其他肌群的参与。196 肩肩前前举举( (屈屈曲曲) )肌肌群群197 肩屈曲肌群肩屈曲肌群 抗阻力运动抗阻力运动198 199 200

83、 201 肩肩内内、外外旋旋肌肌群群202 肩部推举训练肩部推举训练蝴蝶运动蝴蝶运动203 胸胸部部推推举举运运动动204 斜斜方方肌肌拉拉力力训训练练运运动动205 二、肘部及前臂肌群二、肘部及前臂肌群206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解剖及运动学概要207 肘及前臂运动肘及前臂运动屈肘屈肘伸肘伸肘前臂旋前前臂旋前前臂旋后前臂旋后208 屈肘肌群屈肘肌群肱肌肱肌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肱桡肌肱桡肌209 210 伸肘肌群伸肘肌群肱三头肌肱三头肌肘肌肘肌211 前臂旋前肌群前臂旋前肌群旋前圆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前方肌212 前臂旋后前臂旋后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肱桡肌肱桡肌旋后肌旋后肌213 2、徒手抗阻训练、

84、徒手抗阻训练214 屈肘肌群肌力训练屈肘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位,上肢放在体侧,稍屈肘,前臂旋后坐位,上肢放在体侧,稍屈肘,前臂旋后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部固定肱骨,下面向病人站立,上方手放在肩部固定肱骨,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并向足的方向施加阻力。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并向足的方向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屈肘抗阻力全范围屈肘215 216 伸肘肌群肌力训练伸肘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俯卧位,上肢外展俯卧位,上肢外展90,肘下垫一毛巾卷,屈,肘下垫一毛巾卷,屈肘,前臂垂于床沿。肘,前臂垂于床沿。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内侧手放在肱骨远端

85、背侧,固面向病人站立,内侧手放在肱骨远端背侧,固定肱骨,外侧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并向下施加定肱骨,外侧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并向下施加阻力。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伸肘抗阻力全范围伸肘217 218 旋前旋前/旋后肌群肌力训练旋后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屈肘仰卧位,上肢稍外展,屈肘90,前臂中立位,前臂中立位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双手交叉夹住前臂远端。分别面向病人站立,双手交叉夹住前臂远端。分别向背侧向背侧/掌侧施加阻力。掌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全范围抗阻力旋前或旋后全范围抗阻力旋前或旋后219 220 3、器械肌力训练、器械肌力训

86、练221 肘屈伸肌群(辅助主动运动)肘屈伸肌群(辅助主动运动)222 223 224 225 226 肱二头肌肌力训练肱二头肌肌力训练227 肘关节旋前肘关节旋前-旋后旋后228 三、腕及手部肌群三、腕及手部肌群229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解剖及运动学概要230 腕关节运动腕关节运动掌屈掌屈背伸背伸尺侧偏(内收)尺侧偏(内收)桡侧偏(外展)桡侧偏(外展)231 屈腕肌群屈腕肌群桡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掌长肌232 伸腕肌群伸腕肌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尺侧腕伸肌233 桡桡/尺侧偏尺侧偏桡侧偏桡侧偏桡侧腕伸肌桡侧腕伸肌

87、桡侧屈腕肌桡侧屈腕肌尺侧偏尺侧偏尺侧腕伸肌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234 屈腕肌群肌力训练屈腕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掌侧,固定前臂,面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掌侧,固定前臂,一手握住手掌并向桌面施加阻力。一手握住手掌并向桌面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屈腕。病人抗阻力全范围屈腕。235 236 伸腕肌群肌力训练伸腕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前放在桌上。坐在桌旁,前臂旋前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固定前臂,面

88、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固定前臂,一手握住手背并向桌面施加阻力。一手握住手背并向桌面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伸腕。抗阻力全范围伸腕。237 桡桡/尺侧偏肌群肌力训练尺侧偏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前放在桌上。坐在桌旁,前臂旋前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固定前臂面向病人,一手放在前臂远端背侧,固定前臂增强桡侧偏肌力时,另一手放在第增强桡侧偏肌力时,另一手放在第1掌骨桡侧掌骨桡侧向尺侧施加阻力。增强尺侧偏肌力时,另一手向尺侧施加阻力。增强尺侧偏肌力时,另一手放在第放在第5掌骨尺侧并向桡侧施加阻力。掌骨尺侧并向桡侧施加

89、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桡侧偏或尺侧偏抗阻力全范围桡侧偏或尺侧偏238 屈指肌群肌力训练屈指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在桌旁,前臂中立位放在桌上。坐在桌旁,前臂中立位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一手握住指间关节近端,固定近端面向病人,一手握住指间关节近端,固定近端指骨,一手握住指间关节的远端并向指背施加指骨,一手握住指间关节的远端并向指背施加阻力。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屈曲指间关节抗阻力全范围屈曲指间关节239 掌指关节肌群肌力训练掌指关节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

90、:面向病人,一手握住掌骨,一手放在近端指骨面向病人,一手握住掌骨,一手放在近端指骨掌面并向下施加阻力。掌面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病人保持指间关节伸直,抗阻力全范围屈曲掌病人保持指间关节伸直,抗阻力全范围屈曲掌指关节。指关节。240 241 对掌肌群肌力训练对掌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拇指与小指对坐在桌旁,前臂旋后放在桌上,拇指与小指对掌。掌。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坐在桌旁,双手分别握住拇指和小指面向病人坐在桌旁,双手分别握住拇指和小指掌侧并向外侧施加阻力。掌侧并向外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对掌抗阻力对掌242 243 3

91、、器械训练、器械训练244 245 246 247 248 249 下肢肌群肌力训练下肢肌群肌力训练250 一、髋部肌群一、髋部肌群251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解剖及运动学概要252 髋关节运动髋关节运动屈曲屈曲后伸后伸内收内收外展外展内旋内旋外旋外旋253 屈曲肌群屈曲肌群髂腰肌髂腰肌股直肌股直肌缝匠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阔筋膜张肌254 后伸肌群后伸肌群臀大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腱肌半膜肌半膜肌255 内收肌群内收肌群内收大肌内收大肌内收长肌内收长肌内收短肌内收短肌股薄肌股薄肌耻骨肌耻骨肌256 外展肌群外展肌群臀中肌臀中肌臀小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阔筋膜张肌257 内旋肌群内旋肌群臀

92、中肌前部臀中肌前部臀小肌前部臀小肌前部阔筋膜张肌阔筋膜张肌258 外旋肌群外旋肌群髂腰肌髂腰肌臀大肌臀大肌臀中肌后部臀中肌后部臀小肌后部臀小肌后部梨状肌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闭孔外肌259 260 2、徒手抗阻肌力训练、徒手抗阻肌力训练261 屈髋肌群肌力训练屈髋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下肢屈髋、屈膝仰卧位,下肢屈髋、屈膝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面向病人站立,双手将下肢托起,屈髋、屈膝面向病人站立,双手将下肢托起,屈髋、屈膝90,下,下方手托住足及踝关节,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向足的方手托住足及踝关节,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向足的方向施加阻力。方向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

93、:抗阻力全范围屈髋抗阻力全范围屈髋坐位下训练:一手放在髂前上棘固定骨盆,一手坐位下训练:一手放在髂前上棘固定骨盆,一手放在股骨远端并向下施加阻力。放在股骨远端并向下施加阻力。262 263 伸髋肌群肌力训练伸髋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俯卧位,下肢伸直俯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上方手及前臂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放上方手及前臂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腘窝上并向下施加阻力。在大腿远端腘窝上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后伸髋。抗阻力全范围后伸髋。264 265 266 髋外展肌群肌力训练髋外展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仰卧位,下肢伸

94、直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髂前上棘处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上方手放在髂前上棘处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并向内侧施加阻力端外侧并向内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外展髋。抗阻力全范围外展髋。侧卧位下训练,上方手放在髂嵴固定骨盆,下方侧卧位下训练,上方手放在髂嵴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股骨远端外侧并向下施加阻力。手放在股骨远端外侧并向下施加阻力。267 268 269 髋内收肌群肌力训练髋内收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对侧下肢外展仰卧位,对侧下肢外展25,训练侧下肢外展,训练侧下肢外展30。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髂前上棘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

95、端上方手放在髂前上棘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内侧并向外施加阻力。内侧并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收髋抗阻力全范围内收髋侧卧位下训练,训练侧在下,托起对侧下肢。侧卧位下训练,训练侧在下,托起对侧下肢。270 271 髋内髋内/外旋肌群外旋肌群方法方法1体位:体位:仰卧位,训练侧下肢屈髋、屈膝仰卧位,训练侧下肢屈髋、屈膝90。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内旋肌训练: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内侧,下方手放在内旋肌训练: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内侧,下方手放在外踝并向内施加阻力。外踝并向内施加阻力。外旋肌训练: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下方手放在外旋肌训练: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下方手放

96、在内踝并向外施加阻力。内踝并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抗阻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髋。髋。272 髋内髋内/外旋肌群外旋肌群方法方法2体位:体位:俯卧位,训练侧下肢屈膝俯卧位,训练侧下肢屈膝90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上方手及前臂放在臀部固定骨盆。训练内旋肌时下方上方手及前臂放在臀部固定骨盆。训练内旋肌时下方手握住外踝并向内侧施加阻力,训练外旋肌时,下方手握住外踝并向内侧施加阻力,训练外旋肌时,下方手握住内踝并向外施加阻力手握住内踝并向外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抗阻

97、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髋。髋。273 髋内髋内/外旋肌群外旋肌群方法方法3体位:体位:坐位,双下肢垂于治疗床,训练侧大腿下方垫一毛巾坐位,双下肢垂于治疗床,训练侧大腿下方垫一毛巾卷。卷。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内旋肌训练,内侧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外侧内旋肌训练,内侧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外侧手握住外踝处并向内侧施加阻力手握住外踝处并向内侧施加阻力外旋肌训练,外侧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内侧外旋肌训练,外侧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内侧手握住内踝处并向外侧施加阻力。手握住内踝处并向外侧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

98、抗阻力全范围内旋(小腿向外)或外旋(小腿向内)髋。髋。274 275 3、器械训练、器械训练276 髋关节屈伸肌群髋关节屈伸肌群277 278 髋关节内收、外展肌群髋关节内收、外展肌群279 280 281 二、膝部肌群二、膝部肌群282 1、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屈膝屈膝股二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腱肌半膜肌半膜肌伸膝伸膝股四头肌股四头肌283 284 2、屈膝徒手阻力训练、屈膝徒手阻力训练体位:体位:俯卧位,下肢伸直俯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小腿远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放在小腿远端掌侧并向下施加阻力。端掌侧并向下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

99、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屈膝抗阻力全范围屈膝285 286 3、伸膝徒手阻力训练、伸膝徒手阻力训练体位:体位:坐位,下肢垂于床沿。坐位,下肢垂于床沿。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下方手握上方手放在膝关节上方,固定股骨,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并向后施加阻力。住小腿远端并向后施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伸膝抗阻力全范围伸膝287 288 4、器械训练、器械训练289 290 291 三、踝部肌群训练三、踝部肌群训练292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解剖及运动学概要293 踝关节运动踝关节运动跖屈跖屈背伸背伸内翻内翻外翻外翻294 跖屈肌群跖屈肌群小腿三头肌小腿三头

100、肌胫骨后肌胫骨后肌踇长屈肌踇长屈肌趾长屈肌趾长屈肌295 背伸肌群背伸肌群胫骨前肌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趾长伸肌296 内翻肌群内翻肌群小腿三头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趾长屈肌297 外翻肌群外翻肌群腓骨长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骨短肌胫骨前肌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趾长伸肌298 2、徒手抗阻肌力训练、徒手抗阻肌力训练299 踝背伸肌群肌力训练踝背伸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稍屈膝,踝中立位仰卧位,稍屈膝,踝中立位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一手握住足跟,一手放在足背并向足底施加阻一手握住足跟,一手放在足背并向足底施加阻力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

101、抗阻力全范围背伸踝抗阻力全范围背伸踝300 301 踝跖屈肌群肌力训练踝跖屈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仰卧位,稍屈膝,踝中立位仰卧位,稍屈膝,踝中立位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上方手放在小腿近端,固定胫骨,下方手握住上方手放在小腿近端,固定胫骨,下方手握住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并向足背方向施加阻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并向足背方向施加阻力。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跖屈踝。抗阻力全范围跖屈踝。302 303 内内/外翻肌群肌力训练外翻肌群肌力训练体位:体位:坐位,小腿垂于床沿,足放在治疗师大腿上。坐位,小腿垂于床沿,足放在治疗师大腿上。治疗师位置:治疗师位置:一手握住小腿远端,训练内翻

102、肌群时,另一手一手握住小腿远端,训练内翻肌群时,另一手握住足的内侧缘并向外侧施加阻力,训练外翻握住足的内侧缘并向外侧施加阻力,训练外翻肌群施时,另一手握住足的外侧缘并向内侧施肌群施时,另一手握住足的外侧缘并向内侧施加阻力。加阻力。抗阻力方法:抗阻力方法:抗阻力全范围内翻或外翻。抗阻力全范围内翻或外翻。304 3、器械训练、器械训练305 306 307 308 躯干肌群训练躯干肌群训练309 310 311 312 313 躯躯干干屈屈肌肌314 315 316 317 318 小结小结熟悉各关节的运动功能熟悉各关节的运动功能熟悉运动疗法的相关概念熟悉运动疗法的相关概念熟悉各肌群的作用熟悉各肌群的作用掌握各肌群肌力训练的体位和方法掌握各肌群肌力训练的体位和方法3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