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8264293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8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淬炼课堂教学环节,促成学习提质增效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中午好!本次阶段性测试初三历史试卷总体难度不大,填空题、材料题比较简单,选择题有些许灵活。本次测验 1 班和 5 班的均分分别是 40.1 和 38.5,差距不大。 本次测验的年级均分28.8,普通班均分最高的是 30.4,最低的是 23.1,差距较大。究其原因,由于一些班级世界古代史还没有学习,所以普通班班级与班级的均分有一定的差距。我相信经过接下来期中全面复习,这方面的差距会有所减小。接下来我谈谈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接下来我谈谈历史组“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

2、的具体措施:的具体措施:一.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课前加强集体研讨,要根据 2021 年苏州中考的能级要求对已有的课件进行必要的调整,积极落实赵校提出的“三三三“目标。学生所有的新课预习将在课堂进行。教师将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提供科学合理的板书,从而让学生的预习有目的、有抓手、有实效。争取每堂新课结束后留足 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巩固、记忆重点知识,充分保证课堂上学生能有 15 分钟自主学习时间,要改变很多老师在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一言堂。在上课过程中要围绕重难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对于课堂练习的环节同样不能

3、忽视,我们充分利用好课堂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堂完成课时作业本,从而使有效巩固、有效学习落到实处。二.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才干,各显神通,提质增效。我们历史组现在共 8 人,初三历史 7 人,从年龄层次、教学经验、知识储备上来讲,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梯队。唐新华老师、李彦如老师、郭小涛老师深耕历史教学一线几十年,他们看历史问题多角度、有深度,所以组内的假期作业的编纂基本由他们来完成。邹文芝老师作为吴江区资深的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的点子多、方法活,所以组内的课件制作、综合试卷的命题基本由她来把关。钱楠老师、沈婷老师都是研究生毕业,理论储备丰富,勤奋好学,干劲十足,组内资料的整理工作基本由她

4、们来完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我们要充分展现每个老师的教学才干, 各显神通,提质增效。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呢?现在我们就目前组内的做法与大家分享。双减的目的是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中花更多的功夫,想更多的点子,要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效率。我们每堂课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巧用视频、分析漫画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提供适宜的材料,并渗透相应的解题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双减

5、“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到目前为止,“双减”政策已经出台一百多天。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就需要有“双加”,加的是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家长们的家庭教育监督责任。我们作为教师,就必然要做出改变,提升自己,增强自己的教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让同学们在“吃正餐”时就吃饱吃好(学校里面上课就学好),而非用“零食”和营养不均衡作用不大的“饭后甜点”(周六日以及假期的补课)去充饥,这样才可以营养均衡,真正地达到劳逸结合。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呢?以下几个方面是本人认为值得去尝试并付诸实践的1,1,厚德载物,言传身教厚德载

6、物,言传身教身为教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而是要以榜样的力量存在于学生之间,言传的力量大于身教,所以在平时自己就要做到讲品德,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做正直勇敢,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民教师。日常要做到尊重学生,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并且教育以育人为先,当一个学生真正的懂得如何做人,他才能更好得学习文化知识。我们作为老师就要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下,我们作为教师自身,也要做到五育

7、并举,五育融合。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2,2,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2.1 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知识与技能自己所任教一门学科,是一定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加深、加厚的。地理,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科,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一个学科,在特殊学科的性质下,地理是充满了学科融合的特点。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涉及到其他科目,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地理教师要更广博的知识量。在涉及到地理知识的部分要做到扎实,并且灵活应用。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多加应用一些比喻,或者是一些比较幽默的例子,这样的话可以促进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激发对于科学以及真理的探求。在平时工

8、作间隙,也要保持学习的状态,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教师更是要不断地补充与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在大学中,地理科学专业大量的专业课中,有很多知识是可能学过之后就会忘了的,所以不断复习巩固专业知识是很必要的,这样在授课时才可以更为科学、严谨。此外,还需经常阅读,阅读的范围可以很广,比如可以常常阅读论文,了解学科前沿信息,以及专题问题的深入探究,这样在讲解一个问题时才会更加深入透彻;除了论文,还可以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比如和地理有关的有很多,科普类更是数不胜数,如这里是中国,云彩收集者手册, 云与大气现象, 气象学与生活, 认识海洋,土壤学与生活 等等, 还有一些杂志, 如 中国国家地理

9、 ,华夏地理,美国国家地理等,这些都是语言生动,图片精美,数据准确,印刷精致的好书,在阅读的同时,不仅可以增加自己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更可以运用于教学当中,丰富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同学们注意力,毕竟“兴趣”是一位很好的老师;还可以看一些大家的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是集百家之言的一个好地方,我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好像是与优秀的人对话,公众号就更是将我们与更优秀之人的对话拉近了一步, 比如“雷鸣地理眼”, “地理学社”,“地理公社”,“地理大师”,“地理帝”,“崔老师画说地理”等等公众号上资源也很丰富,视频音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乃一大宝地;还可以借鉴的就是一些纪录片了,曾经在中央十台纪录频道播出

10、的,或者是英国 BBC 出品的,必属精品,比如人与自然, 地理中国, 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行星,非凡旅程: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等等,都是很不错的涉猎材料。另外,办公室里面的同事也是很好的学习进步的伙伴,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互相讨论,讨论也就是思想不断碰撞出火花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个人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求同存异,得出一个更合理的答案,就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教师基本技能也是要不断训练、提升的。比如写板书的粉笔字,板书设计,普通话标准度的加强,地理版图的绘画(比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地形图等),课件制作,微课录制,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11、,都是没有止境的。2.2 教育教学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作为师范生, 我们曾专门学习过了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以及外国教育史,这些学科都向我们阐述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萌芽、独立到发展,以及各位大家所提出的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教育是一种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像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在2000 多年前的一些教育家或者是哲学家, 它们也已经遇到了这些相似的问题,所以这些先贤在当时所提出的一些见解,对于我们现在而言也是有启发的。在大学当中,我们大部分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实践的很少,教育实习只有一个学期,最多再加一个岗前培训。理论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教育发展的过程,以及

12、其他国家教育的发展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宝贵的观点,而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书中也系统地阐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所以,如何将已经学过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才是更为重要的。结合实践的前提,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奠基,所以还要经常阅读教育名家的书籍,或者是高校所办的杂志,比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教学,北师大的教育学报,陕师大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新课程评论等等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此外类似的微信公众号也有许多, 例如“中国教育会”,“人民教育”,“微言教育”,“教师之家教育”,“中国教育报”,都是讨论教育的几大著名阵地。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任务,也

13、就是孩子们要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技巧,以及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力,才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具体到学科教学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理解到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求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监督者,刚升初中的孩子们学习能力弱,以至于有些孩子还并没有学习知识的主动的意识,所以我们作为初中的教师, 很大程度上需要教给他们的有很多, 比如说如何做笔记,如何在书中勾画,如何去听课,如何复习,如何整理资料,如何调节多个学科的学

14、习时间等等,都是要教、要管的。此外也可以不断地与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在班级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初中孩子正是非常活跃、叛逆心比较重的时期,所以将他们管住并且给他们教知识,让他们学会知识,确实是一个挺艰难的任务。与前辈学习,就相当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苹果,不过从学习到学会还是需要自己的琢磨与实践。3. .工作过程中准备充分,打造高效课堂工作过程中准备充分,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双减”,在于“减负提质”。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变革传统课堂,生成有效课堂。那么,在上课之前就要有充足的准备,就像拍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就需要要有好的剧本, 舞台设计, 好的导演, 好的演员以及群演的良好配合。而在一堂课上,

15、老师既是导演, 也是演员。 要生成好的课堂,就需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3.1 结构化备课结构化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是师生为实现高质量课堂学习而进行的全方位准备,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以不同形式备课。从教师角度来看,备课是无止境的过程,日常如果有参赛或者是公开课展示,一直到讲课前一天可能才会停止备课。涉及教师的生活、学习、教学等活动;从课堂内涵变化来看,课堂教学应由过去的“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向“师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建构知识”,也就是皮亚杰、科尔伯格、维果茨基等人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这种转型要求备课必须有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备课过程是师

16、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不能狭隘地认为备课是教师的工作,上课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从不同角度和视角进行结构化准备,需要老师们超越自己,大胆创新,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学习活动、 情感发展等需求出发,研究教材,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搭建有效教学平台。3.2 学生资源的开发整合学生资源的开发整合生成有效课堂,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既会学、又学会,另一方面要在对学生进行编班、分组、排座时,注意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合理搭配, 交叉安排, 以座位形式结成帮扶对子,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对学生资源进行充分开发整合和利用。比如在我所教的达八中 2021 级 6 班,班主任罗老师就是这样安排

17、的小组与座位。罗老师的安排是将学习比较好的、有带动作用的同学,安排到中间,两侧各安排一个稍微不如中间这位同学的,将全班前 15 名分别作为常务班长,后安排两位坐在他的旁边,就这样全班有 45 个人被编排成了 15 组,只剩下 23 个特别差的学生,他们是在课堂上几乎不动,或者是没有任何学习动机的人,这些同学每节课老师会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达到结对子、互相帮扶的效果,在小组讨论或者知识检测互考过程中可以快捷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3.3 教学情境的精妙设置教学情境的精妙设置有效课堂要凸显它的魅力,要让学生喜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管哪个学科,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

18、是个多变的时空,广义的课堂不仅是教室,工厂、车间、大自然都可以作为课堂。我们完全可以打开课堂,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去学习,带到美丽的大自然去上课,带到工厂、车间、社区去体验,这便是最真切、最鲜活的教育情境。地理更是这样的一个学科,地理研学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也很希望学校有这样的安排。比如地理研学旅行是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可以更好地推动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双减”政策的环境下,将德智体美劳如何办得更好是一个挑战,地理研学是一个值得的尝试。比如,在政策上,劳动教育从 202*年到 2021 年教育部印发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下面四个。202*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

19、提出计划在 35 年内,建立机制健全、资源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要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 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点深入学生心中;202*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以及教育部组织制定的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指出劳动教育走进大中小学,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 并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行动方略进行了规范; 2021 年,教育部确定劳动等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或指导纲要。劳动教育以生成内在思想价值观和提升理性思维品质作为本质要求,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整合性,内含着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诸要素和影响。具体而言,研学旅行需要到户

20、外去,是一个自然的场域,这也符合劳动教育中涉及的衣食住行等自然场域。通过利用自然,让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进行融合。地理这个学科是极其适合“走出去”的。有以下几种是可以在非课堂的环境下教学的知识科普型:可以去博物馆,科技馆,动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科研场所,工业项目等地;体验考察型:可以去实践基地,营地体验,农庄活动中心等,九月份去蒙根花万通基地也可以算作这样的一次实践; 励志拓展型: 可以去红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名人故居大学校园或者是军营岗地;自然观赏型:可以去观察山川,湖泊,海洋沙漠等自然景观,主要依托自然旅游资源,这个在地理的课程中,自然地理部分可以加应用,在达拉特旗可以应用的资源也不

21、少,比如说响沙湾景区,还有库布奇沙漠也不远;文化康乐型:比如可以去演绎影视城,主题公园,文化传播等地。即使在课堂,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设置一些灵活的、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比如初中低年级段,可以通过故事、通过游戏、通过师生互动来创设一些情景;作为高年级,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一种情境创设。3.4 设问答疑的把握拿捏设问答疑的把握拿捏有效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作最恰当、最精当的点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主要是靠设问答疑这一载体来实现的。因此, 教师的设问、 提问, 最后的点评、 解答, 要得体、要巧妙,要形成照应,要具有开导性和启发性。对学生大胆的质疑

22、、开拓的思维、勇敢的表现,教师一定要支持、要肯定、要鼓励。至于怎么来设问、提问,教师怎么来解答、点评,同时怎么来鼓励学生,这都是有技巧的,都要做一些深度的思考和研究。3.5 常规的检查督促常规的检查督促生成有效课堂,就像我们推进其他工作一样,要统筹兼顾,绝对不能顾此失彼,水中按皮球。竹篮打水空忙一场。生成有效课堂,先进的理念要运用,有效的方法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要推进。有效课堂既要立足常态, 又要追求常新, 还要突破常规,这里所说的“常态”就是指的教学常规管理,它是追求常新、突破常规的基础。4.4.课堂实操课堂实操重视课堂的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要做到灵活多变,引“生”入胜。

23、课堂上,教师进入状态,精神饱满;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还有幽默。让课堂上有笑声,学生才会愿意上课。一节课死气沉沉的话,那同学们大概是快睡着了。在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用教材教,从创造性加工教材开始,教师要对教材科学地重组、合并、放大、缩小,添加、删除,让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口味。讲授过程中重难点方面时间要分配合理,详略得当,时间上要精准,在教学设计中最好可以具体到干一项任务分配多长时间;地理教学中书上的配图比较多,所以突破书上的配图、紧紧围绕着书上所示的图片来展开原因的探索,是学习的关键,另外对于地理课来说网络上的资源是很多的可以说很丰富,但是我们在课堂上要合理地利

24、用这些资源,将资源与课堂内容合理整合,运用到课堂,才有好的效果,另外一定要用自己的话讲,讲出自己的理解,讲出自己的特点, 讲出自己的风格, 照本宣科是学生最不会喜欢的。课堂上教师的全部功绩在于“引导”。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教师“引导”出来的。好教师就是善于“引导”的教师。 教师也一定要学会“偷懒”。 教师“懒”一点,学生才会“勤“一点。一名“懒“教师会培养一班“勤“学生,相反,一名“勤“教师,就会培养一班懒“学生。教师也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学科的难点; 一定要从学科本身的特点, 确定重点。 做到有的放矢。此时,教学相长就很重要了,学生在这个时候总是有许许多多天马行空的问

25、题,他们心中总是有无数的问题急需一个老师或者是个百科全书来给他们彻底的讲解,比如他们会问为什么珠穆朗玛峰那么高,距离太阳更近了,但是温度却很低呢?为什么非洲的人到目前还是那么穷,那么饥饿,还有因为饥饿而会产生大肚子病呢?煤和碳有什么区别呢?碳和炭有啥区别呢?为什么板块这样划分,目前六大板块的划分有什么原因呢?有什么依据呢?还有这些板块该怎么记呢?某节内容好多啊,该怎么才能记住呢?看了新闻就又会问,什么又叫拉尼娜呢?什么是温室效应呢?今年冬天为什么这么冷?大部分问题我可以在当时就回答的,为他们解说,解答不了的,也就是教学相长的价值所在,我可以继续去探索,以给孩子们一个合理满意的解答。学生的思路不同于老师,这样也可以给老师的教法带来启发。因此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课堂的生成,要善于捕捉教育机会,要注意学生的思路。千万不要什么情况下,都按自己预设的教案进行。5.小结“双减”之后的课堂教学方法多样、途径丰富,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加强对学习本质的理解和重视,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初衷,愿每一位人民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来时路。我们走在前进的路上,相信,前进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更美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