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货币政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8259611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货币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九章货币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九章货币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九章货币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九章货币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货币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货币政策(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起构成国家调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起构成国家调节经济的两大宏观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经济的两大宏观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和执行货币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也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之一。本章主政策也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之一。本章主要阐述在现代信用货币体制下货币政策的目要阐述在现代信用货币体制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使学生对标、工具、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使学生对货币政策的各个范畴有所掌握,并加深对中货币政策的各个范畴有所掌握,并加深对中央银行在现代金融

2、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理解。央银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理解。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n1.1.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n2.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n3.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及其内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及其内容。n4.4.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本章难点本章难点n1.1.货币政策目标间的关系。货币政策目标间的关系。n2.2.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目标还是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目标还是双重目标?双重目标?n3.3.凯恩斯学派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关于凯恩斯学派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的

3、分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的分歧。本章结构本章结构 n第一节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n第二节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n第三节第三节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传导机制n第四节第四节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定义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货币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通常意货币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是就其狭义而言,即中央银行为义的货币政策是就其狭义而言,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4、的各种方针措施。二、西方货币政策目标二、西方货币政策目标( (一一) )稳定物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使稳定物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急剧的波动。的急剧的波动。( (二二) )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 (三三) )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追求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追求的最终目标。( (四四)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开放经济部门占总体经济比重较大的国特

5、别是对于开放经济部门占总体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更是如此。家更是如此。三、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矛盾三、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矛盾与与统一统一( (一一)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这是因为二者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这是因为二者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此高彼低的替代关系。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此高彼低的替代关系。( (二二)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物价稳定是经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物价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经济增长是物价稳定的物质基济增长的前提,经济增长是物价稳定的物质基础,二者既统一,又有矛盾。础,二者既统一,又有矛盾。( (三三)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是由于二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6、:是由于二者并存的条件事实上不存在。者并存的条件事实上不存在。( (四四)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是因为随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是因为随经济增长会增加进口,从而出现贸易逆差,恶经济增长会增加进口,从而出现贸易逆差,恶化国际收支。化国际收支。四、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四、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的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

7、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最终目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二、一般性政策工具二、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一) )存款准备存款准备金政策金政策1 1、概念:、概念:是指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是指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上缴中央银行准备金的比率来金融机构上缴中央银行准备金的比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2 2、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过程作用过程 法定存款法定存款准备率准备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货币乘数Msr投资投资3 3、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政策的政策效果效果

8、n1 1、法定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改、法定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改变货币供给。变货币供给。即即使准备金调整的幅度较小,也会引起使准备金调整的幅度较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n2 2、中央银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没有法定准备金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发挥为基础,没有法定准备金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发挥作用。作用。n3 3、即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准备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9、。n4 4、即即使存款准备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使存款准备率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4 4、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n1 1、由于准备率调整的效果较猛烈,其调整对整、由于准备率调整的效果较猛烈,其调整对整个社会和公众心理预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不个社会和公众心理预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宜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日常性工具。宜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日常性工具。n2 2、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

10、效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表表1:我国近年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我国近年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时间时间 调整方案调整方案 调整原因调整原因1985 年年 统一为统一为10%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带来的不利影响1987 年年 从从10%上调为上调为12%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膨胀1988 年年 进一步上调为进一步上调为13%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膨胀1998 年年3 月月21 日日 从从13%下调到下调到8% 对存款

11、准备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金制度进行了改革1999 年年11 月月21 日日 由由8%下调到下调到6% 应对紧缩应对紧缩2003 年年9 月月21 日日 由现行的由现行的6%调高至调高至7% 控制货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增长过快,减轻通胀压力币信贷总量增长过快,减轻通胀压力2004 年年4 月月25 日起由日起由7上调至上调至7.5;并实行;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建立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2006.7.5 由由7.5上调为上调为8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是对前期固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是对前期固定投资与信贷增

12、长过快的紧缩调控。定投资与信贷增长过快的紧缩调控。2006.8.15 由由8上调为上调为8.5 加强流动性管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2006.11.15 由由8.5上调为上调为9 吸收银行体吸收银行体系中因国际收支顺差等产生的过剩流动性系中因国际收支顺差等产生的过剩流动性2007.01.15 由由9上调为上调为9.5吸收银行体系中因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等产吸收银行体系中因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等产生的过剩流动性,巩固调控成效。生的过剩流动性,巩固调控成效。2007.02.25 由由9.5上调为上调为10吸收银行体系中因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等产吸收银行体系中因国际收

13、支持续顺差等产生的过剩流动性,适度紧缩信贷。生的过剩流动性,适度紧缩信贷。2007.04.16 2007.04.16 由由1010上调为上调为10.510.5吸收银行体系中过剩流动性,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吸收银行体系中过剩流动性,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增长,促进信贷结构优化。2007.05.15 2007.05.15 由由10.510.5上调为上调为1111 ,吸收银行体,吸收银行体系中过剩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系中过剩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007.06.05 2007.06.05 由由1111上调为上调为11.511.5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

14、资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用市场化手段逐渐为股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用市场化手段逐渐为股市降温。市降温。2007.08.15 2007.08.15 由由11.511.5上调为上调为1212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用市场化手段逐渐为股市降温。长,用市场化手段逐渐为股市降温。2007.09.25 2007.09.25 由由1212上调为上调为12.512.5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用市场化手段逐渐为股市降温。长,

15、用市场化手段逐渐为股市降温。( (二二) )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n1 1、概念:概念: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作的政策性规定。n2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的内容的内容 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1)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 (2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3、再贴现政策的作用过程n再贴现率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成本商业银行借款成本商业银行借款规模商业银行借款规模商业银行准备金商业银行准备金商业

16、银行贷款和投资规模商业银行贷款和投资规模Msr投资投资4 4、再贴现政策的政策效果、再贴现政策的政策效果n(1)再贴现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再贴现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效应;n(2)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额准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n(3)通过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通过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5 5、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再贴现政策的局

17、限性(1 1)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图;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图;(2 2)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3 3)与法定准备率比较而言,再贴现率易)与法定准备率比较而言,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于调整,但随时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我国再贴现利率n我国中央银行利率有四种我国中央银行利率有四种:一是再贷款利率,一是再贷款利率,即央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即央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二是再贴现利率,指金融

18、机构将所持率;二是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央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有的已贴现票据向央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三是存款准备金利率,指央行对的利率;三是存款准备金利率,指央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四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央行对率;四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央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n央行在央行在2004年年3月月25日对再贷款实日对再贷款实行浮息制度,即,在再贷款行浮息制度,即,在再贷款(再贴现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

19、时确定并公布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加点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加点浮息后,幅度。加点浮息后,20天以内再贷天以内再贷款利率为款利率为3.33,再贴现利率为,再贴现利率为3.24。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为1.89,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99。( (三三)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open market operation)n1 1、概念:、概念: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

20、场货币量的政策性行为。量的政策性行为。2 2、作用过程、作用过程 买入买入n有价证券有价证券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卖出卖出Msr投资投资3 3、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果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果 n公开市场业务有明显的优点:公开市场业务有明显的优点: (1 1)主动性强主动性强 ; (2 2)灵活性高灵活性高 ; (3 3)调调控控效果和缓,震动小效果和缓,震动小; (4 4)影响范围广影响范围广。 4 4、局限性局限性公开市场业务要能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具备公开市场业务要能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三个条件: (1 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

21、融实力。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 (2 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证券种类要齐全且场必须是全国性的,证券种类要齐全且达到一定规模。达到一定规模。 (3 3)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人民银行人民银行20072007年年1111月月1313日公开市场业务交易日公开市场业务交易人民银行于人民银行于1111月月1313日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日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072007年第一百二十一期央行票据。最高发行年第一百二十一期央行票据。最高发行量为量为3535亿元,实际发行量为亿元,实际发行量为3535亿元;期

22、限为亿元;期限为1 1年年( (缴款日为缴款日为20072007年年1111月月1414日,起息日为日,起息日为20072007年年1111月月1414日,到期日为日,到期日为20082008年年1111月月1414日日) );价;价格为格为96.2196.21元;参考收益率为元;参考收益率为3. 9393%3. 9393%。人人民银行于民银行于1111月月1313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回购期限为回购操作。回购期限为7 7天;交易量天;交易量480480亿元;亿元;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2.4%2.4%。人民银行于人民银行于1111月月1313

23、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回购期限为回购期限为2828天;交易量天;交易量7575亿元;加权平均亿元;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为中标利率为3.6%3.6%。 三、选择性政策工具三、选择性政策工具( (一一)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二二)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 (三三) )不动

24、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贷款方面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投机。贷款方面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投机。( (四四) )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产业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 (五五) )预缴进口保证金是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预缴进口保证金是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四、其他政策工具四、其他政策工具( (一一) )直接信用控制是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直接信用控

25、制是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控制。( (二二) )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构行为的做法。五、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选择五、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选择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逐步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逐步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传导机制n一、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

26、要求一、中介指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选取的基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选取的基本要求有五个: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本要求有五个: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干扰性、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性。二、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二、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 (一一) )利率作中介指标利率作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市场利率水平。( (二二)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

27、调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币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节、监控货币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三三) )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水平。( (四四) )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就是中央银行直接调节基基础货币作为中介指标,就是中央银行直接调节基础货币量。础货币量。 西方学者关于中介指标选择的争论集中在利率与西方学者关于中介指标选择的争论集中在利率与货币

28、供应量这两个金融变量上。货币供应量这两个金融变量上。三、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三、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 (一一) )货币供应量,一般包括流通中现金和社会公货币供应量,一般包括流通中现金和社会公众、单位在银行的存款。众、单位在银行的存款。( (二二) )信用总量,包括银行信用量、合作信用量、信用总量,包括银行信用量、合作信用量、国家信用量、股份信用量、企业间商业信用量、国家信用量、股份信用量、企业间商业信用量、银行间同业拆借信用量、民间信用量等银行间同业拆借信用量、民间信用量等。( (三三) )同业拆借利率是指各银行和金融机构间的临同业拆借利率是指各银行和金融机构间的临时资金融通的

29、利率。时资金融通的利率。( (四四) )银行备付金及其比率:银行备付金率是银行银行备付金及其比率:银行备付金率是银行 的存款备付金与当期存款总额的比率。的存款备付金与当期存款总额的比率。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n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市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n凯恩斯学

30、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n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n一、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一、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一)货币政策的时滞(一)货币政策的时滞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三)微观主体的预期行为(三)微观主体的预期行为 (四)金融创新的影响(四)金融创新的影响 (五)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五)其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n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

31、时间。可分为内部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时滞和外部时滞。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n一看发挥效应的快慢;一看发挥效应的快慢;n二看发挥效应的好坏二看发挥效应的好坏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n双松双紧双松双紧n一松一紧一松一紧总结n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n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的。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而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应视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使用,并使之效应最大。复习提要复习提要 n关键词:关键词: 货货币币政政策策、最最终终目目标标、相相机

32、机抉抉择择、货货币币政政策策工工具具、直直接信用控制、时滞接信用控制、时滞n思考题:思考题:1.1.西西方方国国家家货货币币政政策策的的最最终终目目标标有有哪哪几几个个?中中央央银银行行在在同同一一时时间间实实行行同同一一种种货货币币政政策策能能否否同同时时达达到到这这些些最最终目标?为什么?终目标?为什么?2.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认识。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认识。3.3.中中央央银银行行的的一一般般性性货货币币政政策策工工具具有有哪哪几几种种?它它们们分分别别是是怎怎样样调调控控货货币币供供给给量量的的?其其各各自自优优缺缺点点分分别别有有哪哪些?些?4 4

33、. .中中央央银银行行选选择择货货币币政政策策中中介介目目标标的的依依据据主主要要有有哪哪些些?5 5、如果央行不去管理贴现窗口以限制借款,如果央行不去管理贴现窗口以限制借款, 并且,如果贴现率低于贷款利几个百分并且,如果贴现率低于贷款利几个百分 点,你预计货币供应会有什么变化点,你预计货币供应会有什么变化 6 6、由于有了存款保险公司,银行发生恐慌的由于有了存款保险公司,银行发生恐慌的 可能性已经消除,因而贴现也就不再需要可能性已经消除,因而贴现也就不再需要 了了,对吗?,对吗? 7 7、依据灵活性、可逆转性、有效性和实施快依据灵活性、可逆转性、有效性和实施快 慢程度标准,比较说明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慢程度标准,比较说明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8 8、筹措投资的成本只与利率有关,因此货币政策能筹措投资的成本只与利率有关,因此货币政策能 够影响投资支出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它对利率的影够影响投资支出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它对利率的影 响响?为什么?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