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8251192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什么叫运动?什么叫运动?2.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如何?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如何?3.3.什么叫静止?什么叫静止?4.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5.5.规律的含义、特征?规律的含义、特征?6.6.人应怎样正确对待规律?人应怎样正确对待规律?4、2认识运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把握规律 政治组政治组 自然界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是运动变化的 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是运动变化的 人的思维人的思维也是运动变化的也是运动变化的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和变化之中(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 2、运动的含义:

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运动是指宇宙指宇宙间间一切一切事物、现象的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变化和过程 1 1、世界上、世界上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表现为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事物的性质的变化等表现为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事物的性质的变化等。运动是运动是( )的运动,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 1)物质只有在)物质只有在运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固

3、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运动运动本身就有的而不是本身就有的而不是本身就有的而不是本身就有的而不是外部强加于它的外部强加于它的外部强加于它的外部强加于它的想一想想一想 到底什么在运动呢?到底什么在运动呢?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在在在概念中概念中概念中概念中运动运动运动运动”。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心灵心灵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所采取的一种观点。所采取的一种观点。所采取

4、的一种观点。 世界的发展是世界的发展是世界的发展是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的的的自我自我自我自我运动运动运动运动。“不是风不是风不是风不是风动动动动,不是幡,不是幡,不是幡,不是幡动动动动,仁者,仁者,仁者,仁者心动心动心动心动”。离开离开物质物质谈运动:谈运动: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观点观点 机械运动的载体机械运动的载体化学运动的载体化学运动的载体生物运动的载体生物运动的载体社会运动的载体社会运动的载体思维运动的载体思维运动的载体各各是是什什么么?宏观物体宏观物体原子、离子原子、离子生命有机体生命有机体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人脑人脑任何运动都必须有自己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必须有自

5、己的承担者结论:运动是结论:运动是物质物质的运动的运动 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承担者。(2 2)运动的主体:运动的主体:物质,而不是意识。物质,而不是意识。运动运动物质物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可以归结为: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主主 体体承担者承担者固有属性固有属性存在方式存在方式物质是物质是运动运动的物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物质的运动,物质是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运动的承担者(载体)。 刻舟求剑者刻舟求剑者在在物质和运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离开了运动

6、谈物质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在把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要反对两在把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要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种错误的倾向:1.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 错误;错误;2.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 错误。错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有人说,世界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

7、过,大雁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请你分析一下,此话错在哪里?此话错在哪里?运动是运动是绝对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无条件的、永恒的永恒的4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 静止的含义静止的含义a a、事物在它发展的、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阶段和和一定时期一定时期, ,其其根本根本性质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发生变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性质的相对稳定)b b、物体相对于、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一定条件和和范围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

8、的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运动(位置的相对稳定(位置的相对稳定/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相对于行驶相对于行驶的火车来说的火车来说男孩是男孩是静止的,这静止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说明了静止说明了静止相对的相对的、有条件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暂时的刘德华的运动、静止图 刘德华几十年,一刘德华几十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变刻也没有停止过运动变化的过程。化的过程。 几十年内,他是刘几十年内,他是刘德华、不是黎明、张学德华、不是黎明、张学友友 绝对运动 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绝对运动刘刘德德华华年年龄龄、容容颜颜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绝对运动和和相对静止相对静

9、止的统一。的统一。4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静止的含义)静止的含义(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运动是绝对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无条件的、永恒的永恒的静止是静止是相对的相对的、有条件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绝对运动和和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的统一的统一( (静止是运动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动。) )看课本看课本P32P32欧布里德的故事,并思考欧布里德为欧布里德的故事,并思考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

10、静止,属于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相对主义、诡辩论P32P32专家点评专家点评“飞矢不动飞矢不动”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上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属于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要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要反对两个错误反对两个错误倾向!倾向!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犯了,犯了 错误错误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犯了犯了 错误错误相对主义、诡辩论相对主义、诡辩论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

11、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迪鲁:克拉迪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看到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看到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诡辩论。如何理解以下这些观点?如何理解以下这些观点?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物质运动运动固有属性固有属性存在方式存在方式主体主体 承担者承担者静止静止动中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中有动根本性质不变根本性质不变空间位置不变空间位置不变二、运动是有规律的二、运动是有规律的自学引导

12、(二)自学引导(二)请阅读请阅读P33-34P33-34,思考:,思考: 1. 1.什么是规律?什么是规律? 2. 2.规律的特点?规律的特点? 3. 3.我们如何对待规律?我们如何对待规律?1、定义、定义固有的固有的客观的、不是主观客观的、不是主观(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有的。非人主观创造,更不是上帝创造)非人主观创造,更不是上帝创造) 规律就是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联系。理理解解本质的本质的不同于不同于现象现象(苹果落地、四季更(苹果落地、四季更替、水往低处流)替、水往低处流)必然的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不是偶然的(守株待

13、兔)(守株待兔)区别于区别于规则规则(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程)红灯停,绿灯行红灯停,绿灯行。稳定的稳定的不是多变易逝的不是多变易逝的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1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 2、新陈代谢、新陈代谢3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4 4、万有引力规律、万有引力规律5 5、守株待兔、守株待兔2 2、规律的特征、规律的特征:(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意志为转移。 a.a.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

14、喜欢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 b.b.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人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人的喜恶。的喜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恶辽远也辍广。 荀子荀子 荀子的话说明了什么?荀子的话说明了什么?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客观的, ,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人说:有人说:“牛顿牛顿创造了创造了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规律,对吗?规律,对吗?”有人说:有人说:

15、“人们能够引水上山,使水往高处流,人们能够引水上山,使水往高处流,说明万有引力规律是可以说明万有引力规律是可以消灭消灭的。的。”2 2、规律的特征:、规律的特征:(1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转移。 a.a.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都客观地存在着; b.b.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人的喜恶。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人的喜恶。 规律既不能被规律既不能被创造创造,也不能

16、被,也不能被消灭消灭。 1、人可以利用规律,不能、人可以利用规律,不能改变改变规律,只规律,只能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能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 2、规律不能被、规律不能被创造创造,也不能被,也不能被消灭消灭。 在规律上不能用在规律上不能用发明、改变、修改、消灭、发明、改变、修改、消灭、创造等创造等词语词语 在规律上可以用在规律上可以用发现、认识、利用发现、认识、利用等词语等词语太阳系模式图太阳系模式图大雁南飞北返大雁南飞北返青蛙冬眠青蛙冬眠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低低高高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发展道路生产关系生产

17、关系一定要适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状况规律保保 持持 百百 分分 数数712345610080604020(天数)(天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了遗忘先快后慢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材料后的的规律:识记材料后的2020分钟内遗忘分钟内遗忘42%42%,1 1小时后遗忘小时后遗忘56%56%,9 9小时后遗忘小时后遗忘64%64%,1 1天后遗忘天后遗忘66%66%,2 2天后天后遗忘遗忘71%71%,6 6天后遗忘天后遗忘75%75%,3131天后遗忘天后遗忘79%79%,可用坐标曲线表示:,可用坐标曲线表示

18、: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必须趁热打铁,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知识,必须趁热打铁,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及时巩固。例如,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及时巩固。例如,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堂当堂消化巩固一次,消化巩固一次,晚自习或做作业时晚自习或做作业时再巩固消化一再巩固消化一次,做到次,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今日事,今日毕”。下次上课之前下次上课之前再再挤时间回忆印证一次,挤时间回忆印证一次,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再巩固一次,再巩固一次,期期中期末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复习,这样再纳

19、入知识体系系统复习,这样多次多次重复,重复,看似烦琐,实则高效,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看似烦琐,实则高效,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自然界的的运动都是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的运动也都是运动也都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人的认识人的认识运动也是运动也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2 2、规律的特征:、规律的特征:(2)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 1)原理内容(世界观)原理内容(世界观) 规律是事物规律是事物_过程中过程中_的的_的的、_的的、_的的联系联系

20、。(。(含义含义) 规律是规律是客观的客观的:是不以:是不以_为转移的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它既不能_,也不能,也不能_。 规律是规律是普遍的普遍的:_、_和和_,在其,在其_和和_的过程中,都遵循其的过程中,都遵循其_。(2 2)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_规律,规律,而不能而不能_规律。按规律。按_办事,一旦办事,一旦_规律,人们就规律,人们就会受到会受到_。漫天浮尘扬沙笼罩下的北京城漫天浮尘扬沙笼罩下的北京城 滚滚风沙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滚滚风沙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草原沙化、沙尘暴:草原沙化、沙尘暴: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21、无能为力的。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工降雨人工降雨 3 3、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规律的关系:人可以在人可以在认识认识和和把握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用的条件条件和和形式形式利用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造福于人类。类。反季节水果反季节水果是指在温是指在温室里利用高科技手段室里利用高科技手段栽培出来的品种。反栽培出来的品种。反季节水果主要是季节水果主要是通过通过大棚设施、提高室温大棚设施、提高室温等手段改变生长环境等手段改变生长环境,从而让植物的成熟季从而让植物的成熟季节提前。节提前。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认识了水的流

22、动规律,变害为利(如:三峡大坝)害为利(如:三峡大坝)掌握了化学规律,能制掌握了化学规律,能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造各种化工产品(如:晶体胰岛素)晶体胰岛素)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规律的关系:(规律客观性和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原理原理) 内容:内容:(1 1)规律是)规律是_,也是,也是_,是,是不以不以_的,的,既不能既不能_,也不能,也不能_。(2 2)人具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在客观规律面前

23、,人并不是不是_的。人可以在的。人可以在_和和_规律的基础上,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根据规律_的的_和和_利用利用规律,改造规律,改造_世世界,造福于人类。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应用:应用:分析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受到的惩罚或利用规分析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受到的惩罚或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成功例子。涉及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律改造世界的成功例子。涉及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世界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

24、的物质是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运动是运动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规律是规律是客观的客观的,但可以被但可以被认识和利用认识和利用把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相结合结合小结:小结:1 1、坛经坛经载: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慧能的观点 是唯物主义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 是唯心主义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 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A A、

25、 B B、 C C、 D D、2 2、“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同样不可想象的”。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 B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C C、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D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3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的哲学道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理主要是( ( ) ) A.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

26、特性和本质特征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特征 D.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4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 )A A: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B B:前者承认物质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了:前者承认物质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相对静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C C:两者都正确说明了物质和意识关系:两者都正确说明了物质和意识关系D D:两者都割裂了物质和运动关系:两者都割裂了物质和运动关系5 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

27、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不可名状的“旋风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字,主张对客观事物事物以名字,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也不能什么也不能说说”。其错误在于()(。其错误在于()(20022002年广东年广东高考题)高考题)A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6 6、“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其中的“静静”是指是指 ( )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

28、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是事物的绝对不动,完全静止是事物的绝对不动,完全静止A A、 B B、 C C、 D D、7 7、 庄子说: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不可,方不可方可”。这个观点。这个观点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稳定否认了事物的相对稳定否认了物质是客观的否认了物质是客观的 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夸大了事物的运动 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

29、A A、 B B、 C C、 D D、8 8、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下列符合唯物辩证法运动观的( ) (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一切皆变,瞬息万变,不可捉摸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A A、 B B、C C、 D D、9 9、“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与“人不能听从规律的摆布人不能听从规律的摆布”对比,正确对比,正确的认识是(的认识是( )A A、两种说法自相矛盾、两种说法自相矛盾B B、两种说法辩证统一、两种说法辩证统一

30、C C、两种说法互不相关、两种说法互不相关D D、前一种说法是唯物主义,后一种说、前一种说法是唯物主义,后一种说法是唯心主义法是唯心主义 “ “揠苗助长揠苗助长”事与愿违,事与愿违,“庖丁解庖丁解牛牛”事半功倍,据此回答事半功倍,据此回答1-21-2题:题: 10.“揠苗助长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C C1111、“庖丁

31、解牛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A.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B.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C.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D.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识规律A A 1212、20092009年,由于年,由于“人祸人祸”形成洪灾,这表明(形成洪灾,这表明( )A.A.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B.B.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C.C.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D.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1313、对、对“天灾天灾”、“人祸人祸”认识正确的是(认识正确的是( ) A.A.天灾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天灾是客观规律,人们对它无能为力 B.“B.“人祸人祸”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是人为带来的,对环境影响不大 C.C.要认识要认识“天灾天灾”形成的规律,规范人类活动,形成的规律,规范人类活动, 避免避免“人祸人祸”发生发生 D.D.只要克服了只要克服了“人祸人祸”,就不会出现洪灾,就不会出现洪灾 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