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8241654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0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苏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第二章第二章 有理数有理数一、正数和负数:一、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 0 小的数。 正数:比 0 大的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注意:字母 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 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 a 表示 0时,-a 仍是 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 ,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0

2、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 8表示为:+8;零下 8表示为:-83.03.0 表示的意义:表示的意义: 0 表示“ 没有” ,如教室里有 0 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二、有理数:二、有理数:1.1.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概念: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

3、有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注意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2.2.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分类: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 0(0 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总结:正整数、0 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负整数、0 统称为非正整数;正有理数、0 统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0 统称为非正有理数。三、数轴:三、数轴:数轴的概念: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

4、,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注意注意: 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三要素数轴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 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2.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 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 用原点表示。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如,数轴上的点不是有理数)3.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

5、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4.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 0,无最大的自然数; 最小的正整数是 1,无最大的正整数; 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a5.a 可以表示什么数可以表示什么数: a0 表示 a 是正数;反之,a 是正数,则 a0; a0 表示 a 是负数;反之,a 是负数,则 a0 时,-a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当 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当 a=0 时,-a=0, (0 的相反数是 0)6.6.多重符号的化简:多重符号的化简

6、: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 “-”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 “-”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 “-”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五、绝对值:五、绝对值:1.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记作|a|。2.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可用字母表示为:可用字母表示为:如果 a0,那么|a|=a;如果 a0,那么|a|=-a;如果 a=0,那么|a|=0。可归纳为:可归纳为:a0, |a|=a (

7、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a0, |a|=-a (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3.3.绝对值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所以,a 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 0 的绝对值是 0;绝对值是 0 的数是 0.即:a=0 |a|=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a|0;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a; 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x|=a(a0) ,则 x=a;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 a

8、+b=0,则|a|=|b|;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 a=b 或 a=-b; 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 0。即|a|+|b|=0,则 a=0 且 b=0。(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4.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负数。5.5.绝对值的化简:绝对值的化简:当 a0 时, |a|=a ; 当 a0 时, |a|=-a6.6.已

9、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一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0 的数是 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六、有理数的加减法:六、有理数的加减法:1.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法则一法则一: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法则二法则二: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法则三法则三: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法则四法则四: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2.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0、: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a+b)+c=a+(b+c)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 相反数结合法相反数结合法: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 同号结合法同号结合法: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 同分母结合法同分母结合法: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 凑整法凑整法: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 同形结合法同形结合法: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3.3.加法性质:加法性质: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0 后的和等于原数。即: 当 b0 时,a+ba; 当 b0 时,a+b3)第八章第八章 幂的运算幂的运

11、算一、幂:一、幂:1.1.定义定义:幂指乘方运算的结果。 指将自乘 n 次(n 个相乘) 。把 看作乘方的结果,叫做的n 次幂。2.2.性质性质:对于任意底数,b,当,为正整数时,有nm+n(1)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nm-n(2)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nmn(3)( )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nnn(4)(b) =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0(5) =1(0) (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 0 次幂等于 1)-nn(6) =1/ (0) (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n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 n 次幂的倒数)nn二、科学记数法二

1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或者小于1)的整数记为a10 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n第九章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从面积到乘法公式一、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一、单项式、多项式、整式:1.1.代数式代数式: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或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字母也是代数式。2.2.单项式单项式: 由数字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注意: (1)分母含有

13、未知数的式子不属于单项式。因为单项式属于整式,而分母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分式。例如,1/x 不是单项式。2y(2)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例如, 1 和 x 也是单项式。如果一个单项式,只含有字母因数,如果是正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如果是负数的单项式系数为1.(3)单项式书写规则: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在字母前;乘号可以省略为点或不写;除法的式子可以写成分数式;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3.3.多项式多项式:若干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式子叫做多项式(减法中有:减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这些单项式中的最高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4.4.整式整式:整

14、式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5.5.同类项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6.6.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7.7.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法则:(1)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2)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改与原来相反的符号)(3) 若括号前是数字因数时,应利

15、用乘法分配律先将数与括号内的各项分别相乘再去括号(4) 遇到多层括号一般由里到外,逐层去括号,也可由外到里.数-的个数.8.8.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单项式: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 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9.9.单项式乘多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就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10.10.多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二、乘法公式:二、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ab) =a 2ab+b22、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a+b)(a-

16、b)=a -b33223、完全立方公式、完全立方公式: (ab) =a 3a b+3ab b3322、立方和公式、立方和公式:a b = (ab)(a abb )3322立方差公式立方差公式:a b = (ab)(a abb )222三、因式分解:三、因式分解:1.1.公因式公因式:各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2.2.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最简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3.3.因式分解的方法:因式分解的方法: 提公因式法提公因式法: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 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

17、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运用公式法运用公式法:运用乘法公式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叫运用公式法。 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法:把各项适当分组,先使分解因式能分组进行,再使分解因式在各组之间进行 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有些二次三项式,可以把第一项和第三项的系数分别分解为两个数之积, 然后借助画十字交叉线的方法,把二次三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这种方法叫十字相乘法注意注意: (1)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是互逆的两种运算;(2)通常,把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应用公式法,或者其他方法。进行多项式因式分解时,必须把每一个因式都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第十章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1.1. 二元一次

18、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2.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3.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4.4.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1) 代入消元法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带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2) 加减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

19、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5.5.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2)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3)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图

20、形的全等图形的全等、能完全重合的图像叫做全等图形。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 SSS 或“边边边”)。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或“边角边”)。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或“角边角”)。4)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或“角角边”)5)三条中线(或高、角平分线)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在全等的判定中,没有 AAA 角角角和 SSA(特例:直角三角形为 HL,属于

21、 SSA)边边角,这两种情况都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 HL 或“斜边直角边”)。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数据在我们周围数据在我们周围、普查:为一特定的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的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总体:所考查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扇形统计图:以整个圆面积代表统计项目的总体,每一统计项目分别用圆中不同扇形面积表示,扇形面积占

22、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该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之几,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度数该部分的百分比360、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

23、频数。、频率:频数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频率。、组距:每组的最高数值与最低数值之间的距离。在分组整理统计量数时 ,组的大小可因系列内量数的全距及所要划分的组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一组的最小限度叫做下限,最大限度叫做上限。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距离, 即为组距。、频数分布表:将一组计量资料按观察值大小分为不同组段,然后将各观察值归纳到各组段中,最后清点各组段的观察值个数(称频数),以表格形式表示之, 称为频数分布表, 又称“频次分布表” ,简称“频数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通过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因为比是一个常数,为了画图和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高表示频数) ,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分布直

24、方图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感受概率感受概率1、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2、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4、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都是确定事件。5、概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如果用表示一个时间,那么我们就用()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6、通常规定,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记作();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记作();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和之间的一个数。 (概率为 0 的事件不一定为不可能事件 )7、对于一个随机事件,它发生的概率是由它自身决定的,并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