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抗菌药物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8234870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抗菌药物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2章抗菌药物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2章抗菌药物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2章抗菌药物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2章抗菌药物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抗菌药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抗菌药物(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2222章章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概念l抗菌药物的药动学抗菌药物的药动学l作用机制和耐药性作用机制和耐药性l不良反应不良反应l合理应用合理应用l给药方案给药方案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一、抗菌药物的发展历史抗菌药物的发展历史二二、未来挑战未来挑战三三、专用名词专用名词v抗感染药物抗感染药物(anti-infective agent)v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 )v抗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 )v抗菌药物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 )v化学治疗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化学治疗

2、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化疗) 对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致疾病的药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物治疗。 化疗药物化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 drug):防治病:防治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恶性肿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的药物。瘤的药物。 包括:包括: 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antimicrobial drug) 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antiparasitic drug) 抗癌药抗癌药(anticancer drug)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 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用于防治细菌能抑制

3、或杀灭病原菌,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工合成抗菌药物。 抗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 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其他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药动学一、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一、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吸收 分布分布 代谢代谢 排泄排泄二、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二、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导意义三、细菌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三、细菌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MIC)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

4、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 , PAE)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抗生素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抗生素低于低于MIC或被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或被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通常以时间续抑制的效应。通常以时间(h)表示。表示。 评价抗菌药物和确定抗生素剂量和用药评价抗菌药物和确定抗生素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的重要参数。间隔时间的重要参数。四、药物浓度的监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四、药物浓度的监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义药物毒性大,其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者,药物毒性大,其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者,如氨基糖苷类和万古霉素类;如氨基糖苷类和万古霉素类;肾功能减退时易

5、发生毒性反应者,如磺胺甲噁肾功能减退时易发生毒性反应者,如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唑、甲氧苄啶等;新生儿使用时易发生严重毒性反应者,如氯霉新生儿使用时易发生严重毒性反应者,如氯霉素;素;某些特殊部位的感染,确定感染部位是否达到某些特殊部位的感染,确定感染部位是否达到有效药物浓度,或浓度过高有可能导致毒性反有效药物浓度,或浓度过高有可能导致毒性反应发生,如测定青霉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应发生,如测定青霉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第三节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性作用机制和耐药性一一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 2. 影响胞质膜通透

6、性。影响胞质膜通透性。 3. 影响胞质内生命物质的合成影响胞质内生命物质的合成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N N- -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 N-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 消旋酶 合成酶 黏肽合成酶N-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 直链十肽直链十肽 黏肽黏肽 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 脂载体 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环丝环丝氨酸氨酸 磷霉素磷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杆菌肽杆菌肽 -内酰胺类内酰胺类胞浆内胞浆内 胞浆膜胞浆膜 细胞膜外细胞膜外影响胞质膜通透性影响胞质膜通透性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多肽类

7、抗菌药多肽类抗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多烯类抗真菌药咪唑类抗真菌药咪唑类抗真菌药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通过离子吸附作用 与与G G- - 菌胞菌胞质质膜磷脂结合膜磷脂结合 与真菌胞与真菌胞质质膜固醇类物质结合膜固醇类物质结合 抑制真菌胞抑制真菌胞质质膜麦角固醇合成膜麦角固醇合成 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 谷氨酸谷氨酸 食物食物 + 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二氢氢蝶蝶啶啶 二二氢氢叶叶酸酸 四氢叶酸四氢叶酸 +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 一碳单位一碳单位 (PABA) 核酸合成核酸合成磺胺磺胺砜类砜类对氨基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甲氨蝶啶甲氨蝶啶乙胺嘧啶乙胺嘧啶

8、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抑制抑制DNA回旋酶回旋酶 复制受阻复制受阻 DNA合成合成 利福平利福平抑制依赖抑制依赖DNA的的RNA多聚酶多聚酶转录受阻转录受阻 mRNA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 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四环素类四环素类 通过与通过与 30S 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氯霉素类氯霉素类林林可可霉霉素素类类 通通过过与与 50S 核核糖糖体体亚亚基基结结合合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影影响响蛋蛋白白质质合合成成二、细菌耐药性二、细菌耐药性 (res

9、istance) 细细菌菌与与抗抗菌菌药药物物多多次次接接触触后后,对对药药物物的的敏敏感感性性降降低低甚甚至至消消失失,致致使使药药物物疗疗效效降降低低或或无效。分天然耐药和获得耐药。无效。分天然耐药和获得耐药。 天然耐药性:青霉素对天然耐药性:青霉素对G肠道杆菌无肠道杆菌无 获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获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耐药 1 1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1)水解酶)水解酶 -内酰胺酶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或头孢菌素的内酰胺环。内酰胺环。(2)钝化酶钝化酶 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催化某些基团结合到抗生素的生素的OH、NH2 上上 ,使之失去抗菌,使之

10、失去抗菌活性,如活性,如G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 2. 2.细菌细胞壁外膜通透性细菌细胞壁外膜通透性 细菌细胞膜存在特异通道与非特异通道,细菌细胞膜存在特异通道与非特异通道,当通道的机制通透性当通道的机制通透性耐药。耐药。(1)细菌孔道蛋白质组成、数目、功能改)细菌孔道蛋白质组成、数目、功能改变变 如如G 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2)产生新的蛋白质堵塞孔道)产生新的蛋白质堵塞孔道 如细菌对如细菌对四环素耐药。四环素耐药。 3. 3.靶位改变靶位改变 药物与靶位亲和力药物与靶位亲和力:如:如内酰胺类与内酰胺类与PBPS结合结合靶位结构改变靶位结构改变

11、a)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产生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产生PBPS (MRSA);); b)链霉素:链霉素:P10蛋白改变;蛋白改变; c)利福平:利福平:RNA多聚酶多聚酶亚基的改变。亚基的改变。 4. 4.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 代谢拮抗物代谢拮抗物:如对磺胺类耐药的细菌产生:如对磺胺类耐药的细菌产生大量的大量的PABA。 5. 5.主动外排主动外排。 耐药性产生的原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1)滥用)滥用 (2)局部用)局部用 (3)剂量不足)剂量不足 (4)单独用)单独用 (5)长期应用)长期应用重要致病菌的主要耐药机制重要致病菌的主要耐药机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12、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因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因产生-内酰胺酶使青内酰胺酶使青霉素水解失活,但对苯唑西林仍敏感;霉素水解失活,但对苯唑西林仍敏感;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细菌产生一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细菌产生一种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种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而与,而与-内酰胺类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降低,对所有抗生素的亲和力降低,对所有-内酰胺类均耐药,内酰胺类均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敏感;但对万古霉素敏感; 耐受性菌株,因菌株缺乏自溶酶而引起。耐受性菌株,因菌株缺乏自溶酶而引起。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措施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措施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抗菌药

13、要有严格指征;应用抗菌药要有严格指征;足量用药、疗程要适当;足量用药、疗程要适当;治疗慢性病要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病要联合用药;不要局部用药。不要局部用药。 2. 防止医院中耐药菌的交叉感染。防止医院中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3. 加强药政管理。加强药政管理。第三节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一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一)肾(一)肾(二)肝(二)肝(三)血液系统(三)血液系统(四)神经精神系统(四)神经精神系统(五)胃肠道(五)胃肠道(六)其他(六)其他 二二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 三三 、二重感染、二重感染 1. 口腔感染口腔感染 有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有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

14、口疮。 2. 白色念珠菌肠炎。白色念珠菌肠炎。 3. 伪膜性肠炎。伪膜性肠炎。 4. 肺炎。肺炎。 5. 败血症。败血症。第四节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严格掌握适应证。 2. 熟悉药物的抗菌谱、药动学特点、适应证熟悉药物的抗菌谱、药动学特点、适应证和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 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及免疫状态而合理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及免疫状态而合理用药。用药。第四节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4. 抗菌药物在以下情况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抗菌药物在以下情况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 外科手术后的预防

15、用药;外科手术后的预防用药; 皮肤和黏膜的局部用药;皮肤和黏膜的局部用药; 病毒感染和原因不明的发热者;病毒感染和原因不明的发热者; 联合使用抗生素须有明确的指征。联合使用抗生素须有明确的指征。5. 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要合理。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要合理。6. 综合治疗在抗感染治疗中的重要性。综合治疗在抗感染治疗中的重要性。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青霉素青霉素G 仍是许多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行性脑仍是许多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球菌、脊髓膜炎、肺炎球菌、-溶血链球菌、梅毒、溶血链球菌、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炭疽、气性坏疽等感染)的首钩端螺旋体病、

16、炭疽、气性坏疽等感染)的首选药物;选药物;如致病菌敏感,青霉素的抗菌活性超过其他大如致病菌敏感,青霉素的抗菌活性超过其他大多数多数-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常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头孢菌素头孢菌素除某些口服制剂外,一般不做首除某些口服制剂外,一般不做首选药物,仅用于某些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选药物,仅用于某些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首选药物。染首选药物。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由于具耳、肾毒性,仅用于严由于具耳、肾毒性,仅用于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通常与等,通常与-内酰胺类合用。内酰胺类合用。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仅用于轻、中度皮肤组织

17、感染、支仅用于轻、中度皮肤组织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大剂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大剂量对军团菌感染有效。量对军团菌感染有效。四环素和氯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由于耐药菌逐年增长及新的抗由于耐药菌逐年增长及新的抗菌药物的出现,适用范围明显缩小。氯霉素仅菌药物的出现,适用范围明显缩小。氯霉素仅用于对其他抗生素无效的沙门菌属感染,厌氧用于对其他抗生素无效的沙门菌属感染,厌氧菌感染和立克次体病。菌感染和立克次体病。氟喹诺酮或磺胺类的复方氟喹诺酮或磺胺类的复方SMZ 尿路感染、肠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宜首选,儿童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道感染宜首选,儿童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18、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敏感葡萄球菌属所致的各种感染仍宜以青霉素为首选,对产青霉素酶的耐药株需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如苯唑西林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依病情严重程度而采用万古霉素。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链球菌链球菌: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肠球菌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敏感,氨苄西林、青霉素与庆大霉素、链霉敏感,氨苄西林、青霉素与庆大霉素、链霉素合用时对大多数菌株具有协同

19、杀菌作用;素合用时对大多数菌株具有协同杀菌作用;疗效不显著时可用万古霉素。肠球菌所致的疗效不显著时可用万古霉素。肠球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可依药敏结果单独选用氟喹诺酮类尿路感染可依药敏结果单独选用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氨苄西林。(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氨苄西林。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奈瑟菌属奈瑟菌属:淋病目前仍主要选用青霉素治疗。对耐药菌可选用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头孢曲松。脑膜炎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高度敏感,治疗脑膜炎和败血症仍采用大剂量的青霉素。由于磺胺药SD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达较高浓度,可与青霉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埃希

20、菌属埃希菌属:药物的选用应以药敏结果为准,在未知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用药,尿路和肠道轻度感染,可口服喹诺酮类药物,尿路和肠道以外的中度感染可单用氨基糖苷类和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等;严重感染(如化脓性胆管感染、腹膜炎、脑膜炎)则宜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静脉滴注给药。克雷伯菌克雷伯菌:肺炎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在临床上多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合用。对中轻度的尿路感染可选用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对多重耐药株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霉素类和碳青霉素类(亚胺培南)。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假单孢菌属假单孢菌属:铜绿假

21、单孢菌通常引起尿路感染、烧伤创口感染、败血症、肺部感染、脑膜炎等,严重感染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中轻度感染可选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等;尿路感染宜选用口服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类杆菌属类杆菌属:类杆菌属除脆弱类杆菌外,均对青霉素高度敏感。脆弱类杆菌为肠道正常寄生厌氧菌,脆弱类杆菌常与需氧菌一起引起混合感染,对脆弱类杆菌所致的感染选用甲硝唑、克林霉素、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l风湿热复发的预防风湿热复发的预防:常用的药物为苄星青霉素,:常用的药物为苄星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该给红霉素口服。对青霉素过敏者可该给红霉素口服。

22、l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预防:磺胺药:磺胺药SD预防;如发现耐预防;如发现耐SD菌株,宜采用利福平,也可菌株,宜采用利福平,也可采用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采用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l结核病的预防结核病的预防:异烟肼能有效预防结核病。:异烟肼能有效预防结核病。l流感杆菌感染的预防流感杆菌感染的预防:可口服利福平。:可口服利福平。 手术视野有显著污染;手术视野有显著污染;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大;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大; 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移植;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移植; 手术涉及重要器官,发生感染将会造成手术涉及重要器官,发生感染将会造成严

23、重后果,如肝移植术后;严重后果,如肝移植术后; 免疫缺陷者和高年龄者进行手术后免疫缺陷者和高年龄者进行手术后 。外科手术后的预防用药外科手术后的预防用药抗菌药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的联合应用意义:意义:1疗效。疗效。 2延迟或延迟或耐药菌出现。耐药菌出现。3扩大抗菌范围。扩大抗菌范围。4各抗菌药剂量。各抗菌药剂量。5各抗菌药不良反应。各抗菌药不良反应。联用抗菌药的结果联用抗菌药的结果 抗菌药的分类:抗菌药的分类: 第第I类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类、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 第第II类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类、 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类。

24、第第类类: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 第第类类:慢效抑制药,如磺胺类。慢效抑制药,如磺胺类。联合用(体外与动物试验)结果:联合用(体外与动物试验)结果:1+2:协同(增强):协同(增强)1+3:拮抗(可能):拮抗(可能)2+3:协同(增强或相加):协同(增强或相加)1+4:协同:协同指征:指征:严重感染;严重感染;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病原菌未明的感染;病原菌未明的感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为了为了药物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药物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胞嘧啶)。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直接理化作用;直接理

25、化作用;血清蛋白质结合位点的竞争和置换;血清蛋白质结合位点的竞争和置换;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肾小管和胆管分泌的竞争;肾小管和胆管分泌的竞争;在组织部位的相互作用。在组织部位的相互作用。 药效评估药效评估 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 药药-时曲线;时曲线; 药药-时曲线下面积;时曲线下面积; 胞内浓度;胞内浓度; 组织浓度;组织浓度; 药物后效作用。药物后效作用。第五节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各种抗菌药物的各种抗菌药物的PAE抗生素抗生素细细菌菌PAEPAE(h h)备注备注体外体外 体内体内-内酰胺类内酰胺类蛋白

26、蛋白质质、核酸合成抑制剂、核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糖苷氨基糖苷类类、喹诺酮、喹诺酮类类、四环素四环素类类、大环内酯、大环内酯类类、克林霉素、利福霉素克林霉素、利福霉素G+G-G+G-121262626141028链球菌除外,链球菌除外,亚胺培南有亚胺培南有PAE,PAE,尤对铜绿尤对铜绿假单胞菌假单胞菌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特性与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特性与PK/PD参数参数杀菌作用特性杀菌作用特性PK/PDPK/PD参数参数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浓度依赖性杀浓度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菌和强持续效应效应AUCAUC/ /MICMIC或或C Cmaxmax/ /MICMIC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

27、制霉菌素制霉菌素两性毒素两性毒素B B时间依赖性杀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弱菌和弱至至中中等程度持续等程度持续效应效应T TMICMIC-内酰胺类内酰胺类红霉素等老一代大环内酯红霉素等老一代大环内酯类类伊曲康唑伊曲康唑时间依赖性杀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菌和强持续效应效应AUCAUC/ /MICMIC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酯类酯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氟康唑氟康唑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宜宜量和量和/或或给药间隔时间;给药间隔时间;避免使用对肾有毒性的药物;避免使用对肾有毒性的药物;

28、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等。等。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的应用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的应用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给药量给药量轻度轻度中度中度重度重度2/31/21/51/51/10 肝功能肝功能慎用或忌用:氯霉素、林可霉慎用或忌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等。 早产儿、新生儿:忌用氯霉素。早产儿、新生儿:忌用氯霉素。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抗菌药物在孕妇中的应用抗菌药物在孕妇中的应用孕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孕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吸收吸收 妊娠期胃酸分泌减少,肠胃排出速妊娠期胃酸分泌减少,肠胃排出速率减慢,口服药物吸收可减少,

29、延迟并率减慢,口服药物吸收可减少,延迟并降低血药峰浓度,但生物利用度变化不降低血药峰浓度,但生物利用度变化不大。大。分布分布 孕妇血浆容量增多,比孕前增加孕妇血浆容量增多,比孕前增加40405050,血浆蛋白量减少,应根据情,血浆蛋白量减少,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药物剂量。况适当增加药物剂量。抗菌药物在孕妇中的应用抗菌药物在孕妇中的应用孕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孕妇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消除消除 妊娠期间血容量和新陈代谢增加,肾血流妊娠期间血容量和新陈代谢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增加,使用主要经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增加,使用主要经过肾排泄的药物的剂量宜根据情况略高于一般常过肾排泄的

30、药物的剂量宜根据情况略高于一般常用量。但有妊娠毒血症肾病变的患者,也可使药用量。但有妊娠毒血症肾病变的患者,也可使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而使药物在体内聚积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而使药物在体内聚积。代谢代谢 妊娠期间由于生理变化肝负荷增加,应用妊娠期间由于生理变化肝负荷增加,应用某些药物易发生肝损害,妊娠期应避免应用上述某些药物易发生肝损害,妊娠期应避免应用上述有肝毒性的抗菌药物。有肝毒性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抗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绝对禁忌的抗菌药物绝对禁忌的抗菌药物 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甲氧苄啶和乙胺嘧啶、氯霉素、灰黄霉素。甲氧苄啶和乙胺嘧啶、氯霉素、灰黄霉素。有相

31、对危险的抗菌药物有相对危险的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甲硝唑氨基糖苷类、甲硝唑和氟尿嘧啶、喹诺酮类药物、呋喃坦啶、呋喃和氟尿嘧啶、喹诺酮类药物、呋喃坦啶、呋喃唑酮、异烟肼、利福平、多黏菌素类、无味红唑酮、异烟肼、利福平、多黏菌素类、无味红霉素。霉素。妊娠期可以使用的抗菌药物妊娠期可以使用的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不包括无味红霉素)和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不包括无味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类及磷霉素等不易透过胎盘,亦无明林可霉素类及磷霉素等不易透过胎盘,亦无明显毒性和致畸作用,妊娠期必须使用时可以应显毒性和致畸作用,妊娠期必须使用时可以应用。用。抗菌药物在乳妇中的应用抗菌药物在乳妇中的应用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抗菌药物乳汁浓度大于母体血清药物浓度50者有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异烟肼、甲氧西林、链霉素、磺胺、四环素、妥布霉素、甲氧苄啶。婴儿饮乳量:饮乳量大吸收药物相应较多。婴儿的清除能力:新生儿机体发育不全,对抗菌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差,易产生不良反应。药理作用:不同的抗菌药物有各自的药理作用,易自血转运到乳汁中去的药物,同时又易经乳儿肠道吸收的药物,易产生不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