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空*** 文档编号:567937749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3-2024学年省实验中学上期开学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A. 分封制的必要性B. 宗法制的合理性C. 立嫡制的合法性D. 世袭制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必要性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人性亲近亲人,故形成严谨的宗庙制度,从而维护国家统治,是宗法制建立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重视血缘宗族,没有体现爵位世袭的重

2、要性,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2.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崔杼欲娶棠姜为妻,但崔杼是丁公的后代,棠姜是桓公的后代,而丁公和桓公都为姜姓,按照“同姓不婚”制,他们是不能够结为夫妻的,但崔杼仍然娶了棠姜为妻。这说明春秋时期( )A. 民间风俗被统治者抛弃B. 婚礼的重要性逐渐降低C. 传统礼法遭到冲击破坏D. 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巩固【答案】C【解析】【详解】崔杼和棠姜同为姜姓,两人结为夫妻违背了同姓不婚原则,这说明当时的礼法遭到冲击破坏,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统治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联姻的原则被打破,并不能证明婚礼的重要性降低,排除B项;同姓不婚的原则被打破,反

3、映了宗法制逐渐被破坏,排除D项。故选C项。3. 新论记载战国时期的楚国郢都:“车挂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新而暮衣敝。”这表明郢都( )A. 是商业繁荣的中心城市B. 涌现富比王侯的工商业主C. 使用尖首刀币进行贸易D. 当地手工业分工十分细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车挂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新而暮衣敝”可知,战国时期楚国郢都车马很多,人口众多,生活富足,是商业繁荣的中心城市,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富比王侯的工商业主,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交易的货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手工业的分工,排除D项。故选A项。4. 下表是两汉西北地区关市史料统计表。据此可知,“关市”的设

4、置时间文献记录备注景帝前元年(前156年)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匈奴,遗公主,如故约。史记.匈奴列传安帝永初中(110年)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初平元年(190年)刘虞“劝督农植,开上古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后汉书.刘虞传A. 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B. 是管辖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C.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D. 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开上古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等信息可知,“和亲”、“关市”等方式有利于汉族

5、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原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排除B项;材料涉及民族交融的方式,没有体现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5. 卫国为殷商故地,周初分封卫国时,周公命始封君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据此可知,周初A. 形成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B. 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C. 采用儒法并施的治理策略D. 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周公命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这说明周初

6、对殷商遗民实施了怀柔政策,故D正确;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故A错误;显然,这不是承袭的殷商地方治理模式,故B错误;此时还没有儒法思想,故C错误。6. 西汉初年,仿照先秦古制分封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和先秦时的诸侯王一样自用纪年,比如楚元王刘交“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楚元王二十三年就是文帝元年,夷王四年是文帝五年。由此可知,当时(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B. 主流思想变迁影响政局C. 西汉集权制度有待加强D. 西汉注重借鉴历史传统【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诸侯王对中央有明显的独立性,西汉存有地方割据的制度隐患,集权制度有待加强,

7、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诸侯王“自用纪年”,并没有体现汉文帝时期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排除A项;西汉初期实行分封制,主要是基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和巩固政权的需要,西汉初期实行无为而治,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主流思想变迁对政局的影响,排除B项;借鉴历史传统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7. “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在他坚持统治者有统治权力的同时,他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可知维护现有统

8、治秩序。根据材料“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知主张上下有序的等级制度。根据材料“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可知主张统治者要以德治国。材料中的这一人物最有可能是孔子。A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排除C项;韩非子主张君主加强君主专制,运用法术势控制大臣,排除D项。故选A项。8. 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础 的主要是 ( )A. “春秋大一统”思想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 “三纲五常”【答案】A【解析】【详解】“大一统”,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9、而材料强调的是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础,故“春秋大一统”思想为其奠定了基础,A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非理论基础,B错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为加强皇权服务的,而非中央集权,故C与材料不符;“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故D与材料无关。9. 殷商时期,人们将农作物生长阶段纳入“秋”季,同时又格外关注春种之前的农事。由此,在殷人的观念中,作为一种自然时间而必然存在的“冬季”,并不意味着“四时尽也”,反倒意味着新一轮农事活动的开端。据此可知( )A. 历法的完善推动农业进步B. 古代历法以服务农业为主C. 殷商农业已获得较大发展D. 殷商时

10、期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殷商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冬季意味着新一轮农事活动的开端”并结合所学可知,殷商时期对“冬季”的农时观念已有较大进步,这反映出当时农业已获得较大发展,C项正确;根据材料“作为一种自然时间”可知材料说的不是历法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注重农时,没提到历法,排除B项;材料强调农时,未涉及区域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10. 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彻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

11、受教育的资格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D. 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则,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答案】A【解析】【详解】先秦儒家主张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构建礼乐文明社会,故A是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共同主张,为正确选项;“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只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排除B;“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是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故排除C;“学习和实施法制”是法家的主张,故排除D。11. 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时代墓葬具有显著特征。像陶寺遗址中的大墓,规模远超前代,表现墓主人社会地位的因素增强,如墓坑的规模形制、葬具的配套、随葬品的配伍关系、仪仗规格等。

12、由此可知龙山文化( )A. 为仰韶文化奠定基础B. 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C. 具有典型的礼制色彩D. 体现天授神权的价值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像陶寺遗址中的大墓,规模远超前代,表现墓主人社会地位的因素增强”可知,陶寺遗址在墓葬规模形制、葬具的配套、随葬品的配伍关系、仪仗等方面都意在凸显墓主人的社会地位,这说明当时的龙山文化具典型的礼制色彩,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关系,排除A项;龙山文化是父系氏族的代表,排除B项;天授神权的价值观在墓葬制度性内容方面没有凸显,排除D项。故选C项。12. 2021年是某一文化遗址发现并命名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

13、。作为新石器文化遗存的代表,该文化遗址地处黄河流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这一文化遗址位于( )A. 长江流域B. 东北地区西南部C. 黄河中游地区D. 黄河下游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文化遗址地处黄河流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其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项正确;长江流域的农作物为水稻,排除A项;东北地区西南部的红山文化出土的是玉器

14、,且不在黄河流域,排除B项;黄河下游地区的是龙山文化,其代表器物为黑陶,排除D项。故选C项。13.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被中原人称为“荆蛮”,但楚人却公认炎黄联盟的祝融为其祖先,并把楚人起源地河南新郑称为“祝融之墟”。这反映出楚人A. 对华夏文明的认同B. 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涵C. 重视传承华夏文明D. 推动了不同文明的融合【答案】A【解析】【详解】中原人认为楚国是蛮荒之地,而楚国人却将华夏文化中的祝融作为祖先,这体现了楚人对华夏文明的认同,A正确;楚人的做法是楚地风俗而非中原文化,排除B;“传承”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楚人文化和中原文化属于同一文明,排除D。14. 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

15、时代晚期,我国各处的农业村落都已具相当规模,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各地。下列文化遗存,位于图中所示“江浙文化区”的是( )A. 仰韶文化B. 红山文化C. 河姆渡文化D. 良渚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文化遗存分布可知,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符合题意,D项正确;仰韶文化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红山文化位于燕辽文化区,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河姆渡文化位于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5. 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 废井田开阡陌封疆B. “世卿世禄”制C. 推行郡县制D. 连坐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的限定语,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D项正确;A项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