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896472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小学”的形成中国古代语言学在封建社会里一直被称为“小学”,“小学”之名就是从汉代开始使用的。汉书艺文志所列“小学十家四十五篇”,基本上是史籀篇一类识字课本。史籀篇、苍颉篇、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等可算是识字课本,而训纂、苍颉传、扬雄的苍颉训纂、杜林的苍颉训纂、苍颉故等则是带有注释内容的识字课本,兼有文字和训诂两方面的价值。而就汉代语言研究的实际内容来看,“小学”三门之中,文字学、训诂学都是成绩斐然的,只有音韵学尚 处在萌芽状态。汉代是“小学”的创立期,也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创立期。因为:其一,产生了许多语言学家,如扬雄、许慎、郑玄等。其二,产生了许多自成体系的语言学著作,如方言、说文解字等

2、。其三,有了初步的研究文字和词汇的条例或理论,如“六书”、声训等。其四,有了稳定的研究对象。汉代语言学研究范围较广,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就实际研究内容和范围而言,两汉时期的语言学已全面 涉及文字的形、音、义问题,文字研究、词汇研究、方言研究、虚词研究、语源研究都已展开并取得较大成绩。二、汉代语言研究发达的原因1、语言和文字本身的原因战国时人们已不能完全读懂古代文献,汉代尤甚,训诂学因由生。清陈澧说:“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南北,相隔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

3、。”(东塾读书记)文字方面,由于先秦典籍在秦代遭焚毁,汉初经师传授古籍全靠口授。后人所抄的先秦典籍,已经不是原来的古文字,而是当时通行的隶书。这种用隶书书写的经文就是用隶书书写的经文就是“今文经今文经”。由于师承和抄写记录的不同,同样一部经书在文字上可能有所不同,这是“异文”。汉武帝时,在“孔壁”和民间发现了一些战国时期篆文书写的文献,篆文书写的文献,这是这是“古文经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的异文异字现象非常普遍,而由于时代久远,古代文献的错简脱简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对经典中的文字进行研究、整理和解释。2、是经学的需要。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儒学成为官学。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董仲舒

4、公羊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派。今文经学派的讲习方式是口耳相授,各有师承,家法极严,一般只学一部经典,只接受前代经师的学说。这样,尽管他们也接触到训诂问题,但在语言研究上却没取得什么成绩。古文经学起初只在民间私学中传授和发展。东汉时,古文经学得势,并最终取得压倒今文经学的胜利。今文经学繁琐庞杂,穿凿附会,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和谶纬(chn wi两汉时期一种把经学神学化的学说 )成分。古文经学学风比较朴实,重视名物训诂,以考据求实为其特色。古文经学派一开始便遇到文字方面的问题。汉书艺文志:“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

5、,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汉书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这就需要转写。要转写就得比较不同时代的文字,自然也要对照文字的形、音、义来进行考察和研究。古文经学派在开始时没有一定的师承,为了通经,就必须把语言文字的研究放在首要的位置。王国维说:“原古学家之所以兼小学家者,当缘所传经本多用古文,其解经须得小学之助,其异字亦足供小学之资,故小学家多出其中。”(两汉古文学家多小学家说)东汉时,一些著名的经学家如贾逵、许慎、马融、郑玄等兼习今古文,通过比较研究,择善而从。3、先期积累与社会提倡。先秦时期已有的成果为汉代语言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线索。像扬雄的苍颉训纂和杜

6、林的苍颉训纂就是直接在苍颉篇的基础上进行字词研究的。尔雅虽然完成于西汉,其由来则颇为长久,可能是从春秋历战国而至汉初,汇集各种故训资料而成书。汉初甚至把识字多少和用字规范与否作为升官的条件和处罚的依据,汉书艺文志有“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的记载。识字在汉初是取士的重要标准,而文字错讹者要受到法律惩罚。这些行政、法律措施对当时的文字训诂研究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汉代语言研究的特点汉代的语言研究以训诂为主要特点。1、大量传注出现。我国大规模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而重点又在儒家的经典方面。“秦以前的许多典籍传到汉代,由于种种原因(如语言的发展,

7、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汉代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于是有一些人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郑玄对先秦的经书,像周易、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书,都曾做过注解”(王力古代汉语)。为儒家经典作注解,就是为了适应当时经学发展的需要。汉人传注中,以毛亨所写、毛苌所传的毛诗故训传和郑玄的毛诗笺、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最为有名。传注中的训诂材料极为丰富,但较为零碎。2、文字研究注重形、义之间的关系以说文解字为中心的文字学研究,注重探求字的本义,而主要依据是字形,主要理论是“六书”。据形索义,注重形、义之间的关系,是此期文字研究的特点。3、同义词研究成果丰富汉代的

8、词汇研究,主要是同义词研究,尔雅是代表作。此外,说文解字、方言、释名以及经书传注中都有辨析同义词的资料。训诂学中的所谓“直训”(以字释字),基本上都是以同义词作释的。4、方言研究具有开创性扬雄的方言本质上属训诂学著作。它开创了从地域角度观察、研究词汇的先例,是汉语方言学史上第一部研究专著。5、辞书编纂初具规模尔雅、说文解字等都是首尾具备、体例完整的词典、字典,为历代辞书之楷模,按义类排列、按部旨排列成为后世辞书的基本编排方式。汉代语言学的主要成就,就是创立了训诂学、文字学,使“小学”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为古代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音韵学在汉代还处于萌芽状态。张世禄先生说:“那时对于字音的考校

9、,未曾脱离文字学训诂学而独立成为一种专门的研究,所以注明音读时,只求能够形容音韵和文字义训间的关系罢了,并未曾对于字音本身,加以明确的分析。”(中国音韵学史)不过,汉代人在发音分析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周祖谟颜氏家训音辞篇补注中说:“东汉之末,学者已精于审音。论发音之部位,则有横口在舌之法;论韵之洪细,则有内言外言急言缓言之目。论韵之开合,则有踧口笼口之名。论韵尾之开闭,则有开唇合唇闭口之说。 论声调之长短,则有长言短言之别。剖析毫厘,分别黍累,斯可谓通声音之理奥,而能精研极诣者矣。”这为魏晋及其后音韵学的建立与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汉代语言研究的方式从注释方式或训诂体式看,汉代的语

10、言研究著作可分为两类。周大璞先生(训诂学要略中说:“从西汉开始,训诂有了更大的发展,确立了两种基本的体式,即随文释义的注疏和通释语义的专著。”“随文释义的注疏”是指直接加在古书正文上的注解,如毛诗故训传、尚书注、礼记注、孟子章句、国语解诂之类。所谓“通释语义的专著”是指独立成书的训诂著作,如尔雅、方言、释名、通俗文、小尔雅之类。周大璞与陆宗达先生都认为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对文字的形、音、义作全面说解的训诂学著作。因而在两汉时代,在音韵学没有发达之前,把“小学”称为“文字学”或“训诂学”都无不可。这也就是说,汉代语言学主要就是研究文字的学问,或者说主要就是训诂学。训诂学的随文释义与专书训诂两种方

11、式也就是汉代语言研究的基本方式。五、汉代语言研究的方法都是围绕解决词义或字义这个中心问题而展开的训诂的方法。关于训诂的方法,前人有所谓形训、声训、义训的概括,大致是不错的。从今天研究的角度来概括,汉代学者的语言研究方法可概括为如下一些方面。1、地域说明主要用于研究方言,是从地域分布上对词语进行说明研究。扬雄的方言是使用这种方法的代表作。说文解字、释名以及古书注解中也有应用。拌,弃也。楚凡挥所弃物谓之拌。(方言卷十)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是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 (方言卷十)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周谓之黎民。(说文解字)痨:朝鲜谓药毒曰痨。(说文解字)库,舍也,物所在

12、之舍也,故齐鲁谓库曰舍也。(释名疏证补) “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何休解诂:“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春秋公羊传注疏2、以今释古用当时通用的语言加以注释:车:古者曰车,声如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车,舍也,行者所处若居舍也。(释名疏证补)或以今语翻译古文大意: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郑玄笺:“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毛诗正义)3、同义辨析落:凡草曰零,木曰落。(说文解字)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说文解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五日联朋友”。郑玄注:“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周礼注疏)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章句:“害贤曰嫉,

13、害色曰妒。”(楚辞补注)礼记经解:“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郑玄注:“昏姻谓嫁取也,婿曰昏,妻曰姻。”(礼记正义)4、语源推求语源推求着重说明词语意义的来源或事物得名的由来。释名是使用这种方法的代表作。疚,久也,久在体中也。(释疾病)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释丧制)山夹水曰涧。涧,间也,言在两山之间也。(释水)舅谓姊妹之子曰甥,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傍作生也。(释亲属)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说文解字)5、字形解析通过字形分析来说明词义“形训”。说文解字是使用这种方法的代表作。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说文解字)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

14、,故其制字人傍作山也。(释名疏证补)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释名疏证补)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郑玄注:“忠,言以中心。”(周礼注疏)6、反切注音注音正读也是训诂的重要内容。汉代的注音条例,主要是“读若”和“读如”,东汉末年才出现反切。反切的出现,表明古人已经能够分解一个汉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这是语音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是汉语音韵学成立的先决条件。较早记述汉有反切是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其音辞篇云:“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音字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 外言、

15、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傅定淼反切起源考云: “反切注音法的源头是上古汉语合音,反切的产生纯粹出于中国文化,雏形反切产生的时间不晚于东汉杜子春时代。”汉代末年已有反切是大致可肯定的,至于反切具体起于何时,源头在哪,至今仍存疑问。作为训诂专书的尔雅、方言、说文、释名都各有自己独特的训释方式,随文释义的训诂也各有特色,后文再行略述。六、汉代几部语言学专著简介1、尔雅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训诂专著,也是第一部完整的词典,在中国语言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1)成书年代王力先生认为:“尔雅最初成书应该是在汉武帝时代以前(即公元前2世纪以前),因为

16、汉武帝时代已经有犍为文学的尔雅注(今已佚)。”濮之珍先生认为:“今本尔雅,是成于众人之手,而且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编的。现在一般都相信尔雅乃周秦之间的人所编,不过自东汉以后至东晋初郭璞注尔雅以前,仍然有所补充。尔雅的编著是和汉代经学兴盛、经生解经分不开的。”何九盈先生认为:“尔雅当成书于战国末年,它的编纂人是齐鲁儒生。”钱剑夫先生(中国古代字典辞典概论)认为:“此书(尔雅)的作者既非一人,亦非某几个人,而是经过相当长的时期,由许多讲求训诂名物的学者随时累积,逐加增补,最后成书于战国末期,至于东汉以后才比较盛行。”(2)尔雅的体例和内容尔雅本为二十篇,现存十九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包括释诂

17、、释言、释训、释亲四篇,中卷包括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八篇,下卷包括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七篇。汉书艺文志说:“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读应尔雅”就是讲解应该正确。怎样算是“尔雅”呢?那就只有依照故训了。尔雅书名由此而来。尔雅的体例是以当时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来作解释,王国维说它是“释雅以俗,释古以今”。这样才能起训诂的作用。如果以僻词僻义作为解释,就不合适了。如:增,益也。(释言)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释亲)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释宫)山脊,冈。(释山)如果用字典的要求来看,尔雅就

18、有如下三个缺点:(一)当解释的字是一个多义词的时候,用的是哪一种意义,不明确。如释言中说:“贻,遗也。”而说文:“遗这,亡也。”假如用“亡”去解释“贻”,就完全错了。(二)简单的汇集故训,容易使人误会,以为摆在一起的都是同义词,可以互相转注。如:释诂中说:“如、适、之、嫁、徂、逝,往也。”(三)有时候,解释的字与被解释的字根本不是同义词,牵强附会。尔雅一书在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研究中,影响是很大的。秦汉以来,不少语言学著作受到它的影响。仅以“雅”为书名的,就有广雅、小尔雅、埤雅、骈雅、通雅等。形成我国古代语言学中的“雅学”一类。其中以魏张揖的广雅最有价值。广雅就是要推广尔雅,补充尔雅所未备的训诂。

19、2、方言秦统一天下以后,“同书文字”表现了书面语言的统一,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但是方言的分歧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州郡之间也不能没有往来,语言的隔阂引起人们的重视,方言学由此兴起。方言的作者一般认为是西汉末年成都人文学家扬雄。汉书艺文志和扬雄传都没有提到这部书,有人怀疑不是扬雄所作。方言全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据应劭风俗通序里说,周秦时代每年八月派遣輶轩之使(輶轩是一种轻车)到各地采集方言,回来加以编纂,藏于秘室里,秦亡后,逐渐遗失了。扬雄很喜欢方言,于是他利用孝廉(略等于后来的举人)和士兵们集中在首都的方便,普遍地进行访问,逐渐积累了一些材料,历二十七年,总共写成了九千字。

20、方言的体例与尔雅同,每条先列举一些同义词,然后用一个常用词去解释。但是它跟尔雅有一个大不相同的地方:这些同义词不是属于同一词汇的,而是属于不同的各个方言词汇的,这就构成了方言的互译。 因而解释下面还必须说明某词属于某方言。如: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的训释方式:蕴,饶也。(同义训释)漫、淹,败也。湿敝为漫,水敝为淹。(同义训释再加说明)半步为跬。(直接说明词义)捣,依也;依,禄也。(递训)罗谓之离,离谓之罗。(互训)译,传也;译,见也。(一字异训)古人把方言列为训诂之属。的确,在训诂方面它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更重要的不是它在汉语史上的价值。由方言词逐渐取得共同语资

21、格的词,固然值得我们去研究,即使是死去了的言词(“绝代”就是远代的意思,“绝代语”就是已经过了时的、死了的词。),既然也存在过,也有参考的价值。因为它揭示了西汉时代汉语方言分布的情况,作为方言史的材料更有无比的价值。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缺乏音标是方言不可避免的缺点。3、说文解字到了东汉时代,背诵九千字的制度取消了,考试八种字体的办法也不再实行了,国家的语文教育已经松弛下来,人们胡乱解说字形。这时去古更远,古书越来越不好懂。在这种情况下,字书更成为迫切需要的了。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从小就通晓经书,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他“博采通人”、“遵修旧文”,从汉和帝时起(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

22、元年(公元121年)止,历时21年,写成了这部不朽的著作。许慎说文解字叙云:“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按许慎的意思,象形的独体字叫“文”,有形有声的合体字叫“字”,二者合称“书”。“书”是文字的通称,所谓“作书”即是指创造文字。书名“说文解字”,互文见义,即“说解文字”的意思。说文解字的体例是用小篆写一个字下来,先讲字义,其次讲字形与字音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公式是:,也。从,声。这是谐声字的公式。从,表示这是意符,被解说的字和它属于同一意义范畴,或者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声”,表示这是声符,被解说的字和它同

23、音,或者读音相近。如:炳,明也。从火,丙声。如是会意字,虽然有时候说明是会意,如“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但一般的公式是“,也。从,从。”或“,也。从 。”如是象形字,则说明象形。其公式为“,也。象形。”或“,也。象之形。”如“刀,兵也。象形。”至于指事字,虽然有时候说明是指事,但一般也都说成象形。如:“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说文解字把9353个字按偏旁归为540部。部首的建立,是许慎的重大创造。部首的排列是“始一终亥”,这是按照汉代阴阳五行家“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安排的。部首的前后次序,大致是“据形系联”,就是把形体相近、相关的排在一起。每部中把意义相近的字排

24、列在一起,即每一部首的字,基本上做到以类相从,原则上只有同一意符的字可以隶属于 同一部首。这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后世则改为部首检字法,依笔画多少来安排次序,便于实际使用。说文解字没有反切。谐声字从声符可以知道读音的梗概。许慎对于某些字,认为应该注明它的读音时,则用直音法。直音法是以同音字的读音为被注字的读音,注为“读若某”,可能是同音,也可能是音近。在字义的解释上,许慎也有极其重要的创造。首先,许慎抓住字的本义,从根本上解决训诂的问题。如“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庐是寄居的房子,诗“中田有庐”)其次,许慎不满足于单词释义,他在许多地方加上描写和叙述。如“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25、”在中国语言史上,从尔雅、方言到说文解字是一个大发展。尔雅只讲字义;说文解字除讲字义以外还讲字形和字音。尔雅只是材料的搜集和排比,说文解字则真正搞成一个科学体系,写出破天荒第一部字典来。尔雅所收的主要是些偏僻的词义,因为常用的词义是用不着训诂的。说文解字正相反,所收的主要是词的常用意义,因为词的常用意义往往也就是词的本义。作为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对后代语文学的影响非常之大。后代的字典,基本上不出说文解字的范围,只不过字数增加,例子增加罢了。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文学的宝藏,直到今天还没有降低它的价值。在体例上,今天的词典自然比它更完善了,而在古代词义的保存上,它是卓越千古的。自从有了甲骨文和金文出

26、土,说文解字所误解的一些地方得到了修正。但是我们可以说,假如没有说文解字作为桥梁,我们就很难接近甲骨文和金文。4释名第一部词源学著作跟西方上古时代一样,中国上古时代的许多学者对语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汉代的经学家们更倾向于运用声训的方法来追溯语源。 释名用来推求语源的主要方法是“声训”。声训又称“音训”,即用同音或近音的字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在先秦时期的典籍里就已经出现了。例如:(1)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礼记中庸)(2)礼以体长幼曰德。德也者,得于身也。(礼记乡饮酒义)(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在尔雅、说文解字和汉代的经籍传注中也有不少

27、声训的例子,例如:(1)幕,暮也。(尔雅释言)(2)衣,依也。(说文解字“衣”部)(3)诗经大雅燕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毛亨传云:“仪,宜也。”(4)周礼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郑玄注:“政,正也;政,所以正不正者也。”到了刘熙的释名,则成为声训的专著,作者纯然从语言学观点去探求词的真正意义。应该如何看待释名和经传中的声训呢?前辈学者对此否定多,肯定少。如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中说:“刘熙的声训,跟前人一样,是唯心主义的。”“声训作为一个学术体系,是必须批判的,因为声音和意义的自然联系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但王力先生又说,事物得名之始固然是任意的,但到了一个词演变为几个词的时候,就

28、不再是任意的,而是在语音上发生关系的了。释名释亲属说:“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再如“威,畏也。”“智,知也。”“纪,记也。”以往人们常说释名是声训专著,其实,应该说释名是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专著,它探求语源的方法,主要是声训,然全书并非仅有声训而已,它还使用了形训和义训,如释丧制云:“丘,象丘形也。”为形训。释州国云:“河南,在河之南也。”为义训(或称义界)。释名在声训上虽然有很大的不足,但在语文学上仍然有它的参考价值。第一,即使在运用声训时,仍然反映了词的较古的意义;第二,有许多训诂不是声训,可以和尔雅、说文解字互相参证;第三,声训既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则往往不但双声,而且叠韵。我们借此可以证明古音的系统。声训对中国后代的语言学既有不良的影响,也有良好的影响。不良影响的结果成为宋代“右文说”,这是认为谐声偏旁兼有意义。良好的影响结果成为清代王念孙学派的因声求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