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种群(二)-讲义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7720690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7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 种群(二)-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 种群(二)-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 种群(二)-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 种群(二)-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 种群(二)-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 种群(二)-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 种群(二)-讲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考点梳理主要考点梳理四、种群数量变化四、种群数量变化3 3、用血球计数板进行酵母菌的计数、用血球计数板进行酵母菌的计数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1) 将酵母菌培养液摇匀。(2) 将血球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用吸管吸取酵母菌悬液,滴一滴到血球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3)在显微镜下计数:按左上右上右下左下中间的顺序计数压线的: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酵母菌有粘连的,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芽体若超出胞体的 1/2 需作独立的个体每个样品计数 3 次,求平均。估算酵母菌数:估算酵母菌数:金题精讲金题精讲题一:题一: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 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 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 ab 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 c 点出现D. 控制种群数量在 de 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题二:题二: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捕获该种群的最佳时期为t0t1B若在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N,则在 t1时种群的数量为 N/2C在 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在 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题三:题三: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 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

3、 条,其中有标记的 25 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 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 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 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D. 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题四:题四: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随机取样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 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 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题五:题五: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生物。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 pH 对 3 种生物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 2。请回答下列问题:(1)

4、 根据图 1 和图 2 分析, 3 种生物中 pH 适应范围最广的是 _; 在 pH 为 8. 0 时,3 种藻类中利用 CO2能力最强的是 _。(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_。(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将样液稀释 100 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 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见图 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 _个/ mL。课后拓展练习课后拓展练习题一:题一: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

5、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题二:题二: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 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 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 C 点时数量为 100,则该种群的 K 值为 400题三:题三: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

6、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 值提高B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 到 C 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比较曲线 b 与曲线 a,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题四:题四: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 cm2B标志重捕法不适用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可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调查鼠类数量题五:题五: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

7、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题六:题六: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如下图1,a 表示每3 h 更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b 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一段时间内的培养曲线。(1)曲线 a 表示种群呈“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_、_、_等。(2)曲线 b 表示的增长为“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

8、尼亚绵羊种群增长如图 2,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现象。题七:题七:某校生物教师准备带领几个研究小组开展一次野外调查,经事先考察,教师制订了一个初步方案如下:活动目的:调查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调查地段:学校附近的一片山坡荒地调查对象:车前草、东亚飞蝗调查方法:(任选一)样方调查法:在该坡地上,划定若干个长宽各为 1 米的样方,统计出每个样方中被调查物种的个体数目标志重捕法:在规定地段上,捕获被调查物种的部分个体,进行标志后放回原来环境,一段时间后,在同等条件下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个体中标志个体所占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假如你是其中一个研究小组的组长,请你完成本小组的活动

9、方案:调查对象:。调查方法:。除教师计划中提到的以外,要使调查结果尽量准确,调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及注意问题是:。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的计算方法:。讲义参考答案讲义参考答案金题精讲金题精讲题一:题一:答案:答案:B B题二:题二:答案:答案:B B题三:题三:答案:答案:D D题四:题四:答案:答案:B B题五:题五:答案:答案: (1)绿藻蓝藻(2)藻类生长代谢会改变培养液pH(3)维持藻细胞数量不变藻细胞密度过大1108课后拓展练习课后拓展练习题一:题一:答案:答案:C详解:详解: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难以辨认是一株还是多株,因此不便于用样方法进行记数。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

10、强的高等动物,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能大体反映种群数量变化,因此,A、B、D 选项的说法不正确。题二:题二:答案:答案:A详解:详解: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变化,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环境阻力一直存在,只是 C 点后,阻力逐渐增大。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或淘汰的个体数量。题三:题三:答案:答案:B详解:详解:K 值是指环境的容纳量,环境改变容纳量也随之改变,所以改善环境条件,环境容纳量将会增大;图中曲线b 是“S”型曲线,BC 段种群数量是增大的,如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 则出生率应大于死亡率;由于BC 段种群数量逐渐增加,被捕

11、食者大量增加,将会导致其天敌捕食成功率有所增加;曲线 a 指的是“J”型曲线;“J”型曲线往往表示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而自然状态下,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气候和天敌等因素致使种群增长率要比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小。题四:题四:答案:答案:B详解:详解:松树个体较大,样方面积取1 cm2太小。对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调查鼠类数量时,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土壤动物中的蜈蚣个体较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应用取样器取样法。题五:题五:答案:答案:B详解:详解: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菌体和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数

12、量,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遵循“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进行计数,所以若只统计方格内菌体,会导致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题六:题六:答案:答案: (1)J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2)S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最大(3)波动详解:详解:根据图 1 中的曲线 a 可以看出,种群呈“J”型增长,曲线 b 表示的是“S”型增长。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当种群个体数量K/2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自然界的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波动现象。题七:题七:答案一:答案一:调查对象:车前草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关键步骤及注意问题:样方的

13、选取: (1)样方数量应足够多;(2)样方要随机选取,不能有任何主观性;(3)样方在被调查地段中应分布均匀。计算方法:取所有样方中被调查物种个体数量的平均值,即是种群密度。答案二:答案二:调查对象:东亚飞蝗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关键步骤及注意问题:标志技术: (1)标志手段不能对动物有任何伤害;(2)标志符号不能过分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3)标志符号应能保留较长时间。计算方法: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志个体数。详解:在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中,常常采用样方法;而对动物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则常常采用标志重捕法。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关键的步骤是样方的选取,选取样方时特别要注意样方的数量、随机选取样方、及样方的分布等情况,计算方法则用求平均值的方法。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关键步骤是标志技术,特别要注意标志手段对动物的影响、标志符号不能对动物有负作用等方面,另外标志符号需保留较长时间。计算方法则采用比例式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