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读再论教育目的的启示陈卫1106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7709483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6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读再论教育目的的启示陈卫1106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读再论教育目的的启示陈卫1106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读再论教育目的的启示陈卫1106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读再论教育目的的启示陈卫1106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读再论教育目的的启示陈卫1106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读再论教育目的的启示陈卫11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读再论教育目的的启示陈卫1106(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目的的冲突与调和关于再论教育目的第四、五章的学习启示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陈 卫卫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它规定着教育的作用方向,它规定着教育的作用方向,是教育活动相关因素如课程、教学等开展的依据所在。是教育活动相关因素如课程、教学等开展的依据所在。约翰怀特对教育目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对教育目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尤其是其对尤其是其对教育目的冲突与调和教育目的冲突与调和的论述,的论述,对于当前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对于当前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一、既有的教育目的 教育内在目的再论教育目的第二章教育的内在目的第

2、三章学生利益与教育目的教育外在目的再论教育目的第四章以社会为指向的教育目的(一)社会经济、道德目的如何与学生利益统一第五章以社会为指向的教育目的(二)把道德自律引入社会经济、政治目的1.教育内在目的 该观点的焦点 : “即教育的成就孩子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其本身来说就应该看做是有价值的”。 有些人认为教育成就是指学生学到的知识,有些人认为教育成就是指学生学到的知识,有些人认为教育成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知识的习惯,有些人认为教育成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知识的习惯,还有些人认为教育成就是指学生因知识而得到发展的能力。还有些人认为教育成就是指学生因知识而得到发展的能力。教育的目的

3、就是为了增长受教育者的知识,发展受教育者的理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目的。 2.教育外在目的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二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目的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点认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不仅为了得到知识,还能满足自己利益。观点认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不仅为了得到知识,还能满足自己利益。从狭义上讲这种利益的满足可能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领取一份令这种利益的满足可能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领取一份令人羡慕的薪水,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等等;人羡慕的薪水,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等等;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能够自由自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地生活。

4、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卢梭(J.Rousseau)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本性,顺乎儿童的自然天性,把儿童培养成“自然人”,而不是培养成社会的“公民”。瑞典教育家爱伦凯(E.Key)认为,儿童是独立自主的个体、真善美的原型,不能对儿童的个性进行压制和机械训练,教育过程应是使儿童自由发展的过程。观点小结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2.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在教育活动中,“社会利益也必须加以考虑”。教育作为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系统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对于社

5、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eim)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他认为,社会才是真正的存在,“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因此,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首要目的,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于社会的意志。法国社会学家孔德(AComte)认为:“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社会本位

6、的教育目的 观点小结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以对社会功能的好坏作为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内在(教育成就)目的?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二、既在的冲突及解决方式由于出发点的差异以及最终目标取向的不同,各种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着矛盾之处,并形成一定的冲突。第一种冲突发生于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之间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教育自身之外是否有目的;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教育自身之外是否有目的;第二种冲突则是“个人”与“社会”两个中心之间的分歧这种差异会进一步导致利益取向、培养方式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这种差异会进一步导致利益取向、培养方式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

7、,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着重于反省”,以社会为中心的目的“随时准备服从权威”。 二、既在的冲突及解决方式1.“鸵鸟政策” 就是就是“在建构我们的教育观念时避免这种矛盾冲突”。 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灌输,创造各种考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灌输,创造各种考 试机会,让学生们在考试中竞争,让学生觉得自试机会,让学生们在考试中竞争,让学生觉得自 己的学习与考试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己的学习与考试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用其他现象将这一矛盾隐藏起来,而不是真正地加以解决。2.可能的解决措施作者主要按以下三个理论流派进行阐述。作者主要按以下三个理论流派进行阐述。 共同利益派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教育制度,不仅

8、考虑个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教育制度,不仅考虑个别孩子的幸福,同时也考虑其他所有孩子的幸福孩子的幸福,同时也考虑其他所有孩子的幸福”。观点具有一定的合。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缺陷是不能保证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始终是一致的。理性,其缺陷是不能保证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始终是一致的。最低限度道德纲领派“在道德准则所允许的最低限度内,应在道德准则所允许的最低限度内,应当鼓励个人为实现自身目的而生活当鼓励个人为实现自身目的而生活”。先照顾好自己的利益,后照顾。先照顾好自己的利益,后照顾别人的利益。作者认为这并非是真正的道德。别人的利益。作者认为这并非是真正的道德。普遍道德主义者“一个具有理性的人应该考虑到其

9、他人的利一个具有理性的人应该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益”。然而,。然而,“其他人其他人”如何界定?如何界定? 约翰怀特认为在对历史上存在的解决方式进行了详尽分析之后,提出在对历史上存在的解决方式进行了详尽分析之后,提出现有的各种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的冲突,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助于解决各种教育目的间的冲突,因而, 他基于学生个体能动性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 三、教育目的的调和 对对于于第第二二种种教教育育目目的的之之间间的的冲冲突突,他他认认为为,尊尊重重个个体体的的自自主主性性是是解解决决冲冲突的有效方式。突的有效方式。1.道德主体的高扬 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要尊

10、重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把他(学生)作为一个自主的道德主体,让他寻求自身的平衡”。在经济方面,我们所要培养的并不是唯唯诺诺的顺从者,而应该是具有,我们所要培养的并不是唯唯诺诺的顺从者,而应该是具有道德自律精神的个体,可以对工作单位的相关事情进行监督,也可以道德自律精神的个体,可以对工作单位的相关事情进行监督,也可以“站出来为自己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站出来为自己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这是其权利所在。这是其权利所在。在政治方面,我们要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即国家成员的意识教育。让每,我们要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即国家成员的意识教育。让每个人具有自主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

11、社会、国家的成员之一,在现实个人具有自主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国家的成员之一,在现实的生活中,在顾及国家利益的同时照顾自己的利益。的生活中,在顾及国家利益的同时照顾自己的利益。 三、教育目的的调和2.自主精神的培养在当前统一的教育模式中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吗?在当前统一的教育模式中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吗?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我们应该如何培养? 遵循统一教育目标的教育是否完全导致孩子成为复制品,取决于教育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个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因而,即使在统一的教育模式中,我们也能培养出学生的个性与自主性。第一,我们应该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 第二,允许学生独立思考。 学 习 启 示

12、怀特认为教育目的的调和在于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作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这种思想对于教育目的冲突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目的时,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学生在接受一定教育的同时自主选择想要达到的目标学会自主选择。在教育中不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这也是当今教育的诉求之一。学 习 启 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 教育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 使受教育者除了有谋生的外在目的,更要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真正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