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梯护栏平台标准及压力管道标识规定谷风建筑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7709481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梯护栏平台标准及压力管道标识规定谷风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爬梯护栏平台标准及压力管道标识规定谷风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爬梯护栏平台标准及压力管道标识规定谷风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爬梯护栏平台标准及压力管道标识规定谷风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爬梯护栏平台标准及压力管道标识规定谷风建筑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爬梯护栏平台标准及压力管道标识规定谷风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梯护栏平台标准及压力管道标识规定谷风建筑(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爬梯、护栏、平台标准爬梯、护栏、平台标准 1向上文档爬梯分类爬梯爬梯固固定定式式钢钢梯梯移移动动扶扶梯梯钢直梯:钢直梯: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呈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 钢斜梯:钢斜梯: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3075倾角的踏板钢梯 直梯:直梯:梯长不可调的非自支撑的梯子 伸缩梯:伸缩梯:由两部分或三部分组成的便携式梯子,且每一部分的梯框平行于另一部分的梯框。其长度可以通过一次升降一个梯级来改变。人字梯:人字梯:一种自行支撑的便携式梯子,形状类似人字,长度不能调节。盘梯盘梯2向上文档固定式钢直梯技术标准v1、梯梁:用来安装踏棍或其他横向承载件的

2、梯子侧边构件。 v2、踏棍:使用者上下梯子时脚踩踏的梯子构件。 v3、护笼笼箍v4、护笼立杆v5、栏杆vH、梯段高:梯子上端基准面至 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简称梯高。 vh、栏杆高vs、踏棍间距;3向上文档总体要求:总体要求:1、钢直梯应与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置。当条件限制不能垂直水平面时,两梯梁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应在7590范围内。2、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部件的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他可能对梯子使用者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 3、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4、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接两对

3、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当梯梁采用6010mm的扁钢,梯子内侧净宽度为400mm时,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3m。)4向上文档空间环境要求空间环境要求1、对未设防护笼的梯子,由踏棍中心线到攀登攀登面面最近的连续性表面的垂直距离应应760mm。对于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应600mm。 2、由踏棍中心线到梯子后侧后侧建构筑物或设备的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应应180mm。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应 150mm 。 (成人鞋子长度300mm左右)3、对未设防护笼的梯子,梯子中心线到侧面最近的永久性物体的距离应应 380mm。 4、对前向的进出式梯子,顶端踏棍上表面与到达平台或屋面

4、平齐,由踏棍中心线到前面最近的结构、建筑物或设备边缘的距离应应为180mm300mm,必要时应提供引导平台使通过距离减少至180mm300mm。 连续性表面连续性表面非连续性表面非连续性表面连续性表面连续性表面非连续性表面非连续性表面5向上文档梯段高度及防护要求梯段高度及防护要求1、单段梯高宜宜10m,攀登高度大于10m时宜宜采用多段梯,梯段水平交错布置,并设梯间平台,平台垂直间距宜宜为6m。单段梯及多段梯的梯高均应应15m。2、单梯段高度大于3m时宜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m时,应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坠落高度坠落高度)大于7m时,

5、也应设安全护笼。3、当护笼用于多段梯时,每个梯段应与相邻的梯段水平交错并由足够的间距,设有适当空间的安全进、出引导平台,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6向上文档踏棍及梯梁要求踏棍及梯梁要求1、踏棍长度应应为400600mm,同一梯段上应相同。由于工作面所限,攀登高度在5m以下时,梯子内侧净宽度可小于400mm,但不应小于300mm。2、相邻踏棍垂直距离应为225300mm,且应相等。最下端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450mm。3、圆形踏棍直径应20mm,35mm(便于抓握)。若采用其他截面形状的踏棍,其水平方向深度不应小于20 mm。4、梯梁应采用不小于60 10 mm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他实心或空心型材

6、。5、前向进出式梯子的顶部踏棍不应省略。梯梁延长段宜为喇叭型扩大,以使梯梁顶部内侧水平间距600 mm,760 mm。(成人肩宽约600mm)400600mm450mm向上延伸1050225300mm7向上文档护笼要求护笼要求1、护笼宜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应包括一张水平 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2、水平笼箍采用不小于50 6 mm的 扁钢,立杆采用不小于405 mm 的扁钢。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 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内侧并间距相等,与其 牢固连接。3、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应650 mm,800 mm。圆形护笼的直径应应为650 800 mm,其他形式的护笼内侧宽度应应650 mm,800

7、 mm。护笼内侧应无任何突出物。4、水平笼箍垂直间距应应1500 mm。立杆间距应应 300 mm,均匀分布。护笼各构件形成的最大空隙应应0.4。5、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应2100 mm,3000 mm。 8向上文档固定式钢斜梯技术标准梯梁(梯框)梯梁(梯框)踏步宽踏步宽梯高梯高踏步高踏步高梯跨梯跨踏板踏板中间栏杆中间栏杆立柱立柱扶手扶手9向上文档总体要求总体要求1、梯高宜宜5m,单梯段的梯高应应6m,梯级数宜宜16。大于5m时宜宜设梯间平台(休息平台),分段设梯。2、与水平面的倾角应应在3075范围内,优选倾角为3035。偶尔性进入的最大倾角宜宜为42。经常性双向通行的最大倾角宜宜为3

8、8。10向上文档总体要求总体要求3、斜梯内侧净宽度应应450mm,宜宜1100mm。单向通行:宜宜600mm, 经常性单向通行及偶尔双向通行:宜宜800mm, 经常性双向通行:宜宜1000mm。11向上文档总体要求总体要求4、在斜梯使用者上方,由踏板突缘前端到上方障碍物沿梯梁中心线垂直测量距离不小于1200mm。由踏板突缘前端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方向距离应不小于2000mm。障碍物障碍物1.2m2m12向上文档踏板要求:踏板要求:1、在同一梯段内,踏步高与踏步宽的组合应保持一致。踏步高与踏步宽的组合应符合550g+2r700,常用取600。常用的钢斜梯倾角与对应的踏步高r、踏步宽g组合 见下表倾

9、角a/() 30354045505560657075r/mm 160 175185200210225235245255265g/mm 280250230200180150130110907013向上文档踏板要求:踏板要求:2、踏板的前后深度应应80mm,相邻两踏板的前后方向重叠重叠应应10mm,35mm。在同一梯段所有踏板间距应相同。踏板间距宜宜为225255mm。 80mm80mm1035mm1035mm踏步宽踏步宽gg踏步高踏步高rr14向上文档踏板要求:踏板要求:3、顶部踏板的上表面应与平台平面一致,踏板与平台应无间隙。 4、踏板应采用防滑材料或至少有不小于25mm宽的防滑突缘。应采用厚

10、度不小于4mm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普通钢板,或采用254mm扁钢和小角钢组焊成的格板或其他等效的结构。5、底部踏板处的梯梁应自踏板突缘向前突出不小于50mm 15向上文档扶手要求:扶手要求:1、扶手应沿着其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可抓握。 2、扶手宜为外径3050mm,厚壁2.5mm的圆形钢材。对于非圆形钢材的扶手,其周长应为100160mm。非圆形截面外接圆直径应57mm,所有边缘应为弧形,圆角半径3mm。 3、支撑扶手的立柱宜采用截面不小于40404mm角钢或外径为3050mm的管材。从第一级踏板开始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000mm。中间栏杆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圆钢或30mm4mm扁钢,固

11、定在立柱中部。 16向上文档扶手要求:扶手要求:梯宽1100mm梯宽:1100mm 无论是否封闭,两侧均应安装扶手。 两边封闭:应至少一侧有扶手,宜设在下梯方 向的右侧。 一侧敞开:应至少在敞开一侧装有梯子扶手。 两边敞开:两侧均应安装梯子扶手。 梯宽:2200mm 在梯子两侧及宽度中线处均应安装扶手。17向上文档扶手要求:扶手要求:1、梯子扶手中心线应与梯子的倾角线平行。 2、梯子封闭边扶手的高度应为860960mm。 3、斜梯敞开边的扶手高度应不低于GB4053.3规定。 扶手高度扶手高度h2封闭边:封闭边:860h2960敞开边:执行敞开边:执行GB4053.318向上文档盘梯的技术标准

12、v盘梯的最小净宽度为650mmv盘梯的最大升角为50度,一般宜取45度;同一罐区内盘梯升角宜相同;v踏步的最小宽度为200mm;v相邻两踏步的水平距离与两踏步之间高度的两倍之和,不应小于600mm,且不大于660mm;整个盘梯踏步之间的高度应一致;v踏步应用栅格板或防滑板;19向上文档盘梯的技术标准v盘梯栏杆上部扶手应与平台栏杆扶手对中连接;v盘梯外侧应有栏杆,当盘梯内侧与罐壁的距离大于150mm时,内侧也应有栏杆;v盘梯应全部支撑在罐壁上,盘梯侧板的下端与罐基础上表面应留有适当距离。 20向上文档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扶手扶手中间栏杆中间栏杆立柱立柱踢脚板踢脚板栏杆高度栏杆

13、高度21向上文档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一般要求一般要求v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m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得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v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上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在酸洗或电镀、脱脂等危险设备上方或附近的平台;应在所有敞开边缘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v防护栏杆及钢平台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22向上文档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栏杆高度栏杆高度平台距基准面高度2m 栏杆高度应900mm。2m平台距基准面高度20m 栏杆高度应1050mm。平台距基准面高度20m 栏杆高度应1200mm。 23向上文档平台防护栏杆技术

14、标准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扶手扶手扶手的设计应允许手能连续滑动。扶手末端应以曲折端结束,可转向支撑墙,或转向中间栏杆,或转向立柱,或布置成避免扶手末端突出结构。 扶手宜采用钢管,应3050mm。采用非圆形截面扶手,截面外接圆应57mm,圆角半径3mm。 扶手后应有不小于75mm的净空间,以便于手握。 3050mm圆钢;外接圆57mm24向上文档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中间栏杆中间栏杆在扶手和踢脚板之间,应至少设置一道中间栏杆。中间栏杆与上下构件间距500mm。中间栏杆宜采用254mm扁钢或直径16mm的圆钢。 254mm扁铁;16mm圆钢25向上文档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平台防护栏

15、杆技术标准立柱立柱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确保与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结构牢固连接,立柱间距应1000mm。 立柱应采用50504mm角钢或外径3050mm钢管。 立柱不应在踢脚板上安装,除非踢脚板为承载的构件。 26向上文档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平台防护栏杆技术标准踢脚板(挡板)踢脚板(挡板)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面之上高度应不小于100mm,其底部距地面应不大于10mm。踢脚板宜采用不小于1002mm的钢板制造。 在室内的平台、通道或地面,如果没有排水或排除有害液体要求,踢脚板下端可不留空隙。 平台平台踢脚板踢脚板h100mmH10mm27向上文档平台技术标准平台技术标准v通行平台的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

16、750mm,单人偶尔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应不小于450mm。 v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760mm,两者取较大值。 v梯间平台(休息平台)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850mm,两者取较大值。 28向上文档平台技术标准平台技术标准v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000mm。对于仅限于单人偶尔使用的平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1900mm。 v平台地板宜采用不小于4mm厚的花纹钢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铺装,相邻钢板不应搭接。相邻钢板上表面的高度差应不大于

17、4mm。v工作平台和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地板应水平设置。通行平台地板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大于10,倾斜的地板应采取防滑措施。 29向上文档二、压力管道标识规定30向上文档 为规范公司压力管道标识,根据GB 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现对压力管道标识进行统一,便于各分厂整改31向上文档序号序号介质名称介质名称涂色涂色管道注字管道注字注字颜注字颜色色1低压蒸汽红低压蒸汽白2中压蒸汽红中压蒸汽白3高压蒸汽红高压蒸汽白4过热蒸汽暗红过热蒸汽白5压缩空气深蓝压缩空气白6氢气深绿氢气红7氮气黄氮气黑8氨气黄氨气黑9液氨黄液氨黑10氯气草绿氯气绿11液氯草绿纯氯白12盐酸灰

18、盐酸黄13硫酸红硫酸白14煤气等可燃气体紫煤气(可燃气体)白15可燃液体银白油类(可燃液体)黑16物料管道红按管道介质注字黄32向上文档v识别色标识方法:识别色标识方法:v管道全长上标识;v在管道上以宽为150mm的色环标识;v在管道上以长方形的识别色标牌标识;v在管道上以带箭头的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识;v在管道上以系挂的识别色标牌标识。v当采用以上2/3/4/5方法时,二个标识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10m,其标识的场所应该包括所有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的管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33向上文档v识别符号:识别符号:v工业管道的识别符号由物质名称、流向和主要工艺参数等组成,其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v物质名称的标识用物质名称或者化学分子式;v标明介质流向;v介质的压力、温度、流速等主要工艺参数的标识,使用单位可按需求自行采用。 为使各分厂压力管道标识统一,建议各为使各分厂压力管道标识统一,建议各分厂统一采用带箭头的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分厂统一采用带箭头的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识,并标注介质名称及其压力。识,并标注介质名称及其压力。34向上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