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2大纲大纲[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了解我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尤其唐代时期的医药学发展情况尤其唐代时期的医药学发展情况[重点重点]:从古医籍的整理、脉学的总结、:从古医籍的整理、脉学的总结、病因证候学的探索及医疗道德的规范,了病因证候学的探索及医疗道德的规范,了解医学理论的全面提高,以及药物学的发解医学理论的全面提高,以及药物学的发展情况等展情况等[难点难点]:临床各科的发展以及葛洪、陶弘:临床各科的发展以及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的医学成就及代表作景、孙思邈等的医学成就及代表作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一、朝代年限:(一、朝代年限:(695年)年)晋晋:265~420=156年年西晋西晋(洛阳洛阳)::265~317((280年灭吴后统一)年灭吴后统一)东晋东晋(南京南京)::317~420南北朝南北朝:420~589=170年年北朝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386~581年年南朝南朝:(宋、齐、梁、陈)(宋、齐、梁、陈)420~589年年隋隋:581(灭北周)(灭北周)~589(灭陈,统一中国)(灭陈,统一中国)~618=38年年唐唐:618~907=290年年 五代五代:907~960=53年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晋西晋 265~316东晋 317~420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齐 479~502梁 502~557陈 557~589北朝北魏 386~534东魏 534~550北齐 550~557西魏 535~556北周 557~581隋 581~618唐 618~907五代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5二、文明发展概况二、文明发展概况1、科学文化发展:、科学文化发展:((1)文化)文化——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绘画绘画、、书法书法、、唐诗唐诗、晚唐五代词一一宋词之先河、晚唐五代词一一宋词之先河((2)科学)科学——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农业、冶练术、农业、冶练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地理、历法、、地理、历法、 数学、数学、桥梁建筑桥梁建筑、、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6二、文明发展概况二、文明发展概况2、宗教文化发展:(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宗教文化发展:(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儒教:孔孟(三纲五常,仁义礼信)儒教:孔孟(三纲五常,仁义礼信)道教:老庄(服石成仙,无欲无为)道教:老庄(服石成仙,无欲无为)佛教:释加牟尼(因果报应,灵魂不灭,三世轮回)佛教:释加牟尼(因果报应,灵魂不灭,三世轮回)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南朝南朝·范缜(范缜(zhěn ))——神灭论,形神统一神灭论,形神统一唐朝唐朝·柳宗元柳宗元——元气说元气说唐朝唐朝·刘禹锡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天人交相胜”,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这些进步的唯物思想(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对医药学的这些进步的唯物思想(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对医药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7三、医学发展特点三、医学发展特点1、临床医学发展的主流(有别于四大经典著作对、临床医学发展的主流(有别于四大经典著作对基础理论的阐述)基础理论的阐述)2、临床医学日趋专科化、临床医学日趋专科化3、服石及反服石的斗争(服石于中唐平息)、服石及反服石的斗争(服石于中唐平息)4、医学交流新发展、医学交流新发展与少数民族交流与少数民族交流——藏族藏族与国外医学交流与国外医学交流朝鲜和日本(完全移植中医);朝鲜和日本(完全移植中医);印度、越南、阿拉伯等国(医药学互相影响)。
印度、越南、阿拉伯等国(医药学互相影响)5、兴办医学教育(然而当时仍以家传和个人带徒、兴办医学教育(然而当时仍以家传和个人带徒为主要形式)为主要形式)唐朝唐朝——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是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育机构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育机构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94.1.1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一)(一)《《内经内经》》1、最早整理注释、最早整理注释《《素问素问》》——齐梁间齐梁间·全元全元起起《《素问训解素问训解》》——亡佚2、现存最早注本、现存最早注本——隋唐隋唐·杨上善杨上善《《黄帝内黄帝内经太素经太素》》——简称简称《《太素太素》》首创对首创对《《素问素问》》的全面分类的全面分类尊重古本,绝不妄改尊重古本,绝不妄改释文绝不牵强附会释文绝不牵强附会3、注释、注释《《素问素问》》影响较大影响较大——中唐中唐·王冰王冰《《注黄帝素问注黄帝素问》》对原书卷次大加调整对原书卷次大加调整内容上补亡续断内容上补亡续断注释发挥注释发挥——“所加之字,皆朱书其文所加之字,皆朱书其文。
《《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太素》》缺卷重刻版缺卷重刻版 《太素》的曲折回国历史视频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104.1.1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二)(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1、、晋晋·王叔和王叔和——第一个对第一个对《《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编次搜集、整理、编次2、唐、唐·孙思邈孙思邈《《千金翼方千金翼方》》——完整地收集完整地收集了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三)(三)《《难经难经》》整理、注释、发挥整理、注释、发挥1、、吕广吕广·《《黄帝众难经黄帝众难经》》——最早难经注本最早难经注本2、杨玄操、杨玄操·《《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黄帝八十一难经注》》——补注补注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111、作者:汉末晋初、作者:汉末晋初·王叔和(约公元王叔和(约公元3世纪)世纪)2、内容:、内容:10卷、卷、98篇、篇、10万余字万余字——脉诊、脉诊、脉形、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辨证及妇人、脉形、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辨证及妇人、小儿脉的辨识等。
小儿脉的辨识等3、成就:、成就: ①①确立寸口脉法;确立寸口脉法; ②②归纳脉象归纳脉象 24种,规范脉象名称种,规范脉象名称 ③③阐述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脉证统一阐述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脉证统一4、不足:、不足: ①①体例不够严谨体例不够严谨 ②②“王脉、相脉、囚脉王脉、相脉、囚脉”——唯心色彩唯心色彩4.1.2脉学的总结与普及脉学的总结与普及(一)(一)《《脉经脉经》》——第一次总结、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第一次总结、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124.1.2脉学的总结与普及脉学的总结与普及1、作者:六朝人、作者:六朝人·高阳生(托高阳生(托王叔和名作王叔和名作——又称又称《《王叔和王叔和脉诀脉诀》》))2、内容:七表脉、八里脉、、内容:七表脉、八里脉、九道脉九道脉3、意义:、意义: ①①通俗通俗——七言歌诀七言歌诀 ②②密切结合临床密切结合临床(二)(二)《《脉诀脉诀》》《《脉诀脉诀》》清代手抄本清代手抄本《《脉诀脉诀》》出,出,《《脉经脉经》》隐隐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134.1.3病因证候学的探索病因证候学的探索《《《《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1、作者:隋、作者:隋·巢元方巢元方2、成书年代:公元、成书年代:公元610年年3、篇幅:共、篇幅:共50卷,卷,67门,论述门,论述了了1739种病候种病候4、成就:、成就:——反映了我国反映了我国7世纪世纪时医学理论与临证医学的发展水平。
时医学理论与临证医学的发展水平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①①对对疾病疾病的记载广泛而详确;的记载广泛而详确; ②②在在病源病源认识上颇具科学性;认识上颇具科学性; ③③对对症候症候描述细致而准确描述细致而准确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144.1.4医德规范的树立医德规范的树立唐唐唐唐· ·孙思邈(孙思邈(孙思邈(孙思邈(581581----682682))))· ·《《《《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千金要方· ·总论总论总论总论》》》》1、、“大医大医”的修养(医德):精与诚的修养(医德):精与诚 ①①精精——专业要精专业要精 ②②诚诚——诚心诚意、忠于职业、忠于患诚心诚意、忠于职业、忠于患者、仁爱救人者、仁爱救人2、局限:、局限: ①①信奉宗教的善恶报应信奉宗教的善恶报应 ②②反对杀生,限制动物药的应用反对杀生,限制动物药的应用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19一一《《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晋唐时期现存最早的药书晋唐时期现存最早的药书晋唐时期现存最早的药书晋唐时期现存最早的药书1、作者:梁、作者:梁·陶弘景(陶弘景(452--536))2、内容:、内容: ①①载药载药730味:味:《《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365味味——朱字(为原有)朱字(为原有)《《名医别录名医别录》》·魏晋魏晋·365味味——墨字(为新增)墨字(为新增) ②②创科学分类法:创科学分类法:按自然属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按自然属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有名未用等7类类按药效(主治功效)按药效(主治功效):驱风药、利水药等:驱风药、利水药等——沿沿用至今用至今目前该书已不全,但主要内容在目前该书已不全,但主要内容在《《证类证类本草本草》》和和《《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中仍可见。
中仍可见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21二二《《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又名又名又名又名《《《《唐本草唐本草唐本草唐本草》》》》世界最早的国家世界最早的国家世界最早的国家世界最早的国家“ “药典药典药典药典” ”,比欧洲,比欧洲,比欧洲,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纽伦堡药典纽伦堡药典纽伦堡药典》》》》15461546年,早年,早年,早年,早800800余余余余年年年年1、作者:、作者:唐唐·苏敬,长孙无忌,李苏敬,长孙无忌,李勣等勣等20余人余人2、成书年代:公元、成书年代:公元659年,由唐政年,由唐政府颁布府颁布3、篇幅及内容:、篇幅及内容:54卷卷((1)本草)本草23卷(附目卷(附目1卷):载药卷):载药 844 味味——新增新增 114味味((2)药图)药图25卷(附目卷(附目1卷):卷):最早创最早创用药图用药图——图文并茂,为历代沿用图文并茂,为历代沿用((3)图经)图经 7卷:对药图文字说明,内卷:对药图文字说明,内容丰富、准确容丰富、准确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23三三 炼丹术与制药化学炼丹术与制药化学1、著名炼丹家:、著名炼丹家:晋晋·葛洪葛洪《《抱朴子抱朴子》》目的:炼制长生之药目的:炼制长生之药客观意义:导致制药化学开端客观意义:导致制药化学开端,扩大了对,扩大了对自然矿产的应用范围自然矿产的应用范围2、梁、梁·陶弘景陶弘景《《合丹法式合丹法式》》3、唐、唐·孙思邈孙思邈《《千金方千金方》》4、对炼丹术评价:、对炼丹术评价:①①消极:唯心主义消极:唯心主义——危害人民健康。
危害人民健康②②积极:积极:炼丹术为制药化学的先声炼丹术为制药化学的先声炼丹术随东汉道教炼丹术随东汉道教兴起兴起,,兴盛兴盛于晋唐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24四四 其他其他(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1、唐、唐·陈藏器陈藏器《《本草拾遗本草拾遗》》((713~~741成书)成书)载药丰富:较载药丰富:较《《唐本草唐本草》》新增新增药物药物692种种创药物创药物“十剂十剂”分类法分类法——宣、宣、通、补、泄、轻、重、滑、涩、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对方剂学发展意义重燥、湿对方剂学发展意义重大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根据本书是我国本草文献专家尚志钧教授根据《《证类本草证类本草》》、、《《医心方医心方》》诸书诸书中所辑的本书资料,加以归类排比,编辑恢复此书旧貌中所辑的本书资料,加以归类排比,编辑恢复此书旧貌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25四四 其他其他(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2、五代、五代·李珣李珣·公元公元907-960年年· 《《海药海药本草本草》》——记述外来记述外来药物专书。
药物专书宋末亡佚,今之辑本存宋末亡佚,今之辑本存药药124种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26四四 其他其他(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均佚失,被后世引用得以保存)3、、南北朝刘宋时代(420-479) ·雷雷敩((xiào ))《《雷雷公炮炙论公炮炙论》》——我国现存第一我国现存第一部炮炙学专著部炮炙学专著本书成书年代:据考证约在本书成书年代:据考证约在9 9~~1111世纪之间,接近于世纪之间,接近于894894年年故后世制药业尊雷敩为故后世制药业尊雷敩为炮制业的炮制业的鼻祖鼻祖本书元以后佚失,现见从本书元以后佚失,现见从诸本草中辑复的诸本草中辑复的雷敩的雷敩的《《炮炙论炮炙论》》,在写成以后,并没有广泛的流行,原书在元朝时就找不到了,所幸宋朝的唐慎微在,在写成以后,并没有广泛的流行,原书在元朝时就找不到了,所幸宋朝的唐慎微在撰撰《《大观本草大观本草》》((11031103年)时,抄录了年)时,抄录了“炮炙论炮炙论”的序和内容,才不致湮没的序和内容,才不致湮没; ;李时珍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又,又将将《《大观本草大观本草》》的材料原封不动地传载进去,故的材料原封不动地传载进去,故《《炮炙论炮炙论》》的内容,始流传下来。
的内容,始流传下来 临证医学的显著进展临证医学的显著进展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284.3.1 针灸针灸《《《《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我国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我国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我国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1、作者:、作者:西晋西晋·皇甫谧皇甫谧 ((215-282))2、成书年代:、成书年代:256--2593、内容:、内容:12卷,卷,128篇:包括脏腑、篇: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等4、成就:、成就:①① 系统整理人体腧穴:系统整理人体腧穴:349个(双穴个(双穴300个个+单个单个49个)个)②② 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③③ 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④④ 总结了针灸的临床治疗经验、按病论穴总结了针灸的临床治疗经验、按病论穴⑤⑤ 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又为后世针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又为后世针灸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规范灸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规范《《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文字的定型化是在北宋校正医书局抄定整理后,当时改文字的定型化是在北宋校正医书局抄定整理后,当时改称称《《新抄正黄帝针灸甲乙经新抄正黄帝针灸甲乙经》》,于,于10691069年刊行,后代各种刊本基本以此年刊行,后代各种刊本基本以此为根据反复刊行,内容很少变动。
但宋、金、元时代的刊本现均不存,为根据反复刊行,内容很少变动但宋、金、元时代的刊本现均不存,只有明代以后的刊本流行只有明代以后的刊本流行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29晋隋唐时期的其它针灸医家晋隋唐时期的其它针灸医家针灸著作:针灸著作:1 1..《《秦承祖偃侧杂针灸经秦承祖偃侧杂针灸经》》2 2..《《华佗针灸经华佗针灸经》》3 3..《《曹氏灸经曹氏灸经》》 4 4..《《玉医针经玉医针经》》(残卷在巴黎图书馆)(残卷在巴黎图书馆)5 5..《《僧医针灸经僧医针灸经》》其中产科针灸禁忌图其中产科针灸禁忌图1010幅,尚完整保存幅,尚完整保存其它有着的成就:其它有着的成就:鲍姑鲍姑────晋代名医葛洪的妻子鲍姑,在灸治法的临床运用方面,可晋代名医葛洪的妻子鲍姑,在灸治法的临床运用方面,可算是有史记载的我国第一位女灸法专家她用灸法治疗赘疣,算是有史记载的我国第一位女灸法专家她用灸法治疗赘疣,“效效如鼓如鼓”她传授的几名徒弟,也都能医善灸今广州越秀山麓的三她传授的几名徒弟,也都能医善灸今广州越秀山麓的三元宫里,曾设有鲍姑殿,并立塑像纪念这位女医家。
元宫里,曾设有鲍姑殿,并立塑像纪念这位女医家 葛洪葛洪────《《肘后方肘后方》》中有针灸医方中有针灸医方109109条,最早记载隔物灸条,最早记载隔物灸孙思邈孙思邈────最早提出阿是穴最早提出阿是穴王焘王焘────《《外台秘要外台秘要》》卷卷3939也对灸法有较多阐述也对灸法有较多阐述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04.3.2 内科内科内科虽无专书,但有关内科的内容最为丰富内科虽无专书,但有关内科的内容最为丰富隋隋·巢元方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唐唐·孙思邈孙思邈· 《《千金方千金方》》唐唐·王焘王焘· 《《外台秘要外台秘要》》唐唐·陈藏器陈藏器· 《《本草拾遗本草拾遗》》晋晋·葛洪葛洪· 《《肘后方肘后方》》藏藏·元旦贡布元旦贡布· 《《四部医典四部医典》》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11、作者:唐、作者:唐·昝殷昝殷(约(约797-859))2、成书年代:、成书年代:852年年3、内容:、内容:3卷,载方卷,载方378首首上卷:经闭、带下、妊娠上卷:经闭、带下、妊娠中卷:坐月、难产中卷:坐月、难产下卷:产后诸证下卷:产后诸证4.3.3 妇产科妇产科《《《《经效产宝经效产宝经效产宝经效产宝》》》》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原书早佚,现存的是从朝鲜原书早佚,现存的是从朝鲜《《医方类聚医方类聚》》等书中的辑传本等书中的辑传本古人说:古人说:““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24.3.4 小儿科小儿科《《《《颅囟经颅囟经颅囟经颅囟经》》》》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1、成书年代:唐、成书年代:唐2、作者:不详、作者:不详3、意义: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提出小儿、意义: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提出小儿体质为体质为“纯阳纯阳”))原原书书已已佚佚,,现现存存本本是是清清代代修修《《四四库库全全书书》》时时由由《《永永乐乐大大典典》》中中辑辑出出,1959年人卫影印出版。
古人又说:古人又说:““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34.3.5外科外科(肌体软组织损伤)(肌体软组织损伤)(肌体软组织损伤)(肌体软组织损伤)《《《《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1、作者:南齐、作者:南齐·龚庆宣整理龚庆宣整理(有说(有说“著著”))2、成书时间:、成书时间:479--502年年3、成就:、成就:((1)记述了金疮、痈疽、疥癣、疮)记述了金疮、痈疽、疥癣、疮疖等外科疾病疖等外科疾病列外治处方列外治处方140140个,个,包括止血、止痛、收敛、解毒等包括止血、止痛、收敛、解毒等2)治疗讲求辨证施治,为后世外)治疗讲求辨证施治,为后世外科科“消、托、补消、托、补”三法奠定基础三法奠定基础((3)载有痈疽辨脓法,为今天沿用)载有痈疽辨脓法,为今天沿用((4)载有引流法载有引流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44.3.6 按摩科按摩科按摩,即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表面,按摩,即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经络和神经传递,引起适宜的反应,通过经络和神经传递,引起适宜的反应,达到强身防病,治疗痼疾的目的。
达到强身防病,治疗痼疾的目的《《内经内经》》已载有按摩疗法已载有按摩疗法隋唐太医署已设有按摩博士,成为独立专隋唐太医署已设有按摩博士,成为独立专科科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54.6.7骨伤科骨伤科(骨骼系统损伤)(骨骼系统损伤)(骨骼系统损伤)(骨骼系统损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1、作者:唐、作者:唐·蔺道人蔺道人(712~846年)2、成书年代:、成书年代:841--846年年3、成就:、成就:((1)记述一般)记述一般骨折骨折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复位、固复位、固定、注意关节活动定、注意关节活动——奠定了奠定了“动静结合动静结合”的固定原则的固定原则((2)记述开放性)记述开放性骨折骨折治疗治疗——扩创、冲洗、扩创、冲洗、缝合、包裹、防止感染(不见风)缝合、包裹、防止感染(不见风)((3))脱臼脱臼(肩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椅背复位法椅背复位法((4))载方载方44首首——为后世伤科用药奠定为后世伤科用药奠定基础。
基础 “四物汤”就是出自此书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64.6.8五官科五官科著作均佚著作均佚著作均佚著作均佚1、甲骨文记载、甲骨文记载——“疾目、疾耳、疾齿、疾自疾目、疾耳、疾齿、疾自”2、战国、战国——扁鹊曾作扁鹊曾作“耳目痹医耳目痹医”3、晋代、晋代——记载有记载有“兔唇修补术兔唇修补术”4、隋代、隋代——《《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载口齿疾病载口齿疾病36种,种,口腔保健导引术:叩齿、咽唾、漱口口腔保健导引术:叩齿、咽唾、漱口5、唐代、唐代——设有专科医生,设有专科医生,“汞合金补牙,金汞合金补牙,金针拔白内障针拔白内障”等 综合性医著综合性医著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84.4.1《《肘后救卒方肘后救卒方》》简称简称简称简称《《《《肘后方肘后方肘后方肘后方》》》》,,,,唐代改为唐代改为《《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1、作者:晋、作者:晋·葛洪(葛洪(283-343))2、篇幅:、篇幅:3卷卷(常见病、急病及其治疗)(常见病、急病及其治疗)3、成就:、成就:((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①①最早描述天花病,最早描述天花病,早于十世纪阿拉伯医家累塞斯的描述②②最早认识沙虱病(恙虫病),最早认识沙虱病(恙虫病),此病到19世纪才由日本人从现代医学角度深入研究。
③③最早发现最早发现“疥虫疥虫”2))“以毒攻毒以毒攻毒”防治疾病防治疾病——首创用狂首创用狂犬脑组织敷帖在被咬伤的创口上,以防治狂犬脑组织敷帖在被咬伤的创口上,以防治狂犬病这种方法具有最早的免疫思想萌芽这种方法具有最早的免疫思想萌芽3)所载治法)所载治法“简便廉验简便廉验”:如:如夏天中暑──刮痧; 晕厥──掐人中;疟疾──青蒿绞汁饮服;海藻──甲状腺肿(瘿病)葛洪像-上海中医药大学葛洪像-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医史博物馆藏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394.4.2《《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1、作者:唐、作者:唐·孙思邈孙思邈((581~~682))2、篇幅:、篇幅:《《千金方千金方》》::《《千金要方千金要方》》——30卷卷——成书于成书于652年年《《千金翼方千金翼方》》——30卷卷——成书于成书于682年年完整的收集了完整的收集了《《伤寒论伤寒论》》,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可靠版本可靠版本全面抄录了全面抄录了《《新修本草新修本草》》目录和内容。
目录和内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04.4.2《《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翼方》》《《《《千金方千金方千金方千金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3、成就:、成就:((1)重视医德修养、详述医德规范)重视医德修养、详述医德规范——《《千千金要方金要方·总论总论》》著著“大医精诚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大医习业”两两篇,全面阐述医德篇,全面阐述医德((2)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载方载方 6500余余首,为方剂学发展作出贡献首,为方剂学发展作出贡献((3)重视妇、儿疾病诊治)重视妇、儿疾病诊治——《《千金要方千金要方》》首列首列《《妇女方妇女方》》三卷,次为三卷,次为《《少小婴孺方少小婴孺方》》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14.4.2《《千金要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翼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4)强调综合治疗,注重辨证用药)强调综合治疗,注重辨证用药主张针药并用主张针药并用配合按摩、灸治配合按摩、灸治提倡食疗提倡食疗注重辨证用药,反对滥用贵重药物注重辨证用药,反对滥用贵重药物((5)对药物的深入研究)对药物的深入研究——《《千金翼方千金翼方》》载药载药800余味,后人余味,后人尊称尊称“药王药王”((6)倡导养生保健,强身长寿)倡导养生保健,强身长寿少思、少欲、少愁、少恐少思、少欲、少愁、少恐饮食有节、五味贵和饮食有节、五味贵和提倡运动提倡运动未病先防,防重于治未病先防,防重于治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千金方千金方》》代表了盛唐医学的先进水平,是中医学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积累的成果,也是吸收外来文化、取各家之长的结晶,它不仅对国内医学影响深远,而且在亚洲国家中也广为传播。
9世纪传入日本、朝鲜,10世纪日本《医心方》中大量引用孙思邈的内容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24.4.3《《外台秘要外台秘要》》1、作者:唐、作者:唐·王焘(公元王焘(公元8世纪)世纪)——医学文医学文献整理大师献整理大师2、成书年代:公元、成书年代:公元752年年3、篇幅:共、篇幅:共40卷,分卷,分1104门医论多引医论多引《《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方论多引方论多引《《千金方千金方》》4、成就:、成就:((1)整理和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整理和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2)搜集和整理了广大民间单、验方)搜集和整理了广大民间单、验方((3)对疾病认识和治疗有新发展)对疾病认识和治疗有新发展《《新唐书新唐书》》,将,将《《外台秘要外台秘要》》称作称作“世宝世宝”,历代不少医家认为,历代不少医家认为“不观不观《《外台外台》》方,不读方,不读《《千金千金》》论,则医所见不广,用药不神论,则医所见不广,用药不神”,足见该书在医学界地位之高,其卓著的功绩是不言而喻的王焘,足见该书在医学界地位之高,其卓著的功绩是不言而喻的王焘以一生的精力,为保存古医籍原貌和总结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留下了千古的美名。
以一生的精力,为保存古医籍原貌和总结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留下了千古的美名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34.4.4《《四部医典四部医典》》藏名藏名藏名藏名· ·《《《《悉居悉居悉居悉居》》》》1、作者:藏、作者:藏·宇妥宇妥·元旦贡布(元旦贡布(708~~833年藏族人民尊称他为年藏族人民尊称他为“医圣医圣”和和“药王药王”2、成书年代:公元、成书年代:公元753年(相当于唐玄年(相当于唐玄宗宗12年)其十三世后代宇妥萨玛年)其十三世后代宇妥萨玛·元旦元旦贡布(贡布(1126-1202)重新厘定)重新厘定《《四部四部医典医典》》并流传于世并流传于世3、篇幅:、篇幅:156章,章,24万字,彩图万字,彩图79幅载方载方443首,药物首,药物1002种4、内容:四部、内容:四部——标志着藏医理论形成标志着藏医理论形成《《总则本集总则本集》》——藏名藏名《《扎居扎居》》《《论述本集论述本集》》——藏名藏名《《协居协居》》《《秘诀本集秘诀本集》》——藏名藏名《《门阿居门阿居》》《《后续本集后续本集》》——藏名藏名《《其玛居其玛居》》[附附藏藏·马亚那马亚那《《月王药珍月王药珍》》载药载药780种种——现存最早藏医著作现存最早藏医著作]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藏医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藏医《《四部医典四部医典》》彩色挂图彩色挂图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4发展:发展:4.5 医学教育医学教育南朝南朝·宋(宋(443年)年)北魏(北魏(386-534))隋代(隋代(581-618))唐代(唐代(618-907))初步的医学教育。
初步的医学教育设立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设立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设立太医署设有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设立太医署设有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助教,按摩博士设立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也是医疗单位设立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也是医疗单位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组成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组成医学教育比较完善医学教育比较完善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5唐代医学分科:唐代医学分科:医科(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医科(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针科针科按摩科(包括伤科)按摩科(包括伤科)咒禁科(迷信)咒禁科(迷信)注:注:唐代虽然有比较完善的医学教育机构,而且在唐代虽然有比较完善的医学教育机构,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较早世界医学史上也是较早的但当时传授医学的主要的但当时传授医学的主要形式仍是形式仍是家传家传和和个人带徒个人带徒4.5 医学教育医学教育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64. 6 中外医药交流中外医药交流4.6.1中朝:中朝:①①晋唐前文化联系已经密切晋唐前文化联系已经密切②②朝鲜药物和医学知识传入我国朝鲜药物和医学知识传入我国五味子,昆布,芜荑,白附子,玄胡索,高丽参五味子,昆布,芜荑,白附子,玄胡索,高丽参4.6.2中日:主要是中传日中日:主要是中传日医学生必修医学生必修《《素问素问》《》《黄帝针经黄帝针经》《》《明堂脉明堂脉诀诀》《》《甲乙经甲乙经》《》《新修本草新修本草》》等等中朝医学完全移植于中医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74. 6 中外医药交流中外医药交流4.6.3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东南亚①① 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中传印:人参,茯苓,当归,远志,乌头,附子,麻黄,细中传印:人参,茯苓,当归,远志,乌头,附子,麻黄,细辛等辛等印传中:龙脑香,郁金等印传中:龙脑香,郁金等②② 中国和越南(交趾,安南)中国和越南(交趾,安南)中传越:胡椒,干姜等中传越:胡椒,干姜等越传中:薏苡仁(苡米),沉香,琥珀等越传中:薏苡仁(苡米),沉香,琥珀等4.6.4中国与阿拉伯(大食国)中国与阿拉伯(大食国)中传阿:脉学,古代麻醉术,炼丹术,本草学中传阿:脉学,古代麻醉术,炼丹术,本草学阿传中:乳香,没药,血竭,木香等阿传中:乳香,没药,血竭,木香等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8小结這一時期我國醫學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這一時期我國醫學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實踐知識的實踐知識的進一步豐富進一步豐富,特別是對疾病的認識更廣泛、更深入、,特別是對疾病的認識更廣泛、更深入、更祥確;藥物品種增加,功效更加明確,方劑創制更祥確;藥物品種增加,功效更加明確,方劑創制更加繁多等,構成了本時期醫學發展的特點。
更加繁多等,構成了本時期醫學發展的特點在在醫學理論醫學理論方面,因受到了道教和佛教的影響,方面,因受到了道教和佛教的影響,沒沒有什麼顯著的進步有什麼顯著的進步煉丹和服石是本時期醫學發展的兩股逆流煉丹和服石是本時期醫學發展的兩股逆流這個時期的主要醫家是:王叔和、皇甫謐、葛洪、這個時期的主要醫家是:王叔和、皇甫謐、葛洪、巢元方、陶弘景、孫思邈等;主要的醫著有:巢元方、陶弘景、孫思邈等;主要的醫著有:《《脈脈經經》》、、《《針灸甲乙經針灸甲乙經》》、、《《肘後方肘後方》》、、《《本草經集本草經集注注》》、、《《諸病源候論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千金方》》、、《《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外台秘要外台秘要》》等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49西晋西晋西晋西晋~~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隋隋隋隋~~唐唐唐唐~~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总结总结总结总结 (一)(一)(一)(一)一 现存最早专著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最早的伤科学专著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唐·昝殷·《经效产宝》现存最早的小儿科专著唐·《颅囟经》现存最早的藏医著作藏·马亚那·《月王药珍》现存最早的炮炙学专著南·雷敩·《雷公炮炙论》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年(西晋~五代) 50西晋西晋西晋西晋~~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隋隋隋隋~~唐唐唐唐~~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总结总结总结总结 (二)(二)(二)(二)二 其他总结最早整理、注释《内经·素问》齐梁间·全元起·《素问训解》现存最早《内经》注本隋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释《素问》影响最大中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最早搜集、整理并重新编次《伤寒杂病论》晋·王叔和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苏敬·李勣 等·《新修本草》晋唐时期现存最早的药书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最早绘制药物图谱唐·苏敬·李勣等·《新修本草》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晋·鲍姑(309~363)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唐·孙思邈·《千金方》世界最早医学分科周·“食、疾、疡、兽”最完善医学教育机构唐·太医署·分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