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趋势分析(2021)020620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660745 上传时间:2024-07-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G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趋势分析(2021)02062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G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趋势分析(2021)02062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G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趋势分析(2021)02062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G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趋势分析(2021)02062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G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趋势分析(2021)02062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G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趋势分析(2021)0206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发展阶段判断与发展趋势分析(2021)02062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一)未来 2-3 年 5G 步入发展关键期 对于我国 5G 应用尚未爆发、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的问题,我们需要客观认识。必须意识到,这是 5G 商用发展初期面临的必然问题。与 3G/4G 相比,我国 5G 发展时间节奏有两点特殊性: 一是我国较早实现 5G 商用。我国在 5G 标准完成后一年就开始商用,在全球属于第一梯队。引领全球 5G 发展,必然带来初期阶段技术与应用的不匹配、应用支撑产业生态不成熟等诸多挑战。 而我国 3G/4G 牌照发放时间远落后于先进国家,3G、4G 商用前终端、应用产业生

2、态等已较为成熟。 二是 5G 将拓展行业应用,产业生态与模式需要更长时间的培育与探索。4G 拓展的是消费互联网市场, 面对的是普通个人用户, 应用的业务逻辑简单、 实现技术难度低且规模复制性强,因此容易聚集应用开发者并很快实现规模增长。但 5G 发展的关键在于拓展产业互联网市场。行业应用的成熟,既有赖于网络能力、终端和系统产品的成熟,更与行业信息化水平、商用模式等诸多因素有关,要求更高更为复杂, 需要多产业环节协同, 与消费级应用相比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探索。 但总体而言,未来 2-3 年我国 5G 商用发展仍处于有利的时机,政策红利仍将持续,企业投资意愿依然高涨,行业客户对 5G 的接受程度将

3、逐渐提高。必须充分把握这一机遇期,加快 5G 网络建设、应用创新、技术支撑、产业发展,支撑 5G 整体全面升级,真正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领头羊,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行各业广泛扩散, 产生更多的新产品、 新业务、新服务,促进数字经济全面发展。 (二)5G 网络逐步实现广域覆盖未来 2-3 年我国 5G 网络建设仍将呈持续推进趋势。目前 5G 网络建设已进入规模部署阶段, 这阶段以网络的广覆盖、 深覆盖 为主, 主要目标是覆盖全国的城市、县城和主要城镇,并不断加强室内覆盖。从 3G/4G 发展经验看,这一阶段从开始商用到进入深度覆盖期,一般需要 3-4 年。11 月 2

4、0 日,中国移动宣布将加大 5G投入,2021 年实现全国市、县城区及部分重点乡镇良好覆盖。预计 2021 年运营商将逐步停止 4G 网络大规模建设,将建设重心完全放在 5G 网络,5G 基站建设将持续推进。从组网方式来看,我国基础电信企业 5G 网络建设仍然将以独立组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网为目标加快推进, 预计明年独立组网将实现全面规模商用。 从建设策略上来看,未来 2-3 年运营商将以发展垂直行业市场为契机, 进一步开拓行业应用市场,采取面向消费者和面向行业的网络建设并重的策略, 对于有需求的行业将进行重点覆盖。

5、同时,运营商也将进一步深化 5G 虚拟专网的建设,完善解决方案,通过核心网用户面下沉、MEC 等技术,结合独立组网的部署,进一步满足行业用户对安全、可靠性、低时延等需求。 (三)消费级应用有望进入成长期 从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看,网络建设和用户、应用的发展紧密相关 ,三者之间不是平行发展的,而是呈现出网络、用户、应用次第发展的关系。从消费级市场看,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会迟滞于网络的规模建设和用户的规模增长。3G 时期我国运营商 2009 年开始大规模建网, 2010 年微信应用在市场上出现, 到 2012 年微信才规模爆发、日活用户上亿。4G 时期我国运营商从 2014 年开始规模建网,到 2016

6、年短视频业务才进入大众视野, 而到 2018 年年中短视频应用开始规模爆发、抖音用户超过 1.5 亿。 此外,我国 3G/4G 的消费级应用创新都是基于智能手机这一成熟的终端平台,5G 消费级应用的拓展将引入新的终端平台,需要VR/AR 终端、云终端和泛终端的成熟。据此预计,具有 5G 特性的消费级创新应用可能在2022-2023年规模增长。 (四)行业应用仍将处于导入期 5G 行业应用规模增长期预计将在 2023 年后出现。与消费级应用相比,行业应用开发门槛高、复杂性强、定制化程度高、企业决策时间长, 要寻找到可大规模商用和复制推广的应用,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回顾 NB-IoT 的发展历程,

7、从 2017 年 NB-IoT 开始商用到 2020 年 NB-IoT 终端连接数突破 1 亿,花了 3 年时间。5G 比 NB-IoT 更为复杂,导入时间也会更长。 2021-2023 年仍将是 5G 行业应用的导入期,行业应用将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2021-2022 年,预计基于超高清视频的直播与监控、智能识别等应用将率先落地,如 4K/8K 超高清直播、高清视频 安防监控、基于机器视觉的 5G 质量检测、5G 远程实时会诊、移动执法等;行业的通用应用如 AGV 小车、智慧矿山、智慧港口开始进入局部复制阶段。 基于云边协同的沉浸式体验、 基于低时延高可靠的远程控制类应用还将属于储备阶段,将

8、在后续 2-5 年中陆续成熟。5G 应用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呈现从外围环节向行业核心领域扩展的趋势。以工业物联网为例,5G 等技术在工厂内的应用正逐步从质量检测、 产线巡检等外围环节向协同制造等核心环节扩展,逐步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量。 同时,5G 还会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扩散速度。 5G 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 5G 连接和终端, 更为重要的是海量数据将通过 5G 网络上传到云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处理,形成数据资产、成为生产关键要素,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加速流通,作为企业生

9、产、销售、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大部分 5G 应用都已经与各类 ICT 技术相结合,形成解决方案,随着 5G应用的普及,未来这些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速度将进一步加速。 (五)行业应用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未来 2-3 年面向行业应用, 5G 网络技术将在车联网增强、 超高可靠低时延、高精度定位、虚拟专网等方面更加突出,提升整体技术支撑能力。 一是车联网增强技术。R16 车联网主要面向车-车间通信,构建低时延高可靠通信技术框架。R17 标准一方面增强车-车链接的容量和覆盖,另一方面研究新应用场景,如车-人、车-路间通信等,研究内容包含载波聚合、毫米波链路、多天线、车车中继和车网中继等。此外,车车间直

10、通链路设计将进一步扩展应用到终端间直通链路,支持公共安全、商用场景等应用。 二是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是 5G 典型应用场景之一,R16 版本引入了保证低时延需求的技术方案和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案。其中,保证低时延需求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支持多种参数集、 灵活的传输时间、 自包含时隙调度和 HARQ-ACK 反馈、多业务复用、免调度传输、灵活的 PDCCH 搜索空间配置等;保证高可靠性需求的设计包括针对性的 MCS/CQI 表格、PDCCH 可靠性保障等。R16 版本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的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应用场景,包括工业自动化、远程驾驶等运输业应用、电力分配等。 三是毫米波技术

11、。5G 需要支持高达 20Gbps 的峰值传输速率,而中低频段频谱资源紧张,无法满足极高速率的频谱需求,毫米波频段的优势在于拥有极其丰富的频谱资源,可显著提升传输性能,更好地满足 AR/VR、高清视频等增强移动宽带新型业务需求。 同时, 毫米波频段支持采用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和更短的时隙,可有效降低空口时延, 满足车联网、 智能制造等低时延高可靠应用场景需求。R16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版本扩展了毫米波应用场景, 重点优化了信道反馈以降低开销、 优化了毫米波多波束操作、支持多 TRP 传输,提升 eMBB 吞吐量性能和 U

12、RLLC 可靠性等。 四是 5G 高精度定位技术。众多 5G 垂直行业应用发生在室内场景, 在室内场景传统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失效。此外,大量的垂直行业对定位的要求精度较高,达到亚米级,因而需要设计基于 5G 技术架构的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室外定位相比,室内定位面临很多独特的挑战,比如说室内的环境动态变化性强,传播路径复杂,室内布局多样性,需要更高精度来分辨信号不同的特征。需要研究新的方案,如载波相位和 OTDOA 的定位技术等,重点研究定位参考信号设计、信号资源映射、定位流程设计、快速搜索方案、时间和频谱同步方法等。 五是虚拟专网技术。5G 行业虚拟专网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 5G 网络低成本、

13、高价值地下沉到行业企业, 未来其关键支撑技术包括网络分流技术、 网络切片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网络能力开放技术、5G LAN 技术等。网络分流技术实现了数据不出园区等安全需求,目前网络分流技术主要包括 DNN/切片方式、UL CL 方式、Branching Point方式以及 LADN(Local Area Data Network)方式。 网络切片是 5G 行业虚拟专网提供特定网络能力的、端到端逻辑专用网络的关键技术。网络切片通过切片标识 S-NSSAI 实现核心网、无线接入网、传输承载网、终端等各领域的端到端拉通,将各专业领域的切片资源关联在一起, 从而构成信令面和管理面的全流程。边缘计算(

14、MEC)通过靠近用户处理业务,配合内容、应用与网络的协同,提供低时延且安全可靠的服务,达成 5G 行业虚拟专网极致的用户体验。目前,MEC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计算卸载技术、无线数据缓存技术、基于 SDN 的本地分流技术以及基于 MEC 的网络能力开放等。 网络能力开放由 5G 行业虚拟专网服务能力平台面向行业客户进行开放,为行业客户提供自服务能力、自运维能力、自管理等能力。 5G 网络能力开放服务平台提供网络能力的封装、调度、鉴权、管理等功能,以 API 方式向 上层应用开放 5G 网络能力,实现应用层对网络的灵活调度与使用。5G LAN 在满足工业终端通过 5G 网络进行通信的同时,也可以解决

15、终端之间二层互通的诉求。行业终端之间通过 5G LAN 进行二层互通,降低了通信时延,避免了终端在二层组网情况下的安全隔离问题,提升了终端组网的灵活性。 (六)更多新产品将迎来发展机遇未来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3 年,5G 产业将出现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构建一个更为完整、强健的 5G产业生态。 行业模组规模放量。 目前, 全球已有 20 多家供应商提供超过 60 款 5G模组。预计 2020 年中国 5G 行业模组出货量将近 50 万片,2022 年出货量将达到千万片 ,行业模组价格有望下降到 40 美元以内。

16、同时,5G 模组向通用化、模块化发展。针对行业特殊需求对模组的环境适应性、功耗及接口等进行优化,实现行业通用化模组是未来 5 应用的重要诉求。通用性 5G 模组已成为实现行业低成本使用 5G 网络的解决措施。 泛终端发展全面提速。 5G 在三大场景的技术演进推动终端能力全面提升、人机交互方式持续变革,目前 5G 泛终端种类已达 20 类,涵盖 AR/VR 头显、CPE、工业级路由器/网关、无人机、机器人、车辆 OBU 等众多品类。据 GSA 数据显示,到 2020 年 10 月底,全球已发布 251 款 5G 泛终端产品,其中 80 款已商用。 在商用方面,5G 泛终端预计将率先在工业、医疗等

17、非成本敏感领域率先普及并迭代演进,并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方式等产生颠覆性变革。在技术方面,5G 行业终端本体向轻量化及云化处理发展, 终端通过自维护、 自感知、 自适应的智能化增强以及实现装备互联互通的网联化共同实现协同学习与动态组织优化。在产业方面, 中小企业将成为融合终端新生力量, 传统 ICT 厂商提前布局行业融合终端,中小企业及初创企业在云化 AGV、云化控制平台和新型传感器等领域迎来发展机遇。云端控制系统有望成为产业竞争焦点 移动边缘计算 MEC 加快部署。边缘计算实时性、短时性和区域性特点大大降低了 5G 数据的传输及响应时间,更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私密性。在 2020 年的5G

18、应用项目中,MEC 技术已经成为 5G 网络部署的关键,特别是 通用型、轻量型设备和产品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及 ICT 解决方案商都将在这个领域开展竞争,进一步推动 MEC 的网络部署。IDC 统计数据显示,未来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储存,边缘计算市场预计超过万亿。Fior Markets 发布的报告预测,2020-2027 年边缘计算将以 26.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行业使能平台逐渐成长。 5G 和云服务结合, 可以推动很多共性能力统筹建设、共享服务。为方便向行业用户提供通用能力,满足行业的共性需求,越来越多的行业使能平台 将会出现,提供云计算、边

19、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通用的数据处理、挖掘、分析能力,用来满足各行业对定位、渲染、语音语义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别、图形识别等相对共性的需求。例如,中国电信的基于 5G MEC 的分布式通用机器视觉平台, 将原来的视觉检测识别算法任务调整到MEC 上执行, 加快视觉算法的优化。中国移动5G 联创中心孵化教育云XR 项目,在 MEC 边缘云上实现了VR 教育业务的本地分流, 云 VR 培训利用该平台的云VR 渲染和 AI 智能识别技术实现交互式体验,为学生带来了全景图片、全景视频和3D 模型等丰富的沉浸式VR 教学

20、体验。未来,随着 5G 行业应用的深入,将会有更多行业使能平台出现并获得成长。 促进 5G 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适度超前建设网络,打造创新扩散坚实基础一是尊重技术演进、网络建设、市场和应用发展的规律,稳步推进 5G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技术标准和产品设备成熟进展合理安排网络建设周期,不断升级完善网络能力。坚持 适度超前 原则,匹配应用的发展路径和节奏,稳步推进网络建设,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发展模式。二是多措并举降低5G 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 推动 5G 共建共享和异网漫游, 有效促进行业降本增效。 不断优化 5G 网络建设环境,加大基站站址资源支持,落实跨行业共建共享,推进

21、公共机构和区域对5G 建设予以开放。加快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通过转改直等方式统筹降低5G 用电成本。三是加强垂直行业网络建设。结合应用场景在重点行业推进 5G 专网建设,开展核心技术及设备研发,探索多样化行业专网建设及运营模式。大力推进 5G 行业虚拟专网试点和建设。 (二)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保持技术产业支撑优势遵循产业迭代升级发展规律,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动产业链进一步成熟壮大。 一是持续推进 5G 增强技术研发,推动端到端网络切片、边缘计算、行业虚拟专网、大带宽毫米波、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和产品的成熟,不断增强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二是加快推动 5G 泛智能终端规模化发展。

22、加强 5G 模组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研究,加快低成本 5G 模组研发。推动各类 5G 终端开发,促进各类 5G 终端比例提升,打造多体系、多形态、多层次的 5G 终端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 三是推动 5G 与其他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统筹规划和部署 5G 网络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内容分发网络等应用基础设施,以 5G 带动物联网、工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加强基于 5G 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行业使能平台和解决方案研发。 (三) 积极构建融合生态, 支持行业应用培育推广加强

23、 ICT 企业与各垂直行业的合作,建设多方共同参与的 5G 应用发展生态。 一是加强 5G 示范应用的宣传与推广。利用“绽放杯”5G 应用征集大赛等活动,汇集优秀 5G 应用示范案例,客观宣传 5G 应用的创新做法和成效。 二是鼓励垂直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协同推进跨产业链合作, 紧密围绕产业上下游关键缺失环节和核心技术领域做好战略性布局。 三是发挥 5G 应用产业方阵作用,推动联盟和行业协会开展广泛的行业协作和对接, 共同推动行业应用产品研发, 培育一批优秀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跨行业协同的 5G 应用生态系统。 四是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和产业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既懂 5G 通信技术又懂行业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作为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信息通信行业也是对行业监管改革要求最迫切的领域之一, 建议持续深入“放管服”改革,兼顾多元化企业主体,根据 5G 产业及应用发展特点,制定分级分类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为新兴产业提供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同时应加强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动,建立 5G 应用安全体系,推动各领域在技术、标准、管理等方面充分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