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621684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背景(2013新课标新课标II,25,18分)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分)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实线所时间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示,00.5s内物块运动的速度内物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粗虚线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时间图象如图中粗虚线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

2、小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求:(1)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 本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速度-时间图时间图像像”、“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这几个知识内容。这几个知识内容。本题涉及的考点在考纲中都是本题涉及的

3、考点在考纲中都是类要求,能突出类要求,能突出考查力学主干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力学主干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题是一道力学组合题,涉及多个物理过程和情本题是一道力学组合题,涉及多个物理过程和情景,可以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物理过程分析能景,可以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物理过程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应用力和运动观点解决力学综力,重点考查学生应用力和运动观点解决力学综合题的能力。合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及对策学情分析及对策 我们的学生在做物理计算题时,一怕题目长,望我们的学生在做物理计算题时,一怕题目长,望而止步,未战先输;二怕过程与情景复杂,不能而止步,未战先输;二怕过程与情景复杂,不

4、能从题目里面获取有效信息;三怕临界问题的分析从题目里面获取有效信息;三怕临界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四怕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本道计算与讨论;四怕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本道计算题是一道组合题,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多状态与多题是一道组合题,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多状态与多过程联系在一起来增加物理情景的复杂程度,能过程联系在一起来增加物理情景的复杂程度,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现在的高考题目数量少,所以能力要求比较高。现在的高考题目数量少,所以试题的必然

5、趋势就是组合题,将众多的知识点结试题的必然趋势就是组合题,将众多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合在一起,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针对措施教法上教法上:一要多进行问题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物理:一要多进行问题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并与知识点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过程分析,列式过程,并与知识点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过程分析,列式得分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二要进行变式训练,得分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二要进行变式训练,避免题海战术。三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去分析和研究问题,避免题海战术。三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去分析和研究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策略与思路。四要引导

6、学生总结解题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策略与思路。四要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方法。的方法。 学法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法指导:学法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法指导:要引导学生眼看、手画、脑思,培养审题能力;训练学生要引导学生眼看、手画、脑思,培养审题能力;训练学生把握多状态、多过程和临界点,培养物理过程分析能力;把握多状态、多过程和临界点,培养物理过程分析能力;加强过程分析,强化列式得分的策略,增强得分意识和得加强过程分析,强化列式得分的策略,增强得分意识和得分能力。分能力。(2013新课标新课标II,25,18分)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分)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

7、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木板运动的速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时间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00.5s内物块运动的内物块运动的速度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粗虚线所示时间图象如图中粗虚线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求:(1)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

8、因数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的位移的大小 审题木板运动的速度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时间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说明说明00.5s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0.5s以后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后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但两段运动的加速度不一样,合力发生了变化但两段运动的加速度不一样,合力发生了变化00.5s内物块运动的速度内物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粗虚线所示时间图象如图中粗虚线所示: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

9、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0.5s末两物体速度图像相交末两物体速度图像相交:说明两物体具有共同速度:说明两物体具有共同速度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物块始终没有脱离木板物块始终没有脱离木板解析(1)从t=0时刻开始,木板与滑块之间的摩擦力使滑块加速,使木板减速,此过程一直持续到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为止。由图可知,在t=0.5s时,物块和木板的速度相同。设t=0到t=t1时间间隔内,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式中v0=5m/s、v1=1m/s,分别为木板在t=0、t=t1时刻速度的大小。设木板和物体的质量为m,物块和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

10、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mg=ma1,( 1 + 22 )mg=ma2由以上方程得:1=0.20, 2 =0.30(2).0.5s后后两个物体都做匀减速运动,假设两者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g,由于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 1mg 2mg,所以物块与木板不能相对静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块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0.5s物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则木板的加速度为物块对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则木板的加速度为则物块和木板的位移分别为:则物块和木板的位移分别为: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大小为: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大小为:滑板滑块模型问题分析方法1.模型特点涉

11、及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2.两物体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两物体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为x1,滑板位移为x2,则同向运动时:L= x1-x2;反向运动时:L= x1+x23.解题思路变式1(2014云南省第一次统测,云南省第一次统测,24)如图所示,质量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块的木块A静止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块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水平地面上,在木块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 =1kg的铁块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1=0.3,木块长,木块长L=l

12、m,用,用F=5N的水平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取取10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两木块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两木块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2)若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若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1,求铁块运动到木块右,求铁块运动到木块右端的时间。端的时间。 解析(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假设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对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对A、B整体整体对对B解得解得因为因为所以所以A、B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2)对B: 对A: 据题意:解得:变式2如图,可看作质点的

13、小物块放在长木板正中间,已知长木板质如图,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正中间,已知长木板质量为量为M=4kg,长度为,长度为L=2m,小物块质量为,小物块质量为m=1kg,长木板,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物体皆静止。现在用一大小为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物体皆静止。现在用一大小为F的的水平恒力作用于小物块上,发现只有当水平恒力作用于小物块上,发现只有当F超过超过2.5N时,才能时,才能让两物体间产生相对滑动。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让两物体间产生相对滑动。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重力加速度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试求:(1)小物块和

14、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小物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一开始力)若一开始力F就作用在长木板上,且就作用在长木板上,且F=12N,则小物块,则小物块经过多长时间从长木板上掉下经过多长时间从长木板上掉下? 解析(1)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当,当F=2.5N作用于作用于m时,时,对整体有牛顿第二定律有对整体有牛顿第二定律有对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解得:因为因为可得可得(2)当)当F=12N作用于作用于M时,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设时,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设M、m加速度分别为加速度分别为a1、a2,对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由牛顿第二定律

15、有:解得解得 对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解得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两物体位移分别为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两物体位移分别为m刚滑下时刚滑下时解得:解得:命题的趋势和方向预测命题的趋势和方向预测 物理计算题不是只为优等生设计,题目的难度在降低、梯度明显。试题会将经典的运动模型“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对滑动的条件”、“牛顿运动定律”、“速度-时间图像”和经典的思维逻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试题的第一问重基础,而第二问则考查考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判断的综合能力,在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试题中,这是一种能充分体现这一命题立意的题型,也是区分优等生的重要手段,很好地体现试题的选拔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