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24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7616778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2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2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2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2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2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2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24页)(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攀西南山周兵荣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 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自述省(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对话省(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步)三四里。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肴之战)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1、尉剑挺,

3、广起,夺(剑)而杀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主要是“于”“以”两词)。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1、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2、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4、相如闻,不肯与(之)会。5、竖子不足与(之)谋。6、分句的省略 例如:然

4、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讨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练习】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1、均之二策,宁许( )以负秦曲。2、于是秦王不怿,为( )一击缶。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 )外将兵。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议也。5、收天下之兵,聚之( )咸阳。6、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7、叶公见之,弃( )而还走。8、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况生马乎?【练习】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1、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5、2、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之)议也。5、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6、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将)。”7、叶公见之,弃(之)而还走。8、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倒装句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 (定)宾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2、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3、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4、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一)主谓倒置:主语谓语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

6、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子耶,言伐莒者?(言伐莒者,子耶?)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美哉室!(室美哉!)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灼灼其华。(其华灼灼)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疑问句; 感叹句;旧诗词合韵律。1、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晏子治东阿2、渺渺兮予怀。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3、快哉此风! 黄州快哉亭

7、记4、何哉,尔所谓达者?(尔所谓达者何哉?)下列句子属于主谓倒置的一句是()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B、且焉置土石?C、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子邪,言伐莒者?(二)定语后置:定语中心语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等的形式。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

8、命的人”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人马冻死者相望。(冻死者人马相望)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者人马甚众)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亦具体而微者雁荡)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有吹洞箫者客)2、“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而)+后置定

9、语+者”的形式。“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能行千里的马”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操者荆州之民)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佩着长长

10、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3、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中心词+数量词。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吏二缚一人诣王。(二吏二缚一人诣王)尝贻余核舟一。(尝贻余一核舟)闻道百。(庄子秋水)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一双白璧一双玉斗)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四海,有几人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练习】1、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是()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

12、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1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1)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2)“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3)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1)(2)(3)翻译加线的句子2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2)“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1)(2)3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1)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2)“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3)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