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前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7594643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课前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关注课前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关注课前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关注课前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关注课前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课前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课前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塔温敖宝中心校塔温敖宝中心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团队成员:侯秀霞团队成员:侯秀霞 李增娥李增娥 高桂莲高桂莲 徐瑞霞徐瑞霞 于希东于希东 孙立霞孙立霞 耿芳娟耿芳娟 李淑兰李淑兰 于春红于春红 鄂雪莲鄂雪莲 郭秀梅郭秀梅 郭灵芝郭灵芝塔小数学教研团队塔小数学教研团队六六.确定教学流程、展示教学预案确定教学流程、展示教学预案一一.课标课标解读及教材分析解读及教材分析二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三三.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四四.最近发展区分析最近发展区分析五五.教材处理及策略的选择教材处理及策略的选择一、一、课标课标解读及教材分析解读及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

2、课程标准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的内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容,属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这一学习领域中的数的部分。域中的数的部分。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主要研究数的认识,数的主要研究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组、不等式、函数等。(一)课标解读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

3、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数学思考方面的要求是:在数学思考方面的要求是: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解决问题方面是这样阐述的:在解决问题方面是这样阐述的: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问题和提出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识. 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在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要求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的要求是:

4、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严谨性以及数学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结论的确定性。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学好本单元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教材编排

5、特点:教材编排特点:(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2.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约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教学。3.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题,得出数学知识。教材教材具体说明及教学建议:具体说明及教学建议:本单元的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本单元的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

6、而学习并理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 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中建议我们这部分知识通过中建议我们这部分知识通过20课时教学来完成。今天我们要进行第五课课时教学来完成。今天我们要进行第五课时的教学时的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安排了一幅主题图和二个例题教材安排了一幅主题图和二个例题: 下面我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者学习风格下面我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者学习风格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特征展开分析,归纳为以下三点:

7、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特征展开分析,归纳为以下三点:1.五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比较容易接受,有较五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比较容易接受,有较强强 的探索欲望。的探索欲望。2.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

8、3、5的倍数的倍数的特征。的特征。3.五年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如;五年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如;有一些学生对分数了解很深,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一些学生对分数了解很深,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而有一些学生对分数不甚了解,不能用恰当运用。而有一些学生对分数不甚了解,不能用恰当运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

9、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2、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 3、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

10、分数的大小。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5.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或分子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相、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

11、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 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性质转化分数。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通通过过设设计计“三三张张纸纸片片” 的的游游戏戏,学学生生初初步步感知分数的性质。感知分数的性质。 学学生生通通过过“小小组组讨讨论论”的的活活动动,学学生生体体验验分分数数的的分分子子和和分分母母同同时时乘乘以以或或除除以以相相同同的的数(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新知。知。在具体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分数中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本性质通过学生探究分数的在基本性质,通过学生探究分数的在基

12、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的意识;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丰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丰富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富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五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五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比较容易接受,感兴趣,而且比较容易接受,有较强有较强 的探索欲望。的探索欲望。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的分

13、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教学学目目标标学学情情分分析析五年级学生存在着一五年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两极定的个性差异,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分化比较严重最最近近发发展展区区能根据指定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计简单的游戏方案。戏方案。通通过过设设计计“分分数数变变身身”,学学生生能能根根据据指指定定的的要要求转化分数。求转化分数。 最最最最 近近近近 发发发发 展展展展 区区区区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初步感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引出课题。知,引出课题。 通通过过设设计计“三三张张纸纸片片” 的的游游戏戏,学学生

14、生初初步步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通通过过设设计计“分分数数变变身身”,学学生生能能根根据据指指定定的的要要求转化分数。求转化分数。 学学生生通通过过“小小组组讨讨论论”的的活活动动,学学生生体体验验分分数数的的分分子子和和分分母母同同时时乘乘以以或或除除以以相相同同的的数数(0除除外),分数大小不变。外),分数大小不变。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新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新知。知。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 观察发现,总结规律。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简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单的游戏方案。 巩固练习,加以深化。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5、。创设情境法创设情境法讨论交流法讨论交流法观察分析法观察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练习法教教教教材材材材处处处处理理理理及及及及教教教教学学学学学学学学策策策策略略略略的的的的选选选选择择择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二)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性质转化分数。教学用

16、具教学用具教具:投影片,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一面为白色,另一面分别给学具:每位同学准备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一)复习准备复习准备1口答:(投影片)根据 12030=4,不用计算直接说出结果:(1203)(303)=( );(12010)(3010)=( )。2说一说依据什么可以不用计算直接得出商的?3说出商不变的性质。教师: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与除法又有关系,分数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二)学习新课学习新课1分数基本性质。(1)教师取出一张长方形白纸,说明这为单位“1”,再取出同样的两张白纸,重叠放在一起请学生观察,问:三张纸重叠后完全重合,

17、说明什么?(三个单位“ 1”同样大)教师把三张纸分贴在黑板上。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三张长方形纸,并比一比是不是同样大。教师:请分别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4份,6份(折出来),并分别给其中的1份,2份和3份涂上颜色或画上阴影。然后把涂了颜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口答后,老师把黑板上的纸片翻面,露出涂了色的一面,板书:教师:请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你根据什么说这三个分数相等?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等号连结上面三个分数。(2)教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下面我们来研究在保持分数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分子分母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请同学观察,思考和讨论。投影出思考题:结

18、果如何变,那么分子,分母同时乘以4,乘以5,乘以6呢?规律是什么?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教师:试说一说这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学生口答后老师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板书补出“除以”。教师:想一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不行。)(3)请根据上面的研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概括地说一说。学生口述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老师把板书补充完整。教师: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出课题:分数基本性质。请学生打开书读两遍。教师:

19、想一想,如何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基本性质?(举例说明)用学生自己的例题说明后,用投影片再说明:口答填空:(投影片)2把一个分数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分子应怎样变化?谁随着谁变化?谁随着谁变?教师:上面两个分数的变化依据是什么?(2)口答练习:(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教师: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三)巩固反馈1口答:(投影片)2在括号里填上“=”或“”。(投影)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1分数基本性质。2把分数化成大小相同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的方法。3作业:课本作业:课本108页练习二十三,页练习二十三,1,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