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2框 创新是关键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590354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单县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2框 创新是关键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东省单县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2框 创新是关键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东省单县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2框 创新是关键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东省单县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2框 创新是关键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东省单县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2框 创新是关键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单县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2框 创新是关键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单县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7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2框 创新是关键课件 鲁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科教兴国之路走科教兴国之路创新是关键创新是关键 中国离发达国家有多远中国离发达国家有多远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今年2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报告”提醒人们要充分认识,中国从经济欠发达国家迈向发达国家仍任重道远。读完这段材料,你的感受是什么? 就如何改变我国目前科技落后的现状,缩小差距,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两位同学各有自己的观点:主要靠引进国外先主要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样可以进技术,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和资金。节约时间和资金。主要靠我们

2、自己的创新,因为没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只能跟在别人后边。有创新就只能跟在别人后边。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我我的的观观点点 我国经济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我国经济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经较大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经济大国迅速发展为经济强国,济大国迅速发展为经济强国,必须重视科技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和教育,关键靠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关键靠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中新社大连中新社大连10月月12日日6时,中国航空母舰时,中国航空母舰“辽宁舰辽宁舰”驶离大连港码头。这是其在驶离大连港码头。这是其在9月月25

3、日正式交接入日正式交接入役后首次离港出海。役后首次离港出海。我的启示我的启示: 辽宁舰告诉我们: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2)要想真正的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靠创新,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3)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我的思索:为实现科技创新,我国采取了那些措施?阅读课本84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解决农业、农村

4、和农民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从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从这个基点出发,顺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农村生这个基点出发,顺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产力发展的需要,19851985年年5 5月月, ,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誉名为“星火计划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燃遍中国的农

5、村大地。19861986年初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计划。 星星火火计计划划是是经经中中国国政政府府批批准准实实施施的的第第一一个个依依靠靠科科学学技技术术促促进进农农村村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的的计计划划。其其宗宗旨旨是是:把把先先进进适适用用的的技技术术引引向向农农村村,引引导导亿亿万万农农民民依依靠靠科科技技发发展展农农村村经经济济,引引导导乡乡镇镇企企业业的的科科技技进进步步,促促进进农农村村劳劳动动者者整整体体素素质质的的提提高高,推推动动农农业业和和农农村村经经济济持持续续、快快速速、健健康康发发展展。星星火火计计划划的的奋奋斗斗目目标标:加加快快农农村村工工业

6、业化化、现现代代化化和和城城镇镇化化建建设设进进程程,提提高高农农民民的的生生活活质质量量,推推动动农农村村早早日日实实现现小小康,并向更加富裕和文明的现代化农村的目标前进。康,并向更加富裕和文明的现代化农村的目标前进。 是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是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1988年年8 8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组织实施。月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组织实施。 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

7、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之一,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之一,是实现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根本保证。是实现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根本保证。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勇于创新、敢于在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勇于创新、敢于在市场竞争中奋力拼搏的科技管理人才和科技实业人才,是市场竞争中奋力拼搏的科技管理人才和科技实业人才,是火炬计划的一项关键性任务。火炬计划的一项关键性任务。关注关注

8、863863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信中恳切地指出,面对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亲自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在随后的半年中,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

9、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5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奋力攻关,863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高技术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计划的提出与邓小平同志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进行的,因此此计划被称为“863计划”。863计划、97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重大科技专项,每一个国家科技计划都捧着硕果而来,展现出中国科学技术不断前进的风貌。在这些科技成果的背后,是我国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是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的89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184

10、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从1.0%提高到1.35%;是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舞台上日益活跃,积极参与伽利略计划、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有关全球环境、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国际性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创新、人才蔚起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的感受: 教育创新就在我们身边,你感受到了哪些?教育创新的做法、措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构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争做创新型人才(青少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争做创新型人才(青少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11、)转变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在生活中,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展开想象、敢于质疑。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了解自己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实施科技奖励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 科教兴国科教兴国, ,学子任重学子任重. .当今社会是学习型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社会, ,终身学习是人们的普遍观念终身学习是人们的普遍观念, ,我们唯有我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不断创新, ,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有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有所作为。所作为。老师寄语老师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