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结构及原理【实用知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7590014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池结构及原理【实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池结构及原理【实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池结构及原理【实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池结构及原理【实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池结构及原理【实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池结构及原理【实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池结构及原理【实用知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英文名称为Valve Regulated Lead Acid Battery(简称VRLAB),其基本特点是使用期间不用加酸加水维护,电池为密封结构,不会漏酸,也不会排酸雾,电池盖子上设有单向排气阀(也叫安全阀),该阀的作用是当电池内部气体量超过一定值(通常用气压值表示),即当电池内部气压升高到一定值时,排气阀自动打开,排出气体,然后自动关阀,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 一、一、VRLAB VRLAB 定义定义1技术教学二、二、 VRLAB VRLAB 分类分类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分为AGM和GEL(胶体)电池两种:AGM电池采用吸附式玻璃纤维棉(Absorbed Glass Mat

2、)作隔膜,电解液吸附在极板和隔膜中,贫电液设计,电池内无流动的电解液,电池可以立放工作,也可以卧放工作;GEL(胶体)电池SiO2作凝固剂,电解液吸附在极板和胶体内,采用PVC或其他多孔隔板,电池可以立放工作,也可以卧放工作。寿命较AGM电池长。2技术教学三、三、 VRLABVRLAB组成及结构组成及结构3技术教学3.1 3.1 极板极板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蓄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主要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进行的。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均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栅架的作用是固结活性物质。栅架一般由铅钙合金铸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蚀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栅架的结构右上图所示。为了降

3、低蓄电池的内阻,改善蓄电池的起动性能,有些铅蓄电池采用了放射形栅架,右下图为放射形栅架的结构。正交板栅图正交板栅图放射板栅图放射板栅图4技术教学3.2 3.2 极板极板 正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呈深棕色;负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的纯铅(Pb),呈青灰色。将活性物质调成糊状填充在栅架的空隙里并进行干燥即形成极板。如右上图所示。 将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可获得2V左右的电动势。为了增大蓄电池的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如右下图所示。在每个单格电池中,正极板的片数要比负极板少一片,这样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可以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

4、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1极组总图 ;2负极板;3隔板; 4正极板;5汇流排及铅零件 极板图极板图极组图极组图5技术教学3.3 3.3 极板极板正熟极板图正熟极板图负熟极板图负熟极板图正生极板图正生极板图负生极板图负生极板图6技术教学3.4 3.4 隔板隔板 隔板插放在正、负极板之间,以防止正、负极板互相接触造成短路。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两极间灌注的电解液能被高孔率的隔板吸收,例如AGM隔板,另一种是将电解液制成胶体的形式,例如:火成二氧化硅被制成一种三维晶格,所采用的隔板与AGM不同,现在所用的是溶剂法的PVC隔板。 AGM隔板图隔板图PVC隔板图隔板图7技术教学3

5、.5 3.5 电解液电解液 电解液在蓄电池的化学反应中,起到离子间导电的作用,并参与蓄电池的化学反应。电解液由纯硫酸(H2SO4)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密度一般为1.231.32g/cm3 (20)。电解液的密度对蓄电池的工作有重要影响,密度大,可减少结冰的危险并提高蓄电池的容量,但密度过大,则粘度增加,反而降低蓄电池的容量,缩短使用寿命。硫酸密度检测图硫酸密度检测图硫酸配制安全图硫酸配制安全图8技术教学3.6 3.6 壳体壳体 壳体用于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应该耐酸、耐热、耐震。壳体多采用ABS或PP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各单格之间用铅质联条串

6、联起来,如右图所示。壳体上部使用相同材料的电池盖密封。 ABS材料的壳体硬,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使用ABS材料不易鼓肚变形。ABS材料的缺点就是耐候性差,水蒸气的渗透性很高。ABS槽盖配合图槽盖配合图ABS槽盖配合操作图槽盖配合操作图9技术教学3.7 3.7 壳体壳体 PP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能、耐热性能、热融接性和适宜的价格。主要用于起动蓄电池壳体的制造,同时也用于阀控铅酸蓄电池。其主要缺点是,冲击强度虽温度变化大,耐低温性差、机械强度低、易氧化和老化。PP槽槽盖配合图盖配合图电池槽电池槽图图电池盖电池盖图图PP槽槽盖配合操作图盖配合操作图10技术教学3.8安全阀安全阀: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增加了安

7、全阀(耐酸性橡胶),由于内部气体使用P安全阀打开释放气体,安全阀 关闭,外面的气体进不来,保证电池正常使用 11技术教学四、四、 VRLABVRLAB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原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就是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电池内储存起来,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外系统。其充电和放电过程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完成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12技术教学4.1 VRLAB4.1 VRLAB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原理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PbSO4还原成PbO2和Pb,电解液中的H2SO4增多,密度上升。充电过程中存在水分解反应,当正极充电到70时,开始析出氧气,负极充电到90时开始析出氢气,由于氢氧气

8、的析出,如果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重新复合得用,电池就会失水干涸;对于早期的传统式铅酸蓄电池,由于氢氧气的析出及从电池内部逸出,不能进行气体的再复合,是需经常加酸加水维护的重要原因;而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能在电池内部对氧气再复合利用,同时抑制氢气的析出,克服了传统式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缺点。 13技术教学4.2 VRLAB4.2 VRLAB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原理 蓄电池补充电充足的标志是:限流限压(恒流恒压)。即先限定电流,将充电电流限制在0.25 C10以下(一般用0.1 C100.2 C10),待电池端电压上升到2.352.40V/Cell时,立即以2.352.40V/Cell电压改为限压连续充电,在充

9、电电流降到0.006C10以下3小时不变,即认为充足电。恒压限流充电。在2.302.35V/Cell电压下充电,同时充电电流不超过0.25 C10,直到充电电流降到0.006 C10以下3小时不变,就认为电池充足。多步恒流充电。即进行多步恒定电流充电(恒定的电流大小根据步骤逐步递减),一般恒定的充电电流不大于0.25 C10,补充的总电量为电池放出电量的1.051.2倍,就认为电池充足。14技术教学4.3 VRLAB4.3 VRLAB氧循环原理氧循环原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一般采用负极活性物质过量设计,现在由于隔膜技术和材料的发展更新,一般采用正极活性物质过量设计。AGM或GEL电解液吸附系统,正

10、极在充电后期产生的氧气通过AGM或GEL空隙扩散到负极,与负极海绵状铅发生反应变成水,使负极处于去极化状态或充电不足状态,达不到析氢过电位,所以负极不会由于充电而析出氢气,电池失水量很小,故使用期间不需加酸加水维护。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氧循环图示如下:15技术教学4.4 VRLAB4.4 VRLAB氧循环原理氧循环原理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负极起着双重作用,即在充电末期或过充电时: 一方面,极板中的海绵状铅与正极产生的O2反应而被氧化成一氧化铅;另一方面,是极板中的硫酸铅又要接受外电路传输来的电子进行还原反应,由硫酸铅反应成海绵状铅。 在电池内部,若要使氧的复合反应能够进行,必须使氧气从正极扩散到

11、负极。氧的移动过程越容易,氧循环就越容易建立。在阀控式蓄电池内部,氧以两种方式传输: 一是溶解在电解液中的方式,即通过在液相中的扩散,到达负极表面; 二是以气相的形式扩散到负极表面。16技术教学4.5 VRLAB4.5 VRLAB氧循环原理氧循环原理传统富液式电池中,氧的传输只能依赖于氧在正极区H2S04溶液中溶解,然后依靠在液相中扩散到负极。如果氧呈气相在电极间直接通过开放的通道移动,那么氧的迁移速率就比单靠液相中扩散大得多。充电末期正极析出氧气,在正极附近有轻微的过压,而负极化合了氧,产生一轻微的真空,于是正、负间的压差将推动气相氧经过电极间的气体通道向负极移动。阀控式铅蓄电池的设计提供了

12、这种通道,从而使阀控式电池在浮充所要求的电压范围下工作,而不损失水。对于氧循环反应效率,AGM电池具有良好的密封反应效率,在贫液状态下氧复合效率可达99以上;17技术教学PbO2 H2SO4 Pb HSO4-Pb + HSO4- PbSO4 + H+ + 2e-2e-PbO2+ 3H+ + HSO4- + 2e- PbSO4 + 2H2OH+H+H+H+H+H+H+H+H+H+H+H+H+PbSO4PbSO42e-2e-H2O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HSO4-Pb2+H+Pb4+OH-OH-放電放電18技术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