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7587252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处理好氧细菌培养规程污水处理好氧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有接种污泥一、培养前的准备工作一、培养前的准备工作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 pH、水温、COD、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

2、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大粪及淀粉、氮源:尿素、磷源:普钙 CaH2PO4)2),以备缺什么补什么。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标准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二、污泥驯化调试阶段二、污泥驯化调试阶段1、初期3d 首先将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处理的污水,然后将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第 1 次投加适量污泥,同时投加大粪等培养料,加水搅拌后按比例均

3、匀投加到生化池内。投加培养料以生化池 COD 的质量浓度控制在 300mg/L 为准。然后按比例补加普钙CaH2PO4)2由于投加大粪无需补加氮源。 闷曝:投料后进行闷曝。水气体积控制在 1:510。第 1 天曝气采取 6h 充氧,4h 停机的方式进行。 再次投料:经过 1d 闷曝后,第 2 天 COD 的质量浓度降至 100mg/L 左右。需再次投料,第 2 次可投入略少于第 1 次投加量的污泥至化料池。同时投加以大粪为主的培养料,投加培养料仍以控制生化池 COD 的质量浓度在 200300mg/L 为标准。根据需要补磷后闷曝。闷曝:第二、三天的闷曝可减少停机时间,生化曝气可控制为开 6 停

4、 2。2、 中期47d一般经过 23d 的闷曝后,通过显微镜镜检,可能会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原则上,此时每天定时补加碳源逐步以地脚面粉为主。同时投加普钙和尿素,以补充磷源和氮源。补充碳源的标准仍以生化池 COD 的质量浓度在 200mg/L 左右为准。此阶段为排除生化代谢物,生化池需适量换水,同时继续进行闷曝。此阶段为加速污泥菌胶团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可适量投加粉状 PAM。3、后期710d一般经过 710d 闷曝, 生化污泥表现显淡黄色, 污泥 30min 沉降比到达 10%左右。 通过镜检可发现有较多活跃的原生动物钟虫、 纤毛虫, 以及后生动物轮虫、线虫等,此时生化污水处理即可进入驯化及增负

5、荷调试阶段。增负荷调试一般以每 2d 增加五分之一的污水负荷进行。1 周后基本可以全负荷运行。 为平稳过度,增负荷全几天视具体情况可适量补充些地脚面粉作为碳源。4、 调试条件控制生化调试期间, 曝气强度原则上应结合水中溶解氧类控制气水比,一般好氧区溶解氧的质量浓度控制在 13mg/L,兼氧区控制在 00.5mg/L。其它监控指标主要有 COD,生物相、 pH 值、污泥沉降比。取样分析频率为调试初期一般 4h 取 1 次样,中期 6h 取 1 次,后期 8h 取 1 次样。调试注意事项:调试注意事项:生化设施的调试,有以下几点须特别注意。设置化料池及配备物料输送系统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是必要的。投加的污泥需尽可能化开,防止垃圾进入生化池,降低污泥使用效率。在投加大粪时需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 防止垃圾进入输送泵,否则极易引起输送泵的堵塞。需随时掌握生化池内的 COD 及溶解氧变化情况,及时补充碳源和调整供气量。调试期间生化池 pH 值最好控制在 78.5 之间, 发生异常及时寻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