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7570586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极化效应表现以下方面:1、南方要素流向北方,南方经济发展恶化。2、国内贸易中,北方处于有利地位,当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南方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衰退。3、南方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上涨,北方有可能寻求进口,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涓滴效应表现在:1、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可减缓南方的就业压力,解决失业问题。2、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剌激南方经济增长。2024/7/211二、梯度推移学说(自学为主) 梯度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一个区域的

2、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梯度推移学说将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兴旺部门、停滞部门和衰退部门。梯度推移的方式有两种:1、创新从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2、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此类推。梯度理论推出,引起广泛讨论的结果有三:1)反梯度理论 2)并存论 3)主导论三、中心外围理论(自学)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自学)(一)依赖理论(二)相互依赖理论2024/7/212第二节 区际联系 区际经济联系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指

3、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2024/7/213(一)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3、干扰机会(二)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 通过实地对商品、人口、技术、信息等的传输量进行调查而进行测算。用模型来估算P226公式。二、区域分工理论(一)区域分工的意义 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

4、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用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2024/7/214(二)成本学说1、绝对成本学说:P227它的不足是,假如一个国家的商品生产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这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实际相矛盾。2、比较成本学说P227-2282024/7/215(三)要素禀赋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区域(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出现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原因。资本丰富的区域(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劳动力丰富的区域(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如果各区域(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如资本丰富的国

5、家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资本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较便宜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区域(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2024/7/216三、区域合作理论(一)区域合作的意义 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合作获得的经济综合优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分散条件下所难以取得的。合作为分工提供了保障,使区域经

6、济专业化能够存在和发展。合作可以冲破要素区际流动的和和障碍,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加强区际经济联系,形成区内和区际复杂的经济网络,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和协调能力。(二)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2024/7/217(三)区域合作的类型1、行业合作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行业合作类型: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2、区域全面合作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其功能P23

7、06点 我国的区域全面合作有三点:若干省(区)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省(区)比邻地区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省(区)内部部分地区之间的全面经济合作。2024/7/218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自学为主)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一)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区域经济差异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2024/7/219(二)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2)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3)区域

8、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将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下,从次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人口区际迁移:次发达区域人口向发达区域大量迁移有利于先进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传播,推动区域之间的社会融合和进步。不利是人口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问题增多;次发达区域人力资源不足尤其社会精英的流失对次发达区域发展产生较严重制约。2、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地方主义的流行。2024/7/2110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一)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必然性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1、任何区域在资源禀赋、要素结构、开发历史等方面是不同的,这就

9、决定了它们在经济结构形成条件方面、经济基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不尽相同。2、各区域在当前和今后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不同;受区位影响,各区域开展对外经济交流、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方便程度也不同,故获得的发展机遇不一样。3、由于各种原因,各区域的经济主体在发展经济时的决策、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二)区域经济差异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调控P2332342024/7/2111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涵义1、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方式比较1)调整依赖全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到危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地步,就

10、应该优先发展经济基础好的区域,而不应限制它们的发展.然后,通过它们对次发达区域的辐射来带动后者的发展,逐步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024/7/21122)区域经济差异的负面影响程度究竟达到多大才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危害是不易判断的,因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当时的国际经济和社会大环境而异。为了预防区域经济差异诱发、激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需要加快次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把它们作为发展重点。这样,就可以缩小它们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异。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把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控制在:不影响全国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与以区域之间不出现两极分化,保证社会安定之间。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 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2024/7/2113(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2、促进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3、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6、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意采取措施加快次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2024/7/2114AND2024/7/2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