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归纳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531973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 它是制定各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资产一、资产=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一)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企业创始之初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债权人借入资金两部分, 分别归属于所有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 ,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 (即企业的“负债” ) 。企业创始之初,资产=权益,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债权人权益+

2、所有者权益】【提示】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称为“会计基本等式”(或:第一等式) 。资产与权益实际上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 分布的形态,而权益则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 资产与权益是相互依存的, 有一定数量的资产, 就必然有与之对应数量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量的权益,同时就有与之对应数量的资产。 因此,有多少数额的资产必然有其等量的权益, 即在任何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总是等于权益。 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

3、”等式的影响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权益”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即:等式两边同增,增加金额相等,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2) 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即:资产方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 但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都不会发生变化, 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即:等式两边同减,减少金额相等,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即:等式右边不同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但权益总额和资产总额都不会发生变化,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见教材例题。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特别注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称

4、为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有九类情况:即:第一类: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例3.1】第二类: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例3.2】第三类: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例3.3】第四类: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例3.4】第五类: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例3.5】第六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例3.6】第七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例3.7】第八类: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例3.8

5、】第九类: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例3.9】小结小结: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 都必然引起会计等式的一方或双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量变化,即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一方时, 有关项目的数额发生相反方向等额变动; 而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方时, 有关项目的数额必然会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 但始终不会打破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二、收入费用二、收入费用= =利润利润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用公式表示:“收入费用利润” (又称第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又称第三会计等式)注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也是

6、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第二节第二节复式记账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法一、复式记账法所谓记账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记账方法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1、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 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记账方法。 一般只单方面反映涉及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和应收、 应付账款等债权债务的业务, 而与此相联系的另一方面却不予反映。 单式记账法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账户之间也未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2、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 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 都要

7、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的、 相互联系的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被世界各国公认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的、 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 可以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2)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账户之间形成了完整的对应关系。 (3)可以通过试算平衡的方法,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3、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恒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我国过去曾采用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

8、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 、 “贷”作为记账符号, 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信息的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在 13 世纪创始于意大利。借贷记账法是以“借” 、 “贷”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注意: “借” 、 “贷”二字已失去了最初债权债务的含义,转为纯粹的记账符号。(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 “左方”为“借方” , “右方”为“贷方”以此表示账户的增减变化, “借” 、 “贷”其实就是“左” 、 “右

9、”的代名词。但其中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即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提示:余额的方向与记录增加的方向一致】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是相同的。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提示:余额的方向与记录增加的方向一致】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成

10、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一致。 借方记录成本的增加额, 贷方记录成本的减少额,期末如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类账户的结构(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似, 增加额计入贷方,减少额记在借方,平时的余额在贷方,但期末要将全部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所以期末通常无余额。(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 增加的金额计入借方, 减少的金额计入贷方,但期末要将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所以期末通常无余额。小结:小结:账户类别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成本类方向规律总结:借方增加减少减少减少(或转销)增加增加贷方减

11、少增加增加增加减少(或转销)减少(或转销)余额方向借方贷方贷方一般无余额一般无余额借方(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见教材例题【例 3.1】至【例 3.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有借必有贷”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 在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 还必须同时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借贷必相等” 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 记在账户借方的金额和记在账户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总结: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表示资产的增加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贷”表示资产的减少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企业发

12、生的任何交易或事项,在登记到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必然要同时登记到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采用借贷记账法,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所登记的账户会形成应借、 应贷的关系,将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会计科目,称作对应账户。例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 元,由于现金增加,应记入“库存现金”账户借方;银行存款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贷方。在该项经济业务中, “库存现金”科目与“银行存款”科目形成对应关系, “

13、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互为对应科目。 2会计分录(1)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提示】会计分录包括三个要素:一组对应的记账符号:借方和贷方;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名称; 借贷双方的相等金额。即:记账方向、对应账户名称、金额三个要素,缺一不可。(2)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第一,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账户。第二,确定涉及哪些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第三,确定哪个(或哪些)会计科目记借方,记入哪个(或哪些)会计科目记贷方;第四,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是否符合记账规则。见教材例题。(3)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

14、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科目借方和另一个科目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科目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为: “一借多贷” 、 “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实际上是由几个简单会计分录合并组成的,因而必要时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简单会计分录。注意:一般不宜把两项或两项以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 “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见教材【例 3.10】-【例 3.12】(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

15、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2、试算平衡的分类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法就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根据余额时间不同, 又分为: 期初余额试算平衡与期末余额试算平衡。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

16、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注意:试算平衡通常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的。见教材【例 3.13】必须指出的是,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经过试算后,如果借贷双方金额不相等,可以肯定账户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应查明原因,予以更正。但是, 如果借贷金额平衡,并不能肯定记账绝对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这类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在将某一笔或几笔分录登记有关账户时,漏记或重记、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2) 在将某一笔或几笔分录登记有关账户时, 应借应贷账户互相颠倒或错记账户名称。(3)某一项(或几项)错误记录恰好被另一项(或几项)错误记录抵消。综上所述,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

17、=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用“借” 、 “贷”作为记账符号,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第三节第三节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及其平行登记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及其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一、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1、两者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二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2)登账的原始依据相同2、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详细程度不同。总分类账户提供综合总括的资料,一律用货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明细

18、分类账户提供详细具体的资料, 除用货币计量单位外,还采用实物、劳动计量单位进行核算。(2)作用不同。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和统驭作用;明细分类账户从属于总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起着详细说明和补充作用。二、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二、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是指根据同一会计凭证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 另一方面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有:(1)同依据登记(2)同方向登记(3)同金额登记(4)同期间登记见教材【例 3.14】注意:平行登记的结果,用公式表示: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之和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总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