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7526778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课件(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培训课件培训课件培训课件培训课件 (细则版)(细则版)(细则版)(细则版)铁三院:苏文东铁三院:苏文东铁三院:苏文东铁三院:苏文东2011201120112011年年年年2 2 2 2月月月月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一、一、一、一、总则总则总则总则 为指导客运专线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为指导客运专线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工作。沉降变形观测、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工作。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

2、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设计单位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标段为单位实施。设计单位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按照本指导方案,以标段为单位制定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

3、关键工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初始值的过程控制。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初始值的过程控制。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一、一、一、一、总则总则总则总则 一、适用范围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本方案适用于客运专线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一、一、一、一、总则总则总则总则 二、技术依据二、技术依据1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

4、009TB10601-2009););2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2006158号)号);3 3、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参考执行);、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参考执行);4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GB/T 12897-2006););5 5、铁道部和客运专线公司的其他相关规定、铁道部和客运专线公司的其他相关规定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一、机构一、机构1 1

5、、建设单位:由公司分管领导任组长,公司工程部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建设单位:由公司分管领导任组长,公司工程部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工程、安质、物资部门及各指挥部专业工程师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工程、安质、物资部门及各指挥部专业工程师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程部,分管副部长任办公室主任。设在工程部,分管副部长任办公室主任。2 2 、设计单位:由项目总体任组长,成员由路基、桥梁、隧道、测量设计专、设计单位:由项目总体任组长,成员由路基、桥梁、隧道、测量设计专业负责人组成;业负责人组成;3 3、施工单位:指挥部总工任组长,成员由指挥部专职工程师、各项目部总、施工单位:指挥部总工任组长,成员

6、由指挥部专职工程师、各项目部总工组成;项目部成立测量队,设专职测量队长;工组成;项目部成立测量队,设专职测量队长;4 4、 监理单位:由副总监任组长,成员由各监理组组长组成;监理站要配备监理单位:由副总监任组长,成员由各监理组组长组成;监理站要配备专职测量工程师,分别负责平行观测和施工观测的监督;专职测量工程师,分别负责平行观测和施工观测的监督;5 5 、评估单位:由评估单位领导任组长,技术专家任总评估师。、评估单位:由评估单位领导任组长,技术专家任总评估师。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二、职责分工二、职责分工 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

7、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一)建设单位(一)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负责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并对过程进行建设单位负责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并对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1 1建设单位负责全线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设单位负责全线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

8、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2 2各指挥部负责各自管段内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的组织工作,各指挥部负责各自管段内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的组织工作,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过程进行监督检查。3 3必要时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必要时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二)施工单位(二)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是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施工单位是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

9、,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性负责。1 1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2 2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作。3 3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4 4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负

10、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5 5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6 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三)监理单位(三)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全部监理,并派专业人员进行平行观监理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全部监理,并派专业人员进行平行观测,对监理工作和平行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测,对监理工作和平行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1 1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各

11、种监测设备、仪器、管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观测准备工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见线的购置与埋设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观测准备工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见附表附表1 1)。)。2 2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将路基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其中:将路基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其中:(1 1)平行观测数量要求: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平行观测数量要求: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10%,地质复杂、沉,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

12、工单位总测数的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20%20%。(2 2)平行观测方法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平行观测方法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换手复测复测”的方式同步进行。的方式同步进行。(3 3)做好旁站记录并对观测记录进行签认。)做好旁站记录并对观测记录进行签认。3 3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4 4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13、 (四)设计单位(四)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有关设计资料的准确性负责,并对沉降变形观设计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有关设计资料的准确性负责,并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指导。测过程进行指导。1 1提交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观测点布置、沉降变形计算报告等设提交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观测点布置、沉降变形计算报告等设计资料。计资料。2 2对沉降变形观测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对沉降变形观测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3 3根据沉降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设计预测根据沉降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设计预测的结果提交指挥部及评估单位。的结果提交指挥部及评估单位。4

14、 4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5 5参与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的指导工作。参与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的指导工作。6 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对观测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对观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提出意见。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提出意见。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五)咨询单位(五)咨询单位1 1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2 2对沉降

15、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咨询和指导。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咨询和指导。1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六)评估单位(六)评估单位1 1编制分析、评估计算机软件;编制分析、评估计算机软件;2 2建立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并负责对施工单位数据库录建立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并负责对施工单位数据库录入工作的培训与指导;入工作的培训与指导;3 3对线下工程各阶段沉降变形观测及时进行分析、预测、评估,并提交评对线下工程各阶段沉降变形观测及时进行分析、预测、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估报告。1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

16、、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二、工作程序二、工作程序(一)施工单位(一)施工单位1 1、根据实施细则,按单位(单项)工程编制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及实施、根据实施细则,按单位(单项)工程编制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及实施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方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2 2、经监理按附表、经监理按附表1 1核查同意后,根据批准的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按照设核查同意后,根据批准的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按照设计文件要求,选派专业队伍和人员进行设备布设和观测;计文件要求,选派专业队伍和人员进行设备布设和观测;3 3、严格按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严格按

17、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观测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真实、可靠。每次的观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专业人员进行签认;录数据真实、可靠。每次的观测记录必须经监理专业人员进行签认;4 4、根据施工进度按照本细则的相关要求编制评估计划;、根据施工进度按照本细则的相关要求编制评估计划;5 5、及时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检核,确保测量成果准确可靠;、及时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检核,确保测量成果准确可靠;6 6、每个单位(单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每个单位(单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5 5天内提交评估申请(附沉天内提交评估申请(附沉降变形观测报告),经监理签认后,报公司各区段指挥部,由各区段指挥

18、部降变形观测报告),经监理签认后,报公司各区段指挥部,由各区段指挥部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1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二)监理单位(二)监理单位1 1、按附表、按附表1 1要求,核查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要求,核查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2 2、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将路基、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将路基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3 3、对施工单位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审核;、对施工单位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审核;4 4、

19、每个单位(单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在、每个单位(单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在5 5天内提交天内提交观测报告,并进行审核签认。观测报告,并进行审核签认。1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三)设计单位(三)设计单位1 1、单位(单项)工程开工前、单位(单项)工程开工前1414天,应提交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观天,应提交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观测点布置、沉降变形计算报告(路基、桥梁专业)等设计资料;开工前测点布置、沉降变形计算报告(路基、桥梁专业)等设计资料;开工前7 7天,天,按照沉降变形观测设计要求

20、,对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按照沉降变形观测设计要求,对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2 2、观测过程中,现场配合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有、观测过程中,现场配合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有关记录进行签认。根据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关记录进行签认。根据变形观测结果,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实时修正,并将修正后的结果提交公司;修正后的结果提交公司;3 3、收到沉降变形观测报告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对观测结果是、收到沉降变形观测报告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对观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提出具体意见,在评估之前报公司。否符合设计目标和

21、要求提出具体意见,在评估之前报公司。1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四)咨询单位(四)咨询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进行咨询。对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进行咨询。1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五)评估单位(五)评估单位1 1、对满足评估基本条件的工程进行评估;、对满足评估基本条件的工程进行评估;2 2、每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后、每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后5 5天内,向公司工程部提交正式评估报告,天内,向公司工程部提交正式评估报告,明确沉降变形观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值和要求,是否可以

22、进行轨道明确沉降变形观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目标值和要求,是否可以进行轨道施工,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施工,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1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二、二、二、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 (六)建设单位(六)建设单位1 1各指挥部各指挥部(1 1)督促各单位按各自职责和分工做好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工作,协)督促各单位按各自职责和分工做好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工作,协调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工作相关问题,如有重要问题要及时向公司报告。调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工作相关问题,如有重要问题要及时向公司报告。(2 2)收到施工单位评估申请后,及时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并报公司工)

23、收到施工单位评估申请后,及时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并报公司工程部备案。程部备案。(3 3)对施工单位沉降观测工作开展情况及数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单位)对施工单位沉降观测工作开展情况及数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单位沉降观测工作顺利进行。沉降观测工作顺利进行。2 2公司公司 督督促促各各单单位位按按各各自自职职责责和和分分工工做做好好工工程程沉沉降降变变形形观观测测和和评评估估工工作作,协协调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解决有关重要问题。1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组织管理二、组织管理二、组织管理二、组织管理三、工作流程三、工作流程1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组织管理二、组织管

24、理二、组织管理二、组织管理1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二、组织管理二、组织管理二、组织管理二、组织管理2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客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客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隧道工点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具体要求确定。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

25、宜小于4 4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CPICPI、CPIICPII和加密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和加密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直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2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一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一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2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二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二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1 1垂

26、直位移监测网垂直位移监测网(1 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2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2 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

27、三级: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1 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基准点使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2 2)工作点。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工作点。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

28、距和坐标的传递点。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200m左右时,可基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3 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桥涵、隧道

29、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对于技术特别复杂,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设计。设计。 2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2 2水平位移监测网水平位移监测网(1 1)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2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

30、、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2 2)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水平位移监测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水平位移监测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网坐标的相互转换。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网坐标的相互转换。2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三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三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31、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列要求:列要求:1 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 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2 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

32、测点。3 3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形特征的位置。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形特征的位置。2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四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四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 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2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

33、验校正。3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 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施测。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施测。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2 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

34、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4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 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

35、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标高是否有变动。(8 8)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2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五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五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1 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2 2水准仪使用水准仪使用DS05DS05或或DS1DS1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

36、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3 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

37、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GB/T 12897-2006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50m,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差1.0 1.0 m m(光学),(光学),1.5 m1.5 m(电子);前后视距累积差(电子);前后视距累积差3.0m3.0m(光学),(光学),6.0 6.0 m m(电子);视线高度(电子);视线高度0.3m0.3m(光学),(光学),0.5m0.5m(电子);测站限差:两次(电子);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读数差0.4mm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

38、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1.0 mm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DS05 DS05 或或DS1DS1级仪器,读记至级仪器,读记至0.05mm0.05mm或或0.1mm0.1mm;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0.01mm。 2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4 4观测时,一般按后观测时,一般按后- -前前- -前前- -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

39、序进行: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1 1)往测:奇数站为后)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前前后后 偶数站为前偶数站为前后后后后前前(2 2)返测:奇数站为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后后前前 偶数站为后偶数站为后前前前前后后5 5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6 6观测前观测前30min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于数字

40、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长的20%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3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7 7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

41、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为接近一条直线。8 8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

42、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9 9对于宽度较宽的河、湖水中的沉降测量,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对于宽度较宽的河、湖水中的沉降测量,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范(GB/T 12897-2006GB/T 12897-2006)跨河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跨河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1010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

43、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 3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三、通用要求 六沉降变形监测平行检测工作六沉降变形监测平行检测工作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在施工单位线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在施工单位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还要专业队伍全过程对沉降变形进行平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还要专业队伍全过程对沉降变形进行平行观测,平行观测的数量,一般地段应不少于其沉降变形监测工作总量行观测,平行观测的数量,一般地段应不少于其沉降变形监测

44、工作总量10%10%,对于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等区段,平行观测的数量不应少于,对于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等区段,平行观测的数量不应少于20%20%,以确保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工作质量满足无砟轨道评估技术要求。,以确保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工作质量满足无砟轨道评估技术要求。3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一、路基工程一、路基工程(一)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一)路基沉降变形观测1 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路基沉降控制标准 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cm5cm,年沉降速率应小于,年沉降速率应小于2cm/

45、2cm/年。桥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3cm3cm。 无砟轨道地段路基可压缩性地基均进行沉降分析。按照客运专线无砟无砟轨道地段路基可压缩性地基均进行沉降分析。按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轨道铁路设计指南4.1.44.1.4条:路基在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条:路基在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的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满足扣件调整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求。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沉降调高量15mm15mm;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20m20m的路基,允许

46、的最大工后沉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降量为30mm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应能满足下列要求:3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 1)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轨道的铺设时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轨道结构的安全。间,评估

47、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轨道结构的安全。(2 2)路基上轨道铺设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路基上轨道铺设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沉降变形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后沉降和沉降变形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3 3)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 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4 4)评估时

48、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3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1 1)沉降观测内容)沉降观测内容1 1)、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2 2)、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3 3)、过渡段沉降观测)、过渡段沉降观测4 4)、路基稳定性观测)、路基稳定性观测3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

49、的设置)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工作成败的关键。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工作成败的关键。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3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50、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 (一一) )、路基沉降监测剖面布置说明:、路基沉降监测剖面布置说明:1 1、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监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置。沉降监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好、高度小于5m5m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到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到100m100m;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监测断

51、面,每个路地段应适当加密。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5m5m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段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沉降观测断面具体里程详见路基工点设计图。段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沉降观测断面具体里程详见路基工点设计图。 3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观测断面类型及组成、观测断面类型及组成(1 1)路堤均采用堆载预压,路堤地段采用)路堤均采用堆载预压,路堤地段采用、型监测断面;桥头及型监测断面;桥头及横向结构物过渡

52、段布置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布置型监测断面,一般地段每间隔型监测断面,一般地段每间隔3 3个个型监测断面设型监测断面设置一处置一处IIIIII型监测断面。型监测断面。3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53、4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沉降板。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沉降板底板埋设于路基基底,基底铺设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沉降板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 (3)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埋设方法同型监测断面;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位于路堤中心,基

54、底铺设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 (4)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剖面管。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布置于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横剖面管埋设于路堤基底垫层顶面处。 4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路堑地段基底为土质地基(含全风化岩)时,应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路堑无堆载预压时于左、右路肩处各设1根沉降监测桩;路堑有堆载预压时于左右路肩处各设1根沉降监测桩,基床底层顶面的线路中心处设置1个沉降板,观测路基面的沉降。间IV、V型监测断面 4、高桩板结构地段分别于距两侧路肩1m处各设1根沉降监测桩。4

55、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 (二二) )监测元件埋设说明:监测元件埋设说明: 1 1、沉降监测桩:桩体选择、沉降监测桩:桩体选择20mm20m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埋置深度计位置,埋置深度0.3m0.3m,桩周,桩周0.15m0.15m用用C20C20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等

56、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4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40mm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75mmPVC75mmPVC管)组成。底板尺寸为管)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50cm,50cm50cm,厚厚5cm5cm。按二等水准标准测。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量沉降板标高变化。(1 1)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10cm砂垫层找平,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

57、直。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2 2)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3 3)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

58、.5m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螺丝套扣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螺丝套扣连接,保护套管用连接,保护套管用PVCPVC管外接头连接。管外接头连接。4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底板采用沉降、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底板采用沉降板底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板底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10cm砂垫层找平,埋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水平,填土至设时

59、确保底板水平,填土至0.6m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一小凹坑将压力计放入坑高度碾压密实后开一小凹坑将压力计放入坑内,用细粒土将坑填平后,继续施工路基填土。埋设完成后,将压力计监测内,用细粒土将坑填平后,继续施工路基填土。埋设完成后,将压力计监测线沿水平方向甩到坡脚后,在坡脚处设线沿水平方向甩到坡脚后,在坡脚处设C20C20素混凝土保护墩素混凝土保护墩(0.5 m0.5 (0.5 m0.5 m0.95m ) m0.95m ) ,墩内预埋剖面管管材,监测线从管内穿出;墩旁设监测桩,墩内预埋剖面管管材,监测线从管内穿出;墩旁设监测桩,监测桩采用监测桩采用C20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素混凝土灌注

60、,断面采用0.5 m0.5 m1.6m0.5 m0.5 m1.6m,并在桩顶预,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待上部一层填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4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 4、剖面沉降管: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及垫层施工完毕后,填、剖面沉降管: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及垫层施工完毕后,填土至土至0.6m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

61、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2030cm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垫层顶面,槽底回填固垫层顶面,槽底回填0.2m0.2m厚的中粗砂或水泥改良土,在槽内敷设沉降管厚的中粗砂或水泥改良土,在槽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或水泥改良(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或水泥改良土至与碾压面平齐。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沉降管敷设完成土至与碾压面平齐。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沉降管敷设完成后,在两头设置后,在两头设置0.5 m0.5 m0.95m C250.5 m0.5 m0.95m C25素混

62、凝土保护墩。并于一侧管口素混凝土保护墩。并于一侧管口处设置监测桩,监测桩采用处设置监测桩,监测桩采用C25C25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 m0.5 0.5 m0.5 m1.6mm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保护。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数。5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 (三三) )监测方法与要求监测方法

63、与要求 1 1、监测方法、监测方法(1 1)横剖面沉降监测方法)横剖面沉降监测方法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按二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精度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置于观测桩顶等水准精度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置于观测桩顶测量初值,然后将横剖仪放入横剖管内测量各测点。测量初值,然后将横剖仪放入横剖管内测量各测点。(2 2)沉降板观测方法)沉降板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

64、顶面测点高程。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程。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3 3)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方法)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路肩观测桩顶面测点高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路肩观测桩顶面测点高程。程。(4 4)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直接采用便携式工程测试仪读取数据。)定点

65、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直接采用便携式工程测试仪读取数据。5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监测测量精度及频度:、监测测量精度及频度:(1 1)监测精度)监测精度 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1.0mm,读数取位至,读数取位至0.1mm0.1mm;剖面沉降;剖面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4mm/30m4mm/30m,横剖面沉降测试仪最小读数不得大于,横剖面沉降测试仪最小读数不得大于0.1mm0.1mm。5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

66、求 (2 2)监测频度)监测频度5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元件保护要求:、元件保护要求:(1 1)各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专门试验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各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专门试验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 2)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监测箱内。路基坡脚监测箱内。(3 3)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凡

67、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4 4)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示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示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监测断面的填筑。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监测断面的填筑。 (5 5)注意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的保护)注意平面基点

68、、水准基点的保护 5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 4、资料整理要求、资料整理要求(1 1)沉降观测数据格式应满足)沉降观测数据格式应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沉降观测数据与评估管理数高速铁路工程沉降观测数据与评估管理数据库据库”(即将出台)规定的格式。(即将出台)规定的格式。(2 2)应采用统一的路基沉降监测记录表格,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应采用统一的路基沉降监测记录表格,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监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监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

69、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3 3)所测数据必须当天及时输入电脑,分析,整理,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所测数据必须当天及时输入电脑,分析,整理,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保存。内保存。(4 )4 )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及时绘制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及时绘制路基面、填料及路基各项监测的荷载路基面、填料及路基各项监测的荷载- -时间时间- -沉降过程曲线。并按有关规定整沉降过程曲线。并按有关规定整理成册,报送有关单位进行沉降分析、评估。理成册,报送有关单位进行沉

70、降分析、评估。(5 5)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当路堤中)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当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5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5 5、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 (1 1)平面基点、水准基点扰动引起的异常观测数据)平面基点、水准

71、基点扰动引起的异常观测数据 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平面基点、水准基点可能会被破坏或扰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平面基点、水准基点可能会被破坏或扰动。当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破坏或发生较大扰动时,现场测量时可以发现,动。当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破坏或发生较大扰动时,现场测量时可以发现,应及时恢复平面基点、水准基点并进行补充测量,然后才能进行变形观测。应及时恢复平面基点、水准基点并进行补充测量,然后才能进行变形观测。当平面基点、水准基点少量扰动时,现场测量不易发现,但通过对引用同一当平面基点、水准基点少量扰动时,现场测量不易发现,但通过对引用同一平面基点或水准基点的多个观测标突然发生同一趋势较大量

72、的异常变化分析,平面基点或水准基点的多个观测标突然发生同一趋势较大量的异常变化分析,结合相邻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的检核结果可以判定原因。当确认属于平面基结合相邻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的检核结果可以判定原因。当确认属于平面基点、水准基点扰动时,应首先对平面基点、水准基点进行补充测量,消除问点、水准基点扰动时,应首先对平面基点、水准基点进行补充测量,消除问题,然后进行变形观测。题,然后进行变形观测。 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的破坏和扰动只要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不会对变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的破坏和扰动只要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不会对变形观测成果质量产生影响。形观测成果质量产生影响。5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

73、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扰动引起的异常观测数据 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可能会被破坏或扰动。当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破坏或发生较大扰动时,现场测量时可以发现,应及时恢复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然后进行变形观测。当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少量扰动时,现场测量不易发现,但通过与相邻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变形差异分析,结合地形地质状况、施工加载情况对比分析,可初步判定,然后,通过后续的观测可进一步验证之。 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的破坏或扰动将引起变形观测的不连续,即上一次观测至本次观测的变形量无法准确测定,因此将会影响变形观测成果的质量,当观测标

74、或观测元器件频繁破坏或扰动时,将会严重影响变形观测成果的质量。对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扰动引起异常观测数据的情况,当两次观测之间时间较短时,可采取本期变形值归零的方式;当两次观测之间时间较长时,可采取按上期变形值线性变化的方式确定本期变形值。(3)测量错误引起的异常观测数据 测量错误引起的异常观测数据可以通过检查核对观测记录和计算数据发现,当未发现时,可以通过补充观测发现。测量错误引起的异常观测数据只要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不会对变形观测成果质量产生影响。5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二)路基工程沉降评估(二)路基工程沉降评估1 1沉降评估

75、方法及判定标准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1 1)评估方法)评估方法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将随时间发展,其发展规律可以通过土体固结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将随时间发展,其发展规律可以通过土体固结原理进行数值分析来估算。但是由于固结理论的假定条件和确定计算指标的原理进行数值分析来估算。但是由于固结理论的假定条件和确定计算指标的试验技术上的问题,使得实测地基沉降过程数据在某种意义上较理论计算更试验技术上的问题,使得实测地基沉降过程数据在某种意义上较理论计算更为重要。通过大量沉降观测资料的积累,可以找出地基沉降过程的具有一定为重要。通过大量沉降观测资料的积累,可以找出地基沉降过程的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

76、沉降变形规律进行曲线回归,以预测其沉降发展规律,因此实际应用价值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曲线回归,以预测其沉降发展规律,因此曲线回归法是路基沉降评估最常用的方法。路基沉降预测常采用曲线回归法曲线回归法是路基沉降评估最常用的方法。路基沉降预测常采用曲线回归法有:双曲线法、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抛物线法、指数曲线法、修有:双曲线法、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抛物线法、指数曲线法、修正指数曲线法、修正双曲线法、沉降速率法、星野法等。正指数曲线法、修正双曲线法、沉降速率法、星野法等。前期采用修正双曲线法,后期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前期采用修正双曲线法,后期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 58线下工程

77、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评估判定标准)评估判定标准根据铁建设根据铁建设2006158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路基沉降预测应采用曲线回归法,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判定标准应满足路基沉降预测应采用曲线回归法,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判定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以下要求:1 1)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不少于)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不少于3 3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作多种曲线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作多种曲线的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的

78、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0.92。2 2)沉降预测的可靠性应验证,间隔不少于)沉降预测的可靠性应验证,间隔不少于3 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不应大于8mm8mm。3 3)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4)路基沉降的评估应结合路基各观测断面以及相邻桥涵的沉降预测情况进行,预测的无砟路基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15mm。 5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路基沉降评估路基沉

79、降评估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结果基于真实、可靠的观测数据,线下工程施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结果基于真实、可靠的观测数据,线下工程施工前,对观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全线沉降变形观测数据的统计工前,对观测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全线沉降变形观测数据的统计整理形式,观测资料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提交给建设单位和沉降评估单位。建整理形式,观测资料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提交给建设单位和沉降评估单位。建设单位及时组织进行评估,并将阶段评估成果提交相关勘察设计、施工、监设单位及时组织进行评估,并将阶段评估成果提交相关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评估工作完成后,提交无砟轨道铺设评估报告,并负责判定理等单位。

80、评估工作完成后,提交无砟轨道铺设评估报告,并负责判定线下基础的沉降变形能否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线下基础的沉降变形能否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 (1 1)路基沉降评估所需资料要求)路基沉降评估所需资料要求1 1)路基沉降观测资料。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路基沉降观测资料。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

81、行整理,其格式详见附件四(附表),以书面及理,其格式详见附件四(附表),以书面及Excel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送有关单位。2 2)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路基施工各节点工期,包括路基填筑进度、堆载预压土、卸载预压土、基床路基施工各节点工期,包括路基填筑进度、堆载预压土、卸载预压土、基床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3 3)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

82、等监理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6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沉降评估报告大纲)沉降评估报告大纲1 1)概述)概述2 2)评估分析依据及方法)评估分析依据及方法3 3)观测数据整理)观测数据整理4 4)沉降预测分析(曲线回归相关系数、沉降预测的可靠性验证、已发生沉)沉降预测分析(曲线回归相关系数、沉降预测的可靠性验证、已发生沉降大于预测总沉降的降大于预测总沉降的75%75%验证、预测工后沉降分析、沿线路纵向沉降预测情验证、预测工后沉降分析、沿线路纵向沉降预测情况分析)况分析)5 5)沉降预测结论)沉降预测结

83、论6 6)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7 7)路基沉降预测附件)路基沉降预测附件6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三)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三)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1 1控制标准控制标准 无砟轨道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无砟轨道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5mm,沉降造成的路基,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1/1000。2 2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 1)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

84、观测。(2 2)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和各种结构)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和各种结构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3 3)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6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观测技术要求观测技术要求(1 1)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

85、,)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不同结构物起点处、按照设计设置观测断面。不同结构物起点处、按照设计设置观测断面。(2 2)沉降观测装置的具体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观测期)沉降观测装置的具体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 3)观测精度、频次及资料整理要求同路基。)观测精度、频次及资料整理要求同路基。6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四)过渡段的沉降评估(四)过渡段的沉降评估1 1沉降评估所需资料沉降评估所需资料(

86、1 1)过渡段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观测资料。)过渡段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观测资料。(2 2)过渡段区域的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相关设计资)过渡段区域的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相关设计资料。料。(3 3)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料。(4 4)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6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过渡段沉降的

87、预测评估方法参照路基执行。过渡段沉降的预测评估方法参照路基执行。无砟轨道路基过渡段不同结构物间的预测差异沉降不应大于无砟轨道路基过渡段不同结构物间的预测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 mm5 mm。预测沉降。预测沉降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 110001000。 6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二、桥涵工程二、桥涵工程(一)一般规定(一)一般规定1.1.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涵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涵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梁体变形等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梁体变

88、形等符合技术标准要求。2.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3.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

89、,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4.4.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6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二)桥涵变形控制标准(二)桥涵变形控制标准1 1梁部梁部 梁部变形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轨道铺设后,有砟桥面梁梁部变形

90、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轨道铺设后,有砟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20mm20mm;无砟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无砟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10mm10mm。2 2桥梁墩台桥梁墩台 对于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对于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墩台均匀沉降量墩台均匀沉降量对于有砟桥面桥梁对于有砟桥面桥梁30mm30mm对于无砟桥面桥梁对于无砟桥面桥梁20mm20mm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对于有砟桥面桥梁对于

91、有砟桥面桥梁15mm15mm对于无砟桥面桥梁对于无砟桥面桥梁5mm5mm 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测数据。测数据。6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 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铺设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

92、,铺设有砟轨道时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有砟轨道时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0mm50mm,铺设无砟轨道时,工后沉降量不应,铺设无砟轨道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相应地段路基的控制标准。大于相应地段路基的控制标准。 6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三)变形观测方案(三)变形观测方案1 1观测点布置观测点布置 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涵洞除应进行自身的沉降观测外,尚应进行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涵洞除应进行自身的沉降观测外,尚应进行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 桥

93、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1mm,读数取位至,读数取位至0.1mm0.1mm。6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1 1)桥梁)桥梁 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梁体及每个桥梁承台及墩身上设置观测标。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梁体及每个桥梁承台及墩身上设置观测标。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1 1)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承台观测标分为

94、观测标不再使用。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1、观测标、观测标-2-2,承台观测标,承台观测标-1-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侧小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2-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2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墩身观测标一般设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

95、常水位0.5m0.5m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3 3)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观测可每观测可每3030孔选择孔选择1 1孔进行;其余桥梁变形应逐跨布置测点。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孔进行;其余桥梁变形应逐跨布置测点。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梁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

96、孔梁的测点数量应不少于6 6个。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个。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三孔一联设置跨度,三孔一联设置18182828个观测标,四孔一联设置个观测标,四孔一联设置3232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跨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跨中及中及1/41/4跨中附近设置;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跨中附近设置;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 7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涵洞)涵洞涵涵洞洞变变形形观观测测包包括括涵涵洞洞自自身身及及涵涵顶顶填填土土沉沉降降观观测测两两部部分分组组成成。涵涵洞洞自自身身

97、沉沉降降观测需要在涵洞边墙两侧布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不少于观测需要在涵洞边墙两侧布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不少于6 6个。个。涵涵顶顶填填土土沉沉降降观观测测参参照照路路基基地地段段沉沉降降观观测测点点布布置置方方式式,采采用用在在涵涵顶顶线线路路中中心心位置埋设沉降板进行观测的方式。位置埋设沉降板进行观测的方式。7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 各种沉降观测标图示(部分)各种沉降观测标图示(部分)7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观测标的安装保护要求:、观测标的安装

98、保护要求:(1 1)各类观测标应按照附图所示标样制作和安装,并进行点号编排,各工)各类观测标应按照附图所示标样制作和安装,并进行点号编排,各工程项目部应组织专门的部门,进行观测标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程项目部应组织专门的部门,进行观测标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2 2)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各类观测标不因人)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各类观测标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 7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4.桥涵变形观测方案桥涵变形观测方案(1 1)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建

99、立固定的观测路线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变形观测点布点图,确定变形观测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变形观测点布点图,确定变形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 (2 2)首次测量)首次测量根据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根据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的变形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

100、要求首次观测的变形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应使用测量精度不低于非常高,施测时应使用测量精度不低于0.3mm0.3mm的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的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3 3)观测中的注意事项)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 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 4)观测时要避

101、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7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5.5.观测路线观测路线 桥梁梁部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桥梁梁部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下图所示,其中测点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下图所示,其中测点1 1,2 2,3 3,4 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 3,4 4,5 5,6 6构构成第二个

102、闭合环。成第二个闭合环。 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墩台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 7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 4)观测时间及频次要求)观测时间及频次要求1 1)桥梁)桥梁桥梁墩台沉降变形观测桥梁墩台沉降变形观测每个桥梁墩台承台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后根据下表中要求每个桥梁墩台承台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后根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的

103、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7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墩台沉降观测频次7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梁体徐变变形观测梁体徐变变形观测梁体徐变变形观测需在梁体施工完成后开始布置测点,并在张拉预应力前进梁体徐变变形观测需在梁体施工完成后开始布置测点,并在张拉预应力前进行首次观测,各阶段观测频次要满足下表要求。行首次观测,各阶段观测频次要满足下表要求。7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涵洞)涵洞 每个涵洞基础施工

104、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后根据下表中要求每个涵洞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后根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涵洞沉降观测频次涵洞沉降观测频次 7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5.5.数据采集要求数据采集要求 数据采集要求真实,杜绝弄虚作假。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的要求,数据采集要求真实,杜绝弄虚作假。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的要求,及时进行沉降和徐变观测,并注意每次进行观测的当日时间应尽可能相同。及时进行沉降和徐变观测,并注意每次进行观测的当日时间应尽可能相同。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数

105、据整理,以书面及电子两种形式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数据整理,以书面及电子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同时报送有关单位。(1 1)数据采集要求)数据采集要求按照统一的表格形式填写,现场测量原始记录要建档保存。报送的数据采用按照统一的表格形式填写,现场测量原始记录要建档保存。报送的数据采用电子表格记录,数据格式统一。电子表格记录,数据格式统一。(2 2)数据汇总、管理)数据汇总、管理对测量数据建立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对测量数据建立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8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6.6.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分

106、析处理1 1)单一墩台、涵洞或梁跨工点变形观测曲线分析)单一墩台、涵洞或梁跨工点变形观测曲线分析对采集数据及时整理,绘出变形观测曲线这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通对采集数据及时整理,绘出变形观测曲线这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通过绘制的单墩、涵洞或梁跨的变形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阶段墩台基础、过绘制的单墩、涵洞或梁跨的变形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阶段墩台基础、涵洞及梁跨的变形数值。涵洞及梁跨的变形数值。2 2)对多个墩台沉降归纳、分析)对多个墩台沉降归纳、分析对于一座桥,不仅仅要控制每一个墩台的沉降,同时也要控制相邻桥墩的不对于一座桥,不仅仅要控制每一个墩台的沉降,同时也要控制相邻桥墩的不均

107、匀沉降。因此,对多个桥墩沉降进行整体分析,由单墩沉降曲线绘制出多均匀沉降。因此,对多个桥墩沉降进行整体分析,由单墩沉降曲线绘制出多个桥墩的沉降曲线。个桥墩的沉降曲线。8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计算变形与实际观测对照分析)计算变形与实际观测对照分析 我国的普通铁路桩基设计一直按强度理论控制,沉降控制较宽松。但对我国的普通铁路桩基设计一直按强度理论控制,沉降控制较宽松。但对于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高速暂规有着严格的规定:于高速铁路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高速暂规有着严格的规定:“墩台基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

108、不应超过下列容许值:墩台均匀沉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容许值:墩台均匀沉降量:对于无碴桥面桥梁降量:对于无碴桥面桥梁20mm20mm。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对于无碴桥。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对于无碴桥面桥梁:面桥梁:=5 mm=5 mm。”如此严格的规定,在国内已建铁路中是没有的。对于如此严格的规定,在国内已建铁路中是没有的。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必要对设计中采用理论计算的沉降值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

109、必要对设计中采用理论计算的沉降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照分析。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照分析。根据客专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根据客专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的规定:构的变形的规定:“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1.05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d60d后,后,L50m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测值不应大于7mm7mm;L50mL50m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L/

110、7000L/7000或或14mm14m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实测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实测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并估算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形及徐变系数,并估算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8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 4)对桥梁沉降判断)对桥梁沉降判断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及对照分析,对全线桥梁是否满足现行的规范、标准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及对照分析,对全线桥梁是否满足现行的规范、标准要求进行判断,确定桥梁沉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最终确定铺设无碴轨道时要求进行判断,确定桥梁沉

111、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最终确定铺设无碴轨道时机,及时采用措施确保列车运营的安全和舒适。机,及时采用措施确保列车运营的安全和舒适。8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四)观测资料要求(四)观测资料要求1 1桥梁梁体和墩台桥梁梁体和墩台 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1mm,读数取位至,读数取位至0.1mm0.1mm。 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

112、晰,不得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格。以书面及格。以书面及Excel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 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观测数据要求结合施工过程,详细记录各个施工节点前后的观测数据。如架观测数据要求结合施工过程,详细记录各个施工节点前后的观测数据。如架梁时间、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

113、时间以及铺轨时间。梁时间、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时间、轨道板精调时间以及铺轨时间。观测数据要进行抽检,并由监理单位对观测资料进行确认。观测数据要进行抽检,并由监理单位对观测资料进行确认。2 2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 框构、涵洞的观测数据要求与桥墩台要求一致。参照桥墩台数据要求。框构、涵洞的观测数据要求与桥墩台要求一致。参照桥墩台数据要求。8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五)沉降评估(五)沉降评估1 1观测资料整理表观测资料整理表采用统一的客运专线桥梁沉降观测记录表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采用统一的客运专线桥梁沉降观测记

114、录表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根据观测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标志点的荷载根据观测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标志点的荷载时间时间沉降曲线。沉降曲线。8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评估方法评估方法(1 1)数据处理)数据处理1 1)单一墩台)单一墩台对于单一墩台的观测数据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归纳、分析:架梁之前、架梁对于单一墩台的观测数据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归纳、分析:架梁之前、架梁后至铺设二期恒载前、铺设二期恒载后至钢轨锁定前、钢轨锁定以后。后至铺设二期恒载前、铺设二期恒载后至钢轨锁定前、钢轨锁定以后。2 2)区段分析)区段分析对于一座桥不

115、仅要控制每个墩台的沉降,同时也要控制相邻桥墩的不均匀沉对于一座桥不仅要控制每个墩台的沉降,同时也要控制相邻桥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得出全桥的整体分析。降,从而得出全桥的整体分析。8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评估分析)评估分析1 1)桥涵沉降预测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应按桥墩台混)桥涵沉降预测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应按桥墩台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梁后三阶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及涵洞,基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梁后三阶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及涵洞,基础沉降应根据实际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

116、分为基础施工完成桥墩完础沉降应根据实际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分为基础施工完成桥墩完成、架梁前后、架梁后至铺设钢轨之前、铺设钢轨至钢轨锁定之前、钢轨锁成、架梁前后、架梁后至铺设钢轨之前、铺设钢轨至钢轨锁定之前、钢轨锁定之后至正式运营之前、正式运营之后等多个阶段。定之后至正式运营之前、正式运营之后等多个阶段。2 2)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作回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作回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0.92。3 3)沉降预测的可靠性应经过验证,间隔不少于)沉降预测的

117、可靠性应经过验证,间隔不少于3 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差值不应大于8mm8mm。 8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4 4)桥梁主体结构完工至无砟轨道铺设前,沉降预测的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桥梁主体结构完工至无砟轨道铺设前,沉降预测的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 5 5)设计预测的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之差不宜大于)设计预测的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之差不宜大于10mm10mm。6 6)梁体)梁体根据评估指南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变形的规定:根据评估指南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

118、结构变形的规定:“终张拉完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1.05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张拉60d60d后,后,L 50mL 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7mm;L50mL50m梁体跨梁体跨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中徐变变形实测值不应大于L/7000L/7000或或14mm14m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实测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并估算无砟轨道体变形的实测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并

119、估算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的铺设时间。” ” 8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六)其他(六)其他1 1观测仪标保护观测仪标保护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等,观测标位置应做醒目标志等措施以保证观测仪标的长期功能及安的破坏等,观测标位置应做醒目标志等措施以保证观测仪标的长期功能及安全要求。全要求。2 2沉降观测应按照规定时间和频次要求严格执行,并定期复测避免沉降异沉降观测应按照规定时间和频次要求严格执行,并定期复测避免沉降异常。常。

120、3 3观测数据中应将各加载阶段标识清楚,避免数据分析时造成误判,如桥观测数据中应将各加载阶段标识清楚,避免数据分析时造成误判,如桥墩完成、架梁、桥面恒载施工等。墩完成、架梁、桥面恒载施工等。4 4应加强对观测标的定期检查并严格落实,如出现观测标被敲击、挖橇、应加强对观测标的定期检查并严格落实,如出现观测标被敲击、挖橇、丢失等情况时应及时恢复并进行复测。丢失等情况时应及时恢复并进行复测。5 5无砟轨道铺设前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各段落铺设轨道的间隔时间相差较大无砟轨道铺设前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各段落铺设轨道的间隔时间相差较大或沉降非常敏感地段等适当增加观测频次,为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提供或沉降非常敏感地

121、段等适当增加观测频次,为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数据支持。6 6岩石地基等良好地基的桥涵,设计和观测沉降量小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基的桥涵,设计和观测沉降量小于5mm5mm时,可考虑不再时,可考虑不再进行预测、评估。进行预测、评估。 8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三、隧道工程三、隧道工程(一)一般规定(一)一般规定1 1隧道沉降观测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观测资料的工后沉降分析结果,指导无隧道沉降观测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观测资料的工后沉降分析结果,指导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隧道基础沉降作系统的评估,确砟轨道的铺设时间。无砟

122、轨道铺设前,应对隧道基础沉降作系统的评估,确认其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认其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2 2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变形观测期原则上不应少于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变形观测期原则上不应少于3 3个月。观测数据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3 3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应进行必要的检查。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应进行必要的检查。9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二)沉降观测的内容(二)沉降观测的内

123、容 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内线路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内线路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它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不列入本沉降观测的其它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不列入本沉降观测的内容。内容。9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三)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原则(三)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原则1 1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25m25m布设一个断面。布设一个断面。2 2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

124、级别确定,一般情况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下级围岩每级围岩每400m400m、级围岩每级围岩每300m300m、级围岩每级围岩每200m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布设一个观测断面,级围岩隧道及位于第四系沉积地层地下隧道观测断面间距沿线路纵向不应级围岩隧道及位于第四系沉积地层地下隧道观测断面间距沿线路纵向不应大于大于50m50m。3 3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4 4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

125、当加密布设。适当加密布设。5 5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6 6路隧分界点处,路、隧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观测断面。路隧分界点处,路、隧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观测断面。7 7施工降水范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施工降水范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8 8长度大于长度大于20m20m的明洞,每的明洞,每20m2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设置一个观测断面。9 9在隧道双口掘进或有辅助坑道的隧道,由两个工作面相向施工贯通里程在隧道双口掘进或有辅助坑道的隧道,由两个工作面相向施工贯通里程处两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处两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9

126、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四)测点布置及埋设方式(四)测点布置及埋设方式 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2m0.2m处。处。9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五)观测精度(五)观测精度 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1mm1mm,读数取位至,读数取位至0.1mm0.1mm。9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

127、、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六)沉降观测频度(六)沉降观测频度1 1沉降观测的开始时间是在仰拱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至隧道沉降稳定,沉降观测的开始时间是在仰拱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至隧道沉降稳定,进行定期观测并详细记录观测资料、绘制沉降时程曲线。进行定期观测并详细记录观测资料、绘制沉降时程曲线。2 2沉降变形观测一般不少于沉降变形观测一般不少于3 3个月。当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个月。当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沉降观测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沉降观测时间分为三个阶段:(1 1)第一阶段是仰拱施工结束到沉降稳定。)

128、第一阶段是仰拱施工结束到沉降稳定。(2 2)第二阶段为无砟轨道铺设期间。)第二阶段为无砟轨道铺设期间。(3 3)第三阶段为无砟轨道铺设后)第三阶段为无砟轨道铺设后3 3个月。个月。9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沉降观测频率根据阶段不同而确定,可根据两次观测的沉降量调整沉降沉降观测频率根据阶段不同而确定,可根据两次观测的沉降量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差值不宜大于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差值不宜大于1mm1mm。具体见下表:。具体见下表: 隧道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表隧道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表 9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

129、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六)沉降评估(六)沉降评估1 1观测资料整理观测资料整理(1 1)采用统一的沉降观测记录表,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采用统一的沉降观测记录表,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2 2)根据观测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标志点的时间)根据观测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标志点的时间沉降曲线。沉降曲线。9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2 2分析评估前应收集下列资料分析评估前应收集下列资料(1 1)隧道基础沉降观测资料。)隧道基础沉降观测资料。(2 2)隧道地段的线路设计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

130、图、地质勘查报告、)隧道地段的线路设计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相关设计资料。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相关设计资料。(3 3)隧道开挖地质描述及开挖围岩分级记录、)隧道开挖地质描述及开挖围岩分级记录、级围岩地段基底承载级围岩地段基底承载力检测情况、施工监控量测资料、仰拱施工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等施工资料。力检测情况、施工监控量测资料、仰拱施工分项工程验收记录等施工资料。(4 4)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9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3 3评估分析方法与评估标

131、准评估分析方法与评估标准 (1 1)地质条件较好、沉降趋于稳定及设计与实测沉降总量不大于)地质条件较好、沉降趋于稳定及设计与实测沉降总量不大于5mm5mm时,时,可判定沉降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但观测期一般不少于可判定沉降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但观测期一般不少于60d60d。当对沉降预。当对沉降预测有充分依据时,观测期限可适当缩短,但不少于测有充分依据时,观测期限可适当缩短,但不少于30d30d; (2 2)根据实测沉降观测资料推算的隧道工后沉降不超过)根据实测沉降观测资料推算的隧道工后沉降不超过15mm15mm; (3 3)桥隧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桥隧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

132、于5mm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隧道,过渡段沉降造成的隧道与桥梁或路基的折角不应大于与桥梁或路基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1/1000 。9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四、四、四、四、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专业要求 四、综合评估四、综合评估1 1、按工期安排计划和施工单位管段进行区段划分,评估区段长度的划分应、按工期安排计划和施工单位管段进行区段划分,评估区段长度的划分应根据不同结构物的分布情况,结合架梁、铺轨等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区段根据不同结构物的分布情况,结合架梁、铺轨等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区段长度一般不宜少于长度一般不宜少于5km5km,宜包括路基、桥涵、隧道、过渡段等不同

133、结构物,宜包括路基、桥涵、隧道、过渡段等不同结构物,并注意评估区段之间的衔接问题。并注意评估区段之间的衔接问题。2 2、 在对路基、桥梁、隧道和过渡段等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变形预测评估在对路基、桥梁、隧道和过渡段等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变形预测评估完成后,应绘制区段或全线的沉降预测变形曲线,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其满完成后,应绘制区段或全线的沉降预测变形曲线,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其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3 3、对于结构物沉降值超过设计要求,但沉降均匀且范围较长的地段,应进、对于结构物沉降值超过设计要求,但沉降均匀且范围较长的地段,应进行专题研究确定评估标准。行专题研究确定评估标

134、准。10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一、数据传输流程(一)准备阶段: 1 1 施工单位以标段为单位提交施工单位以标段为单位提交“观测网平面布置示意图观测网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表附表1 “1 “观测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要求将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同步提交建,要求将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同步提交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设单位和评估单位。 2 2 设计单位根据观测断面布设的位置,填写附表设计单位根据观测断面布设的位置,填写附表“沉降设计值表沉降设计值表”

135、中沉降中沉降设计值栏,设计值栏, 同步提供电子文件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评估单位。同步提供电子文件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评估单位。 3 3 设计单位提交全线地质纵断面图电子文件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设计单位提交全线地质纵断面图电子文件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 10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二)测量阶段 : 1 1 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标段为单位按照时间要求提供文件给建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以标段为单位按照时间要求提供文件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具体文件格式要求详见下

136、节。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具体文件格式要求详见下节。2 2 观测数据处理文件:要求提供以下电子文件,每个月提交观测数据处理文件:要求提供以下电子文件,每个月提交1 1次。其中观测次。其中观测手簿文件还需提供纸介质文件,于评估前一起提交。手簿文件还需提供纸介质文件,于评估前一起提交。(1 1)电子水准仪原始观测数据:)电子水准仪原始观测数据:(2 2)控制点文件)控制点文件(3 3)观测手簿文件)观测手簿文件(4 4)平差文件、高差闭合差统计文件、平差计算文件、平差成果文件)平差文件、高差闭合差统计文件、平差计算文件、平差成果文件3 3 成果输出文件:要求提供纸介质文件,作为最终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

137、成果输出文件:要求提供纸介质文件,作为最终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平行观测报告的组成部分。要求每次数工作报告、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平行观测报告的组成部分。要求每次数据均从观测原点开始至提交时间。据均从观测原点开始至提交时间。10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4 4 其它文件:其它文件:(1 1)断链表:施工单位以标段为单位提供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给建设单)断链表:施工单位以标段为单位提供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位和评估单位;(2 2)沉降设计值表:

138、评估单位将观测值与设计值相差较大的观测点数据电)沉降设计值表:评估单位将观测值与设计值相差较大的观测点数据电子文件提交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设计值表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给子文件提交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设计值表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5 5 工作基点复测报告。工作基点复测报告。6 6 特殊问题报告:施工单位提交观测过程中特殊问题报告。对观测过程中发特殊问题报告:施工单位提交观测过程中特殊问题报告。对观测过程中发生的沉降值异常、测点破坏后恢复等情况应及时提交报告给建设单位和评估生的沉降值异常、测点破坏后恢复等情况应及时提交报告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监

139、理单位发现平行观测与施工单位观测存在较大差异时应及时提交报单位。监理单位发现平行观测与施工单位观测存在较大差异时应及时提交报告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告给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7 7 施工单位完成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监理单位编写线下施工单位完成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报告,监理单位编写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工作报告与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平行观测报告。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监理工作报告与线下工程沉降变形平行观测报告。8 8 设计单位编写线下工程沉降计算分析报告设计单位编写线下工程沉降计算分析报告10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

140、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三)评估阶段(三)评估阶段 1 1 评估单位将区段评估报告以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提供建设单位;评估单位将区段评估报告以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提供建设单位;2 2 评估单位提供数据库电子文件给建设单位。评估单位提供数据库电子文件给建设单位。10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二、文件管理与格式要求二、文件管理与格式要求 :(一一)数数据据传传输输要要求求有有电电子子文文件件和和纸纸介介质质文文件件。其其中中电电子子文文件件表表格格要要求求采采用用

141、EXCELEXCEL( *.xls*.xls) 格格 式式 , 图图 形形 文文 件件 采采 用用 CAD(*.dwg)CAD(*.dwg)格格 式式 , 报报 告告 采采 用用WORDWORD(*.doc*.doc)格式;纸介质文件要求相关单位签署盖章。)格式;纸介质文件要求相关单位签署盖章。 10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二)文件管理(二)文件管理 1 1 施工单位由测量队负责处理观测数据形成文件,逐级上报给工区和标段项目部,以标段为单位汇总后按时施工单位由测量队负责处理观

142、测数据形成文件,逐级上报给工区和标段项目部,以标段为单位汇总后按时提供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提供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2 2 施工单位提交文件夹执行以下命名规则:施工单位提交文件夹执行以下命名规则:一级文件夹以标段号命名,分别命名为:一级文件夹以标段号命名,分别命名为:“一标段、二标段一标段、二标段九标段九标段”。二级文件夹以工区号命名,分别命名为:二级文件夹以工区号命名,分别命名为:“一工区、二工区一工区、二工区”。三级文件夹以测段命名,如以三级文件夹以测段命名,如以BM51BM51、BM52BM52工作基点为观测起止点的观测路线,命名为工作基点为观测起止点的观测路线,命名为“BM51&BM52

143、”“BM51&BM52”四级文件夹以测量时间命名,分别命名为:四级文件夹以测量时间命名,分别命名为:“100113,100225”“100113,100225”等。如一日内同观测基点观测多次,则命名等。如一日内同观测基点观测多次,则命名为为“100113“100113(1 1),),100113100113(2 2)”。四级文件夹内应包含电子水准仪的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和控制点高程文件,以及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观四级文件夹内应包含电子水准仪的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和控制点高程文件,以及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观测手簿文件(测手簿文件(*.xls*.xls)、平差文件、高差闭合差统计文件、平差计算表文

144、件、平差成果文件()、平差文件、高差闭合差统计文件、平差计算表文件、平差成果文件(*.asdx*.asdx),说),说明文件(明文件(*.doc*.doc)。)。梁场的观测文件组织规则如下:梁场的观测文件组织规则如下:一级文件夹以标段号命名,分别命名为:一级文件夹以标段号命名,分别命名为:“一标段、二标段一标段、二标段九标段九标段”;二级文件夹以梁场名称命名;二级文件夹以梁场名称命名;三级文件夹以梁体编号命名,如中心里程为三级文件夹以梁体编号命名,如中心里程为DK1153+262DK1153+262的梁体,命名为的梁体,命名为“1153262”“1153262”;四级文件夹以测量时间命名,分别

145、命名为:四级文件夹以测量时间命名,分别命名为:“100113,100225”“100113,100225”等。如一日内同观测基点观测多次,则命名等。如一日内同观测基点观测多次,则命名为为“100113“100113(1 1),),100113100113(2 2)”。四级文件夹内应包含电子水准仪的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和控制点高程文件,以及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观四级文件夹内应包含电子水准仪的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和控制点高程文件,以及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观测手簿文件(测手簿文件(*.xls*.xls)、平差文件、高差闭合差统计文件、平差计算表文件、平差成果文件()、平差文件、高差闭合差统计文件、平

146、差计算表文件、平差成果文件(*.asdx*.asdx),说),说明文件(明文件(*.doc*.doc)。)。106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三)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命名规则(三)原始观测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以以“标段号标段号- -工区号工区号- -测队号测队号- -观测日期观测日期. .后缀名后缀名”的格式为准。例:一标的格式为准。例:一标段、段、2 2工区、工区、4 4项目部在项目部在0808年年1010月月1111日进行的观测文件,文件名可命名为日进行的观测文件,文件名可命名为“1

147、-“1-2-4-BM1159&BM1”2-4-BM1159&BM1”。若同一天统一段落观测两次,则可分别命名为。若同一天统一段落观测两次,则可分别命名为“1-2-4-“1-2-4-BM1159&BM1BM1159&BM1(1 1)”或或“1-2-4-BM1159&BM1“1-2-4-BM1159&BM1(2 2)”.”.原始观测文件常见形式原始观测文件常见形式一种为一种为Leica DNALeica DNA系列仪器生成的后缀名为系列仪器生成的后缀名为GSIGSI格式的文件,另一种为格式的文件,另一种为Trimble DiniTrimble Dini系列仪器生成的后缀名为系列仪器生成的后缀名为D

148、ATDAT格式的文件,两种文件格式不同。格式的文件,两种文件格式不同。后缀名根据仪器型号的不同由仪器自动生成,计算人员不得改变。后缀名根据仪器型号的不同由仪器自动生成,计算人员不得改变。BM1159&BM1160BM1159&BM1160指观测中所用到的工作基点名称。指观测中所用到的工作基点名称。 梁场观测文件以梁场观测文件以“标段标段- -梁场名称(汉字拼音首字母缩写)梁场名称(汉字拼音首字母缩写)- -梁体里程梁体里程”。如一标段北京梁场如一标段北京梁场DK1134+678DK1134+678的梁体,其观测文件命名为的梁体,其观测文件命名为“1-BJ-1134678”“1-BJ-11346

149、78”。其余文件命名方法同观测文件命名。其余文件命名方法同观测文件命名。 107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三、数据录入与输出管理三、数据录入与输出管理 (一)观测点编号(一)观测点编号 观测点的编号是观测点的标识,简洁明了的反映该观测点所在里程、观测点的类型、观测观测点的编号是观测点的标识,简洁明了的反映该观测点所在里程、观测点的类型、观测点位置。为保证每个观测点的编号均为全线唯一的,同时便于在电子水准仪中输入,测点编号点位置。为保证每个观测点的编号均为全线唯一的,同时便于在电子水

150、准仪中输入,测点编号采用以下格式:采用以下格式: 里程测点类型编码测点位置编号里程采用里程测点类型编码测点位置编号里程采用7 7位阿拉伯数字,前位阿拉伯数字,前4 4位为公里标,后位为公里标,后3 3位为百米位为百米标(取整);测点类型编码采用标(取整);测点类型编码采用1 1位英文字母;测点位置编号采用位英文字母;测点位置编号采用1 1位阿拉伯数字;测点编号共位阿拉伯数字;测点编号共计九位。例如,计九位。例如,DK40+100.25DK40+100.25断面的路基面左侧观测桩的测点编号为:断面的路基面左侧观测桩的测点编号为:0040100G10040100G1; DK500+315.23DK

151、500+315.23的桥墩右侧观测标的测点编号为:的桥墩右侧观测标的测点编号为:0500315D20500315D2。各种测点的测点类型编码及测点位置编号详见下表各种测点的测点类型编码及测点位置编号详见下表10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二)其他说明(二)其他说明1 1、桥梁承台和墩台的测点均采用相应墩台的中心里程;涵洞采用中心里程;、桥梁承台和墩台的测点均采用相应墩台的中心里程;涵洞采用中心里程;梁体采用跨中里程。梁体采用跨中里程。 2 2、在观测过程中,电子水准仪所有的点号可

152、按需要输入,但必须建立内外、在观测过程中,电子水准仪所有的点号可按需要输入,但必须建立内外业点号对应文件。业点号对应文件。3 3、所有转点建议以、所有转点建议以“Z”“Z”字母表示。字母表示。 109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三)观测点属性信息表录入要求(三)观测点属性信息表录入要求 11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四)细则中附件四附表(四)细则中附件四附表11附表

153、附表1616数据录入通用要求数据录入通用要求 1 1 观测期次观测期次 整型数据,根据观测的期次依次填入整型数据,根据观测的期次依次填入“1“1、2 2、3”3”,观测期次必须,观测期次必须连续。连续。 2 2 观测日期观测日期 日期型数据,格式为日期型数据,格式为“年年- -月月- -日日”,其间用英文短划线,其间用英文短划线“-”“-”连接,年连接,年为四位数,月和日是两位数,例如:为四位数,月和日是两位数,例如:2008-08-012008-08-01、2009-06-122009-06-12。 3 3 两次观测间隔两次观测间隔 整型数据,输入与前一期观测的时间间隔,单位为天。第一期观测

154、时输整型数据,输入与前一期观测的时间间隔,单位为天。第一期观测时输入入0 0。 4 4 累计天数累计天数 整型数据,各期次观测间隔天数的累计,单位为天。第一期观测时输入整型数据,各期次观测间隔天数的累计,单位为天。第一期观测时输入0 0。 5 5 本次高程本次高程 浮点型数据,本次观测的高程值,单位为浮点型数据,本次观测的高程值,单位为m m,保留小数点后,保留小数点后4 4位。第一期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的高程值即为该观测标的初始值。观测时输入的高程值即为该观测标的初始值。 11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

155、、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6 6 本次沉降本次沉降 浮点型数据,本次观测的测点的沉降值,单位为浮点型数据,本次观测的测点的沉降值,单位为mmmm,保留小数点后,保留小数点后1 1位,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第一期观测时输入0 0。沉降值以向下沉为正,向上隆起为负。沉降值以向下沉为正,向上隆起为负。 7 7 累计沉降累计沉降 浮点型数据,各期次沉降值的累计,单位为浮点型数据,各期次沉降值的累计,单位为mmmm,保留小数点后,保留小数点后1 1位,第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一期观测时输入0 0。沉降值以向下沉为正,向上隆起为负。沉降值以向下沉为正,向上隆起为负。8 8 沉降速率沉降速率 浮点型数据,由浮点

156、型数据,由“本次沉降本次沉降”除以除以“两次观测间隔两次观测间隔”得到,单位为得到,单位为mm/dmm/d,保留小数点后,保留小数点后3 3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0 0。沉降速率以向下沉为正,向上隆。沉降速率以向下沉为正,向上隆起为负。起为负。 9 9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 输入各期次观测时的施工阶段(施工状态或者工况),各种工程类型的输入各期次观测时的施工阶段(施工状态或者工况),各种工程类型的施工阶段和沉降评估密切相关,必须严格规范据实填写。要求每次数据处理施工阶段和沉降评估密切相关,必须严格规范据实填写。要求每次数据处理完成后必须立即填写该项,以免时间久后发生错误。完成后必

157、须立即填写该项,以免时间久后发生错误。 11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10 10 备注备注 根据需要输入备注信息。根据需要输入备注信息。 11 11 填土高度填土高度 浮点型数据,输入本次观测时的路堤填筑高度,单位为浮点型数据,输入本次观测时的路堤填筑高度,单位为m m。 12 12 接管前、后高程接管前、后高程 浮点型数据,对于沉降板,当本次观测与前次观测之间,沉降板进行接浮点型数据,对于沉降板,当本次观测与前次观测之间,沉降板进行接管时,要求在接管前后立即进行高程测量(可采用

158、假设高程法直接测量),管时,要求在接管前后立即进行高程测量(可采用假设高程法直接测量),单位为单位为m m,保留小数点后,保留小数点后4 4位,接管长度即为两次高程差值。位,接管长度即为两次高程差值。 13 13 本次水平位移本次水平位移 浮点型数据,对于位移边桩,输入本次的水平位移,单位为浮点型数据,对于位移边桩,输入本次的水平位移,单位为mmmm,保留小,保留小数点后数点后1 1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0 0。向远离线路中心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向远离线路中心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14 14 本次总水平位移本次总水平位移 浮点型数据,对于位移边桩,输入各次的水平位移的累计,单

159、位为浮点型数据,对于位移边桩,输入各次的水平位移的累计,单位为mmmm,保留小数点后保留小数点后1 1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0 0。向远离线路中心方向为正,反之为。向远离线路中心方向为正,反之为负。负。 11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五、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 15 15 位移速率位移速率 浮点型数据,由浮点型数据,由“本次水平位移本次水平位移”除以除以“两次观测间隔两次观测间隔”得到,单位为得到,单位为mm/dmm/d,保留小数点后,保留小数点后3 3位。第一期观测时输入位。第一期观测时

160、输入0 0。向远离线路中心方向为正,。向远离线路中心方向为正,反之为负。反之为负。16 16 其他情况其他情况 如剖面管的正向读数和反向度数、分层沉降观测点的磁环标高等,根据如剖面管的正向读数和反向度数、分层沉降观测点的磁环标高等,根据量测读数输入。量测读数输入。114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六、结束语六、结束语六、结束语六、结束语 当今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规模性建设,对轨道线性及平顺性提出当今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规模性建设,对轨道线性及平顺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效减少各种构筑物线下工程沉降是保证轨道线性及平顺性了严格的要求,有效减少各种构筑物线下工程沉降是保证轨道线性及平顺性的有效手段,同时线下工程变形监测及评估又是检验各种构筑物变形在可控的有效手段,同时线下工程变形监测及评估又是检验各种构筑物变形在可控范围的有效措施、是指导范围的有效措施、是指导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有效手段。所以无砟轨道铺设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有效手段。所以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条件的评估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请各参建单位务必予以高度重视。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请各参建单位务必予以高度重视。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编者:苏文东编者:苏文东115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