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精彩词句学会积累运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7522879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味精彩词句学会积累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品味精彩词句学会积累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品味精彩词句学会积累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品味精彩词句学会积累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味精彩词句学会积累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味精彩词句学会积累运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味精彩词句学会积累运用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有序的、长期的训练过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 。到了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作文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在这阶段更上一层楼呢?教师就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余阅读,在读中品味精彩词句,不断积累下来,用到自己的日记和作文中去。一、指导学生品味精彩词句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如在学生反复读课文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觉得哪些句子、词语写得美,美在哪里;再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然后教师作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总结,让学生再细细品读,直至读出“味道” 。如在教学夕照一文时,通过反复阅读,有位学生找出一个精彩的句子

2、:“一会儿,那张可爱的脸渐渐变红,变红,最终一只熟透了的大石榴出现在树杈当中。 ”我便因势利导,让学生们讨论这句话好在哪里,并作简单的提示:为什么“大石榴” 要加双引号? “大石榴” 在文中指什么?学生通过品读、分析,得出结果:原来句中的大石榴指的是夕阳,作者用上了打比方的方法,把红红的夕阳写得活灵活现。 然后我让学生在文中再找几个精彩的句子,用以上方法进行阅读品味。 孩子们掌握了方法,都学得趣味盎然,读得津津有味。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后,再让学生把这样的品读方法由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除了引导学生去学校图书室借阅书本外,我还在教室设置了图书角,开辟了好书推荐栏目和习作园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

3、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可以不定时间、不定内容、不定形式地进行阅读。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有了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在选择积累时,就不会泛而不精了。二、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运用积累,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再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据脑科学家研究,小学阶段儿童积累语言可以取得最高的效率。 所以,传统语言教学以语言的储存为重点,通过多读多背,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提高作文能力。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 “厚积而薄发”,说明积累对运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会学生品读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后,我鼓励他们把这些词句摘抄下来,同时让学生在优美词句旁加上批注,写写感受,并收集在 采蜜集 中。我是

4、这样对学生说的“: 一篇篇文章就如大自然中瑰丽无比的鲜花,你们认真地阅读、品味,犹如辛勤的小蜜蜂在百花丛中采花汁、酿蜜糖。这本子上的一字一句,都是你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叫 采蜜集 ,大家来比一比,看谁采的蜜最多最甜。 ”在实践中,孩子们对此兴趣可浓啦,他们自觉地阅读文章,不断在采蜜集中增加成果,养成了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同时,我适时地给予他们指点与鼓励,鼓励他们常积累并反复阅读,把一些精彩的词句用到作文中。作文以务实为本,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同感:在记事的作文中,如能加上一些恰如其分的景色描写及几个精彩的词语的运用,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还可以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达到抒发真情实感的目的。如:课文理想的

5、风筝一文是这样开头的:“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连翘花举起金色的小喇叭,向着蓝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 学生反复朗读,悟出作者借写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来衬托刘老师乐观向上、 充满朝气与爱心的精神境界,以此抒发了对刘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学生在长期的积累运用中,作文也乍露锋芒:在题为做广播操的作文中,有位学生写道:“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的校园,给花草树木换上了新衣裳,金色的阳光洒遍了校园,校园顿时变得生机勃勃,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清晨,我们来到操场做操,快活如小鸟。 ”这段精彩的描写为下文描写做操的过程做了恰如其分地铺垫,创造了和谐、安宁的气氛,用美妙的景物衬托了小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品行。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我真后悔是这样开头的:“今天,太阳收敛起它的笑脸,花儿耷拉着脑袋,小草垂头丧气地站着,似乎在指责我,因为我做了一件后悔的事”责任编辑 黄日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