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件1 浙科版必修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7517448 上传时间:2024-07-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件1 浙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件1 浙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件1 浙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件1 浙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件1 浙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件1 浙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二节 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件1 浙科版必修2(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I)一个品种的奶牛产奶多,另一个品种的奶牛生长快,要想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一、孟德尔杂交实验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当堂检测内容索引内容索引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一、孟德尔杂交实验知识梳理1.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1)目的要求认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 。认识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探究自由组合定律。(2)材料用具大信封代表杂交的亲本,标有“黄Y”、“绿y”、“圆R”、“皱r”的卡片代表配子的 。答案相互分离随机的基因型(3)方法步骤答案步骤一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准备F

2、1信 封 “雄1”“雌1”分别表示雄、雌 个 体 , 内 装 “ 黄 Y ”“绿y”的卡片各10张,表示两亲本基因型均为 ,表现型均为 _信 封 “雄1”“雄2”共同表示 F1雄 性个体,信封 “雌1”“雌2”共同表示F1雌性个体, “雄2”“雌2”内 装 “圆R”“皱r”的卡片各 10张,表示两亲本基因型均 为 _,表现型均为 _Yy黄色YyRr黄色圆形答案模拟F1产生配子从每个信封中随机抽出的1张卡片代表_ _同时从雌或雄的信封中各随机抽出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表示F1雌性或雄性个体产生的 _模拟受精作用将随机抽出的2张卡片组合在一起,组合类型即为_ _将随机抽取的4张卡片组合在一起,组合类

3、型即为 _重复上述步骤重复上述模拟步骤10次以上(注意每次记录后将卡片放回 _内)统计计算F2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F1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配子基因型F2的基因型F2的基因型原信封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选用的性状豌豆种子子叶的颜色: 与 。豌豆种子形状: 与 。(2)实验过程答案黄色圆形黄色圆形 黄色皱形绿色圆形 绿色皱形9331黄色绿色圆形皱形(3)实验分析亲本为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的 。F1全为黄色圆形,说明颜色中 为显性,形状中 为显性。F2中的分离比a.黄色绿色 。b.圆形皱形 。表明豌豆的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 。答案纯合子黄色圆形3131分离定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分析上述

4、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F2有4种性状表现,其中与亲本表现类型相同和重组类型(即与亲本的表现类型不同)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答答案案亲本类型为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共占10/16;重组类型为黄色皱形和绿色圆形,共占6/16。2.如果单独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结果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答答案案单独看每一对性状:黄色绿色12431、圆形皱形12431,说明每一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基因互不干扰。答案活学活用1.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种做样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在F2中所占的比例约为()解析答案解析解析高秆抗

5、病与矮秆不抗病品种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占F2的C一题多变一题多变(1)上述F2中的矮秆抗病类型都是纯合子吗?答案答案不全是。(2)要提高纯合度,最简易的方法是什么?答案答案连续自交。答案返回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答案知识梳理1.写出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黄色圆形产生的配子: 。绿色皱形产生的配子: 。YYRRyyrrYyRrYRyr答案3.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配子的结合方式: 种。(2)产生的F2的基因型: 种。(3)产生的表现性状: 种。16942.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配子: 。比例: 。YRYryRyr1111答案

6、4.描述F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基因型。(1)双显型黄色圆形: 、 、 、 。(2)一显一隐型黄色皱形: 、 ;绿色圆形: 、 。(3)双隐型绿色皱形: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答案1.F2中纯合子、双杂合子、单杂合子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答案答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1/164双杂合子YyRr占4/16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占2/1642.F2的绿色圆形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多少?答案答案1/3。3.如果将上述亲本换成纯合的黄色皱形和绿色圆形,F1和F2的性状和比例会不会改变?此时,F2

7、中的重组类型占多少?答答案案F1和F2的性状和比例不会改变,此时,F2中的重组类型为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共占10/16。答案活学活用2.已知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在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A.160株 B.240株 C.320株 D.480株解解析析F2中白色甜玉米占总数的1/16,故F2总数为1 280株。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包括Yyss和yySs)占总数的1/4,故符合条件的植株约为320株。C返回解析答案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

8、的验证知识梳理答案1.测交实验(1)方法: 。(2)遗传图解:YyRryyrrYyRrYyrryyRryyrrF1双隐性纯合子yr答案(3)结论:F1的配子种类是 种,且数目 。(4)作用:测定F1产生的 及比例。测定 基因的组成。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 的行为。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 的,是 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4相等配子种类F1基因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两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出现了1111的比例,能否确定两亲本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试举例说明。答案答案不一定。Yyrr和yyRr相交,后代也会出现1111的比例。2.如果对具有独立

9、遗传的三对基因的杂合子AaBbCc进行测交,子代中aabbcc所占比例是多少?答案答案1/8。答案活学活用3.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解析答案一题多变一题多变上题四个选项中,各亲本的基因型是怎样的?A: ;B: ;C: ;D: 。答案CcrrccrrCCrrccRRCcRrccRrCcRrccrr返回答案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分离自由组合随机941:1:1:1当堂检测123451.基因型为

10、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B答案解析答案123452.两个亲本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解解析析 子代中Yyyy11,故亲本为Yyyy;子代中RRRrrr121,故亲本为RrRr,组合即得亲本的基因型。C解析答案123453.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活动中,两个信封内卡片的组合表示()A.F1产生的配子B.雌、雄亲本产生的配子C.雌

11、、雄亲本配子的随机结合D.F1配子的随机结合解析解析本实验中两个信封分别代表子一代,每个信封内的卡片代表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雌、雄配子,因此两个信封内卡片的组合就表示F1配子的随机结合。D解析答案123454.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A.自交结果中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C.测交结果是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11解解析析黄色甜和红色非甜都属于单显类型,它们的比例应为11,所以A错误。A12345返回5.番茄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和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问:(1)F2中出现的重组型个体占总数的_。(2)F2中高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矮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高茎黄果番茄中纯合子占_。(3)若F2共收获800个番茄,其中黄果番茄约有_个。200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