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506057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体育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必背一、名词解释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2、新陈代谢: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3、运动单位:一个 运动神经元及受其支配的肌肉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4、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 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5、兴奋:是指活组织在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可传播的,同时有电活动变化的生理过程。6、膜电位(跨膜电位) :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称膜电位,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7、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刺激能产生可传播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8、体液:

2、是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9、人体内环境:人体的细胞是浸泡在细胞外液之中的,细胞外液就是细胞生活的环境,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所以把细胞外液叫做人体的内环境。10、红细胞的比容:人体内血细胞与血浆的容积比例称为比容,因为血细胞中红细胞占绝大多数故称红细胞比容。11、渗透压: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浓度低的溶液向浓度高的溶液一方扩散,这种扩散的压力称渗透压,即渗透吸水力。12、碱贮备:血浆中重要的缓冲物质是碳酸氢钠,它能缓冲酸性物质,所以用碳酸氢钠来表示体内缓冲酸的碱性物质贮备量叫碱贮备。13、运动性贫血: 由于激烈的运动训练, 引起体内血液中红细胞数值和血红蛋白

3、含量暂时性明显下降,出现贫血现象,称为运动性贫血。14、自动节律性:心肌具有自动地,按一定节律产生兴奋的能力。15、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16、心输出量:心室在每分钟内泵出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主要指左心室每分输出量。17、心力储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18、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一般指体循环中肱动脉血压而言。19、动脉脉搏:每一个心动周期时,由于大动脉内的压力和容积变化,造成管壁的搏动,这种搏动沿着动脉管壁向末梢传播,引起动脉管壁的波动称为动脉脉搏。在浅表的动脉上都可摸到。20、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

4、内部进行的气体交换的全过程称为呼吸。21、外呼吸:血液通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也称肺呼吸。22、内呼吸: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也称组织呼吸。23、呼吸运动:在进行呼吸的过程中,胸腔扩大和缩小的动作称为呼吸运动。24、潮气:安静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约500 毫升。25、时间肺活量:指在一次深吸气后,用最快的速度(三秒钟)进行深呼气,同时测定每秒钟所呼出的气量,第一秒钟出气量为占肺活量的83% ,第二秒为 96% ,第三秒为 99% 。26、肺通气量:人体每分钟呼出或吸入肺内的气体总量,等于呼吸深度与呼吸频率的乘积。27、氧利用率:每 1

5、00 毫升动脉血流过组织时,组织所获得的氧的百分率。(即动、静脉氧差与动脉血含氧量的比率) 。28、最大摄氧量:在人体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达到最大水平时的每分摄氧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9、肺泡膜扩散容量:各种气体在一分钟内,在1 毫米水银柱的分压差下,能够通过全部肺泡膜的量,称为该气体的肺扩散容量,常以毫升/ 毫米水银柱 / 分来表示。30、物质代谢:生物体内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31、能量代谢: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32、氮平衡:每天摄入蛋白质含氮

6、量与当天排泄物中含氮量保持动态平衡。33、基础体温:体温在一昼夜间有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称基础体温。34、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经体液运输到某器官或组织而发挥其特有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35、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将其分泌物直接分泌到血液或淋巴内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发挥强烈的生理作用。36、内分泌:内分泌腺生成的激素并不能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作用部位而是直接分泌到血液或淋巴液中,而后由血液运至全身,由于这种方式并未借助导管运输作用,所以称为内分泌。37、感受器:指能接受内、外环境变化刺激,并将刺激能量变为神经冲动,而发生兴奋的一些特殊结构。38、感觉器官:感

7、受器及附属装置称为感觉器官。39、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由感官,传入途径及大脑皮质三个部分的功能共同完成。40、视野:眼球正视前方固定不动时,一只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41、中央视觉:视网膜上椎状细胞多的中央部分感色力强,同时能清晰地分辨事物,用这部分看东西称为中央视觉。42、周围视觉:杆状细胞多的视网膜的边缘部分,视野范围广,能用于观察空间范围和正在运动的物体,用这部分看东西,称为周围视觉。43、视力:眼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44、前庭器官稳定性:由于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的躯体和植物性功能反应程度。45、运动技能: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46、

8、运动动力定型:是指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的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上进行排列组合,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有规律并有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一个系统成为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47、需氧量: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能力所需要的氧量。48、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49、氧亏: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人体内氧的亏欠。50、运动过量氧耗: 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51、乳酸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增加而增加,当运动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为乳酸阈。

9、52、身体素质: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53、力量素质: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或指肌肉对抗外阻力的能力。54、有氧耐力:长时间进行有氧活动的能力。(靠糖原、脂肪等有氧分解供能的工作)55、无氧能力:身体处于缺氧情况下,较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能力。56、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57、动作速度: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58、赛前状态: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或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0、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59、超量恢复:运动时被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甚至超过原来的水平,称为超量恢复。60、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61、晶体渗透压:由血浆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62、姿势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低位中枢参与下人体为维持某种姿势或身体平衡而发生的躯体而发生的躯体肌肉张力重新调配的反射。63、运动性血尿: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运动性血尿。64、分化抑制:通过学习或训练反射中枢对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刺激产生的抑制过程。65、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

11、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66“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继续坚持运动通过机体的调整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五、问答题1、机体有哪些基本生理特征?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为新陈代谢,应激性和适应性。2、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条件有哪些?答:可兴奋组织受刺激才能产生兴奋,而刺激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 ()刺激强度必须有足够的变化速率; ()无论刺激强度多大,必须有足够的持续作用时间。3、静息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答:根据离子学说,认为膜电位的产生可概括如下:()膜内外离子分布及浓度不同; ()膜的选择通透性不同。在静息情况下,膜对K+可以自由

12、通透;() K+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 ()保持 K+的平衡电位。4、为什么说肌肉是粘弹性体?答:因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由于这三种物理性质的综合作用,故使肌肉表现为粘弹性体。5、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答:运动神经纤维末梢的去极化,改变宰经膜的通透性,使钙离子进入末梢内,导致突触小泡的破裂,释放出 Ach。Ach经突触间隙扩散至终膜,与终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形成R Ach的复合体。 RAch 使终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EPP )EPP达到一定的阈限时,作用开肌膜并使它发放可传播的动作电位。6、肌肉收缩时所消耗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答:肌肉收缩所消耗的直接能源是ATP 。当粗肌微

13、丝的肌凝蛋白与细肌微丝的肌纤维蛋白结合在一起时, ATP在酶活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直接供给横桥摆动,细肌微丝向粗肌微丝中滑行。7、短跑运动中的再合成主要依靠什么能源?答:在短跑运动中的再合成主要由分解释放的能量供再合成。因为分解释放能量迅速而且不需要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8、肌肉收缩后的舒张过程答:神经冲动停止后, 终末池钙离子的释放停止, 同时肌质网上的钙泵将钙离子迅速泵回终末池,由于肌浆中钙离子浓度的下降,结合钙离子的肌钙蛋白脱钙,并恢复原来的分子构型,使原肌凝蛋白又回到横

14、桥与肌纤蛋白之间使二者分开,粗细微丝在肌纤维弹性回缩力作用下退回原来位置因此出现了肌内舒张。9、简述动作电位的产生。答:动作电位的产生,概括起来如下: ()静息的细胞膜受刺激,膜通透性改变。当细胞膜受到刺激,出现去极化,电位达到临界值时,引起膜通透性改变;()膜对 Na+ 通透性提高。当去极化达到临界值水平时,立即激活Na+ 载体( Na+ 泵) ,于是 Na+ 迅速大量内流;() Na+内流出现锋电位,暂时出现膜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钠的平衡电位。当膜内“正”值达一定高度, Na+ 的内部电位足以抵制Na+ 内流电场力时,则平衡,完成动作电位。10、血液主要有哪些机能?答:1)是维持内环境

15、的主要部分,血液有维持水,渗透压,酸碱度,粘滞性,有形成分和体温的相对恒定作用, 且维持这种恒定作用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所以,血液有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作用。2)运输作用:血液周流全身起到了运输作用,能运输营养物质,水,盐,维生素,气体,代谢产物,激素和体热等。3)防御作用:白细胞有吞噬异物和微生物的功能起到了细胞防御作用,而血浆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对病原菌起到了化学防御作用,所以血液有净化机体的作用。此外,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防止出血,对人具有保护作用。11、胶体渗透压有什么作用?答:血浆胶体渗透压并不大, 仅毫米水银柱, 但对血浆总量和维持人体内水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

16、时,血浆和组织间隙液的水分子与晶体物质都可以自由进出毛细血管壁,因此,二者的晶体渗透压没有明显差异,对水分子进入毛细血管壁不起作用。而血浆蛋白分子不能或难于进出毛细血管壁, 其结果,血浆蛋白的浓度常比组织间隙液的高,血浆蛋白的胶体渗透压具有吸水作用, 可防止过多水分子渗出毛细血管外,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有调节水分子进出毛细血管的作用。12、血液是怎样维持酸碱恒定的?答:血液的酸碱度变动范围很小,经常保持相对恒定, 血液能维持酸碱度恒定这是依靠缓冲物质的作用。例如:运动时肌肉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乳酸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进入血液与血液的碳酸盐缓冲对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中和作用,形成弱的碳酸,而碳酸又

17、分为二氧化碳由呼吸器官排出,减少体内酸性程度,从而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如人体内碱性物质增多血液碳酸盐缓冲对中的弱酸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作用,形成弱酸盐, 从而维持血液的酸碱度。13、白细胞有哪些机能?答:白细胞有吞噬作用,可以从毛细血管逸出血管外在组织内游走,向化学物质处,或者到微生物细菌,体内的坏死组织,衰老的细胞,异物等处游走,把这些物质吞噬,使机体净化。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外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中和抗原,起到免疫作用。 所以白细胞对人体来说有防御作用,保护机体。14、试述运动过程中心

18、输出量增加的机制?由于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 这是增加心输出量的保证。 另外,运动时交感缩血管中枢兴奋, 使容量血管收缩,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 也有利于增加静脉回流。(1 分) 1) 呼吸运动加强反射性引起心力血管功能加强(1 分) 2) 赛前状态的条件反射 (1 分) 3) 本体感受性反射 (1 分) 4) 交感中枢兴奋还能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1 分) 15、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 每搏输出量:如心率不变时,每搏输出量增加,则每分输出量随之增加,相反则减少。每搏输出量又受如下两个因素的影响:a 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静

19、脉回心血量)愈多,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量也愈多, 心容积就越大, 心壁的肌纤维被拉长, 心缩前的初长度增大, 心缩力量增强,射出的血液增多,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多。相反静脉回流量少,心输出量也减少。b 心室收缩期射血量:心缩力量愈强,心室收缩期射血量愈多,即每搏输出量愈多,射血分数愈高。2心率:如其它条件不变,心率愈快心输出量愈多,相反则少。3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愈多,心输出量也愈多。静脉回流量又决定于静脉血压与右心房内压的压差(有效静脉压) ,压差越大,静脉回流速度愈快,单位时间内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也随着增多。1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答:a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加,射入主动脉的血

20、量增加,收缩压必然升高。b 心率: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加,使舒张压增高,所以心率的改变主要是影响舒张压。c 外周阻力:当其它因素不变,外周阻力改变时,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如动脉阻力加大,血流阻力随之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心舒末期存留在动脉中的血量就较多,舒张压升高。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降低,脉压加大。d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维持收缩压与舒张压不致出现过高或过低现象。e 循环血量:循环血量是影响动脉血压重要的因素,当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就减

21、少,动脉血压必然下降。在人体内影响血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 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17、影响静脉回流量(回心血量)的因素有哪些?答:a 心缩力:心缩力量愈增强,心脏排空愈完全,心舒期时心室内压就愈低,抽吸心房与大静脉血液回心室的速度就愈快,所以心缩力影响静脉回流量。b 呼吸深度:吸气时胸腔内压下降,能使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心房扩张。容积增大,压力下降,有利于外周静脉血进入胸腔,促使静脉血回心流。呼气时静脉回流速度减慢。所以,呼吸深度影响静脉回流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2、c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收缩时,挤压血管,迫使静脉内的血液回流速度加快。又由于肌肉缩舒作用使静脉血不断回心。d 重力与体位: 由于重力对人体的作用, 使静脉血回心流动的速度减慢,致使静脉回流量减少。卧位转为立位时,由于重力影响血液淤滞在下肢,静脉回流减少,使心输出量减少,所以重力和体位都可影响静脉回流量。e 静脉管壁的收缩:静脉管壁的平滑肌收缩可促进静脉血回心,增加心输出量。18、人体是如何维持酸碱平衡的?1)通过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来缓冲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来维持酸碱2)通过呼吸过程来呼出产生的一部分二氧化碳来调节酸碱度. 3)通过肾小管排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的非挥发性酸或碱性物质

23、19、窦性心动缓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多年的训练中调节心脏活动的迷走中枢紧张性增加,心交感中枢的紧张性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停止训练后,心率也可恢复正常。20、运动性心脏增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由于长期运动,心脏产生适应性变化,出现心脏增大现象和专一性适应变化。a心脏的增大是因超负荷刺激,使心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加强,同时蛋白质分解减慢。蛋白质合成加速主要是由于增加心肌中的核糖核酸的含量,心肌纤维中收缩成分的数量增多,各个肌原纤维变粗,心肌就变得粗壮,这是心脏对抗超负荷刺激的一种基本的生物学适应。b心脏增大的原因是由于静力性及力量性运动时,肌肉

24、做持续性强烈收缩的成分较多,压迫血管使外周阻力急剧增加。心脏要克服后负荷,心肌就要产生代偿性增大。c耐力性项目由于运动时间持续长,静脉回心血量增多,使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多,心室容积增大,增加心脏前负荷,心肌纤维就被拉长,久而久之造成心脏扩展,形成耐力性心脏增大的特征。21、什么叫呼吸?呼吸是怎样产生的?答: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即外呼吸血液在肺部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气体运输血液运输氧与二氧化碳的过程,内呼吸血液通过组织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支配呼吸肌的中枢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当它兴奋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扩大了胸腔的上下

25、, 前后和左右径, 此时胸内压和肺内压降低, 外界气体靠分压差从分压高处往分压低处弥散的物理现象被吸入肺,当吸气中枢转为抑制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腔缩小,胸内压和肺内压上升,气体被呼出。22、怎样才能增加肺泡通气量?答:增加呼吸深度,减少呼吸频率,才能增加肺泡通气,因为从鼻到细支气管部位,不能实现气体交换,这一地区成为解剖无效腔,可见,每次吸入的新鲜气体并不能全部进入肺泡,而呼吸道中的气体也不能全部呼尽, 呼吸深度和解剖无效腔之差才是参与肺泡气交换的气量。每分肺泡通气量 =(呼吸深度解剖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23、血液是怎样运输氧气的?答:进入血液的氧, 小部分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被运输,绝大

26、部分是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在氧分压高的肺部,血红蛋白迅速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分压低的组织内,氧合血红蛋白迅速解离,形成“还原”血红蛋白,称为氧离作用。24、运动中如何合理使用呼吸方法?答:由于运动时需氧量增加,呼吸加强,为了减少呼吸道阻力,以及推迟呼吸肌疲劳的出现和增加散热途径,所以用口鼻并用的呼吸方法。从运动时加强呼吸的方式来看,应该采取节制呼吸频率,加大呼吸深度的措施来提高肺泡通气效果。从呼吸形式,时相,速率,节奏等方面来看

27、,应该充分适应技术动作变换的需要。而非周期性练习的呼吸,应该以人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和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为转移。25、影响换气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换气的因素有:气体和液体的分压差和张力差是关键的条件,即分压差(张力差)是实现气体交换的动力。肺泡通气量: 增加肺泡通气量, 有助于保持肺泡中高氧分压和低二氧化碳分压状态,以利于持续进行气体交换。肺血流量:血流量经肺泡时能带走身体需要的氧,并排出一定的二氧化碳,因此,保证心输出量正常,有利于气体交换功能。肺泡膜扩散容量: 肺内气体交换要通过肺泡膜扩散,其扩散速度, 除受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影响外,还受肺泡膜的面积,厚度,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的影响,生

28、理学中,往往用测量氧的肺扩散量来评价肺泡膜的功能水平。26、糖在人体内有何主要作用?A人体组织细胞重要成分B人体主要供能物质C转变脂肪和蛋白质贮存于体内27、水有哪些生理作用 ? 水具有维持物质代谢的作用,可以调节体温, 还具有润滑的作用 , 水是运输营养物质与代谢废物。28、人体三大供能系统及各自特点?磷酸原供能系统:无氧代谢,供能反应十分迅速,ATP生成量很少,肌肉储量很少,用于短跑等任何高功率短时间活动。乳酸能系统:无氧代谢,供能反应迅速,食物能源- 糖原 ,ATP生成量有限( 2-3ATP) ,高产品乳酸可导致肌肉疲劳,用于1-3 分钟的活动。有氧氧化系统:有氧代谢,供能反应慢,食物能

29、源,糖, 脂肪, 蛋白质;ATP生成量很多(38-39ATP )没有导致肌肉疲劳的副产品,用于耐力或长时间的活动。29、饱餐后为什么不进行剧烈体育运动?饱餐后,肠胃需要血流量较多,此时进行运动将会影响消化甚至可能因食物滞留造成胃肠胀,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运动性胃肠道综合症,剧烈运动结束后,亦应经过适当休息,待胃肠道供血量基本恢复后在进餐,以免影响消化吸收机能。30、激素的分类和作用一般特征?分类:非类固醇激素: 1)蛋白质激素:主要有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 2)氨基酸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30、 - - - - -第 7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类固醇类激素: 1)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2)卵巢:雌激素孕激素3)睾丸:睾酮4)胎盘:雌激素孕激素一般特征 1)生物信息传递 2 )相对特异性 3)高效能生物放大 4)颉抗与同作用31、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1)对代谢影响:促进体内糖和脂肪的分解,提高能量代谢的水平。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影响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使心搏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大,外周血管扩张。32、胰岛素的生理作用?1)对糖代谢: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并使葡萄糖合成糖原和转变成

31、脂肪,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降低。2)对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与贮藏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可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3)对蛋白质代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而有利于生长. 33、试述感受器一般生理特征?1)适宜刺激 2 )换能作用:接受得各种刺激能量转换位神经冲动3)编码作用 4 )适应现象34、试述肌梭和腱梭功能?1)肌梭功能: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2)腱梭功能:感受肌肉张力变化。35、试述小脑作用1)调节肌紧张 2 )控制身体平衡 3 )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36、列举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种类?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分

32、化抑制,延缓抑制,条件抑制37、运动技能与一般运动条件反射区别?1)复杂性:有多个中枢参与2)连锁性:反射活动是成串的一个接一个,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便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有严格的时序特征。3)本体感受性:肌肉的传入冲动起重要作用。38、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可训练性较小。2)年龄、性别:在少儿期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子在1820 时达到峰值,能保持到30 岁左右,女子 1416 岁峰值,一般保持到25 岁左右,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递减。3)训练因素:长期系统耐力训练可提高其水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33、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9、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1)持续训练法: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且不间歇进行训练的方法,练习时间要在5 分钟以上甚至可持续 2030 分钟以上。2)乳酸阈强度训练法:一般无训练者常以50% 最大摄氧量运动强度进行较长时间运动。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可达6070% 最大摄氧量强度。优秀耐力运动员85% 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长时间运动。3)间歇训练法:强度较低、不完全休息,等身体机能不能完全恢复开始下一次练习。4)高原训练法:给机体更强烈的刺激,以调动人体最大潜力。40、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一)能源物质的储备: ATP和 CP含量:含量高,无氧能力强。糖原

34、含量及其酵解能力,糖原含量高酵解活性高有氧工作能力强。( 二) 代谢过程的调节及运动后恢复过程中的代谢能力;调节能力包括酶活性, 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的调节。 (三)最大氧亏积累:最大氧亏积累增加运动成绩,机体缓冲能力也同步发生变化。41、什么叫超等长练习?为什么能发挥更大的力量?答:肌肉在离心收缩以后紧接进行向心收缩,用这种方法进行的力量训练,叫做超等长练习。之所以能发挥更大的力量,是因为A肌肉弹性体产生的张力变化;B肌牵张反射。有人认为这种练习是发展弹跳力最有效的方法。42、力量练习怎样结合动作特点?答:力量练习必须与该动作相适应, 结合动作的特点是力量练习与正式动

35、作在结构上应该极其相似, 这样做不仅是能增强必要的肌肉群的力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正式动作的协调性和速度。43、负重大小在力量练习中起什么作用?答:负重大(最大重量的85% 以上) ,因为重量大,所以能显著增大力量,但因为举的次数少,则耗能少,而且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所以对呼吸,循环系统机能的影响不大,肌肉体积增大不明显;中等或中等以上的的负重,由于负重轻,重复次数多,则消耗的总量大,这就有利于增强肌肉物质供应, 发展肌肉的体积也比较明显;小负重时主要发展肌肉毛细血管和耐力,而对肌肉力量和体积的增加都不明显。44、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基础有哪些?答;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有如下几方面:(1)

36、肺通气:肺通气量越大,吸入体内的氧量也就越多。吸入体内的氧量多少又与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匹配有关。适当加深呼吸深度,最大摄氧量就可以提高。(2)心输出量:心脏泵血机能是构成影响最大摄氧量发展的限制因素。(3)肌肉组织进行有氧代谢机能,影响机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也必然影响最大摄氧量。45、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有哪些?答:决定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有:(1)肌肉内无氧酵解能力的提高 (肌纤维的百分比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可以提高无氧耐力。(2)缓冲乳酸的能力: 血液中碱储备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都可影响缓冲乳酸的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37、- - -第 9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脑细胞对血液酸碱度变化的耐受能力提高可以延缓疲劳的出现。46、决定周期性位移速度的快慢的生理基础包括哪些?答:跑速主要决定于步频和步长两个变量,步频的加快有赖于:(1)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即神经过程的灵活性)(2)肌肉中快肌纤维的百分数及其面积(% )(3)提高各中枢间的协调性:它又决定于肌肉放松的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巩固程度。步长的改变受下列的因素的影响:(1)肌力的大小;(2)髋关节柔韧性( 3)腿长47、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会有那些规律?答: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五个阶段的变化。48、

38、赛前状态有哪些表现?答:在运动或比赛前,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脉搏频率加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吸氧量增加,汗腺活动加强,血糖升高等。49、产生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答:赛前状态是一种条件反射性变化,运动场的环境,运动器材,广播声以及和训练、比赛有关的条件刺激与肌肉相结合, 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作用下, 通过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条件反射。50、怎样克服不良赛前状态?答: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使运动员正确对待比赛,平时加强实战训练和多参加比赛。另一方面通过适宜的准备活动来调节运动员的兴奋性,若运动员的兴奋性低可以采用强度大,节律快的准备活动提高他的兴奋性,若运动

39、员的兴奋性过高, 则应该采用强度小, 节律慢的准备活动以降低其兴奋性,使之达到适宜水平。还可以通过按摩、水浴等调节赛前状态。51、剧烈运动中为什么会出现极点?答:由于在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的需要,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大量乳酸及其他代谢产物堆积在血液中,这些化学刺激引起呼吸、 循环系统活动失调, 这些强烈的刺激传人大脑皮质,引起运动动力定型发生暂时性的紊乱。52、判断疲劳的生理指标有哪些?答:常用的有视觉闪耀值法(视觉闪光融合临界频率阈测定),皮肤空间阈法,膝跳反射阈法,体位血压反射测定法,呼吸耐力测定法,心电、肌电和脑电测定法,肌张力测定法等。六、论述题1、肌电图在运动实践中有

40、何意义?答:肌电图在体育实践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分析运动技术。在动作进行过程中有哪些肌肉参加,各肌肉用力程度怎样,顺序如何,可直接为科学安排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为其他有关学科研究肌功能,肌酸痛,疲劳,肌损伤等机理提供条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人体内环境(指理化因素)的恒定取决于哪几方面的影响?答:)受营养物质的摄取与代谢产物排出的影响。血液循环,呼吸机能和排泄机能的影响。受物质代谢的影响。如果这三方面的活动都正常, 内环境就保持恒定, 这三方面有一方面的条件改变了,也会

41、影响内环境的恒定。3、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形态和机能产生哪些影响?答: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进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反应,从而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心血管系统产生良好的适应变化如下:1) 窦性心动徐缓: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一般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出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尤以耐力性运动更为明显,其心率可降低到4036 次/ 分。2) 每搏输出量增多: 经常锻炼的人与不锻炼的人,在安静时每搏输出量虽然相近似,但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经常锻炼的人心率慢而每搏输出量却多。没有锻炼的人心率快而每搏输出量少。在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 二者的心率次数有时虽然一致,但每搏输出量

42、就大小不相同了。有训练的人多。3) 运动性心脏增大: 长期从事耐力性运动, 心脏会出现良好适应变化心脏增大。由于运动性质不同,心脏增大也不一样,有其专一性。如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举重等运动员心脏的适应性增大,是以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长跑等以耐力性运动为主的运动员,心脏增大是以左心室增大为主。4) 心血管调节机能改善: 长期从事运动的运动员, 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得到改善。如进行定量工作时,运动快,恢复快。如进行最大强度工作时,不仅动员快,恢复快,而且心血管机能发挥出最大的机能潜力,达到最高值。4、运动时呼吸系统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引起的?答:运动时,可使呼吸加深,加快,肺

43、泡换气量增加。因为运动时,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则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二氧化碳可以进入脑脊液直接刺激延髓的化学感受区,从而引起了呼吸加深,加快。运动时,除了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以外,H+浓度也升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及 H+浓度上升,可以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运动中,由于耗氧量增加,所以血液中氧的浓度下降,氧分压低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作用于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加强呼吸运动。上述这些变化, 都是属于非条件性呼吸反射,而在运动时, 与引起呼吸变化有关的各种环境条件,都可通过大脑皮层建立起条件反射,成为引起呼吸加强的信号。运动时,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到

44、刺激以及体温升高,也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增强。5、结合运动实例说明运动中机能三个能源系统如何供能?答: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某一个能源系统的供能,不同运动项目需要不同代谢过程作为其能量供应的基本保证,比例大小则取决于运动的性质与特点,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 ,最终能量来源是糖,脂肪,蛋白质分解。如马拉松运动:特点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小,运动中主要供能以有氧氧化为主,但酵解供能也占有一定比例如冲刺,超越跑等。6、举两例状态反射在体育运动中应用?状态反射规律: 1)头后仰时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45、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头前倾时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3)头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减弱。例:1)前滚翻时先头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少而屈肌及腹肌紧张性加强,便于完成向前滚动动作。2)背跃式跳高过竿时,头后倾使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防止碰竿。7、运动技能形成各个阶段生理特点动作特点及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什么?泛化阶段:生理特点: a皮质细胞兴奋性比较高,兴奋和抑制过程呈广泛扩散的状态。b 内抑制特别是分化抑制还没确定。c 条件反射的暂时联系比较稳定。动作:动作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动作很费力。注意:抓动作

46、主要环节不要抓细节分化阶段:生理特点;a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b 分化抑制得到发展诱导过程精确。c 暂时联系已经形成,初步建立动作定型但不巩固。动作:比较顺利地和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注意抓动作细节,纠正错误,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巩固阶段:生理特点: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精确。动作:动作准确,优美协调并出现某些环节的自动化。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坚持训练。自动化阶段:生理特点:皮层处于抑制或兴奋性很低也能完成动作。动作:无意识条件下完成成套动作。注意:坚持训练不断检查动作质量。8、试述个体乳酸阈在体育运动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体从事渐增负荷运动时机体能

47、量的供给是从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供能为主,运动强度的增加, 糖酵解比例增大而出现乳酸阈,乳酸阈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其值高低也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又一重要生理指标,能客观而准确地反映机体有氧工作能力,主要表现在 1)评价有氧工作能力: LT 受遗传因素小,可训练性大,能评价人体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9、论述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的关系。答: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如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完成动作的快慢、位移一定距离的速度、 保持肌肉工作的持续时间和动作协调性以及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等等,这些统称为人体的身体素

48、质。 运动员从事任何一个运动项目,都必须有一定的力量速度, 柔韧和耐力、灵敏等素质作为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能促进运动员更快的掌握动作技能,而运动技能的训练,又能促进其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运动成绩的提高。10、疲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疲劳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说法:1)皮质学说: 长时间重复同样的运动或短时间进行强度大的运动时,大量的兴奋冲动传到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3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脑皮质的有关神经中枢,使这些皮质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当物质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皮质细胞就由兴奋转为抑制,以防止细胞耗损,所以疲劳时产生的抑制有保护作用。2)乳酸学说:运动时,由于乳酸的堆积和由此而引起的肌组织和血液中的PH值下降,一是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二是限制磷酸果糖激酶及降低酵解酶活性,从而抑制了糖酵解,使 ATP合成速率减慢。三是使钙离子浓度下降, 从而影响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的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和放松能力下降。3)能源物质缺乏学说:能源(如磷酸肌酸或糖原)的消耗与疲劳过程有直接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