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生冻疮的原因是什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7500158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上生冻疮的原因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脚上生冻疮的原因是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脚上生冻疮的原因是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脚上生冻疮的原因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上生冻疮的原因是什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脚上生冻疮的原因是什么脚上生冻疮的原因是什么脚上长冻疮的原因冻疮是一种冬季以及初春的常见病,人们身体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冻疮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根治。那么长冻疮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而在夏季治疗冻疮,正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

2、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冻疮得以恢复。阳虚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使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节律变化的高峰,体内凝寒之气,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肤毛孔容易扩张,如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反之,在冬季人体处于阳气年节律变化的低谷值,即使补之,疗效亦难尽如人意。医师表示,由此可见,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之势,体内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温阳之气内存,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根治冻疮的偏方 1、鲜茄根 50 克

3、,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 1 次。 2、橘子皮煎水后洗擦冻疮部位,对治疗轻度冻疮效果也很好。 3、取狗油或者蛇油涂抹冻疮效果很好。当然最好是用纯的,自己熬。 4、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 5、桂枝 6 克、白芍 12 克、当归 10 克、生姜 3 片、红枣 10 克、灸甘草 5第 1页 共 3页克、分 2 次煎服,每日 1 帖。 6、取干红辣椒 5-7 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处,每日 1 次,连用五天。 7、取辣椒和麦苗按 1:2 的比例切碎混合,加水适量煮沸 3 分钟,去渣,趁热用棉花蘸药水洗患处,每日一次。如脚冻疮,可

4、泡脚 10 分钟,此法用于冻疮未破者。 8、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9、将山楂 1 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 35 次。 10、桂枝 50 克,红花、附子、荆芥、紫苏各 20 克,加水 3000 毫升,煎沸,稍冷却后即将患部浸于药液中,每日浸泡 3 次,每次 2030 分钟。并用药渣揉搓患部,每剂可连用 3 天。一般用药 10 天以内,红肿、痒痛消失。此法简单、实用,且两

5、年内不会复发。 11、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12、选用独头大紫皮大蒜 1 个(普通的亦也),剥皮捣烂如泥,放在烈日下曝晒至温热,每天在生过冻疮的部位涂抹 4-5 次,连涂 4-5 天,可不再有冻疮。(若局部皮肤出现淡红或发痒等症状为正常现象。) 13、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14、将新鲜鸡蛋煮熟,取蛋黄放在铁勺上榨出油,去渣后冷却备用。冻疮溃烂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鸡蛋黄油也适用于治疗湿疹、慢性皮肤溃疡、烫伤等。 15、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第 2页 共 3页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 3 次,连续 3 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第 3页 共页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