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493525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一)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实词虚词2反复诵读,进行欣赏,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感情(二)预习反馈-字音藻zo 荇xng 遂su 寝qn(三)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苏轼是著名诗人,他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轼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还是著名的画家。此外,在农田水

2、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四)写作背景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五)自主学习,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欣然起行。念念无与为乐

3、者,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寝,相与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但少闲人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现代文意思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睡觉,(我俩就)一一起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清闲的人的人

4、罢了。(六)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1 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2 作者怎样描写月色?有何特点呢?3. 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 “闲人”究竟是什么人?解答释疑1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3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

5、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4. “闲人”究竟是什么人?“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 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七 )总结反馈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复杂复杂情愫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情愫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八) 反复诵读,背诵全文(九)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