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环境ppt课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7491546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与环境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第一节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v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v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v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v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v全球全球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v中国中国2l世纪议程世纪议程1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v11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思v12增长的极限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严肃忧虑” 1968年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 1972

2、年增长的极限v13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挑战v14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飞跃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v15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2悲观的环保主义观点v 悲 观 的 环 保 主 义 以 麻 省 工 学 院 D.梅 多 斯(Dennis.L.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代表。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

3、五项基本因素的运作方式是呈指数增长的,全球增长将会在下世纪某时段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的来临。该书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人类自身前途的极大关注。3地球上的最后 最后一片森林4地球上的最后 最后一棵树5地球上的最后 最后的家园6地球上的最后 最后的晚餐7地球上的最后 最后一滴水8地球上的最后 最后的生命9乐观的环保主义观点 v乐观的环保主义以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特在1993年出版的世界无末日一书为代表。该书认为:地球环境通过全球的共同努力是可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10还地球的美丽 蓝天白云和树11还地球的美丽 草原12还地球的美丽 蓝天13还地球的美丽

4、 桂林山水14还地球的美丽 林荫道15还地球的美丽 秋色16还地球的美丽 极光17还地球的美丽 清流18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v2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v2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192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v(一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定义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人类要满足发展的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

5、人类要满足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的生存能力。20(二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1)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v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1991年 “可持续地使用,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速度)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 此外,从自然属性方面定义的另一种代表是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212)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v1991年保护

6、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3)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v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v普朗克(Pronk)和哈克(Hag)1992年 “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特权所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 v世界末日1993年(“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当发

7、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224)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v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232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v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v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v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2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v(一一)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所谓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之间的横向公平。二是代

8、际间的公平即世代的纵向公平。v(二二)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v(三三)共同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人类要共同促进自身之间和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254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有关改进衡量发展指标的新思路v41衡量国家衡量国家(地区地区)财富的新标准财富的新标准 1995年世界银行v42入文发展指数入文发展指数(HDI)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v43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学院265全球全球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v51全球全球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的基本思想v52全球全球21世纪议程世纪议

9、程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实施手段 276中国中国2l世纪议程世纪议程v61中国中国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的基本思想v62中国中国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28第二节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二、循环经济的实际操作原则二、循环经济的实际操作原则二、循环

10、经济的实际操作原则二、循环经济的实际操作原则三、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三、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三、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三、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四、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四、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四、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四、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五、循环经济实现的三个层面五、循环经济实现的三个层面五、循环经济实现的三个层面五、循环经济实现的三个层面29发展循环经济是 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传统模式传统模式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过程末端治理过程末端治理”模式模式先污染,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人

11、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模式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模式:30一、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循环经济的含义循环经济的含义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一种优选模式,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资源资源-产品产品-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和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益

12、、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1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32与自然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循环经济模式与自然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循环经济模式33二、循环经济的实际操作原则二、循环经济的实际操作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1 1)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地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费过程地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排放;(2 2)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

13、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地污染;使用,减少一次用品地污染;(3 3)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34三、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三、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从物质流动和表现形态的角度看从物质流动和表现形态的角度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由是一种由“资源资源产品产品污染排放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在这种线性经济中济。在这种线性经济中,

14、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扔弃到空气、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扔弃到空气、水系、土壤、植被这类被当作地球水系、土壤、植被这类被当作地球“阴沟洞阴沟洞”或或“垃圾垃圾箱箱”的地方。的地方。制造商制造商消费者消费者环环 境境开采者开采者资源资源产品产品污染排放污染排放35传统的单向工业发展模式传统的单向工业发展模式太太阳阳原原生生矿矿物物资资源源铁铁,铜铜化化石石矿矿物物资资源源矿矿物物开开采采加加工工生生产产消消费费废废物物36而而循循环环经经济济要要求求把把经经济济活活动动组组织织成成一一个个“资资源源产产品品再再

15、生生资资源源”的的反反馈馈式式流流程程,所所有有的的物物质质和和能能源源要要能能在在这这个个不不断断进进行行的的经经济济循循环环中中得得到到合合理理和和持持久久的的利利用用,从从而而把把经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制造商制造商消费者消费者开采者开采者资源资源产品产品废物废物废物处理者废物处理者资源资源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废物废物废废物物37线性经济社会基本模式线性经济社会基本模式销售销售过剩包装薄利多销重复性运输资源资源投入投入废废弃弃制造制造流通流通消费消费隐性的物流、能流大隐性的物流、能流大大量生产追求规模效益大量生产追求规模效益

16、自然资源价格再生资源价格缺乏循环回收利用技术一次性商品量长寿命商品量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社会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根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型社会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根源产产生生大大量量废废弃弃物物循环回收的费用废弃物处理的费用38循环经济社会基本模式循环经济社会基本模式循环回收的费用废弃物处理的费用隐性的物流、能流小零排放型生产技术的运用简易包装等措施运输效率提高资资源源投投入入废废 弃弃 制制 造造流流 通通销销 售售消消 费费自然资源价格再生资源价格实现循环经济的制度建立与责任分担一次性商品量长寿命商品量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型循环经济社会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最

17、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型循环经济社会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恰当地处置废弃物 公众的参与合作国家环境管理战略、制度建立市场机制、经济手段配合与运用39 传统经济:是由传统经济:是由“资源资源产品产品废物废物” 所构成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 循环经济:

18、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为一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为一个“资源资源产品产品再再生资源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很少的废弃物。40五、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五、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减量(reduce)、再用再用(re

19、use)、循环、循环(recycle)”,简称,简称“3R”原原则:则:减量减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 再利用再利用 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 循环循环 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41六、循环经济实现的六、循环经济实现的三个三个层面层面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面上,分别通过运用运用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闭环流动。在企

20、业层面上(小循环)在企业层面上(小循环)(A)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B)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C)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D)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E)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F)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的耐用性;(G)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强度。42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在区域层面上(中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态园区。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在社会层面上(大循环)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质和能量的循环。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