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绿色农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747101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绿色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六章绿色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六章绿色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六章绿色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六章绿色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绿色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绿色农业(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绿色农业绿色农业第一节 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第二节 生态农业第三节 精准农业第四节 生态农业实施实例1第一节 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三、农业生产有机废物污染四、畜牧业废弃物的污染2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1.造成江河湖海及地下水源的污染2.威胁近海生物3.影响人类健康4.破坏土壤结构3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农药对人体及生物体的污染与危害2.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4三、农业生产有机废物污染1.白色污染2.秸秆5四、畜牧业废弃物的污染污染物主要有三个方面:粪便、污水和大气污染。6第二节 生态农业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二、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三、我国生态

2、农业发展概况四、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五、生态农业原理7一、生态农业的概念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纵观人类一万年的农业发展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原始农业,约7000年;二是传统农业,约3000年;三是现代农业,至今约200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土壤侵蚀、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能源危机加剧、环境污染。 面对以上问题,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生态农业便是世界各国的选择,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农业的概念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阿博雷克特于1971年首先提出

3、。8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9生态农业和狭义农业的区别在于:从生产内容上讲,它不局限于种植业,而是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从生产地域上讲,它不局限于耕地,而是把全部土地都当做自己的生活场所;又不局限于粮食,而是建立在营养科学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营养需要

4、的热能(糖类、脂肪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数量和比例,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10二、国外生态农业发展概况11探索阶段12关注阶段13稳步发展阶段14生态农业的面积15生态农产品产值16生态农产品需求17德国生态农业的要求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的或机械的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植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牧场载畜量;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18国外生态农业的经验首先,政府大力支持。其次,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研究及配套。第三,生态农产品需要旺盛,经

5、营生态农业有利可图。第四,培训、信息服务及观念的推行。19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概况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201999-2000年度,对150家生态企业的收益状况调查表明,由于生态企业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产品产量虽有所下降,但生态产品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产品,故企业总利润及人均

6、收入仍高于传统农业企业。生态农业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一直施用有机肥,并且采用轮作、间作种植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从长远利益来看,生态企业产品产量会逐渐高于传统农业。21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

7、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2四、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它是一个高

8、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就其性质来说,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生物产量高。因为其结构合理,相互协调。2、光合作用产物利用合理。因为其要求系统内的能流物复,同时安排复种间作提高了绿色植物光合产物的利用率。3、经济效益高。4、动态平衡量佳。生态农业所保持的生态平衡是螺旋形向前发展的最佳动态平衡。23五、生态农业原理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理2.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3.生物之间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原理4.能量的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5.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24第三节 精准农业一、精准农业的概念二、精准农业的发展史三、精准农业体系25一、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

9、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6二、精准农业的发展史272829二、精准农业系统组成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

10、、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 精准农业核心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精准农业并不过分强调高产,而主要强调效益。301、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准农业广泛采用了GPS系统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施的准确定位。提供了用于农田测量、定位信息采集和与智能化农业机械配套的差分校正全球卫星定位技术(DGPS)产品。系统可用于农田面积和周边测量、引导田间变量信息定位采集、作物产量小区定位计量、变量作业农业机械实施定位处方施肥、播种、喷药、灌溉和提供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信息等。 DGPS作为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一旦建立起来,即不但可服务于“精准农业

11、”,也可用于农村规划、土地测量、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作业调度中的定位服务,其农业应用技术开发的前景广阔。312、地理信息系统GIS。GIS作为用于存储、分析、处理和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平台,技术上已经成熟。它在“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主要用于建立农田土地管理,土壤数据、自然条件、作物苗情、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图形转换与表达等,为分析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它将纳入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与作物生产管理与长势预测模拟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模拟模型和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一起,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根据产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12、原因、作出诊断、提出科学处方,落实到GIS支持下形成的田间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科学的调控操作。3、遥感系统 RS。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是精准农业田间信息获取的关键技术,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信息的技术要求。 324、作物生产管理专家决策系统。它的核心内容是用于提供作物生长过程模拟、投入产出分析与模拟的模型库;支持作物生产管理的数据资源的数据库;作物生产管理知识、经验的集合知识库;基于数据、模型、知识库的推理程序;人机交互界面程序等。 5、田间肥力、墒情、苗情、杂草及病虫害监测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设备。 6、带GPS系统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13、。如带产量传感器及小区产量生成图的收获机械;自动控制精密播种、施肥、洒药机械等等。 33精准农业实际实际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组成。现代信息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工程装备技术: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收获。34第四节 生态农业实施实例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35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

14、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36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37思考题1.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和狭义农业有什么区别?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精准农业?精准农业体系由哪十个系统组成?精准农业的核心是什么?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