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7470761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20小题,每小题2 2分,共40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学校领导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情况,这属于()。 A 参与式观察 B 非参与式观察 C 直接观察 D 间接观察【答案】B【解析】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在参与观察中,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作为被观察者的一员,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记录。在非参与观

2、察中,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随时观察并记录其所见所闻。2、某小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但喜欢看动画片。家长规定,只有进行半小时的锻炼之后才允许看动画片,这样,该生锻炼时间相应增加。这种用高频活动强化低频活动的做法,在行为塑造中称为()。 A 餍足 B 消退 C 分化 D 普雷马克原理【答案】D【解析】普雷马克原理又称祖母原则,是指用高频的活动去强化低频的活动,简单地说,用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孩子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却是父母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运用普雷马克原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必须先有行为,后有强化;必须使孩子在主观上认识到强化与他的学习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

3、相对不喜欢的活动(强弱关系)。3、下列哪个不属于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A 行为治疗 B 药物治疗 C 建立支持性环境 D 系统脱敏法【答案】D【解析】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建立支持性环境。系统脱敏法适用于焦虑症和恐惧症的治疗。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A 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B 养正书塾 C 南洋公学外院 D 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答案】C【解析】A项,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B项,养正书塾创建于1899年,是杭州知府林启同期

4、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蚕学馆、养正书塾三所学校之一,后改名浙江省立第一中学,为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第四中学的前身,是浙江省国人最早创办的中等学校。C项,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这可算作中国公立小学的始祖)。D项,光绪二十四年,俞复与吴稚晖等创办无锡三等公学堂,其蒙学读本全书是最具现代意义的学校自编语文教科书。5、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是()。 A 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 替代经验 C 言语暗示 D 情绪唤醒【答案】A【解析】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A项,个人

5、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最大。B项,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C项,言语暗示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暗示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暗示的效果会更好。D项,情绪唤起能够影响人们的自我效能感。人们在悲哀、抑郁或者对某一活动过度焦虑时,自我效能感不如在心境好时那样高。6、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制”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壬戌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癸卯学制【答案】B【解析】1922年制定的壬戌

6、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十多年的“六三三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7、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B 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C 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D 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答案】D【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以下特点:早期的信号功能;自我中心性(中心化);不可逆运算;不能够推断事实;泛灵论;不合逻辑的推理;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D项,属于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8、形成稳定的品德是在()阶段。 A

7、 依从 B 认同 C 内化 D 同化【答案】C【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9、下列选项属于负强化例子的是()。 A 当小刚犯错时妈妈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B 小红乖乖吃药后爸爸就不让其去医院看病了 C 老师通过惩罚小明警示其他捣乱的学生 D 小王不做作业爸爸就不让他玩游戏【答案】B【解析】B项,是典型的负强化,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发生的概率。AD两项,属于负惩罚,是指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发生的概率。C项,属于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到榜样的行

8、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间接地受到强化。10、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贝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自我效能感【答案】A【解析】奥苏贝尔把动机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题干表述的学习动机属于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11、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现场翻译时使用的

9、记忆主要是()。 A 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无意记忆【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因此,同声翻译人员用的是短时记忆。12、某学生既想参加英语脱口秀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别人嘲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 双避冲突 B 双趋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答案】C【解析】A项,双避冲突也称回避-回避型冲突,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躲避两个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时,因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B项

10、,双趋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型冲突,指当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C项,趋避冲突也称接近-回避型冲突,指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时的内部动机冲突。对于英语脱口秀,既想参加,又有不想参加的方面,对于一个目标,有想要的,有想躲避的,所以是趋避冲突。D项,多重趋避冲突也称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对人们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人们需要进行多种选择,审慎地权衡利弊,这时产生的冲突就是多重趋避冲突。13、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的体积公式后,再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13、

11、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的体积公式后,再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 A 并列结合学习 B 下位学习 C 派生类属学习 D 上位学习【答案】D【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学生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体积公式后,再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现了上位学习的概念。14、班杜拉认为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A 效能期待 B 替代强化 C 观察学习 D 归因方式【答案】C【解析】A项,班杜拉的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

12、观判断。B项,班杜拉的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因观察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间接地受到强化。C项,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他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观察学习。D项,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他把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归为六类: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身心状况、环境;其中最典型的是前四种。15、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刻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A 强化法 B

13、代币奖励法 C 示范法 D 行为塑造法【答案】A【解析】A项,题干体现的行为改变方法是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B项,代币奖励法是以一种对学生有价值或有兴趣的强化物来强化学生的正常行为,从而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的行为改变法。C项,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方法。D项,行为塑造法主要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16、小学生常常因为好奇而玩弄明火,如果儿童发生烫伤、烧伤的情况,采取的急救措施正确的有()。大量冷水冲淋红花油涂抹患处患处涂抹大酱严重送

14、医治疗 A B C D 【答案】A【解析】儿童发生烫、烧伤,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轻伤势的严重程度。若伤势较轻,则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患处,并保持干燥。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17、三年级1班的学生特别喜欢他们班的周老师,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好老师,因为周老师说话声音很好听,不管她说什么大家都觉得是好的。这种现象称为()。 A 首因效应 B 投射效应 C 皮格玛利翁效应 D 晕轮效应【答案】D【解析】A项,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B项,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C项,皮格玛利翁效应是指

15、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D项,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18、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特点。 A 教育性 B 创造性 C 实践性 D 趣味性【答案】D【解析】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是指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趣味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

16、创新精神。19、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A 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B 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 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D 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答案】A【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它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以及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

17、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特点。 A 教育性 B 创造性 C 实践性 D 趣味性【答案】D【解析】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是指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趣味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二、简答题(本大题共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 3小题,每小题1010分,共3030分。)1、简述教学中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输入答案内容.【答案】教学中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18、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2)代币疗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就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3)行为塑造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新反应或行为形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4)示范法。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5)暂时隔离法。暂时隔离法是指在某种特定时间不对不良行为给予强化,同时转移情境,

19、使行为不良者对新的情境产生厌恶的方法。暂时隔离意味着奖励、强化关注、有趣活动的终止。(6)自我控制法。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2、简述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输入答案内容.【答案】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2)谈话法。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

20、能力。这是小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4)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5)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特点表现在技能技巧的形成,以

21、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练习具有重复性。3、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输入答案内容.【答案】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内容。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精选的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即对其他领域有潜在的迁移意义的标准。(2)合理组织材料。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就会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

22、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掌握知识教授的速度和难易度,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每次迁移均应使学生感到需要一定的努力,但又能够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有效迁移顺利进行。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

23、2 2小题,每小题2020分,共40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材料题一: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现象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个小组,展开讨论。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现象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问题:请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对以上现象做出评析。输入答案内容.【答案】(1)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合

24、作学习和小组内讨论。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活动达到目标并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或全校交流。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和理解;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组建小组应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

25、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如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3)材料中的现象存在的问题: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如“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如“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如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角色没有轮换担任,如“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过于以自我为

26、中心,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如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2、材料题一: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乘以整数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问题:(1)材料中采用了哪种教学总结方法?(8分)(2)写出至少5种常用的教学总结方法,并选择一个举例说明。(12分)输入答案内容.【答案】(1)材料中采用了归纳法来进行教学总结。(2)教学中常用的总结方法有:呼应法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疑置惑,并在总结时释疑解惑。这样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这种前后呼应式的总结,能

27、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举例: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数轴上一个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点。那么在一个平面上,一个点如何用数来表示呢?然后总结时教师再给出答案,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归纳法在新课结束之后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的结课方式。要求做到提纲挈领,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不能只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简单重复。它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这种结课方式一般由教师来做,也可由学生来做,但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这是小学最常见的结课方式。游戏法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把小结与游戏结合起来,以游戏作小结,寓教于乐。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低年

28、级。悬念法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师通过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复述法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或教师的提问,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复述,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这种方法能迅速指明要点,节省时间,易于控制教学进程;一般适用于概念较多的教学内容。口诀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的总结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促进知识的牢固记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四、教学设计题 (本大题有6 6小题,任选1 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 1小题计分,40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26为中文与社会,2727为

29、数学与科学,2828为英语,2929为音乐,3030为体育,3131为美术。请用2B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2)若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输入答案内容.【答案】(1)歌曲的特点大雨和小雨是一首五声宫调式,2/4拍的歌曲。它的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歌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并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小草笑嘻嘻隐喻了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30、歌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歌曲节奏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简单、易学,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节奏与节拍的训练。歌曲有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中采用了模进的方式,旋律下行,进行大雨与小雨的对比。第二个乐句延续了第一乐句的音乐素材,其中的“哗啦啦”和“淅沥沥”在演唱中通过有弹性的演唱表现雨滴的特点。整首歌曲以三度、二度为主,只有在第一、二小节中间出现了四度音程,在两个乐句间出现了五度大跳音程。歌曲通过力度的变化表现自然界中的大雨和小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歌曲中的强弱变化;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控制演唱的力度进而生动地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生活经验,并通过“拍击节奏-对比

31、大雨和小雨的强弱变化-演唱歌曲-表演音乐短剧”等形式感受歌曲,在此基础上进行音乐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喜欢歌曲大雨和小雨,乐于感受、体验、表现歌曲,乐于参与教学中的各种学习活动。(3)教学活动视唱大雨和小雨的旋律,体会音高的变化a大雨是怎么唱的?小雨是怎么唱的?听一听,除了强弱不同,还有什么不同?教师活动:出示歌谱,结合柯尔文手势范唱歌谱。学生活动:感受音高的不同,边做柯尔文手势,边视唱歌谱。b跟琴唱词,模仿雨点的音响。注意声音的弹性。c师生接龙唱。(唱词)教师活动:带唱“大雨”“小雨”“大雨、小雨”。学生活动:分成“大雨”“小雨”两组,分别演唱“哗啦啦”“淅沥沥”。d“大雨”“小雨”一

32、起唱,初步感受和声的效果。教师活动:教师带唱“大雨、小雨”。学生活动:两个声部同时演唱“哗啦啦”“淅沥沥”,初步感受和声的效果。(设计意图:采用听唱法及先谱后词的学唱顺序,培养学生读谱能力,指导学生在演唱的同时拍打节奏,感受节拍,从而简单学唱歌曲旋律,进而喜欢这首歌曲。这样做的目的是力求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唱会歌曲。)学唱第二乐句,完整演唱歌曲a视唱旋律,结合不同颜色的谱例感受旋律要素的重复。b用声音和表情表现小草雨后的喜悦。c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教师活动:钢琴伴奏。学生活动:集体齐唱歌曲,请同学伴奏、音准等方面评价刚才的演唱。d加入击拍动作,演唱。(跟伴奏)e脚打节拍,手拍节奏演唱歌曲。(

33、跟伴奏)2、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试对本文进行文本分析。(10分)(2)若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0分)输入答案内容.【答案】(1)文本分析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文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充分彰显了单元的主题“艺术的魅力”。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

34、、微波粼粼”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3)教学过程联想诗句,导入新课a板书“月光”,学生联想相关诗句。b谈话激趣,完成课题。月光不仅经常被文人墨客借以抒怀,有不少的音乐家也把它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月光曲(板书:曲),看看这首曲子中蕴含着音乐家怎样的情感。检查预习,概括大意a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理解:谱写、茅屋、幽静、霎时间、琴键等词语。b指导写字:键、霎。c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围绕

35、这首月光曲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自主感悟,汇报交流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a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句子,批注。b汇报交流。教师以学定教,随机指导理解有关内容。第一,清幽的环境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学生读、画描写环境的三个语句并从中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第二,兄妹俩的谈话感动了贝多芬。引领品读对话,体会正是穷兄妹俩的手足情深感动了贝多芬,使得他产生即兴为之演奏的心愿。第三,遇到知音激起了创作的欲望。抓住文中重点语句,体会盲姑娘知音乐、懂贝多芬,是激发贝多芬创作欲望的原因之一。总结,理清创作过程贝多芬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夜晚

36、散步,听到了从茅屋中传来的钢琴声,使他平静的心有所触动;听到兄妹俩的谈话,他为兄妹俩的相互关怀和体谅所感动,于是走进茅屋为他们弹琴;从盲姑娘对他说的话语中,激动于遇到了知音,触景生情激发了创作灵感,非凡的音乐天赋和才能使他创作出了月光曲。课后作业a熟读课文,书写生字。b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围绕月光曲你还想知道什么?请列出问题。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输入答案内容

37、.【答案】(1)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传球的翻腕、拨指和接球的前伸、后引。教学难点:手对球的控制,要求动作连贯、协调用力。(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示范和讲解,了解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结构,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并能连贯展示该动作。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教学和游戏,发展速度、协调和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对球的感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能在比赛中遵守规则,并培养团结协作、机智果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教学环节示范并提问刚刚老师传球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老师是用哪个手指拨球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食指、中指将球拨出,并表扬学生

38、,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动作讲解结合挂图讲解动作要点,将其归纳为:翻腕、拨指传出球;两臂前伸迎接球,顺势接球引向后。练习练习一: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用力顺序。教师巡视指导。练习二:贯穿教学情境,组织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一定距离(45米)的传(拨开草丛)、接(抱西瓜)球练习。(以摘西瓜来打比方)待学生认真练习后,语言引导学生去帮助“瓜农”收获第一波“西瓜”。组织形式是“三角传接球游戏”,学生三人一组,站成相应队形,依次传接球,在规定时间内传球次数多的小组为胜(收获第一波)。从第一波收获西瓜的情况来看,一定是有所差别,为了鼓励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组织第二次收获西瓜的游戏。组织形式是迎面传

39、接球比赛,学生分若干个小组,以传接球快、不掉球的小组为胜(收获第二波)。检验优生展示,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教学比赛“大丰收”游戏。方法:若干学生围成一个圈,每组分别派23个学生在中间,抢断外围传接的球。设计意图:a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通过启蒙、诱导,培养学生的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原地胸前传接球的情境和氛围之中,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体育的无限乐趣,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打下基础。b传接球的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提高灵敏性和协调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旨在通过学生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达到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

40、兴趣的目的,从而真正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4、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平面构成中“重复排列”的含义,谈谈此课的教学策略。(10分)(2)若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输入答案内容.【答案】(1)重复排列的含义及教学策略重复排列的含义重复排列是指一个图形向左右、上下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新图形。教学策略“重复”这一构成语言相对抽象,教师可采用直观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利用教

41、室里的窗帘、桌布及学生衣服上的图案等请学生分析哪些图案是重重复复的?属于哪一种重复的类型?在观察和探索中,学生习得了知识并很快了解“重重复复”的相关内容。(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面构成的排列方法,探索其规律,提高审美素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赏析与实践,探究图案排列、重复的规律,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图案,发现生活中的美,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培养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3)新授环节及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对新朋友还有他们的兄弟姐妹!首先来介绍这对新朋友,他俩的名字分别叫重重和复复。(展示手中的

42、图片)他们像双胞胎吗?是不是长的一模一样啊?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兄弟姐妹,是不是和他俩长得也一模一样?(展示其他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不能找到和重重复复他们一样的物品或图案呢?同学回答:火柴、纽扣、曲别针、皮圈、硬币、象棋、积木、扑克牌等。教师给与肯定并鼓励。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用拟人化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重复图案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观察与发现教师引导:生活中很多的物体或图案都是由双胞胎、三胞胎、多胞胎构成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图片欣赏动物、建筑、生活用品、家居装饰中的重复现象。找一找图片中都有哪些形象元素?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找一找教室、文具、衣物上的重复图案

43、。结合实物说一说重重和复复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构成新的物体或图案的?同学:观察、思考、回答、举例。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了解重复图形的特点,初步发现图案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由观察到发现,能够根据排列的规律寻找身边的重复图案,加深对重复的理解。教师总结:教室里的桌椅前后排列,同时展示“凤戏牡丹”等图。尝试与探索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尝试将图形进行上下或左右重复的排列拼摆。教师提问:比一比,同学们重复排列的图形有什么变化?说一说,都有哪些重复排列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并探究:相同图形,变换不同的排列方式,最终得到的形象相同吗?学生实践后回答。教师总结指导(改变方向、改变颜色):一个图形向左右、上

44、下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一个新图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变换重复图案的排列方式,有助于对比发现其规律,加深对重复排列的理解。实践与展评a尝试运用拼贴、绘画、剪贴等方法设计有重复规律的图案。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独特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与设计。b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三种方式展评。(构思、排列方式等方面进行点评)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多种排列方式,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并引导学生将设计与生活相联系。小结与作业a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继续认真学好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b作业:课后将课堂练习

45、的作品变化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5、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2)若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唱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输入答案内容.【答案】(1)歌曲的特点这是一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的巴西儿童歌曲,C大调,2/4拍。歌词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小红帽”的故事。歌曲旋律流畅,音乐形象既有统一又有对比。歌曲由六个乐句组成,音乐材料比较简单,六个乐句中有五个乐句以“123

46、45”级进式旋律开始。除第五乐句外,其他几个乐句都围绕第一、第二乐句的材料展开。歌曲第一、第三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似,而第六乐句则完全重复第四乐句。只有第五乐句与其他几个乐句形成对比关系,但第五乐句的音乐材料又与第三乐句有一定的关系。(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童话王国中尽情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同时还要学会唱旋律的唱名,会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增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能够分明善恶。(3)激情引趣,导入课题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小屋,希望音乐会带给

47、你们快乐,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快乐的农场里去转转。(播放课件快乐的农场)教师和学生跟音乐一起模仿小动物。设计意图:让学生听着音乐模仿农场里的小动物,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可以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刚才我们去农场里面转了一下,和农场里的小动物都成了好朋友,大家高兴吗?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童话王国里转转,大家想去吗?(播放小红帽动画片)听完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不要和大灰狼那样的坏人讲话,要分清楚好人和坏人)设计意图:在观看动画片的同时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把德育渗透给了学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的歌曲小红帽。(板书课题小红帽)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

48、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有哪些?(10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输入答案内容.【答案】(1)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策略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调控者,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语言环境的营造者,教学活动的反思者等。(2)Teaching AimsKnowledge aim: Students should listen, read, speak, write the new words: Monday,

49、 Tuesday, Weekend and so on,and the sentences structure: “What do you have on? I have”Ability aim: Students can describe the weekend freely and know how to arrange the activities. And during thisprocess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will be improved.Emotional aim: Students can get interested i

50、n their school life and their teamwork spirit can be improved.(3)导入环节:Warming-up and lead-inaPlay the video about week song, and ask students to sing with it.bFree talk: Show a timetable and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for example “Its nine oclock now. What class do youhave?” After students answer

51、the questions, the teacher can design a free talk. Show some pictures of different lessons andencourag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m. Then invite some volunteers to share ideas with others.(设计意图:播放歌曲,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很快进入到英语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讨论帮助学生熟悉本堂课话题,同时明确学习任务。)操练环节:ConsolidationaFast reactionThe teacher

52、uses gestures to express 17 and the students quickly say the corresponding week. For example, teachersays “1” with a gesture and the students quickly say “Monday”.(设计意图:通过快速反应回答出星期的名词,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单词。)bGroup WorkStudents take turns in a group of four to say which day they like and why they like it. The conversation can be “I likeWednesday, I can have music on Wednesday.”(设计意图:小组讨论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便于英语思维表达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