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二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7470607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0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二(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儒家经典选读为政篇第二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 说文解字: “政,正也。”引论语中孔子语以为证。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德,朱熹注:“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 ”譬, 说文解字: “谕也。 ”亦即墨子小取篇 : “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辟与譬同。北辰,郑玄注:“北极谓之北辰”。朱熹: “北辰,北极,天之枢也。 ”所, 三苍云: “处也。 ” 广雅释诂: “所,凥也。”居其所,朱熹注:“不动也。 ”共,同拱,郑玄注: “拱,拱手也。” 说文解字云:“拱,敛手也。”朱熹注:“向也。言众星四面旋绕而归向之也。 ”包咸注: “德者

2、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 ”朱熹: “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 ”都从“为政以德”中引出“无为”之意,则清净而居于本位,纲举目张,不为庶务烦劳。可是,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指出: “若更于德上加一无为以为化本,则已淫入老氏无为自正之旨。抑于北辰立一不动之义, 既于天象不合, 且陷入老氏轻为重君、 静为躁根之说。毫厘千里,其可谬与。 ”指出后人不免以老子思想解释孔子此则语录。此眼甚炬,此言甚是。 窃以为,此句之义在于, 为政当以德为先, 以德为本,其余庶事,应当围绕德政, 以德为中心。 始于德,终于德,行于德,成于德。刘氏正义中,引用蔡邕明堂月令论云:“以北辰居其所,为人君居

3、明堂之象。谓明堂为政教所由生,变化所由来,是明一统。”又引用宋翔凤论语发微: “明堂之治,王中无为,以守至正。上法璇玑,以齐七政。故曰政者,正也。王者,上乘天之所为,下以正其所为,未有不以德为本。德者,不言之化,自然之治,以无为为之者也。虽有四时、天地人之政,而皆本于一德。虽有五官、二十八星之名,而皆管于北辰。为政不出于明堂,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8 页2 北辰之不移,而众星共之。 ”此说借用明堂理论,阐明人主法天而治,居明堂而行七政,仿佛北辰居其所而正四时。带有明显的汉代今文经学的色彩,未必为孔子本意。况

4、且, 论语中反复说道为政之事,并未专主于天子行政,而遍指诸侯、大夫、家臣乃至地方令宰,而且子夏还说过,其人善于治身,也是为政。正义所引蔡邕、宋翔凤二说,似可商榷。2、2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诗三百,孔安国注:“篇之大数。”朱熹曰:“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 ”一言,刘氏正义:“一句” 。蔽,包咸曰: “犹当也。”郑玄注: “蔽,塞也。” 广雅释诂: “蔽,障也。”朱熹注: “蔽,犹盖也。”思无邪,出于诗经鲁颂駉 。在原诗当中,思为发语词,无意义。无邪,包咸注: “归于正也。”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刘

5、氏正义:“ 道如道国之道,谓教之也。 ”皇侃本,“道”作“导”。陆德明经典释文 : “道,音导。” 说文解字: “导,导引也。”朱熹曰:“犹引导,谓先之也。”政,孔安国注:“政谓法教。”朱熹: “谓法制禁令也。”齐, 广雅释言: “齐,整也”。 “齐之以政”马融注曰: “整齐之以刑罚”。朱熹云: “齐,所以一之也。导之而不从者,有刑而一之也。”刑, 说文解字: “刑,刭也。刑(左井) ,罚辜也。”免,孔安国注:“苟免罪也。”德,包咸注:“德谓道德。”礼,朱熹注:“谓制度品节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8 页3

6、 格,何晏注:“正也。 ”朱熹云:“格,至也。”皇侃疏引郭象云:“政者,立常制以正民者也。刑者,兴法辟以割物者也。制有常则可矫, 法辟兴则可避。 可避则违情而苟免, 可矫则去性而从制。从制外正而内心未服, 人怀苟免则无耻于物, 其于化不亦薄乎?故曰 民免而无耻也。德者,得其性者也。礼者,体其情者也。情有所耻而性有所本,得其性则本至,体其情则知至。知耻则无刑而自齐,本至则无制而自正,是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又引沈居士:“夫立政以制物,物则矫以从之。用刑以齐物,物则巧以避之。矫则迹从而心不化,巧避则苟免而情不耻,由失其自然之性也。若道之以德,使物各得其性,则皆用心。不矫其真,各体其情

7、,则皆知耻而自正也。 ”朱熹注: “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 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礼,谓制度品节也。格,至也。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有所观感而兴起矣。而其浅深厚薄之不一者, 又有礼矣一之, 则民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所谓“民免而无耻”,即民有苟免之心, 而逃于刑罚。 所谓“有耻且格”,即民有羞耻之心,而来归于此德、此礼而自正。又,当孔子之时,有以刑罚政令以齐民者,如晋、郑二国,是以孔子由此议论。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有,又。志者,皇疏:“在心之谓也。”朱熹: “心之所之谓之志。”学,朱熹:“此所谓

8、学,即大学之道也。 ”立,何晏:“有所成立也。”不惑,孔安国注:“不疑惑也。” 说文解字: “惑,乱也。疑,惑也。 ”知天命,孔安国:“知天命之始终。” 说文解字: “命,使也。”刘氏正义:“天命者,言天使己如此也。 ”耳顺,郑玄曰:“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也” 。朱熹注:“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8 页4 之至,不思而得也。”从, 说文解字: “相听也。”顺也。朱熹注:“从,随也。”踰,过。矩, 尔雅释诂: “常也,法也。”马融注:“法也。 ”朱熹: “矩,法度之器,所以为方者也。”此一则,

9、刘宝楠认为是“夫子七十时追叙所历年数也。”十有五而志于学白虎通义辟雍: “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知识,入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事物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可见,十五是入大学之年。三十而立皇疏: “立,所谓学经业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经,从十五至三十又十五年,故通五经之业,所以成立也。 ”孔子自叙平生,非泛论人生,所以皇疏所谓三年通一经, 十五通五经的说法, 似乎太过穿凿。 但是皇侃所说“而立”是立于所学,则是对的。且是古注,可见汉代以来,就是如此理解的。后来学者发挥出“立于道” “立于礼”等说法,都不如“立于学”为通达。而“立于学”则是学有所成,能明道、成行。朱熹注“

10、三十而立”是“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陆稼书曰: “ 立是道理大纲能守之定 。窃谓立止是学有成就之义。 ”四十不惑三十已经学成,四十方至不惑。 所谓不惑者,博学多闻而又能一以贯之,不仅能明道而传道,而且能遍知天下事物,思辩天下事理,体用解能洞明,则能解惑。黄氏后案以经与权之先后关系,来解释“而立”与“不惑”的先后关系。云: “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张子厚曰: 强礼然后可与立,不惑然后可与权。 苏子由曰: 遇变而惑,虽立不固。四十不惑,可与权矣。 ”此外, “而立”与“不惑”似乎还有知行的关系。 “立”是知而能守,“不惑

11、”则是能行斯义,不为世情俗谛所乱,终不违所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8 页5 五十知天命何为天命,古人所注,纷纭不一。皇侃疏:“天命,谓穷通之分也。谓天为命者,言人禀天气而生,得此穷通,皆由天所命也。天本无言,而云有所命者,假之言也。人年未五十,则有横企无涯,及五十始衰,则自审己分之可否也。” (人禀天气而生, 则表现出一些元气论的色彩,似乎天是人的物质主宰,同时赋予人一种无法超越的精神定性。)刘氏正义: 书召诰云:“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哲与愚对,是生质之异,而皆可以为善,则德命也。吉凶、历年,则

12、禄命也。君子修其德命,自能安处禄命。 韩诗外传: “子曰: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 ”言天之所生,皆有仁、义、礼、知顺善之心,不知天之所以命生,则无仁、义、礼、知顺善之心,谓之小人。 (此一段根据尚书中的文字,解释人皆受命于天的道理,人之贤愚、吉凶、寿夭都是上天所命。但是,刘氏信从孟子所说的性善论, 补充说无论贤愚, 都有善根可以顺性而成德, 孟子所谓“尽心知命”,虽然善于弥纶经义,但是,恐非尚书本意。意者尚书之意,正在说明人之生质、禄命,由上天主宰。并无多位德命者。) 汉书董仲舒传 : “对策曰:天令之谓命。人受命于天,故超然异于群生,贵于物也。故曰: 天地之性, 人为贵。 明于天性,知自贵

13、于物, 然后知仁义礼知,安处善,乐循理,谓之君子。故孔子曰: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此之谓也。 ”(是刘氏正义之说, 由董仲舒之说发展而来。 从董仲舒对策来看, 天命是人禀受于天的一种道德定性,是人的一种精神主宰。)刘氏正义由此又发挥出一层人德合天的道理,“君子知命之原于天,必亦则天而行。故盛德之至,期与同天。 中庸云: 仲尼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言圣人之德能合天也。 能合天,斯为不负天命。 不负天命,斯可以为知天命。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 ”进而,由此又推出一层,圣人之生,上膺天之使命的道理。“知天之所精选学习资料 - - -

14、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8 页6 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于天,故以天知命自任。命者,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他日桓之难,夫子言天生德于予 ,天之所生,是为天命矣。惟知天命,故又言知我者其天,命天心与己心得相通也。孟子言:天欲治平天下,舍我其谁?亦孟子知天命生德当在我也。 ”私意以为,皇侃疏中所说: “人年未五十,则有横企无涯,及五十始衰,则自审己分之可否也。 ”但是此句正解。古人,年五十始为老矣,所以孟子曰,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年老体弱,非帛不能暖和四肢,寿命至此,毛血渐衰,岁月苒苒,不知老之将至,五十之前,尚无性

15、命之忧,至此方知生命变化,不可违抗。古人以为寿夭之事,主之在天,尚有迷信之嫌。然而由壮而弱,由幼及老,亦是自然规律。少年时血气方刚,不以此事为念,五十之年,可知此生命变化、 循环往复, 丝丝相扣, 无失不爽。所谓“知天命”者,正在于认识到此人生规律也。又,人生少年,奋发有为,不知人生有所止限,只以奋力高飞为念,所谓不可限量也。然而,年至五十,则一生功业成就,业已可想而知,果真无所成名,则亦无可成名矣。再生奋飞之心,亦是余勇,期望以此成事,可谓难矣。所谓知天命者,知此人生之事业,有不可超越者。又又,人生五十,经历已多,心志老成,不以成败荣辱为悲喜哀乐,不怨天尤人,亦不改其志业。安贫乐道,可谓知命

16、。六十耳顺众说纷纭,都比较难以理解。私意以为,耳顺就是顺于接物,无逆耳之言,不以言废人, 不以人废言,心平气和以听之, 明辨是非以容之, 所谓“毋意,毋绝,毋我,毋固” ,与物无忤,而能顺接以用之。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皇侃疏: “从,犹放也。踰,越也。矩,法也。年至七十,习与性成,犹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虽复放纵心意,而不逾越于法度也。” (注,皇侃读从为纵) 所谓“习与性成”,即就是物我圆融。朱熹说: “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8 页7 此一则语录, 论

17、语反身录中说:“真夫子一生年谱,决口不及官阀履历事业删述,可见圣人一生所重,惟在于学,所学惟在于心,他非所与也。”明代顾宪成四书讲义 : “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都将其看作是孔子的夫子自道。可是,宋代程朱以为,孔子圣人,乃是生而知之者,不待如此琐琐屑屑日积月累而成者。而是为中人立一为学进德的门径罢了。反身录说圣人之学,惟在于心。从此章语录来看,为学始于志,立于智,进于思,成于悟,顺于情,入于心而大成。 凭借以意志和认知的能力,逐渐认知外物和天命, 以协调内外的关系和融洽度为宗旨和归宿。当今的教育和为学,重在能力,而能力的提出,是从人的劳动、实践、创造等一系列适应社会和改造社

18、会的生命本质上提出的。主要是建立在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的物我关系。 而孔子讲的学, 不但是从认知的能力、 实践的能力上,而且从精神的追求上,达到物我的和谐。如今,个人的能力,也包含了适应社会、实现自我这一层面。而对社会的适应,是否就会带来对自身个性和精神追求、价值追求的改变与伤残, 甚至变成随波逐流、 与世浮沉的犬儒, 而以沦落精神的高度为代价。 诗人丧失精神的归宿和终极价值的追求,偏离生命的真谛。孔子的“从心所欲,不踰矩” ,合理的处理了心、欲、义和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获得一种平衡与和谐。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

19、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孔安国注:“鲁大夫仲孙何忌,懿,谥也。 ”孝, 祭统 : “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无,古本作毋。违, 说文解字: “离也。 ”刘宝楠正义说:“引申为背弃之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8 页8 樊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樊须,字子迟。少孔子三十六岁。 ”御, 毛诗车攻传:“御,御马也。” 说文解字: “御,使马也,”死, 说文解字: “澌也,人所离也。”葬, 说文解字: “臧也,从死在中,一,所以荐之。”当孟懿子

20、有问于孔子之时,孔子答为“无违”,是未竟其意也。孔子答门人所问,有此一种教诲之法。有问必有答,答之而不尽其言,欲使门人自得其解,如里仁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夫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亦是未竟之言,而曾子能知夫子之意,是以夫子不为申述,门人不知,则问于曾子。此外,孔子教诲学生,不尽己意,亦欲使门人以夫子之言为启发,自己了悟,所谓举其一而望其反三焉, 告诸往而望其知来也。门人如果不能受此启悟, 尚有疑问,一知半解,则自当一问再问, 穷根溯源,夫子知其不能自得, 则必然为之详言细论, 必求尽意,无所隐瞒。圣

21、人教人,循循然善诱人,此为一例。然而,夫子答孟懿子之问,并未尽意,是望懿子自思而得,如其不得,则望其进问其详。 然而,孟懿子一问而终, 不复再问,夫子知其未必能知 “无违”之深意,又失望其一问而终。孔子欲为明言,而师无往教之礼。不为明言,则其终然迷惑不明,于是转告于樊迟,郑玄注: “恐孟孙不晓无违之意,将问于樊迟,故告之。” 樊迟闻“无违”之教,自知不能思得其意,随即问于夫子,夫子为之解析清白。则樊迟之好学、好问,与孟懿子之一知半解,其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孟懿子既不能再问其详, 则其不能笃行此句之教则可知。夫子为教之方,以及其与人为善、有教无类、不吝不弃之境界,可谓高尚。又,孟懿子为孟僖子之子

22、,僖子临终,嘱托懿子从孔子问礼,是懿子曾学礼于孔门。然而,皇侃疏中引用卫瓘曰: “三家僭侈,皆不以礼也。 ”方观旭论语偶记引用礼记檀弓曰:“三家视桓楹”,可见僭越葬礼。 论语八佾: “三家者以雍彻。”亦是僭越祭祀之礼。可见,懿子虽曾问礼于孔子,但却知而不行,三家同一行径。后来,孔子堕三都,亦唯有孟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8 页9 不行,使得孔子之计无果而终。 孔子因此以“无违”于礼教诲之, 非泛论也。又又, “无违”二字,古注有三种理解,一者理解为无违其意,无违其志。皇侃疏:“言行孝者每事须从,无所违逆也。”

23、王充论衡论孔篇 :“懿子听孔子之言, 独不嫌其毋违志乎?樊迟不问,毋违之志遂不可知也。”似乎无违其志也是一种理解。其二为朱熹, “无违,谓不背于理”,则是宋代道学的特殊思想。其三为不违于礼,当从后文得之。孔子思想,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不能以礼事君,是为不忠,不能以礼事父,是为不孝。不亲其亲,不爱其父,是为不孝。然而,亲之而无礼,则不能无过。爱之而歉于礼,则不能尽致孝子之意,不能尽契乃父之心。爱之而僭越于礼, 则是养之非分, 其父不能尽受而无愧于心, 受而无愧则是陷父于不义,以此非礼之道事父,则为不孝。人无礼不立,父子皆然,礼之用,和为贵。爱人以礼,成人之美,则近于仁矣。2、6 孟武伯问孝。子曰

24、:“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马融注:“武伯,懿子之子仲孙彘,武,谥也。 ”伯, 尔雅释诂: “长也。 ”唯,独也,仅此而已。忧,愁也。此句有两种解释,其一,马融注: “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始父母忧。 ”皇侃疏: “言人子欲常敬慎自居,不为非法,横使父母忧也。若己身有疾,唯此一条非人所及,可测尊者忧耳。 ”朱熹注: “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 常以为忧也。 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始父母不以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 ”王樵四书绍闻篇 : “武伯所问者,人子事亲之道。夫子所答者,父母爱子之心。知父母

25、爱子之心,则知人子事亲之道矣。以父母之心为心,最当深体。 ”主要是将“其疾”理解为“其子自己之疾病”,使父母怀忧,此为不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8 页10 其二, 经意杂记: “ 论衡论孔云: 武伯善忧父母,故曰惟其疾之忧。 又淮南子 说林 : 忧父母之疾者子, 治之者医。高诱注云: 论语曰: 父母惟其疾之忧。故曰忧之者子。则王充、高诱皆以为人子忧父母之疾为孝。”刘氏正义: “ 礼记曲礼云: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食不至变貌,笑不至呻,笑不至詈,疾止复故。皆以人子忧父母

26、疾为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何晏注:“弟子,姓言,名偃。” 仲尼弟子列传: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是谓,王引之经传释词: “是谓能养,是与祗同义,故,薛综注东京赋曰:祗,是也。 ”养, 说文解字: “供养也。”别, 尔雅释诂: “分也。 ”此章歧说甚多。包咸注:“犬以守御,马以代劳,皆养人也。 ”似乎认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是说犬马能服劳于人,似能养人,然而却不能致敬于人。为人子者,岂能为此犬马之有养无敬哉?所谓敬者,礼也。所以,皇侃疏: “犬能为人守御,马能为人负重载人,皆是能养而不能行敬者。故

27、曰: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也。 ”包咸注又一说:“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不敬,则无以别。孟子曰:食而不爱,豕畜之,爱而不敬,兽畜之。 ”是以养父母犹如养犬马也,比父母于犬马,稍嫌不伦,但朱熹取之: “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 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 则与养犬马者何异?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李氏论语札记: “如旧说犬马能养, 则引喻失义, 圣人恐不应作是言。且能字接犬马说,似非谓人能养犬马也,盖养禽兽亦能相养,但无礼耳。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8 页11 养亲耳不敬,何以自别于禽兽

28、乎?”此又一义。包慎言温故录: “犬马二句,盖极言养之事。虽父母之犬马,今亦能养之也。 内则 :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此敬养兼至,故为贵也。若今之孝者,不过能养,虽至于父母所爱敬之犬马亦能养之, 只能养父母,不能敬也,何以别,何以别乎今也。”此又一解。刘氏正义引用其内兄 经意说略,以为犬马是指小人, 小人力养父母,君子如若仅能供养父母饮食,而不能用礼以敬,则君子、小人何以别。此又一解。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服, 尔雅释诂: “事也。 ”劳, 尔雅释诂: “勤也。 ” 说文解字: “劳,剧也。从

29、力荧省。 ”馔,刘氏正义:“具也。 ”并引说文解字: “籑,具食也。从食,算声。馔,籑或从馔。 ” 古代汉语词典: “安排饭食。”又,马融注:“馔,饮食也。”曾, 说文解字: “词之舒也。”段玉裁注: “曾为言乃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曾,则也。”色难,有两种解释。第一, 包咸注曰: “色难者,谓承顺父母色乃为难。 ”马融说:“服劳先食,汝谓此为孝乎?未孝也。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也。”以人子能顺从父母之态度容色为孝,不待父母明言而从之。从其色,则能顺其心。行能至此,则先须能查父母之色,体谅父母之心,查其色而知其心,则所谓观于无形,听于无声。第二, 诗经邶风孔颖达正义引郑玄注云:“和颜悦色,是为难

30、也。 ”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8 页12 侃疏: “夫气色和则情志通,善养亲之志者必先和其色,故曰难也。” 朱熹注: “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 ”则是以“色”为人子之容色态度。所以,朱熹进一步发挥:“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也有两种讲法。第一,弟子,指年幼者,晚辈。先生,指年长者,成人。先生、弟子,并为人子,仅有长幼之别罢了。 馔,为摆放饮食, 安排酒食。 所以年幼者服其劳

31、,使父母免于提携负戴之劳, 年长为父母供具酒食, 使父母能的口腹之养。 刘宝楠正义引用刘台拱论语骈枝之说如此。第二,先生指父兄。马融“先生,父兄也。”朱熹:“先生,父兄也。”馔,动词,享用饮食。马融注: “馔,饮食也。”朱熹注:“食,饭也。馔,饮食之也。 ”则是认为,有劳动之事,则弟子先承担,有酒食之食,则父兄先享用。2、9 子曰: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回,孔安国注:“回,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鲁人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 ”终日,竟日,整日。愚, 说文解字: “憨也。 ”退,还也,却也。发, 释名释言语: “发,拨

32、也。拨,使之开也。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是孔子和颜回谈论终日,颜回对夫子之所言,无所怪问,不疑,不问,似乎愚钝之人,而无所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8 页13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颜回退而自省其所得于夫子之教,反而能发明夫子之意,孔安国注所谓“与二三子说绎道义,发明大体,知其不愚也。”其二,是孔子退而观察颜回之燕居、常行,发现他能行夫子之交,发明大体,则之颜回不愚也。2、10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视, 说文

33、解字: “瞻也。 ”以,何晏注:“以,用也。言视其所行用。 ”朱熹注: “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杨伯骏认为,“以”可以理解为“与” ,所以,就可以理解为“所与” 。观,细看。“常视曰视,非常曰观” 。 ( 榖粱传隐五年传)由,何晏注:“由,经也。言观其所经从。 ”察, 尔雅释诂: “察,审也。” 说文解字: “察,覆审也。”安,朱熹注:“所乐也。 ”刘宝楠注:“安,意之所至也。”瘦,孔安国注:“瘦,匿也。言观人始终,安所匿其情?” 方言 : “瘦,隐也。”理解这一句,前人多阐发“视、观、察”三字之由浅入深,又细说“所以”“所由” “所安”的不同。刘氏正义: “视、观、察,以浅

34、深次第为义。 ”皇侃疏: “视,直视也。观,广瞻也。察,沉吟用心忖度之也。即日所用易见,而从来经历处此即为难,故言观。性情所安最为深隐,故云察。”夫子看来,观人有法,观其所以、所由,所安而已。此句似乎可以就行事而言, “ 所以 ,言其现为之事也。所由者,言其事迹来历从由也。 所安者,言其本心所主定至之处也。 ” ( 四书辩疑 此说虽似有理, 但是所谓“本心所主定至之处” 如何体察, 恐非易事。)此句又似乎可以就交游之道而言。所以,即所与,所友之人如何。所由,亦即所用之人如何。所安,以及所敬仰安处之人如何。此外,此句又可以就人之德行境界而言。所以,目的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35、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8 页14 所由,手段也,所安,性情也。2、11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何晏注:“温,寻也。”故,古也,旧所习也。温故,可以作两解。一是,就个人而言,温习前日所学。二是,寻绎古代典籍故录。新, 广雅释言: “新,初也。”师, 礼记王制: “师者,亦使人法效之者也。 ” 礼记文王世子: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此句有三解。一者,为学重在日积月累,旧学按时重温而不忘,新知日增而不辍,则德业渐高而不可限量,于是则能为人师,教导来学。何晏注: “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人师矣。 ”皇侃疏: “故,谓己所已得之

36、事也。所学已得者则温燖之,不使忘失,此是月无忘其所能也。新,谓即时所学新得者也,新知谓日知其所亡也。若学能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此乃可为人师也。”又引用孙绰的讲法,“滞故则不能明新,希新则存古不笃,常人情也。唯心耳秉一者守故弥温,造新必通,斯可以为师者也。 ”重在讨论如何处理旧学和新知之间的关系,强调兼得而不偏废。因此则可以为师。二者,未学重在通古博今,温故,即寻绎古学古道,新知,则是考察当世之务,使古今得以贯通,见识宏通而无碍,则可以为师以教来学。刘宝楠正义引用刘逢禄论语述何篇云: “故,古也。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者也。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汉初经师皆是也。”(这是刘逢禄公羊

37、学所宣扬的孔子改制之义,道不变,随世制作。)又引黄式三论语后案之说,根据汉书成帝纪诏:“儒林之官,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 ”以及论衡谢短篇 :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古今不知,称师如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8 页15 又孔颖达礼记叙中云: “博物通人,知今温古,考前代之宪章,参当时之得失。 ”可见,当汉唐之时,有此一种解说。三者,温习旧业、寻绎古书,则必求心得新见,如此则可以为师。朱熹注: “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 故可以

38、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为人师,正与此意相互发也。”强调为学要有新见。 笔解 : “吾谓故者,古之道也,新,谓己之新意,可为新法。 ” 困学记闻: “范崇伯曰:温故而不知新,虽能读坟、典、索、丘,足以为史,而不足以为师。 ”可见,宋代以后,学者多强调创新见解。与汉代之贯通古今、渊雅博学不通。此句的理解,还有一问题, 即“而”字如何理解。 是表示“温故”与“知新”的并列关系,还是表示“温故”与“新知”的因果关系。此外, 论语稽中又说一别解,可为参考。 : “师即谓此温故知新之学,非为人之师也。 凡人于故者时时寻绎之, 则于故者之中每得新意, 天下之义理无穷,人心

39、之濬发亦无穷,所谓归而求之,有余师者是已。”2、12 子曰: “君子不器。”器, 说文解字: “器,皿也。”包咸注曰: “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 ”君子行道,与器物特施于一用而不同, 孔颖达疏以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 解释此句,可谓切当。朱熹注: “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材一艺而已。”刘宝楠正义:“此则学为修德之本。君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 ”人之用,可称者技艺,无可成者道德,人之名,可称者事功,无可称者道德。据此,孔子认为,君子当以学道、行道为先,而不以物用为先。道大,无所物用,然而有大用,无此不足以为君子。李氏论

40、语札记: “器者,以一能成名之谓。若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不器,是犹未离乎器者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8 页16 此论十分中肯,知此,则可知包咸、朱熹之论,犹未中的。孔子之意,不是说君子小人之别在“大器” “小器”之间,而是在“器”与“不器”之间。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又断句为: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解释。其一,人须先行其实,然而从而言之。所以,孔安国注:“疾小人多言而行之不周。 ”注文从反面阐明孔子此言的用意。朱熹集注中引周氏云:

41、“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其二,人若有言,则须己躬行在前,然后可望他人从而行之。皇侃疏:“君子之言必为物楷,故凡有言皆令后人从而法之也。”又引王朗云: “鄙意以为,立言之谓乎?传曰:太上立德,其次立言。 明君子之道,言必可则,令后世准而从之,故曰而后从之。 ”其实,孔子反复谈论到了言与行的统一问题。他并不是要否定言,只要行,而是强调言行一致。言过其行,或者有言无行,则是佞口小人,鲜仁无实。行过其言,或者有行无言,虽然于德无伤,但是言之不足,似乎夫子也有矫正之意。孔子说: “有德者必有言”, “辞达而已”, “不学诗,无以言”等,可留意焉。2、14 子曰: “君

42、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经典中的小人,有二义。其一,微贱之人。其二,无德之人。此句的讲法有两种。其一,周有普遍之意, 则君子有普适之德, 无偏狭营私之利。 孔安国注:“忠信为周,阿党为比”。皇侃疏云: “周是普遍之法,故谓忠信。比是亲狎之法,故谓为阿党耳。”又引用孙绰说:“理备故称周,无私故不比也。 ”后来朱熹注解曰:“周,普遍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厚之意,然周公而比私耳。 ”在程允夫中又引申为君子容众的一种境界。 “尊贤容众,嘉善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8 页17 矜不能,此之谓周。溺爱徇私,党同

43、伐异,此之谓比。”其二,王引之的经义述闻:文十八年左传 “顽嚣不友,是与比周”,杜注: “周,密也。”哀十六年“周仁之谓信” ,注: “周,亲也。” 离骚:“虽不周与今之人兮”,王注: “周,合也。 ” 说文 : “比,密也。 ” 夏官大司马 : “比小事大,以和邦国。 ”郑注: “比,犹亲也。” 吴语 : “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韦注: “比,合也。”盖周与比皆训为亲为密为合,故辩之者如是,以义合者周也,以利合者比也。晋语 : “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党也。籍偃曰:君子有比乎?叔向曰: 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 比也。引党以封己,利己而忘君, 别也。 ”彼之

44、所谓比, 即此之所谓周, 周以举义者也, 比德以赞事者也。 彼之所谓党,即此之所谓比,举以其私者也,引党以封己者也。 比与党相近,故辩之曰“比而不党。 ”比与别相近,则辩之曰“比而不别” ,文意正与此相类。2、15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有两种解释。其一,惘然无知。 (包咸注:学而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皇侃疏: “若唯学旧文而不思意,则临用行之时罔罔然无所知也。” )其二,罔,诬妄也。 (皇侃疏记)一通云:“罔,诬罔也。言既不精思,至于行用乖僻,是诬罔圣人之道。” )殆:有两种解释,一是疑惑的意思。 (王引之经义述闻 : “思而不学,则事无证验,疑不能定也。”

45、)二是危险的意思。(朱熹: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三是“殆”是“疲殆”的意思,就是“疲劳而无所得”的意思。(何晏注:“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怠。” )学,从广义的角度来说, 包括读书学习在内, 还包括增广社会见闻。 思,不仅仅是思考书本所述的逻辑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还包括对社会见闻的深思和明察,进而反省到自己作人行事的具体行为中去。总之,古人所谓“学”,是包括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的积累和道德修养在内的,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刘宝楠引道德说中的话说“义者,徳之理也。为学之道,明于古人所言之义,而因验之身心,故思足贵也。 ”引荀子劝学篇说:“小人之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8 页18 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 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可见,古人所谓学习, 讲求从一些古今人物的道德文章、事迹中, 探求明事养德的道理和心得,所以,最讲求“得之于心”。博学、慎思、笃行,才成为影响深远的古训。2、16 子曰: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端,耑的假借字。说文解字: “耑,物初生之题也。端,直也。 ”是二字本意不通,后来假借合并为一字。害, 说文解字: “伤也。 ”此一则文句虽短,但是歧说异解层出不穷。其一,何晏注:“攻,治也。”以及研究钻研之意。又何注云: “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

47、。 ”意思是说,为善之道多门,故殊途而同归,然而所谓异端者, 则不能归于善, 是以学治此道者, 由此而受其害也。将“也已”理解为语气词。然而,此处的“异端”到底指什么呢?又有多种理解和说法。第一,异端,所谓异己者也。论语补疏中说:“汉世儒者以异己者为异端。尚书令韩歆上书欲立费氏易 、 左氏春秋。范升曰: 费、左二书无有 本师,而多反异。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此以习左氏为攻乎异端。陈钦称左氏孤学少与,遂为易家之所覆冒。升以习左氏者为异端,钦又以斥左氏者为异端。 ”因此,所谓“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就成了彼此辩难相互指责时的引语。第二,异端,所谓本末之末端是也,所以是小道、小技。公羊传文公时

48、而年传注:“他技奇巧,异端也。 ” 礼记大学注:“他技,异端之技也。 ” 论语后录: “异端即他技,所谓小道也。小道必有可观,致远则泥,故夫子以为不可攻,言人务小道致失大道。”戴震东原集: “端,头也。凡事有两端谓之异端, 言业精于专, 兼攻两头, 则为害耳。”汉代人常用“异端”来解释“他技”,是将“异端”理解为害道的小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8 页19 第三,异端,所谓执一之偏见异解, 与宏达中庸之道相异。论语补疏:“袁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郑康成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竟设异端,百家互起。康成依方辩对,

49、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盖以儒者执一不能通,故各有一端以难之,是为竟设异端。康成本通儒,不执一,故依方辩对,谓于众异之中, 衷以道也。是即康成之攻乎异端矣。 道,中于时而已。故孔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第四、所谓异端,就是多端之学,异乎专一之学。论语足证记云:“ 春秋文公十二年传曰: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 ,解诂曰: 断断,犹专一也。他技,奇巧异端也。 ”颜氏家训省事篇云: “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鼹鼠五能,不能成技。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

50、百人中,天文、画绘、棋博、鲜卑语、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第五,正统儒家则将所谓“异端”异端为离经叛道的杂书和邪说。皇侃疏: “攻,治也。古人谓学为治,故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皆云治其书,治其经也。异端,谓杂书也,言人若不学六籍正典,而杂学于诸子百家,此则为害之深。”朱熹集注中引用范氏云: “攻,专治也。故治木、玉、金、石之工曰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无君,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 ”其二,攻,伐也,攻击反对之意。已,止,小王之意。所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意思是说,攻击异端,则其害也就消亡了

51、。孙奕示儿编: “攻如攻人之恶之攻,已如末之也已之已。已,止也。谓攻其异端, 使吾道明, 则异端之害人者自止。”赵翼的陔余丛考:张凤翼谓能攻击异端则害可止。此外,王闿运的论语训云: “攻,犹伐也。先进篇曰: 鸣鼓而攻之。道不同,不相为谋,若彼攻去其异己者,既防于学,又增敌忌,故有害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8 页20 是针对伐异的危害性而言的。2、17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孔安国注:“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仲由字路,卞人也。少孔

52、子九岁。 ”诲, 说文解字: “诲,晓教也。”女,平等之称,第二人称。“诲汝知之乎”的意思,有两解。第一、就像朱熹、杨伯峻所说的一样,“告诉你知之的道理”。第二、是古老的解释,“我诲汝之言,汝知之否耶?”第三、俞樾:“此知字,当读为志。”“是知也”的“知”有两种理解。第一,读如字面,“这就是知了”。第二,读如“智”,“这就是聪明才智”。孔子对子路此一番教诲,原有背景。荀子子道篇: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於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由!”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

53、。孔子曰:“志之,吾语女。奋於言者华,奋於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8 页21 朱熹说: “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未知以为知者,故孔子告之曰我告汝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弊,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这里把上文“知之之道”和下文“知也”都解为“知道”,进而引申出“不自欺的知”和由此可能

54、获得新知的道理。虽然曲折这一点,但是体现出循循儒者,教诲深切的意思。钱穆新解:先生说:“由呀,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时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钱先生主要着眼于要人有“自知之知”,知道你知道什么,知道你不知道什么。这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是一种作人的智慧和境界。钱先生解释这一条说:“人有所知,必有所不知,但界限不易明辨。每以不知为知,以不可知为必可知。如问世界何由来,宇宙间是否真有一主宰,此等皆不可必知,孔子每不对此轻易表示意见,因此孔子不成为一宗教主,此乃孔子对人类知识可能之一种认识,又孔子教人求知一亲切之指示。又人类必有所知,乃始知其有不知。如知马,始知非马。但不知其究

55、竟为何物。然则我所谓知此物非马者,乃仅知我不知其究竟为何物而已。人多误认此不知为知,是非之辩,遂滋混淆。论语此章深义,尤值深参。”按,钱先生此种解释,不见得符合孔子愿意,但是,他揭示出一个更加深刻而富有启发意义的解释。把孔子和子路在具体环境下说的话,放在一个普遍意义上,甚至人类知识论的意义上,作出一番解释。让人闻其所未闻。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总会有自己不知道的领域在,认识有误的领域在,当此之时,何者为真知,何者为不知,真能判断于心。确实是需要大智慧的。此外,就一个具体的人而言,自己知道什么,自己不知道什么,自己看似知道的东西,是否真正知道。都需要一种智慧和自我审视反省的功夫来达到。精选学习资

56、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8 页22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张,郑玄注: “子张,弟子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 仲尼弟子列传: “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 ”干,郑玄注:“求也。 ”段玉裁以为“干”的本字应为“迁” , 说文解字: “迁,进也。读若干。”禄, 尔雅释诂: “福也。 ”郑玄注: “禄位也。” 周官太宰郑注:“禄,若今月俸也。位,爵次也,位定然后受禄。”所以,朱熹说: “禄,仕者之奉也。”又,

57、诗经大雅旱麓中有“干禄岂弟” “干禄百福”的句子,所以,“子张学干禄”是“子张学干禄之诗云尔。”阙疑,凡所疑问不定之处, 则付之阙如, 不强解臆说。 阙,空也。刘宝楠说: “义有未明,未安于心,空缺之也。 ”尤,包咸注:“过也。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刘宝楠所: “余,足也。心足乎是也。”与其心之所安而有余者, 则谨慎言之。 其实,此解固然有理, 但是不亦迂乎。夫子之意,博学多闻,于其有疑者阙如,其余不疑者慎言,则可以少有过误了。包咸注:“疑则缺之,其余不疑,犹慎言之,则少过。”殆,包咸注:“危也。 ”悔,恨也。遗憾。“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多见世事,其中行事危险者,则

58、阙而不从。其余平正安稳者,谨慎行之。则少有遗憾。包咸注:“所见危者,缺而不行,则少悔。 ”“禄在其中矣。”郑玄曰: “言行如此,虽不得禄,亦同得禄之道。 ”学干禄,重点不在于汲汲于富贵而干进, 而在于培养所以得禄之道, 得禄之道,在言行无失无过。此无失无过之道, 不仅在他人不以我之言行为过失,而且在于自身不以其言行为过失,所以外不致怨,内不有悔。行事如此,则得禄之迟早,禄位之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8 页23 歉,则不可得而为矣,所谓富贵在天者也。圣人教人,重在为本。孟子所谓“修天爵而人爵至”者也。2、19

59、 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哀公,包咸注:“鲁君谥。”名将。何为,如之何。刘氏正义曰: “何所为之也。”服,从也。举,任用,举用。直, 说文解字“正见也。 ”正直。错,包咸注:“置也。 ”通措。 说文解字: “措,置也。”枉,曲邪。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孔安国注:“鲁卿季孙肥,康谥。 ”以,而,与,并列连词。临, 尔雅释诂: “视也。 ”庄,包咸注:“严也。 ”朱熹曰:“谓容貌端严也。”慈, 说文解字: “爱也。 ” 释名释言语: “慈,字也

60、。字,爱物也。 ”教, 说文解字: “上所施,下所效也。 ”季康子问于孔子,如之何行政,则可以使民敬业、忠事,劝勉上进?于是孔子作如是之对。包咸注: “君临民以严,则民敬其上。君能上孝于亲,下慈于民,则民忠矣。举用善人,而教不能者,则民劝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8 页24 所谓“临民以庄”,未必仅指临民之时,气貌庄严端肃,应该还指对待所有民事,都要谨慎严肃,如果仅指面色态度,则何待孔子之言。所谓“孝慈则忠”,包咸以为,孝是孝于亲,慈是慈于民。则民从而效法之,则归于忠矣。清代王引之认为,上下文中的“庄则敬

61、”“举善教不能则劝”都是“临民”之事,其中突然出来“事亲”之事,不伦不类。所以,他认为“孝慈”,也是针对“临民”而言的。但是,“慈于民”还好理解,“孝于民”就比较费解。王氏旁征博引古书用例,证明“孝与慈不同,而同取爱利之义,故子爱利其亲谓之孝慈, 因而上爱利其民亦谓之孝慈。 ” 如 魏书甄琛传 : “慈惠爱民曰孝”可谓一证。后来,刘宝楠正义取次说,并且补充了数条例证。如荀子大略篇 : “礼也者,老者孝焉,幼者慈焉。 ” 祭仪云: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 贵老,为其近于亲也,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爱利老者,为孝。爱利幼者,为慈。无论是否夫子关系。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

62、“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或,刘宝楠正义引郑玄注: “或之言有人,不显其名,而略称为或。 ”施,杨伯骏注:“延及。 ”有政,有字无义,加于名次之前,这是古代构词法的一种形态(杨伯骏)。包咸注: “或人以为,居位乃是为政。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辞。友于兄弟,善于兄弟也。施,行也。所行有政道,与为政同耳。”皇侃疏: “惟孝,惟孝尽于孝也。 ”范宁云: “夫所谓政者,以孝友为政耳。行孝友则是为政,复何者为政乎?”这一段话,说出了孔子对于政治的理解。前人的理解, 认为孔子的意思是, 认真履行孝友之道, 遵守这些伦理道德的规范,虽然不是在位行政,但是,从小的方面来说,必

63、然会对当时的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8 页25 治产生良好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这就是为政的一种内容。实际上,孔子理解的政治, 并不是一种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内在关系的运行,而是社会的伦理结构及其内在关系的运行。伦理关系、道德关系、权力关系是三位一体的。因此,政治的目的,是实现伦理的圆满。因此,对一个人来说,完善其伦理道德,就是一种政治。在位行政,为政以德,最终的目的也是要全社会完善其伦理道德。行政的主要方式,就是伦理教化。2、22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而

64、无信,不知其可”孔安国云: “言人而无信,其余终无可也。 ”大车,包咸注:“牛车。 ”小车,包咸注:“驷车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包咸以为“輗”乃大车“辕端横木以缚轭者也。 ” “軏”为小车“辕端上曲钩横者也。 ”朱熹沿用此意不改。凌涣古今车制图考云:“大车鬲以驾牛,小车横以驾马,其关键则名輗軏。辕所以引车,必施輗軏而后行。信之在人,亦交接相持之关键,故以輗軏喻信。包氏以逾丈之辀,六尺之鬲,而当咫尺之輗軏,疏矣。”孔子说,做人一旦言而无信,则不知其何事可成可称也。一无信,则其余不足成,不足道。人既失信于人,则必不为人所信,人不信其言行,不信其德性,则必不获助与人,则必不通行于世。2、2

65、3 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又断句为: 子曰: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世,郑玄注:“世谓易姓之世也,问其制度变异如何。”朱熹注: “王者易姓受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28 页26 为一世。 ”夏、殷、周,三代有天下之号。皆因于地名而为天下政号。损, 说文解字: “减也。 ”益, 说文解字: “饶也。 ”继, 说文解字: “续也。从糹,一曰反为,即断字

66、。 ”子张问: “十世可知也?”陆德明经典释文: “可知也,一本作可知乎。 ”说明这是问句,子张以十世制度变革之道为问。因为礼主文质,所以孔安国注:“文质礼变也。”子曰: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马融注曰:“所因,谓三纲五常,所损益,谓文质三统。”朱熹解释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谓仁义礼智信。文质,谓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三统,谓夏正建寅为人统, 商正建丑为地统, 周正建子为天统。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则自今以往,或有继

67、周而王者,虽百世之远,所因所革,亦不过此,岂但十世而已乎?”马融所谓不变者,纲常是也。损益者,制度文质是也。所谓三纲五常, 文质三统, 皆是汉代今文经学之论调。 清代刘宝楠正义对此也加以沿用。夏尚忠,而其蔽则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承夏,而其蔽则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承殷,而其蔽则利而巧, 文而不惭, 贼而蔽。则承周者,又当救之以质, 故凡有所损益, 皆是变异之道。 三王为损益之极, 极则思反。白虎通三教篇 : “三者如连环,周则复始,穷则反本,此则天地之礼,阴阳往来之义也。”认为三王尚忠、尚质、尚文,因而不该则各有其蔽,于是损益其礼,而救前代之失,如是循环往复,礼文之变极矣。倡导着一种历

68、史变革中的循环论,因此,根据这种规律,则百代之变化,也可预知于千载之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28 页27 顾炎武也有此种认识。日知录云:记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 必自人道始矣。 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 此其不可德与民变革者也。自春秋治并为七国,七国之并为秦,而大变先王之礼,然其所以辩上下,别亲疏,决嫌疑,定是非,则固未尝有异乎三王也。故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顾炎武的看法,强调的是变革的是

69、制度,而不变的是治道,前者随世损益,后者百世相因。关于“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看法。笔解中韩曰: “孔马皆未详仲尼从周之意,泛言文质三统,非也。后之继周者得周礼则盛,失周礼则衰,孰知因之之意其深矣乎。”意思是说,孔子认为,商于夏,有所损益,周于商,有所损益。然而自周以来,周公成此盛典,后之人无所用其智能矣。故此,百世之治,不过从周而已,则曰可知矣。2、24 曰: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鬼, 尔雅释训: “鬼之为言,归也。”所谓,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根据周礼,祭祀有天神、人鬼、地示三类。此一则论语是关于人鬼祭祀而言。 所以郑玄注云:“非其祖

70、考而祭之者,是谄求福也。 ” 论语稽求篇云: “鬼是人鬼,谓人之为鬼者,传指祖考言,故又曰其鬼。周礼大宗伯职 : 掌天神、人鬼、地祗之礼。 以人鬼为祖考是也。但非祖考则谁肯为之祭者?左传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非类,非族正指人鬼之非祖考而犹祭者, 则在春秋时亦早有以人鬼享受,如汉祀栾公, 吴祀蒋侯,蜀祀武安王类。 故僖三十一年传, 卫成公迁都帝丘, 欲祀夏相,夏相者,夏后启之孙也。宁武子止之曰: 不可,杞鄫何事?言彼自有子孙,杞鄫是也。杞鄫何事,而我祭之?若隐公七年,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1、27 页,共 28 页28 欲易许田而故请之, 皆愿祀他鬼之证。”说明春秋之世, 已有祭祀非其鬼者。祭非其所当祭,又不以尊卑等级之别,此所谓淫祀也。淫祀非礼,因此必不能获此神鬼之福佑。谄,朱熹注:“求媚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安国曰:“义者,所宜为也。而不能,是为无勇也。”孔子不独称赞“勇”,勇必以义。阳货篇子路曰: “君子尚勇乎?” 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然而,见义不为,则为无勇也。前代注家以为,非其鬼而祭,是不当为而为,见勇不为,是当为而不为。前后不相类,或以为有所指。 刘宝楠正义谓, 季氏旅泰山是祭非其鬼, 冉有仕季氏,弗能救,是见义不为。仅是猜度而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2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