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八单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7465982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6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八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八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八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八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八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八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之第八单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第八单元统计统计龙街中心小学保玉琼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单元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

2、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一一) ) 第一课题第一课题统计统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 106、107、108 页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的问题。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填写简单的复式的

3、统计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采用提探拓提探拓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展开的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开讨论交流、小结归纳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自己称好体重。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 1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到什么?2、学生提问。3、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整理并预设以下问题。(1) 、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2) 、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3) 、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

4、探究学习。二、探究学习。1、出示自探提示。(1) 、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 、怎样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2、各组把一年级的体重统计。3、出示统计表(1):体重(千克)15 及 15 以下 16-20 21-25 26-30 31 及 31 以上人数。4、师生互动: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5、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6、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组长把课前自称的体重统计并上交。7、出示统计表(2)体重(千克)15 及 15 以下 16-20 21-25 26-30

5、 31 及 31 以上人数.8、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7、共探。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三、应用拓展。三、应用拓展

6、。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3、活动、统计数据。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6、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体重千克年级人数15 及2125263031 及31 以下15以下1620一年级二年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课题第二课题统计统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109、110、111 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

7、、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表现形式。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采用提探拓提探拓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展开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通过自探、合探、展开讨论交流、小结归纳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一、提出问题。1、观察课件。2、教师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

8、供服务。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3、学生设疑:预设以下问题:(1) 、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分别有几辆?(2) 、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1、出示自探提示。(1)通过观察,数数,发现数车又快又准确的方法。(2)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3)明确用 1 格表示几个单位的统计形式。2、学生自学。3、针对自探提示的问题,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发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的辆数。(2)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记录完后,交流:在观看录像

9、时,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小结:用画正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问: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产生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3、共探。(1) 、讨论: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2)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3)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4) 、学会制作统计图。a、分组讨论:如果用每个表示 2 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太麻烦了,怎么办呢?小结:用 1 个表示 5 辆车比较合适。b、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C、小结;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三、应

10、用拓展。三、应用拓展。(一) 、练一练。1、独立完成第 111 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 13 题。(二) 、全课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九单元第九单元找规律找规律龙街中心小学龙街中心小学保玉琼保玉琼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部分内容与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一样,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方

11、式学习;也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发现的不同规律,都应给予肯定,对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动态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一课题第一课题找规律找规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第 115116 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排列含着数学知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采用提探拓提探拓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

12、师展开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开讨论交流、小结归纳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自制图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 观察引入,提出问题。观察引入,提出问题。1、 观察(出示教科书第 115 页墙面图、地面图)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2、学生设疑:预设以下问题:a、每行有几种瓷砖?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3、 揭示课题:找规律二、二、 探究新知,发现规律。探究新知

13、,发现规律。1、出示自探提示:请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规律,(a、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b、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c、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学生自学。3、针对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4、共探。教师引导, 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 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然后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小结: 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5、 欣赏生活中的规律图案。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现象到处都有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三、三、 应用拓展。应用拓展。(一) 、练一练。1、 刚才欣

14、赏了这么多美丽的有规律图案,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学生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2 、接 着 往 下 画 : 、 、(二) 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2、 提高练习: (接着往下写)(1) 、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2) 、1234、4123、3412、。(3) 、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4) 、练习二十三的第 2 题。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题第二课时题图形的变化规律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课本第 116 页例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

15、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采用提探拓提探拓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展开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开讨论交流、小结归纳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自制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 复习旧知引入:复习旧知引入:1、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

16、成。(1)1 4 7 10 () ( ) ( )(2)4 6 8 10 ( ) ( ) ( )(3) 2、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二、提出问题。二、提出问题。1、 请大家看书第 117 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 2 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课件出示)2、动物园在开运动会,小熊、兔子、猴子、青蛙都来参加了出示小黑板: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3、学生提问。预设问题:1、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2、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3

17、、排列时如何循环?二、二、 探究新知。探究新知。1、出示自探提示。(1)、仔细观察,动手亲自摆一摆,推理出图形排列的规律。(2)、口述排列的规律。2、自学例 1、画一画、摆一摆。、3、合探。 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交流:(1) 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2) 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 如此循环排列。4、 合探。小结: 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四、应用拓展。(一)、练一练。1、 完成第 116 页例 1 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 1 题(

18、二)、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三课题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第 116 页例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2、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采用提探拓提

19、探拓教学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展开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开讨论交流、小结归纳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找规律。(小黑板出示 )第 1 题,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图形。第 2 题,在()里填数。 4 7 10 13()()()() 200 180 160 () 2、游戏:接规律画几个图形,让你的同桌接着画下去。 3、导入: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二、提出问题。二、提出问题。1、 出示例 2 的小正方形,让学生自学。2、学生提问

20、?预设问题:(1)、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2)、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三、探究新知。三、探究新知。1、出示自探提示:(1)通过观察,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怎样?(2)如何找数字的对应关系?2、学生自学。拿出学具试一试。让学生边摆边算,找出规律。3、合探。小组合作交流想法。4、共探。a、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1) 括号里应填 16,再摆 16 个正方形(2) 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 )=( ),肯定是 11+5=16小结: 例 2 数列相邻

21、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 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三、应用拓展。三、应用拓展。(一)、练习题。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1)、1、2、3、5、8、13、21、()、55(2)96、()、24、12、6、32、独立完成例 2 下面的“做一做”你找到了什么规律?3、引导学生完成课本 p117p118 页(完成练习二十三)37 题第 3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百)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 4 题,让学生先观察数轴上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指名交流,再在书上填写。第 5、6、7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课堂小结:(今天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