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引物设计原则必看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39.66KB
约6页
文档ID:567465571
引物设计原则必看_第1页
1/6

mi 引物设计原则1、 引物的长度一般为 15-30 bp,常用的就是 18-27 bp,但不应大丁 38,因为过长会 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丁 74C,不适丁 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反应2、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就是 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 则容易导致错配引物3'端出现 3 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如GGG 或 CCC,也会使错 误引发机率增加3、 引物 3'端的末位碱基对 Taq 酶的 DNA 合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末位 碱基在错配位置导致不同的扩增效率,末位碱基为 A 的错配效率明显高丁其她 3 个碱基,因此应当避免在引物的 3'端使用碱基 A 另外, 引物二聚体或发夹结构也 可能导致 PCR反应失败5'端序列对 PCR 影响不太大,因此常用来引进修饰位点 或标记物4、 引物序列的 GC 含量一般为 40-6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丁引发反应 上 下 游引物的 GC 含量不能相差太大5、 引物所对应模板位置序列的 Tm 值在 72C 左右可使复性条件最佳Tm 值的 计算有多种方法,如按公式 Tm = 4(G+C) + 2(A+T),在 Oligo 软件中使用的就是最 邻近法(the nearest neighbor method)6、 AG 值就是指 DNA 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该值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 的相对稳定性。

应当选用 3'端 AG 值较低(绝对值不超过 9),而 5'端与中间 AG 值 相对较高的引物引物的 3'端的 AG 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引发 DNA 聚合反应7、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的能值过高(超过 4、5kcal/mol)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 体带,并且降低引物有效浓度而使 PCR 反应不能正常进行8、 对引物的修饰一般就是在 5'端增加酶切位点,应根据下一步实验中要插入 PCR 产物的载体的相应序列而确定引物序列应该都就是写成 5-3 方向的,Tm 之间的差异最好控制在 1 度之内,另外我觉得扩增长度大一些比较好,500bp 左右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 DNA 序列的保守区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就是否形成二级结构如这个区域单链能形成二级结构 ,就要避开它如这一段不 能形成二级结构,那就可以在这一区域设计引物 ①计并具有特异性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②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③ 引物长度一般在 15~30 碱基之间④G+C 含量在 40%~60%之间⑤ 碱基 要随机分布⑥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 4 个碱基的互补⑦引物之间不能有连 续 4 个碱基的互补 ⑧引物 5 端可以修饰。

⑨引物 3 端不可修饰 ⑩引物 3 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 位1、 引物的特异性 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 70%或有连续 8 个互 补碱基同源2、 避开产物的二级结构区 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就是引物重复区DNA 二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用有关计算机软件可以预 测估计 mRNA 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选择棋板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 G° ) 小于 58、6lkJ/mol 时矿增往往不能成功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 7-deaza-2 - 脱氧GTP 取代 dGTP 对扩增的成功就是有帮助的3、 长度 寡核苜酸引物长度为 15~30bp,一股为 20~27mer引物的有效长度:Ln=2(G+C)+(A+T),Ln 值不能大于 38,因为>38 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 Taq 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C),不能保证产物的特异性4、 G+C 含量 G+C 含量一般为 40%~60%其 Tm 值就是寡核苜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苜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 Tm 值5~10C 若按公式Tm=4(G+C)+2(A+T)估计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物的 Tm为55~80C,其 Tm 值最好接近 72 C 以使复性条件最佳。

5、 碱基础随机分布 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就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喋吟或聚 嚅噬的存在尤其 3'端不应超过 3 个连续的 G 或 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 G+C 富集 序列区错误引发6、 引物自身 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状结构牙引物本身复性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棋板的复性结合人工判断,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不能大于 3bp若用7、引物之间两引物之间不应不互补性,尤应避免 3 端的互补重叠以防引物二聚 体的形成一对引物问不应多于 4 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8、引物的 3 端 引物的延伸就是从 3 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3 端也不能有 形成任何二级结构可能,除在特殊的 PCR(AS-PCR)反应中,引物 3 端不能发生错 配在标准 PCR 反应体系中, 用 2U Taq DNA聚合酶与 800mol/L dNTR四种 dNTP 各 200mol/L 以质粒(103 拷贝)为棋板,按 95 C ,25s;55C ,25s;72C ,1min 的循 环参数扩增 HIV-1 gag 基因区的条件下,引物 3'端错配对扩增产物的影响就是有 一定规律的A : A 错配使产量下降至 1/20,A : G 与 C : C 错七下降至 1/100。

引 物 A:棋板 G 与引物G:棋板 A 错配对 PCR 影响就是等同的9、引物的 5 端 引 物的 5 端限定着 PCR 产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因此 ,可以被修饰而 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地高 辛、Eu3+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 序列;引入突变位点、插入与缺失突变序列与 引入一启动子序列等10、密码子的简并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 3 端不要终止 于密码子的第 3 位,因密码子的第 3 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特异性与效率Hairpin 发卡结构如果自由能值大于 0 则该结构不稳定从而不会十扰反应如果自由能值小于该结构可以十扰反应二聚体可以在序列相同的两条引物或正反向引物之间形成如果配对区域在末端问题会更为严重 3 末端配对很容易引起引物二聚 体扩增使Pair Rating 匹配度评分匹配度低的引物对常常不太有效就是因为在同样退火温 度下Tm 低的引物决定扩增的特异性而 Tm 高的引物更易于形成非特异性结合而 造成错误的起始[11 引物的长度以 15— 30bp 为宜,否则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2】 】 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 避免相同的碱基成申排列, 引物的 G+C 含量在 40% —60%之间,若 G+C 含量太低,可在 5'端加上一些 G 或 C,若 G+ C 含量太高,可在 5'端加上一些 A 或 To【3】应避免每条引物内部形成二级结构及两条引物的 3'端互补形成引物二聚体,避免在引物的 3'端有 3 个 G 或 3 个 C 成申排列,3'端的末位碱基最好选 T、C、G, 而不选A,也有建议在引物的两端用 1- 2 个喋吟碱基。

4】 尽可能使用两条引物的 Tm 值相同(最好相差不要超过 5C),退火温度根据30 则 较低的 Tm 值选定,也可以通过改变引物的长度来平衡两条引物的退火温度Tm值可以根据 Tm=4(G+C)+2(A+T)计算 而对于较长的引物,Tm 值需要考虑动力学 参数、从最近邻位”的计算方式得到, 现有的 PCR 引物设计软件大多数都采用这 种方式 (注:对于 Tm 值的计算有争议的地方就是附加序列应不应该计算在内,我觉得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因为从理论上只有最开始的循环引物的附加序列就是 不与棋板链结合的,而在后来的 PCR 反应中,引物的附加序列就是与棋板链结合 了的)【5】引物的 3'端要与棋板严格配对,而 5'端碱基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与棋板 DNA结合的部分足够长,其 5'端碱基可不与棋板 DNA 配对而呈游离状态,这样, 我们可以在引物的5末端加上酶切位点(引入酶切位点时, 要考虑到进行双酶切的 共用缓冲液,否则给下游工作带来困难)、启动子,方便下游操作6】 不要在扩增序列的二级结构区设计引物,以免退火困难也要考虑引物设 计处棋板的特异性PCR 引物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苜酸片段 ,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 板DNA 序列。

因此,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 PCR 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 DNA 序列的保守区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就 是否形成二级结构如这个区域单链能形成二级结构,就要避开它如这一段不能形成二级结构,那就可以在这一区域设计引物现在可以在这一保守区域里设计一对引物一般引物长度为15~30 碱基,扩增片段长度为 100~600 碱基对让我们先瞧瞧 P1 引物一般引物序列中 G C 含量一般为 40%~60%而且四种 碱基的分布最好随机不要有聚喋吟或聚嚅噬存在否则 P1 引物设计的就不合 理应重新寻找区域设计引物同时引物之间也不能有互补性,一般一对引物问不应多于 4 个连续碱基的互补引物确定以后,可以对引物进行必要的修饰,例如可以在引物的5 端加酶切位点序 列;标记生物素、荧光素、地高辛等,这对扩增的特异性影响不大但 3 端绝对不 能进行任何修饰,因为引物的延伸就是从 3'端开始的这里还需提醒的就是 3 端 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 3 位,因为密码子第 3 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 与效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十条 PCR 引物的设计原则:① 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

② 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③ 引物长度一般在 15~30 碱基之间 o④ G C 含量在 40%~60%之间 ⑤⑥⑦⑧⑨⑩碱基要随机分布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 4 个碱基的互补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 4 个碱基的互补引物 5'端可以修饰引物 3'端不可修饰引物 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 3 位PCR 引物设计的目的就是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苜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DNA 序列如前述,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 PCR 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对引物的 设计不可能有一种包罗万象的规则确保PCR 的成功,但遵循某些原则,则有助于引物的设计1、引物的特异性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或有连续 8 个互补碱基同源2、避开产物的二级结构区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就是引物重复区 DNA 二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 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用有关计算机软件可以预测估计 mRNA 的稳定二级 结构,有助于选择棋板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G° )小于 58、6lkJ/mol 时,扩 增往往不能成功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 7-deaza2 -脱氧 GTP 取代 dGTP 对 扩增的成功就是有帮助的3、长度寡核苜酸引物长度为 15~30bp,一股为 20~27mero引物的有效长度:Ln=2(G C) (A T,Ln 值不能大于 38,因为>38 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 Taq DNA 聚合酶的最适温 度(74C ),不能保证产物的特异性。

4、G C 含量G C 含量一般为 40%~60%其 Tm 值就是寡核苜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 条件下,50%寡核苜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 Tm 值 5~10C若 按公式 Tm=4(G C) 2(A T)估计引物的 Tm 值,则有效引物的 Tm 为 55~80C,其 Tm 值最好接近 72 C 以使复性条件最佳5、碱基础随机分布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就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喋吟或聚嚅噬的存在尤其 3' 端不应超过 3 个连续的 G 或 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 G C 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 6、引物自身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状结构牙引物本身复 性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棋板的复性结合若用人工判断 引物自身连续互补碱基不能大于 3bp7、引物之间两引物之间不应不互补性,尤应避免 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引物二聚体的形成对引物问不应多于 4 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8、引物的 3 端引物的延伸就是从 3'端开始的,不能进行任何修饰3 端也不能有形成任何二级结 构可能,除在特殊的 PCR(AS-PCR)反应中,引物 3 端不能发生错配在标准 PCR 反应体系中,用 2U Taq DNA聚合酶与 800^ mol/L dNTP(四种 dNTP 各200 mol/L)以质粒(103 拷贝)为棋板,按 95C,25s;55C,25s;72C,1min 的循环参 数扩增 HIV-1 gag 基因区的条件下,引物 3 端错配对扩增产物的影响就是有一定规律的。

A : A 错配使产量下降至 1/20,A : G 与 C: C 错七下降至 1/100引物 A: 棋板 G 与引物 G:棋板 A 错配对 PCR 影响就是等同的9、引物的 5 端引物的 5 端限定着 PCR 产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 5 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地 高辛、Eu3 等;引入蛋白质结合 DNA 序列;引入突变位点、插入与缺失突变序列 与引入一启动子序列等10、密码子的简并如扩增编码区域, 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 3位易发生 简并,会影响扩增特异性与效率特殊目的的引物设计将在有关章节讨论随着人们对引物的认识,一些引物的计算机设计程序也应运而生,下面将讨论有关引物计算机设计方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