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学过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7434752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教学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三章教学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三章教学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三章教学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三章教学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教学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教学过程(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陈述下列术语:教学过程、教学系统、教学结构;2能简要阐述教学过程与教学系统的关系;3能简要阐述教学结构与教学功能的关系;4能简要阐述教学过程的矛盾和动力;5能简要阐述教学过程的本质,并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和批判教学的理论与实践;6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原则。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方”某中学教师在讲授初中代数第一册第二章第八节“有理数的乘方”,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引入课题时,设置了如下问题:古印度有一个人发明了一种棋献给国王,这种棋盘共有64格,国王玩得很高兴,便问那人需要什么赏赐,那人说:“只要求在棋盘的第

2、一个格子里放下一粒米,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下两粒米,在第三个格子里放下四粒米,总之在每个格子里放的米都比前面一格多一倍,只要把64个格子放满就行。”国王一听,不以为然,就满口答应了。然而,这个人领取他的赏赐时,所有仓库的米也不够给他,请你算一算,究竟要给他多少粒米?若100粒大米的质量3克,请你估算一下,共需多少千克大米?第一节第一节教学过程概述教学过程概述一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一国内外的有关研究(一)国外的有关研究(一)国外的有关研究日本学者:日本学者:“教学过程是指展开教授活动和教学过程是指展开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时间流程学习活动的时间流程”;“所谓教学过程,所谓教学过程,是让学习者学会一个单位教

3、材的过程是让学习者学会一个单位教材的过程”。苏联学者:克拉耶夫斯基持系统整体观,认苏联学者:克拉耶夫斯基持系统整体观,认为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系统状态的更换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系统状态的更换”;巴班斯基认为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这是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目的的、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之间有目的的、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德国控制论意义上的教学论学者:教学过程德国控制论意义上的教学论学者:教学过程是控制学习者行为的过程。是控制学习者行为的过程。(二)国内的有关研究(二)国内的有关研究江山野:坚持教学过程层次的、发展的和整体的观点,指出教学过程既然是一个发展过程,有它的阶段性,那

4、就应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唐文中等(与巴班斯基观点基本一致):指出了教学结构即诸组成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对于教学性质以及各因素的先在意义,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教学的整体性和教学生成与存在的根本特征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李秉德: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把教学过程定位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上,体现出了我国教学理论界近期以来关于教学过程理解的基本趋势。二、教学过程的本质二、教学过程的本质(一)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与认识(一)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与认识1.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认识说认识说承认

5、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2.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发展说发展说强调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过程,而是一个学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多本质说教学过程多本质说多种本质说认为教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教学过程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本质,是社会、认识、心理、生理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有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五个方面的本质。”4.教学过程实践说教学过程实践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人类实践活动之一,是教师和

6、学生共同完成的实践活动。(二)对教学过程本质的重新认识(二)对教学过程本质的重新认识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发展过程、交往过程的统一。教学是一个认识过程,并不是说学生掌握既定的知识就行了。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过程。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不仅要重视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其它方面的发展。教学是一个交往过程,不是说它本来不是一个交往过程,而旨在强调交往活动的丰富性,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全面立体的交往过程,而不是一个片面残缺的交往过程。三、教学过程的功能三、教学过程的功能(一)探索知识(二)形成技能(三)培养智能(四)发展情感与态度四、教学过程的特点

7、四、教学过程的特点(一)双边性(二)认知性(三)实践性五、五、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一)三个“中心说”1、教师中心说2、教材中心说3、学生中心说(二)重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田慧生、李如密的研究很有说服力,两位学者提出“三(三)构成(影响)”要素说,即认为教学过程是由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整合而成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骨架”,影响要素(方法、目的、环境)是“血肉”。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我们认为教学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当然说教学由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并不是说教学过程只考虑这三个要素就行了。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过

8、程中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同时教学要素之间还相互影响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关系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师生这一关系是双向的,即是“师生”关系,而不是单向的“师生”关系。合理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进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由一种“我他”关系变成一种“我你”关系,由一种“命令”关系变成一种“对话”对话关系,由一种“抽象”关系变成一种“具体”关系。由一种单纯知识传递关系变成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交往关系。第二节第二节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一、教学过程的矛盾一、教学过程的矛盾(一)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一)学生与所

9、学知识之间的矛盾(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三)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二、教学过程的动力及其特征二、教学过程的动力及其特征(一)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1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内部动力指启动教学过程的力量来源于教学主体,如主体的兴趣、需要、爱好等等。2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外部动力指启动教学的力量是外部发起的。如外部的奖励、社会要求等。(二)教学动力的特征1方向性2动态性3转化性4强度性5多样性6差异性第三节第三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古今中外对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认识一、古今中外对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认识(一)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系统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程序是:(1)诱导学习动机;(2)

10、感知和理解新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二)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制定单元目标和可以测量的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启发诱导学生;(2)实施阶段:进行群体教学,接着进行形成性测验,再开展小组的或个别的矫正活动;(3)小结阶段:为学生评定成绩。(三)前苏联巴班斯认为,教学过程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教师掌握教学的社会目的和教学任务,并使之具体化;(2)考虑班级学生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3)教师根据已经查明的系统特点,设计教学手段,最优化地选择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法;(4)在教师的教学影响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统一中,实现教师

11、和学生的相互影响;(5)对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日常检查自我检查,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过程的进程;(6)教师和学生分析教学过程一定阶段的结果,查明尚未解决的任务,供设计下一轮过程参考。(四)我国学者胡克英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七个阶段:(1)使动/需要;(2)精选/吸摄;(3)提供/储备;(4)设场/模仿;(5)外向/移用;(6)点拨/创造;(7)评价/报偿。(五)卢仲衡在进行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时,提出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1)启(启发诱导);(2)读(阅读课文);(3)练(做练习);(4)知(当时知道结果,即时反馈,及时强化)。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心理准备阶段(二

12、)感知知识阶段(三)理解知识阶段(四)巩固知识阶段(五)运用知识阶段(六)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第四节第四节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过程的规律一、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一、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三、教与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三、教与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四、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四、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第五节第五节教学过程的原则教学过程的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原则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原则四、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四、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五、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五、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六、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六、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