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7427197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56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安全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安全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安全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安全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产管理知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全生产管理张兴容张兴容13045622742,18917351872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考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文化、重大危险源、安全规章制度、组织保障、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特种设备设施安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承包商管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第四节安全规章制度第五节组织保障第六节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第七节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第

2、八节建设项目“三同时”第九节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第十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一节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第十二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第十三节承包商管理本章的内容为5项制度,3大保障,5类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试内容: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 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开展企业安全现状评估,策划安全 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方案。 一、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为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自 2010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基本规范是在总结近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经 验的基础上

3、,制定的全面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业标准。基本规范的发布实施,对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进 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基本规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安全投入、 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近年来,各地区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结合本地区企业安全生产

4、实际,在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强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基本规范总结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共性特点,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了规范化定义,对各行业、各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能够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各行业的普遍开展。三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原则要求。基本规范是对这些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内容的具体化和系统化,并通过运行使之成为企业的生产行为规范, 从而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同时,基本规 范要求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自主评定自主评定和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外部评审定级,

5、也能增强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 建立预防机制, 规范生产行为, 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并持续改进, 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创造人的安全环境, 规范人的安全行为, 使人一一机一一环境达到最佳统一, 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 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一一企业的每个员工。因此, 它涉

6、及的面很广, 既涉及到人的思想, 又涉及到人的行为, 还涉及到人所从事的环境, 所管理的机械设备、物体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 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有关评分细则,对本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

7、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二、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P35-39)( 一一 )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所辖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二二 ) 设置组织机构设置组织机构, 确定相关岗位职责确定相关岗位职责( 三三 ) 安全生产投入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保证 ( 四四 ) 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执行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 五五 )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 ( 六六 )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生产设备设施管理( 七 ) 作业安全1. 生产

8、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对于吊装、爆破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2. 作业行为管理作业行为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实现人、机、环的和谐

9、统一。3. 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在进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4. 相关方管理相关方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

10、理。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生产经营单位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或签订专门的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5. 变更管理变更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八 ) 隐患排查和治理1. 排查前提及依据排查前提及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

11、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2. 排查范围与方法排查范围与方法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3. 隐患治理隐患治理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4.

12、 预测预警预测预警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九 ) 重大危险源监控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国家重大危险源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对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十 ) 职业健康1. 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13、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录入职业健康档案。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 维护。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生产经营单位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

14、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3. 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危害申报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十一十一 ) 应急救援应急救援1. 应急机构和队伍2. 应急预案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4. 应急演练5. 事故救援 ( 十二十二 ) 事故管理事故管理1. 事故报告2. 事故调查和处理( 十三 )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

15、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 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考试内容: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价的相关标准,评估企业安全文化现状,协助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 一、安全文化的起源(P39-40)

16、二、企业安全文化现状(P40-41)三、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一 ) 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指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 逐步形成的, 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 具有企业特色

17、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 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 安全生产和奋斗目标, 为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 是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的总和。由此可见, 安全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应主要包括: 一是处于深层的安全观念文化;二是处于中间层的安全制度文化;三是处于表层的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4-2008) 给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 二二 ) 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文化的内涵 ( 三三 ) 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企

18、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1.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所涉及的种种文化实践及活动。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3.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协安全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及产品安全质量、企业安全风貌及“商誉”效应等,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元形的约束作用,能激发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4.企业安全文化对员工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影响人的思维,改善人们的心智模式,改变人的行为。5.导向功能。企业安全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观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决策活

19、动提供了为企业大多数职工所认同的价值取向,它们能将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将企业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目标,使个体的目标、价值观、理想与企业的目标、价值观、理想有了高度一致性和同一性。6.凝聚功能。当企业安全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观被企业职工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后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而强大的群体意识,将每个职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7.激励功能。企业安全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观向员工展示了工作的意义,员工在理解 工作的意义后,会产生更大的工作动力,这一点已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所证实。一方面用企业的宏观理想和目标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另一方面它也为职工个体指明了成功的标准与标

20、志,使其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还可用典型、仪式等行为方式不断强化职工追求目标的行为。8.辐射和同化功能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P43-45)五、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P45-46)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P46-48)第三节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考试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登记建档和备案, 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编制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重大危险源的基础知识一、重大危险源的基础知识 重大工业事故的特征: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造成工厂内外大批人

21、员伤亡,或是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发生事故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因此,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危险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数量有关。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险。重大危害设施: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

22、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GB182182009)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一)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1974年,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1984年颁布了重大工业事故控制规程。1982年6月,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1996年,欧共体颁布了塞韦索法令;1999

23、年2月, 塞韦索法令替代了原先的塞韦索法令,新法令是强制性条约。(两层目标:一是预防包括危险物质的重大事故危害;二是减轻事故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后果。)(二)国内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概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技术。“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依托。1997年,原劳动部选择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深圳和成都等六城市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继六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之后,重庆、泰安、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等城市和企业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

24、查工作,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P51-52)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 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并制定应急预案, 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 区、市 ) 、市( 地 ) 、县( 市 ) 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 建立应急救援

25、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二、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 不仅是要预防重大事故发生, 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 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 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控制重大危险源。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如图 2-1 所示, 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 )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防止重特大事故的第一步是以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依据, 确认或辨识重大危险 源。国际劳工组织认为, 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合适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 准, 该标准应能代表本国优先控制的危险物质和设施, 并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修改 和

26、补充。在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的同时, 要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即查找和确认是否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重大危险源已产生隐患, 则必须立即整改或治理, 并按法规标准进行评审和验收。对受技术或其他条件限制, 不能立即整改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 必须在安全评价基础上, 强化安全管理、监控和应急措施等风险控制措施。通过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 建立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 隐患数据库, 使企业和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掌握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分类及其安全状况, 使事故预防做到心中有数, 重点突出。( 二 ) 重大危险源安全 ( 风险 ) 评价安全评价或称

27、风险评价, 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系统地收集设计、运行及其他与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对重大危险源的关键部分, 尤其应进行分析和评价, 找出预防重点。应尽可能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影响范围进行分级。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 , 则应在其初步设计审查之前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 , 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 , 并由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检查和评审。( 三 ) 企业对重

28、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企业对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企业在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基础上, 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严格的安全监控管理制度和措施, 包括检测、监控, 人员培训、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等。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 对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可能使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向隐患和事故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 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 ) 应急救援系统应急救援系统是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负责建立现场应急救援系统, 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应急救援系统、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 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应急救援系统由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29、根据企业上报的安全评价报告和预案等有关材料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清楚和有效的技术与组织措施。应确保职工和相关居民充分了解发生重特大事故时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 每隔适当的时间应修订和重新发放应急救援预案及宣传材料。( 五 ) 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 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安全规划政策, 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其 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及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不能因为缺乏安全规划, 走入“盲目建设搬迁再盲目建设再搬迁”的恶性循环。企业应在厂矿选址、项目规划和设计、工厂布局设计等规划源头落实事故预防措施。( 六 ) 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30、的监督监察 根据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申报和普查、评价结果, 按危险严重程度级别, 建立 基于GIS、GPS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突出重点, 分级分类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安全监督监察。基于GIS和GPS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有助于企业和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及时掌握重 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状况, 制定相应的分级管理、监控、监管方案和措施。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和方法标准和方法 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标准收录在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附录一中。)该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

31、险源的依据和方法,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掘业;d.危险物质的运输。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危险化学品的物 质 品 名 及 其 临 界 量 见 表 1表2(P242245)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P54)首先,明确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其次,明确重大危险源分类:生产场所、贮存区。然后,确定存在的危险物质种类,可依据标准中给定的物质进行查询。最后,比较临界量,按生产场所和贮存区危险物质临界量的不

32、同进行确定,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临界量的,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注:如果单元中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标准中的计算公式确定。q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吨Q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吨四、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评价步骤:(一)评价单元的划分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并以此来划分单元。在一个共同的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二)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 根据安全工程学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积,即危险性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易发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一旦发生后后果严重性。现实的危险性不

33、仅取决于由生产物质的特定物质危险性和生产工艺的特定工艺过程危险性所决定的生产单元的固有危险性,而且还同各种人为管理因素及防灾措施的综合效果有密切关系。(三)数学模型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框图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框图 事故易发性评价事故易发性评价B11危危 险险 物物质质 事事 故故易易 发发 性性评价评价B111工工 艺艺 过过程程 事事 故故易易 发发 性性评价评价B112事故严重度评价事故严重度评价B12事事 故故 强强度度 评评 价价B121事事 故故 现现场场 环环 境境因因 素素 评评价价B122工工艺艺、设设备备 、 容容 器器 、建建筑筑结结构构抵抵消消因因子子B21人人 员

34、员 素素质质 抵抵 消消因子因子B22安安 全全 管管理理 抵抵 消消因子因子B23现实危险性评价现实危险性评价A固有危险性评价固有危险性评价B1危险性抵消因子危险性抵消因子B2评价数学模型为: 式中(B111)i 第i种物质危险性的评价值;(B112)j 第j种工艺危险性的评价值;Wij 第j种工艺与第i种物质危险性的相关系数;B12 事故严重度评价值;B21 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抵消因子;B22 人员素质抵消因子;B23 安全管理抵消因子。(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 B111111的评价的评价 具有燃烧爆炸性的危险物质可分为七大类:1)爆炸性物质;2)气体燃烧

35、性物质;3)液体燃烧性物质;4)固体燃烧性物质;5)自燃物质;6)遇水易燃物质;7)氧化性物质。每类物质根据其总体危险感度给出权重分;每种物质根据其与反应感度有关的理化参数值给出状态分;每一大类物质下面分若干小类,共计19个子类。为了考虑毒物扩散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定义毒性物质为第八种危险物质。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4个参数:毒性等级;物质的状态;气味;重度。(五)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的评价及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的确定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物料贮存;操作方式;粉尘生成;低温条件;高温条件;高压条

36、件;特殊的操作条件;腐蚀;泄漏;设备因素;密闭单元;工艺布置;明火;摩擦与冲击;高温体;电器火花;静电;毒物出料及输送。 同一种工艺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 A级:关系密切 Wij=0.9; B级:关系大 Wij=0.7; C级:关系一般 Wij=0.5; D级:关系小 Wij=0.2; E级:没有关系 Wij=0。(六)事故严重度评价 事故严重度评价:6种伤害模型: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蒸气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云爆炸;池火灾;固体和粉尘火灾;室内火灾。根据泄漏物状态(液化气、液化液、冷冻液化气、冷冻液化液、液体)和贮罐压力、泄漏的方式

37、(爆炸型的瞬时泄漏、持续10min以上的连续泄漏)建立了9种毒物扩散伤害模型,这9种模型分别是:源抬升模型;气体泄放速度模型;液体泄放速度模型;高斯烟羽模型;烟团模型;烟团积分模型;闪蒸模型;绝热扩散模型和重气扩散模型。)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根据下面两个原则建立了物质子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每种事故形态用一种伤害模型来描述。原则是:(a)最大危险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他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b)概率求和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悬殊,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

38、七)危险性抵消因子 尽管单元的固有危险性是由物质的危险性和工艺的危险性所决定的,但是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用于防范和减轻事故后果的各种设施,危险岗位上操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大大抵消单元内的现实危险性。在本评价方法中,工艺、设备、容器和建筑结构抵消因子由23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安全管理状况由11类72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素质由4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集。(八)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 用A* =lg( B1* )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式中B1*是以10万元为缩尺单位的单元固有危险性的评分值。定义: 一级重大危险源: A* 3.5 二级重大危险源:

39、 2.5A* 3.5 三级重大危险源: 1.5A* 2.5 四级重大危险源: A* 1.5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愈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愈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愈高。因此可以用单元综合抵消因子值的大小说明该单元安全管理与控制的绩效:A级:B2 0.001 B级:0.001 B2 0.01 C级:0.01 B2 0.1 D级:B2 0.1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的受控标准是: 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五、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监管五、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监管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

40、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最终建立和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视那些可能使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给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控制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一)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 1.1.重大危险源监管的主要思路重大危险源监管的主要思路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分级,并制定有关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法规的基础上,明确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对于危险源的管理责任、管理要求,促使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机制,确保安全。安全生产

41、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规,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施分级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2.2.监管系统的设计思想监管系统的设计思想各城市应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为了便于信息的传递和更新,各城市应建立各区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以拨号连接方式建立网络,定期进行数据更新。设立国家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重大危险源监控总系统,并搜集各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管理情况。条件成熟时,可以把重大危险源监控总系统、各城市的监控子系统以及企业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网络相连。3.3.国家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网络

42、设计方案国家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网络设计方案 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的网络组成结构框图 监控总系统监控总系统局域网局域网网络服务商网络服务商(ISP)监控总系统监控总系统网络服务商网络服务商(ISP)网络服务商网络服务商(ISP)国际互连网国际互连网各城市监控子各城市监控子系统系统各城市监控子各城市监控子系统系统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网(Intranet)及其他网络及其他网络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网(Intranet)及其他网络及其他网络4.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子系统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子系统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集计算机数据管理、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于一身。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重大危险源的

43、管理工作,在综合采用现代技术和科技新成果,提高此项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子。系统的目标主要包括:系统的目标主要包括:(1)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2)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3)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4)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二)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危险源对象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以及各种生产场所拥有的设施或设备,如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

44、对象。这些对象有各种易燃、易爆、毒性等危险物质,对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它们的特性参数是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所要关注的主要参数,将这些参数进行数据采集,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信号,利用计算机对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视、预警和控制,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框架危危险险源源对对象象数据数据采集采集装置装置计算机计算机2.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结合过程控制、自动检测、传感器、计算机仿真、数据传输和网络通信等理论与实践技术,构成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3.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重大

45、危险源对象大多数时间运行在安全状况下。监控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监视其正常情况下危险源对象的运行情况及状态,并对其实时和历史趋势作一个整体评判,对系统的下一时刻做出一种超前(或提前)的预警行为。因而在正常工况下和非正常工况下应该有对危险源对象及参数的记录显示、报表等功能。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 (1)正常运行阶段正常工况下危险源运行模拟流程和进行主要参数的数据显示、报表、超限报警,并根据临界状态判据自动判断是否转入应急控制程序。(2)事故临界状态被实时监测的危险源对象的各种参数超出正常值的界限时,就会向事故生成方向转化,如不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就会发生事故。(3)事故初始阶段上述预防措

46、施全部失效,或因其他原因致使危险源及周边空间已经起火,为及时控制火势以及与消防措施紧密结合,可从两个方面采取补救措施:a. 应用“早期火灾智能探测与空间定位系统”及时报告火灾发生的准确位置,以便迅速补救;b. 自动启动应急控制系统,将事故抑制在萌芽状态。第四节安全规章制度第四节安全规章制度 考试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制定和修订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一、建立安全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一、建立安全规章制度的必要性 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为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生

47、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2.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3.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二二 、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1.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2.以生产、经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3.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三三、安安全全规规章章制制度度建建设设的的原原则则1.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2.安全第一的原则3.系统性原则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四、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目

48、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标准。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一般由综合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四类组成;按照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规章制度分为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工作标准;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一般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大类。 (一)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

49、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14)安全奖惩制度(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4)特种作业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5)岗位安全规范(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三同时制度(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5)安全操作规程(四)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3)工业卫生管理

50、制度三、安全规章制度的管理(P68-69) 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编制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修改的工作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规章制度的名称、编制目的、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进度安排等,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的有序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包括起草、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审核、签发、发布、培训、反馈、持续改进。安全规章制度发布后,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学习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安全规章制度日常的重点是在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检查,确保得到贯彻落实。第五节第五节 组织保障组织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有组织的保障,主要包括两方面

51、: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保障;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一、机构设置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设置应满足如下要求: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具体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的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2.除上述以外,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由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二、人员的配备要求二、人员的配备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

52、满足如下要求: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以外人员在300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3.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第六节第六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生产风险抵押金 考试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分析企业

53、安全生产投入需求, 协助编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和管理计划, 协助缴存和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P70-71)二、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二、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 (一)法律依据与责任主体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依据该单位的性质而定。例: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

54、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上述保证人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责任。( 二二 ) 安安 全全 生生 产产 费费 用用 的的 使使 用用(P71)(三)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三)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P72P72)三、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三、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要求的要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第十八条规定:“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财务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财务部、国家安全

55、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5918号)。 四、风险抵押金的存储和使用财务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三条和财务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二章第四、第五条,对风险抵押金的存储和使用都作出了明确规定。1.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1)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存储标准:1)小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2)中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3)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

56、50万元4)特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2.风险抵押金存储的要求风险抵押金存储的要求(1)风险抵押金由企业事先按时足额存储,企业不得因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合伙人、停产整顿等情况(缓)存、少存或不存风险抵押金,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职工摊牌风险抵押金。(2)风险抵押金存储数额由省、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核定下达。(3)风险抵押金实行专户管理。企业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指定的风险抵押金代理银行开设风险抵押金专户,并于核定通知送达后1个月内,将风险抵押金一次性存入代理银行风险抵押金专户。3.风险抵押金使用规定风险抵押金使用规定(1)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

57、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2)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费用支出超出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其超出部分仍由企业负担。若发生下列之一情形的,省、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工作需要,将风险抵押金部分或者全部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1)企业负责人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逃逸的;(2)企业负责人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未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承担责任,支付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的。(三)风险抵押金的监督管理风险抵押金实行分级管理,由省、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共同负责。对中央管理企业的风险抵押

58、金,按照属地原则管理,由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后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财政部备案。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必须作到“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不得在企业之间互相调剂。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期间,当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没有动用风险抵押金的,风险抵押金自然结转存储,企业在下年不在另行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在实际支出时计入企业成本,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安安全全生生产产违违法法行行为为行行政政处处罚罚办办法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企业未按规定缴存和使用安全风险抵押金的,有关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处1万元以上 3万元以下罚款,对生产经营单

59、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第七节第七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考试内容: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实际, 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监督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一一、编编制制安安全全技技术术措措施施计计划划的的原原则则(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生产经营单位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 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 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2.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

60、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1)消除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但是彻底消除所有的危险源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往往首先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2)限制能量或危害物质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3)隔离隔离是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隔离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4)故障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通过设

61、计,使得系统、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处于低能状态,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5)减少故障和失误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轻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物的故障或事故的发生。(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隔离作为减少事故损失的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2)设置薄弱环节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3)个体防护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是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4)避难与救援设置避难场所,当事故发生时人员暂时躲避,免遭伤害或赢

62、得救援的时间。事故发生后,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力量,实施迅速的救护,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既要考虑安全生产的需要,又要考虑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挖掘潜力,讲求实效。3.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对影响最大、危险性最大的项目应预先考虑,逐步有计划解决。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领导、依靠群众,使得计划切实可行,以便顺利实施。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本内容(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安全技

63、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等技术措施。大体可分为4类1.安全技术措施2.卫生技术措施3.辅助措施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 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目的和内容;4.经费预算及来源;5.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方法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一)确定措施计划编制时间(一)确定措施计划编制时间(二)布置措施计划编制工作(二)布置措施计划编制工作(三)确定措施计划项目和内容(三)确定措施

64、计划项目和内容(四)编制措施计划(四)编制措施计划(五)审批措施计划(五)审批措施计划(六)下达措施计划(六)下达措施计划(七)实施(七)实施第八节第八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三同时”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根根据据安安全全生生产产相相关关法法律律法法规规和和政政策策规规定定, 在在建建设设项项目目设设计计、施施工工和和竣竣工工验验收收阶阶段段, 开开展展安安全全条条件件论论证证、安安全全评评价价和和施施工工安安全监督管理。全监督管理。一、“三同时”的概念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65、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总局令第36号,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 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暂行办法明确提出,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 ( 建 ) 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以下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二、

66、监管责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并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承担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 域内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并在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承担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 可以将其负责监督管理的建

67、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委托下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三、安全条件论证与安全预评价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1. 非煤矿山建设项目。2.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 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 下同 ) 的建设项目。3. 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4. 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四、安全条件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1. 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

68、响。2. 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 ( 单位 ) 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 影响。3. 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4. 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还应当符合有关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规定。其他建设项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建设项目安全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设计依据;建设项目概述;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建筑及场地布置;重大

69、危险源分析及检测监控;安全设施设计采取的防范措施;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情况;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安全设施专项投资概算;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预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后 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

70、将有关文件资料转送有审查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对已经受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并不得开工建设。(P80-81)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及其安全设施设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报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P

71、81)其他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审查,形成书面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六、施工和竣工验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同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依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发现安全设施设计文件有错漏的,应当及时向生产经营单位、设计单位提出。生产经营单位、设计单位应当及时处

72、理。施工单位发现安全设施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生产经营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工程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安全设施工程的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

73、及时整改。建设项目竣工后,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试运行 ( 包括生产、使用,下同 ) 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 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试运行前将试运行方案报负责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并提交文件资料。安全生产监

74、督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审查,并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将有关文件资料转送有审查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其他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并提交文件资料。对已经受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合格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建设项目的安全设

75、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竣工验收不合格,并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P82-8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未通过的,生产经营单位经过整改后可以向原验收部门再次申请验收。其他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形成书面报告,按照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或者同时投入使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与此有关的行政许可一律不予审批,同时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第九节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考试

76、内容:运用相关标准和技术措施, 开展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和检验检测, 制定特种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分析特种设备常见事故的原因, 采取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处置特种设备常见事故。一、特种设备采购与安装( 一 ) 采购1. 采购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 选型、技术参数、安全性能、能效指标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强制性规定以及设计要求。(2) 所采购特种设备由取得相应制造资质的单位制造。(3) 所采购特种设备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监督检验证书等出厂文件。2. 采购旧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具有原使用单位的注销登记证明。(2

77、) 具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3) 经定期检验合格。3. 采购进口特种设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的境外制造单位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相应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2)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 ( 厂 ) 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同类首台产品,应当由该产品的国内代理商报请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机构型式试验合格。(3)特种设备安全质量性能和能效指标符合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4)附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检验证书等中文出厂文件。( 二 ) 特种设备的安装1. 安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1)

78、具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 ( 维修 ) 安全许可证。(2)具有安装相应的安装经验。(3)安装队伍的施工组织方案、安装程序、技术要求、安装过程中隐蔽工程验收记 录、自检报告符合要求。2. 安装、改造、维修特种设备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改造、维修。(2)督促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办理施工告知手续、申报监督检验。(3)验收特种设备,并接收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移交的有关技术资料、出厂文件和监督检验证书,将其存入该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二、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1. 持证上岗。2. 按照规程进行操作。3. 定期接受安全、

79、节能教育和培训。4. 在证书有效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提出申请。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办理( 一 ) 办理时间和登记部门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二 ) 办理登记证应准备的资料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资料:1. 组织机构代码证 ( 个体工商户为业主身份证 ) 原件及复印件。2. 完整的出厂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等。四、安全技术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

80、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五、定期检验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定期检验。2.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定期检验前应当进行自检,或者委托有能力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自检,确保设备安全性能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81、。3.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六、应急管理1.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2.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3.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 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 应当立即赶赴现场, 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有关约定应当在维保合同中明确。七、报废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

82、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没有报废期限规定但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申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设备的主要承压部件或者主要受力部件以及控制部件进行安全评估和延寿分析,对评估分析合格的特种设备可适当延长使用年限,同时可以根据情况在评估报告中附加缩短检验周期、实行监控使用等限制条件。第十节第十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根根据据安安全全生生产产相相关关法法律律法法规规和和政政策策规规定定,分分析析企企业业安安全全生生产产教教育育培培训训需需求求,制制定定和和实实施施安安

83、全全生生产产教教育育培培训训方方案案,评评估估教教育培训效果。育培训效果。一、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一、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本要求(P85-86)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安全生产法第20、21、22、23、36、50条中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出明确规定。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组织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组织(P86-87P86-87)三、各类人员的培训三、各类人员的培训(P87-90)各类人员的培训各类人员的培训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

84、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要要求求高高危危行行业业必必须须按按国国家家有有关关规规定定取取得得安安全全资资格格证证书书,其其他他行行业业经经培培训训合合格格后后方方可可任任职职,每每年年应应进进行行再再培训。培训。新新从从业业人人员员:进进行行入入厂厂三三级级教教育育;调调岗岗或或离离岗岗重重新新上上岗岗人人员员:应应进进行行车车间间级级培训。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后持证上岗训后持证上岗培培训训内内容容1.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等。2.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技术等。3.重大事故防范等。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85、措施5.其他先进安全生产经验。6. 典型事故和应急案例。7. 其他培训1.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等。2.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技术等。3.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等。4.应急管理、编制、处理 5. 国内外先进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培训新从业人员:新从业人员:1.厂厂级级: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事故应急措施等。2.车车间间级级:本车间安全规章,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等。3.班班组组级级: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方法。根据特种作业人根据特种作业人员的从业内容,员的从业内容,进行专门的安全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操作技能技术、操作技能和安全

86、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教育。的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还特种作业人员还应按规定定期复应按规定定期复审。审。培培训训时时间间高危行业:培训不少于48学时,再培训不少于16学时;其他行业:培训不少于32学时,再培训不少于12学时;新从业人员:不得少于24学时;农民工8小时,高危行业和岗位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不得少于20学时。培培训训时时间间按按有有关关规定实施。规定实施。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离岗岗一一年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 6年年,每每3 3年年进行1次复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年以上上的,每每6 6年年复

87、审1次。第十一节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组织编制安全生产检查表,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排查事故隐患, 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提出治理方案, 统计分析和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一、安全生产检查(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P90-91)1.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定期安全生产检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次/年、次/月等。检查周期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定期检查的面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2.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采取个别的、日常的巡视方式来实现的。在生产过程中进行

88、经常性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保证生产正常进行。3.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对某个专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检查。对危险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则属专业性安全检查。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由主管部门对下属各企业或生产单位进行的全面综合检查,必要时可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

89、查由企业或车间工会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技术特长的职工代表进行巡视安全检查。此类检查可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促进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利的维护。(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P91-92)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具体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安全检查对象的确定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一般应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运输、冶

90、炼设备等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人员;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点及其人员;直接管理重要危害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P92-93) 1.常规检查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的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2.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系统的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机器、设备内部的缺陷及作业环境条件的真实信息或定量数据,只能通过仪器检查法来进行定量化的检验与测量,才能发现不安

91、全隐患,从而为后续整改提供信息。 (四)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1. 安全检查准备(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危险、危害的情况;(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2. 实施安全检查(1)访谈(2)查阅文件和记录(3)现场观察(4)仪器测量3. 综合分析(五) 提出整改要求(六) 整改落实(七)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二、隐患排查治理( 一 )

92、 定义及分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 总局令第16号 ) 指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以下简称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P9

93、4-95)( 三 ) 监督管理(95-96)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管理 考考试试内内容容:根根据据安安全全生生产产相相关关法法律律法法规规和和政政策策规规定定,选选用用和和验验收收劳劳动动防防护护用用品品,监监督督和和指指导导从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劳动防护用品分类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主要有防护用品性能、保护部位、防护用途三种分类方法。(

94、一)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一)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2005-7-22,国家安监总局1号令发布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将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两大类。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由国家安监总局确定并公布。2005-10,安监总规划字2005149号文,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中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为6大类:(1)头头部部护护具具类类;(2)呼呼吸吸护护具具类类;(3)眼眼(面面)护护具具类类;(4)防防护护服服类类;(5)防防护护鞋鞋类类 ;(6)防防坠落护具类坠落护具类2.一一般般劳劳动动防防护护用用品品:未列入特种

95、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如一般的工作服、手套等。(二)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分类 1.头部防护用品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3.眼面部防护用品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5.手部防护用品6.足部防护用品7.躯干防护用品8.护肤用品(三)按劳动防护用品用途分类 1.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 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触电用品、防机械外伤用品、防酸碱用品、耐油用品、防水用品、防寒用品等。2.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防尘用品、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防振动用品、防辐射用品、防高低温用品等。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

96、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一 ) 选用原则生产经营单位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时, 应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相关要求, 针对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性质, 结合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以及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等因素, 综合分析后选用。( 二 )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P98)2000年, 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 试行 ) ( 国经贸安全 2000189 号 ), 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用人单位应当

97、按照有关标准, 根据不同工种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1.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法规标准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合格的护品。2.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护品必须有“三证一标志”(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3.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护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职工做到“三会”(会检查、会使用、会保养)。4.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5.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护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和使用档案,并切实贯彻执行和进行必要的监督

98、检查。三、劳动防护用晶的使用管理( 一 ) 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1. 采购验收。生产经营单位应统一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到货后应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标准进行验收,一是验收“三证一标志”是否齐全有效;二是对相关劳动防护用品作外观检查,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收。2. 使用前检查。从业人员每次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应对其进行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可制定相应检查表,供从业人员检查使用,防止使用功能损坏的劳动防护用品。3. 使用中检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时,应将劳动防护用品 的检查列入检查表,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重点是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不超极限使用等。4. 正确使用。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使

99、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 ) 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有权依法进行查处。2.生产经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发元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

100、矿安全监察机构有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 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有权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3. 生产或者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劳动防护用品和元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 3万元以下的罚款。4. 进口的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并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准用手续;进口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安全标志。四、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四、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一)

10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一)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我国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管理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实施,受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对其核发的安全标志负责。1.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经营单位应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有满足需要的固定场所和了解相关防护用品知识的人员,不得经营假冒伪劣劳动保护用品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

102、员检查验收。2.2.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监督检查。(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及其安(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及其安全标志标识全标志标识1.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共分为(共分为6大类大类21个小类)个小类)头部防具类:安全帽;呼吸护具类: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眼(面)护具类: 焊接眼面防护具 、防冲击眼护具;防护服类: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防护鞋类: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

103、塑料模压靴;防坠落护具类:安全带、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2.2.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由特种劳动防护品安全标志证书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加盖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印章;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由盾牌图形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编号组成。不同尺寸的图形用于不同类型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说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说明 本标识采用古代盾牌之形状,取“防护”之意 ;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x

104、x-xx-xxxxxx”是标识的编号。第一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第二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生产企业所属的省级行政地区的区划代码(进口产品,第二层的代码则以两位英文字母缩写表示该进口产品产地的国家代码);第三层代码的前三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名称代码,后三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顺序;参照安全色(GB2893-2001)的规定,表示边框、盾牌及“安全防护”为绿色。“LA”及背景为白色,标识编号标识编号为黑色;标识规格与适用范围1)焊接护目镜、焊接面具、防冲击护眼具:18(包括编号)12mm 2)安全帽、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自给式空器呼吸

105、器、长管面具:27(包括编号)18mm3)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39(包括编号)26mm4)安全带、安全网、密闭式安全网:69(包括编号) 46mm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申请、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申请、受理、核发和日常管理理、核发和日常管理 申申请请特特种种劳劳动动防防护护用用品品安安全全标标志志的的生生产产单单位位,应应具备以下条件: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具有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场所和技术力量;具有能保证产品安全防护性能的生产设备;具有能满足产品安全防护性能要求的

106、检测检验设备;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产品标准和相关技术文件;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申请受理、证书和标志的核发,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由设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负责。第十三节第十三节 承包商管理承包商管理考试内容: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识别相关方活动事故风险,制定企业承包和租赁活动中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管理和控制措施。一、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的要点和关键环节( 一一 ) 生产经营单位发包工程的内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发包工程的内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发包工程项目,应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进行,严禁以某一部门的名义进行发

107、包。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发包工程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对发包工程进行管理。发包单位、承包商应依法签订工程合同,签订安全协议,开工前向承包商收取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风险抵押金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 5 %。工程应发包给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在签订合同前,必须对承包商资质和条件进行审查,并复印 ( 扫描 ) 有关见证性材料备案。 ( 二二 ) 安全协议的主要内容(安全协议的主要内容(P103)( 三 ) 现场安全管理要求1. 工程开工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必要时,在承包商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承包商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

108、提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要求。2. 在有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内作业,有可能造成火灾、爆炸、触电、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烫伤、坠落、溺水等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要求承包方做好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并制订安全措施,经生产经营单位审核批准后,监督承包方实施。承包商应按有关行业安全管理法规、条例、规程的要求,在工作现场设置安全监护人员。3. 在承包商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发包单位要对其进行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的教育。所有教育培训和考试完成后,办理准入手续,凭证件出入现场。证件上应有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和姓名、承包商名称、准人的现场区域等信息。4. 生产经

109、营单位协助做好办理开工手续等工作,承包商取得经批准的开工手续后方可开始施工。5. 发包单位、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施工,要随时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及时纠正,并按规定给予惩处。6. 同一工程项目或同一施工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包单位对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7. 承包商施工队伍严重违章作业,导致设备故障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后果,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要求承包商进行停工整顿,并有权决定终止合同的执行。二、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生产经

110、营单位承包工程, 其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根据自身的安全资质和能力,承包相应的工程。承包工程合同签订后,承包方应成立组织机构,实施项目制管理。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二是根据工程需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出现责任和管理制度执行的真空。如果发包方对现场作业的安全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认真执行;如果发包方没有相关制度和要求,应执行本 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是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要界定清晰。责任界定可参照生产经营单位对发包工程安全协议的有关要求。四是要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核实和确认。有些施工现场既有正在生产运行的设备,也有施工改造

111、的设备、设施等,保证安全的设备系统的隔离措施应以发包单位为主实施,承包方应做好核实和确认。五是针对项目施工的环境、安全管理要求,组织对施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六是在危险性较大或与正在生产运行设备、区域有交叉的施工,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防止发生意外。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 )八个流程A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培训、反馈、持续改进 B起草、修订、审核、发布、发放、培训、反馈、持续改进 C计划、起草、审核、修订、发放、培训、反馈、持续改进 D计划、起草、发布、发布、发放、培训、反馈、持续改进 2. 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在一定的群体中形成,

112、便会对周围群体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这一功能称作(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C.激励功能 D.辐射和同化功能3.对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企业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的时间是( )。A.初步设计审查前 B.初步设计审查后C.开工建设前 D.竣工验收前4.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 )负责。A.本单位 B.该工程技术人员 C.受委托方负责人 D.受委托方5.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三证一标志”,三证中包括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 )。A.安全许可证 B.质量检验证 C.安全鉴定证 D.产品准入证6.煤矿企业的存储标准为,3万吨以下(含3万)存

113、储 ( )A.60万100万 B.50万100万 C.100万150万 D.100万200万7.我国在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 )GB18218-2000,作为重大危险源辩识的依据。A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C重大危险源辩识D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8.二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 )A. A级以上 B. B级以上 C. C级以上 D. D级以上9.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定义为重大危险源。A.低危险物质 B.储存危险物质 C.多品种物质 D.临时存放10.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

114、 )一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进行。A区县 B市 C省 D乡镇11.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A1000m B200m C500m D1500m 12.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爆炸性物质;气体燃烧性物质;液体燃烧性物质;固体燃烧性物质;( );遇水易燃物质和氧化性物质。A放射性物质 B腐蚀性物质 C有机过氧化物 D自燃物质13.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参数:毒性等级;物质的状态;( )和重度。A贮存数量 B化学性质 C气味 D物理性质二、多选题二、多选题1.关于企业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的

115、内容正确的是:( )A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培训; B应该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C每年都应该进行再培训; D高危险行业主要负责人应该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从业。2.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1)消除危险源;(2)个体防护;(3)设置薄弱环节;(4)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5)隔离;(6)避难与救援;(7)故障安全设计; (8)减少故障和失误;A.( 1) ( 3) ( 4) ( 5) ( 7) B.( 1) ( 4) ( 5) ( 7) ( 8) C.( 2) ( 4) ( 6) ( 7) D.(1)(5)(7)(8) E.(4)(5)(7)(8) 3.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为6大类,包括头部护具类;眼(面)护具类;防坠落护具类和( )A.呼吸护具类 B.防辐射护具类 C.防护服类 D.防护鞋类4.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分为下列阶段:( )A正常运行阶段 B事故临界状态C事故初始阶段 D事故善后阶段 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