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PPT党课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7418089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PPT党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PPT党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PPT党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PPT党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PPT党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PPT党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PPT党课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的七篇序言n一、1872年德文版序言n二、1882年俄文版序言 n三、1883年德文版序言n四、1888年英文版序言n五、1890年德文版序言n六、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n七、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二、二、18821882年俄文版序言年俄文版序言n经典精读n论点摘录:n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

2、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n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惟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够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二、二、18821882年俄文版序言年俄文版序言n1882年俄文版序言的贡献在于: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n1.问题的由来n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研究和回答n3.思考与启示1 1,问题的由来,问题的由来n在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为宣言所写的两篇序言中,第一篇即1872年德文版序言普遍为宣言的研究者所重视,而10年后的另一篇序言即1882年俄文版序言却长期为研究者所疏忽。n马克思、恩格斯在

3、文中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几乎未引起人们的关注。n自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整理出版马克思晚年的几个重要笔记,情况有了重大改变。这是因为在这些笔记中,马克思晚年更加注重研究古代社会形态,对史前社会、东方社会以及当时在世界广大地区存在的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1 1,问题的由来,问题的由来n其中马克思对俄国学者马柯瓦列夫斯基的著作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所作的摘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献。在这个摘要中,马克思提出的关于农村公社的观点,跟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1881

4、年马克思给维查苏里奇的复信就是根据他关于公社的观点写的。所以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便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1 1,问题的由来,问题的由来n在西方有一种代表性观点,就是把马克思早年的思想同马克思晚年的思想对立起来,认为早年马克思主张一切国家都必须经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到了晚年,马克思则主张有些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达到社会主义阶段。他们由此提出所谓两个马克思的对立,有鉴于此,这篇序言中关于俄国公社的思想才引起人们的关注。1 1,问题的由来,问题的由来n在我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经过真理的实践标准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

5、策,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理论界也随之活跃起来。n1985年1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5卷出版,书中收集了马克思晚年的四个笔记。借助于这些笔记,我国理论界开始对马克思晚年思想展开研究和讨论,并结合我国革命和建国三十多年所走的道路进行了积极的反思。n在讨论过程中,涉及到中国的革命是不是存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因而怎样理解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公社所讲的话,便成了争论的焦点之一,这篇序言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回到原典:n“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

6、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n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惟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够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为了正确理解以上这段话,就须回到1881年2月16日俄国公民维伊查苏里

7、奇代表后来加入“劳动解放社”的同志们给马克思写的信。在这封信中,查苏里奇请求马克思谈谈他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前景和俄国农村公社命运的看法。n鉴于这个问题在当时俄国非常为人关注,特别是为俄国社会主义党所关注,马克思对这封信的答复就格外慎重,先后四易其稿。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在2月底3月初的初稿中,马克思认为,俄国农村公社历史环境在欧洲是很独特的。他写道:n“在欧洲,只有俄国的农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保存下来了。因此,它目前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它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同时存在为它提供了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

8、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在这里,马克思明确肯定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这个思想之所以引起广泛的讨论,原因在于:n马克思早年曾揭示,就经济形态意义而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n马克思还指出,资产阶级社会是人类社会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即它之后,将是社会的真正的文明史社会主义

9、社会的出现。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将依次经历五种经济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它的高级阶段),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跨越的。n依据这个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一直认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发生,不可能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甚至尚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的国家发生。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

10、究和回答n这个思想到了晚年是不是起了根本变化?就是说,他们早年所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规律是不是已经过时,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东方的俄国、印度、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是不是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就可以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先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即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甚至根据以上情况想象出两个马克思,即早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对立。这些人站在这样的立场去看待上述材料,认为马克思、恩格斯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重申了俄国公社存在着不经过资本主义

11、制度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可能,并由此断定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所提出的与他们早年不相一致的思想。这种理解值得研究。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第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的看法,直到晚年也没有改变。n因为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它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只有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发达的生产力与狭隘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以及有能力解决这一矛盾的成熟的无产阶级。n但他们从没有认为一切民族和国家不管其

12、具体情况如何,都注定要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才能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而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n1877年11月,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针对米海洛夫斯基对资本论的不正确理解写道:n“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

13、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从这个答复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既不认为一切民族无条件地都注定要走资本主义这条道路,也未断言一切民族都注定不走资本主义这条路。n从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研究的材料来看,他们晚年对东方革命的确是更加关注了,尤其是对俄国公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他们的结论都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根据俄国公社和欧洲其他国家发展的具体情况得出的,谈不上违背他们早年揭示的一般历史发展规律这样的问题。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

14、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随着掌握的材料越来越丰富,他们的研究也越来越广阔和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对某些问题的思想也会产生变化,这是很正常的。n如果后来的观点的确根本改变了原来的观点,那可以认为是晚年的马克思推翻了早年的马克思;如果情况并非这样,把原来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就武断地说成是两个马克思的对立,则是没有根据的,也决不是一种严肃的研究态度。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第二,就我们在上面所引的序言的两段文字而言,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的是:俄国公社这一原始土地公有制形式虽“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但“已经大遭破坏”。n因此要使得

15、俄国公社这一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卫当时的公社免遭进一步破坏。n对此马克思提出:“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序言对俄国公社能不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这一问题的回答更加深入和具体。马克思、恩格斯的回答说,这要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一是俄国革命,二是俄国革命必须引发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并且“双方互相补充”。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国公社才能够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生,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

16、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提到的“俄国革命”,既不是旧式的纯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更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指在当时俄国形势下所形成的推翻沙皇政府的一种革命行动。n恩格斯对于这次革命,在1874年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书中写道:n“这次革命将由首都的上等阶级,甚至可能由政府自己开始进行,但是农民将把它向前推进,很快就会使它超出最初的立宪阶段的范围;这个革命单只由于如下一点就对全欧洲具有极伟大的意义,就是它会一举消灭欧洲整个反动势力迄今一直未被触动的最后的后备力量。”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

17、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两点:n一是这个革命可能由“政府自己”来进行。1877年,俄国有两个政府:沙皇政府和恐怖主义密谋家的秘密执行委员会的政府。恩格斯说革命可能由“政府自己”进行,这里说的“政府自己”决不是沙皇政府,而是指的当时存在的恐怖主义密谋家的执行委员会的政府。n二是这个革命如果成功对欧洲的重大意义,即推翻沙皇政府会使欧洲的一切反动势力失去它的最有力的堡垒,从而能促进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又能反过来帮助俄国公社不必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

18、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这里提到的关于引发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落后国家才有取得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技术手段。n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1894年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讲得非常明确。他指出:n“西欧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以及与之俱来的以公共管理的生产代替资本主义生产,这就是俄国公社上升到同样的发展阶段所必须的先决条件。”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他还指出:如果没

19、有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目前的俄国无论是在公社的基础上还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都不可能达到对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n这个思想跟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所主张的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拥有巨大生产力的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n因此,断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就是主张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不充分的;说他们违背了自己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是无稽之谈。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20、能否被认为是对“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实践证明?n我国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都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证明。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n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条件是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对落后国家的帮助。这一点不存在。因而,当前社会主义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2 2,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对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研究和回答n其次,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国家必定是前资本主义国家;如果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就根本不存在“跨越”的问题。n俄国在十月革命前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

21、这是公认的事实。至于中国,情况虽然比较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纯粹的前资本主义国家。因为那时中国社会已经存在相当数量的资本主义,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常说旧中国存在着三座大山,其中重要的一座就是官僚资本主义。而且中国农村土所有制的情况大不同于俄国的农村公社,革命胜利后也没有直接成为共产主义的生长点,这也是事实。3 3,思考与启示,思考与启示n那么宣言的这篇序言仅仅是作者对自己的一个设问的一般性的回答吗?联系到当时的背景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研究的其他全部材料来看,不能这样简单地认为。n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对东方社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思考了东方前资本

22、主义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些思考给了人们什么启发呢?3 3,思考与启示,思考与启示n第一,马克思不同意把他在资本论所揭示的西欧各国由个人私有到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简单地套用于俄国公社。n马克思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原因有二:n一是在俄国公社里土地从来没有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因而也就谈不上从一种私有向另一种私有制过渡的问题;n二是俄国公社存在着集体所有制因素战胜私有制因素,具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的可能性;但要实现这种过渡,内外条件是否具备具有决定意义。3 3,思考与启示,思考与启示n第二,俄国公社处于新的历史环境中,它与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存在;而且这种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它产生的

23、初期,而是已经处于衰落之中。n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俄国公社是处在资本主义生产尚未产生的时代,或者处于资本主义生产上升发展的时代,就根本谈不上跨越的问题。n马克思认为,当时不论是在西欧,还是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正在经历着危机。这种危机一方面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另一方面,也将为集体所有制与集体生产的最高形式的实现提供经济的和物质的条件。3 3,思考与启示,思考与启示n尽管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看得过于严重,说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衰落的论断今天看来也并不正确;但马克思之所说这样说,是因为在他思想深处存在着落后国家可以在国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想法。3 3,思考与启示,

24、思考与启示n第三,马克思指出:“俄国是在全国广大范围内把土地公社占有制保存下来的欧洲惟一的国家”。n指出这一点的意义是:由于俄国土地辽阔,适合于大规模地使用机器;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容易接受由小土地经济向集体经济过渡;如果俄国社会再能给予必要的支持,那么,“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3 3,思考与启示,思考与启示n将以上三条综合起来,不难看出,马克思的确有这样的思想,甚至有这样一种愿望,即在历史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像俄国这样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可以走不同于西欧国家走过的道路。也就说,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达到社会主义。但马

25、克思清楚地知道,愿望不是现实,愿望能不能变为现实,还要看条件而定。“一切取决于它(俄国公社)所处的历史环境”。3 3,思考与启示,思考与启示n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就俄国公社所做的结论是:只要俄国革命能推翻沙皇政府,使得俄国公社土地公有制得以维护,同时引发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那么俄国公社就能够成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支点,就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而享受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3 3,思考与启示,思考与启示n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俄国公社已经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已经在俄国发展起来,恩格斯认为在这种条件下,跨越卡夫丁峡谷已不可能。这就是恩格斯与马克思的不同之处。不同是由于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根本改变了他与马克思此前一贯主张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观点,就是说,不是前与后的对立。角色参与角色参与如何认识列宁领导的如何认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