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化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02.02KB
约45页
文档ID:567392403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化学配套练习册答案_第1页
1/45

绪言•1----5 BDABA 6----8 ADA•9. 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10.制造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                      一单元一单元  课题课题1•1----5 DACDB 6----10 CBCDA•11.有新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化学、物理•12.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银白色固体,能与水反应,水•13.物理 14.ADACA 15.1.2.4, 3.5 16.1, 2, 3.5, 4, 6•17.颜色(物理性质),气味(物理性质),味道(物理性质),•. 一单元一单元  课题2•1—6 DDCCCB 7.固、软、难、漂浮、小于•8.   三、 内焰、焰心、两端、外焰、焰心、 9.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 10.能 12.((1))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2))玻璃片上有水珠生成,燃烧后生成水((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13. ((1))收集气体((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两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3))向两集气瓶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4))将干燥玻璃片置于空气中、向干燥玻璃片上哈气,玻璃片上有无水珠出现 一单元一单元   课题3•一.一.1.C 2.D 3.B 4.D 5.B 6.C 7.A 8.D 9.C 10.B 11.B 12.B 13.D 14.C•二二.15.(1)压破容器 (2)酒精燃烧而失火 (3)容器炸裂 (4)液体溅出伤人•16.(1)外壁 (2)灯芯 (3)石棉网 (4)稍向下倾斜 (5)冷水冲洗•三三.17.e d a c f b• 18.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 ↓ ↓↑ ↓ ↓• 在游码标尺1.8g处标上“∣ ∣”•19.(1)读数偏大, 实际量得液体体积偏小 • (2)瓶塞倒放, 污染桌面和试剂• (3)试管内液体太多, 喷出伤人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一、一、1----51----5、、BBDAB BBDAB 6----106----10、、DBCCB DBCCB 11----1511----15、、CDABDCDABD二、二、16.16.((1 1))导管导管 胶头滴管胶头滴管 量筒(合理即可)量筒(合理即可) ((2 2)) 墨墨 水瓶(或药瓶)、棉线水瓶(或药瓶)、棉线 17.17.((1 1)) c c ((2 2))a a ((3 3))d d ((4 4))b b 18.18. 0.1 4.6 0.1 4.6 19.19.((1 1))胶皮管胶皮管 玻璃管玻璃管((2 2))向着手心向着手心 ((3 3))①①防止引发火灾或爆炸防止引发火灾或爆炸 ②② 用湿抹布盖灭用湿抹布盖灭③③酒精灯内酒精酒精灯内酒精 浓度过小不易点燃浓度过小不易点燃 灯芯烧焦不能点燃灯芯烧焦不能点燃 ④④ 2/3 1/4 2/3 1/4 燃燃着的酒精灯里着的酒精灯里三、三、20.20.((1 1))胶头滴管胶头滴管 试管刷试管刷 ((2 2))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试管口夹,最后夹在距离试管口向试管口夹,最后夹在距离试管口1/31/3的位置,手握长柄加热的位置,手握长柄加热 ((3 3))①①量筒受热不均而炸裂量筒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②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试管内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的1/3,1/3, 且试管口对着人了且试管口对着人了 21.21.((1 1))a.a.试管试管b.b.胶头滴管胶头滴管 c.c.广广口瓶口瓶 d.d.量筒量筒 e.e.酒精灯酒精灯 ((2 2))A.A.仰视读数仰视读数 读数偏小读数偏小 B.B.固体垂直投入试管固体垂直投入试管 击穿试管底部击穿试管底部 C.C.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的1/3 1/3 液体溅出液体溅出 D.D.直接闻气味,使人中毒直接闻气味,使人中毒 E.E.胶头滴管伸胶头滴管伸进试管进试管 污染试剂污染试剂四、四、22.22.((1 1))烧杯壁上出现水珠烧杯壁上出现水珠 ((2 2))烧杯内壁上出现白色浑烧杯内壁上出现白色浑浊浊 ((3 3))①①: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②②::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生成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一课题一 空气空气•一、一、1 1——5 5 AAABC AAABC 6---106---10 CDABC CDABC 11---1411---14 DDBA DDBA•二、二、1515、、氮气氮气 氧气氧气 4/5 1/5 4/5 1/5 稀有气体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水蒸气水蒸气•1616、(、(1 1))水蒸气水蒸气((2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3 3))氮气氮气((4 4))氧气氧气•1717、、①②③ ①②③ 1818、(、(1 1))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2 2))使用无铅使用无铅汽油汽油 尾气净化处理后在排放尾气净化处理后在排放 1919、、汞汞+ +氧气氧气 氧化汞氧化汞 氧化汞氧化汞 汞汞+ +氧气氧气 2020、、粉尘粉尘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 •三、三、2121、、A-- c B--- b C---a D---dA-- c B--- b C---a D---d•四、四、2222、、氧气在水中溶解的量比氮气多氧气在水中溶解的量比氮气多 2323、、糖水:糖和水糖水:糖和水•空气:氧气、氮气等空气:氧气、氮气等 2424、、不能,镁燃烧不仅消耗氧气不能,镁燃烧不仅消耗氧气•还要消耗氮气还要消耗氮气 2525、污染源:(、污染源:(1 1))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 ((2 2))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 ((3 3))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污染物污染物: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措施:(措施:(1 1))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加强空气质量检测 ((2 2))使用清洁能源使用清洁能源 ((3 3))积积极植树、造林、种草极植树、造林、种草 2626、、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扎紧后不能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扎紧后不能轻易压缩轻易压缩•五、五、2727、(、(1 1))使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使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2 2))难难 不活泼不活泼•((3)3)红磷量不足红磷量不足 装置气密性不好装置气密性不好 ((4 4))不能不能 硫和碳燃烧硫和碳燃烧产物为气体产物为气体加热加热加热加热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课题2 2氧气氧气一、1—5CCDDC 6-10ADBBA 11-16CBBCC C二、17.物质的名称二氧化硫 硫氮气木炭化学符号SO2SN2C 颜色无色淡黄色 无色黑色 状态气体固体 气体固体18.(1)氧气(2)二氧化硫(3)五氧化二磷、氧化铝(4)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19(1)硫+氧气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2)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3)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点燃点燃点燃(4)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 点燃 20.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21.供给呼吸,支持然烧22.比较活泼 氧化、 钢铁生锈23.23.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2424. .((1)②② (2)②②(3)③③(4)②② ④④ (5)③③ ⑹⑹ ①①25.25.通入空气,补充氧气 不易溶于水,供给呼吸26.26.(1)人和动物的呼吸(2)植物的光合作用27.不能,因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为水果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加快腐烂的速率。

可以用氮气保鲜水果,因为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水果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不能帮助水果进行呼吸28.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甲: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乙: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点燃点燃 •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课题3  制取氧气制取氧气•1-5 CABBB  6-7 DD   8. 分离液态空气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物理  化学化学  •9. (1)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              水水 +氧气(分解反应)氧气(分解反应)((2))高锰酸钾高锰酸钾             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氧气(分解反应)•10. AB ,, D,,  AC ,, A•11. ①①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② 此气体为装置内空此气体为装置内空气气  ③③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12.((1))①①酒精灯酒精灯 ②②试管试管 ③③铁架台铁架台 ④④集气瓶集气瓶•     ((2))距管口距管口1/3处处  略向下倾斜略向下倾斜•     ((3))伸入集气瓶中伸入集气瓶中   放在集气瓶口放在集气瓶口   C•       (4)(4) A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              水水 +氧气(催化)氧气(催化)•    ((5))高锰酸钾高锰酸钾            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氧气氧气      棉花棉花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加热加热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加热加热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第二单元综合练习1-5 BDBDA  6-10 BBDAC  11-14 DBDA15.氮气,氮气,78% 氧气氧气  21%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16 ((3)、()、(1)()(2)()(4)、()、(1))装置连好后先检验气密性装置连好后先检验气密性((2))气泡连续放出时再开始收集气泡连续放出时再开始收集 ((4))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17 ((1))防治水倒流炸裂试管防治水倒流炸裂试管((2))气泡连续放出时气泡连续放出时((3))瓶口向上盖上毛玻璃片瓶口向上盖上毛玻璃片((4))防治水倒流炸裂试管防治水倒流炸裂试管((5))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18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二氧化锰、  氧气氧气 、水、、水、 铁、铁、 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催化催化 、、 催化催化19 ((1))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碳酸钠碳酸钠 +氧气氧气  ((2))反应条件简单反应条件简单 、产物易分离、产物易分离 20..略略 ((1)()(2)()(3)()(4)、()、(5)()(6)、()、(1)()(2))          ((3)()(4))21.(1)甲、乙中木条均复燃甲、乙中木条均复燃 ,, 甲中木条燃烧更旺甲中木条燃烧更旺  ((2))比度大于空气比度大于空气 、、 支持燃烧支持燃烧22、(、(1))冬季冬季 冬季取暖,用煤量增加排放到空气的冬季取暖,用煤量增加排放到空气的废气多废气多((2))增加集体供暖,减少供暖锅炉废气排放增加集体供暖,减少供暖锅炉废气排放利用太阳取暖,工厂余热取暖利用太阳取暖,工厂余热取暖     23、(、(1))A  (2)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净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净  ((3))A、、E或或F  试管口没放棉花试管口没放棉花((4))G  (5)   a、、b二氧化锰二氧化锰24、(、(1))过氧化氢过氧化氢             水水 +氧气氧气  B C 氧气不宜溶于水氧气不宜溶于水 ((2))没在试管口放棉花,集气瓶口有没在试管口放棉花,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大气泡冒出  防治水倒流,使试管炸裂防治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氯酸钾氯酸钾 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收集气体前未排净装置中的试管口不应向上倾斜,收集气体前未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集气瓶内未预先装满水空气、集气瓶内未预先装满水二氧化锰二氧化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课题课题1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一.一.1—5 B C B C A  6—10 D B B A C二二. 1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很小,运动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很小,运动的 ,间隔,间隔 ,相同,不同,相同,不同 12.分子,分子, 液态,液态, 气态气态 ,水分子,,水分子, 分子,分子, 化学,化学, 分子分子 ,分子,,分子, 分子,分子, 水分子水分子 ,氧分子,氧分子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13.分子,原子,氧分子,汞原子分子,原子,氧分子,汞原子14.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15. 原子,原子, 原子原子16. ((1))相同,相同, 因为都是氧气分子构成因为都是氧气分子构成⑵⑵酒精挥发:宏观:液态变气态,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酒精挥发:宏观:液态变气态,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酒精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微观: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酒精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是物理变化。

酒精燃烧:宏观:酒精燃烧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酒精燃烧:宏观:酒精燃烧生成新物质CO2和和H2O    微观:酒精分子被破坏微观:酒精分子被破坏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有新分,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子生成,是化学变化17. ((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⑵⑵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变((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分子新分子 18. ((1))糖逐渐溶解,糖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糖逐渐溶解,糖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⑵⑵  低,分子间有间隔低,分子间有间隔 ((3))混合物混合物 水分子和蔗糖分子水分子和蔗糖分子((4))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19.解:解:20个氨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个氨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0 × 3=60氢分子的数目为:氢分子的数目为:60÷2=30 个个 答:答:20个氨分子和个氨分子和30个氢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个氢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课题课题2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一.一.1—5 A B B C D   6—10 B D C B A二二. 11.((1))分子、原子分子、原子 ⑵⑵ 原子原子((3))原子核、质子原子核、质子((4))分子、原子分子、原子 中子中子 ⑸⑸ 电电子子 ⑹⑹ 质子、电子质子、电子 ⑺⑺ 原子核(或质子和中子)原子核(或质子和中子)12. 结构:结构:= 、、>、、 <     电性:中性、带正电、带负电电性:中性、带正电、带负电    表示方法:表示方法:Na Cl   Na+  Cl-  相互转变:(上相互转变:(上 )失电子、失电子)失电子、失电子  (下)(下)  得电子得电子 、得电子、得电子13.1 ,,7,, 8,, 2 ,离子,,离子, 钠离子钠离子 ,阳,,阳, 氯离子,氯离子, 阴阴 14. 16,, 6 ,,16 ,,3 15. ((1))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⑵⑵原子核体积很小且带正电,原子核体积很小且带正电,少数少数α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受斥力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受斥力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比金原子核比α粒子粒子质量大,质量大,α粒子正面轰击原子核被斥力作用弹回。

粒子正面轰击原子核被斥力作用弹回16. ((1))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分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分子       ⑵①⑵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质子数 + 中子数中子数②②氢原子没有中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没有中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③③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不同17. ((1))55.85 ,, 63.55  ((2))有办法,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式有办法,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式可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即一个铜原子的质可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即一个铜原子的质量大量大 (3)铁块含的原子更多一些铁块含的原子更多一些  总质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原子的个总质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原子的个数越多数越多(4) m(Fe)=56 x 1.66 x 10-27  kg=9.296x 10-26 kg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课题课题3元素元素一.一.1—5 A B C A B   6—8   C C B二二.9.氧硅铝铁(或氧硅铝铁(或O、、Si 、、Al 、、Fe)、氧碳氢氮(或)、氧碳氢氮(或O 、、C、、 H、、 N)) 氧氧10.⑴⑴一个氧原子一个氧原子  氧元素氧元素  ⑵⑵2个氢原个氢原子子  11.P 、、 C 、、 2Ca  、、nS 12. Al 、、  氖氖Ne(或氮(或氮 N)、)、  碳碳   硅硅Si(或硫或硫 S)  Mn  氟氟F(或铁(或铁Fe))  13.活泼活泼 、、 不活泼不活泼 、、 不一定不一定14. ⑴⑴ ②③②③、、   ⑤⑤ 、、  ③④⑤⑧③④⑤⑧和和②⑦②⑦  ⑵⑵ ③④⑤③④⑤15.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16. ⑴⑴ Na、、 7  ⑵⑵ 3F、、  Na+ ((3))金属金属17. ⑴⑴ 16 、、32.06  ⑵⑵ P18. ⑴⑴质子数质子数   ⑵⑵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3))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4))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9. ⑴⑴质子数质子数 ⑵⑵不相同不相同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第三单元综合练习一一..1—5 D C D C D   6—10  D D C A D  11—15  B D C C C      16—17 C C18.Na+ 和和 Cl-  、、CO2 分子、金原子分子、金原子   19.D、、A、、B  BCD、具有、具有20.金属、金属、38 、、87.62、、 Sr2+21.15 、、5、、 Al3+  、最外层电子数从、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递增到7(失(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22.氖,氖,Mg ,得到,得到 第四单元课题一 爱护水资源1--5 1--5 CACDB CACDB 6--10 6--10ACCCDACCCD11.①11.①工业污染工业污染②②农业污染农业污染③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染 12.12.((1 1))轻度缺水轻度缺水((2 2)防止水污染方面:)防止水污染方面: ①①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②②合理使用化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药等 节约用水方面节约用水方面 ①①生活用水循环使用生活用水循环使用(或一水多用)(或一水多用) ②②使用节水龙头(答案合理使用节水龙头(答案合理即可)即可)13. 13. ((1 1))B B ((2 2))节约每一滴水(答案合理即节约每一滴水(答案合理即可)可)14.14.(略)(略)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课题二课题二 水的净化水的净化1-1---5--5 BDDDA BDDDA 6---106---10 CDBCD CDBCD11.(1)11.(1)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泥沙等不溶性杂质((2 2))吸附、沉降杂质吸附、沉降杂质 ((3 3))水中不溶性杂质水中不溶性杂质((4 4)色素和异味()色素和异味(5 5))不是不是, ,蒸馏蒸馏 12. (1)12. (1)过滤过滤((2 2))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3 3 ))节约用水节约用水13. (1)13. (1)水结冰,分子间间隔增大,体积膨胀水结冰,分子间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2 2))肥皂水,煮沸肥皂水,煮沸 ((3 3))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4 4))过滤过滤14. (1)14. (1)吸附、沉降杂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吸附、沉降杂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2 2))杂质太多,阻碍液体顺利流出杂质太多,阻碍液体顺利流出((3 3))滤纸损坏或滤纸损坏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 4))他的说法不对,绝对纯净的他的说法不对,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仍然有可溶性杂质,物质是没有的,仍然有可溶性杂质,蒸馏蒸馏 15.15. 0.97t 0.97t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课题三课题三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1----51----5 CACDD CACDD 6----96----9 ACCC ACCC 10.(1)10.(1)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2 2))2 2个氢原子和个氢原子和1 1个氧原子个氧原子((3 3))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1.11.甲甲 乙乙 12.12.①④①④,,②③⑤⑥②③⑤⑥,,③⑥③⑥,,②⑤②⑤,,② ② 13. (1)13. (1) ① ①② ② ((2 2))⑤⑦⑤⑦((3 3))③③④ ④ 14. (1)14. (1) 常温下的状态常温下的状态((2 2))是否含有氧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 15. (1)15. (1) 装置简便装置简便 ((2 2))便于检验气体便于检验气体 ((3 3))增强增强水的导电性,提高电解速率水的导电性,提高电解速率 ((4 4))已经进行一段已经进行一段时间时间 ((5 5))氢气氢气 ,氧气,氧气 ((6 6))燃着的小木条燃着的小木条16.16.43200ml,43200ml,可供可供8686人饮用一天,启示:加强节水意人饮用一天,启示:加强节水意识等识等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1----5  BABCB   6---11  ADCBAD12. 4,10,10,221  13.(1) Ar  (2)4SO2 (3) N2 (4) 7Ag (5) 3SO42- (6) BaCO3 (7) 4H2  (8) K2O 14. (1) 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1((2))每个一氧化二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每个一氧化二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子  ((3))都含有氧原子都含有氧原子 15.两个氢原子,两个氮原子,氢分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氮原子,氢分子,1个氢分子中含有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个氢原子,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正二价的铜元素,在子,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正二价的铜元素,在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化合物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价,16. (1) 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 ((3))相相对分子质量为对分子质量为34  ((4))1个过氧化氢分子个过氧化氢分子 中有中有2个氢原子和个氢原子和2个氧个氧原子原子   17. (1) b ((2))a ,aa ,a线中每一点所对应的纵坐标都大与横坐标线中每一点所对应的纵坐标都大与横坐标 18.18. (1) +1价价 ((2))74.5 ((3))23 ::16 ((4))21.5%  (5) 107.4g  19. (1) 180 ((2))6:1:8 ((3))85.5g+1 课题课题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一、一、1—5、、CDCDC  6—10、、BCCBD  11—13、、BDC 二、二、14((1))a ((2))c ((3))d((4))b  (5)  e       15、导热、导热  导电导电  磁铁吸引磁铁吸引  16、(、(1)、>()、>(2)、=)、=  ((3)、<)、<  17、、Hg+S==HgS  ((2)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18、铁做炊具,良好的导热性、铁做炊具,良好的导热性  19、导电、导电20、(、(1)、钨熔点钙最高,可做灯丝)、钨熔点钙最高,可做灯丝((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可做钻头)、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可做钻头 ((3)、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做铅笔芯)、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做铅笔芯 21、解:设:合金中碳的质量为、解:设:合金中碳的质量为X C+O2            CO212                      44       X                    0.185g                                                     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因为:钢的含碳量为因为:钢的含碳量为0.03%—2%,,            所以是钢所以是钢。

点燃点燃 • 课题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一、一、1—5、、DBACD  6—10、、BBAAA  11—15、、DBBAA•    16—20、、DABBD  21、、D•二、二、22、用铁锅炒菜做饭,少量单质铁进入人体,与胃酸反应转变成可吸收、用铁锅炒菜做饭,少量单质铁进入人体,与胃酸反应转变成可吸收的铁的铁  在炒菜的过程中,醋酸与少量单质铁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铁在炒菜的过程中,醋酸与少量单质铁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铁•    23、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上来的是铁粉,不能被吸引上来的是碳粉、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上来的是铁粉,不能被吸引上来的是碳粉•                24、(、(1)、)、AC ((2)、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变为蓝色  ((3)、不能,因为)、不能,因为Mg Zn与与Fe的活动性不能确定的活动性不能确定 •((4)、)、Fe+CuSO4==FeSO4+Cu•三、三、25、气泡、气泡【【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无色无色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26、、     【【解释与结论解释与结论】】 ((1)、含)、含  ((2)、不能)、不能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观察到的现象现象实验结论或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或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作用铁丝表面有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变成浅绿色Fe+2HCl==FeCl2+H2↑②②在在①①所得溶液中,插入铜丝,充分作用所得溶液中,插入铜丝,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铁比铜活泼铁比铜活泼③③在在②②所得溶液中,插入铝丝,充分作用所得溶液中,插入铝丝,充分作用铝丝表面有铝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析黑色物质析出,溶液由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浅绿色变成无色无色铝比铁活泼铝比铁活泼 • 27、解:一份混合物中有铜、解:一份混合物中有铜6.5g。

另一份混合物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另一份混合物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  应,可生成铜的质量为:应,可生成铜的质量为:•                12.9g--6.5g=6.4g•              设:需铁的质量为设:需铁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64                                64                              •                     X                             6.4g                       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略•  点燃点燃高温高温• 课题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一、1—5、、CDBAB   6—10、、DDDCA  11—14、、ABBA•    二、二、15、、•          ((1)、)、    2C+O2           2CO     (2)、、3CO+Fe2O3===  2Fe+3CO2 •       16、(、(1)、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2)、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17、(、(1)、)、①⑤①⑤     (2)、、②⑥②⑥   ((3)、)、③③  ((4)、)、④④    •          18、疏松多孔、疏松多孔  致密氧化物薄膜致密氧化物薄膜   19、(、(1))C  ((2))A ((3))B ((4))E ((5))D•          20、、 ((1))C+O2          CO2    ((2))CO2+C            CO •             ((3))3Fe+2O2          Fe3O4 ((4))4CO+Fe3O4               3Fe+4CO2  •         ((5))                                                                                             •           21、(、(1))Fe2O3  ((2)缓慢氧化)缓慢氧化    22、红色物质、红色物质   上升上升    铁丝生锈消耗试管内铁丝生锈消耗试管内•                 的氧气的氧气       23、(、(1)、铁)、铁    高高  ((2))B  水水  氧气氧气    干燥和清洁干燥和清洁•    三、三、24  铁粉,吸水防潮。

铁粉,吸水防潮  原理略•    四、四、25、(、(1)) 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  ((2)) 因为菜刀上有水,并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因为菜刀上有水,并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           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       ((3)) 将菜刀洗净擦干,放在干燥处(或洗净擦干后涂上将菜刀洗净擦干,放在干燥处(或洗净擦干后涂上 •          一层食用油一层食用油 ))        点点 燃燃高温高温点燃点燃高温高温Fe+CuSO4==FeSO4+Cu ((Fe+H2SO4==FeSO4+H2↑))  26、、((1))3CO+Fe2O3                  2Fe+3CO2 高温高温Ca(OH)2+CO2==CaCO3↓+H2O ((2))CO2   ((3)铁粉)铁粉  ((4)能)能  Fe 、、CO2  ((5)收集多余的)收集多余的CO防止污染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6)) 先通先通CO排净试管内空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束后先停止排净试管内空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入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入CO。

   27、(、(1))CO    O2      Fe2O3      Cu  五、五、28、、1050t     29、、2800t  2Cu+O2               2CuO    Ca(OH)2+CO2==CaCO3↓+H2O (2)4CO+Fe2O3               3Fe+4CO2  高温高温      第第八单元综合练习一、八单元综合练习一、1B  2C 3C  4C 5B  6B 7B  8A  9C               10  D  11D 12D  13B  14D15B 16B 17C 18C  19B        二、二、20、银白、软、延展、银白、软、延展 21、稀盐酸、稀盐酸(1)无现象(无现象(2)冒气泡)冒气泡              ((3)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之后,不与酸反之后,不与酸反 应应                     22、金属元素、金属元素  Mg2+  23、(、(1))Fe2O3+3CO====2Fe+3CO2         (2)Fe+H2SO4==FeSO4+H2↑            (3)CuSO4+Fe==FeSO4+Cu         24金属、非金属、硬度、强度、耐腐蚀性金属、非金属、硬度、强度、耐腐蚀性    25、、Al2O3             26、亚铁离子、、亚铁离子、  铁离子铁离子       27、(碳、铁)(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四氧化三铁)、(碳、铁)(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四氧化三铁)    28、(、(1))CO2    CO   (2)  C+CO2=====2CO                  Fe2O3 +3CO =====2Fe +3CO2        29、(、(1)发生爆炸)发生爆炸      CO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    ((2)) Fe2O3 +3CO =====2Fe    +3CO2     ((3)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    ((4)收集多)收集多余的余的CO     ((5)排水法)排水法  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 •30、(、(1))Fe3O4   作燃料(冶炼金属)作燃料(冶炼金属)   ((3))CuSO4+Fe==FeSO4+Cu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三、三、31、(、(1)错误)错误     氧化铜氧化铜   ((2)金属表面有银白)金属表面有银白    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有无色变成蓝色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有无色变成蓝色     •    Cu +2AgNO3 ==Cu(NO3)2+2Ag    [ 反思与应用反思与应用 ]•((1)稀盐酸)稀盐酸     ((2))  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四、四、32、、1.68g    33.     75% • 课题课题1    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形成•一、一、1—5、、BDCAC   6—10、、DCACC    11—14、、BADA•二、二、15、(、(1))CuSO4   ((2)水)水  ((3)酒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酒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1))H2O   ((2)-)-1  ((3)钾离子)钾离子  ((4)失)失   17、氯化钠、氯化钠  •                  水水    碘酒精碘酒精    水水  水水    18、、ADE    19、(、(1))FeSO4   H2O  •             ((2))H2O  O2     O2    H2O      ((3))P    CS2    •        20、、FeCl2     H2O      FeCl2    HCl•        21、(、(1)溶质的性质)溶质的性质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   ((2)温度)温度   •            ((3)用汽油洗涤油污)用汽油洗涤油污   汽油通过溶解作用去掉油污,汽油通过溶解作用去掉油污,•               而洗涤剂而洗涤剂 通过通过 乳化作用去掉油污乳化作用去掉油污•        22、(、(1))√ √ ((2 2))×× ((3 3))××     ((4)) √√• 三、三、23 23 是,因为它们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是,因为它们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4.24.((1 1)氯化钠)氯化钠 ((2 2)不)不• 会会 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四、(四、(1)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 A B C   现象现象无现象无现象U形管中形管中c液面升液面升高高U形管中形管中e液面液面下降下降   原因原因NaCl溶于水后温度溶于水后温度不变,液面无变化不变,液面无变化NH4NO3溶于水后溶于水后温度降低温度降低NaOH溶于水后溶于水后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五、五、26、、 ((1))19.6g   80.4g   ((2))112.2g   32.2g  80.4g.((2)、结论是: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温度的变化,有的表现出溶液的温度升)、结论是: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温度的变化,有的表现出溶液的温度升高,有的表现出溶液的温度降低高,有的表现出溶液的温度降低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     26、、 解:设:解:设:13g锌与质量为锌与质量为x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为为y。

•                             Zn+H2SO4                ZnSO4+H2•                             65       98                            2•                             13g    x                             y•         •        ↑(1)稀硫酸中的溶剂是:)稀硫酸中的溶剂是:100g-19.6g=80.4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3g+19.6g-0.4g=32.2g          所得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实际上就是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所得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实际上就是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80.4g          所得溶液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13g+100g-0.4g=112.6g    答答:(:(1))稀硫酸中含有溶质稀硫酸中含有溶质19.6g、溶剂、溶剂80.4g.((2)所得溶液为)所得溶液为112.6g、、          溶质为溶质为32.2g、溶剂为、溶剂为80.4g。

• 课题课题2    溶解度(溶解度(1))•一、一、1—5、、BADBD   6—10、、BDCCD   11—15、、C ACACC  16—17、、AC•二、二、18.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不能不能   能能   •三、三、19.((1)尝)尝  ((2)取一滴蒸干,有固体产生的为食盐水)取一滴蒸干,有固体产生的为食盐水   ((3)将青菜)将青菜叶入,很快萎蔫的食盐水(其他答案即可)叶入,很快萎蔫的食盐水(其他答案即可)•       20.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氯化钠,但可溶解氯化钙、氯化镁等,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氯化钠,但可溶解氯化钙、氯化镁等,一种溶剂可同时溶解多种溶质一种溶剂可同时溶解多种溶质 •       21. ((1)鸡蛋上浮鸡蛋上浮 食盐溶于水后,溶液密度变大,使鸡蛋所受浮力食盐溶于水后,溶液密度变大,使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大于重力2)鸡蛋表面出现气泡,先上浮,后下沉,不断地上下浮动鸡蛋表面出现气泡,先上浮,后下沉,不断地上下浮动•                       •                     CaCO3+2HCl=CaCl2+H2O+CO2↑ •溶解度(溶解度(2 2)) 1-5 ABABD 6-10 DAADC 11-12 AC1-5 ABABD 6-10 DAADC 11-12 AC•13.(1) 134 (2) 13.(1) 134 (2) 不饱和不饱和 137 137 ((3 3)饱和)饱和 137.2 137.2 •14.14.((1 1)过滤()过滤(2 2)活性炭)活性炭 15. 26.5 73.5 5015. 26.5 73.5 50•16.((1))B C A    C A B    (2)    A B C    (3)   A•17.将固体研细将固体研细 用热水溶解用热水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用玻璃棒搅拌•18.((1)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饱和)饱和    150    1:2•19.((1))B C A   (2) A  (3) t3  饱和饱和  ((4))t2  A B  溶解度溶解度•((5)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20.仍然是饱和溶液,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仍然是饱和溶液,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21.   降降温温  增多增多 •课题课题3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  •1-5 BABBC  6-10 BACBB  11-15 CBBCA  16-18 CBC•19. (1)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 ((2)) 2.5  B  47.5  ((3))C   20.略略•21.((1)>)> ((2))= ((3)<)< ((4)<)<   22. 10%  40  5•23.   40  10      24.((1)不变)不变  ((2)变大)变大  ((3)) 变小变小 •25. ((1))①① 药匙药匙   ②② 烧杯烧杯   ③③ 量筒量筒   ④④ 玻璃棒玻璃棒  • ((2)) 2.5  减少减少 NaCl    (3)  50ml  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 ((4)加速溶解)加速溶解  ((5)) ①① ②②  26.25g    27. (1) 0.4g  (2) 13g •           (3)28.6%•28.  40g   60g •29.   (1) 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       (2) 0.8     (3) 5% •        第九单元综合第九单元综合 •  1-5 CBDDC   6-10 ACBDA  11-15  CBDBC 16-18 DDC•19.   (1) B  (2)  A    (3) C•20.(1)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21.列表列表 作图作图 • 22.((1)加热)加热  搅拌搅拌 ((2)) 蔗糖蔗糖   水(水(3)再加一定量的热水)再加一定量的热水•23.((1))a  g  相等相等   (2) A•24.NH4NO3溶于水后温度降低,使水凝固溶于水后温度降低,使水凝固; •      浓浓H2SO4溶于水后温度升高,使石熔化。

溶于水后温度升高,使石熔化•25. ((1)钢)钢 ((2))24.4%         26.((1))0.2g   (2) 9.8%•27. 12g  12%     28.(1) 32.5%  (2) 9.8% 第十单元 课题一 (1)50页一、1-5CCDDA 6-10 ABDCA 11-12BD二、13、(1)酸(2)加醋凉拌 14、铁锈逐渐溶解,溶液有无色变成黄色 Fe2O3 +3H2SO4=Fe2(SO4)3+3H2O 有气泡产生 Fe+H2SO4=FeSO4+H2↑ 15、B A C紫色石蕊试液与酸变红,遇碱变蓝16(1)A(2)BC (3)B (4)D(5)E三、17、物理方法:取少量的两种酸溶液分别倒入水中搅拌,放热的是浓硫酸 化学方法:用小木棍分别蘸取少量的两种酸溶液,小木棍变黑的是浓硫酸 18、(1)2NH4HCO3 +H2SO4=(NH4)2SO4+2H2O +2CO2↑ (2)稀硫酸会腐蚀铁桶 (3)CO2密度比空气大 19、(1)不能(2)设计实验,观察二氧化碳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0、略 第十单元 课题一(2)54页一、1-5DCAAD 6-10BCDCC 11-12BC二、13、苛性钠、火碱、腐蚀性、水、二氧化碳14、(1)腐蚀(2)CaO+H2O=Ca(OH)2 15、Ca(OH)2 盐酸 16、(1)CO2 Ca(OH)2 (2)除锈(3)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三、17、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坚硬的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18.(1)2NaOH+CO2=Na2CO3+H2O 收集到的气体是一氧化碳(2)向一个充满CO2的塑料瓶内加入NaOH溶液,拧紧瓶盖后振荡,塑料瓶变瘪,证明CO2与NaOH溶液反应 19、四、20.(1)不变红 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不变红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变红 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4)赞同因为在所使用的溶液中含有水五、0.2g 1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钙溶液,变红的是稀硫酸 2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无现象的是稀硫酸 3锌粒,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硫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钙溶液。

课题二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59页一一1-5BDDCA  6-10DACDA 11-15DBACD16C二二、、17、紫、紫   酸酸   红红  碱碱  红红 18、、pH试纸试纸   玻璃棒玻璃棒   试纸试纸  标标准比色卡准比色卡  熟石灰熟石灰    19、红、红  生石灰生石灰    20、蓝、蓝  紫紫  蒸发溶蒸发溶剂剂  21、、①③②①③②  22、(、(1))10  ((2)蓝)蓝  ((3))NaCl和和HCl三三、、23.((1)氢氧化铝可以中和胃酸)氢氧化铝可以中和胃酸  ((2)玉米粥)玉米粥24.大于大于 ((1)加水稀释)加水稀释  ((2)加活泼金属)加活泼金属  加碱加碱  加碳酸盐加碳酸盐四、四、25.取土样加水溶解,静置,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取土样加水溶解,静置,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在pH试纸上,把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知试纸上,把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知pH大小,大小,于是可知酸碱度于是可知酸碱度26、(、(1))>  ((2)醋)醋  ((3)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五五、、27、、   9.8% • 第十单元综合练习题第十单元综合练习题•一、一、1—5、、ABDAB   6—10、、CCBBD   11—15、、BDADD  •       16—18、、BCD •二、二、19.((1))H2CO3 ((2))Ca(OH)2  ((3))CaCO3  ((4))CO2 ((5))H2O•       20.  C

证明生成二氧化碳        •        24.【【得出结论得出结论】】能能  【【质疑并求证质疑并求证】】弱弱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2】】相对强弱相对强弱  •             【【拓展应用拓展应用】】红红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在水中会解离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在水中会解离出出H+•四、四、25.  1888mg   26.   9.8% • 期中综合练习(答案)期中综合练习(答案)•一、一、1—5、、DBBCB  2—10、、ADDCB  11—15、、CCABD  16—20、、ABBCD•二、二、21.((1)做导线)做导线  ((2)强)强    ((3))•                 22.((1))C  ((2))B ((3)) A    23.((1)混合物)混合物  ((2)水蒸气)水蒸气  氧气氧气                          ((3)隔绝空气)隔绝空气                 ((4))Fe2O3+3CO          2Fe+3CO2   ((5)节约金属资源)节约金属资源   24. 10  ((1))B  ((2))c a           25.((1))A  ((2)小于)小于   ((3)不能)不能    26. ((1)增大)增大   小小于于  ((2)由不饱和)由不饱和→饱和饱和         ((3)变小)变小    27.((1)排在)排在H后的金属,如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后的金属,如铜与稀盐酸不反应             ((2)氢气还原氧化没)氢气还原氧化没    有金属单质参加,却是置换反应有金属单质参加,却是置换反应   28.【【查阅资料查阅资料】】                   ②②  【【控制实验条件控制实验条件】】A【【得出结论得出结论】】②②   Cr+2HCl=CrCl2+H2↑                          【【结论应用结论应用】】能能   铬比铜活泼铬比铜活泼       三、三、 29.  10    30.  65%   31.((1))0.84g   ((2))2%   32. ((1))90.9%   ((2))14.6g                   ((3))20%    33.((1)乙同学)乙同学  ((2))93.3%    ((3))17%你的一种猜想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验证方法      现象现象     结论结论该金属比铁活该金属比铁活泼泼将该金属投入将该金属投入FeCl2溶液中溶液中溶液浅绿色逐渐消溶液浅绿色逐渐消失失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铁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铁强强高温高温 配套期末综合练习答案配套期末综合练习答案一一. 1—5 DCABB    6—10 CDBDD   11—15 ADDBC       16—20 BDCCB21.燃料燃料-①①  化肥化肥-③③  材料材料-②②  氧化物氧化物-④④  酸酸-⑤⑤  碱碱-⑥⑥ 22.⑴⑴ C  ⑵⑵ CO2  H2O  ⑶⑶ 维生素维生素    ⑷⑷ 分子不断运动分子不断运动 23.⑴⑴  H2SO4+Cu(OH)2=CuSO4+H2O    ⑵⑵ ①①酸酸+盐盐 ②②金属金属+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⑶⑶ ①①2NaOH+CuSO4=Cu(OH)2↓+Na2SO4CO+CuO=Cu+CO2  ②②步骤步骤ⅠⅠ和步骤和步骤ⅤⅤ24.⑴⑴合成材料合成材料   ⑵⑵ABC  ⑶⑶C2H6O+3O2=2CO2+3H2O      ⑷⑷吸附吸附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25.⑴⑴①①活性炭有吸附性,吸附了有色物质活性炭有吸附性,吸附了有色物质②②活性炭中活性炭中吸附的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中和了氢氧化钠吸附的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中和了氢氧化钠⑵⑵ HCl+NaOH =NaCl+H2O      ⑶⑶挥发挥发点燃点燃 29. 12:2:19     30.  65%     31. ⑴⑴ 1.8   ⑵⑵ 96.4%>96%32. ⑴⑴ 小于小于  试剂中还含有水试剂中还含有水  ⑵⑵  26.5%27.⑴⑴盐酸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或稀硫酸等酸与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稀硫酸等酸与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⑵⑵ CaCO3 不能不能⑶⑶有白色沉淀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    无色酚酞不变色无色酚酞不变色【反思】【反思】CO2+2NaOH=Na2CO3+H2O28.【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⑵⑵氢氧化钠氢氧化钠⑶⑶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⑴⑴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⑵⑵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拓展与应用】【拓展与应用】硝酸铵硝酸铵26.⑴⑴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撤离可燃物撤离可燃物⑵⑵ 4Al+3O2  =2Al2O3 氧气和水氧气和水⑶⑶ 维生素维生素  ⑷⑷化学化学  ⑸⑸复合复合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1、略。

略•2、、C   3、、C   4、、D   5、、B   6、、A   7、、D•8、(、(1)、)、CO   CO2   O2   H2CO3   H2O   Ca(OH)2•     ((2)、)、2CO+O2            2CO2      化合化合   氧化(助燃)氧化(助燃)•       2CuO+C             2Cu+CO2           置换置换     还原还原   •9、、A、、 CuO  B、、C  C、、Cu  D、、 CO2  E、、CO •10、(、(1)、)、1、、2  ((2)、)、4.4  ((3)、)、 70%  14.6%•第七单元第七单元•1---5、、ABBAA    6、(、(1)、)、③ ③ ((2 2)、)、⑤ ⑤ ((3 3)、)、② ② • ((4 4)、)、 ② ④ ② ④ ((5 5)、)、 ④ ④ ((6 6)、)、⑥⑥点燃点燃高温高温↑ •              初三化学试题答案初三化学试题答案 •一、一、1——5、、ABCAD    6——8、、DDB•二、二、  9、、((1)、)、2Fe3+     ((2)、)、Al2O3•           10、(、(1)糖类)糖类  ((2))NaHCO3(或碳酸氢钠或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11   ((1)) t2时,时, A、、C的溶解度相同(答案不唯一)(的溶解度相同(答案不唯一)(2)升高温度)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3)大于)大于•      12、(、(1)工业污染(或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煮沸(或蒸馏))工业污染(或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煮沸(或蒸馏)•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CO2;   +1•      13、、碱;碱;CaCO3+2HCl            CaCl2+H2O+CO2↑ (其他合(其他合•             理答案也可)理答案也可)•      14、(、(1)、)、②② 温度达到着火点;温度达到着火点;③③氧气、水;(氧气、水;(2)①2)①还原剂在反应还原剂在反应 • 中元素化合价升高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②铁铁•三、三、15.15.((1 1)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将集气瓶炸裂()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将集气瓶炸裂(2 2)答案合理即可)答案合理即可• ((3 3)偏大)偏大 • 1616、(、(1 1)猜想)猜想②②不成立;常温下不成立;常温下NaNa2 2SOSO4 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不可能达到不可能达到20%20%。

•①①NaOH(或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结论不正确(或结论错(或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结论不正确(或结论错•     误)(误)(NH4))2SO4溶液也成酸性溶液也成酸性•((3))四、四、17、、设混合物中硫酸铵的质量为设混合物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         Ca(OH)2+(NH4)2 SO4                  CaSO4+2NH3↑+2H2O                              132                                           34                                x                                             1.7g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向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管口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 则该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则该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88%。

1)不相同,实验中氨气有损耗(或实际样品的含量比标签所示的要低))不相同,实验中氨气有损耗(或实际样品的含量比标签所示的要低)((2)不能与碱性肥料(或物质)混合使用不能与碱性肥料(或物质)混合使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