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5 离骚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7384125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5 离骚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5 离骚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5 离骚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5 离骚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5 离骚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5 离骚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5 离骚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离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 了解楚辞的特点,学习本诗以比兴为了解楚辞的特点,学习本诗以比兴为主的表现手法。主的表现手法。2.2.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 ,体会屈原内心的幽怨、痛苦体会屈原内心的幽怨、痛苦之情;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之情;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内心的痛苦,把握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内心的痛苦,把握作者高洁的情操。者高洁的情操。诵读指导诵读指导 一般每句三到四拍,通常规律为:实词一拍;虚一般每句三到四拍,通常规律为:实词一拍;虚词(包括词(包括“以以”“”“而而

2、”等连词、等连词、“之之”等助词、等助词、“謇謇”等发语词)一拍;等发语词)一拍;“兮兮”字一拍。字一拍。以第一节为例: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长太息/ /以以/ /掩涕兮,哀掩涕兮,哀/ /民生民生/ /之之/ /多艰。多艰。 余余/ /虽好修姱虽好修姱/ /以以/ /靰羁兮,謇羁兮,謇/ /朝谇朝谇/ /而而/ /夕替。夕替。 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离骚离骚诗章。诗章。 你觉得你觉得“兮兮”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读时语音延长,不仅可以强化抒情、咏叹色彩,而且能够充分体现楚辞体情感浓郁的特点。 (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之:哀民生之多艰 (

3、 ) 长余佩之陆离 ( )以:长太息以掩涕兮 ( 既替余以蕙纕兮 ( ) 竞周容以为度。 (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 ) 长余佩之陆离 ( ) 用于主谓之间,取独定语后置标志连词,相当于“而”)连词,因为介词,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检查预习 屈原“朝谇而夕替”,具体有哪些原因? 1.灵修浩荡,不察民心; 2.众女诽谤,谓余善淫; 3.时俗工巧,周容为度,但是屈原却宁溘死流亡也不为此态,坚决不同流合污。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曾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遇之义

4、,“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有的认为“离骚”就是“离愁”;还有人认为“离骚”是楚地古乐曲名“劳商”的转音) 屈原的美政理想屈原的美政理想 屈原曾很受怀王重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他的政治理想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任人唯才,完善法度,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和种种特权。屈原在践行自己的“美政”理想过程中必然会触犯楚国旧贵族的利益,这可能是“众女”(群臣)诽谤屈原的根本原因,史记记载,楚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发生了“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的事件,屈原被楚怀王“怒而疏”。 屈原“美政”理想的另一

5、基本内容是民本思想,他的作品中经常提到“民”的问题,如:“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以计极”(前前后后认真观察,省视治理百姓的政策);“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本想索性离开故乡,看到老百姓的疾苦后就镇定下来)。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屈原的选择是什么?哪些诗句体现了诗人的心志?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心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文中“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进不入以离尤

6、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等句是否代表着诗人的软弱、妥协与退让? 傅雷先生曾在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译者献词中写道:“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屈原就是这样:虽有短暂的彷徨与犹疑,但最终战胜了自己,更加坚定了信念。什么是比兴手法?什么是比兴手法? 宋人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就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诵读诗歌,体会离骚中比兴手法有

7、何作用。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东汉王逸离骚经序) 离骚的比兴手法渗透在对艺术形象的整体构思上。通过这种手法,把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蕴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增加了诗歌的意象美,又强化了情感抒发的感染力量。特别是以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抽象的精神品质,不仅使诗歌有含蓄的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离骚离骚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独特的外部形象:独特的外部形象:“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长

8、余佩之陆离。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鲜明的思想性格:鲜明的思想性格:主张美政,心系百姓,关注苍生主张美政,心系百姓,关注苍生( (“哀民生之多艰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矢志不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秭归秭归,之子不归行吟泽畔,颜色憔悴江湖遍地,究竟他在何方屈平其名,铮铮傲骨却不平永不屈服是正则的脊椎他佩的是长剑之陆离戴的是高冠之崔嵬他手捻兰花,翩然两袂乱发长髯,任江风拂吹眼神因不胜远望而受伤迢迢望断郢都的方向 秭归秭归,之子不归(节选自余光中秭归祭屈原)如何看待屈原的如何看待屈原的“忠贞忠贞”行为?行为? 郭沫若认为:“他(屈原)念念不忘的是君,是当时的一般执政者,是自己的怀才不遇。十几年的一肚皮牢骚终只好让一死来爆发。他只认识在上的力量,而不认识在下的力量。这儿与其说是时代限制了他,毋宁说是资质限制了他。” (郭沫若文集屈原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