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研究报告进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7382446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研究报告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研究报告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研究报告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研究报告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研究报告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研究报告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研究报告进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摘要: 红树林湿地,因其固有的一些特性,能够净化来自潮汐、河水、地表径流所携带的重金属污染物。近年来红树林湿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 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重点对红树林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分布,迁移与释放以及其对红金属污染的净化机制进行了综述;此外还对不同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介绍。最后, 对今后红树林的研究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关键词: 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净化机制;污染评价随着人口膨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再加上飞速发展的海洋船泊运输业、农业和渔业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大量的污染物

2、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这样就会给环境带来沉重的生态恢复的压力1。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因不能被生物降解、残留时间长,而且通过食物链富集等特性,受到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处理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和土壤日益受到环境和生态学家们的重视。传统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如物理、化学方法,都存在价格昂贵、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陷。由于植物除重金属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无副作用等特点,得到迅猛发展,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湿地中生长的红树林植物群落了。红树林湿地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潮间带重要的植被类型,对维护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起这重要的作用。现在将红树林湿地作为废物,污水处理厂已引起关注2。1 在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

3、属分布特征的研究1.1 在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和迁移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各国对红树林湿地保护的重视,有关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富集及其与沉积物理化性状关系的研究得到了较多的开展 . 从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几种主要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大体上表现为:Mn Zn Cu、Pb Ni Cd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植物吸收重金属取决于环境中重金属的种类、数量以及植物的种类和特性。在红树林群落里,不同的物种对不同重金属离子

4、的吸收也不相同。植物对不同的重金属吸收能力不同。红树林对Cu 、Pb、Zn、Cd 的吸收累积能力有显著差异: Cu、Pb、Zn含量在叶中为:白骨壤叶秋茄叶 桐花树叶, Cd 含量为白骨壤叶桐花树叶 秋茄叶1。不同的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的能力不同。Del Rio 等人4曾对99种湿地植物对重 金 属 Pb、 Cu、 Zn、 Cd、 Sb、 As的 吸 收 情 况 进 行 了 比 较 , 结 果 表 明 :A.azurea ,B.vulgaris,C.fuscaturm ,C.arvensis ,C.dactylon 等植物对重金属有较高的吸收性能。植物的不同部位的吸收重金属能力也不同。一般植物地下部

5、分重金属的含量比地上部分高很多倍。郑文教等研究表明,红树林细根是吸收重金属的主要器官,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地上部茎、枝、叶、花各元素中,Cu仅为细根中含量的 26%-48%中根 大根 5,6 。而且缪绅裕对植物各器官中Ni 、Cu 含量进行测定 叶 茎 原胚轴。 Cu 含量,C0 组和C1 组为根 茎叶 原胚轴 ,C5 和C10组为根、茎 原胚轴 叶. 随着污水处理浓度的增大, 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均增大, 其中以叶中的 Ni 和原胚轴中的 Cu 增加最为显著。与背景值比较,C0 组累积系数变大,各污水处理组均变小。同一处理组中植株对Cu的累积系数平均大于Ni , 但随着污水处理浓度的上升

6、, 二者差异越来越小。累积系数平均值大小排列有一定差异,Ni 为根 叶 原胚轴、茎,而Cu 为根 茎 原胚轴和叶。不同处理组植株的不同器官对Ni 、Cu 的富集作用差异较大. 各器官的累积系数随污水处理浓度的上升而下降7。表1 植物体各器官中 Ni、Cu 含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1.2 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存在形态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不是简单地以某一离子或基团存在,而是以各种不同的结合形态存在的,不同形态的金属具有不同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有效性,单纯地测定重金属污染物的总浓度不足以

7、说明水体沉积物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和确切表征其污染特性和对生物的危害性。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存在方式主要有4 种,即吸附、与铁锰的水合氧化物共沉淀、被有机分子络合、结合于矿物晶格中,据此可以将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划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8。刘景春9的研究表明: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中Cr 以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存在; Cu 以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为主;Zn 主要以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和可交换离子态存在; Cd 以残渣态为主; Pb 基本上以残渣态和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存在。其通过对中国主要红树林地区沉积物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Cr、Cu、As、Pb 形态中有机质

8、 - 硫化物结合态含量相对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红树林沉积物中高有机质含量和高硫含量所致。重金属污染物在沉积物中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就涉及到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或沉积物颗粒物上结合形态的的分布可直接用 X 射线衍射法 XRD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质子诱导 X 射线发射分析法、氧化还原电位 Eh)、温度、盐度、有机质含量、植物根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及微生物生活能力等多种环境、生物因素的综合制约,进而影响着重金属在沉积物中存在的形态和分布3。2 红树植物

9、抗重金属污染的机制红树林湿地系统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净化机理,能够利用植物- 土壤的共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净化作用。2.1 吸收到体内的重金属重新排出体外这种降解重金属毒害的方式是生物界最为常见的植物应对环境的毒害时,自我的排斥现象。在重金属胁迫红树植物时,由于红树群落里的乔木或者灌木通过自我的净化途径,将吸收到体内的重金属排到体外环境中去。Nies 和Siler 研究不同耐性植物的金属离子吸收与代谢关系时, 认为耐性植物的原生质膜有主动排出金属离子的作用12。另外 , 红树植物还可以把有害的物质包括重金属离子转移到老叶中 , 通过老叶脱落达到有害成分的排

10、除。2.2 根部富集一般情况下 , 植物吸收到体内的重金属主要积累在根部, 地上部位含量极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物的抗性。红树植物所生长环境的特殊性, 其根际环境特别是根际 pH 变化、 Eh 状况, 根系分泌物 , 根际微生物效应 , 金属有机成分的改变等可能影响了红树植物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运输13。2.3 抗氧化系统的增强重金属胁迫与其他形式的氧化胁迫相似, 能导致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产生, 自由基能损伤主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 引起膜脂过氧化。植物体内拥有完善的抗氧化机制的调控,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有力的保障。植物受到重金属的胁迫,能量代谢不足,植物就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植物内

11、部的抗氧化机制发挥作用,其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POD 、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抗氧化剂类物质(抗坏血酸 (ASA 、谷胱甘肽(GSH 和生育酚 (VitE 等产生,清除氧自由基。在镉对红树植物根系的毒害机理的研究中,发现Cd2+ 浓度为 0.25 10mg/L均能诱导桐花树幼苗根系CAT 、POD 活性升高14。抗氧化保护酶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提高 , 其抗氧化保护作用随胁迫浓度的加大而增强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的影响3. 红树林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价红树林表层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比相应水相中的重金属含量高很多倍, 并易产生二次污染 , 有效地评价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危害情

12、况, 有利于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治理。近些年来,有关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和指示的研究已有较多开展。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对深圳的大亚湾的水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 大亚湾海域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为汞和砷(其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值较高 。红树林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前者可反映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程度,并广泛用于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后者可应用沉积学原理评价重金属污染及生态危害的方法。通过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2种评价方法对海南岛北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了评价16。精选学习资料 - - -

13、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4. 展望红树植物重金属耐性机理尚无系统性认识, 仍需进一步研究;而且我们对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代谢途径缺乏进一步的探讨,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具有机理了解的还比较浅显。最后就是现在红树林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今后一方面要注重净化效率,筛选出重金属净化效果最好的红树植物及搭配方式,同时也要严防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生产实践和人民生活联系起来。参 考 文 献1程皓 ,陈桂珠 ,叶志鸿 . 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

14、009,29(7:3894-3900.2王文卿 , 林鹏 . 红树林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的研究J.海洋科学 ,1999,3:45-47. 3王军广 , 赵志忠 , 赵广孺 , 张忠伟 , 王鹏 .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存在形态研究进展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8,23(3:343-346.4Del Rio M,Font R,Almela C.Heavy metals and arsenic uptake by wild vegetation in the Guadiamar river area after the toxic spill of the Azn

15、zlclar minedJ.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2,98(1:125-137.5郑文教 , 林鹏. 深圳福田白骨壤红 Cu, Pb, Zn, Cd 的累积及分布 J. 1996, 27(4: 386-393.6郑文教 , 王文卿 , 林鹏. 九龙江口桐花树红树林对重金属的吸收与累积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6, 2(3: 207-213. 7缪绅裕 , 陈桂珠 . 模拟秋茄湿地系统中镍、铜的分布积累与迁移J.环境科学学报, 1999,19(5: 545-5498陈静生 , 王飞越 , 宋吉杰 , 等. 中国东部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

16、的关系J. 环境化学 ,1996,15(1: 8- 14.9刘景春 . 福建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厦门 : 厦门大学 ,2006. 10陈小勇 , 曾宝强 , 陈利华 . 香港汀角红树植物沉积物及双壳类动物重金属含量 J . 中国环境科学,2003,23(5:480- 484.11杨永强 . 珠江口及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赋存形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D. 广州: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12Nies DH , Silver S , 1989. Plasnid2determined inducible efflux is responsible f

17、or resistance to Cadmium , Zinc and cobalt in Alcatigenes eutrophus J . J Bacteriol , 1989, 171: 896 90013Yang Y, Chen YX , Sun ZS. Progress on effect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rhizosphere J .Agroenviron Mental Protection , 2001,20(1 : 55 5814李裕红 , 王荣富 , 应朝阳 . 桐花树幼苗根系对镉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J.福建农业学报,2007,22( 2 : 193-196.15杨盛昌 , 吴琦.Cd 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 2003,22(1:38-42.16鲁双凤 , 王鹏 , 王军广 , 赵志忠 , 王瑞强 , 袁建平 . 琼北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环境质量评价 J.江苏农业科学, 2018, 39 ( 4 : 431 - 43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