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疗法ppt课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7332442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6.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低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低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低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低频电疗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频电疗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频电疗法ppt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频电疗法低频电疗法 (2)(2)内容提要一低频电疗概述二低频电疗常见电流三低频电疗参数及意义四低频电疗生理和治疗作用五低频电疗的应用六举例低周波治疗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低频电流的特点是: 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 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 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 无明显热作用。一一.低频电疗法概述 感应电疗法感应电疗法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二.常见低频电流 (1)交流电:电流方向与强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电流(2)脉冲电流:

2、电流按一定规律地瞬间出现,然后瞬间 消失(3)三角波电流:波形缓升缓降呈三角形(4)方波电流:将直流电不断通断所获得的波形(5)正弦波电流:波形呈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6)梯形波电流:波形类似等腰梯形的电流(7)指数曲线形电流常用于:电睡眠电兴奋超刺激常用于电诊断臂丛神经麻痹膀胱麻痹常用于间动电疗法神经刺激器三、低频电流的参数及其意义 频率(f) 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次数,单位为 赫兹(Hz)。常用100Hz以下的频率. 周期(T) 一个脉冲波的起点到下一个脉冲 波的起点相距的时间,单位为ms或s。 波宽 每个脉冲出现的时间,如方波波宽指脉冲持 续时间,三角波指脉冲上升的时间。.4.脉冲上升时间和

3、脉冲下降时间.5.有效波宽6.脉冲间歇时间 即脉冲停止的时间。即周期减去有效波宽 参数及其意义7. 波幅 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量。8. 通断比 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间歇时 间的比例。9. 占空因数 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周 期的比值。*四、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一)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低频脉冲电流的主要治疗作用之一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细细动动去去胞胞作作极极阈上刺激阈上刺激兴兴电电化化局部电流叠加局部电流叠加奋奋位位 细胞生物电现象细胞生物电现象 一切活组织的细胞,不论在安静一切活组织的细胞,不论在安静状态还是在活动过程中均表现有电的状态还是在活动过程中均表现有电的变

4、化,这种电的变化是伴随着细胞生变化,这种电的变化是伴随着细胞生命活动出现的,称之为生物电命活动出现的,称之为生物电。生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 (一)(一) 细胞的静息电位细胞的静息电位细胞的静息电位细胞的静息电位1.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般为内负外正。差。一般为内负外正。mV0-70mV0-70+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1)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胞内K+高,并且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2) 促进K+外流的驱动力和阻止K+外流的阻力达到平衡K+平衡电位极化极化:把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

5、持的内负把静息电位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膜的极化。外正状态,称膜的极化。超极化超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去(除)极化:去(除)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倒(反)极化倒(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与静息电位的极性相反与静息电位的极性相反。复极化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或反极化后,又向细胞膜去极化或反极化后,又向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二)动作电位(二

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并有扩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可逆、并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它是细胞兴布性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奋的标志。生物电现象产生的原理生物电现象产生的原理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1 1)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膜去极化达到阈电)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引起电压门控位时,引起电压门控NaNa+ +通道开放(激活),通道开放(激活), NaNa+ +顺电顺电- -化学梯度呈再生性内流,直至膜内正化学梯度呈再生性内流,直

7、至膜内正电位接近电位接近NaNa+ +平衡电位。平衡电位。(2 2) NaNa+ +通道的迅速失活及电压门控通道的迅速失活及电压门控K K+ +通道的通道的开放,是动作电位复极化的主要原因。开放,是动作电位复极化的主要原因。(3 3) NaNa+ +- K- K+ +泵的活动,使泵的活动,使NaNa+ +、 K K+ +重新回到重新回到原来的分布状态。原来的分布状态。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三)(三)(三)(三)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刺激强度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刺激持续时间 时间时间- -强度变化率强度变化率反变关系反变关

8、系 阈强度阈强度: :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强度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强度- -时间变时间变化率后,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动化率后,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强度强度- -时间曲线时间曲线强强度度时间时间请问:直流电能够引起神经肌肉兴奋吗?为什么?(四)局部电位(四)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虽然达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虽然达不到阈电位时,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不到阈电位时,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在膜的局部出现较小的去极化,但在膜的局部出现较小的去极化,称为局部电位称为局部电位 局部电位的特点局部电位的特点 等级性等级性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随阈下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衰减性

9、衰减性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和消失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和消失 总和总和-70mV-55-85threshold potential动作电位的特点动作电位的特点: 1. 1. “ “全或无全或无” ”现象。现象。 2. 2. 不衰减性传导。不衰减性传导。 3. 3. 脉冲式传导脉冲式传导。(五)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五)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五)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五)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 1、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可兴奋细胞受到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后的较短时间可兴奋细胞受到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后的较短时间可兴奋细胞受到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后的较短时间内,它无论

10、再次受到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内,它无论再次受到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内,它无论再次受到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细胞兴奋性为零。电位。细胞兴奋性为零。电位。细胞兴奋性为零。相当于神经细胞锋电位的持续时间相当于神经细胞锋电位的持续时间相当于神经细胞锋电位的持续时间 NaNaNa+ +通道失活通道失活通道失活. .2 2、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3 3、超常期、超常期 4 4、低常期、低常期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二)镇痛 1.即时镇痛作用 是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发生的镇痛作用。 2.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多次治疗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减轻组

11、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

12、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都能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如果当年曹操的士兵都没有吃过梅子,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梅子是酸的,那将是什么样的一种结局。 反射弧的定义反射弧的定义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的过程反射弧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镇痛闸门控制学说在周围神经中有直径粗细不同、传导速度不一、功能也不一致的一些纤维。、是直径较粗的纤维,

13、主要传导非痛感。粗纤维兴奋低,传导速度快,因而易兴奋,而且其冲动又能很快传入中枢。闸门控制论认为:粗纤维兴奋时兴奋了脊髓后角中的闸门胶质细胞,闸门兴奋后,关闭了冲动向中枢传入的闸,因而痛冲动就不再能顺利的进入,结果产生了镇痛效应实验证明:频率100赫兹,波宽0.1毫秒的方波是兴奋粗纤维较适宜的电刺激三、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 轴突反射 2.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 后,使之释放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 3.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引起血管扩张 4.电刺激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改善肌肉 组织的供血 5.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 五五低频电治疗在神经肌肉疾

14、病上应用低频电治疗在神经肌肉疾病上应用(一)适应症1.下运动神经元麻痹2.神经肌肉接头疾病3.肌原性疾病4.神经的病理变性5.周围神经损伤6.肌肉的失神经支配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后,肌肉即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变性。(二)电刺激对失神经肌肉的治疗作用1.延迟病变肌肉的萎缩2.保留肌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3.抑制肌肉的纤维化(三)电刺激治疗时机的选择1.失神经支配后第一个月,肌肉萎缩最快2.失神经支配数月,仍有必要使用电刺激(四)电流波形的选择1.理想的电流应具备的条件a.能选择性的只刺激病肌不波及正常肌肉b.能只刺激病肌而不引起感觉性反应2.三角形电流的选择性刺激作用选择不同的t升,可以只刺激病肌根据不

15、同的失神经程度选择t升t降t止t宽温热式低周波温热式低周波低周波治疗仪*低周波治疗仪是集低频电子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具有双重治疗效果的新型治疗仪仪器一一.作作用用机机理理(1)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快,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血肿吸收和水肿消散血肿吸收和水肿消散。(2)改善周围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增强代谢。(3)能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4)能降低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有较好的镇痛镇痛作用。(5)对非特异性炎症有消炎消炎作用。(6)镇静作用。二二.治治疗疗特特点点(1)采用先进的电疗原理,脉冲电流输出柔和柔和,治疗时感觉舒适舒适,不引起皮肤刺痛感。(2)多部位治疗:三个

16、电极三个电极同时应用,可同时治疗多个部位,双负极间输出电量可调,左右输出差异可达30%。其目的是使局部舒缩不协调的肌肉,逐步经过不同力度地按揉、推压而趋于平衡、最终使肌纤维收缩协调,消除局部或一侧的肌痉挛,以达到消除疼痛,促进痊愈的目的。(3)电脑自动处方(四个)它将人工按摩的许多手法特点吸收进来,可以实现诸如“敲打、拍击、按揉、推压敲打、拍击、按揉、推压”等仿真效果,令患者更易接受。三三.临床应用临床应用(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偏瘫(关节挛缩、足下垂、偏瘫手及偏身感觉障碍)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失眠脊髓通电(1)利用电极传出的抑制性或兴奋性的刺激进入皮肤或更深部的感觉接受器,通过脊髓向连接脊

17、髓的脑干网状结构传导,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皮质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活动低下活动低下)-大脑皮质(刺激大脑皮质(刺激减少)减少)-睡眠睡眠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活动上升活动上升)-大脑皮质(兴奋大脑皮质(兴奋增加)增加)-觉醒觉醒(二)颈肩腰腿痛的治疗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病、腰腿痛肢体扭挫伤、软组织劳损关节痛自动2处方:适合于上下肢关节痛等拍击颈椎病治疗自动1处方:3-20Hz最适合于肩部疾患敲打临床症状:疼痛麻木头昏耳鸣颈椎活动受限腰椎病治疗自动4处方:3-100Hz最适合腰部推压临床症状: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活动范围降低急性腰扭伤1.定义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

18、椎体小关节等急性损伤2.临床表现(1)腰部剧痛活动受限,腰部僵硬(2)部位局限固定(3)咳嗽深呼吸疼痛加重3.诊断(1)临床表现(2)脊柱侧弯(3)肌肉痉挛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物(4)压痛点明显,有牵扯痛,第三腰椎急性腰扭伤4.低周波治疗(1)操作:首日,不开启温度,找到压痛点放置黄色电极(+),肌肉僵硬处放置绿色电极(-)。24小时后开启温度,低周波治疗或者治疗前蜡饼治疗(2)目的: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和水肿吸收,加速致痛物质和炎性产物清除,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急性腰扭伤5.影响低周波强度输出因素(1)低频电为小电流,需克服人体组织电阻(2)电极片的湿

19、度(3)电极片是否与皮肤紧密接触(4)患者感觉功能状况四四、注意事项1避免电流集中引起烧伤。2对儿童进行治疗,先施以弱电流消除恐 惧,再将电流调到治疗量。3综合治疗,先采用温热治疗法,再行 低周波进行镇痛,可以提高效率。4电极部位保持清洁。5电极与皮肤应充分接触。五电疗安全知识?低频电疗是1000赫兹以下中频电疗是1000100000赫兹高频电疗是100000赫兹以上划分低中高频的生理学依据当每一次通电都能使运动神经发生一次兴奋的频率范围,称为低频。由于哺乳动物神经每次兴奋后有一个绝对不应期,在此期间内无论电流强度如何大都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据测定,此期间持续约1ms左右因此为使每个刺激都能引

20、起一次兴奋,电刺激就必须相隔1ms才能再给于一次,即频率至多不能大于1000hz(1000hz=1000次/秒=1000次/1000ms=1次/1ms)这就是把1000hz以下的频率定为医用低频范围的原因。当频率进一步上升超过100000HZ时,失去了对神经的刺激作用。此时无论综合多少个刺激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在医学上把这种不能引起运动神经兴奋的范围,称为高频。在1000hz以上到100000hz的范围,每次刺激已不能引起一次兴奋,必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医学上把这一范围定为中频。 小结:低频电疗兴奋神经肌肉较好低周波脊髓通电方式低周波固定频率的应用如50或者100赫兹低中高频的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