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固体废物考试重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7330572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2022年固体废物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2022年固体废物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2022年固体废物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2022年固体废物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2022年固体废物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固体废物考试重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湿密度:mmwVm /固体废物总质量Mm=Ms (固体物质质量)+Mw (水分质量)频度曲线:指某一粒径范围内的的颗粒量占总颗粒量的质量分数与粒径间隔的比对应于各自粒径范围所作的曲线。磁流体:某种能够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联合作用下磁化,呈现似加重现象,对颗粒产生磁浮力作用的稳定分散液。 常用的磁流体有强电解质溶液、顺磁性溶液和铁磁性溶液和磁性胶体悬浮液。筛分效率: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1001mmE(m1入筛产品质量;B筛下产品中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的质量分数;m2入筛固体废物质量;a入筛固体物料中小于筛孔的细粒的质量分数)重力

2、分选:是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利用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主要适用于几种固体的密度差别较小及难以跳汰法等其他分离技术分选的场合。溶积浸出:是用适当的溶剂与废物作用使物料中有关的组分有选择性地溶解的物理化学过程。塑性材料固化:以塑料为固化剂,与危险废物按一定的比例配料,并加入适量催化剂和填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其共聚合固化,将危险废物包容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固化体的过程。堆肥化: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

3、物学过程。二次发酵:将主发酵工序尚未分解的易分解有机物和较难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使之变成腐殖酸、氨基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得到完全腐熟的堆肥制品。厌氧消化:也称厌氧发酵,指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有机物转变为CH4和 CO2的过程。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的机能,对固体废物的某些组成进行转化以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产生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成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可燃物质的化学分解过程。热值:指单位质量固体废物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热量。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

4、,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使整个填埋作业及废物稳定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置废物方法。远洋焚烧:以高温破坏为目的而在海洋焚烧设施上有意焚烧废物或其他物质的行为。垃圾渗滤液:是指废物在填埋或堆放过程中因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或废物中的游离水、降水、径流及地下水入渗而淋滤废物形成的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1.固体废弃物三化处理(减量、资源、无害)联系答:1 减量化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危险专物有害成分的浓度、减少或消除其危险特性等。(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从“源头”开始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产生和排放

5、固体废物。改变粗放经营发展模式,充分合理地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资源。)2 资源化是指采取管理的和工艺的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方法。其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能量转换。(物质回收:即处理废物并从中回收指定的二次物质。物质转换:即利用废物制取新形态的物质。能量转换:即从废物处理中回收能量,作为热能和电能。)3 无害化是指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其基本任务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自然环境 (包括原生名师资料总结 -

6、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2 环境和次生环境)的目的。联系:我国近期还难于全面实现废物的“资源化”,今后较长一段时间还仍将以垃圾的“无害化”为主。但是,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趋势必然是以减量化为前提,以无害化为核心,以资源化为归宿。2.全过程管理定义及原则定义:全过程管理是指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储存、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原则:“ 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

7、cycle)、妥善处置(control)。“3R 原则”: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 reuse)、再循环( recycle)。阶段:一、各种产业活动中的清洁生产;二、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尽量进行系统内的回收利用;三、系统外的回收利用;四、无害化、稳定化处理;五、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1.浮选中的药剂及其作用据药剂作用不同进行分类: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捕收剂:选择吸附在欲选物质颗粒表面,提高其疏水性。要求:捕收作用强;高选择性;稳定无毒无臭;易溶于水;价格低廉。常用捕收剂:煤油,柴油,燃料油,变压器油,重油。只有可浮性很好的非极性废物颗粒可单独使用非极性捕收剂,如:粉煤灰中炭的

8、回收,废石墨的回收。起泡剂:促进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的药剂。与捕收剂有联合作用。调整剂: 调整其他药剂 (一般是捕收剂)与固体颗粒间的作用或者调整料浆的性质。分活化剂、抑制剂、介质调整剂、分散与混凝剂等。2.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物料粒度及其特性、温度、浸出压力、搅拌速度等。物料粒度及其特性:一般来说,粒度细、比表面积大、结构疏松、组成简单、裂隙和孔隙发达、亲水性强的物料浸出率高。浸出粒度不宜过细,过细则粉磨费用太高,浸出后固液分离困难,浸出率提高也不显著。浸出温度: 大部分浸出化学反应和扩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因为此时大量的颗粒积存了大量的热能, 以破坏或削弱原物

9、质中的化学键,同时浸出料浆的流体力学性质如粒度、流态等,也发生有利于浸出的变化。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会快于扩散速率,常使反应从动力区转入扩散区。但温度升高的程度受到浸出溶剂沸点和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浸出压力: 浸出速率随着压力增加而加快。搅拌速度:扩散层厚度在温度升高时变动比较小,减小扩散层厚度更有效的办法是加强搅拌。搅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扩散层厚度,但不能消除扩散层。当搅拌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进一步提高搅拌速度并不能加速离子或分子的扩散,因为此时反应已不受扩散条件限制,而是受到反应动力学因素限制。所以适宜的搅拌速度应通过实验确定。其他因素的影响: 溶剂浓度 越大,固体的溶解速率和溶解程度都随之

10、增加,但溶剂浓度过高,不仅不经济, 而且杂质进入溶液的量增多,设备腐蚀程度也增大。适宜的溶剂浓度应通过实验确定。 固液比 是溶解条件的重要特性,在浸出一定的固体物质时,固液比减小,溶剂的绝对量增加,黏度下降(对微细颗粒和胶粒,若存在絮凝条件,则不利于浸出)。固液比应通过实验确定。 浸出料浆中的氧分压具有很大意义,升高温度会使氧溶解度减小。料浆中气体可以加强溶解氧的化学作用,也会影响固体物质被水润湿的程度,因此必须充分注意。通过对以上因素的有效控制,固体废物中目的组分浸出,进人了浸出液,再通过离子沉淀、置换沉淀、电沉积、离子交换、溶剂萃取等方法可从浸出液中提取或分离目的组分。名师资料总结 - -

11、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3 1.厌氧消化的技术有哪些?特点?根据消化温度划分工艺类型:高温消化工艺、中温消化工艺、自然温度消化工艺根据投料运转方式划分工艺类型:连续消化工艺、半连续消化工艺、两步消化工艺按发酵级数:一级发酵、二级发酵、标准消化法特点:过程可操控性、降解快、生产过程全封闭。资源化效果好,可将潜在于废弃有机物中的恶低品位生物能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高品位沼气。易操作,与好氧处理相比,厌氧消化处理不需要通风动力,设施

12、简单,运行成本低。产物可再利用,经厌氧消化后的废物基本得到稳定,可作农肥、饲料或堆肥化原料。可杀死传染性病原菌,有利于防疫。厌氧过程中会产生H2S等恶臭气体。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低,常规方法的处理效率低,设备体积大。2.厌氧硝化的阶段水解阶段: 利用胞外酶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使固体物质变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细菌再吸收可溶于水的物质,并将其分解成为不同产物。纤维素、淀粉等水解成为单糖,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形成有机酸和氨,脂肪水解后形成甘油和脂肪酸。产酸阶段: 水解阶段产生的简单的可溶性有机物在产氢和产酸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醇、酮、醛、CO2 和 H2 等。产甲烷

13、阶段:将第二阶段的产物进一步降解成CH4和 CO2,同时利用产酸阶段产生的H2将部分 CO2再转变为CH4. 1.二噁英产生途径及控制措施生成途径: 在生活垃圾中可能含有微量二恶英类物质或其前驱体物质,当焚烧不完全时这些物质会进人焚烧烟气;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一些二恶英类物质的前驱体物质等可能会反应生成二恶英类物质,在焚烧不完全时进入烟气;炉外生成二恶英类物质,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能会反应合成二恶英类物质。控制参数:严格控制焚烧旅燃烧室温度和固体废物、烟气的停留时间, 确保固体废物及烟气中有机气体,包括二恶英类物质前驱体的有效焚毁率。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度段的停留时间,以避免或

14、减少二恶英类物质的炉外生成。对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微量二恶英类物质,如利用活性炭或多孔性吸附剂等净化去除二恶英类物质。2.热解和焚烧的区别优点是什么热解与焚烧二者的区别是:1 焚烧楚需氧氧化反应过程,热解是无氧或缺氧反应过程; 2 焚烧是放热的,热解是吸热的; 3 焚烧的主要产物楚二氧化碳和水,热解的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 4 焚烧产生的热能一般就近直接利用,而热解生成的产物诸如可燃气、油及炭黑等则可以储存及远距离输送。与焚烧相比,固体废物热解的主要特点是:可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以燃料气、燃料油和炭黑为主的储存性能源;由于是无氧或缺氧分解,排气量少,因此,采用

15、热解工艺有利于减轻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废物中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部分被固定在炭黑中;由于保持还原条件,Cr3+不会转化为Cr6+ ; NOx的产生量少。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4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高炉矿渣、钢渣、铁合金渣、粉煤灰、有色金属渣、铬渣、废石膏、硫铁矿烧渣)矿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冶金矿山废渣、煤矸石)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纤维)农林固废综

16、合利用(秸秆)污泥综合利用(污泥)1.垃圾渗滤液有什么特点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特别是5 年内的“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氨氮含量较高,在“中老年” 填埋场渗滤液中尤为突出。磷含量普遍偏低,尤其是溶解性的磷酸盐含量更低。金属离子含量较髙,其含量与所填埋的废物组分及填埋时间密切相关。溶解性固体含量较高,在填埋初期(0.52.5 年)呈上升趋势,直至达到峰值,然后随填埋时间增加逐年下降直至最终稳定。色度高,以淡茶色、暗褐色或黑色为主,具较浓的腐败臭味。水质历时变化大,废物填埋初期,其渗滤液的PH较低,而COD、BOD5、TOC 、SS 、硬度、金属离子含量较髙;而后期,上述组分的浓度则明显下降。我国垃圾

17、现状不足发展方向现状: 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处理处置技术有垃圾填埋、焚烧处理 2 种方式。 填埋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无害化填埋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目前采用的无害化填埋厂全是靠卫生填埋技术建造的垃圾处理厂。不足: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不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资金难以保障垃圾混合收集为主、减量化程度不够法规不健全 , 全民环境意识不高发展方向: 土地高效利用;合理规划,发展规模化填埋技术;防渗系数安全化;部分实现资源化;全方位环保;运行管理现代化、市场化。生态填埋技术;综合处理技术;对老填埋场的改造和封场技术。9 章放射性废物处理基本要求处置目标: 以妥善方式将废物与人类

18、及其环境长期、安全地隔离, 使其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要求是:被处置的废物应是适宜处置的稳定的废物体;废物的处置不应给后代增加负担;长期安全性不应依赖于人为的、能动的管理; 对后代个人的防护水平不应低于目前的规定;处置设施的设计应贯彻多重屏障原则,并把多重屏障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既不应因有其他屏障的存在而降低任意屏障的功能要求,又不应将整体安全性寄希望于某一屏障的功能; 中、 低放废物可采用浅埋方式或在岩洞中进行处置,也可采用其他具有等效功能的处置方式,应采取区域处置方针,使其得到相对集中的处置;高放废物(包括不经后处理而直接处置的乏燃料)和超铀废物, 应在地下深处合适的地质体中建库处置,全国的高放废物应集中处置。另外, 由于废物隔离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废物处置系统的设计应留有较大的安全裕度。 废物处置系统应能提供足够长的安全隔离期不应少于300 年;高放废物和超铀废物的隔离期不应少于10000 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