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编第二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专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327134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编第二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编第二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编第二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编第二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编第二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第一编第二部分第七专题第二节专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对点训练1(20XX 年广州综合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 夜雨梁寅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答: _ _ 答案: 通过描写雨骤天寒,渲染出一种“愁”的氛围。将“愁”比作春雨后疯长的“百草”,形象而贴切地突显了“愁”之浓烈。2(20XX 年济南高三调研)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江总注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杂诗 (其二 )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 _ _ 答案:相同:都采用了借代(象征 )手法,以故乡特有的风物借指(象征 )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均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增强感染力。不同:江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王诗重在叙事,事中蕴情。江诗用“南云”“北雁”象征思归,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情感。王诗用叙家常的形式来表现眷恋,平淡质朴,诗味浓郁。3(20XX 年合肥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燕子矶注施闰章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

3、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答: _ _ 答案: (示例 )比喻 (或象征 ),以流水喻时代更替,以白鸥喻心志之悠闲,使单纯的画面有了深邃的意蕴。对比,如“流水急”与“白鸥闲”形成鲜明对比,为暗喻世事、抒发感慨奠定了基础。对偶,如“六朝”对“终古”,“流水”对“白鸥”,“急”对“闲”,使语句整齐,节奏鲜明,表意更为凝炼生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20XX 年南京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卖花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

4、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张舜民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影下,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1)“自是长安日影下”中的“长安”和“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 _ (2)“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中“满”和“新”二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答: _ 答案: (1)借代、比喻。(2)满:动态地表现了夜色渐深的过程。新:暗示年复一年,强化感情。二、规范提升1(20XX 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

5、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答: _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_ 解析: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

6、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介之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愿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之推其志不可动摇,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时节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

7、事无常的叹息。颔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之推焚死,无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答案: (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2(20XX 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

8、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答: _ 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 _ 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描写艺术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要注意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意象,并根据意象分析其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上阕重在写景。词人集中描写了初春的景象。春天来临,黄莺婉转啼鸣;微雨润滑如酥,给人轻柔舒适的感觉;最惹人喜爱的是初生的青草,远远望去一层淡淡的嫩绿,走近去看,却几乎看不到

9、春草的踪影。这些景物给人以生机和活力。上阕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运用贴切自然,不露痕迹。下阕重在抒情。词人触景生情,感慨“花不看开人易老”,美景易逝,年华易老。但词人并未由此而消沉,反而更加萌生了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答案: (1)初春。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

10、、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3(20XX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示秬秸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

11、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答: _ _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两题分别考查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技巧。考生要整体感知全诗 (词 )内容,坚持“四看”原则:看标题和作者、看诗(词)中意象、看炼字句、看背景注解。要尽可能摄取作品或命题者提供的信息,充分发掘已知信息的隐含价值。卖饼儿捧着装饼的盘子,走出家门,拖着长声叫卖。这里的“歌”并不是真的歌唱,而是拖着长声叫卖的声音,因此 B 项说卖饼儿的叫卖“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不准确,另外也不切合全诗主旨。从诗歌语言特

12、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平实”即平白实在,不堆砌辞藻;“有韵味”则强调内容的丰富。答案: B。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2)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 200 字 ) 答: _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的能

13、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答此类考题考生要重视标题、注解,不要一扫而过,而要细加分析,揣摩命题者的思路,这样才能做到答题时有的放矢。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要结合原诗解读分析,切记对原诗进行反复推敲,启示要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说说自己的感受,但也不能随意发挥,要联系原诗,不可偏离。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教育方式: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

14、,激励自己的孩子。第二问: (示例 )在我身边,总是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得方法。对待孩子习惯凡事包办,遇到问题喜欢对孩子絮叨地说教,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既无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说教内容也不易为孩子所接受,甚则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适得其反。这就需要家长更换一种教育方式,张耒的做法值得借鉴。张耒以诗教子,描绘一个不畏艰辛,意志坚定的卖饼儿形象,从而艺术性地教育了孩子应以卖饼儿为榜样,有所追求,持之以恒,勤勉不懈。张耒如此诫子之法是高明的,收效也必定显著。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若能如张耒这样遵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尽可能避免枯燥的说教,寓教于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教艺术

15、,必能在赢得孩子认同的同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20XX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答: _ _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 _ _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股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

16、,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此联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之能。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答案: (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的效果。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