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7325838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复习资料字词复习第一单元 : 攒(cu n) 拗( o)确凿( zo)菜畦( q)桑葚( sh n )轻捷( ji )蟋蟀( x shui ) 臃肿( y n zh n)相宜(y) 书塾( sh)蝉蜕( tu )人迹罕至( j h n)人声鼎沸(d n)斑蝥( m o)窍(qi o)覆盖 (f )收敛( li n ) 脑髓( n o su ) 秕谷( b) 鉴赏( ji n sh n)肿胀(zh n)叮嘱(d n zh ) 恐惧( k n j )骊歌( l )花圃( p)耻笑( ch)玉簪花( zn)衣襟( j n ) 掸子( d n z) 徘徊(pi hu

2、i )栅栏( zh l n)蒲公英(p)丑陋(l u) 讪笑( shn)嫉妒( j d )啄( zhu)吐绶鸡( sh u) 篱笆( l b)沼泽(zh o z )沮丧(j s n) 嘎()泥泞( nn)骇人(hi ) 简陋( l u)铰链( ji o li n) 冰雹( b o) 木屐(j ) 飕(su)佣人( yn)灌木( un)恭敬(n j n)火钳(qi n) 弥漫( m m n)瞬息( shn)幽寂( j )延绵( yn mi n ) 荒草萋萋( hu n q )涉足( sh)伫立( zh)足迹( j ) 路径( j n)忧郁( yu y )方仲永( zh n)皆( ji )邑(y)

3、扳(p n ) 环谒(y ) 泯 (m n) 第二单元:颠(di n) 澎湃( p n p i )屏障( p n zh n) 哺育( b)九曲连环( q)气魄(p)郝( h o ) 叟( s u) 哽( n)懊悔( o hu)祈祷(q d o)捂( w) 惩罚( ch n)逼狭( b xi )崎岖( q q )阻抑(z y)亦复如是 (y f r sh ) 浊流(zhu ) 雄健(xi n ji n ) 险峻 ( j n) 炽痛 (ch t n ) 嗥鸣 (h o m n ) 斑斓(bn l n) 谰语 (l n ) 怪诞 (d n) 亘古 ( n) 默契(m q) 田垄(l n ) 蚱蜢 (

4、zh m n ) 污秽(hu) 泛滥(l n) 呻吟(sh n y n) 镐头 ( o)碾(ni n) 辘(l ) 杼(zh ) 鞍鞯 ( n jin) 辔头(pi) 啾( ji ) 朔(shu) 柝(tu ) 鬓(bn) 戎 (r n ) 第三单元:宰割( z i ) 筹划( chu) 彷徨( p n hu n) 仰慕( y nm )可歌可泣( q) 鲜为人知( xi n)当之无愧( ku)锋芒毕露( l )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r ) 马革裹尸(u)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n cu y )至死不懈( xi ) 元勋( xn) 孕育( yn) 黯然神伤 ( n) 曛(xn)铤 ( t ng)

5、衰微(shui wi) 赫然(h ) 迭起 (di ) 锲而不舍 (qi ) 兀兀穷年 (w ) 沥尽心血 (l xu) 潜心贯注 (qi n) 迥乎不同 (ji n ) 一反既往 (f n j ) 慷慨淋漓 (k n k i l n l ) 气冲斗牛 (d u) 卓越( zhu) 浠水( x) 弥高( m ) 炯炯(ji n)窥视( ku) 无暇( xi ) 衙门( y)重荷(h)深邃 (su)踌躇( chu ch)磐石( pn)喧嚣( xun xi o) 沉郁(y)应声而至( y n sh n)一拍即合( j )义愤填膺( y n) 魅力( m i )琐事(su) 滑稽(j )荒谬( mi

6、)头颅( l ) 轮廓( ku)钦佩( qn)白皙( x) 脚踝( hu i ) 卿( q n )邪( y) 涉猎(sh li)孰(sh)刮目相待( u)词语解释: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高枕而卧与“高枕无忧”同义,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来势汹汹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亦复如是也是像这样。可歌可

7、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知道死了为止,指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愧色。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都明白。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截然不同形容完全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了,形容人人都知道。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都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目不窥园西

8、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 。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一如既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知识。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文章内容复习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写作特

9、点用“碧绿”修饰“菜畦”,用“光滑”修饰“石井栏”,用“高大”修饰“皂荚树”,用“肥胖”形容“黄蜂”等都体现形容词运用的贴切。用“扫、露、支、撒、系、牵、拉”这一系列连贯的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过程中透露出儿童捕鸟的兴奋惊喜之情,显示了动词运用的精妙。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既表达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我不知道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而言之” 这一句式,既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表现出少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心情,体现了句式运用的精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10、- - -第 2 页,共 16 页重难点句子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一词是本文的文眼。它专门告诉我们:本文的作者要回忆的是童年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有趣的事。该句是下文的总结句,下文内容是对这句话的具体描述。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作者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等表示动作的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活动中写出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3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两个“

11、不常用”,可见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的。4开头一段中“似乎”“确凿”两词矛盾吗?这两个词不矛盾,却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特殊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年代久远, 所以一开始回忆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后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示意识中根深蒂固地有这种印象。5. 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重点段落:第 2 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

12、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 爸爸的花儿落了本文采用双线结构。一是关于爸爸爱花、对花儿的描写贯穿始末。另一条线索是毕业典礼。围绕毕业典礼这一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表现爸爸对女儿的关怀重难点句子1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这一句话告诉我们“爸爸”没来参加这次活动,为全文设里了一个悬念:爸爸为什么没来?爸爸怎么了?从而吸引读者阅读下文寻找答案。由花想人,引出回忆。2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句话包含着爸爸对“我”的勇敢面对生活的鼓励

13、,同时也是支撑着“我”在生活中坚定地走下去的信念。这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3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一方面,鼓励“我”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要求我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帮助妈妈支撑起这个家,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4. 本文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文章开头写 “我”衣襟上别着一朵爸爸种的粉红色夹竹桃参加毕业典礼,文章末尾写爸爸的花儿落了,前后呼应。全文以爸爸爱花为线索,“花”具有深刻的内涵,

14、象征爸爸的身体情况,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健旺;花儿落了,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辞世了。3. 丑小鸭重点句子1这是头一天的情形。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这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丑小鸭的待遇每况愈下。2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丑小鸭遇到了同情、喜欢他的朋友,这些朋友并没有以相貌取人,是君子的化身。3 “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小鸭说。丑小鸭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的特点。如果说一开始他是被迫离家流浪,那么当他已经在农家安定下来而仍不满足,仍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那完全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4.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这些细腻的

15、心理描写展现了丑小鸭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并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行不懈的努力,勇于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体现了它对美好事物至死不渝的追求。5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这句话启示人们,即使身处逆境,只要不懈追求,理想就会实现。4.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选择了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以劝告的口吻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语调亲切和婉, 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未选择的路, “路”即指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那些未选择的路更加让人怀恋,所以诗人将重点放在未选择的路

16、上。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按选择路的过程和思维顺序展开。5. 伤仲永文题中的“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为什么要“伤”仲永呢?留给读者一个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给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文章先叙后议,开始用见闻录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从5 岁到 20 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接着,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重难点句子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文章以褒扬之笔描写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异在不学而能书。这是罕见的天赋之才。2

1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句话写出了其父为了图利,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每天带着儿子到处炫耀牟利。“不使学”三字是全文的关键,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了方仲永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这句话在前面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 点出了方仲永天资出众,而后来又“泯然”为众人的原因,既总结了前面的故事,又是揭示道理的前奏。重点段落1第段“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8、?“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也是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2第段开头“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起过渡作用。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7. 最后一课最后一课 ,即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文章

19、的中心。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重难点句子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句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小弗郎士愉快的心情,同时又有反衬故事悲剧气氛的作用。 (结合讲过的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2又出了什么事啦?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频,变故迭起,人心惶惶的状况。同时为最后一节课埋下伏笔。重点段落 1第 13 自然段“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20、”这句话为什么要独立成段?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强调。强调这句话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写出了在意识到这堂课非同寻常的意义之后,极不平静的心情。“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意义已上升为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 2第 18、19 两个自然段安排了韩麦尔先生的两段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对民族语言或者说母语的热爱应当作为热爱自己国家的一种形式;应当珍惜每一天、每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从每一个人做起,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3文章为什么要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换成慷慨激昂的语言不好吗?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同时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

21、空间: 此时韩麦尔先生会有怎样的心理感触?他的神情会如何?从而把韩麦尔先生的光辉形象深深地刻在读者的心中。4第 20 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第 21 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本文多处用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极富说服力,如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回环曲折” “崎岖险阻” 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这些比喻都是作者内心深处豪情的自然流露,着重其“神似”。重难点句子1一条浩浩荡荡的

22、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句中用“长江大河”比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势不可当,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回环曲折” “极其险峻”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艰难国运。这些比喻蕴含着深刻哲理,洋溢着豪情壮志。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这种“冒险的美趣”其实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奋斗的快乐、幸福。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中会遇到艰难险阻,对于具有雄健的精神

23、的国民而言,也给他们提供了领略奇绝壮绝景致的机会,这是奋斗者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豪情。3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中华民族当时正走在崎岖险峻的道路上,这样的道路富有挑战性。那些目光短浅、畏惧斗争的人们只会垂头丧气,不敢前进,只有富有冒险精神、挑战精神、雄健精神的人才会体会到其中“壮美的趣味”,这一句既是对奋勇前进的革命者深情的颂赞和鼓励,也是对畏惧者、怯弱者、徘徊者的鞭策。9. 土地的誓言从文章内容看,这誓言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

24、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在结构上,两段文字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幅长联。10. 木兰诗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第二段中对木兰心理刻画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描写展示了木兰丰

25、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木兰那少年缠绵的情怀。思念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刻画出木兰毅然离家保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刚强的性格。用词精当。 如木兰辞官还乡, 同亲人合家欢聚一节,文中用一系列动词: “开”、 “坐”、“脱”、“著”、“理”、“铁”,含蓄地展示了木兰此时的心理急于恢复女儿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归来后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画出了木兰天真活泼、淳朴可爱的性格。重点难点句子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

26、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3.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

27、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 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 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重点段落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聪慧,和伙伴们

28、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疑难解惑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

29、 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11. 邓稼先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其中优秀的部分,“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忠厚老实”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稼先的气质

30、品格和奉献精神与邓小平同志表达的心声是一致的。 2在写邓稼先以前,文章的第一部分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 到 “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课文的第三部分,作者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着重写

31、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卓越的学者” ,下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说” 了就“做” ,是“大勇的革命烈士”。全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疑难解惑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个句子是比拟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来振兴我们这个衰微的民族。自20 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试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这句话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2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人们常用 “说话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 来讽刺那些只说大话,不办实事、 言行不一的人。因而“口的巨人”似乎只能是

32、贬义了。但本文作者却把“说大话”和“办实事”统一起来,用“口的巨人”和“行动的高标”来称赞闻一多,称赞他那种既敢于高声说出真理,又肯于以身殉职的伟大精神。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个题目中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也包含了事件中的主要人物。 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可福楼拜家里要有什么事情发生呢?题目设置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悬念,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文中四位作家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屠格涅夫: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明。15 孙权劝学劝学,劝说,鼓励

33、学习。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本文仅区区129 字,以 “劝学” 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人物性格: 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 、吕蒙(知错就改, 谦虚好学) 、鲁肃(敬才爱才)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

34、“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 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

35、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身教,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议论”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

36、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文言文复习5. 伤仲永一、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 ,牵,引)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彼其受之天也(他)泯然众人矣(完全)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稍稍宾客其父(渐渐)或以钱币乞之(求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词类活用形容词作意动词“邑人奇

37、之”之中的“奇” ,是“以为奇”的意思“父异焉”之中的“异” ,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名词作意动词“父利其然”之中的“利” ,是“以为利”的意思“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 ,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动词用作状语“忽啼求之”中的“啼” ,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一词多义自: 1. 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 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其: 1. 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2. 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 1 父利其然也(代词,这

38、样)2 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宾客: 1 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为: 1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三、句式积累1

39、. 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 省略句省略宾语“不使学” 中省略宾语 “之”, 可补充为“不使之学” ;“令作诗” 中也省略宾语 “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省略介词“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 ; “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 ,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3. 倒装句“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10. 木兰诗一、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贴” ,粘贴)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旦辞爷娘去(早晨)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垫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

40、马)万里赴戎机(战争)策勋十二转(记功)赏赐百千强(有余)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出郭相扶将(扶持)雄兔脚扑朔(动弹)双兔傍地走(并排跑)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2. 动词用作名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一词多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6 页市: 1. 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2. 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 1. 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2. 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 1.

4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2. 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 ,粘上)机: 1. 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2. 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古今异义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二、句式积累1. 省略句“愿为市鞍马”中省略宾语“此”,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 “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2.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宾语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的语序为“问女所思何”。15. 孙权劝学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

42、博士邪(通“耶”,语气词)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刮目相待(擦)肃遂拜蒙母(于是,就)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一词多义当: 1. 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3、 16 页2. 但当涉猎(应当)见: 1. 见往事耳(动词,知道)2. 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若: 1. 孰若孤(动词,比得上)2. 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之: 1.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 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乃: 1. 乃不知有汉(竟)2. 蒙乃始就学(于是,就)为: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2.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古今异义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

44、经过。)三、句式积累1.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中, “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2. 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古诗文默写复习(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 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2 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 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4 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

45、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6 页6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 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8 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

46、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1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2 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4 木兰诗中表

47、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二)山中杂诗 (吴均)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三)王维竹里馆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四)峨眉山月歌 (李白)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 峨眉山月歌 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五)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六)逢入京使

48、 (岑参)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 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七)滁州西涧 (韦应物)1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 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

49、是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6 页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九)送灵澈散人 (刘长卿)刘长卿送灵澈散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十)约客(赵师秀)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十一)论诗(赵翼)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

50、成就的新人出现的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语文文学常识总复习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 作者 ) 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体裁 )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 社戏选自呐喊 ,体裁是短篇小说。2. 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 ( 地名 ) 作家林海音。3.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 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4. 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选自冰心全集。5.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6.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称谓 ) ,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

51、者是现代著名诗人( 称谓 ) 臧克家。7.邓稼先 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 人名 ) ,他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8.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9.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字君实,北宋 (朝代 ) 文学家、史学家( 称谓 ) 。10.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 朝代名 )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名著导读总复习一童年高尔基(

52、俄国)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6 页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人,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

53、品中,还有两个粗野自私的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乐观纯朴的学徒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快乐的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4、在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二、昆虫记法布尔(法国)1、昆虫学家法布尔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写出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它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4 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 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 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