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7325364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49.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课件(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眼眶应用解剖与临床 概概 述述 1 11.眼眶病发病率低,种类多,病因复杂n眼眶组织胚层来源多样 病种繁多n眼眶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密切 关系复杂n眼眶病与全身疾病有关、眼眶内结构复杂 手术复杂,难度大2.影像学上常常有同病异图,异病同图,将正常结构误认为病变,造成误诊。3.术前正确的影像诊断是制定手术方案的基础。 概概 述述 2 21. 眼眶手术要在空间小、含重要结构多的骨腔中操作。 手术治疗易出现并发症: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局部畸形和视力减退或丧失。2. 熟悉解剖结构,术前综合分析各种影像资料的表现,了解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要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

2、,与相关科室的合作。 眼眶影像学的进步为临床解剖提供眼眶影像学的进步为临床解剖提供了更加详尽的细节描述了更加详尽的细节描述 眼眶及眶周围部位的解剖知识眼眶及眶周围部位的解剖知识是理解疾病影响及手术干预的基础是理解疾病影响及手术干预的基础 视觉功能的主体视觉功能的主体-眼球及视神经眼球及视神经 眼眶内是由眼球、视神经及感觉神经、运眼眶内是由眼球、视神经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血管、分泌结构等结成的复合体动神经、血管、分泌结构等结成的复合体周围被鼻窦周围被鼻窦 、颅内组织、深部面组织所围绕、颅内组织、深部面组织所围绕 骨性组织解剖眼眶解剖 软组织解剖 眼眶骨性组织解剖眼眶眼眶为两个四棱锥状骨为两个四

3、棱锥状骨腔,位于颅面正中垂直腔,位于颅面正中垂直线两侧,左右对称,眶线两侧,左右对称,眶口向前向外,眶尖向后口向前向外,眶尖向后和颅腔相通和颅腔相通眼眶眼眶分为上、下、内、外分为上、下、内、外四壁四壁;上壁、下壁又称眶顶上壁、下壁又称眶顶和眶底。和眶底。眼眶眼眶眼眶骨性结构左侧眶骨解剖左侧眶骨解剖内壁内壁大致平行大致平行, , 相距相距2.52.5cmcm,长长4.44.45 5cmcm。外壁外壁互成直角互成直角, ,长长4 44.54.5cmcm从眶下缘的前缘从眶下缘的前缘到眶下神经沟的到眶下神经沟的后缘的距离是后缘的距离是2.52.53 3cmcm。眼眶眼眶眼眶由七块骨组成眼眶由七块骨组成

4、 额骨额骨 颧骨颧骨 蝶骨蝶骨 筛骨筛骨 泪骨泪骨 腭骨腭骨 上颌骨上颌骨 眼眼 眶眶眼眶骨性结构局部解剖与临床眼眶骨性结构局部解剖与临床 眶顶眶顶 眶内壁眶内壁 眶底眶底 眶外壁眶外壁 眼眶与鼻窦的关系眼眶与鼻窦的关系 眼眶裂、管和孔眼眶裂、管和孔眶顶解剖特点眶顶解剖特点 眶顶类似三眶顶类似三角形:角形:()由()由额额骨的眶板骨的眶板形形成前方的大成前方的大部分部分()()蝶骨蝶骨小翼小翼形成后形成后方的三角形方的三角形眶尖眶尖 眶顶有几个特殊结构眶顶有几个特殊结构1.1.泪腺窝:泪腺窝:位于额骨颧突后方,宽大的平滑凹陷,泪腺位于其中。位于额骨颧突后方,宽大的平滑凹陷,泪腺位于其中。2.2

5、.滑车凹滑车凹:位于内眦突附近,距眶缘位于内眦突附近,距眶缘4mm4mm的圆形小凹,为上斜肌软骨性滑的圆形小凹,为上斜肌软骨性滑车附着处。车附着处。3.3.视神经孔视神经孔:位于眶顶尖端,卵园形,视神经由此进入颅中窝。位于眶顶尖端,卵园形,视神经由此进入颅中窝。4.4.眶上切迹眶上切迹:眶上缘由额骨形成,其内眶上缘由额骨形成,其内1/31/3与外与外2/32/3交界处,眶上血管和眶交界处,眶上血管和眶上神经由此通过。上神经由此通过。泪腺区泪腺区手术经皮切口不超过中内手术经皮切口不超过中内1/31/3处处眶上神经眶上神经断裂后如可能尽量修复断裂后如可能尽量修复内上方感觉神经较多,是神经鞘瘤多发区

6、内上方感觉神经较多,是神经鞘瘤多发区 眶顶结构与临床眶顶结构与临床内上方的手术操作易损伤滑车,发现滑车脱落要复位内上方的手术操作易损伤滑车,发现滑车脱落要复位 眶顶结构与临床眶顶结构与临床 眶内侧壁大致成长方形眶内侧壁大致成长方形由四块骨构成:由四块骨构成: 上颌骨额突上颌骨额突:位于眶内侧壁前方。泪骨泪骨:位于前下方。筛骨纸板筛骨纸板:构成眶内侧壁的中心部分。蝶骨体的侧部蝶骨体的侧部:形成眶内侧壁的一小部分。眶内壁解剖特点眶内壁解剖特点 额筛缝:额筛缝:相当于筛前、后孔的水平,是眶内壁减压的重要标志。标志相对部位筛窦顶部。 手术前应行冠状CT,了解筛骨水平板的位置、形态是至关重要的。筛骨后缘

7、:筛骨后缘:标志着眼眶内侧壁的中后部交界,是修复眼眶的关键性标志。泪囊窝:泪囊窝: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组成,呈卵圆形,前后界分别为泪前嵴、泪后嵴,上半部分与筛窦为邻,下半部与中鼻道为邻眶内壁解剖特点眶内壁解剖特点 眶内侧壁的几个重要结构给修复带来一定困难眶内侧壁的几个重要结构给修复带来一定困难: (1 1)内眦韧带)内眦韧带(2 2)泪道系统)泪道系统眶内壁解剖特点眶内壁解剖特点 内眦韧带内眦韧带大部分附着于由上颌骨额突构成的前泪嵴上,小部分附着于由泪骨组成的后泪嵴上,眶内侧壁骨折移位造成内眦韧带断裂移位,临床表现为外伤性眶距增宽症。 内眦韧带内眦韧带由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位于前后泪嵴间泪囊

8、窝由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位于前后泪嵴间泪囊窝内的泪囊和骨道中的鼻泪管组成内的泪囊和骨道中的鼻泪管组成眶内侧壁外伤骨折眶内侧壁外伤骨折极易累及泪道系统,造成泪道阻塞、极易累及泪道系统,造成泪道阻塞、流泪,流脓。流泪,流脓。泪道系统泪道系统眶底眶底似三角形,由内向外稍向下倾斜,外侧的前部最低。似三角形,由内向外稍向下倾斜,外侧的前部最低。眶底由三块骨构成眶底由三块骨构成 上颌骨的眶面上颌骨的眶面:形成其中心区的大部分。颧骨的眶面颧骨的眶面:形成外侧前部。腭骨的眶尖腭骨的眶尖:组成后方的一个小三角区。眶底解剖特点眶底解剖特点 眶下缘由上颌骨与颧骨构成,眶下缘由上颌骨与颧骨构成,各占一半各占一半眶

9、底眶底有眶下沟经过,此沟在眶下裂的下内侧向前行进,最后变成眶下管眶下管,约在眶下缘下方4mm处开口,成为眶下孔眶下孔,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通过此孔。眶底解剖特点眶底解剖特点 眶底眶底是眶底中最脆弱的部位,是眶底中最脆弱的部位,极易受外力的冲击,导致眶极易受外力的冲击,导致眶壁骨折,引起眼球移位。同壁骨折,引起眼球移位。同时,该部位的眼眶结构不易时,该部位的眼眶结构不易矫正,许多手术的成败关键矫正,许多手术的成败关键就在于此。就在于此。眶底结构与临床1.1.眶下神经沟不要误诊为骨折眶下神经沟不要误诊为骨折2.2.修复眶下壁骨折时易损伤眶下神经修复眶下壁骨折时易损伤眶下神经 眶底结构与临床眶外侧壁呈

10、三角形,由前向后向内倾斜,与正中矢状面成45度角。 眶外侧壁由两块骨组成:眶外侧壁由两块骨组成: 颧骨的眶面形成其前1/3部分。蝶骨大翼形成其后2/3部分。 眶外壁解剖特点眶外壁解剖特点 眶外侧缘眶外侧缘的下方为颧骨的额突,上方为额骨。额骨在上部较突出,保护眼球,使来自上方的外伤不易损伤眼球。眶外侧缘向后呈弯曲状,使视野扩大。眶外侧壁在前方隔开眶与颞窝,在后方隔开眶与颅中窝和大脑颞叶。外直肌外直肌在眶内走行中均与眶外侧壁接触,其上方为泪腺神经和泪腺动脉。 眶外壁解剖特点眶外壁解剖特点 眶外侧壁眶外侧壁的前部有颧骨和额骨组成,较坚固,故单纯眶外侧壁前部骨折发生率不高,往往由于颧骨骨折移位导致眶外

11、侧壁骨折。眶外侧壁后部由蝶骨大翼构成,较薄,也可发生爆裂性骨折。眶外侧壁位于颅面中央最外侧,在颅颌面外伤时,眶外侧壁易受累骨折。外侧开眶时用锯锯开前端,再用咬骨钳向外骨折较容易外侧开眶时用锯锯开前端,再用咬骨钳向外骨折较容易眶外壁解剖特点眶外壁解剖特点 在眼眶的四个壁之间,有许多裂、骨和孔,为血管及神经的通路。 1眶上裂眶上裂2 2眶下裂眶下裂3 3视神经孔或视神经管视神经孔或视神经管 眼眶裂、管和孔的解剖特点眼眶裂、管和孔的解剖特点 眶上裂眶上裂外侧由额骨封闭,内侧较宽,位置在视神经孔的下方,由此向外此裂逐渐缩小,故此裂又被分为两部分,外侧部分位于眶顶和眶外侧壁之间向前方伸展,内侧部分在眶顶

12、尖端及视神经孔之间,两部分形状不同,外侧较窄,内侧较宽。眶上裂为眶顶和颅中窝之间的最大交通,其尖端距额颧缝30-40mm。眶上裂眶上裂通过通过眶上裂眶上裂的血管神经有:的血管神经有: 第第、颅神经;颅神经;第第颅神经的颅神经的泪腺神经、额神经及鼻泪腺神经、额神经及鼻睫神经;睫神经; 眼静脉;眼静脉; 脑膜中动脉的回返支;脑膜中动脉的回返支; 睫状神经。睫状神经。眶上裂眶上裂视神经视神经泪腺神经泪腺神经眼上静脉眼上静脉动眼神经上支动眼神经上支外展神经外展神经动眼神经上支动眼神经上支滑车神经滑车神经额神经额神经眼下眼下静脉静脉眼动脉眼动脉鼻睫鼻睫神经神经位于眶外侧壁和眶底之间,此裂将眶外侧壁后23

13、与眶底隔开。上界为蝶骨大翼,下界在前方为上颌骨,在后方为腭骨。此裂起自视神经孔的下外方及眶上裂内侧端附近,向前向外行进,其前端距眶下缘约20mm左右。眶下裂在后方与翼腭窝相交通,在前下方与颞下窝相连,后端开口于圆孔内。眶下裂眶下裂眶下裂眶下裂通过的血管神经有:第v颅神经上颌支;眶下动脉;颧神经;蝶腭神经节分支;至翼腭丛的眼下静脉分支。 由蝶骨小翼两根相连而成。视神经管向后向内走行与矢状面成36 角,通过此管,眼眶与颅中窝交通。视神经管呈漏斗状,前方开口为卵圆形,垂直径较大,其颅内的开口则上下较扁平。视神经孔视神经孔视神经管内通过下列组织:视神经及其三层鞘膜;眼动脉;来自交感神经的分支。 眼眶周

14、围被四个鼻窦所环绕,上有额窦额窦,下有上颌窦上颌窦,内有筛窦筛窦,后有蝶窦蝶窦。眼眶与鼻窦关系密切,眼眶外伤、骨折等大多发生于眼眶和鼻窦之间的眶壁,导致眼眶内容物疝入或嵌顿到鼻窦内。 额窦 上颌窦 筛窦 蝶窦 眼眶与鼻窦的关系眼眶与鼻窦的关系 额窦额窦:位于眼眶前上方,出生时在筛漏斗前上方存在额隐窝,此后逐渐扩大形成额窦。大约25岁左右额窦发育正常。额窦形状不规则,且左右不对称,大小一般为高3mm,宽25mm,深20mm,两窦之间有中隔分开。额窦前壁为额骨外板,后壁很薄,以脑膜和大脑额回相隔。额窦由鼻额管与鼻腔相通,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额窦额窦额窦额窦上颌窦上颌窦:为锥体形空腔,在眶下面

15、,位于上颌骨内,底为鼻外侧壁的一部分,尖端在颧骨下方。出生时上颌窦在鼻腔外壁为长形小空腔,在第二次生牙时,其快速发育,至15岁时发育完全。上颌窦的上壁由上颌骨的眶面形成,它也是眶底的组成部分,其中含有通过眶下神经和血管的管道。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上颌窦筛窦:筛窦:位于眶内侧,由筛骨、腭骨、蝶骨、上颌骨和泪骨组成。筛窦上方为颅前窝的脑膜和额回,前上方为额窦,后方为蝶窦,下方为鼻腔,外方为眼眶及泪囊窝。筛窦内共有房810个,可分成前、中、后三组,彼此不相通分别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内。筛窦筛窦蝶窦:位于蝶骨体内,蝶窦的上方为脑垂体和视神经,两者间的骨壁相当薄,甚至缺如。蝶窦的下方为后鼻孔,前

16、方为筛窦。蝶窦开口于上鼻道最高处。蝶窦的炎症、外伤和占位病变早期可引起视力下降以蝶窦的炎症、外伤和占位病变早期可引起视力下降以及眼外肌肉麻痹及眼外肌肉麻痹蝶窦蝶窦外观像 眶内软组织解剖 眶内软组织解剖及临床n眼眶骨膜、筋膜组织和眶内间隙眼眶骨膜、筋膜组织和眶内间隙 n眼肌眼肌 n泪腺泪腺 n血管血管 n神经神经 n脂肪体脂肪体 n临近组织临近组织海绵窦海绵窦眼眶骨膜、筋膜组织和眶内间隙眼眶骨膜、筋膜组织和眶内间隙 n眼眶骨膜眼眶骨膜 n筋膜组织筋膜组织 n眶内间隙眶内间隙 是一层致密韧性组织,覆盖在是一层致密韧性组织,覆盖在眶骨表面,与眶骨之间存在一个眶骨表面,与眶骨之间存在一个潜在间隙。潜在

17、间隙。 在眶缘、骨缝和孔裂边缘处二在眶缘、骨缝和孔裂边缘处二者联系紧密,而其他处联系疏松。者联系紧密,而其他处联系疏松。容易出现容易出现骨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 在视神经管内口附近,眼眶骨在视神经管内口附近,眼眶骨膜增厚和四条直肌肌腱一起形成膜增厚和四条直肌肌腱一起形成ZinnZinn环,即总腱环。环,即总腱环。 眼眶骨膜眼眶骨膜后部与视神经的硬脑膜延续,并围绕眶上裂,前后部与视神经的硬脑膜延续,并围绕眶上裂,前部为眶缘处骨膜。因此,后部的手术或外伤易导部为眶缘处骨膜。因此,后部的手术或外伤易导致脑脊液瘘。致脑脊液瘘。筋膜组织筋膜组织 眶内有复杂的筋膜联系,以支持重要结构,在眼的运动方面起重要

18、作用。 n眼球筋膜眼球筋膜 n眼球悬韧带眼球悬韧带 n肌间膜肌间膜 n眶隔眶隔 即Tenon囊,是一层疏松的、围绕眼球的纤维组织膜。起于角膜缘,向后扩展至于视神经周围。 眼球筋膜眼球筋膜 是眼球筋膜的加厚部分,位于眼球下方,两端汇入内、外直肌的节制韧带。此韧带有支持眼球,防止眼球下移的作用。 眼球悬韧带眼球悬韧带是四条直肌肌鞘膜向两侧扩展部分,与邻近直肌鞘膜相连接。由于其呈漏斗状,故名肌漏斗,又名肌圆锥或肌锥。 肌间膜肌间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形成眼眶前界。周围起自眶缘骨膜,上睑眶隔下缘与提上睑肌腱膜融合。在内、外侧,上下眶隔相连。 眶隔眶隔眶内间隙眶内间隙眼眶的膜状结构将眶腔分为四个间隙 n巩

19、膜表面间隙巩膜表面间隙n中央间隙中央间隙 肌锥内间隙n周围间隙周围间隙 肌锥外间隙n骨膜下间隙骨膜下间隙 巩膜表面间隙巩膜表面间隙位于眼球筋膜和巩膜之间,为一潜在间隙。位于眼球筋膜和巩膜之间,为一潜在间隙。 中央间隙中央间隙即肌锥内间隙,前以眼球筋膜和眶隔、周以四直肌和肌间即肌锥内间隙,前以眼球筋膜和眶隔、周以四直肌和肌间膜为界,眶内重要结构多集中于此。膜为界,眶内重要结构多集中于此。 周围间隙周围间隙位于中央间隙和骨膜之间,内含脂肪体。位于中央间隙和骨膜之间,内含脂肪体。为骨膜与骨壁间的潜在间隙,是皮样囊肿和黏液囊肿的好为骨膜与骨壁间的潜在间隙,是皮样囊肿和黏液囊肿的好发部位。发部位。骨膜下

20、间隙骨膜下间隙骨膜下间隙骨膜下间隙 除眶缘、泪囊窝、各裂孔和缝、眶尖外易剥离除眶缘、泪囊窝、各裂孔和缝、眶尖外易剥离常见病变常见病变: :骨源性肿瘤、副鼻窦肿瘤或囊肿、骨膜外血肿或脓肿骨源性肿瘤、副鼻窦肿瘤或囊肿、骨膜外血肿或脓肿表现表现: : 眼球向肿瘤所在的对侧移位或突出眼球向肿瘤所在的对侧移位或突出眼肌眼肌 n眼外肌眼外肌 n提上睑肌提上睑肌 n平滑肌平滑肌 肌肉名称肌肉名称支配神经支配神经供应血管供应血管上直肌动眼神经上支肌支上支内直肌动眼神经下支肌支下支下直肌动眼神经下支肌支下支外直肌外展神经泪腺动脉上斜肌滑车神经肌支上支下斜肌动眼神经下支肌支下支提上睑肌动眼神经上支肌支上支眼外肌眼

21、外肌 包括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分别由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支配。 四条直肌四条直肌均起自总腱环,腱环绕视神经及眶上裂内端。均起自总腱环,腱环绕视神经及眶上裂内端。肌腹呈放射状向前,越过眼球赤道部,至于巩肌腹呈放射状向前,越过眼球赤道部,至于巩膜。膜。上斜肌上斜肌起自视神经孔内上方的蝶骨体起自视神经孔内上方的蝶骨体沿眶内壁的上方向前沿眶内壁的上方向前通过滑车通过滑车向后外反折向后外反折止于眼球赤道部后方。止于眼球赤道部后方。滑车神经自眶骨面入肌腹。滑车神经自眶骨面入肌腹。 下斜肌下斜肌起自眶底的前内侧,恰在鼻泪管起自眶底的前内侧,恰在鼻泪管上口后外方向后外行走,在下直上口后外方向后外行走,在下直肌下

22、方止于眼球后外部。肌下方止于眼球后外部。动眼神经下支自下直肌外缘进入动眼神经下支自下直肌外缘进入下斜肌。下斜肌。 提上睑肌提上睑肌 是一条薄而长的横纹肌,起自眶尖肌腱环的上是一条薄而长的横纹肌,起自眶尖肌腱环的上方,在上直肌上方前行,至眶隔之后,相当于上方,在上直肌上方前行,至眶隔之后,相当于上穹隆变为腱膜,呈扇形继续前行,大部分纤维止穹隆变为腱膜,呈扇形继续前行,大部分纤维止于睑板前面的皮肤及睑板下于睑板前面的皮肤及睑板下1/31/3。腱膜的外侧角较。腱膜的外侧角较强大,止于眶外壁的眶外结节。内侧角较薄弱,强大,止于眶外壁的眶外结节。内侧角较薄弱,止于内眦韧带。小部分纤维止于上穹隆。止于内眦

23、韧带。小部分纤维止于上穹隆。 由动眼神经上支支配由动眼神经上支支配。提上睑肌变为腱膜前在其下面分出Mller肌,止于睑板上缘,由交感交感神经支配神经支配。 提上睑肌提上睑肌- Mller肌除提上睑肌的平滑肌成分之外,还有一束起源于横跨眶下裂的骨膜。除提上睑肌的平滑肌成分之外,还有一束起源于横跨眶下裂的骨膜。一部分肌纤维沿眶底前行,与下斜肌联系。另一部分,向后达海绵窦。一部分肌纤维沿眶底前行,与下斜肌联系。另一部分,向后达海绵窦。 下睑缩肌下睑缩肌泪腺泪腺 n 主泪腺n 副泪腺主泪腺主泪腺是眶内仅有的上皮结构,位于眶外上方前端泪腺窝内眶部泪腺眶部泪腺较大,位于腱膜外上方的泪腺窝内。睑部泪腺睑部泪

24、腺较小,在腱膜之下,延伸至上睑外侧。翻转上睑时,可见上穹隆外侧的黄白色泪腺小叶泪腺小叶。泪腺导管泪腺导管起自眶部泪腺,经睑部泪腺,开口于穹隆部外侧。 主泪腺主泪腺副泪腺副泪腺约60个,分布于上、下穹隆结膜下,分泌泪液,是组成泪膜的主要成分。 上睑提肌的腱膜将主泪腺分为 眶部泪腺 睑部泪腺血管血管 n眼眶动脉眼眶动脉 有三个来源 颈内动脉 眼动脉眼动脉 上颌动脉 眶下动脉眶下动脉 脑膜中动脉 眶支眶支 n眼眶静脉眼眶静脉 眼上静脉眼上静脉 眼下静脉眼下静脉颈颈总总动动脉脉颈颈内内动动脉脉颈颈外外动动脉脉眼动脉眼动脉面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上颌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内层

25、视网膜内层泪腺动脉泪腺动脉泪腺及睑外部泪腺及睑外部睫状后动脉睫状后动脉巩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巩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虹膜动脉大、小环及视网膜外层虹膜动脉大、小环及视网膜外层肌支肌支眼外肌眼外肌睫状前动脉睫状前动脉结膜、角膜缘等结膜、角膜缘等眶上动脉眶上动脉额部皮肤及睑额部皮肤及睑额动脉额动脉内眦动脉内眦动脉眶下动脉眶下动脉内眦、上、下睑内侧皮肤内眦、上、下睑内侧皮肤上、下睑外层皮肤及眼轮匝肌上、下睑外层皮肤及眼轮匝肌下睑内侧及泪囊下睑内侧及泪囊(长、短两组)(长、短两组)眼动脉眼动脉 眶内结构的主要供血血管,起自颈内动脉,在视神经下方硬脑膜下间隙,通过视神经管,到达眶尖,穿出硬脑膜,

26、向外、向上、向内绕过视神经,在其内上方前行。n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n泪腺动脉泪腺动脉n睫状后动脉睫状后动脉n肌支肌支n眶上动脉眶上动脉n筛后和筛前动脉筛后和筛前动脉眼动脉进入眼眶内即发出此血管,管径0.42mm,该血管沿视神经下方前行,距眼球8-10mm处进入视神经,分布于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眼动脉进入眼眶后第二分支,起自眶尖,沿外直肌上缘向前,先分出回返支,经眶上裂至颅内,与脑膜中动脉吻合。主干进入泪腺,终末支穿过泪腺及眶隔,分布于上、下睑外侧皮下组织。 泪腺动脉泪腺动脉以2-3支主干起自眼动脉,平行于视神经前行,至眼球后极部分为10-20支,围绕视神经穿过巩膜进入

27、眼内。其中两支为睫状后长动脉,其余为睫状后短动脉。 睫状后动脉睫状后动脉常分为两大支,上支供应上睑提肌、上直肌和上斜肌,下支供应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外直肌由泪腺动脉供应。 肌支肌支起自眼动脉,越过视神经之后,沿上直肌内侧向前至上睑提肌上方,经眶上切迹大额部皮下。 眶上动脉眶上动脉两支动脉经筛前孔、筛后孔,供应相应之筛窦及鼻粘膜。 筛后和筛前动脉筛后和筛前动脉发自上颌动脉,通过眶下裂、眶下沟和眶下孔,分布于眶缘及附近软组织。 眶下动脉眶下动脉眼上静脉眼上静脉 为眶内最大的静脉,由内眦静脉分支和眶上静脉汇合而成,向上、向外、并向后,至眼球后入肌锥内,在上直肌与视神经之间,向后经眶上裂进入海绵窦

28、。眼静脉眼静脉眼下静脉眼下静脉起自眶底前端静脉丛及内眦静脉,向后分支经眶下裂与翼状静脉丛联系,主干与眼上静脉汇合或单独经眶下裂入海绵窦。 神经神经 n视神经视神经 n运动神经运动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外展神经n感觉神经感觉神经 三叉神经 面神经n自主神经自主神经 n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 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中形成的神经束,自视乳头至视交叉,全长约50mm,横径3-4mm。分为四段,球内段0.7-1mm,眶内段25-30mm,管内段4-9mm,颅内段10mm。眶内段略呈“S”形,其外被覆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脑膜又称视神经鞘。 视神经自中脑发出,经小脑幕切迹和海绵窦外侧壁分为上、

29、下两支,经眶上裂进入眼眶。自中脑背面发出,绕过小脑结合臂和大脑脚,经海绵窦外侧壁自眶上裂入眼眶。起自第四脑室底,向前、向上经碟岩韧带下方及海绵窦内、眶上裂入眶。运动神经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外展神经动眼神经动眼神经上支支配上直肌及上睑提肌。下支分为三支,分别支配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下支还分出副交感纤维进入睫状神经节,支配眼内的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司调节和收缩瞳孔。 在上斜肌的骨膜面入肌腹,此神经在肌锥之外。 滑车神经滑车神经供应外直肌。此神经细长,位于肌锥的外侧。 外展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 眼支第二支 上颌支第三支 下颌支三叉神经眼支n泪腺神经泪腺神经n额神经额神经

30、1.眶上神经眶上神经2.滑车上神经滑车上神经n鼻睫神经鼻睫神经1.筛神经筛神经2.滑车下神经滑车下神经分别经眶上裂入眶。面神经在颅外的分支面神经在颅外的分支1. 颞支:常为3支,支配额肌、眼轮匝肌2. 颧支:34支,至眼轮匝肌、颧肌3. 颊支:34支,至颊肌、口轮匝肌、其它口周围肌4. 下颌缘支:沿下颌骨下缘向前,至下唇诸肌5. 颈支:在颈阔肌深面向前下,支配该肌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位于肌腱环前10mm、视神经和外直肌之间,大小11mm至34mm节前有感觉、运动和交感三个根,至神经节,运动纤维更换神经细胞,与另两根的纤维重新组合,形成6-10条睫状短神经,每一短神经均包含运动、感觉和交感纤维三

31、种成分在视神经周围穿过巩膜进入眼内,分布于睫状体、虹膜、角膜和血管的平滑肌。 脂肪体脂肪体n填充在其他组织未填充的所有眶腔间隙中n被眼外肌肌间膜分为中央部与周边部n由囊膜围成不同大小的脂肪叶n其含量直接影响眼球突出度n儿童时期脂肪尚未发育完全,青春期最为丰满,老年期脂肪吸收。海绵窦海绵窦是由静脉扩张形成的窦状结构,海绵窦是由静脉扩张形成的窦状结构,四边形,位于碟鞍两侧,四边形,位于碟鞍两侧,硬脑膜层和骨膜层之间,左右各一,硬脑膜层和骨膜层之间,左右各一,由于窦内有纤维束间隔,形成许多空隙,由于窦内有纤维束间隔,形成许多空隙,状如海绵故名为海绵窦。状如海绵故名为海绵窦。前起自眶上裂前起自眶上裂后达岩骨尖端后达岩骨尖端内侧为蝶窦和垂体内侧为蝶窦和垂体外侧为颅中凹的大脑颞叶。外侧为颅中凹的大脑颞叶。颈内动脉及其脑膜支、外展神经穿行海绵颈内动脉及其脑膜支、外展神经穿行海绵窦。窦。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视神经和上颌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视神经和上颌神经自上而下排列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 海绵窦 海绵窦横切面海绵窦横切面 海绵窦冠状切面海绵窦冠状切面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