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遥感导论备考知识点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7323442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遥感导论备考知识点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遥感导论备考知识点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遥感导论备考知识点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遥感导论备考知识点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遥感导论备考知识点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遥感导论备考知识点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遥感导论备考知识点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遥感的基本概念1.遥感的基本概念: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遥感(对于传统地面调查)的特点: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地面阻隔等限制。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

2、获得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雏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4.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 年 4 月 24 日发射的“东方红

3、1 号”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2.电磁波特性:是横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满足f=c、E=hf具有波粒二象性。3.绝对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性吸收的物体。(黑色的烟煤被认为是最接近绝对黑体的自然物质。)黑体辐射规律:斯忒藩 - 玻耳兹曼定律 :M=T4 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维恩位移定律:bTmax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4. 描述实际物体的辐射的是基尔霍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地物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出射度M和吸收率 之比,对于任何物体都是

4、一个常数,且等于绝对黑体的辐射出射度M0。4.大气的散射类型:瑞利散射 (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米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相对其他微粒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很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有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成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5.大气窗口:

5、电磁波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6.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一)大气的吸收作用;(二 )大气的散射作用 ;大气的反射、折射散射、透射。4.从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说明为什么对于卫星影像解译必须了解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当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就短波而言,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地表的主要辐射来源,而来自地球本身的辐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地球自身的辐射主要集中在长波,即bum 以上的热红外区段,该区段太阳辐射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只考虑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两峰交叉之处是两种辐射共同其作用的部分,在2. 5-6um,即中红外波段,地球

6、对太阳辐照的反射和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均不能忽略。波段名称可见光与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波长0 .3 、 2.sum 2 .5 、6um )6Um 辐射特性地表辐射太阳辐射为主地表辐射太阳辐射和自身的热辐射地表物体自身热辐射为主比辐射率 (发射率 )彼谱特性曲线的形态特征可以反映地面物体本身的特性,包括物体本身的组成、温度、表面粗糙度等物理特性。特别是曲线形态特殊时可以用发射率曲线来识别地面物体,尤其在夜间,太阳辐射消失后,地面发出的能量已发射光谱为主,单侧起红外辐射及微波辐射并与同样温度条件下的比辐射率(发射率 )曲线比较,是识别地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地物反射波普曲线除随不同地物(反射率 )不同外

7、,同种地物在不同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下形态表现(发射率 )也不同。一般说,地物发射率随波长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为遥感影像的判读提供依据。4.几类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性:1.植物:a.在可见光的0. 55p m(绿)附近有一个小反射峰,在 0.45p m(蓝)和 0.67pm0. 67p(红)附近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带。“b在 0. 7-0. 8u m 是一个陡坡,反射率急剧增高在近红外波段0.8 居 3u m 之间形成一个高的,形成反射峰。c.以 1.45u m, 1.95u m 和 2. 7u m 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2.土壤:没有明显的波峰波谷,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含水量越高,反射率

8、越低3.水体:反射主要在蓝绿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吸收更强。水中含泥沙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4.岩石:形态各异,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有统一的变化规律。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受矿物成分、矿物含量、风化程度、含水状况、颗粒大小、表面光滑程度、色泽等影响5.反射率() :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即 =(P/ P 0)100%。6.镜面反射: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漫反射:不论入射方向如何,虽然反射率 与镜面反射一样, 但反射方向却是“

9、四面八方”。7.反射波谱: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第三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1.1999.9 美国 IKONOS-2 使用线性阵列技术获得4 个波段的 4m 分辨率多光谱数据和一个一个波段的1m分辨率的全色数据。2.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特征: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过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影像。图象特点:投影 :航片是中心投影,即摄影光线交于同一点。比例尺:航空像片上某一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长度之比,称为像片比例尺。(1)平均比例尺 :以各点的平均高程为起始面, 并根据这个起始面计算出来的比例尺

10、。(2)主比例尺 :由像主点航高计算出来的比例尺,它可以概略地代表该张航片的比例尺。 像点位移 :(1)位移量与地形高差成正比,即高差越大引起的像点位移量也越大。当高差为正时, 像点位移为正,是背离像主点方移动;高差为负时,像点位移为负,是朝向像主点方向移动。(2)位移量与像点距离像主点的距离成正比,即距像主点越远的像点位移量越大,像片中心部分位移量较小。像主点无位移。(3)位移量与摄影高度(肮高 )成反比。即摄影高度越大,因地表起伏的位移量越小。(根据感光材料对光谱的感受能力,遥感胶片可分为:黑白片、天然彩色片、红外彩色片。 )3.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及与摄影图像的区别: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

11、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间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象。包括:光/机扫描成像(摆扫) :中心投影,行扫描,每条扫描线均有一个投影中心、固体自扫描成像(推扫):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扫描方式上具有刷式扫描成像特点、高光谱成像光谱成像: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像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与摄影图像区别:乳胶片感光技术本身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它所传感的辐射波段仅限于可见光及其附近;其次,照相一次成型,图象存储、传输和处理都不方便。光/机扫描成像利用光电

12、探测器解决了各种波长辐射的成像方法。输出的电学图象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十分方便。固体自扫描成像具有刷式扫描成像特点。探测元件数目越多,体积越小,分辨率就越高。高光谱成像光谱扫描图象是多达数百个波段的非常窄的连续的光谱波段组成,光谱波段覆盖了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区域全部光谱带。可以收集200或 200 以上波段的收据数据。4.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遥感图像特征:几何特征、物理特征和时间特征。其表象参数:一、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 n 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地面分辨率取决于胶片的分辨率和摄影镜头的分辨率所构成的系统分辨率,以及摄影机焦距和航高。二、图象的光谱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是

13、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传感器的波段选择必须考虑目标的光谱特征值。三、辐射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每一像元的辐射量化级。某个波段遥感图像的总信息量与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有关。四、图象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时间分辨率对动态监测很重要。5.空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难两全原因:瞬时视场角影响二者,空间分辨率较大时瞬时视场较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越小,辐射分辨率越小。6.波段越多越好?波段越多,相关性大,信息冗余,不容易识别目标的

14、物。波段越多数据量越大,不容易处理。7.微波遥感与成像:微波:电磁波谱中,波长在1mm1m 的波段范围。微波遥感: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识别地物的技术。特点: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对冰,雪,土壤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第四章遥感图像处理1.颜色的性质:颜色的性质由明度、色调、饱和度来描述。互补色: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的两种颜色。三原色:其中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相加产生的三种颜色。2.数字图像:遥感数据有光学图像和数字图像之分。数字图像是能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用数字表示的图像。3

15、.引起遥感影像位置畸变的原因是什么?辐射畸变原因:传感器本身产生的误差;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几何畸变原因: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航高、航速、俯仰、翻滚、偏航。地形起伏的影响:产生像点位移。地球表面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率的影响 :一是像点位置的移动;二是像元对应于地面宽度不等,距星下点愈远畸变愈大,对应地面长度越长。大气折射的影响 :产生像点位移。地球自转的影响:产生影像偏离。如果不作几何校正,遥感图像则有在几何位置上发生变化,产生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地物形状不规则变

16、化等。有时根据遥感平台的各种参数己做过一次校正,但仍不能满足要求,就需要作遥感影响相对于地面坐标、地图投影坐标系统的配准校正,以及不同类型或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响之间的几何配准复合分析,以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方法: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将每一波段中每个像元的亮度值都减去本波段的最小值。使图像亮度动态范围得到改善,对比度增强,从而提高了图像质量。4)回归分析法:由一组点拟合其回归直线,y=a+bx,a截距, b 斜率。4.像元灰度插值:最近邻插值:在待求像素的四个邻近像素中,输出像素的灰度等于离它所映射位置最近的输入象素的灰度值。双线性插值:利用待求像素四个邻近像素的灰度在两个方向作线性内插。三次卷积

17、内插:利用待插值点周围的 16 个邻点像素值。5.在作几何较正时,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控制点数目的最低限按未知系数的多少来确定。若图像一角没有任何控制点,估计几何校正后这一角的位置畸变将缩小还是增大?为什么 ?位置畸变增大。在图象边缘处,在地而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如河流拐弯处等,由于没有控制点,而靠计算推出对应点,会使图像变形。图象一角若没有任何控制点,则会出现外推现象。6.空间滤波:以重点突出图像上的某些特征为目的,通过像元与其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采用空间域中的邻域处理的方法。均值平滑: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取平均值来代替改像元,以达到去掉尖锐噪声和平滑图像的目的。中值滤波:将每个像元在

18、以其为中心的邻域内取中间亮度值来代替改像元值,以达到去掉尖锐噪声和平滑图像的目的。7.单波段彩色变换:也称伪彩色变换,将连续的灰度值转换为少量的灰度区间,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增强图像的目视解译效果。标准假彩色合成:绿波段赋红,红波段赋绿,红外波段赋红的合成方案。8.差值运算能够突出植被覆盖的原因:用红外波段减红波段时植被的反射率差异较大,相减后的差值就打而土壤和水在这两个波段反射率差值就很小,因此相减后的图像可以把植被信息突出出来。差值运算: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减就是差值运算。比值运算: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除(除数不为0)就是比值运算。9.多光谱变换

19、:针对多光谱影象存在的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以及数据冗余现象,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 ,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目的的方法。K-L变换:离散变换的简称,又称主成分变换。它是对某一多光谱图像X.利用K-L 变换矩阵A 进行线性组合,而产生一组新的多光谱图像Y。 变换后的主分量空间与变换前的多光谱空间坐标系相比旋转了一个角度。新坐标系的坐标轴一定指向信息量较大的方向。可实现数据压缩和图像增强。K-T变换:也称缨帽变换 .是一种坐标空间发生旋转的线性变换,旋转后的坐标轴指向与地面景物有密切关系的方向。4.多种信息源复合:将多种遥感平台,多时相遥感数据之间以及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的信息组合匹

20、配技术。遥感信息复合:a.不同传感器的遥感信息复合:先配准再复合b.不同时相的遥感信息复合配准 = 直方图调整=复合。遥感与非遥感数据复合:非遥感数据网格化= 与遥感数据配准=与遥感数据复合(栅格 -栅格栅格 -矢量 )遥感与非遥感信息符合的重要意义:信息复合着重于同一区域内各遥感信息之间或遥感与非遥感信息之间的匹配复合,包括空间配准和内容复合,以便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下构成一组新的空间信息或合成一幅新的图像。遥感是以不同空间、时间、波谱、辐射分辨率提供电磁波谱不同谱段的数据。由于成像原理不同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任何一个单一遥感器的遥感数据都不能全面反映目标对象的持征,也就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

21、局限性。各类非遥感数据(包括地学常规手段获得的信息)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倘若将多种不同特征的数据(包括各种遥感及非遥感的)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便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有可能更全面地反映地面目标.提供更强的信息解译能力和更可靠的分析结果。这样不仅扩大厂各数据的应用范围、而且提高了分析精度,应用效果和实用价值。5.数字图像增强方法及使用目的对比度变换改变图像像元亮度值空间滤波突出图像上某些特征色彩变换提人对高色彩的分辨能力图像运算提取信息或去掉某些不必要信息多光谱变换增强提取有用信息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1.遥感图像解译: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摄影像片

22、种类:可见光黑白全色像片、黑白红外像片、彩色像片、彩红外像片多波段摄影像片、热红外摄影像片。【目标地物识别特征:1.色调 :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 (也叫灰度 ) .2.颜色 :是彩色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3.阴影 :是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据此可判读物体性质或高度.4.形状 :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5.纹理 :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贝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6.大小 :指遥感图像上目标物的形状、面积与体积的度量。7.位置 :指目标地物分布的地点。 8.图形 :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9.相关布局 :多个目

23、标地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目标地物的特征 :1.色: 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颜色,包括色调、颜色和阴影。2.形:指目标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形状,包括形状、纹理、大小、图形等。3.位:指目标地物在遥颤凿上的空间位置,包括目标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分析请根据具体图就上述特点描述即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2.彩色红外像片解译在识别伪装方面有突出的功用。热红外像片解译:解译标志:色调、形状与大小、地物大小、阴影。地物解译方法:水体与道路:在白天热红外像片上由于水体具有良好的传热性,一般呈暗色调,相比

24、之下道路因其构成材料在白天接受了大量太阳能,又很快转换为热辐射所以在影像上呈浅灰色至白色;水体热容量大散热慢而道路在夜间散热快,午夜后水体在在影像上呈浅灰色至灰白色,而道路呈暗黑色调;另外可凭借水体道路的色调和形状来判断。树林与草地:白天热红外影像上,树林呈暗灰至灰黑色,白天树叶表面存在水汽蒸腾降低了树叶表面的温度;在夜晚树木在热红外影像上呈浅灰色的有时呈灰白色,因地面辐射使树冠增温,草地呈黑色点或暗灰色调,因夜间草类很快散发热量而冷却。土壤与岩石:午夜后的热红外影像上,土壤含水量搞,呈灰色或灰白色调,土壤含水量低呈现暗灰色或深灰色,因为水体的热容量大,在夜间热烘辐射较强。裸露的岩石,白日受到

25、太阳暴晒,在夜间的热红外影像上呈淡灰色。3.时间和天气对解译的影响:夜间的热红外航空像片比白天的解译效果要好,黎明前的热红外像片效果最最佳,因为夜间不受太阳辐射的干扰,热红外像片上色调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物的温度和辐射热红外线的能力。天气状况对自然地物色调特征造成一定的影响。如:连续阴天使地物之间温差大大减小,不同地物的差异难以在热红外影像上反映出来。大风会使物体表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地物色调不明显,或产生地物热影像位移等现象。4.MSS:多光谱扫描仪,6 位图像。 TM:专题绘图仪。5.目视解译方法及基本步骤方法: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步骤:目视解译准备工作

26、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第六章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1.利用计算对遥感数字图像解译难度大:遥感成像过程中受传感器、大气条件、太阳位置的影响。影像中提供的目标地物信息不仅不完全,而且带有噪声。遥感影像信息量丰富,包含的内容远比普通图像多,因而内容非常拥挤,不同地物间的相互影响与干扰使得提取感兴趣的目标非常困难遥感图像的地域性、季节性和不同成像方式更增加了计算机对遥感数字图像进行解译的程度。2.遥感数字图像: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影像。基本单位是像素:成像过程的采样点,是计算机成像处理的最小单元。正像素混合像素:一个像素内只包含一种地

27、物;混合像素:像素内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物。3.航空像片的数字化:空间采样,确定空间采样间距属性量化,对每个像素点进一步离散化并归并到各个区间,分别用有限个整数来表示,称之为量化。BSQ BIP BIL数据格式。4.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1)监督分类是基于对于遥感图像上样本区内的地物的类属已有先验的知识,即己经知道它所对应的地物类别,于是可以利用这些样本类别的特征作为依据来判断非样本数据的类别。2)非监督分类是遥感图像地物的属性不具有先验知识,纯粹依靠不同光谱数据组合在统计上的差别来进行“盲目分类” ,事后再对已分出各类的地物属性进行确认的过程。3)异 :a.监督分类对于遥感图像

28、上样本区内的地物的类属己有先验的知识,即己经知道它所对应的地物类别 ;非监督分类对于遥感图像地物的属性不具有先验知识。b.监督分类以样本类别的特征作为依据可直接判断判断非样本数据的类别;非监督分类仅凭据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随其自然地进行盲目的分类,并不确定类别的属性,其属性是通过事后对各类的光谱响应曲线进行分析,以及与实地调查相比较后确定的。4)同:都是依据地物的光谱特性的点独立原则来分类的,且都采用的是统计方法。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的关键是选择训练场地。监督分类法优点是:简单实用,运算量小。缺点是:受训练场地个数和训练场典型性的影响较大。受

29、环境影响较大,随机性大。训练场地要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能够满足分类要求。此为监督分类的不足之处。非监督分类优点是 :事先不需要对研究区了解,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减少时间,降低成本。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性进行分类。缺点是:运算量大。当两地物类型对应的光谱特征差异很小时,分类效果不如监督分类效果好。5.遥感图像多种特征的抽取:遥感图像解译除了地物的光谱特征外,还需利用地物的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作为结构模式识别的依据(提取地物的形状和空间关系特征基础上识别遥感影像的目标地物。)第七章遥感应用1.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包括哪些内容?水体的光谱特征是: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

30、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在近红外波段,吸收更强。但当水中含有其他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水中含泥沙时,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水体识别的内容包括:(1)水体界限的确定:在可见光范围内, 水体的反射率总体较低,在近红外的遥感影像上清澈的水体程黑色。(2)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泥沙的确定和叶绿素的确定 );(4)水温的探测 ;(5)水深的探测 ;(6)水体污染的探测:水体污染浓度较大且使水色颜色显著变化并与背景水色有较大差异时可在可见光波段的影像上被识别出来。水体高度富营养化,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与背景水体的差异可在近红外波段被识别水

31、体受到热污染,与周围水体有明显温差可在热红外波段影像上被识别其他,如水上油溢污染可使紫外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增高,被探测出来。2.(1)植被:可见光波段有一个小反射峰,位于绿光处(0.55) ,两侧 0.45(蓝)和 0.67(红)则有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响(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很强,对绿光反射作用很强)在近红外 (0.7-0.8)有一反射 “陡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至 1.1 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独有的特征。在中红外(1.3-2.5)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形成

32、低谷。植被生长状况的解译:当植物受到病虫害,农作物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生长不良时海绵组织受到破坏,叶子的叶绿素比例发生变化,使可见光区的两个吸收谷不明显,0.55 m 处的反射峰值安植物叶子被损伤的程度而变低,变平。近红外光区变化更为明显,峰值被削低。甚至消失,整个反射光谱曲线的波状特征被拉平。影像植物光谱因素:叶子的颜色、叶子的组织构造、叶子的含水量、植物覆盖程度。(2)土壤: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呈比较平滑的特征,一般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3)水体: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所以在近红外影像上,水体呈黑色,但当

33、水浑浊时,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光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 (在光谱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水几乎吸收了其全部的能量,即纯净的自然水体在近红外波段更近似于一个“黑体”(4)岩石:无统一特征,会随矿物成分,含量,风化程度,含水状况,颗粒大小,表面光滑度而受影响。3.高光谱遥感与一般遥感的区别分辨率高高光谱 10nm 一般几百nm近似连续高光谱数据可构成高光谱数据立方体一般只获取离散波段数据信息丰富比一般遥感在地物识别上的优越性数据量大噪声大,数据处理复杂性高第八章3S 的综合应用1.3S在精准农业中的综合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优势是精确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是管理与分析,遥感的优

34、势是快速提供各种作物生长与农业生态环境在地表的分布信息,它们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GPS 和 GIS 结合提供了科学种田需要的定位和定量进行田间操作与田间管理的技术手段。GPS 特点是可以确定农用机械在田间作业的精确位置。GIS 特点是对各种田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定量分析,二者结合可以提供科学种田需要的定位和定量技术手段,进行田间操作与田间管理。例如,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根据地块中土壤特性(土壤结构与有机质含量)和土地条件(土地平整度与灌溉) ,结合 GPS 接收机提供的位置数据,指挥播种机进行定量播种,播种的疏密程度与土地肥力和土壤质地等作物生长环境相适应。在GIS 和 GPS 指挥

35、下,农药喷洒机可以去病虫害发生地自动喷洒农药。遥感和GIS 结合提供了多种数据源,这为建立农田基础数据库奠定了基础。搭载在农用机械上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下各种农田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如作物品种、播种深度、喷洒农药类型、施肥和灌溉,以及收获产量,同时记录下田间作业时的位置与范围、灌溉量、化肥使用量、农药喷洒量、喷施部位、使用时间、当时天气状况,这些都可以记录在数据库内,日积月累,形成农田基础数据库。此外,也可以通过观察,将作物生长情况,田间管理措施和生态环境等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农田基础数据是农业生产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科学依据。2.3S技术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中的综合应用从海洋遥感数据可获得大面积、准实时的渔场综合环境参数。在GIS 的支持下,利用遥感技术提供的海洋生态环境参数,结合渔场预测模型和专家知识库,可推测海洋鱼群的繁殖、洄游、分布及中心渔场的位置,实现对渔场的预测、预报。GIS可以提供包括岛屿、暗礁、洋流、主要鱼群洄游路线和渔场分布范围等信息的数字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系统则提供了当前船只的实时状态。这种以数字形式产生的两个系统的接口,可以将船只及航线信息实时记录在GIS 地理数据库中,从而充分发挥了 GIS 对捕鱼操作的分析、决策支持功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