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7322155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内分泌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内分泌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内分泌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内分泌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分泌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PPT演示课件(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述 第一节 概内分泌第四节 甲 状 腺第五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的激素第六节 肾 上 腺第三节 垂体第七节 胰第八节 性岛腺.第一节概述一、内分泌和内分泌系统内分泌是指体内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将其合成的激素直接分泌到内环境中去的过程。内分泌系统是指由机体内所有的内分泌腺和散布在全身的内分泌细胞共同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共同调节机体各个器官的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重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机体内许多器官、组织都具有内分泌功能,例如胃肠内分泌、心脏内分泌、肾脏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等。.人体内主

2、要的内分泌腺.二、激素激素(hormone)是指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一)激素的传递方式远距分泌: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的方式。旁分泌: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细胞的方式。自分泌: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自身的方式。神经分泌: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神经激素。.激素的传递方式激素特异性作用的部位或细胞称为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二)激素的分类1.含氮激素(1)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主要有下丘脑神经激素、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胃肠激素。含氮激素易被胃肠消化液分解破坏,一般不宜口服。(2)胺类

3、激素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2.类固醇(甾体)激素主要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二醇、孕激素、睾丸酮等激素。类固醇激素都是由胆固醇合成的,可以口服。.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通过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完成体液调节。(二)激素作用的特异性与靶细胞上存在能与特定激素结合的受体有关。(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一般都在纳摩尔/升(nmol/L)甚至皮摩尔/升(pmol/L)数量级,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反应,逐级放大,产生强大的生物作用。(四)激素的相互作用激素之间有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允许作用。.膜外N

4、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激活G蛋白(一)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cAMP第二信使系统蛋白质或肽类激素(第一信使)兴奋性GS的亚单位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ATPcAMP(第二信使)细胞的生物效应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G蛋白(与、亚单位分离)四、激素的作用机制.膜外N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激活G蛋白2.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IP3 /DG 第二信使系统蛋白质激素(第一信使)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兴奋性GS的亚单位激活磷脂酶C(PLC)PIP2(第二信使)IP3 和 DG激 活蛋白激酶C内质网释放Ca2+激活G蛋白(与、亚单位分

5、离)细胞内生物效应.3.酶偶联受体介导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胰岛素、生长因子与受体膜外部分(亚单位)结合细胞生物效应膜受体与酶是同一蛋白分子,膜外部分为受体,膜内部分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膜内酪氨酸蛋白激酶(亚单位)激活胞浆内胰岛素受体底物(ISR-)激活磷酸化.(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激素扩散进入细胞膜内与胞浆受体结合H-R复合物H-R复合物进入核内H-R复合物与核内受体结合H-R复合物此复合物结合在染色质的特异位点上调控核内转录过程加速翻译过程细胞生物效应.第二节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下丘脑神经垂体下丘脑腺垂体促垂体区垂体门脉一、下丘脑与垂体间的机能联系视上核 室旁核 下丘脑

6、垂体束垂体门脉.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调节肽二、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调节肽(也称神经激素)共有9种,主要调节腺垂体的活动。促进腺垂体TSH释放促进腺垂体LH和FSH释放促进腺垂体ACHT释放促进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抑制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促进促黑素细胞激素分泌抑制促黑素细胞激素分泌促进腺垂体催乳素分泌抑制腺垂体催乳素分泌主要作用3肽10肽14肽44肽41肽肽肽肽多巴胺化学性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生长素释放激素 (GH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 (MRF )促黑素

7、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催乳素释放因子 ( PRF)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PIF)名称和英文缩写.第三节垂体一、腺垂体激素及其作用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共有7种:生长素、催乳素、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一)生长素(GH)人类生长素是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激素。成年男性血清中GH浓度为15g/L(女性略高于男性)。GH的分泌呈脉冲节律性(14h/脉冲),睡眠时分泌明显增加。.1.生长素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生长素能促进骨、软骨和其它组织的生长,从而促进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后分泌

8、过多患肢端肥大症。(2)促进物质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GH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糖的利用。GH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垂体性糖尿病。(3)调节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分化,调节免疫功能。.2.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GH)生长素介质(SM)又称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IGF-)肝、肾、软骨、骨骼肌的GH受体通过酶偶联受体信号介导方式诱导产生软骨、骨骼肌细胞的IGF受体通过酶偶联受体信号介导方式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物质代谢注:GH的促生长作用是通过IGF实现的。.3.生长素的分泌调节下丘脑促垂体区GHRH GHRIH腺垂体生长素(GH)甲状腺激素雌

9、激素雄激素血糖下降氨基酸慢波睡眠应激刺激IGF的反馈调节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作用 机 制分泌异常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软骨骨化和软骨细胞分裂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幼年侏儒症;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促蛋白质合成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并加速DNA和RNA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GH能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GH酮体症促进糖利用GH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抑制糖利用GH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GH过量因脂肪酸氧化抑糖氧化GH垂体性糖尿 总结: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及分泌异常.(二)催乳素(PRL)催乳素由199个氨基酸组成,与生长素结构近似。1.

10、催乳素的作用催乳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引起和维持乳腺泌乳;调节月经周期。对乳腺的作用 催乳素在妊娠期促进乳腺的发育成熟。但雌激素在妊娠期却拮抗催乳素的生乳作用,使妊娠期乳腺不泌乳。分娩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催乳素才能发挥其催乳作用。 青春期乳腺的发育主要依靠雌激素(促进乳腺导管的发育)和孕激素(促进乳腺小叶的发育)的作用。.对性腺的作用女性:催乳素与黄体生成素(LH)配合,促进黄体形成并维持孕激素的分泌。哺乳期高浓度的催乳素通过负反馈作用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抑制排卵。男性: 催乳素能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的生长,加强黄体生成素(LH)促进睾酮合成的作用。催乳素在应激反应中分

11、泌增多,作用尚不清楚。.2.催乳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促垂体区PRF PIF吸吮乳头应激刺激下丘脑分泌的PRF和PIF的提纯尚未成功PRF也可能为多种激素,包括TSH、VIP等PIF一般认为是多巴胺(DA) 抑制为主腺垂体催乳素(PRL).(三)促黑(色素细胞)激素(MSH)腺垂体远侧部生成促黑激素。血浆中主要为-MSH(18肽)1. 促黑激素的作用体内黑素细胞分布于皮肤、毛发、眼球、虹膜及视网膜色素层等部位MSH主要作用:促进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使皮肤与毛发的颜色变深人皮肤黑素细胞的胞浆内有特殊的黑色素小体,含有酪氨酸酶,可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成熟的黑色素小体内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可进入表皮

12、细胞2. 促黑激素的分泌调节下丘脑产生MIF和MRF,MIF抑制MSH的分泌,MRF促进MSH的分泌,通常MIF的抑制作用占优势。.(四)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发育,使腺体增大。(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六)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二种。1.促卵泡激素(FSH)女性: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与LH协同促使卵泡分泌雌激素男性:促进精子成熟。2.黄体生成素(LH)女性:少量LH与FSH协同促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大量LH与FSH促使卵巢排卵与黄体的

13、生成,并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男性:促进雄激素分泌。腺垂体促激素.腺垂体促激素靶 腺靶腺激素长反馈反馈内外环境变化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下丘脑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1.促进调节下丘脑调节肽促激素靶 短腺激素2.反馈调节下丘脑 腺垂体 靶腺轴的反馈调节有三种:靶腺激素对下丘脑或腺垂体的反馈调节,称为长反馈;腺垂体促激素对下丘脑的反馈调节称为短反馈;激素对其自身合成细胞的局部抑制影响称为超短反馈。.二、神经垂体激素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是贮存和释放激素的部位。下丘脑视上核主要合成血管升压素 (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 。下丘脑

14、室旁核主要合成催产素(OXT)。 ADH和OXT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至神经垂体释放。视上核、室旁核ADH、OXT和运载蛋白下丘脑垂体束ADH、OXT释放入血.(一)催产素(OXT)1.催产素的作用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妊娠子宫收缩。对乳腺的作用:使女性哺乳期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促进乳汁排出。并有维持哺乳期乳腺持续泌乳的作用,使乳腺不萎缩。对子宫的作用:对妊娠子宫有强烈的收缩作用,但对非孕子宫的收缩作用较弱。2.催产素的分泌调节吸吮乳头引起的射乳反射分娩时产道压迫引起的神经-体液反射(正反馈)下丘脑神经垂体神经-体液反射催产素分泌吸吮乳头产道压迫.(二)血管升压素,VP(抗利尿激素,ADH)

15、1.作用(1)抗利尿作用增强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即具有抗利尿作用,故称为抗利尿激素。(2)缩血管作用超生理剂量的VP能引起包括冠状动脉和肺小动脉在内的机体各种小动脉的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故也称为血管升压素。2.分泌的调节(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2)循环血量的改变.第四节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有:四碘甲腺原氨酸(T4 ),又称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在血液中T4 的含量占绝大多数,但T3的活性比T4强约10倍。成人的甲状腺重约20 25g ,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内存在大量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的囊状腺泡,腺泡腔内充满胶质,主要

16、成分是含有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球蛋白(TG)。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步骤:1.腺泡聚碘2.I 的活化3.酪氨酸碘化4.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缩合)I.1.腺泡摄碘甲状腺对碘的摄取是依靠腺泡上皮细胞膜上的“I-转运蛋白”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的,是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PrI-摄碘I-腺泡摄碘是由Na+-K+泵活动提供能量完成的,是一种继发性主动转运。过 氯 酸 盐 ( ClO4- ) 、 硫 氰 酸 盐(SCN-)能与I-竞争转运,从而抑制甲状腺的聚碘。I-oI-i-50mV2050倍.活化2.I-的活化I- 活化部位在腺泡上皮细I-过氧化酶TPOI或I2+

17、TG-酪氨酸-H胞与腺泡腔的交界处。I-的活化是酪氨酸碘化的先决条件。3. 酪氨酸碘化腺泡腔内贮存着由腺泡上皮细胞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TG)。其上的酪氨酸残基与活化碘结合,生成MIT和DIT。酪氨酸碘化部位也在腺泡上皮细胞与腺泡腔的交界处。过氧化酶TPOTG-酪氨酸-I(MIT)+TG-酪氨酸-I2(DIT)碘化.TG-酪氨酸-I(MIT)+TG-酪氨酸-I2(DIT)过氧化酶TPO偶联(缩合)DIT+DIT(T4)DITDIT+MIT(T3)MITTG酪氨酸4.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缩合)甲状腺激素上述的活化、碘化和偶联 (缩合) ,都是在同一TG分子上进行的,故TG分子上含有多种成分。其 中

18、T4T3 201 ,这种比例受碘含量的影响 , 缺 碘 时 MIT 从 而T3。硫氧嘧啶可抑制过氧化酶(TPO)的活性,治疗甲亢.(二)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运输和代谢1.贮存合成后的T3、T4仍然结合在TG分子上,贮存于腺泡腔内(细胞外贮存),贮量T4T3。2.释放当甲状腺受到TSH刺激后,腺泡细胞将腺泡腔内的TG胞饮摄入细胞内,TG与溶酶体融合,在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解离出T3和T4,释放入血。 MIT和DIT在脱碘酶作用下而脱碘,脱下的碘供重新合成甲状腺激素。.3.运输 T3、T4释放入血后,以结合状态(与血浆蛋白结合)和游离状态二种形式运输。T4主要以结合型存在(占99以上),

19、T3主要以游离型存在。只有游离型才有生物活性,T3的生物活性比T4约大510倍。结合型与游离型可以互相转换,使游离型的T4与T3在血中保持一定浓度。4.代谢 T3的半衰期为1.5天,T4的半衰期为7天。 T3与T4的20在肝脏、80在靶组织中被脱碘酶脱碘降解。.缩合酪氨酸MIT总结: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DIT+DIT(T4)DITI-I-转运Pr摄碘II或I2毛细血管TPO+TG-酪氨酸-H活化TPO 碘化TG-酪氨酸-I(MIT)+TG-酪氨酸-I2(DIT)DIT+MIT DIT+MIT(T3) (rT3)TPO甲状腺球蛋白(TG)贮存胞饮腺泡腔蛋白水解酶DIT+DIT(T4)DIT+M

20、IT(T3)DIT+MIT(rT3)- 脱碘酶 MITDIT溶酶体腺泡细胞水解rT3 T3 T4 释放入血.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一)调节新陈代谢1.促进能量代谢T3、T4使机体绝大多数细胞的能量代谢率增强,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产热效应)。 T3、T4促进产热的机理:T3与T4与组织细胞核受体结合,促进mRNA 的生成,从而诱导Na+K+ATP酶合成增多;促进Na+K+ATP酶的活性,使细胞的耗氧量和代谢增高。 临床:甲亢患者的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加。病人烦热多汗、体温偏高、喜冷怕热。甲低患者则相反,基础代谢降低,皮肤冷而苍白,体温偏低。.2.调节物质代谢(蛋白质、脂

21、肪和糖代谢)(1)蛋白质代谢T3与T4生理剂量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肌肉、肝与肾的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但过量分泌时则促进蛋白质的分解。(2)脂肪代谢T3与T4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增强胆固醇的降解。(3)糖代谢T3与T4生理剂量有增强糖原分解,降低血糖的作用。临床:甲亢时骨骼肌蛋白分解,肌肉消瘦,肌纤维震颤。甲低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无力,但细胞间隙的粘液蛋白增多。粘液蛋白为多价负离子,可结合大量正离子和水分使皮下组织细胞间隙积水,引起水肿,称为粘液性水肿。.(二)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机体组织分化,促进正常生长发育,主要促进脑、骨骼及生殖器官的发育,是维持正

22、常生长与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T4、T3促进生长发育的机制:诱导某些生长因子的合成,促进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的形成,促进髓鞘及胶质细胞的生长;促进长骨的生长发育;促进腺垂体分泌GH和对GH有允许作用。临床:婴幼儿缺乏甲状腺素将患呆小症。表现为智力迟钝,长骨的生长迟缓,上身与下身长度明显不成比例,牙齿发育不全。预防呆小症应从妊娠期开始,积极治疗孕妇的甲减和地方性甲状腺肿;治疗呆小病必须在出生3个月前补充T4、T3,否则难以奏效。.(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T4、T3能提高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临床:成人患甲亢时,常有烦燥不安、易激动、多言、失眠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兴奋性增高表现。甲低时则

23、相反,兴奋性降低,出现记忆力衰退、说话和行动迟缓、淡漠无情甚至终日嗜睡等症状。(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T4、T3能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机理:T3能增加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的数量,增强肾上腺素刺激心肌细胞内cAMP的生成;促进肌质网Ca2+的释放,增强心肌收缩力。临床:甲亢患者心肌可因此而逐渐变肥厚,甚至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五)其他作用甲状腺素可增加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甲状腺素对NE的溶解脂肪作用、GH的长骨生长作用具有允许作用。甲状腺激素对维持正常的月经及泌乳也有作用。.+内外环境刺激:寒冷、应激、妊娠TRH腺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T3、T4长负反馈?下丘脑(一)

24、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1.TRH的作用下丘脑分泌的TRH经垂体门脉运输,作用于腺垂体TSH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促进TSH的合成与分泌。 雌激素可增强腺垂体对TRH的反应。雌激素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TRH腺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T3、T4长负反馈?下丘脑2. TSH的作用TSH 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刺激甲状腺的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抑制腺垂体分泌TSH;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某些甲亢患者,血中出现化学结构与TSH相似的免疫球蛋白人类刺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HTSI), 与TSH竞争受体,刺激甲状腺的分泌。内外环境刺激:寒冷、应激、妊

25、娠交感神经TSH生长抑素生长素皮质醇-.腺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T3、T4长反馈?下丘脑3. T3、T4的反馈调节血液中游离的T3、T4浓度升高时,与腺垂体的TSH 细胞核内特异受体结合:诱导某种抑制性蛋白质的合成TSH的合成与释放抑制TRH 受体的合成TRH受体数量使TRH作用减弱内外环境刺激:寒冷、应激、妊娠临床:长期缺乏碘T3、T4的合成和释放T3、T4的负反馈作用TSH的合成与释放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TRHTSH.(二)甲状腺的自身调节对一定范围内血碘浓度的变化,甲状腺具有自身摄碘及合成、释放甲状腺素能力的适应性调节,称为甲状腺的自身调节。当血碘浓度1mmol/L10m

26、mol/L,甲状腺的摄碘能力开始下降以致消失,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若再持续加大碘量,则出现对高浓度碘的适应,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再次增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自身调节生长素皮质醇+-寒冷、睡眠雌激素应 激下丘脑生长抑素 总结:甲状腺功能的调节.第五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CT),两者与1,25-二羟维生素D3共同调节钙磷代谢,维持机体血钙、血磷的正常水平。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PTH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的作用。 降钙素(CT) 具 有 降 低血钙、血磷的作用。1,25-(OH)2-D3 具有升高血钙和血磷的作用。.

27、一、甲状旁腺激素由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分泌,PTH为84个氨基酸的直链肽。(一)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升高血钙、降低血磷1.促进骨钙入血,升高血钙快速效应骨液中Ca2+进入细胞内,再通过骨细胞膜上的钙泵将Ca2+转运入血。延缓效应PTH刺激破骨细胞增殖,加强溶骨作用,增加Ca2+入血。.2.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PTH 促进远曲小管重吸收钙,升高血钙;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磷,降低血磷。3.促进1,25-(OH)2-D3生成PTH激活肾1-羟化酶,促进 25-OH-D3 转变为有活性的1,25-(OH)2-D3,.(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血钙浓度血钙浓度升高甲状旁腺抑制PTH分泌(长时间刺激可使甲状旁腺

28、体积缩小)血钙浓度降低甲状旁腺刺激PTH分泌(长时间刺激可使甲状旁腺体积增大) 其它因素血磷浓度升高降低血钙刺激PTH分泌降钙素大量释放降低血钙刺激PTH分泌生长抑素抑制PTH分泌.二、维生素D3(1,25-(OH)2-D3) 生成过程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VD3),VD3也可由动物性食物中获得,但此时的VD3并无生物活性,它先需在肝脏中羟化成25 羟维生素D3(25OHD3) ,然后在肾脏中进一步羟化转变成1 ,25 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才具有生物活性。 生理作用升高血钙和血磷1.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维生素D3 促进小肠粘膜钙结合

29、蛋白的生成,故能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钙。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钙激活的ATP酶的生成。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生成。.2. 调节骨钙的沉积和释放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促进骨钙沉积和骨的形成。当血钙降低时,又能提高破骨细胞的活动,增强骨的溶解,释放骨钙入血,使血钙升高。增强PTH对骨的作用,使血钙升高。在缺乏维生素D3 时,PTH的作用明显减弱。3.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临床:小儿维生素D3 缺乏时,主要引起骨骼钙化障碍,称为佝偻病,其特征是成骨作用障碍。成人严重缺乏维生素D3 时可引起骨质软化症。.三、降钙素甲状腺 C 细胞分泌降钙素(CT)。(一)生理作用降低血钙、血磷1.抑制骨钙入

30、血,降低血钙抑制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溶骨作用;增进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2.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降低血钙和血磷3.抑制维生素D3的生成,降低血钙(二)分泌的调节血钙浓度升高降钙素分泌增多(血钙升高10%,则可使血中降钙素浓度升高一倍)血钙浓度下降降钙素分泌减少.作用破骨细胞的活动溶骨作用成骨细胞的活动成骨作用肾远曲小管重吸收钙肾近曲小管重吸收磷维生素D3的生成肠粘膜吸收钙C T1,25-(OH)2-D3 P T H+-+-PTH升高血钙、降低血磷。CT 降低血钙、降低血磷。1,25-(OH)2-D3 升高血钙、升高血磷。 总结:调节钙、磷的激素的作用.第六节肾上腺一、肾上腺皮质(一)皮质激素

31、的种类肾上腺皮质由三层上皮细胞组成,从外向内依次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球状带分泌: 盐皮质激素(醛固酮)束状带分泌: 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网状带分泌:性激素(少量的雄激素和微量的雌二醇,亦可分泌皮质醇)。这三种激素都是类固醇衍生物,故统称为甾体激素。.升高血糖(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1. 调节物质代谢(1)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具有抗胰岛素的作用临床: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时,可出现糖原减少和低血糖分泌过多则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类固醇性糖尿.(2)蛋白质代谢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 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合成。临床:皮质醇分泌过多,则会出现

32、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骨质疏松,淋巴组织萎缩及创口愈合延缓等。(3)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增强脂肪酸在肝内氧化过程,有利于糖异生。临床:皮质醇分泌过多,动员脂肪重新分布 “ 满月脸” “ 向心性肥胖”(Cushing综合征)。.2. 对组织器官的作用(1)对血细胞的影响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数、血小板。临床:当糖皮质激素增多时,病人红细胞,加上皮肤菲薄,常有多血质外貌。通过促进附着血管壁的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性粒细胞。能抑制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淋巴细胞。通过增加肺和脾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贮留嗜酸性粒细胞。使嗜碱性粒细胞。.(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能增强血管

33、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作用),有利于提高血管的紧张性和维持血压。临床: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可出现低血压。(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临床: 小剂量可引起欣快感,大剂量则引起思维不能集中、烦燥不安和失眠等症状。(4)对胃的影响糖皮质激素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粘液分泌,加速胃上皮细胞脱落。临床: 胃病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以防诱发或加剧胃溃疡。.3.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类似醛固酮(活性只有醛固酮的1/400);糖皮质激素能抑制ADH的分泌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临床: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肾排水非常缓慢,甚至发生水中毒。

34、4.抗炎症和抗过敏作用增强白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减少蛋白水解酶进入组织液,减轻对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局部的渗出,抑制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抗炎症。抑制浆细胞抗体的生成和组胺的生成抗过敏。.5. 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减少体内有害物质(缓激肽,组胺,蛋白水解酶,前列腺素等)的产生量和不良作用,抑制炎症。升高血糖,使机体能量代谢以糖代谢为中心,保证葡萄糖对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供应。通过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升高和维持血压。应激反应: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失血、手术、冷冻、饥饿、疼痛等)时,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产生的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称为应激应(st

35、ressreaction)。应激反应是以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GH、ADH、PRL、胰高血糖素、醛固酮等)参与的非特异性反应。.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失血、手术、冷冻、饥饿、疼痛等)中枢神经系统(CNS)下丘脑 CRH腺垂体 ACTH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应 激 反 应(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量减少;炎症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心输出量;血压;呼吸;糖原分解;血糖升高) 应激反应过程.糖代谢 促进肝糖原异生抑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血糖分泌类固醇性糖尿蛋白质代谢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特别肌肉蛋白质)抑制蛋白质合成血中氨基酸分泌生长停滞、骨质疏松、创口难愈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动员脂

36、肪重新分布酮体分泌向心性肥胖水盐代谢类似醛固酮抑制ADH的分泌增加滤过率GFR但活性只有醛固酮1/400分泌水中毒 总结:糖皮质激素的作用1. 对物质代谢的作用.血细胞增强骨髓造血抑制淋巴细胞生成、促进凋亡促附着血管壁的中性粒入血循促肺脾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贮留RBC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胃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粘液分泌加速胃上皮细胞脱落破坏胃粘膜屏障诱发或加剧胃溃疡循环增加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许作用)提高血管的紧张性和维持血压机能低下血压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小剂量欣快感,大剂量思维不能集中、烦燥和失眠2.对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抗炎症增加WBC溶酶体膜的稳定性

37、减少蛋白水解酶进入组织液抑制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抗过敏抑制浆细胞抗体的生成和组胺的生成应激反应减少有害介质的产生(缓激肽、蛋白水解酶、PG等)使能量代谢以糖代谢为中心,保证葡萄糖对脑、心脏重要器官的供应;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升高血压。3.抗炎症、抗过敏和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CRH腺垂体ACTH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长反馈1.CRH的作用 CRH作用于腺垂体 促 进 ACTH 的 合 成与分泌。 CRH 作 用 于 下 丘脑对CRH本身可能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超短反馈?)。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下丘脑短反馈(三)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超短反馈?.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长反

38、馈短反馈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2.ACTH的作用ACTH刺激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同时刺激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的生长和发育。ACTH对CRH的分泌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短反馈)。下丘脑?CRH腺垂体ACTH.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腺垂体有负反馈调节作用(长反馈)。临床:当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由于其负反馈作用,ACTH分泌减少,病人往往出现肾上腺皮质萎缩。因此,停药时应逐渐减量。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长反馈短反馈?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CRHACTH3.糖皮质激素的反馈作用.有害刺激:疼痛寒冷、创伤、缺氧等腺垂体下丘脑4.应激反应中的分泌调节正常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和腺垂体有负

39、反馈调节作用。但在应激反应中该负反馈调节会暂时失效,称为开环调节。CRHACTH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持续.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生物钟的控制,CRH、ACTH和糖皮质激素呈昼夜节律性分泌(午后低、早晨高) 。(四)糖皮质激素的日分泌节律这也许是16时后易发生工作、交通事故的生理性因素。.二、肾上腺髓质1.合成嗜铬细胞的胞浆中存在大量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PNMT )可使去甲肾上腺素(NE)甲基化而生成肾上腺素(E)。故肾上腺髓质以合成E为主,占80%;NE仅占20%。2.代谢血中的E和NE由体内的单胺氧化酶(MAO)和甲基转换酶(COMT)的作用而灭活。(一)髓质激素的合成与代谢.(二)肾上腺髓

40、质激素的作用在应急反应中发挥主要作用,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警觉状态,反应灵敏。2.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强心作用),皮肤和多数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血压升高的同时血流重新分配,有利于重要器官的血供。3. 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通气阻力下降,有利于肺通气。4.使机体能量代谢增强,肝糖原加速分解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而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多,以增加对机体的供能。应急反应:机体在紧急情况下(如剧烈运动、高度紧张、失血、巨痛、冷冻、惊恐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引起的全身反应称为应急反应(emergency reaction

41、)。在紧急情况时,髓质激素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 急 反 应(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心输出量;血压;呼吸;糖原分解) 应急反应过程机体在紧急情况下(如剧烈运动、高度紧张、失血、巨痛、冷冻、惊恐等)中枢神经系统(CNS)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三)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肾上腺髓质ACTH糖皮质激素注:为促进;为抑制交感神经N 1受诱导多巴胺NEE多巴胺羟化酶苯乙醇胺氮位甲 基移 位酶(PNMT)髓质细胞内多巴胺和NE酪氨酸羟化酶活性节前纤维NEEAch自身反馈调节体嗜铬细胞.第七节胰岛胰岛中的内分泌细胞有: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

42、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一、胰岛素我国于1965年首先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一)胰岛素的作用1.调节糖代谢促进糖的利用和抑制糖异生,降低血糖。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脏和肌肉中。抑制糖异生,即抑制氨基酸、甘油转化为糖,使血糖的来源减少,降低血糖。.2.调节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内贮存起来;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或使其转化成-磷酸甘油,进而合成甘油三酯;抑制脂肪酶的活性而抑制脂肪分解。3.调节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促进机体生长。胰岛素促进氨基酸进入细

43、胞;使转录和复制过程加速,增加DNA和RNA的生成,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使血中用于糖异生的氨基酸转而用于合成蛋白质。.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调节细胞的代谢与生长膜外N端:识别结合胰岛素膜内C端:酪氨酸激酶激活(二)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注:型糖尿病的ISR-含量降低细胞浆中的胰岛素受体底物(ISR-)磷酸化.胰 岛 素 分 泌蛋白质分解脂肪分解酮体生成酮血症酮 尿酸中毒昏 迷脱水体重口渴多饮高渗性利尿多尿(尿糖)多食血糖饥饿感能量不足糖氧化葡 萄 糖 利 用(三)胰岛素缺乏时的表现(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肾糖阈.(四)胰岛素的分泌调节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血糖

44、GH、糖皮质激素T4 、胰高血糖素氨基酸、脂肪酸胰岛素释放肽(GIP)胰高血糖样多肽(GLP1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抑制受体生长抑素注:促进;1.2.3.4.交感神经M受体.二、胰高血糖素(一)胰高血糖素的作用1.糖代谢: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使血糖升高。2.脂肪代谢: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加强脂肪酸氧化,酮体生成增多。3.蛋白质代谢:促进氨基酸转运入肝细胞,为糖异生提供原料;抑制蛋白质合成。4.其他:促进胰岛素、胰生长抑素的分泌;增强心肌收缩力。.(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注:为促进;为抑制交感神经血糖CCK胃泌素氨基酸受体M受体迷走神经血糖生长抑素促胰液素脂肪

45、酸.男性生殖女性生殖男性生殖女性生殖第八节性腺及生殖生殖是保持种族延续的重要生命过程。性腺具有产生生殖细胞和内分泌两种功能。.一、睾丸的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并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睾酮。睾丸支持细胞合成分泌抑制素。男性生殖及内分泌.二、雄激素(睾酮)的作用1.维持睾丸的生精作用。2.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成熟。3.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维持正常的性欲。4.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钙磷沉积,促进骨骼、肌肉生长;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增多。 抑制素的作用抑制素对腺垂体FSH的分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生理剂量对LH无明显作用)。.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间质细胞睾 丸曲细 支

46、持精管 细胞雄激素精子抑制素激活素环境因素三、睾丸功能的调节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GnRHFSH促进精子生成GnRHLH促进雄激素分泌 睾丸内的局部调节睾丸可产生多种肽类,如: GnRH、IGF-、转化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等,以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局部调节睾丸的功能。睾丸支持细胞还能将睾酮转化成雌二醇直接抑制间质细胞合成睾酮。促进抑制. 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一) 产生卵子青春期开始,每个月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白体(月周期)。(二)分泌性激素 排卵前卵泡分泌雌激素;排卵后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 卵泡还分泌少量雄激素和抑制素。女性生殖及内分泌一、卵巢的功能.(一)雌激素的作用1. 对生殖器

47、官的影响卵巢:雌激素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通过对下丘脑的正反馈作用,间接促进排卵。输卵管:增强输卵管的分泌和运动,利于精子与卵子的运行。子宫颈腺分泌多而稀薄粘液,宫口松弛,利于精子穿行;分娩前,加强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提高对催产素的敏感性。阴道:增强阴道的抵抗力(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糖原含量分解后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二、卵巢激素的作用子宫:促进子宫发育,使子宫内膜增殖。10093.2. 对乳腺和副性征的影响促进乳腺发育促进女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于成熟状态3. 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加速骨骼的生长,促进骨骺软骨的愈合降低血浆胆固醇与脂蛋白含量。促

48、进醛固酮的分泌, 提高肾小管对ADH的敏感性,引起水钠潴留。.(二)孕激素的作用1. 对子宫的作用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发展为分泌期,并维持于分泌期状态。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即具有保胎作用;使子宫颈腺分泌少而粘稠的粘液,形成粘液塞,不利于精子穿透,防止再孕。2. 对乳腺的作用促进乳腺腺泡和导管发育, 为分娩后泌乳准备条件。10095.3.产热作用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周期性波动:排卵后基础体温的升高与孕激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 H卵巢颗粒细胞优势卵泡抑制素排卵雌激素环境因素三、卵巢的功能调节势卵泡的出现雌激素分泌雌

49、激素和抑制素共同对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FSHLH(尤FSH)。这一调节过程对优势排卵卵泡的形成和雌激素的第一分泌峰的出现起重要雌激素的第一分泌峰对下丘脑的正反馈调节FSH、LH分泌峰排卵。雌激素第一峰(一)卵泡期卵巢功能的调节卵泡发育过程中,优作用。100正反馈97.雌激素下丘脑GnRH腺垂体FSHLH颗粒细胞卵 巢优势卵泡环境因素排卵黄体在LH作用下,孕激素、雌激素分泌激素对腺垂体与下丘脑负反 馈 调 节 FSHLH黄体退化经血期(此时的黄体称为月经黄体);若受精:黄体继续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还分泌松弛素(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此时的黄体称为妊娠黄体。黄体排 卵孕抑制素 激素雌激素第一峰 雌

50、激素第二峰(二)黄体期卵巢功能的调节(雌激素第二分泌峰) 100若未受精:雌激素和孕98.四、 月经周期一般将月经开始的第一天算为月经周期的第一天。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分成三个期: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第15天):黄体萎缩,失去雌激素、孕激素的支持作用,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增生期(第514天):卵泡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第1528天):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共同作用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腺体分泌。.返回93返回95返回98返回97.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归纳:1.关于激素的分泌峰排卵前一天左右雌激素达第一分泌峰;排卵后一周左右雌激素达第二分泌峰。排卵后一周左右孕激素达分泌

51、峰。排卵前一日FSH、LH、雌激素达分泌峰。2.关于激素的反馈调节排卵前对下丘脑正反馈调节是雌激素第一分泌峰。排卵前对下丘脑、腺垂体负反馈调节是雌激素在低浓度时(即子宫内膜增生期)。排卵后对下丘脑和腺垂体负反馈调节是雌激素第二分泌峰和孕激素分泌峰。.3.影响月经周期的其他因素强烈的情绪波动、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体内其他系统的疾病,能通过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而影响月经周期,引起月经失调。青春期以前,腺垂体未发育成熟,对下丘脑分泌的GnRH不敏感,FSH、LH分泌很少,未能引起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妇女4550岁,卵巢对FSH、LH的反应性,卵泡停止发育,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子宫内膜不再呈现周期性

52、变化,而进入绝经期。.4.关于排卵与受精排卵日:基础体温、FSH、LH、雌激素达分泌峰。卵排出后仅在一天左右内保持受精能力,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仅在二天左右内维持受精能力。因此根据规则的排卵日基础体温变化,可以达到避孕的目的“安全期避孕法”。.五、妊娠的维持与激素变化正常妊娠的维持有赖于垂体、卵巢和胎盘分泌的激素相互配合,以及胎盘的作用。(一)胎盘屏障与胎盘的免疫功能胎盘的绒毛对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的母体血成分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屏障作用),以维持胎儿生长的正常环境。.孕 负反馈 下丘脑激 + 激 腺垂体(二)妊娠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妊娠前10周胎盘分泌hCG妊娠黄体雌素 素FSHL H不再受孕抑制妊娠子宫防流产妊娠子宫和内膜生长发育妊娠10周后胎盘代替妊娠黄体胎盘与胎儿共同参与合成雌三醇检测母体血雌三醇浓度用来判断胎儿是否存活胎盘分泌hCS调节母体与胎儿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促进胎儿生长。雌激素孕激素注: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S人绒毛膜生长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