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上肢损伤的康复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7321128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5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论上肢损伤的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各论上肢损伤的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各论上肢损伤的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各论上肢损伤的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各论上肢损伤的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论上肢损伤的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论上肢损伤的康复(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肢损伤的康复()骨折概论骨折定义骨折定义骨折病因骨折病因骨折分类骨折分类骨折段移位骨折段移位骨折的临床表现及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 X线检查线检查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过程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急救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急救骨折治疗原则骨折治疗原则骨折复位骨折复位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骨折后的功能锻炼骨折后的功能锻炼骨折延迟愈合的处理骨折延迟愈合的处理骨折不愈合的处理骨折不愈合的处理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定义骨折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骨折病因骨折病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骨骼疾病骨折分类骨

2、折分类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的分类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的分类1、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有污染2、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无污染。骨折分类骨折分类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1、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裂缝骨折青枝骨折骨折分类骨折分类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2、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崁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骨折分类骨折分类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

3、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压缩骨折、崁插骨折等。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骨折分类骨折分类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1、新鲜骨折: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2、陈旧性骨折:伤后3周以上的骨折,3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骨折分类骨折分类依据骨折性质分类依据骨折性质分类1、外伤性

4、骨折2、病理性骨折按骨折部位分类按骨折部位分类1、骨干骨折2、干端骨折3、关节内骨折4、骨骺骨折骨折段移位骨折段移位骨折段移位的原因骨折段移位的原因大多数骨折均有移位,其发生的因素有:1、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性质。2、骨折远侧段肢体重量的牵拉。3、肌肉牵拉力,此种力量经常存在,可因疼痛肌肉发生泾挛而增强。4、搬运及治疗不当。骨折段移位骨折段移位骨折段移位的类型骨折段移位的类型一般有五种不同的移位,临床上常合并存在一般有五种不同的移位,临床上常合并存在。侧方移位成角移位旋转移位分离移位缩短移位侧移 成角 旋转 短缩 分离骨折的临床表现及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线检查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大多数骨

5、折一般只引起局部症状,严重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可导致全身反应。1、全身反应、全身反应休克发热骨折的临床表现及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线检查2、局部反应、局部反应骨折一般表现:骨折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骨折特有特征:骨折特有特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的临床表现及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线检查骨折的骨折的X线检查线检查诊断骨折主要依据病史和体征、X线照片检查进行诊断。用X线照片或透视来确定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为骨折诊断提供依据,另一些骨折必须拍X线才能确诊。对于骨折一般要求是拍正、侧位片,同时包括一个临近的关节,有些骨折还需加拍特殊的投照位置,如腕舟骨的45角位拍片。 骨折的并发症骨

6、折的并发症骨折常常合并一些重要组织或重要器官的损伤,危及生命,也有一些并发症影响骨折的愈合,值得重视。1、早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1)(1)休克:休克:严重损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2)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1、早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3)(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内脏器官损伤: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肮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1、早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4)(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重要血管损伤:重要血

7、管损伤:常见的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肱动脉损伤;胫骨上段骨折的胫前或胫后动脉损伤;股骨髁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腘动脉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在神经与其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极易损伤紧贴肱骨行走的挠神经,腓骨颈骨折易致腓总神经损伤。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为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脊柱颈段和胸腰段,可出现截瘫。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1、早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5)(5)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损伤骨折

8、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1、早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5)(5)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坏疽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2、晚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l)(l)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多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思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应鼓励思者及早下床活动。 (2)(2)褥疮:褥疮:严重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形成褥疮。常见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9、(3)(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所致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形成。应加强活动锻炼,预防其发生。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2、晚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4)(4)感染:感染: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者,若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残留或软组织覆盖不佳,可能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致化脓性骨髓炎。 (5)(5)损伤性骨化: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特别多见于肘关节

10、。 (6)(6)损伤性关节炎: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损伤件关节炎,致使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2、晚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7)(7)关节僵硬:关节僵硬:患肢长时间因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和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8)(8)急性骨萎缩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病性骨质疏松,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好发于手、足骨

11、折后,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2、晚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9)(9)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骨坏死:骨折使某一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而发生该骨折段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 (10)(10)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多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由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所致,也常因骨折处理不当造成,特别是外固定过紧。一日发生则难以治疗,常致严重残疾。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是一个复杂的的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从组织学和生物学的变化,可将其分三个阶段,三者之间不可截然分开,

12、而是相互交织演进。1.血肿机化演进期血肿机化演进期 2.原始骨痂形成期原始骨痂形成期 3.骨痂改造塑型期骨痂改造塑型期 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过程1、血肿机化演进期、血肿机化演进期血肿机化演进期主要开始于伤后68小时,骨折断端的血肿开始凝结成血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形成肉芽组织,并进而演变转化为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两断端连接在一起,称为纤维连接,这一过程约在骨折后2周完成。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过程2、原始骨痂形成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原始骨痂形成期指的是骨内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在骨折端内、外形成的骨样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称为膜内化骨。随新骨的不断增多,紧贴骨皮质内、外面逐渐向骨折端生长,彼

13、此会合形成梭形,称为内骨痂和外骨痂。两部分骨痂会合后,这些原始骨痂不断钙化而逐渐加强,当其达到足以抵抗肌收缩及成角、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一般约需48周。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过程3、原始骨痂形成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型期内,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加,且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断端的坏死骨经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替代而复活,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最终恢复骨的正常结构。这一过程一般约需812周。这三期总共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愈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只有对这些因素充分的认识,才

14、能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全身因素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局部因素和治治疗方法的影响。疗方法的影响。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一)全身因素1 1、年龄、年龄小儿因其组织的再生和塑形能力强,因此,骨折愈合速度较成人快,功能恢复好。如小儿股骨骨折,1个月能基本愈合,而成人股骨骨折,往往需要3-4个月才能基本愈合;老年人的股骨骨折愈合速度和功能恢复则更慢。 2 2、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重度营养不良、钙代谢障碍、骨软化症、恶性肿瘤等病人,如发生骨折,则骨折愈合延迟。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二)局部因素(二)局部因

15、素 1 1、骨折的类型和数量、骨折的类型和数量螺旋形和斜形骨折,因骨折断面接触大,骨折愈合快。横形骨折骨折断面接触小,愈合速度相对较慢。多发性骨折或一骨多段骨折,愈合较慢。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二)局部因素(二)局部因素2 2、骨折段血液供给情况:、骨折段血液供给情况: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再生,需要足够的血液供给。若骨折段血液供给减少,则骨折愈合速度变慢;骨折段血液供给受到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则骨折愈合发生延迟连接,甚至缺血性骨坏死。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二)局部因素(二)局部因素3 3、软组织损伤程度:、软组织损伤程度: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软组织损伤严重,肌

16、肉、血管、神经,骨膜均可能有不同程度损伤,骨折愈合的速度就可能较慢。而间接暴力所致的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愈合较快。放射性复合伤所致的骨折愈合慢或不愈合。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二)局部因素(二)局部因素4 4、软组织嵌入:、软组织嵌入:若有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骨折端之间,不仅影响骨折的复位,还妨碍两骨折端的对合及接触,使骨折难以愈合或不愈合而发生骨不连。5 5、感染:、感染:开放性骨折,局部感染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出现软组织坏死和死骨形成,严重影响骨折愈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三)治疗方法的影响1 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反

17、复多次的手法复位:没有及时将骨折复位,复位时方法不当,特别是手法复位粗暴以及多次复位,均可进一步破坏局部血运,从而影响骨折愈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三)治疗方法的影响2 2、切开复位时:、切开复位时:切开时,容易使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影响骨折段血供。3 3、开放性骨折清创时:、开放性骨折清创时: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的摘除碎骨片,造成骨质缺损,影响骨折愈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三)治疗方法的影响4 4、骨折行持续骨牵引治疗时:、骨折行持续骨牵引治疗时:过度的牵引可以使两骨断端间的距离增大,骨痂不能跨越断端,影响骨折愈合

18、,牵引过度也可使机化的毛细血管发生纹窄,影响血运,进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三)治疗方法的影响5 5、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固定不牢固:固定范围不够、位置不当、过于松动及时间过短,都会在不同的阶段增加骨折端应力的干扰,或者造成骨折端接触不良均可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三)治疗方法的影响6 6、过早或不恰当的功能训练:、过早或不恰当的功能训练:不正确的练习,如某种功能锻炼开始过早,活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方式不当,可影响骨折愈合。违反功能锻炼指导原则的治疗,可以使骨端间产生剪力、成角或扭转应力,

19、均可影响骨折的顺利愈合。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急救骨折急救的目的,是在于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肢体,预防感染和防止增加损伤,能安全而迅速的后送伤员,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1、抢救休克、抢救休克首先检查病人的全身情况,若有休克,因注意保温,尽量减少搬动,有条件时应立即输液、输血。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急救2、包扎伤口、包扎伤口伤口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四肢骨折时,应由上而下固定,固定时要露出指(趾),以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固定材料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应垫以棉、布等物。离体断肢应包好随伤员一起送入医院,以便再植。固定松紧要适宜。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急救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

20、措施,凡疑有骨折者,均按骨折处理。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急救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骨折的急救骨折的急救4、迅速转运、迅速转运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

21、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1、复位、复位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它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康复治疗的基础。早期正确的复位,是骨折愈合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治疗的原则2、固定、固定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骨折治疗的原则骨折治疗的原则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键、韧带、关节囊等软

22、组织的舒缩活动。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肌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和促进骨折愈合,是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证。 骨折的复位骨折的复位(一)复位标准(一)复位标准1 1、解剖复位、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骨折的复位骨折的复位(一)复位标准(一)复位标准2 2、功能复位、功能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能复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骨折的复位骨折的复位(一)复位标准(一)复位标准2

23、2、功能复位、功能复位 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髓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 成角移位: 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左右 ,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左右。 骨折的复位骨折的复位(二)复位方法(二)复位方法1 1、手法复位、手法复位2 2、切开复位、切开复位(1)切开复位的指征:两骨折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手法松解失败者。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影响关节功能。手法复位未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骨折的复位骨折的复位(二)复位方法(二)复位方法2 2、切开复位、切开复位(1)切开复位的指征:骨折并发主要血管

24、、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切开复位。骨折的复位骨折的复位(二)复位方法(二)复位方法2 2、切开复位、切开复位(2)切开复位的优点:可使手法复位不能复位的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病人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骨折的复位骨折的复位(二)复位方法(二)复位方法2 2、切开复位、切开复位(2)切开复位的缺点:切开复位时分离软组织和骨膜,减少血供。易于感染内固定选择不当,影响骨折愈合。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方法有两类:外固定和内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目前常

25、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小夹板、石膏绷带石膏绷带、外外展架展架、持续牵引持续牵引和和外固定器外固定器等等。小夹板:小夹板:固定是利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柳木板、竹板或塑料板制成的长、宽合适的小夹板,在适当部位加固定垫,绑在骨折部肢体的外面,以固定骨折,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小夹板固定的指征:小夹板固定的指征: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牵拉力强大,需结合持续骨牵引;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小夹板固定的优点:小夹板固定的优点:能有效地防止再发生成角、旋转和侧方移位。由于横

26、带和固定垫的压力可使残余的骨折端侧方或成角移位能进一步矫正。一般不包括骨折的上、下关节,便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小夹板固定的缺点:小夹板固定的缺点:必须掌握正确的原则和方法,绑扎太松或固定垫应用不当,易导致骨折再移位。绑扎太紧可产生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挛缩,甚至肢体坏疽等严重后果。特别是绑扎过紧引起缺血性肌挛缩,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严重的残废,应注意预防。 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石膏绷带固定:石膏绷带固定:是用熟石膏(无水硫酸钙)的细粉末撒布

27、在特制的稀孔纱布绷带上,做成石膏绷带,用温水浸泡后,包在病人需要固定的肢体上,5 一10 分钟即可硬结成形,并逐渐干燥坚固,对患肢起有效的固定作用。近年来采用树脂绷带固定者日渐增多。 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石膏绷带固定指征:石膏绷带固定指征: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愈合之前;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夹板难以固定者;某些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作为辅助性外固定。畸形矫正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骨关节手术后的固定,如腕关节融合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石膏绷带固定优点:石膏绷带固定优点: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维

28、持较长时间。石膏绷带固定缺点:石膏绷带固定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度,固定范围较大,一般须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无法进行关节活动功能锻炼,易引起关节僵硬。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应在石膏下垫置枕头,抬高患肢以利消除肿胀;包扎石膏绷带过程中,需将肢体保持在某一特殊位置时,助手可用手掌托扶肢体,不可用手指顶压石膏,以免产生局部压迫而发生溃疡;石膏绷带未凝结坚固前,不应改变肢体位置,特别是关节部位,以免石膏折断;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石膏绷带包扎完毕,应在石膏

29、上注明骨折情况和日期。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趾)的运动。 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持续牵引:持续牵引:牵引既有复位作用,也是外固定。持续牵引分为皮肤牵引和骨牵引。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持续牵引的指征:持续牵引的指征:颈椎骨折脱位枕领布托牵引或颅骨牵引;股骨骨折大腿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胫骨开放性骨折跟骨牵引;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持续牵引的指征:

30、持续牵引的指征:复位困难的脓骨骸上骨折尺骨鹰嘴骨牵引。持续牵引的方法和牵引重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肌发达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和骨折的部位来选择。其牵引重量太小,达不到复位和固定的目的。重量过大,可产生骨折分离移位。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外固定器:外固定器:即将骨圆钉穿过远离骨折处的骨骼,利用夹头和钢管组装成的外固定器固定。利用夹头在钢管上的移动和旋转矫正骨折移位。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一)外固定外固定器适用于:外固定器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截骨矫形或关节融合术后。外固定器的优点外固定器的优点是固定可靠,易

31、于处理伤口,不限制关节活动,可行早期功能锻炼。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二)内固定(二)内固定内固定:内固定: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可吸收螺丝钉、髓内钉或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二)内固定(二)内固定有些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可于手法复位后,在X 线监视下,从股骨大转子下方,向股骨颈穿人三刃钉或钢针作内固定。骨折的功能锻炼骨折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及早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早期阶段骨折早期阶段骨折后12周内,此期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

32、缩。由于患肢肿胀、疼痛、易发生骨折再移位,功能锻炼应以患肢肌主动舒缩活动为主。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但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则应进行康复治疗。骨折的功能锻炼骨折的功能锻炼中期阶段中期阶段即骨折2周以后,患肢肿胀已消退,局部疼痛减轻,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此时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其活动强度和范围逐渐缓慢增加,并在医务人员指导和健肢的帮助下进行,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骨折的功能锻炼骨折的功能锻炼晚期阶段晚期阶段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已拆除。此时是康复治疗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早、中期康复治疗不足的病人,肢体部分肿胀和关节僵硬应通过锻炼,尽早伸之消除。并

33、辅以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薰洗,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骨折延迟愈合的处理骨折延迟愈合的处理骨折在正常愈合所需的时间(一般为4个月内),仍未达到骨折完全愈合的标准,称为骨延迟连接。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骨折线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 骨折延迟愈合除病人全身营养不良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骨折复位后固定不确实,骨折端存在剪力和旋转力或者牵引过度所致的骨端分离。骨折延迟愈合表现为骨折愈合较慢,但仍有继续愈合的能力和可能性,针对原因经过适当的处理,仍可达到骨折愈合。 骨折不愈合的处理骨折不愈合的处理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骨折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主要表现为肢体活动

34、时骨折部有明显的异常活动,而疼痛不明显的疾病。X线片显示:为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 骨折不愈合的处理:并根据骨折端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植骨:血管丰富型骨不连,只要有稳定的固定就能获得连接,无需植骨;而缺血型骨不连则需去除骨折端的硬化骨、打通髓腔并植骨。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畸形愈合是指骨折的远近端之间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连接而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的异常愈合。可能由于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或过早地拆除固定,受肌肉牵拉、肢体重量和不恰当负重的影响所致。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畸形较轻,对功能影响不大者,可不予处理。畸形明显影响肢体功能者需行矫正。如骨折愈合时间在23个月,骨痂尚不坚固,可在麻醉下行手法折骨,将其在原骨折处折断,重新复位和固定,使其在良好的位置愈合。如骨折愈合已很坚固,则应行截骨矫形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