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7319986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科学之旅序号: 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 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课堂导学1、演示 1-1 ,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2、演示 1-2 ,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3、演示 1-3 ,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4、演示 1-4 ,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

2、现象属于现象;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1) 图 1-7 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2) 图 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3) 图 1-9 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4) 图 1-10 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外作业1、 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 、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

3、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2、 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1 页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 02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2、演奏小提琴时,琴弦在,打鼓时,在振动;敲击瓷碗边缘后听到的声音是由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发出的。3、声音靠传播,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速大小与有关, 15

4、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4、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规律是课堂导学1、设计多个实验方案,探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1) 实验器材:(2) 研究方法:(3) 实验过程:2、如 P14图 1-4 所示,用实验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 ,你还有其它的实验方案吗?3、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探究固体、液体和空气可以传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会看到泡沫小球,如将上述装置带到月球上做实验,则会看到小球,这说明。2、若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少于0.1 秒,人耳就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1)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

5、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2)甲在长铁管的左端敲击一下,乙在铁管右端感觉到二次声音,则铁管至少多长?3、一列火车以72km/h 的速度驶向前方崖壁下的隧道口,距崖壁720m时,火车鸣笛,司机鸣笛后经过多少时间听到回声?课后练习1、利用声学知识测定海洋的深度( 或测量闪电处离地面的高度), 需要先知道哪些数据,需要测出那个物理量,试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小明走近鱼缸拍手,金鱼备吓跑,小丽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远端,小丽听见敲击声。鱼儿究竟是被拍手声还是拍手动作吓跑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还是桌面传入人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意见,解答上述问题。3、利用火车车轮与铁轨接头处撞击发出

6、的声音可以粗测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说出你的测量方案和需要的器材。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1 页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序号: 03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并体验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内传导的原理。2、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导学方法:学生自主实验、启发归纳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人耳的主要结构2、 人耳听声音有两种途径,一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的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二是声音通过传到,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3、 声音在传给大脑的过程中,如果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

7、,人就会,称作,只要是没有受损,还可以借助助听器恢复部分听力。4、 由于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每只耳朵的不同,这些差异使人能够判断声源的方位,叫做。课堂导学1、 用牙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的下端,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的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次同样的力轻敲铅笔的下端。(1) 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方式传递的;(2) 这两次声音主要不同点是,通过这一实验,能得出结论。2、蒙住某人的眼睛,让他安静的坐在房间中央,头不要转动。然后用两枚硬币在他的证前方或正后方、正上方敲击,他能说出敲击硬币的地方吗?体验一下并讨论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8、、蛇没有耳朵,但我们都知道“打草惊蛇”这一成语,这是指打草时草及地面振动发声,通过使蛇感知声音的2、关于双耳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大小B. 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的远近C.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准确判定声音传来的方向D.声音从人的正前方或正后方传来时,人耳不易分辨清楚2、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 A.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敲桌面的声音 B.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听音叉的声音C.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D. 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课后练习1、 小明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一个“土电话”。(1) 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

9、话,这表明;(2) 相距同样远, 讲话者用同样大的声音讲话时,如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表明;(3)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听到对方的声音。2、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的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逻辑吗?为什么?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1 页课题:声音的特性

10、序号: 0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应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归纳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叫音调,频率表示,叫频率;2、人的发生频率范围是,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叫超声波,叫次声波。3、叫响度,叫振幅,响度与和有关。4、乐音的特性包括、,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分辨,表明。课堂导学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方法 ) (1) 按课文 P19图 3-1 方案进行;(2) 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改变滑动速度(3) 实验结论:2、探究

11、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实验方法 ) (1) 按课文 P21图 3-4 方案进行;(2) 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幅,听其响度;(3) 实验结论:3、知识延伸管乐器考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的长短决定音调的高低;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因素,试设计不同实验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中的“高”与“低”是指,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 “低”是指, 男中音放声高歌, 女高音小声伴唱,的响度大,音调高。2、医生听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时,要利

12、用听诊器来减少声音的,使声音的增大些。3、一种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时,一定不变的特性是;4、新买的瓷碗常要敲一下,判断是否破损,这是因为,使用“声控门锁 ” 时 。 须 先 输 入 自 己 的 声 音 程 序 , 才 能 使 用 , 是 应 用 了 声 音 特 性 中的。课后练习1、小明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看出甲的音调乙的音调,甲的响度乙的响度。2、如图三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发出声音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用棒轻敲击试管底部,则发出的声音由高到低的顺序是3、很多同学身边都有一把钢尺,它的作用大着呢,既可以用来画图,还

13、是很好的实验器材,能否利用它设计几个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1 页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 05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3、通过讨论,知道保护环境对我们的好处。导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是从环保的角度讲2、 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符号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

14、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课堂导学1、小实验:先敲击音叉发声,并用示波器显示其波形;再用铁钉刮擦玻璃,用示波器显示波形,把两种声音的波形作一对比,得出噪声的物理学含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思考讨论 :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吗?师生共同讨论并得出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噪声是2、学生自己阅读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了解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的危害是什么。(1) 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符号是;(2) 对人的危害:如90 dB 以上的会150 dB 会3、控制噪声:同学们从听到声音的条件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归纳如下:

15、听: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控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 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2. 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3、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1 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 )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

16、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课后练习4、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5、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采取以下的那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6、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课后反思图 1 精选学习资料 -

17、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1 页课题:声的利用序号: 06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2、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听到雷声就知道马上要下雨利用了声音传递,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2、蝙蝠飞行时发出,这些碰到墙壁或昆虫时回,根据回声到来的和,蝙蝠第一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3、B 超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超声探伤对

18、人体伤害。4、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时,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波更加;外科医生利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课堂导学提问:深海底的深度怎样测出?测量方法:1、通过这说明声音是可以传递的如: (1) 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利用了声音;(2) 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 听到回声,则小明距离高山 m远?(当时气温是15)2、演示课本声波传递能量的实验,学生自主学习声波传递能量的实际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

19、是 ( ) A.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B.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C. 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D. 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2、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1) 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 A.冲击波 B.水波 C.次声波 D.超声波(2) 海豚的声纳系统远远优于无线电定位系统,你认为这在于海豚发出的波比无线电波( ) A.速度快B.抗干扰能力强C.发出的能量大,传播的远D.在水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小,传播的远3、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发生了8.0 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

20、于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 ,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倒塌的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产生声音而及时获救。课后练习1、超声波清洗及超声啐石是利用声能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是利用了声能的性质。2、下列哪些信息不是通过声音获得的( ) A古代战争中的侦查员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可以判断是否有敌人的骑兵来偷袭;B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是行人让出一条通道C蝙蝠的回声定位D看见闪电,就知道有可能有一场大雨3、某人对高山喊话,0.2 秒后听到回声,问该人据山有多远?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1 页课题:光

21、的传播序号: 07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了解光源和光源的几种不同分类;2、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3、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导学方法:实验法观察、讲授法教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光源:叫光源。2、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2):人造光源:如3、光在沿直线传播;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k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课堂导学1、有下列物体:星星、月亮、太阳、钻石、电灯、电视屏幕、无影灯、萤火虫、灯笼鱼、交通路牌。 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 一定不是光源的有,可能是光源的是2、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的传播规律可以归纳为

22、:3、光线:画法:4、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影子的形成,可画图解释(2)日食月食的成因,可画图解释(3)小孔成像,可画图解释5、光速(1)真空的光速:我们计算时一般取c= m/s (2) 空气中的光速真空中光速,但我们一般认为与真空中光速一样大,也取 m/s(3) 水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在开凿大山隧道是,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偏差,这主要利用了的原理。2、通过门缝向外看,眼睛里门缝越(选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来解释。3、过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下时,灯光照射人所

23、形成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膜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的像B.三角形光斑C.蜡烛的倒立的像D.圆形光斑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可以在任何均匀介质中传播D以上说法都不对课后作业6、浩繁的星空,天体之间相距遥远,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 个天文单位 (AU), 1 AU=1.49 61011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

24、,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方向传到地球的,你每天接收到的太阳光大约是秒前从太阳上发出的。7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A增大 B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8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9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10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米?课后反思精选

25、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1 页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08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2、 了解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3、 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教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光的反射:光从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是3、光的放射定律课堂导学1、光的反射现象可画出图如右,先明确图中的几个概念:(1) 入射点 O:入射光与反射面的交点,即图中O 点(2) 法线 ON:叫法线,用虚线表示(

26、3) 入射光线:即图中的,用实线表示(4) 反射光线:即图中的,用实线表示(5) 入射角:光线与的夹角,用i 表示(6) 反射角:光线与的夹角,用r 表示2、师生共同探究(1)改变光的入射方向,做两次试验,最后将数据填入下表中:角角 r 第一次第二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2)将纸板沿绕ON 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现象是,则可以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3)将光线沿着刚才记下的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的反射光线的位置现象:由此可得出:3、综合可归纳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度,反

27、射角是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若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2、有一束光垂直照射到一平面镜上,则此时的入射角是,反射角是,入射光线如反射光线的夹角是。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入射角是0,反射角也是0B.入射角增加20,反射角也增加20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304、完成以下光路课后练习4、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的器材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试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

28、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15752 30603 45455完成图5 一 16 所示的作图:图(a)中作镜面的法线和反射光线;图(b)中作镜面的法线和入射光线;图( c)中作镜面和法线。课后反思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O i 图 2 图 1 A B O 图 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1 页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09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了解光的

29、反射种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 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光的反射光路,会判断反射角和入射角3、 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反射现象。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授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镜面反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2、漫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3、画出镜面反射、漫反射的光路图课堂导学1、归纳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异同点。(1)不同点:(2)相同点:2、光的镜面反射和光的漫反射各自有什么应用意义?举例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关于光的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

30、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见黑板上的字迹,这说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二者没有区别。2、如图 1 所示, S 为某发光点, SO 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在图 2 中准确画出所给入射光线经两垂直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4、如图3 所示,太阳光线跟水平面成30角,要利用太阳光垂直照亮井底,应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面成度角的位置,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图 3 图 4 课后练习5、有一液面微变监视器,如右上图4,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的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受收,在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1移

31、向 S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S2移到 S3,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填上升或下降)。6、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此时人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A 30B 60C120D2407、在黑暗的房子里,桌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面照射,从旁边看时,墙很亮是因为墙对照射的光线的作用是_;镜子很暗是因为镜子使照射光线发生_。8、晚上在田地里走动,因为白天下雨,地面低凹处有积水,为了不致踩在水里,我们根据月光应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B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C迎着月光走时,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都有水D迎着

32、月光走时,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处都有水9、小海家在桂城丽雅园买了一套房子。他的卧室正好在大马路旁边,晚上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格外热闹。这却给小海带来了烦恼:车声、嬉笑声使他的学习受到影响;睡觉时尽管把窗帘拉好,灯光还是可以透进房间。对着这样的环境,小海孤枕难眠。又有一天小华与爸妈一起去超级市场,突然远处的玻璃墙幕上一束耀眼的强光把小海的眼睛给射花了,他迷惑不解怎么大白天也会这样的呢?请你根据上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小海受到了哪些污染?(2)是什么原因使小海的眼睛给射花了?(3)如果你是小海,你该怎样来减少那些烦恼?课后反思O 图 1 图 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3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1 页课题:平面镜成像(一) 序号: 10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如何用实验探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2、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平面镜的像实际上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3、虚像: 由的像是虚像, 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课堂导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猜想与假设:2、设计并进行实验(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为什么选择这些器材?各有什么作用?3、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步骤完成实验,做好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设

34、计表格如下:实验次数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象与物的大小比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在蜡烛这边通过玻璃看(填“有”或“无”)像,再观察屏上(填“有”或“无”)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4、分析论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右图,原理是, S 为 S的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站在镜子前成(填“实”或“虚” )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 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

35、距( ) A 1m B .0.5m C. 0m D .2m 2、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立的虚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是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m。3、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行,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动,有时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B 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C 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 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4、照镜子时,平面镜中“人”的大小取决于( ) A.

36、人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人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课后练习5、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是,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像;(5)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虚”或“实” ) 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 ,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 _ ,像和物到镜

37、面的距离_ 7. 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该和镜面成_ 度,当铅笔跟平面镜成 角,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_ 度8. 下图“T” 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1 页课题:平面镜成像( 二)序号: 1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应用。2、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做成像图及光路传播。3、凸面镜及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归纳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凸面镜:为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作用,汽车的后视镜是,

38、可以起到的作用,还有用到凸面镜的地方是。2、 凹面镜:为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生活中用到凹面镜的地方有课堂导学1、复习: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哪些?(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2、 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找出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共性和区别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3、例题分析例 1、在图中, 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例 2、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 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一只猴子在井边玩是看见水中有一“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

39、远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2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时,为了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面容,应该( ) A.面部正对着窗口B.镜子正对着窗口C.面部和镜子都对着窗口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下图 6 所示,一间房子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平面镜MN ,其对面的墙上有一窗户,A 为人眼,试作出人眼 A 从镜子里所能看到窗子外面景物范围的光路图。4、如图 7 所示, S是一个发光点,S 是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A 是 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S A S课后

40、练习5、身高 1.60 m 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 m 的地方,这个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 m,像与平面镜的距离 _ m,这个同学向镜前移动0.5m,此时像与他的距离为_m6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下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3:40 B 4:20 C 8:20 D 9:407、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8、承承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下图中的()9. 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

41、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1 页课题:光的折射序号: 12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3、光的折射光路是

42、可逆的。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光的折射折射现象是:2、 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是:3、 光发生折射的规律有:课堂导学1、 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光的折射现象是2、根据现象画出光的折射的光路图,明确图中的几个概念入射点是:;法线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入射角是:;折射角是:;反射角是:;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归纳出光折射时的规律:4、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1)、下列哪幅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 (2)、放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向上弯折了?画出光路图(3)、潜水员在水里看岸上的树,觉得树变高了

43、,画出光路图解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B观察楼房在水中的倒影 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D在路灯下出现了人的影子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 鱼” 和“ 云” ,看到的是() A“ 鱼”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云”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鱼”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云”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鱼” 和 “ 云” 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鱼” 和“ 云” 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3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 海市蜃楼 ” ,出现 “ 海市蜃

44、楼 ” 的原因是() 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B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4 图中 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 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_ 是OA 的入射光线。课后练习1、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如图1,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 是入射光线,_ 是反射光线, _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 ,折射角为 _ ,光进入玻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_ 。图 1 3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 ,这是由于光从_ 射入 _ 时发生的 _ 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 像。4一

45、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 ,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 度,折射角为 _ 度。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 潭清疑水浅 ” 说的就是光的_ 现象; “ 池水映明月 ” 说的就是光的 _ 现象。6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O 的点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则入射光线是_ ,入射角是 _ ,反射光线是_ ,反射角是 _ ,折射光线是 _ ,折射角是_ 。课后反思1A B O C 2345 6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6、41 页课题:光的色散序号: 13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2、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分别由什么决定。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教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光的色散:,年,国物理学家用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2、 白光是由组成的;3、 彩虹的形成原因:太阳光在空中传播时被空中的水滴而形成的,4、 色光的三原色是、;5、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6、 颜料的三原色是、。课堂导学1、演示实验:用玻璃三棱镜对准太阳光,折射到教室的墙壁上,观察现象。色散:2、讨论分析色散的原因:在同种介质中,入射角相同时,各种色光在折

47、射时的不同造成的;3、演示:色光的三原色为;并演示他们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的其它颜色。4、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一部分光被物体,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物体。5、演示实验: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一透明物体透过的是红光,则它是的,若透过的是黄光,则它是的。若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那它是色的。6、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不透明的绿色树叶因为只反射光,所以才是色的。7、若一个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那它是色,若一个物体吸收所有色光,那它是色。8、经过实验知道颜料的三原色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是光的折

48、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2、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A、红橙 黄 B 、红绿 蓝 C 、黄红 蓝 D 、红白 蓝3、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吸收红光C.桃花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4、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则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色,裙子是色。课后作业5、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布发生,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人们能够看到彩

49、色的电影画面是因为白银幕能够反射;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色。6、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色“光”字。7、2006 年 3 月 6 日,大庆市民惊奇的发现刚升起的太阳的周围出现了多个“小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下,云中竖直挂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 ) (1)天空中出现的彩虹,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填“单色光”或“复色光”)。(2)人们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后形成的虚像。8、某同学对不透明物体的颜

50、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将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出的结果如下表所示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白色纸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黄色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1)由表可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2)水果店卖西瓜 (红瓤 )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的遮阳伞,你知道只是为什么吗?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1 页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 1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 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 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导学方法:学生自主

51、学习、讨论归纳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光谱: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等七种色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人眼看不到的光有、,它们颜色可言。课堂导学一、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红外线的特点及其重要应用1、红外线最显著的特点是;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而且物体的,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3、红外线的几个重要应用:(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例 1、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式、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在黑暗中(选填“能”或“不能”) 发现目标。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紫外线的特点及其重要应用1、紫外线处

52、于光谱的位置是;2、紫外线的特点及几个重要应用:(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3、天然紫外线最重要的来源是:;例 2、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下列哪种光线造成的( ) A.红外线B.紫外线C. 射线 D.r射线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光的散射和雾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看不见的光中,靠近红光的是;靠近紫光的是。2、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的。3、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论证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B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

53、吸收红外线;C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D红外线的另一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4、冬天,家中使用的红外线取暖器,它发出的光看起来是淡红色的,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可见的,那一部分红外线是淡红色的;C这种取暖器既发出了红外线,又发出了可见光;D这种取暖器只发出了红光,而没有发出红外线。5、将下列做法与紫外线的作用或特性连起来。做法紫外线特性A适当晒太阳a能杀死微生物B医院用紫外线消毒b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 C用紫外线验钞c使荧光物质发光D夏天用遮阳伞d防止皮肤病变课后练习6、科学家之所以关注南极臭氧层被破坏而形成的“空洞”,这是因为 ( )

54、A 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B 紫外线照射人体及动植物,能促进其健康发展;C 臭氧层出现“空洞” ,将使全球气候恶化;D 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变。7、 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8、 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9、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C紫外

55、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9、 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1 页课题:透镜序号: 15 班级: _ 姓名: _ 导学目标知识点: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知道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导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 :有关透镜的几个基本概念:1、_厚, _薄,叫凸透镜

56、,_薄, _厚,叫做凹透镜。2、_叫主光轴(简称立轴) ,_叫光心。课堂导学 :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2、画出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画三条。3、画出通过透镜焦点的光线和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的光路。焦点和焦距:_ 叫做焦点,_ 叫做焦距。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1、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2、怎样确定焦点,测未知凸透镜的焦距。3、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传播路线。课堂练习:1、完成下列光折射的传播路线。2、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3、如图所示,已知两条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出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4、同学们在讨论“如何野外生存”的

57、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冰成_,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 _位置。课外练习:5、如图所示, N 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圆孔,M 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从外径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球面镜、凹秀镜这四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件嵌入圆孔P 中,发现在光屏M 上呈现一个比圆孔大P 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 中的那个光学器件。A、可能是球面镜B、可能是厚平板玻璃C、可能是凸透镜D、可能是凹透镜6、 教材 P62 2、3、4、5 课后反思精选学

58、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1 页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 16班级: _姓名: _ 导学目标知识点:1、认识凸透镜的成像性质。2、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3、理解实像和虚像。导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画出凸透镜、凹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路径。课堂导学:1、照相机(1)基本构造(观察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它的作用(记录) 。还有快门(控制) ;光圈(控制) ;调焦环(调节) 。(2)成像特点物体离照相机镜

59、头_,成像记录的胶卷离镜头_,看到的像是_,_。2、投影仪(1)基本构造(观察投影仪)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成像 _;镜头下有一个放投影片台面;平面镜(取下平面镜感知作用并观察天花板上的成像特点)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之在屏幕上成像)。(2)成像特点:成像特点是:3、放大镜(1)放大镜就是一个_。(2)使用体验其成像特点:透过镜看到物体的那边有一个、的像。4、实像和虚像(1)实像: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像,并能使胶片感光记录下来(光屏承接得到像)。例: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特点:实像与物体分居凸透镜的两侧。倒立的体验凸透镜成实像:学生画成实像光路。(2)虚像:通过凸透镜射的光没有

60、会聚,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物一侧成虚像发出的(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光屏承接不到,也不能使胶片感光。例: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放大镜所成的虚像。特点: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同侧,正立的。体验:凸透镜成虚像,学生画成虚像光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 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并说明理由。_ _ 2、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A、投放在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

61、若使屏幕上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时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41 页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 17班级: _姓名: _ 导学目标知识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探

62、究过程。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其物距、像距变化,像距变化的规律。3、认识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条件。4、会画各种成像的光路图。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1、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共性的是_,所不同的是:物距_,像的大小_。2、放大镜要求物距_,成像特点是_、_、_。课堂导学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过程。(1)提出问题: (根据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距_有什么关系呢?(2)猜想:;可把物距相对于焦距分出不同的区域分析成像。物距较远处u2f;物距较近处fu2f ;物距很近处u2f u2f 2fuf 2fuf uf u2f,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63、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轮廓最清),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u,像距 v,填入表。按要求依次做出表格中其它物距范围的成像。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根据表格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像的虚实: _ 像的大小: _ 像的正倒: _ 讨论: u=2f,u=f 的成像;物距越远,像距怎样变,像怎样变,_。课堂练习:1、画出一个带箭头的线段“个”竖立在凸透镜主轴上,u2f,fu2f , u2f fu2f uf 3、近视眼和远视眼比较产生原因;矫正方法。4、显微镜和望远镜异同点构造;原理。课堂导学:判定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的方法例: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判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触摸法;

64、平行光检测;用光屏检测。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u=f 不能成像。u=2f 等于实像。u 在 2f 以外, u 减小, v 变大,像也变大;u 在 f 以内, u 减小, v 变小,像也变小。凡是倒立的实像,凡正立是虚像。成像光路是可逆的。课堂练习:1、 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 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测得凸透镜的

65、焦距为8cm,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第 3 题图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投影仪是利用蜡烛放在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 点成的像大课后练习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在保

66、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拿走近视眼镜,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5、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的实像,落在目镜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存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41 页课后反思光现象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光

67、线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渔民在船上观察水中游动的金鱼B、潜水员在水中观察海豚游动C、老奶奶戴老花镜在太阳下看报D、清澈的池水看上去好像变浅了3、下面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可见光是一样的B、红外温度计是根据温度高的物体辐射红外线强的原理测温的C、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人可以过量照射,对人体健康有益D、紫外线照射到荧光物质可使荧光物质发光,这种特性可用在产品的防伪上4、著名诗人辛弃疾在诗句“溪边照影行,

68、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行云里”两种情景,是光的()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D、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5、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6、 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 , 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 A1部分消失了B、像的 B1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D、像A1B1是完整的,亮度变暗7、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一定是正立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B、

69、放大的一定是虚像,缩小的一定是实像C、实像是由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由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发散而成的D、像和物在凸透镜异侧的像是实像,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面的像也可能是实像8、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 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0.5m B、0.3m C、0.2m D、0.1m 9、物体从凸透镜的5 倍焦距处移向透镜的过程中,下列有关成像情况的廉洁正确的是()A、总能用光屏找到成的像B、物体到达2 倍焦距处时,成正立等大的像C、所成的像逐渐向透镜靠近D、只要物距大于焦距,像与物总是位于透镜的两侧10、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

70、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 A 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过 L2的 2 倍焦距点B、过 L2的焦点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 L2的 2 倍焦距以外的点二、填空题11、上体育课时,随着老师“向右看齐”的口令声,同学们立即排成一行整齐的队伍,这其中应用了光的_原理。12、一只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我们看到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造成的。古诗文中“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现象。1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绚丽的色彩是由_三种光混合而成。画家绘画使用的各种颜料是由红颜料、 _和蓝颜料调制出来的。14、如图所

71、示MN 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射到MN 面 O 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入射角是_,折射角是 _,MN 的右方是 _。第 14 题图第 14 题图15、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相同字母F 的纸的情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_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_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_(填“大于2 倍焦距”、 “大于1 倍焦距小于2 倍焦集”、 “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 )此透镜对光线起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16、 小华用一个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纹时,他看到的是 _倒立的 _的 _像 (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2、 24 页,共 41 页“正”或“倒” 、 “放大”或“缩小” 、 “虚”或“实” ) 。17、物体经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的条件是_ ;能得到放大实像的条件是_ 。用凸透镜观察蚂蚁的活动规律时,蚂蚁应放在凸透镜的_以内,要使蚂蚁的像更大一些,应将凸透镜_蚂蚁(填“靠近”或“远离”) 。18、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_附近成实像,这个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因此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 _。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变得_。所以使用望远镜能清晰地看出远处的物体。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

73、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三个可能的原因:(1) _ ;(2) _ ;(3) _ 。20、用 A、B、C 三块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做蜡烛成像实验,各透镜跟烛焰距离都是30cm,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此实验结果,将A、B、C 三块凸透镜的焦距,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顺序是_。凸透镜像的性质A 倒立放大实像B 缩小缩小实像C 正立放大虚像21、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1)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A 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

74、法是_ 。三、实验探究题23、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由于平面镜成_像,无法用光屏承接。为了找到像的位置,他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前,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放在玻璃后面,移动 B 直到与点燃的蜡烛A 的像的位置 _。这在物理学中称作等效替代法。(1)如果有 3mm 厚和 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 (3)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 像 距 与 物 距 相 等 ”, 你 认

75、 为 这 种 方 法 是 否 合 理 ? _ 。 理 由 是 :_ 。(4)小马在图中画出了A 的像 A1,请你在图中找出人通过镜能观察到A1的范围,并表示出来。(5)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从镜中观察到的景物的范围将_(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 处,如图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 处时,沿直线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像,原因可能是_ 。(2)重新调整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到75cm 处时,移动蜡烛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填“放

76、大”或“缩小”) 、 _(填“正”或“倒” )立的实像。(3) 当把点燃的蜡烛移到10cm 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_的像(填“放大” 或 “缩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41 页课题:温度计 ( 一) 序号: 22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温度的概念;2、 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温标符号、单位符号、认读方法;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4、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导法: 实验法、归纳法、讨论法导学时间

77、: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2、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一般是、。3、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表示的是。4、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规定为0 摄氏度,温度规定为 100 摄氏度。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叫,写作。5、在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然后看清它的;课堂导学1、温度概念:2、师生共同做411 实验,实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温度是的,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用。3、探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演示课本4.1-2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2).玻璃泡内的液体一般是等。4、摄氏温度:规

78、定5、 37读作;4. 7 读作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小资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并将空的填完整。7、探究温度计的使用:将温度计分给学生,测量所给的烧杯中水的温度,总结归纳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堂练习1 右图中几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甲:乙:丙:丁:2零下 35 摄氏度还可以读作_,可以写作_;-275 应读作 _或_;比0摄氏度高15 摄氏度的温度,读作_,记作 _。3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 42 ,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 50 ,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 105 ,由此可知_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_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_温度计是体温

79、计。课后练习4该选哪一项?(1) 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 A.体积大小 B.运动快慢 C.冷热程度 D.振动快慢(2)-20 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 20 度 B.零下摄氏20 度 C.负摄氏 20 度 D.零下 20 摄氏度(3) 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5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 估计

80、被测物体的温度; C. 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 取出温度计 ;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41 页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 6、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 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 2 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课后反思课题:温度计(二 )序号: 23八年级主备课人:吴先超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81、 知道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即使用方法;2、 能从温度计上正确读数导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2、 、体温计在读数时,(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因为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直管之间有;3、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要用力的;其它温度计(“能”或“不能”)甩。课堂导学1、 用挂图结合实际的体温计了解体温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等。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玻璃泡里的液体是;2、测体温时、水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细管内的水银,直管内的水银(填“能”或“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他表示的仍然(“是”或“

82、不是” )人体的温度。3、归纳一下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例 1: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抹例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请你对此发表评论。(2)粗心的护士小张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给几个病人测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张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

83、练习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2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3. 上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4. 抗击“非典”时,我们经常要测量体温,相信你一定对人体体温及体温计有所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B.液体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体温的C.体温计在每次使用前都要放在沸水中

84、消毒 D.人体口腔正常温度一定为375. 下图 1 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 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课后练习6. 张迪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少量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图2 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李明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不应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而不应斜视7下图中有A、B、C、D 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

85、作方A 图 1 B C D 图 2 320 甲乙30 4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41 页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A:_ B:_ C:_ D:_ 9、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课后反思课题:熔化和凝固( 一)序号: 24八年级主备课人:吴先超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

86、态,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2、 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4、 认识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2、熔化: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吸热或放热 ) 3、固体可分为和,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但是温度。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温度。课堂导学1、探究萘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2、

87、实验记录表格: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萘的温度 /萘的状态蜡的温度 / 蜡的状态3、 画出萘和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 分析萘和蜡的熔化过程知道:(1)萘在熔化前,不断,温度;熔化时,不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2)蜡在熔化前,不断,温度;熔化时,不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5、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固体熔化的条件是;6、分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1)、晶体:,常见的如:(2)、非晶体:,常见的如:7、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是;非晶体(“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8、查看几种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冰;固态水银;固态酒精

88、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C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2、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3、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晶体非晶体课后练习4、在图 410 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

89、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8 页,共 41 页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6某固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固体物质一定是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7、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1)AB 段物体是态,物体热,温度; BC 段是态,物体,温度:CD 段是态,物体,温度; B 点物体是态, C 点是态, E 点是态;(2)物体从第分钟开始熔化,到第分钟熔化完,熔化过程历时分钟;(3)该物质是

90、体,熔点是。课后反思课题:熔化和凝固( 二) 序号: 25八年级主备课人:吴先超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5、 进一步认识熔化;知道什么是凝固;凝固的条件是什么;6、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会画图像7、 认识凝固点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凝固的条件是2、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要,温度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也要,温度3、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填“相同”或“不相同”) 。4、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水银的是,酒精的是。课堂导学1、 将熔化后的石蜡和萘停止

91、加热,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它的状态,并记录在下表中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萘的温度 /萘的状态蜡的温度 / 蜡的状态2、 画出萘和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分析萘和蜡的凝固过程知道:(1)萘在凝固前,不断,温度;凝固时,不断,温度;(2)蜡在凝固前,不断,温度;凝固时,不断,温度;4、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液体凝固的条件是晶体在凝固时要热,但是温度,这个温度叫,晶体凝固的条件是非晶体在凝固时的特点是,非晶体凝固点。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 /-

92、39 1 064 1 083 1 300 -259 在 -265 时,氢是固态.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物质从 _态变成 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 -115时是 _态,在 -120时是 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时会 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 3该选哪一项?(1)、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93、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2)、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 年 11 月 20 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温度()56484032042K6B81012C14时间(分)D16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41 页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 -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4、下列现

94、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 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5、萘的熔点是80,则 80的萘:()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课外练习6、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7、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A、酒精的熔点高B、酒精的沸点低C、酒精的凝固点低 D、酒精可染成红色8、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则:

95、()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9、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A、糖放在水中逐渐化成了糖水B、露水的形成C、夏天放冰棒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D、冰棒变成糖水10、有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30的范围内熔化和凝固,将这种材料掺入水泥中制作地板或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课后反思:课题:汽化和液化( 一 )序号: 26八年级主备课人:吴先超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2、 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96、,知道蒸发吸热致冷导学方法:实验、分析、比较法导学时间: 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4、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5、沸点:各种液体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银的沸点是,酒精的沸点是。课堂导学演示课本实验4.3 1,并解释这些变化。1、汽化:物质由态变为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2、沸腾: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气泡,大小变,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97、,(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3)、沸点:,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有关。3、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4、 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 (2) (3) 5、 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课堂练习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B.降低了人的温度;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2、关于蒸发和沸腾

9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41 页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3.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B. 乙容器中酒精多C. 两容器中一样多D. 无法判断4.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B. 空气

99、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D. 以上都不对5. 用苯在 1atm 下的沸点是111, 如果在1atm时, 甲苯的温度是11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苯沸腾B. 甲苯不沸腾C. 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A. 逐渐升高B. 不变C. 逐渐降低D. 忽高忽低课后练习7. 在烧瓶中装一些刚停止沸腾的水,然后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这时水面上的气压_ (选填“减小” 、 “不变”或“增大” ) ,可以观察到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了,可见_液面上方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降低。8、下

100、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9、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 A水蒸发放热B水蒸发吸热C水凝固放热D水凝固吸热10、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11、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会沸腾的慢一点B. 同时沸腾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12. 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

101、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 ) A. 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B. 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C. 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课后反思课题:汽化和液化( 二 )序号: 27八年级主备课人:吴先超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2、 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3、 认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几种白气的认识。导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导学时间: 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2、液

102、化的条件是:;3、液化的两种方式:和。课堂导学讨论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意义1、液化:2、液化的条件是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例 1、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而成的;例 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现象,此现象是一个热过程。2、有一种气体打火

103、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现象。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1 页,共 41 页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 的。5.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 _。6、烧开水

104、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课外练习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1吃冰棒解热;2烧开水时冒“白气” ;3夏天湿衣服晾干;4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A13 B23 C 24 D148. 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

105、成“白气”9、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10、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 /min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 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2) 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1 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3) 实验中发现, 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106、_。课后反思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 28八年级主备课人:吴先超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特点导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导学时间: 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升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要热。2、凝华:物体由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要热。课堂导学一、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将装有典的试管放入到热水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这是碘发生了现象,再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放入到冷水中时,发现碘蒸气变成了; 这是碘发生了现象。二、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

107、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3、用 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后又的结果。4、 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 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 冰花在窗玻璃的(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现象。5、水的三态联系,将右图填完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2 页,共 41 页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

108、了一层白色的霜C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4. 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 ) A升华、熔化 B 汽化、凝华 C液化、凝固 D 熔化、液化5在箱子里放卫生球用来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这一物理现象是( ) A 升华B.汽化C.蒸发D.熔化6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B.凝华而成的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7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8. 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在玻璃室

109、内一侧出现“冰花”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铁水浇成铁杆_。课后练习9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早晨有浓雾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11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12在舞台上喷洒

110、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课后反思课题:电荷序号: 29 八年级主备课人:朱俊华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摩擦起电现象。2、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电荷量及单位。4、原子构造、元电荷ce19106 .1,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 的整数倍。5、了解自由电子可以移动。导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归纳法。课时: 1 课时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11、1、摩擦起电现象是;2、物体带了电具有;3、自然界中有_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4、电荷间具有的相互作用规律是:、。5、电荷是,电荷的单位。符号是;6、原子是由和,其中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3 页,共 41 页元电荷是,符号;课堂导学1、小实验,摩擦起电,用摩擦过的铅笔,塑料棒去吸引小纸片,通过实验,让学生装知道摩擦起电现象。2、为什么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验电器构造:原理:4、原子的结构(出示挂图)。原子由和组成,正电荷数等于负电荷数,整个原子对外显性。5、最小的电荷微粒是

112、,带电荷量为,所有的带电体的带电量为它的数倍。6、电荷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生转移,被转移的电荷为哪几种类型的电荷?7、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区别?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能_的性质,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电荷,与玻璃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电荷。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 _, 异种电荷, _验电器是利用_的原理做成的。3、有甲、乙、丙、丁四个铁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甲、乙带 _电荷,丙丁带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4、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

113、是()A、人、大地、塑料B、金属、油、橡胶C、玻璃、油、陶瓷D、大地、金属、盐水(2)用绝缘线吊起三个小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B、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3)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的毛囊会收缩(4)如图所示,一段下端散开,整体呈中性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洗干燥的手握住,自上而下的捋几次后,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部分塑料带

114、正电,另一部分塑料带负电,整个塑料绳仍是呈现电中性B、整个塑料绳不会带电C、只是因为摩擦生热,使塑料绳受热变形呈散乱状态D、手与塑料绳间发生电荷转移,使每根塑料绳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散开课后反思:课题:电流和电路 ( 一 ) 序号: 30 八年级主备课人:朱俊华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认识电流的形成原因。2、认识电流方向的规定及三种判定电流方向的方法。3、认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导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课时: 1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4 页,共 41 页导学过程

115、 :课前导学1、_ 形成电流,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_,也可能是 _,还可能是 _ 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_ 。3、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课堂导学1、 引导学生做课本上的图5.2 1 实验,并思考;实验中的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电流的初步概念。电流:。2、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_,也可能是_,还可能是_ 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3、电流的方向:(1) 物理学中规定:;(2) 实际方向:若是正电荷形成的电流,则电流的方向;若是负电荷形成的电流,则电流的方向;(3) 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4、

116、演示发光二极管的实验,得出它的单向导电性。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在金属内容,电流是这样形成的,_发生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人们把_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2、电路中,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为:_用电器 _。3、使用电池的时候,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两极连接起来,是因为( ) A.这样连接电路不通B.这样连接会在导线中产生很大的电流,电池被损坏. C.这样连接电路中电流太小,用电器无法工作D.这样连接有触电危险4、关于电流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只有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D、金属中的

117、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4、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若开关用下列物品代替,则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A、银汤匙B、铁钉C、铜钥匙D、塑料笔外壳5、如图 1 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灯丝中的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是从。 (填“ A到 B”或“ B到 A” )6、下列几组材料中都属于导体的是:()A、铅笔芯、人体、纯水 B、金属、橡胶、汽油C、盐水、银、碳 D、陶瓷、塑料、大地图 1 7、如图2 甲所示,将废灯泡的灯芯接入电路中时,常温下玻璃时绝缘体,灯泡不亮。当用酒精灯对灯芯的玻璃柱加热一段时间后,如图2 乙所示会发现灯泡,这表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图 2 课后反思:课

118、题:电流和电路 ( 二 ) 序号: 31 八年级主备课人:朱俊华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5 页,共 41 页导学目标知识点:1、认识电路的最基本组成及各部门组成部分的作用。2、认识几种常见的电源及其供电原理。3、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4、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必须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5、会用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情况,会画简单的电路科。导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1、一个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_、_、_、_。2、常见的电

119、源有_、_等,这些电源有的作用_。3、电路中有电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_、_。4、认识并熟记常见的元件符号:电池 _ 小灯泡 _ 电源 _ 开关 _ 电流表 _ 电压表_ 滑动变阻器 _ 相连的导线 _ 课堂导学1、对照一个完整的电路,学生说出它的组成包括:(1). ,作用是:;(2). ,作用是:;(3). ,作用是:;(4). ,作用是:。2、通过实验,归纳得出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3、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此状态电路中电流;(2).断路:,此状态电路中电流;(3).短路:,此状态电路中电流;4、电路图1、认识常用元件及其符号;2、师生共同探究画电路图的方法,技巧。3、例题:右图

120、甲中的电动机能转动吗?在图乙中连接正确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和电流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B、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C、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D、用手电筒照明时,电流方向是干电池的负极经过灯泡流到正极2、 如下图 1 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图 1 3、在下列器件中全部为用电器的是()A、 电铃、电池组、白炽灯 B、发电机、电动机、电源插座B、 日光灯、电风扇、电线 C、洗衣机、收录机、空调器 4、如图 2 所示的连接的电路中,能够使灯泡亮的电

121、路是()图 2 课后练习1、请根据下图3 的实物连接图在右边的方框内电路图,并标明电流的方向。图 3 2、按电路图连接甲图的实物图,画出乙、丙的电路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6 页,共 41 页甲图乙图丙图课后反思课题:串联和并联序号: 32 八年级主备课人:朱俊华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工作特点。2、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电路连接情况,会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会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导学方法:实验归纳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

122、学1、电路里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_(能否)有多种接法。2、_ 相连叫串联,并联指 _ 相连。课堂导学1、学生实验探究:每个学生给两个灯泡、一个电源、若干导线和多个开关,看要使两个灯泡都发光,能有几种接法,找出这两种接法的特点,做好如下归纳:2、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表:串联并联连接方式电路图电流路径开关的作用用电器之间的联系课堂练习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节日的夜晚,装饰天安门等高大建筑上成千上万只灯泡是串联的B、街道的照明灯同时亮,同时灭,所以它们是串联的C、教室内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四盏灯,这些灯是并联的D、电风扇上,用来控制风量大小的三

123、档按钮开关,它们是串联的2、请你指出下图1 所示的各个电路中小灯泡之间的连接方式,写在括号里图 1 ()()()()3、节日的夜晚,路边映衬小树的一串串小彩灯是联的;而将高大的建筑物点缀的宏伟、壮观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联的。4、如图 2 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L1、L2都不发光 B L1、L2都发光 C只有 L1发光 D 只有 L2发光5、在 3 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灯发光,必须闭合开关()AS1、S2 BS2、S3 CS1、S3 DS1、S2 、S3 图 2 图 3 图 4 6、如图 4 所示电路,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要使灯

124、 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绝对不能同时闭合开关。7、给你如下器材: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电灯泡两只,要求这两只灯泡并联,并用开关控制它们,你至少需要导线() A3 根 B4 根 C 5根 D 6 根课后练习1、如图 5 所示的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后,两盏灯并联的电路是()图 6 图 5 2、如图6 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用一根导线去检查电路故障,当导线接在灯L1两端时, 发现两灯仍然不亮;当导线接在灯L2两端时, 发现灯 L1亮了,则电路的故障原因可能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7 页

125、,共 41 页A灯 L1开路 B灯 L2开路 C灯 L1短路 D灯 L2短路3、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灯和一个小电动机同时工作,这三个用电器在电路中() A一定要并联 B一定要串联C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D一定混联4、某同学连接了图7 所示的错误电路,请改正:要使电路中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选填“ a” 、 “b” 、 “ c”或“ d” ) ;图 7 要使电路中两灯并联,只要将导线(选填“a” 、“b” 、“c” 或 “d” ) 的端改接到端。课后反思:课题:电流的强弱序号: 33 八年级主备课人:朱俊华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电流强弱的

126、概念、电流大小、符号、电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2、了解常见的用电器的电流值。3、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电流表构造、电流表和电路)。导学方法 :实验法、分析归纳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1、电流有强有弱,电流的强弱用_物理量来表示,符号_,单位 _,简称 _。2、电流的单位,除了安培外,还有_、_等单位。3、实验室用电流表,有_个量程,大量程:_,分度值是小量程是 _、分度值是。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有哪些:_ 课堂导学1、电流是表示 _的物理量,用符号_表示,2、电流单位是 _,简称 _,符号是 _。其它常用单位及符号有、换算关系: 1A= mA = uA 3、完成如下单位换算:0.8A

127、=_mA =_uA 700uA=_mA=_A 100mA=_A 4、电流表是测量的仪表,电流表有以下几个特点:(1). 电流必须从色接线柱( 或标着号的接线柱) 流进;从色接线柱( 或标着号的接线柱 ) 流出;(2). 有_个量程,大量程:_,分度值是小量程是 _、分度值是。使用时要选择适当的量程;(3).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联;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4). 从电流表上读取电流值的步骤:、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在图 1 所示的四幅电路中,电流表能够测灯L1电流的是()图 1 图 2 2、 图 2 是一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王强对此作出了四种估计,其中错误的是()A

128、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2.3A B若使用“”和“0.6 ”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0.48A C若原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而后使用“”和“0.6 ”两个接线柱接入原电路中,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不会改变D该电流表的“”接线柱是公共的接线柱3、小刚设计了四幅用电流表测量灯的电流,如图3 所示。当开关闭合时,不可能造成电源或电流表损坏的电路图是()图 3 4、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较小电流时,应该使用“”和“0.6 ”两个接线柱,但错误地使用了“”和“ 3”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其他操作正确,这样会出现:()A指针不动 B指针反向偏转C指针

129、摆动偏小 D指针摆动太大,电流表可能被烧坏课后练习1、如图 4 所示,如果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如果使用“”和“0.6 ”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指针所对的示数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8 页,共 41 页 2、根据要求,将图5 中的元件连成电路图。 (各元件位置不动)图 4 图甲中灯L1、 L2串联,电流表测灯L2电流;图乙中灯L1、 L2并联,电流表测灯L2电流。3、请你帮助林铃用铅笔线代替导线,将图6 中的两灯连成串联电路,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甲)

130、(乙)图 5 图 6 4、 (1)小红和小丽用电流表测量同一电路中的电流,小红接入电路中的是00.6A 量程,而小丽却按照 03A量程读得测量值为2.4A ,则实际测得得电流应该是()A1.2A B4.8A C0.12A D0.48A (2)王刚在做一电学实验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7 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是图 7 课后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9 页,共 41 页课题: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序号: 34 八年级主备课人:朱俊华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时间: 2010.8.1 姓名班级导学

131、目标知识点:1、认识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过程。2、训练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3、认识连接实物电路和电流表应注意事项。4、根据实验记录会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课时:1 课时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串联电路电流规律_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_ 课堂导学1、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1). 按下图,分别用电流表测出串联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2). 记录表格A点的电流IAB点的电流IBC点的电流I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3). 实验结论:2、探究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1). 按下图,分别用电流表测出并联电路中A、B、

132、C三点的电流,在空白出画出测量A、B、C三点的电路图,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2). 记录表格A点的电流IAB点的电流IBC点的电流I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3). 实验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_,用公式表示 _。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_,用公式表示_。3、两个灯泡接入同一个电源上,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则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为()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并联D、一定不是并联4、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流表 A1与 A2指针指示的位置均为图乙,则电流表A1所使用的量程为,读数是;电流表A2所使用的量程是,读数是,灯 L1电流是。甲

133、乙5、如图所示电路,若电流表A1示数为0.5A,A2示数为0.9A ,则通过L1的电流为 A,通过 L2的电流为 A。第 6 题图第 5 题图课后练习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和 L2是联的,开关闭合时,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判断A2表的示数是A, 流过 L2的电流大小是 A。2、将电流表先后串联在图51 中的 A处、B处、和 C处,当电键 K闭合时, 安培表接在何处的读数最大?( ) A. A处 B . B处C. C处 D. 三处都一样3、以下是小明和小杰写的一份探究报告问题: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路有什么关系?猜想: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S L1 L

134、2 A1 A2 0 1 2 3 A 0 0.2 0.4 0.6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0 页,共 41 页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A点电流 IA/A B点电流 IB/A C点电流 IC/A 0.4 0.4 0.8 (1)小明的猜想_(填正确、不正确) 。(2)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_ _ 。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

135、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

136、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9、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2、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1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1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6、唯一的非金属液态单质是溴;17、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18、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1 页,共 4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