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7317897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2年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2年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2年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2年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 之 】(一)代词: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 “它” (它们)、 “这件事”。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曹刿论战 )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陈涉世家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马说)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狼)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满井游记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2、复指代词,表示前后是同一事物,可译为“这”“这样的”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桃花源记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2、无鲜肥滋味之享。 ( 送东阳马生序 )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 公输)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愚公移山)(二)助词:1、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 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涉世家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句子时省略不译。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

3、亭记 )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狼)

4、公将鼓之。 ( 曹刿论战 ) 怅恨久之。 ( 陈涉世家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马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 ) 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四)表示时间、空间的界限,不译。例: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局促一室之内。 ( 满井游记 )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 满井游记 )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二、【 其 】(

5、一)代词: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他们)、她(她们) 、它(它们) ” 。例: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愚公移山 )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 陈涉世家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 桃花源记 ) 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 ( 观潮)2、代词,相当于“他的(它的)”或“他们的(它们的)” 。例: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口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狼)

6、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马说)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3、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 、 “自己(的) ” 。例:并自为其名。 ( 伤仲永) 蹲其身,使与台齐。 ( 童趣)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大道之行也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桃花源记)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这种”“那个”“那些”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 ( 桃花源记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 以勉其学者也。(宋曾巩

7、墨池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其一犬坐于前。 ( 狼)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二)语气词:1、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怎么”。例:其真无马邪?( 马说)2、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大概”。例:其真不知马也。 ( 马说)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五柳先生传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3、表示加强语气,可加强命令、祈使语气或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可要”“一定要”“又能”等。例: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三)助词:1、形容词

8、词头,放在形容词前面,起强调程度的作用,可译为“地”。例: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 伤仲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调节音节,可不译。例: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 三、【 以 】(一)动词:认为,以为。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 ) 臣之妻私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二)与“为”构成“以为”、 “以为” ,可译成“认为” 、 “把当作”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陈涉世家 )

9、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 童趣)(三)副词:1、与“可”连用,表示“能够”。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陋室铭)2、同“已”,已经。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四)介词:1、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方式、方法等,译为“把”、 “拿”、 “用”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 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出师表)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惧,投以骨。 ( 狼)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2、表示动

10、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凭借”、 “依靠”、 “按照”、 “根据”。例:乃入见。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曹刿论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曹刿论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11、 陈涉世家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出师表)4、表示时间、空间的界限,不译。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出师表)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 陈涉世家 )5、由,从。例: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五)连词:1、相当于“而” ,表示修饰。例: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 送东阳马生序 )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 送东阳马生序 )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2、表

12、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 河曲智叟无以应。 ( 愚公移山 )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 公输)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 )3、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至于”。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 出师表)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四、【 于 】(一)介词:1、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 “到”、 “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出师表)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曹刿论战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记承天寺夜游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13、-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愚公移山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 醉翁亭记)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庄子故事两则 )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公输)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2、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14、,译作“向”、 “对”、 “给”等。例: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愚公移山)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二章 ) 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唐雎不辱使命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3、介词,可译为“和”、 “与” 、 “跟”、 “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隆中对)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隆中对)4、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5、介

15、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鱼我所欲也 )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皆以美于徐公。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6、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例:受制于人。(二)连词,与“至”合用组成复音虚词“至于”, 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例: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三峡)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三)连词,与“是”合用组成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

16、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语也这样用。例: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惠子相梁 )2、 “于是”是两个词,介词“于”可译为“在”“从” , “是”是代词, “这”、 “此”、 “这时”。例: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 惠子相梁)五、【 而 】(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相当于“而且” 、 “又”、 “和” ,或不译。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17、 醉翁亭记 )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 是故谋闭而不兴。 ( 大道之行也 )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鱼我所欲也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2、表示顺承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 “然后”、 “来”、 “便”“接着”等,或不译。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十则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十则 )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 史记陈涉世家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唐雎不辱使命 )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3、表示

18、转折关系,可连接词语也可连接分句,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译作“但是”、“可是”、 “然而”、 “却”等。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 ( 隆中对)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鱼我所欲也 )4、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作“而且”、 “并且”或不译。例: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9、论语十则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地”、 “着” ,或不译。例: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 醉翁亭记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 (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愚公移山 )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鱼我所欲也 ) 朝而往,暮而归。 ( 醉翁亭记 ) 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佣者笑而应曰

2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6、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醉翁亭记 )(二)助词,舒缓语气,不译。例: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 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大道之行也 )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三)跟其他词构成复音虚词:1、时间副词词尾,与“已”、 “既”或“俄”合用,组成“已而”、 “既而”、 “俄而”,表示时间,可译为“不久” “一会儿”。例: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 醉翁亭记 ) 既而儿醒,大啼。 ( 口技)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 山市)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 咏雪)

21、2、 “而后”,相当于“然后” 。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表示仅止于此,可译为“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口技) 城市依稀而已。 ( 山市) 湖上影子,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湖心亭看雪 )4、 “而或”,相当于“有时” 。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六、【 为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名词,做法,行为。读作w i 。例:予

22、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二)动词。读作w i 。1、动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轩敞者为舱。 ( 核舟记)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此为何若人?(公输)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观潮)2、动词,做,表示动作行为,根据句义也可译为“雕刻”、 “修建”、 “制造”、 “吟诵”等。例: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 为人五,为窗八。 ( 核舟记) 为坛而盟

23、,祭以尉首。 ( 陈涉世家 )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公输) 身长八尺,好为梁父吟。 ( 隆中对)3、动词,成为,形成,变成。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蒹葭)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龟虽寿)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小石潭记 ) 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4、动词,担任,充当(后面多为官职或职务)。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十则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涉世家)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 陈涉世家)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 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5、动词,说,以为,认为。或者与“以”连用

24、,可译为“认为”。例: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陈涉世家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动词,作为,当作,或与“以”合用,相当于“把当作”。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 桃花源记 )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墨子公输 )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 童趣)(三)介词。读作w i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 “对”等。例: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 此人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 为天下唱,宜多

25、应者。 ( 陈涉世家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 “给”等。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墨子公输 )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墨子公输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唐白居易观刈麦)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念。(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作“因为”、 “为了”等。例: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童趣)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

26、欲也 )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鱼我所欲也 )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礼记大道之行也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木兰诗)4、与“所”连用,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译作“被”。 读作 w i 。例: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满井游记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童趣)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等到”。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故事两篇 )(四)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精选学习资料 -

27、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语气词,与“焉”合用,用在句尾,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读作w i 。例: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七、【 则 】(一)副词:1、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意思是“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岳阳楼记 )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伤仲永)2、那么。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 诚如是,则霸

28、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二)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便” 。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十则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陋室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 鱼我所欲也 )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满井游记 )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隆中对)2、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却” 、 “反倒”。例: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两小儿辩日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29、意。( 送东阳马生序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表示对比关系,用在两个平行并列或对比对照的分句中,可译为“就”,或不译。例: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4、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 乎 】(一)介词,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范围,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醉翁亭记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30、者,太守醉也。 ( 醉翁亭记 )(二)语气词。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呢” 。例:然胡不已乎?( 公输)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唐雎不辱使命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十则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语十则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呢”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 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 )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鱼我所欲也 )3、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吧”。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 其必

31、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岳阳楼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呀”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孙权劝学 )5、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 “吧”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 足下事皆成,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6、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方苞狱中杂记 )(三)助词,形容词词尾或副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或者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爱莲说) 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 悠悠乎与灏气俱。(柳宗元始得

32、西山宴游记)九、【 然 】(一)形容词,对的,正确,合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吴广以为然。 ( 陈涉世家 )(二)代词,这样,如此。例: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 隆中对) 虽然,公输般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 父利其然也。 ( 伤仲永)(三)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然而”。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 )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御之器(墨子

33、公输 )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满井游记)(四)助词:1、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译作“的”、 “地”、 “的样子” 。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桃花源记 ) 秦王怫然怒。 ( 唐雎不辱使命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岳阳楼记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满井游记 ) 杂然相许。 ( 愚公移山 ) 闻之,欣然规往。 ( 桃花源记 )2、用于句尾,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好像的样子”。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核舟记)(五)与其他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1、 “然后”,表承接,可译为“这样以后”“这以后才” 。例:世有伯乐

34、,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论语十则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2、 “然则”,表顺承或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既然如此,那么”或“虽然如此,那么”例: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 “然而”,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这样,可是”。例: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35、( 醉翁亭记 )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十、【 乃 】(一)副词:1、表示对事物的判断或确认,可译为“是”、 “本来是”、 “实在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2、连词,表示时间紧相衔接,可译为“于是,就”。例: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桃花源记 ) 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 陈涉世家 )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 )3、表示意料不到的语气,可译为“居然”“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6、( 桃花源记)4、才。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 隆中对)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陈太丘与友期 )(二)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意思是“你”, “你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十一、【 者 】(一)指示代词:“者”是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单独使用,通常是附着在其他词或者短语的后面,构成“者字结构” ,再做句子成分。1、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包括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意思是“的”“的人(或事物)” 。例: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醉翁亭记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与

37、朱元思书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爱莲说)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 核舟记)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 山市)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 塞翁失马 )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桃花源记 )2、附在数词后面,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者几样东西。例: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

38、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3、附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表示某一段时间,可译为“的时候”,或者译为适当的时间词或短语。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孙权劝学 )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 共工怒触不周山 ) 向者不知虚实,故败。 ( 诸葛亮七擒孟获 )(二)助词:1、用于主语后,表示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 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 唐雎不辱使命 )2、用在假设或因果复句中,表示停顿,引出原因

39、、解释等,可译为“的原因”。例: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唐雎不辱使命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例: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核舟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核舟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马说) 吴儿善泅者数百。( 观潮)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 )(三)与“也” “乎”“矣”合用,形成复音虚词“者也”、 “者乎”、 “者矣”,

40、表感叹或反问语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莲,花之君子者也。 ( 爱莲说)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鱼我所欲也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岳阳楼记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岳阳楼记 )十二、【 与 】(一)动词:1、参与,此指欣赏。读作y。例: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2、给、给予。读作y。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伤仲永)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41、鱼我所欲也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 与朱元思书。(二)副词:全,都。读作y。例: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 陈涉世家)(三)介词,和、跟、同。读作y。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 醉翁亭记 )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孙权劝学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四)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例: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湖心亭看雪

42、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通“欤” ,吗,表示疑问或感叹语气。读作y。例: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不辱使命 )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六)固定结构: “孰与” “与孰” ,表示比较与选择,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而复问其妾曰: “吾与徐公孰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三、【 盖 】(一)连词,表肯定判断,可译为

43、“原来是”。例: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童趣)(二)句首表示推测的语气词,可译为“大概是”、 “大约是” 。例: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核舟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核舟记)(三)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原因,可译为“是因为”。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四)副词,大概。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送东阳马生序 )十四、【 若 】(一)动词:1、比得上。“不若”“未若”的意思是“比不上”。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4、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 咏雪)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 )2、像,似。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乐府民歌木兰诗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满井游记) 否,非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三)连词:1、表假设,可译为“如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45、- -第 17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出师表)2、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至于”、 “像那”。如: “若夫”、 “至若”。例: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岳阳楼记 )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 )十五、【 夫 】(一)名词:读作f 1、成年男子。例: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唐睢不辱使命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丈夫,女子的配偶。例:未几,夫齁声起。( 口技) 其夫呓语。 ( 口技) 夫唱妇随。

46、3、旧指服劳役或者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如“渔夫”、 “农夫”、 “樵夫”、 “马夫”等。例: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二)代词:这,那。读作f 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庄子故事两则 )(三)句首发语词,无义,引发议论或对某件事进行判断。读作f 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唐睢不辱使命 )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战,勇气也。 ( 曹刿论战 )(四)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感叹。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47、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论语)十六、【 且 】(一)副词:1、表动作行为将要发生,意思是“将”、 “将要”。例: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唐柳宗元黔之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表示约略估计,意思是“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愚公移山 )3、表示暂时的情态,意思是“暂且”、 “姑且”。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唐杜甫石壕吏 )4、表示转折,意思是“却”。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阁序)(二)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48、“而且”“并且”。也可以与“既”组成“既且”结构,意思是“既又” ; “且且”意思是“又又”“一边一边”。例: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诗经蒹葭 ) 既高且大。 且走且说 / 且战且退。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 “再说”,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3、表示让步关系,意思是“尚且”、 “还”,先退一步,再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推进一层,下文常用“何况” 、 “况”来表示呼应。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

49、众人。( 伤仲永)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千金市骨)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战国策燕策千金市骨)4、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十七、【 焉 】(一)代词:1、相当于“之” 。可译为“他” “这件事”。例: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伤仲永)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 伤仲永)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怎么”。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湖心亭看雪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

50、下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可译为“啊”、 “呢”。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愚公移山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爱莲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4兼词,相当于“于之” ,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到那里”。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桃花源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十则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陷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共工怒触不周山 )十八、【 故 】(一)名词:1、原因,缘故。例:扶苏以数谏故,

51、上使外将兵。 ( 陈涉世家 ) 既克,公问其故。 ( 曹刿论战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塞翁失马)2、从前,以前。例: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蒲松龄狼 )(二)形容词:旧的、老的、过去的、原来的。“故人”指“老朋友” , “故园”指“家乡”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十则 )(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岑参逢入京使)(三)副词:故意、存心、特意。例: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陈涉世家

52、 )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送东阳马生序 )(四)连词:所以,因此,表示因果关系。例: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送东阳马生序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 出师表)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53、沾裳。” ( 三峡)十九、【 自 】(一)代词,自己。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二)副词:1、表示假设,如果。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三峡)2、自然。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晋陶渊明 饮酒其五 )3、独自。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介词,从。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 )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 伤仲永) 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满井游记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伤仲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

54、思书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 何 】(一)代词:1、疑问代词,什么,后面常跟名词。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咏雪)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木兰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55、 )2、单独使用,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可译为“为什么” 、 “什么原因”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二)副词:1、何必。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怎么能,哪里。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3、询问时间,什么时候。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三)与其他词合用,组成复音虚词。1、 “一何”连用,表示程度的副词,意思是“多么”。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东汉 ?刘祯赠从弟 )2、 “何以”

56、连用,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等。例:问: “何以战?” ( 曹刿论战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论语)3、 “无何”,表示时间,译为“不久”“没多久”。例: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 山市)(四)固定结构: “如何” ,意思是“把怎么样”。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二一、【 也 】“也”是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常用来介绍人名。例: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醉翁亭记 )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醉翁亭记 )

57、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语气,常用来描述景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环滁皆山也。 ( 醉翁亭记)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山间之四时也。 ( 醉翁亭记 )3、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吗”。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4、助词,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8、( 醉翁亭记 )5、助词,用于句中,一般表示停顿,以提醒读者注意下文;或者用以舒缓语气,表达宽舒自得的心情。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墨子公输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 余闻之也久。 ( 伤仲永)6、与“者”连用,判断句的标志,表示判断语气。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涉世家)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隆中对)二二、【 遂 】1、副词,于是,就。例:由是先主遂诣亮。 ( 隆中对)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 未果,寻

59、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2、副词,终于,最终,最后。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桃花源记 )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山市) 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 隆中对) 而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二三、【 因 】(一)连词,于是,就。例: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 ) 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隆中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 送东阳马生序 )(二)介词:1、凭借。例:高祖因

60、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2、依照,顺着。例: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核舟记)二十四、【 绝 】(一)动词:1、断。例:天柱折,地维绝。 ( 共工怒触不周山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三峡)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醉翁亭记 )2、停止,消失。例: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口技)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三峡)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湖心亭看雪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与朱元思书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唐杜甫石壕吏 )(二)形容词:1、尽,完。例:虽杀臣,不能绝也。 ( 公输

61、)2、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例: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与朱元思书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口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3、隔绝的,封闭的。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三)副词:1、极、最、非常。例:佛印绝类弥勒,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十五、【 间 】(一)名词:读ji n 1、中间

62、,当中。指空间。例: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三峡)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马说)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醉翁亭记 )2、期间,年间。指时间。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出师表)3、不久,一会儿。古今异义。指时间。例: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 扁鹊见蔡桓公 )(二)量词,用来计算房屋。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动词,读ji n 1、间隔,隔离。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63、 ( 桃花源记 )2、参与。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夹杂。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口技)(四)副词。读ji n 1、私自,偷着。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 陈胜世家 )2、偶然,间或。例: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实战演练】1. 下列句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行者休于树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能谤讥于市朝2. 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64、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A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3.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C以丛草为林(把) 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4.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生于忧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日更定矣 C 国恒亡马无故亡而人胡 D行拂乱其所为为与此同类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

65、同的一组是() ( 2 分)A忘路之远近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见渔人,乃大惊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如土石何6.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7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D子墨子闻之,起于鲁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

66、是() (2 分) A 此庸夫之怒也夫战,勇气也 B. 天下缟素可以弹素琴 C. 秦王色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 亦免冠徒跣徒属皆曰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 辍耕之垄上 D环而攻之而不胜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27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B而山不加增佣者笑而应曰C以残年余力以刀劈狼首 D虽我之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1. 下面

67、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 分)A或异二者之为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谓为信然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扶苏以数谏故计日以还C先天下之忧而忧从先人还家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见鱼腹中书即书诗四句答谢中书书12.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的“之”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孔子云:“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策之不以其道13. 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何以战固以怪之矣 B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C登轼而望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D 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14. 选出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2 分)

68、A. 飞漱其间其中往来种作B.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D. 故渔者歌曰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5.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 B 把酒临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C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D委而去之一狼径去16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安求其能千里也衣食所安 B 故时有物外之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C 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 D得道者多助会天大雨,道不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2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